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灵异,以科学的态度解释灵异。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这篇不是为了证明灵魂的存在,因为灵魂本身就是存在的。我只是想让看过这篇文的人,更容易的理解灵魂。
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这是人们千百年来一直讨论的话题。人们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至今都没有一个可靠的事例或理论去证明灵魂的存在。
首先,应该正确的理解什么才是灵魂。
我做出一个比喻,人的身体是一个容器,就像汽车的油箱,而灵魂就是装在油箱里的油。而人的各个器官,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消耗灵魂,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随着灵魂的消耗,人就会慢慢的衰老。当灵魂耗尽了,身体无法运行了,人就消亡了。当然,这个比喻并不确切。因为消耗的并不是灵魂,而是另一种与灵魂相似的物质,我们姑且先称它为“灵力”好了。
人类生存的是四维空间,而物理学家们已经证明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存在十一维空间。我不是物理学家,所以我不知道我看不见的更高维度的空间是什么样子。但我相信,当人死后,灵魂会到达一个与我们平行但不相交的空间。灵魂究竟是如何到达另一个空间的?我假设是人在生命的尽头,将剩余的灵力耗尽,以将灵魂送往另一个空间,所以将死之人会出现回光返照的现象。这个假设也证实了为什么非正常死亡现场会出现阴气弥漫的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身体死亡之前,无法耗尽灵力将灵魂送往另一个空间,就像一个装满水的瓶子,瓶子碎了,水撒了一地。水撒了会干,灵力也是这样,慢慢的弥散在空间之中。而这样也就产生了游离于我们四维空间的灵。如此,也就成就了另外的几种人:和尚、道士、阴阳师、等等等等。这些有些修为的,都能借助自身的灵力,帮助那些迷失于人世的灵到达他们应该去的空间。当然也有极少极少天赋异禀的人,或许是他们与另一个空间达成的契约,他们可以在高维空间与我们的四位空间自由穿梭,引领那些迷失的灵到达高维空间。这些人被称为“引灵人”。如此,就有了关于地狱的描述。还有中国历史神话当中阴曹地府中的牛头马面。
当然,有些灵并不会心甘情愿的前往另一个空间,这源于对于人世的迷恋亦或是对于某些未达成的心愿的强烈执念。这些灵多少有些能力,也就是说,需要降服。这也就有了关于抓鬼的描述。这些灵,并不是因为有多大的冤屈,而是源于执念的力量。对于解释这种力量,最好应该从我们的思维说起。人的大脑可以产生脑电波,通过脑电波,可以发出射电辐射。这是发出的一种能量,当这种能量强烈到一定程度,就会被他人感知。就像是当一个人在背后凝视你的时候,也许你会感觉的到。当强烈的思维发出的射电与其他人产生共鸣的时候,他人也会感知到这个人的想法,这就会有所谓的心灵感应。就像是武者能发出杀气,亦或者我们能够感觉的一个人积极的人昂扬的斗志。而一个灵,它所生的可能只有那一点生前的执念,而那执念就无时无刻的产生出强烈的能量。也许那些灵并不是刻意的去伤害人类,但只是它们发出的能量对人体产生了影响,长期可能造成人体机能的紊乱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而人们却不知道原因,所以会产生恐惧。这样也就产生了风水啊、房子不干净啊,等等说法,这只是题外话。其实对于思维的力量,很多人并不了解其力量有多强大,举例说我们都多少知道的“念力”,这就是思维力量的明显事例,念力可以移物,念力可以做到很多很多不和思议的事情。再举例说,祈祷,这也是思维的力量,也许一个人祈祷并不一定能够达到目的,但是古代有时有成千上万人同时祈祷,比方说“万人求雨”。
关于灵魂重量的说法,这个就牵着到了物理学上的物质转化与物质永恒定律等学说,我并不是物理学家,所以我只能用通俗的预言来解释我的理解,当然这个还是跟我前面所说的灵力有关系。在我们生存的宇宙之中,存在一种无法观察到的物质,这种物质是常规的方式无法观测,也不会以常规的方式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宇宙中存在的这种物质是可见物质的十倍,这种物质只存在“质量”。这就是物理学上所讲的暗物质。灵魂重量学说,源于某位科学家,对一个将死之人在他未死之前开始称重,发现在他死亡的一瞬,体重减少了21克。此后,经过多次的观测,得出了这个21克的结论。当这个科学家不知如何解释为什么会有这21克重量的减少的时候,人们说,人死后减少的是灵魂,于是就有了灵魂的重量是21克。我的推测是,灵力其实就是人体中存在的一种物质,类似于那种无法观测的暗物质。人体中存在的这种物质并不只有21克,是更多,因为这种物质维持着人正常生存。这种物质可以转化成某种能量,而在人死亡的一瞬间,需要消耗21克的这种能量,以把灵魂送往另一个空间。
