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761|回复: 5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战力猛增的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3 20: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到解放战争,通常的说法是:解放军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式飞机大炮武装的国民党军队。然而经历过战争岁月的人都知道,“小米加步枪”只是解放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一个比喻。真正打起仗来,战略战术固然重要,武器更是不容忽视的条件。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赢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并解放全中国,与在东北解放区建立的相当规模的军事工业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1 0 R% J2 K6 n9 \" g; c! L
6 g# j% I5 g0 l  k2 t) k; \

. F. h  r0 X# a
$ Z. a( s% N# G- W
7 w7 a0 `% w2 g/ K0 \  从72天打下临汾到3天攻克济南 ' L( @4 {' H3 `

" b5 ~5 u6 v. Q5 X 7 \  E0 A: n, t* r! k8 `
7 G2 |/ x9 d" z. ?+ e! d& n+ M8 c
* l' g; R/ ]% L! K$ D0 A
: V3 b# Y5 j- L* r6 `4 g8 K
  1948年3月,徐向前指挥华北兵团攻打临汾,国民党军依托城墙固守。解放军没有重炮,只好采用挖地道炸城墙的方法,整整费时72天,才把临汾拿下。但是到了年底,形势巨变。9月的济南战役,解放军重炮齐发,国民党将领王耀武被打得失魂落魄,从地道中逃跑。坚固的济南城仅仅三天就被攻克。10月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集中五百多门重炮猛轰国民党军事重镇锦州,守军司令范汉杰东躲西藏。这次城市攻坚战仅用了30个小时。
2 H# b% w. U6 F9 V% L- U
4 U2 i. P. a. n- w
$ O, I/ S8 u8 A
2 D( a! L5 Z8 e# m- p2 L+ [
) h/ A& A$ G( V  解放军的大炮是从哪里来的?国民党人一口咬定,解放军的重武器都是苏军从东北撤退时暗中送给共军的。当年的一位接收大员在回忆录中写道:“东北的日、伪军几乎全部被俘,俄军所获武器无数。当时据莫斯科称:共计步枪80万支、轻机枪2万支、重机枪5000支,各种不同型包括迫击炮5000门、战车1500辆、坦克车600辆、飞机800架,以及松花江中舰艇等。从东北逃出的难胞所见:如许战车武器,俄军除已随时补给共军外,络绎不绝地已运向佳木斯途中,那里是集中之所。” 4 N8 m# y+ t7 v) ]
: s" g4 _: W+ `& d, x, k2 N0 Y7 L

0 X, B' g$ l' u* H+ O) `
' i( h! o& w: w, U0 A: ^
$ {! K' @, C% K* Q& W8 g# T  这位接收大员的说法无疑是为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寻找借口。当年任四野参谋长的刘亚楼上将在1962年12月13日的一次讲话中澄清过这个问题。他说:“一般人总认为苏军留给了四野不少武器,这是误解。这个战史(指编写中的四野战史)既然是存档用的,可以把这个问题写清楚。当时不仅不给我们武器,还吃掉了我们不少部队。也可以写一下当时斯大林为了照顾与国民党的关系。还有个重要问题:当时我们曾向中央建议,以中央的名义向苏军要些武器。毛主席当即电示:中国革命主要靠中国自己的力量,禁止用中央的名义向他们要东西。这个电报,我亲自看过,要查一下。后来以四野的名义,用粮食和他们换了一些武器。”
' |- @- ^# c$ e3 ~# q! w
/ J: B9 b, A+ g. x
. U9 r" y6 n/ r- @9 ?- B1 n; V6 P. r0 k
, Q0 e0 g+ t  c6 t. K
  那么,解放军是怎样从“小米加步枪”转变为拥有强大炮兵、具备大规模野战和攻坚能力的呢?除了战场上缴获国民党军的武器外,主要是靠创办自己的军事工业完成了这个重要转变。说到军工,很多人都看过吴运铎在建国初写的《把一切献给党》。在这本小书里,真实记录了新四军在抗战期间是怎样白手起家,建立自己的军工厂的。山东根据地的牙山有八路军最大的军工厂,约百余间房,月生产手榴弹8000个,当时可算不小的产量了。
' O. d+ g& z, m- ^3 _9 P- r" S- Z* G: F% g' ~9 P/ l0 s$ H

