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g/ U7 p [& `: ^苏智良:我过去也碰到过这样的人。上次来下跪的老人也说,他在山东没有亲手杀过人,但他感觉到日本国家对中国是有罪的,所以他要来下跪,表示忏悔,要道歉。这样的活动就很好。其实中国和日本是两个大国,我们现在都要承认,未来的东亚,两雄并立,中国和日本,中国不断的发展,日本也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我们和平共处不是很好吗?但问题是,你必须要承认以前的战争,你要谢罪。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中立的、比较长时间的和平和友好时期。你侵略我们,你不认罪,那我们的受害者、受害者亲属、我们的年轻人就会想,“怎么友好呢”?所谓中日友好,就是要对历史问题有一个基本一致的看法,这样才能够面向未来。 - M; e a% e& C* a9 G: H+ ]& W! k7 c: j. i4 j: T: z
3 U- N% K$ e- x n, t6 t) b
有网民说,“这一段历史就像一个漂亮苹果上永远抹不去的伤疤”。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我们将来怎么认识。有网民说,“希望万大娘幸福、健康,她为我们民族已经承担了很多痛苦”。“向万大娘致敬!您有宽广的胸怀!”他们都说得非常好,我也是祝愿万大娘健康长寿!祝愿像您这样的受害者有一个晚年的幸福!社会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你们!我相信,中国关心你们的人会越来越多! 3 G+ n; D5 I( e$ i7 l3 z- @9 F* n g( [; C9 i
3 a4 k. z Z- ]3 c8 k万爱花:谢谢!为什么要给他过这个生日?过了生日,他领了我们的情,他会回馈给他的下一代。他的下一代,还有再下一代,这样一直传下去。 5 b A4 D# P( L- F" X7 C$ y* _' d' |) V* q
/ Z2 A$ ], E+ z- P' E% k) Y
苏智良:有一个学生说,他要学法律,将来要当律师,一定为你讨个说法,也希望您坚持下去!这个学生,也代表了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心声! ! S7 j9 t% ?4 |5 ~ + b4 G2 h9 ^2 d7 |/ r* ^3 G; } v# C4 q; }1 A
最后,祝愿像万大娘这样的老人,能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我也希望我们社会上有更多的公民能够关心她们、关爱她们,使得她们生活更加美好! 2 b, h8 n2 b) J* T" g1 G) k/ U
4 R9 F. r* p2 I. Z: A( O1 \8 z
/ t. T! @) H# o4 [: O" `1 w随着事实真相逐渐为世人所知晓,要求日本公开谢罪并予以赔偿的国际集会和相关研讨会不断举行,国际社会敦促日本政府承担不容推卸的国家责任。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日本朝野对“慰安妇”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产生了极大的争议。进步学者荒井信一、吉见义明等教授于1993年正式建立了“日本战争责任中心”,[7] 并进行艰苦的调查。同年开始,日本学者与韩国学者联合举办了关于“慰安妇问题”的研讨会,还建立了共同研究的组织,且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进行了互访,定期就“慰安妇”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交流。有关成果也通过“日本战争责任中心”的机关刊物《战争责任研究》陆续发表。例如吉见义明从《陆军省业务日志》中发现,日本军方对“慰安妇”制度有着相当完备的规划和建构,强征“慰安妇”是日军有计划、有预谋的行为,日军亲自参与了对慰安所的管理和经营。 ( O. ? g6 g, m! I$ S& I
! D: s/ l3 G. K5 u5 U+ a, z: G2 v6 [: H: H0 K
在韩国和日本有关人士的积极活动下,“慰安妇”问题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1992年2月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来自日本民间团体的代表报告了日军在战争期间强征“慰安妇”的情况。同年5月,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现代奴隶制讨论会通过了致联合国秘书长的文件,要求基于国际法的立场关注日军的“慰安妇”问题。1993年6月,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废除对女性暴力的宣言》。宣言谴责侵犯女性人权的行为,并提出有效追究的原则。宣言还认为日军“慰安妇”问题是“战争中对女性的奴隶制”,应该予以谴责。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日本政府在民间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于1992年7月和1993年8月,两次公布了对“慰安妇”问题进行调查的结果,承认在日本仍然存有关于“慰安妇”的档案资料。这些历史资料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日本政府和军队与“慰安妇”问题的直接关系,从而证明了“慰安妇”的强迫性质。 & L. a, Y8 G& W" e
