|
农历正月初五“送穷”(又称“送穷媳妇”),是我国汉族民问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陕北及其毗邻地区非常流行,经久不衰。当地群众即在上年腊月三十(除夕)开始到第二年正月初四晚上都不往外扫倒恶沙(即垃圾),每天把房(窑)里的垃圾都打扫集中在门论上劳,把院子里的集中在垃圾箱或堆放在一个阴暗角落里。等到正月初五这一大,不论城乡家家户户都要把房(窑)内外的垃圾装上小车或箩筐,然后运到通衢或水边或山根倒掉,并在其上烧香敬酒,以示把穷媳妇己送走,迎来者即是财神喜气。正如唐代诗人姚含在《送穷》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陕北有的地方还把送穷媳妇叫做“送穷鬼”。穷鬼又称“穷了”,它还伴随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据史籍记载:相传上古时代帝王颛顼(高阳氏)在宫中生了一个儿子。该子身材瘦弱矮小,喜欢穿戴破烂衣衫。即使将新的衣服给了他,他也要捡破或用火烧出窟窿以后才穿。所以在宫中号称他为“穷子”。后来“穷子”于正月初四一个风雨如晦的晚上死去,第二天宫中人们为他送葬,即称“送穷鬼”。从此,正月初五送穷鬼的风俗就代代相传了下来。
在陕北榆林、神府和内蒙古伊克昭盟、山西晋西北一带,群众在举行送穷祭祀时,妇女们还要用五色布(纸)条做一个带兜的象征穷媳妇的小布(纸)人。在兜内装点食物,表示作为干粮。到时候将小布(纸)人和垃圾一块运到现场,用火焚掉。送穷的人还要默念咒语:“穷媳妇穷,穷媳妇穷,穷媳妇早离我家门。三十里路上喝水咯,五十里路上歇脚咯,八十里路上吃饭咯。离了我家门,到那财主门,急急如律令!”这些咒语都是应景之作,各地有各地的念法。广义地讲各人都希望把“穷媳妇”或“穷鬼”送给自己的敌(仇)人。传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榆林群众送穷时念的咒语是:“穷媳妇子穷媳妇子离我们,我给你寻个好主人。东洋鬼子西洋人,我把你送到东洋去,你寻日本人!”
送完“穷媳妇”或“穷鬼”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包饺子或炸油糕吃。这叫做“填穷坑”。
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虽然陈旧粗俗,但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希望在新春上月能送走昔日的贫穷愁苦,迎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中一种良好愿望的传统心理,应当加以正确积极地引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