) h% e% h' ~- o
6 h, x1 h. ^0 U) a7 A0 a1 j& k5 c* F* p6 w
  解放战争初期,军工事业比抗战时大有发展。邯郸、临沂、烟台、德州等一批城市的解放,解放军通过没收敌伪工厂,建起一批军工厂,能生产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华东军区在鲁南和胶东的军工厂每月能生产子弹16万发,迫击炮、山炮弹13000发、无烟火药3000斤。这个规模比以前是很大的进步,但还不够华东野战军打一次中等规模战役用的。因为没有重炮,解放军进攻时主要依靠战士突击到前沿,用炸药包摧毁国民党军的堡垒和工事。这样的战斗伤亡大、进展慢,而且弹药质量不过关。1948年5月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打潍县的时候,用自造的迫击炮攻城。炮弹出膛后,尾翼在飞行中脱落,剩下光秃秃的弹体失去平衡,半截就掉到地上。这样的质量怎能保证战斗的胜利呢? 9 P# ^$ O/ C" e7 f% q0 X  H  ^, B

+ H" ?, z7 b" X2 ?* }
# X1 m3 ~+ n: a) k0 R, E: A
7 U& z; X7 w* J! ^/ h/ d1 w  z! [7 Y1 c0 C5 A
  2 7 l$ M9 j; F( v: i. ?% Z3 {

, e: V0 j: N+ n- L
6 k* k$ s% J! D% W& P
9 L' r; o+ z5 _* W& Z1 d# m' [
4 r' ^' O% A7 D: }. h$ o- `4 T% }$ U. z5 [( `
  毛泽东指示东北大规模建立军工 5 ]6 ?) B* I( r; k! Q. O* W) y

9 N# p4 D" {) c  F
. F% o: y6 b8 N; T5 s/ }% o3 S9 @! i+ Y
( I" E" S4 ?& B. Z4 v! d6 [' p
  毛泽东把眼光放到了东北。那里是当时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毛泽东1947年7月10日在给各解放区的《一年作战总结及今后计划》指示中,特别指示林彪、罗荣桓:“东北军事工业应全力接济关内,目前开始的一年内,你们必须用大力建立大规模军事工业。”四个月内他三次电示东北局,全力加强军事工业建设。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5 O( W3 o8 R+ K/ `/ {8 `5 R" [
) C  V' S' J* p
; ^; [2 W. C; U! `" U- p

1 B3 ~3 Z, z4 t+ e& K3 V9 R$ ?1 L$ Y: I  A  W& A2 d& o9 c
  1945年年底八路军、新四军进入东北后,原来打算通过苏军的帮助获得日军的武器装备。但苏军借口与国民党政府有协定,东北要移交给国民党政府,对八路军的行动加以限制。苏军把东北主要的工厂设备、缴获的武器和大量财物,通通当作“战利品”运回苏联。我军的愿望基本落空。10万大军在东北,没枪、没钱、没冬衣、没有根据地,处境相当艰难。 ! a5 e# N: o3 P5 f& P

4 _. |* U: {( _) S: v# o& k& {4 ~, k5 `

% v" |* O0 p5 B9 o( i) D
: a% W% @0 s7 B: A' R1 v  当时各部队自己想办法,收集苏军遗留和没来得及拉走的物资。东北各中小城市和农村,到处可见日军遗弃的武器和军用物资。负责筹建炮兵学校的朱瑞果断地决定:分散炮校干部,搜集物资。炮校上至校长,下至伙夫、马夫,通通派出去,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山沟、荒野,只要有炮就去。没听说有炮的地方也要去看看能否找到意外收获。 : {" p# Z# ~# S
. ~' q- n& Y+ r& [+ k
: ^1 f  r3 R) L! P