附录1:
关于濒死体验。
有很多人,在一生中,经历过一次甚至多次神秘的体验:见到奇异景象,遇见已故亲人,甚至死而复生,等等。当人们对此现象讳莫如深,不当一回事的时候,一些严肃而有创 新意识的科学家,悄然开始了人类科学史上最为艰难却又最有意义的研究,那就是NDE (Near Death Experience)--濒死经验的研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瑞士地质学家阿尔伯特.海蒙(Albert Heim)从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开始了NDE研究,那时还没有这个名词。海蒙爱好登山,一次,他在攀登阿尔卑斯山时,被一阵大风吹落悬崖。在那一瞬间,奇迹发生了--仿佛在一个离我有些距离的舞台上,我见到了及各种形象出现的我的整个过去。我看到自己是这出席的主角。每件事物似乎都被天堂之光美化了,没有悲伤和焦急,一切都那样绚丽。我曾遭受的悲惨经历的回忆十分清晰,但并不令人悲哀。没有冲突和矛盾,冲突已转化为爱意。高尚与和谐的思想主宰并统一着单独的印象。一种神圣的宁静干如同奇妙的音乐一般涤荡着我的灵魂。这次经历促使海蒙对众多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进行广泛的研究,包括战争中受伤的战士,从建筑物上掉下来的建筑工人,差点被淹死的渔夫等等。1892年,他在研究论文中提到:在他所调查的30名坠落幸存者中,95%的人说在濒死过程中感受到平静和快乐。他还发现他们的体验过程极为相似:众多飞快的意识活动,预知结果的超凡能力,时间的弥散意识,飞速地回顾一生,目睹超自然的美丽景象,耳聆天上仙乐缭绕--没有一丝悲哀,也没有在轻微危险中可能出现的大恐惧......没有紧张绝望和痛苦;只有严肃、深深的接受;精神的明晰和高速活动。
海蒙的研究仿佛强大的催化剂,使众多研究者循着他的脚步前行。
1903年,英国作家F.W.H.麦尔斯完成两卷本的《人性及其在肉体死亡时的存留》;
1907年,詹姆斯.H.海斯洛波在美国发表论文《垂死者的幻觉》,影响很大。
1926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姆.巴雷特出版了《临终幻觉》。
这个时期,濒死研究得到了广泛支持。而所有这些研究也都证实了海蒙最初的见识"旁观者比垂死者更惧怕死亡。"
1959年,美国精神研究会的卡里斯.奥西斯(Karlis Osis)通过分析详细记录病人死亡过程体验的几百份调查表,开始继续海蒙的研究。1972年,他还在冰岛心理学家厄兰德.哈拉德桑(E. Haraldsson)的帮助下,跨越种族和文化界限,把研究扩展到印度。他们合作出版了一本书《死亡时刻》(At the Hour of Death,1972)奥西斯总结道:"尽管很多病人进入一种健忘、无意识的状态,但仍然存在着坚持到最后的意识清醒者。他们说'见到了'来世并能在临终前报告他们的经历。比如:他们见到了已故的亲属和朋友的幽灵,见到了宗教和神话中的人物,见到了灵光、美丽的强烈色彩等非尘世环境。这些体验很有影响力,带给他们祥和、宁静、安逸和宗教情感。病人奇特地经历了'美好的死亡',这与临终前通常想到的黑暗和悲惨正好相反。"20世纪70年代,依阿华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拉赛尔.诺依斯.Jr和同事罗伊.克莱蒂一起,研究了大量濒死者的描述,对个别人的自传性陈述也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著名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Karl G. Yong)。1944年,由于心脏病,荣格产生了濒死感觉,从而改变了他对人类意识的理解,他写道:"死后发生的事情极其辉煌灿烂,难以形容,我们的情感和想象力无力描述其大概。"同期进行此项研究的伊丽莎白.库伯乐-罗斯(Elizabeth Kupler Ross)把濒死过程化分为五个阶段:反抗、愤怒、祈求、消沉和接受。诺伊斯和克莱蒂在此基础上,发现了死亡经历的三个过程:一,反抗,个体最初意识到危险、对自己生命的恐惧、努力拯救性命,但很快接受死亡。二,回顾一生,见到一生中重要事件迅速重演。三,超脱,一种神秘或宗教的精神状态,感到自身是一个更大实体的一部分,对死亡的恐惧瞬间完全消失。诺伊斯引用一位妇女讲述的故事来说明其观点,这位妇女的汽车在潮湿的高速公路上失控,她在这次车祸中幸免于难--在汽车摆动的几秒钟内,我感觉跨越了几个世纪。我很快从极度惊骇和对生命将逝的恐惧中出来,深切地意识到死亡即将到来。奇怪的是,随着这种认识而来的是极端的平静和安详,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感觉。似乎我从自身存在(容纳我的肉体)的边缘移到了中心,一个冷静安宁的休憩场所。当我观看着生活中的连续事件在眼前如电影般迅速而详细地放映时,时间似乎消失了。