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消息:历史上,夜郞王的一句“汉孰与我大?”让世人贻笑千年。“夜郞自大”作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典故几乎成了贵州人的代名词。
7 {2 w' `- z- e1 B u# W
% J+ o4 w9 ~5 ~+ N) Q9 U6 k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夜郞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人文价值正在为世人看重。一段时间以来,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在抢“夜郞”。夜郞国究竟在哪里?
$ l4 C# |6 F/ m, {% B: R; s; C5 U& Z8 X9 F# }$ L
* S8 a2 v3 Q+ d5 V/ |' q; O/ K% v7 T) S
可乐,揭开千古之谜一角
4 k. [% o3 u: ^7 v8 k) p7 I! ]" X. n
/ o. q( D; d, l5 S' j- {: H/ C 夜郞国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三百年。之后古夜郞国神秘消失。这个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
* [( N e( y, m% j% K( a3 D! G% r' u# S. Y* T
千百年来人们在不断寻找这失落的文明。是考古这把钥匙,拨开了这团深锁的迷雾。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郞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 3 L0 G: w" a& u5 z; u$ b7 _) M, `2 v
. \5 e6 |+ `. ^+ F; U" A6 H 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当汉文化在中原大地崛起时,边疆也出现了多民族文化,“西南夷”便是其中之一。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志》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郞最大。”西南夷在历史上泛指云贵高原与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郞文化便是西南古老民族文化的代表。 4 y4 \! _8 |8 Y, `/ p/ r0 ~% I) ^
/ N" b# s4 [( t5 q# j; `
据负责可乐墓葬考古发掘的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梁太鹤介绍,自1958年当地农民因农事活动,在赫章县可乐民族乡发现第一批出土文物以来,考古部门先后进行了9次发掘,共发掘古墓396座,出土文物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50件,还有大量的国家二、三级文物。但再次引起国家和考古界关注的还是2000年的考古发掘。这是建国以来,贵州考古发掘中墓葬方式最复杂、出土文物品位最高、考古信息最重要的一次。
! V! v8 n; ^: w7 O# f \" j) g
: [2 Z: P) n# Q! n+ |# ^. ]0 O 梁太鹤说,2000年的可乐墓葬群的发掘及历年调查有几方面值得重视,一是可乐墓葬分布面大,涉及范围达3.5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墓葬高密集中,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墓葬80多座,其中有不同时期的墓葬叠压在一起,为省内考古罕见;三是延续的时代长。战国、西汉、东汉时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现;四是反映的文化底蕴丰厚。出土的石、陶、玉、青铜、铁、玛瑙等不同质地的农具、生活用品、战斗兵器、装饰品及农耕画像砖、乐工图画像砖等大量文物,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独特的夜郞民族文化,以及秦汉时期的汉文化与夜郞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 j" K. h8 g: ]$ L( T1 l: q
~' U# n, q9 R* A+ h 如用鼓形铜釜套头,以及用铜洗罩面、铜釜套脚的“套头葬”习俗,惟古夜郞文化所有。从发掘出的“敬吏”铜印的将军墓,人们无不惊叹夜郞将军的风采,夜郞军队的雄姿。
9 d& @$ n& u8 H& x6 M; o1 P6 c* F$ h ? U3 `0 R+ l% K3 ]
这位将军,头别发杈,头套饰有双虎的大铜釜,面罩铜洗,脚套铜釜,耳垂玉骨玦,项上佩玛瑙管、玉珠交替相衔的项链,身佩10余只铜铃,腰间佩工艺精美的铜柄铁剑。该墓出土文物包括篆文印章在内多达百余件。据分析,套头铜釜曾是死者生前用的炊具,是特殊的宗教用器。
9 I1 S1 s3 y5 C. `2 D& l7 S3 D; |2 G2 m2 |: X
“可乐”以其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属性,荣获2001年度 “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可乐遗址·古墓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b5 R* p$ E( E
6 k& w0 V. m- c+ n; u' P 在以史书记载及考古成果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后,夜郞国在贵州已成为不争的史实,但夜郞国的都邑究竟在哪里?梁太鹤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可乐“西南夷””墓群的发掘,对探究古夜郞族属和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6 _0 Z' X- ]( `& h
/ S3 v0 d: J( R5 D: }! {
k' U1 P* q; T. E1 m2 `
6 c& L8 C8 F4 g4 m, E) z, e
神秘的柯洛倮姆
! Q h1 G" _5 u7 k& |, X" F0 y7 a* p3 S0 j
可乐,彝文古藉称为“柯洛倮姆”,意为“中央大城”,史志记作“柯乐”,后演变为“可乐”。今天杂居可乐的彝、苗、布依等少数民族中,彝族人最多。当地人说,彝族最先进入可乐,他们将这批“西南夷”墓葬叫做“傜人坟”或“傜人洞”。 + g: q! r* ~+ B! I0 G% } a+ Z
8 C# n4 l4 r% |4 U 一直在“柯洛倮姆”这片土地上耕作、生活的百姓们,哪里想到他们捡回家去砌猪圈、盖茅厕的砖瓦,竟是秦砖汉瓦;那些从“傜人洞(坟)”挖出来,认为带有邪气而随手扔掉的坛坛罐罐,竟然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今天,人们无不惊喜慨叹,贵州这片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土地上,竟然沉淀着厚重的古老文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