5 Y- j: B( N. c3 V4 X( y) N5 h& P3 w+ {1 @
  有一次接到老乡报告:日本人撤退时,曾将几门大炮推到镜泊湖里。朱瑞得知后,亲自率领一个连赶到湖边搜寻。大家用镐刨开冰层,发现了炮身。朱瑞高兴地喊叫:“快去找绳子,把它拽上来!”大家拉紧绳索,喊着号子,齐心合力拉上三门大炮。 . l: ^6 V3 k, w) O- z! l2 h: R

5 s# U: f  D4 D4 o/ k! N  J/ z+ \! Y4 ]; w& x& z  G7 x" L

( E- i3 F/ b6 f. S+ {+ ]2 C# [% {# C
  在这一带还找到了日军的秘密仓库,一下就找到了15万发炮弹。到1947年2月,朱瑞领导炮校共收集大小火炮700多门。其中加农榴弹炮49门、野炮97门、山炮108门、步兵炮141门、迫击炮约300门、高射炮(包括高射机关炮、飞机用机关炮)137门。另外还有坦克及牵引车65辆。这些火炮经过修理之后,成为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的基础。 & _: [9 s8 n. t$ {8 A4 h9 z
4 U/ J2 d) l# w) T3 d! b

% J; N: O5 X1 T! E4 P; x' ]5 D' ]& x, \' u# [& u

5 l" [1 v% C- x1 y1 ~- S: a, J
/ [4 k' Q: [+ e0 u  e2 T  自行搜集的武器弹药,成为东北民主联军前两年作战的主要来源。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20: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3 ) u0 {( u/ ^) v& o3 p' y) o9 G

8 |* K. n/ p! U5 o
; f" n& a+ L. L# m
1 g7 G4 k9 f; l1 `3 q8 U5 e0 a9 V( \( t) h* g
  斯大林援助了东野一部分武器 ' J! C; l4 C" k' U( M, {" g) ~' ^# e

' k. Z0 k7 i0 ?; _# Z( c+ e9 f
+ U% {9 O' r: k/ n: M2 ]9 O  ~
- m9 a, L# C: B* s- a* G) l, C3 t8 N" X' S" ?0 x
  1947年夏季攻势后,随着解放军日益壮大,战役规模越来越大,仅靠搜集的弹药是不够用了。当年6月,解放军猛攻四平,国民党军队在陈明仁指挥下顽强抵抗。解放军集中了7个主力师,上百门火炮,攻了半个月没拿下来。后来林彪才知道,炮兵只有8000发炮弹,火力没有占到优势。为此,6月25日,林彪以个人名义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强调指出:“目前缺的唯一条件就是武器,尤其是弹药(特别是炮弹)的不足。为此,我请求你给我们以武器弹药的帮助,将红军缴获的现存在远东的日本武器弹药交给我们,并希望还能将德国的武器弹药尽量拨给我们。”
, G4 A7 E; ]- Z. N+ F
  e3 f! }& }0 I6 A( E( E6 _' [$ a
7 t& r8 t3 u/ R& q0 x, |4 E8 S4 |) F! Y2 t, Q- M2 ]

  S7 k( b4 `) n7 @, q( l& ^: Z7 g: |  不久,斯大林指示苏军从缴获的日军武器中拨了一部分给解放军。何长工回忆:1947年10月,他刚当上军工部长,李富春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当时中苏边境的满洲里存放着一大批武器,是苏军缴获日本关东军的,准备运回苏联去炼钢。这批武器对苏联来说是废铁,却是解放军极其需要的。何长工去与他谈判,开始谈不通。他工以硬对硬,说:“关东军这批武器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为什么不给我们?你们不能拉走。我们用废钢铁对换,一吨换一吨。”卡瓦洛夫还是不答应。何长工急了,对他吼道:“你是个保守分子,没有一点国际主义。你如果不答应,我只好来抢,我推着你走在前面,看守武器的苏军开枪,先打死你。你硬要拉走,我就跟你拼命,我给斯大林打电话,告你的状,告你没有国际主义。”卡瓦洛夫看这个中国人不好欺负,态度软下来,终于同意移交这批武器。
: G0 y1 _0 ^" X' x1 m$ x/ `& S2 e) _+ @% d% b