5 L# t( C: ]7 C$ e & e# R# q' e4 V$ m5 H1993年8月4日,时任日本政府内阁官房长官的河野洋平代表日本政府发表了有关“慰安妇”问题的调查结果,即“河野谈话”。河野表示要通过历史教育,让人们永远记住“慰安妇”这些事。他承认,日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慰安所设置、管理以及运送“慰安妇”,“慰安妇”的“募集、移送和管理都是在有违本人意志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一个在当时军队的参与下,给很多女性的名誉和尊严带来严重伤害的问题,并表示要“从内心加以谢罪和反省”。[8] $ M2 X) T0 P% P3 k" f$ h6 g7 F6 f1 J( b
8 v" m) K# n+ @, Y
对“河野谈话”,日本方面的解读是这样的,即日本政府承认“慰安妇”和慰安所是存在的,但是日本政府和军方并没有直接从东京(中央)下令强制招募“慰安妇”,而是分布在日本占领区的日军要求私人交易商设立这样的慰安场所。也因此,日本接受“慰安妇”历史的“道德责任”(moral responsibility),并对此表示遗憾,但不接受赔偿(慰安妇)的“法律责任”(legal responsibility)。 + T* k+ Y3 F5 \2 e3 f: {0 w* {, K' c3 P% g' J) l* V% @5 _
! u0 p/ }& S+ N9 P; y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日本政府始终拒绝向仍幸存的受害妇女做出正式道歉、赔偿,并否认它应负的法律责任。其理由在于,第一,最新国际法的发展和进步不能追溯适用。第二,奴役不能准确描述慰安所的体制,根据二战时适用的国际法,禁止奴役尚不构成习惯性规范。第三,根据1907年第4号《海牙条约》或二战时期生效的国际法可以援用的习惯规范,武装冲突中的强奸行为并不在禁止之列。第四,战争法规只适用于日军针对交战国国民的行为,而不能涵盖日军针对日本和朝鲜国民的行为,因为朝鲜在二战期间是日本的属地。第五,关于赔偿问题,日本政府认为战后所缔结的双边条约已予解决;“慰安妇”等个人的赔偿要求已经涵盖在二战后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签订的和平条约或国际协议之中了。第六,二战时涉及“慰安妇”的所有民事或刑事案件现在已经超过了20年的追诉时限。[9] $ u7 @! [* \/ N" H5 a
C2 U# d% Y4 M
* f! [* R; U' t因此,日本政府于1995年设立了亚洲妇女基金(Asian Women’s Fund),希望依靠私人捐款的方式来给这些“慰安妇”提供补偿。很明显,日本政府试图鱼目混珠,逃避其应负的国家责任和法律责任。更令人遗憾的是,在“河野谈话”后,日本政府中某些持强烈民族主义立场的官员在种种场合发表奇谈怪论,对“慰安妇”等历史事实予以否认。例如,1998年8月,时任小渊惠三内阁农林水产相的中川昭一发表过“从军慰安妇并不带有强制性”的言论。[10] 日本政府内这些民族主义者在包括“慰安妇”等历史问题上不时发出噪音,扭曲、否认历史事实,致使“慰安妇”问题成了困扰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历史遗留问题1 T4 S. g c+ x6 }* m1 l
( O5 a3 B+ O( _+ j- @. H$ { : u2 z1 {" k7 J U+ T! \# `3 z美国国会的“慰安妇”提案 $ _% X* q" D0 V
+ v# E1 R4 h6 z5 |. a" z/ h
& y0 F6 R8 c$ k- }( X9 W, ^8 s
在“慰安妇”问题上,美国因其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及美日同盟所形成的对日本的特殊影响力,而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在“慰安妇问题华盛顿对策协议会”(The Washington Coalition for Comfort Women Issues,W.C.C.W.)长期不懈的游说努力下,2001年7月24日,民主党国会议员莱恩·埃文斯第一次联合10名议员,在众议院提出“H. Con. Res. 195”决议案,要求日本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迫妇女充当“慰安妇”之事,正式“明确道歉”,并立即赔偿受害人。决议案也要求日本政府教育后代子孙,让他们知道这一罪行,并公开驳斥了关于并没有发生过慰安妇这种事的说法。[15] 2003年,莱恩·埃文斯再次联名向众议院提交议案,可惜两次提案均因为日方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阻挠而搁置。 : d% m5 u. Y' T/ r1 h