在到达死亡的一瞬,我似乎正面对着某种不透明的幕布。一股力量带我安静地通过这层幕布,我意识到这一瞬间不是终结,而是超脱。我只能这样描述继之而来的感觉:无论在那一刻我是什么,我的每个部分都毫无疑问地感觉到广泛围绕四周的连续统一体,远不是我以前以为的死亡的感觉。那股将我带向死亡的力量不断地维持着我,并通过死亡维持着弥散的景象。随后,我的汽车以强大的冲击力撞上了一辆卡车。我环顾四周,发现我奇迹般地活着。接着,奇特的事情发生了:我坐在乱七八糟的金属片中间,感到自身的边界开始消融,我开始与周围的每件东西结合--警察、带撬棒来救我的工人、附近树篱中的花朵以及电视台的摄影师。我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我的伤口,它们似乎与我无关,仅仅是一个包括我肉体、比肉体大得多、并不断扩散的网络系统中的一小部分。阳光异常明亮金黄,整个世界都闪耀着美丽的光辉。深处事故之中,我仍感到极其快乐、精力充沛。这种状态在医院里持续了好几天。这起事故及与之相伴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世界和我对生存的理解。以前我对精神领域没多大兴趣,生命的概念在我仅是生与死之间那一段。想到死亡总让我害怕。我以前相信在人生舞台上,我们只能走过一次,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结果我被这种恐惧所驾驭,没有机会完成我一生中想成就的事情。现在,世界和我在其中的位置完全不同了。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定义超出了存在于一个有限的时间框架中的有限的肉体这个概念。我知道自己是一个更大的、无限的、有创造力的网络的一部分。这个网络可以称之为神。主题:Re:近代心理学对频死体验课题的研究:美军越战中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75年,雷蒙.穆迪博士的《生命之后的生命》(Lif Afteer Life)出版,濒死体验研究进入新阶段。濒死体验--NDE这一名词就是穆迪最先提出的。1965年,穆迪在佛吉尼亚大学读哲学,该校住院精神病医生乔治.里奇(George Richie)给他讲了自己的一次濒死体验。他说在短短的9分钟内,他离开了自己的身体,经历了戏剧性的一生,回顾历史,见到了天国之光,最后出于"了解人类,为上帝服务而作一名医生"的目的勉强返回身体。穆迪被里奇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埋下了日后研究NDE的种子。1972-1974年间,穆迪收集了150例濒死体验的实例,从中归纳出NDE最一般的要素:飘离身体;通过黑暗隧道;朝一束光升去;与朋友亲戚相会;一生的全景回顾;不情愿返回身体;对时空的非凡洞察力;被救治后的失望感。穆迪列出的这些要素在后来的濒死体验报告中都有类似描述,从而证实了海蒙、奥西斯、诺伊斯和克莱蒂的研究。综合各种濒死体验,穆迪提出了"理论上的理想体验或完整体验",他是这样描述的--一个正在死去的人,当达到肉体痛苦的极点时,他听到医生宣告自己死亡。他开始听见噪音,响铃声或嗡嗡声,同时感到自己很快通过了一条黑暗的隧道。然后,他忽然发现自己离开了肉体,不过仍在直接的物质环境中。他在远处看自己的身体,如同一个旁观者。他居高临下地观看着复活,情绪动荡。过了一会,他镇定下来,渐渐习惯这种奇怪的状况。他注意到自己仍有一个"身体",但是性质迥然不同,是随着来自肉体的力量而被他遗留下来的东西。很快又发生了一些别的事情。有人来看望并且帮助他,他见到了已故亲友的幽灵,他从未见到的亲切热情的神灵--一种闪光的生命--在他面前出现。这个生命用非言语的方式问了他一个问题,让他评价自己的一生,瞬息为他展示一生的主要事件。一时间,他发现自己正在靠近某种障碍或边界,这显然代表着今生和来世的界限。然而他发觉自己必须回到人间,因为死亡的时刻尚未到来。由于迄今为止他已对死后的经历发生了兴趣,他不想返回尘世,于是他开始反抗。他已被快乐、友爱、和平的强烈情感征服了。但不管他本身态度如何,最终与肉体重新结合而复活了。后来他想将这段经历告诉别人,却遇上些麻烦。首先,没有适当的人类的词语可用来描述非人世间的事件。同时也遇到他人的嘲弄,所以他不再对旁人讲了。但这经历深深地影响着他的生活,尤其是对死亡和生死关系的看法。穆迪谨慎地强调:他遇见的人中没有一个体验到所有要素,每例濒死体验的过程都不是完完全全按上述方式发展的。但是,他被那些经历的"惊人相似"所深深吸引。穆迪的研究启发了新一代濒死体验研究者,其中最杰出的有:肯尼斯.宁(Kenneth Ring)博士,麦克尔.B.萨鲍(Michael Sabom)博士,麦尔文.莫尔斯(Melvin Morse)博士等,他们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
1.虽然有濒死体验的人是否真的是从死亡里返回这一点几乎不可能被证实,但濒死体验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这一事实不容置疑。