+ [! c7 I7 `' _+ n
5 Y7 `1 G5 S& U
) {9 {3 G8 ]9 I( {: f  这批武器的数量,据林彪1947年12月28日给斯大林的信中说:“我们用你们给我们的那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当时为了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东野组建了30万人的二线兵团。林彪向斯大林请求更多的武器支援,“设法给我们解决20万支步枪、15000挺轻机枪、7000挺重机枪、700门团营迫击炮、1000门连迫击炮、100门高射炮、200门山野炮以及较多数量的弹药和20个师用的通讯器材(主要是无线电和电话)。这批武器望从英勇的红军所缴获的日本武器中拨出,如日本武器所存无多,则望从德国战利品中拨出。” $ ~' i. S* f, [

/ p! }! F' }( g4 F, |& R# o * k9 b7 @/ J% w8 z* @5 d+ S5 |2 ?

2 [* `7 ^6 {: F
% x& F! C& E: d) x3 R  但是,斯大林没有答复。一次次的教训表明,苏联的援助是靠不住的。要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因此,东北局决定大力加强军工生产体系的建设。李富春说:“过去靠日本留下的炮弹打,现在须要自己来造了。” & n0 x; P5 s2 H0 J2 t$ }) w
* T3 H" l0 V: _
. q) V; J% M* X4 M3 n- s; Q

# l1 Q& N7 w1 q1 c8 {. |
$ C! U" p1 k4 c2 l. ?  4 " q* a' x8 I+ g4 w; D+ @

  D* c, D& s9 e2 D' [
+ M9 s/ t6 E: I8 c9 i+ ]
" A1 ^. i7 O; U9 K1 i& w. @5 T4 u  H$ |! D4 e
  白手起家,全力创建自己的军工企业 4 {+ D2 [  t( _( J$ k+ r
& c+ K1 K3 o: z! j: o

% x% m! i7 p4 c* R) a% d( |: g5 O: G; h* Z) X4 d4 D; W# B
" p. U) R) A1 }) N6 s
  1945年年底进军东北时,中共中央从延安和各解放区抽调了一批军工干部到东北去开展工作。他们在沈阳、鞍山、通化等城市收集了一些机器设备,打算在通化建立军工基地。1946年夏季,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南满,占领了通化和丹东。时任东北军工部长的韩振纪带领大家将机器和物资运到朝鲜境内,还带着一批沿途招收的工人和技术人员。7月底他们到了中朝苏三国交界的小城珲春。珲春是个山间盆地,图们江和珲春河在此汇合,与朝鲜仅一江之隔,交通便利。这里到苏联边境仅30里,到朝鲜仅10里,有公路和铁路通行。大家认为这里隐蔽的条件好,资源、动力和交通情况也都不错,决定在这里建立东北的军工基地。 " C6 Y, G, H' ^, A+ n6 t- X% I
& U- @; T4 P  N" j$ z, R
) t) L: C& v1 G7 F( x. V  j
( Q% W6 Z+ B9 f, F5 {7 f3 K
' p% k, K2 M. y7 j8 _$ c1 ^
  根据现有条件,韩振纪决定把重点放在生产部队急需的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上。枪炮生产的技术太复杂,不是短时期能办到的。他们在珲春先建起了机器厂、子弹厂、手榴弹厂、炼铁厂、装药厂和木材厂,这6个厂是东北解放区最早的军工基础。 3 l3 m* M* t; S# t
: ]! k8 H; ?% M% i