4 N7 B2 @9 `! Z6 P. ^
) j6 ^* i. Z) e/ I% k# x+ I
2006年4月,莱恩·埃文斯和共和党议员克利斯多弗·史密斯在得到众议院38名议员的联合署名后,共同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项名为“H.Res.759”的关于日军从军慰安妇问题的决议案。这也是同类决议案第三次在国会提交。决议案批评日本政府至今不愿正视这一历史事实。“在战后的赔偿交涉中,日本政府没有充分承认这一罪行,教科书中关于‘慰安妇’的悲剧也只有只言片语。……2005年日本许多政坛人士甚至鼓吹从教科书中删除‘慰安妇’等内容。”决议案要求,日本政府应该公开地、强硬地、不断地驳斥任何否认“慰安妇”历史的言行,承认“慰安妇”的征用责任,明确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向年轻一代说明这一问题属于反人权罪;遵行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关于慰安妇问题的劝告。[16] ' D! H, ^+ }* O& \' o B! f& F) J. ?- W! D5 r' M7 r
+ e/ z" `4 v$ L6 ^" W' ?
在决议案提出后,各方围绕该决议案在国会山展开了游说活动。日本外务省动员华盛顿的一些超级说客,阻挠决议案的审议过程。与此针锋相对,在华盛顿的韩国人联合会等团体发起了名为“联合759”的运动,在网上设立了专门网站“www.support759.org”,呼吁人们发起写信、签名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处理这一决议案的意义所在。 4 N, {3 A2 {% Z% _$ z2 \% W4 p- N
4 M& k7 H/ k' Z! n: \3 Y$ j- ~; e1 f+ _+ F/ k: Y. R
9月13日,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以口头表决方式一致通过第759号决议,呼吁日本政府就上世纪30年代和二战时期发生的“慰安妇”事件正式做出书面道歉,并对下一代进行相关教育。然而,由于日方的游说阻挡,在全体会议表决时,759号决议未能顺利通过。加之本届国会即将闭幕,该决议案遂被自动搁置。 ) K* Q% p0 C. T* c' B
- C1 u0 U7 a. b5 h n% i& {* c0 }6 X' M/ T2007年1月31日,来自加州的民主党日裔众议员麦克·本田联合6名众议员重新在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提出“H.Res.121”决议,敦促日本政府就二战“慰安妇”问题应该“以一种清晰的、毫不含糊的方式正式予以承认、道歉、并承担历史责任。日本首相也应该以官方身份予以公开道歉。” [17] 2月15日,在亚太事务小组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3名来自韩国和澳大利亚的“慰安妇”出面作证。她们不堪回首的血泪经历,令听众落泪。这项提案受到驴象两党议员的支持,目前支持该议案的众议员人数已从安倍访美时的90人增加到140人,超过表决所需要的120票法定票数,新增加的支持者包括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约翰·科尼尔斯(John Conyers)。美国国会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于6月26日进行了审议,最后以39票赞成,2票反对而通过提案,将交众议院表决。 e+ W: A0 x9 t. ]& a- Y/ M/ R
! U6 s& P# s$ a @安倍被迫道歉 G7 a' {; c' p- [- ?* o" w
+ H# O2 t/ P1 C2 G1 w Z3 O; u8 m# u" A$ p& o0 I4 y
慰安妇问题令安倍内阁陷入外交困境。首先,安倍没有料到慰安妇问题会招致全世界如此大规模的批评浪潮,他对该问题的严重性和敏感性估计不足。因此当他看到世界掀起一股反日浪潮时,不得不用适当的言辞进行安抚;其次,美国的反应也出乎安倍的预料之外。安倍原以为美国会一如既往地在日本否认历史问题时低调应对,而此次美国高调批判的态度让日本深为不安。4月底,安倍将展开其上台以来的首次美国之行,美国国内出现如此强大的反日浪潮,迫使安倍政府不得不有所收敛,以免在不久之后的日美会谈中遭到美国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施加直接的压力,影响日美关系。可以预见,为了熄火,安倍在访美期间一定会再三以“首相”或“个人”的身份对慰安妇表示“由衷”的道歉。 , F; c" |( I. x: M! w V' S; L) B! _2 q H2 ^; u- O
6 M6 x0 e* L: _* a4 v1 u / k( P) \3 _6 ?[8]《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共同编写委员会:《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第211页。 t- q/ q, c; {# D$ a; ]8 m Z4 R% z% K$ a ^. ]% Y+ I6 q