2.大多数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不惧怕死亡,这种恐惧几乎永久不再。但是,濒死体验者很少说他们摆脱了死亡过程中的所有恐惧--他们不怕的仅仅是死亡。
3.绝大多数濒死体验者都说他们感受到和平与快乐,而非痛苦与折磨。
4.麦尔文.莫尔斯博士在《接近光界》(Closer to the Light)一书中证明濒死体验不仅限于成年人,也发生在孩子们身上,许多人相当年轻。
5.大约35%接近死亡的人都会有濒死体验。
6.表面上看,濒死体验是与死相关的自然心理过程,然而对其成因的解释却千差万别,迄今为止尚无一种理论经得起严格考察,可以说还不知道濒死体验的真正原因。
7.濒死体验受文化制约。例如,印度人在体验中可能遇见毗湿奴(Vishnu)或湿婆(Shiva),基督徒将见到耶稣,无神论者遇到一束光或一个可爱而神奇的精灵。
8.濒死体验对当事人影响很大,多数人发生了巨大的、积极的转变,心灵更加丰富了。
9.濒死体验存在共同要素,但没有两例完全相同。
主题:Re:近代心理学对频死体验课题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濒死体验实例,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成果,使那些乐于怀疑的人,更难把濒死体验的事实一笔抹煞了。如果我们相信这些,濒死体验者的经历就不再是故事。他们描绘的这个旅途是如此悠长和神奇,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更不要说去解释它了。然而这一切却是事实。濒死体验研究为我们揭示的不应只是现象,更重要的是现象所昭示的思维方法和研究路径;它为我们打开的不仅是死后世界之门,更是意识、生活、生命之门。对追求真理的人来说,在这科学尚未涉足的地方,信仰和勇气显得尤为重要。正如皮埃尔.泰哈德.查汀所说的:也许在宇宙中存在着某种事物,诸如目的、希望和仁慈一类的东西,濒死体验也许是神给予人类的礼物或线索。
二.国际濒死研究学会(IANDS)
1977年, 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濒死体验的学术机构在美国成立,标志着濒死体验的研究进入了有组织、有规模的新阶段。学会第一任主席是约翰.奥戴特(John R. Audette),早期成员还有肯尼斯.宁(Kenneth Ring)、瑞.穆迪(Ray Moody)、布鲁斯.格雷森(Bruce Greyson)、麦克尔.萨伯姆(Michael Sabom)等。奥戴特在回顾学会20多年的历程时说:"众多研究者通过对濒死体验实例的研究,得出了各自的结论和推断,跨越了宗教和文化的界限,提出了普遍的洞见,在以下几点达成了共识:
1。我们同属一个整体。
2。死后有意识/精神存在。
3。互爱互助最为重要。
4。有一个全知的上帝,一个神,不受审判,象征无条件的慈恩[注1]。
5。没有理由惧怕死亡。每个人都应当重新估价自己的价值,以及他在地球上的地位。"他还说:"我始终认为,这一领域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会,把科学和宗教联系起来,使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发生了改变。我很高兴IANDS能发展起来,希望有一天他发展成为一股力量,使全世界变得美好,我想这正是他存在的目的。"1980年末,肯尼斯.宁接任主席,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他为学会的维持和发展作了许多实际工作,除了继续发行学会会员间流传的新闻信函,还把学术期刊《复苏》(Anabiosis)更名为《濒死研究》(Journal of Near-Dearth Studies), 扩大了发行量。
担任刊物主编长达18年的布鲁斯.格雷森回忆说:"20年前,我们办杂志之初,心中怀有无限梦想和忧虑:梦想濒死研究会改变科学、医学乃至整个西方文明,渴望濒死研究者有冲天的精力与热情。今天,我的思想趋于谨慎却更为深刻:我们所作的工作不是要改变文明,而是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人,男人、女人和孩子,使他们精神觉悟,或产生要觉悟的愿望......我工作的首要成果就是心智开阔。我希望国际濒死研究学会在新世纪里不仅动摇西方文明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他将继续帮助濒死体验着和研究者开阔心胸,广亲博爱,因为这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1984年,约翰.亚历山大(John Alexander)担任学会主席,濒死研究开始引起公众关注,描写濒死体验的电视剧上演。在谈到濒死研究将会给21世纪带来什么影响时,亚历山大说:"濒死体验是深刻的哲学思想,在人类和宇宙关系的本质之中,它早已存在。