! R  A( Y+ _7 f
# d4 I0 T. i; q4 Y+ a
) |4 Y7 ~7 Y" N3 ^6 J( e, x: w  子弹厂是在日本人遗留工厂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延吉郊外。原来有300多部机器、日产量40万发。抗战结束后,这个厂遭到毁坏,机器被人偷盗,所剩无几。韩振纪组织把这个厂剩下的东西搬到珲春,共有子弹机14部、半成品弹头300万粒、空弹壳2000万发,还有二十多个日本技术工人。经过一个月紧张的装机与试生产,到9月初生产出第一批子弹。头一个月统计下来,共生产三种型号的子弹近13万发。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 _, b3 a5 t8 r8 N2 h. Y9 b
0 e  p3 j5 P; L* D- G& }2 _

7 v8 N% s7 g6 c8 o1 |+ Z7 U" O$ F) N5 I3 ]) Y0 `; z, e

5 z+ k+ d7 J9 o! _" N7 p$ I9 i  干部和设备、原料的问题解决后,最重要的就是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问题。珲春基地的工人和技术员来自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政治和政策性问题,军工干部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付出的精力,甚至比生产本身还多。机器厂建成后,需要七八百名技术工人。但是当时只有240名工人,真正懂技术的就更少了。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领导上都给予重用,让他们担任各级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这些技术工人有的是从鞍山、本溪、通化带来的,有的是在当地招收的。子弹厂的股长于震密是招聘来的技工,享受薪金待遇。他看到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供给制,还处处干在前面,受了感动,主动要求取消薪水,与干部们一样吃供给制,当股长后工作一直很出色。
) P$ `7 j, t0 c. w) B1 x) W7 \- V. j2 q& h  A7 W
3 L+ T* B" W7 _8 l

7 B; [, y7 F# z; h+ O
6 U: R% Q& Q( A% P  军工厂由于缺乏中高级技术人员,所以只能从留用的日本人中挑选。在珲春的军工厂里,日本人担任的都是关键性的技术工作。如手榴弹厂有六十多名日本人,几乎都在重要技术岗位上。制造科科长是个小资本家,原来在日本开工厂。美军炸毁了他的工厂,才到中国来谋生,对手榴弹制造技术是内行。手榴弹装配的主要工序拉火精药股,股长也是个日本老头,思想很顽固,但工作很认真,对拉火技术很有研究。精药组的装配工人也全部是日本人。
" O$ \+ h2 L5 b7 T! {2 m4 ~
: U( B. p; f# \& K8 @
7 y! [8 O( P' u# F" Z: _
3 E( p% u3 M( H, b
/ r" A( S. K1 N+ U" W  这些日本人由于生活困难,情绪低落,经常在一起酝酿回国,消极怠工。1947年8月,东北遣返日本侨民回国,日本人得到消息,就秘密开会,在厂房里写标语:“我们回国,你们回家!”由于语言不通,道理讲了不少,但收效甚微。干部们软硬兼施,不听劝就下命令,在车间里建立严格的统计,每天产量高的就表扬,产量低或质量差的就批评。在大会上严厉指责坏人的活动,不许法西斯的思想抬头。日本人服从意识较强,也就不闹事了。
: A0 D) I% Y. N7 J/ B
9 Q1 T0 v. u( E- J$ t2 o' q
' v# g& X7 _% `  F2 e3 z) c8 f. k, w* L) w! N7 A  y

2 |3 I0 c  i3 I# D* c" D  5 ' d. E9 Z7 X# K. x6 C6 S8 p8 A

' `' r+ j! f) ]2 a
7 \$ K  g0 g$ k$ k$ Z9 H9 x3 x8 Z& e, [" Q+ l$ C2 P
1 q9 `5 f0 L3 Z1 i6 k3 a/ K
  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炮火发威
; U. `& F/ K# q8 F$ c- I5 L8 m
" |2 _  g; `9 B+ J: }  `9 V, ^3 j, G' g