% E' a2 @8 L4 w# |% l, \1 H _, J
[9] 苏智良:“试论战后日本对慰安妇问题态度”,载《日本研究》1999年第3期。 ! M4 v( e( u6 M+ i5 ^& a& H( b" t. y* D' p3 r
" r0 d+ {9 i$ y i# m) X7 U/ W
[10]《参考消息》1998 年8月15日。 / t( Z" j X1 i: l# X8 X Y* W6 L/ e
4 N% c: `( A( s) V$ t[11] Ms. Radhika Coomaraswamy, Report of the Special Rapporteur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t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in accordance with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resolution, 1996, UN Doc.E/CN.4/1996/53. & T8 f( N- }- d
5 Y) W# W& B9 ~5 t- S5 t & ]8 T! s/ ~- t2 L2 W( x[12]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7, 1996. 4 L9 }8 \( ^9 t( [; T; w( B
5 N. {+ | r6 k( |2 B# i4 z0 d0 U' P/ S/ N. @
[13] 苏智良:“2000 年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纪实”,载《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1期。 8 _& w- S/ I5 X& A; K4 U
; S7 h1 r K2 c- Q- J
0 F+ F) Q9 h- \+ b( [6 N
[14] 该法庭终审判决活动于2001年12月在荷兰海牙举行,中国代表苏智良、康健(北京律师)、周洪钧(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教授)参加了审判活动,终审活动维持原判结果。 % d2 x- ]8 B* V* r3 r
$ W7 b8 a$ c& N8 D' n$ ` M
% h: X6 e3 P1 j* Y[15] 中国新闻社2001年7月25日报道。 " p$ {: ]; V$ q* N: v9 { 0 h L% p# q: ^. t ; R0 c7 X2 b) h) ?[16] LexisNexis Congressional, 109 H. Res. 759; Retrieve Bill Tracking Report(April 04, 2006 ),LexisNexis Congressional国会资料数据库提供了关于美国国会211年左右的全文信息资料。 8 E$ @. M0 K; |) @3 T 8 \. W# i. `+ J1 i! R0 m- K& ~% u% ?) @' m( a3 u3 c. ~
[17] LexisNexis Congressional, 110 H. Res. 121(January 31, 2007). # z. l7 m9 Y' N: ~9 b( W. M , b% T) Q( Y; U5 C: J8 g/ n : A% J) N4 m$ [4 i[18] BBC报道,2007年2月19日。 4 ~7 G2 S% s B+ x6 q% Q- @1 c
9 O( C! |1 b3 y. I; d6 z 1 \0 }( @& k( _* ~5 x. C' L[19] BBC报道,2007年3月5日。 % M# L8 ~4 f$ i; L
( `) X, k5 Z; M
! W. L' X% O, z# k+ F; R
[20] 新华社报道,2007年3月11日。 " X6 ?6 \( _, H c! e% U2 ?) X3 g " k; m" ^9 Z& L( T* R8 N6 E% R. p; [
[21] 共同社东京3月16日电,转引自新华网2007年3月16日。 ; G3 z) M4 B: w8 @5 Q- \6 y/ V8 G( e( U
2 F8 A/ V+ A, I' {) o! m0 n) b$ ^$ W: k
[23] 美联社首尔3月3日电,转引自《参考消息》2007年3月4日。 5 }& B' M* F3 T/ D# W$ l / j, u$ [( K3 i, v' m; S0 ?# N4 _
[24] 法新社华盛顿3月6日电,转引自《参考消息》2007年3月7日。 U S9 X6 B) W6 F* T( l : y$ S! _' u# U$ F. b0 q4 G( v, [- U
[25]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6, 2007. 5 S" M! ^+ }. q) g7 l5 N
7 H; M, S1 u' L* P9 t6 |9 k' N5 O' I* N1 {
[26] TheWashingtonPost,March24,2007. * {! j# D" o, ~$ d4 N- D*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