它是每个人循循诱导出的精神领悟,不是被社会大群体所接受与实践的基本原则。对大多数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太多因素竞相涌现,促使人思忖生存的意义。当然,现代社会过于强调物质价值而轻视精神价值。我个人认为,一个知识机构不大可能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当个人或群体亲身体验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时,他们才会有此领悟。"1989年,第一届国际濒死研究会年会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的学者大约200人参加了会议。此后,每年一次的国际会议吸引了众多有兴趣的科学家。从1988年起,法国、德国、挪威、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相继成立了国际濒死研究学会分会。NDE研究逐渐成为世界生命科学中最前沿的学科,它融现代医学、药理学、心理学、哲学、宗教学与灵学为一体,直指人类自身研究的神秘之地。曾任研究会主席的伊丽莎白.帕特.凡丝克(Elizabeth "Pat" Fenske)说:"我们希望看到所有人都理解濒死研究的深刻内涵:不仅要了解死亡的深意,更要了解生活的精神空间,因为生与死,死与生紧密相连。"濒死研究不仅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也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兴趣。WebsMostlinked.com调查显示,1998年11月18日到2001年2月17日期间,访问国际濒死研究学会网站(www.iands.org)的人数为842,428,成为全球网站中来访人数最多的前5%之一。学会现任主席南希.依文思.布什(Nancy Evans Bush)充满信心地说:"通过分享濒死研究方面的知识,我相信我们的工作会帮助改变和深化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生命奥秘,使生活更有意义,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爱因斯坦说:"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一切艺术和科学的源泉。还记得电流和不可见光遭人嘲笑的事吗?人类的知识还处在婴儿期。"荷兰科学家贝利.考文博士研究过50多个濒死实例,他深信:人体在死亡的那一刹那,的确有某种半物质的成分溢出。他希望有一天可以用科学理论来证实这一见解是正确、科学的: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精神和物质的界限并不那么分明和格格不入,也许它们在某种情况下是一体。
附录2:
①1570年,俄国沙皇伊凡四世下令将搞违章建筑的科尼里神父当着修道院众僧侣的面斩首,结果没了头的科尼里从地上捡起自己的头,径直向神殿走去,直到走上祭坛才仆地而死……
②一名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也说了他曾亲眼目睹的怪事——在一次战役中,几名战友脑袋被炮弹片削掉大半,就象帽子一样挂在脖子上,可他们依然向敌军阵地冲锋,其中一个还跳过了好几个弹坑,那情形别提有多吓人。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苏联圣彼得堡的报纸刊登了一篇报道——一个人在彼得戈夫的树林中采蘑菇,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爆炸装置,并把它拿了起来。结果被炸得身首二处,但奇怪的是,没了头的采蘑菇人居然在树林中跌跌撞撞地走了二百多米才倒下,其间甚至还走过了一条小溪上三米多长的窄桥。
④云南一位三十七岁的工人,1966年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切除大脑右半球,治疗他自五岁起就有的癫痫症,1978年复查,其记忆力和有位定向与常人无异。
⑤美国一位四十七岁的男性,被切除大脑左半球治疗肿瘤,五个月后恢复病前许多记忆,还能唱出童年时的歌曲。
⑥德国著名外科医生豪夫兰德教授曾讲过一个瘫痪患者的病例。他说,这位病人直到去世时思维都一直很健全,但在病人死后,将他的颅骨切开解剖才发现,里面没有脑组织,只有脊髓液。
⑦2000年,美国生物学家、基因研究奇人克莱格·文特尔因破译“生命天书”——人类基因组草图而名噪全球,然而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人类只有3万多个基因,与原先人们估计的10万个相距甚远。这无疑给传统的生物决定论予沉重一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