5 u  t' S0 w1 u7 B* |9 D) m% }" w% Y
  1946年是在艰苦奋斗中度过的,到了1947年,东北的军工生产已初具规模,部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弹药补充。韩振纪领导的珲春基地是北满地区规模最大的,在其他地方也陆续建起了若干军工厂。罗荣桓政委亲自抓军工生产工作。1947年8月,东北局任命黄克诚为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总管后勤的供应、军工和军需工作。1947年9月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东北军工会议,会上任命何长工为军工部长,伍修权为政委。韩振纪、王逢源为副部长。东北军工生产告别了分散和小规模经营状态,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4 R' a' T+ Z( d# @$ M& W8 B) e+ U& a* w8 M

  K% E+ J& u2 N$ h0 g  _: B( Z2 i4 a* U* W' l1 h' P
% I  j8 h) c2 D0 b) A

2 u3 E' C7 d& \$ F* `' B  1947年的生产情况:每月生产5万颗手榴弹,迫击炮弹全年完成10万发。利用旧子弹壳复装子弹,完成500万发。生产掷弹筒弹10万发,打下了炼钢和化学厂明年生产的基础。
/ v$ M3 F' {/ ^5 ]
5 ^% r& m8 B2 ~0 M4 q& N& B" |3 O
, S8 x! U5 A( z1 f7 b: C/ q  D4 p
! U' k3 K6 c( y% D
  为了完成1948年军工生产任务,东北局从财政上拨款180万东北币,折合粮食9万吨。再抽调一批干部加强军工部门。这次重要的军工会议,将东北的军工生产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了有领导、有计划的联合生产部门。在有军工厂的地方设立办事处,直属军工部领导。当时在珲春、兴山、鸡西、东安、齐齐哈尔、牡丹江、吉林、哈尔滨和大连设了9个办事处。
0 S" H( {6 r7 e5 Q1 d0 M! o3 g% N: M

. r9 i1 h8 W" p9 s
* {! V' ^' c* ~' }: q6 P
6 A* V( ?' b2 B+ x* \; P  东北军工生产了充足的弹药,为东北野战军进行大规模战役提供了物质保证。所以东北最先进行战略决战,歼灭国民党重兵集团,解放东北全境。但是北满生产的弹药由于路途遥远,还不能满足关内解放军的作战需求。中央军委作出了在大连建设军工生产基地的决策。
" `4 J. T; c: A4 b; x  z
8 o3 l& i$ R- u* p  s# K( z6 x2 ]1 L2 I2 ~$ F

6 ^/ h! O+ p4 z6 K+ j
7 C+ d) }# ]# m8 I( _  北满和大连军工体系的建立,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解放军的火炮有了充足的弹药,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在1948年年底的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炮火发挥了巨大威力。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又接管了沈阳的几个大兵工厂和弹药仓库,获得大批军火,生产能力大为增强。随着东北的解放和铁路线的贯通,满载物资和弹药的火车昼夜不停地运往关内,支援中原地区和渡江作战。淮海战役中,中原野战军将黄维兵团包围。黄维凭借众多的美式火炮,收缩成一个圈圈,用密集火力让解放军无法接近。他自称是个啃不动的“硬核桃”。华东野战军调集了重炮猛轰,终于敲碎了这个“硬核桃”。粟裕大将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山东老乡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3 2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缴械,又受赠,还自己生产``! ~/ {/ H" c9 O0 o; @  t
; d) ^7 H  B8 J/ u
武器能不够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0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能全说是小米加步枪
( V; X# V! r4 Y# U. H5 K% s; W7 s, a! e% ^& p
+ j  \# B' N, F* L
其实从日军国民党苏联那都得到了很多精锐武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04: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能全说是小米加步枪
' E% t! T1 v, ]7 y/ o9 a
% g5 d+ u# O/ ^# w! b5 W( V1 ^+ l8 e, H
其实从日军国民党苏联那都得到了很多精锐武器
& i5 w4 m2 {4 N/ r! @
个人大致上也是这样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04: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11 06:20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