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367|回复: 11

【历史考古】南少林之谜:两百多年前为何突然消失无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9 16: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下功夫出少林”,以“南拳北腿”著称的南北两座少林寺院的僧人,匡扶正义,历次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然而,少林寺难逃被焚烧的命运。一千多年过去了,当年赫赫声名的南北两少林寺,只留下北少林依然屹立在嵩山之上,香火旺盛,南少林寺此刻却销声匿迹了。为此,人们开始了历史的追踪。
9 s5 x; z1 U- g     % {' W4 c5 I9 N- C# O; X. V) o: C
    相传,公元1276年(注:原文如此,康熙十三年应为1674年),康熙突然下旨三千御林军火烧南少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其中必定有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 [- k7 c& X# G0 x/ ?) w
     
& k4 g5 k' K# g: i; g0 H+ x+ ]$ n4 ~+ H    于是,莆田最先开始了他们的寻找,在林山村中,文物普查队发现了一口刻有“僧兵”铭文的北宋石槽。有关专家论证,“僧兵”是南少林寺独有的编制。从而,推断出石槽的所在地——林泉院就是传说中的南少林。然而,泉州的两本祖谱——《清源金氏族谱》和《西山杂志》更有详细记载,泉州存在过一座规模宏大的少林寺。不料,此时的福清出示了更为确凿的证据,出土的文物、古代的地图、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一致指向福清的确存在着一座少林院。 ! M6 c( o1 h  q/ c7 Z2 b
     3 }& N" B4 o$ _5 K4 Y, ?
    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教授罗炤的研究发现,却让南少林之谜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探索。罗炤发现了福建闽南小镇的一种几乎绝迹的特殊的佛教派别——香花僧。香花僧也侍奉佛祖,为民众做丧喜事,宏扬佛法。但却有不同于正宗的佛教丛林的地方,他们可以杀生吃荤,可以娶妻生子。奇怪的是,香花僧的传人,有一本神秘的秘典——香花僧秘典。这本秘典中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它揭开了两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南少林寺为何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以及寺院遗址的真正所在地。 4 X8 h+ q: {6 B
     , _- n) R2 o: V, t+ }2 A- x
    《南少林之谜》第一集 解说词
0 Y/ W7 w9 A) q, e0 P4 R     8 \+ B& a/ z' F4 y1 a
    隋末“十三棍僧勇救唐王”,河南嵩山少林寺以禅宗和绝世武功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8 B6 C: B, E, z
     
4 y) R. ?( C% a# `4 f    此后,嵩山少林寺派僧人南下福建兴建少林分寺,南北少林遥相呼应。
: g0 F8 B( g0 N! f1 X0 g5 }$ t     
$ ~3 k, A* H% K# m" t1 t' @    据说,福建这座寺院规模宏大,僧人众多,它与祖庭嵩山少林寺一样是禅武同修。
: C8 F7 i3 z6 N     
5 W* s; r( ^) @$ D) u3 e+ i    南少林的僧人,将北少林的功夫糅合进南方拳术的特点,创建了蜚声海内外的南少林拳。此后,南北两少林并驾齐驱驰骋在中国的佛教界和武术界,世称“南少林”和“北少林”。 $ E; H8 }' o" `, R
     
5 [# j5 W1 z' v" |- a    一千多年过去了,北少林历尽沧桑,依旧屹立在嵩山之麓,香火旺盛,而南少林却早已销声匿迹了。
+ F3 f* v# L: q9 K     ' R- Y: W& k1 B! @
    在北京的清宫档案库里,收藏着一本嘉庆十六年,清政府在广西东兰州姚大羔家查获的天地会《会薄》。
9 n9 s; g/ X. w& M+ n' z2 R     
" L2 z6 N! N; N! |4 t    《会薄》中记录了天地会创立的一段悲壮历史,这就是著名的“西鲁故事”。
7 t* P/ [$ N* m, p+ K9 i& q+ n     ) k4 u: e) L: @& _& ], F
    康熙十三年,西鲁国入侵国境,朝臣官兵抵挡不住,朝廷张贴皇榜招募天下勇士,许诺退兵者封侯赐爵。南少林寺僧自愿揭榜请缨,奋勇杀敌卫国。不料得胜回朝后,康熙却火烧少林寺,屠杀僧人,侥幸逃脱的五个和尚歃血盟誓“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为死难者报仇。然而,历史上天地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 $ Z: F% X8 o( U1 p
     - S. U% M6 c7 w/ T& c* p9 X( c
    罗炤:因为它是反清复明的,它在客观上,在清朝它是一个造反的组织,有一定的革命性。所以从清初一直到清朝灭亡,反对清朝的一些武装斗争,几乎有一半以上都和天地会有关系。 7 `3 [, I( q: q
     
7 u( A- _( W5 h( k5 |/ f$ i    天地会又名三点会、哥老会、小刀会等,其内部统称“洪门”。在清朝二百六十七年的统治期间内,天地会一刻也未停止它的“反清复明”的斗争。太平天国起义、辛亥革命都与天地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6 A6 _: D8 c7 [( X% y! E6 ?7 s     % E, ^  M2 _1 l+ I9 B3 ]- ^
    然而,被现代小说家描绘成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为何会背信弃义杀害有功之臣,而且是已遁入空门的僧人,甚至烧毁千年古寺?这其中必定有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 H) M, D5 `3 z4 L' h     
8 S% |# J7 l" T    只是,人们要到哪里才能揭开历史的真相,追寻历史的踪迹呢?
+ t$ K7 N5 S5 T% M6 t     , Z; T+ Q7 a* H4 n" e& ]6 [
    遗憾的是,天地会的《会薄》中并未记载南少林寺的所在地。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6: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80年代以来,南少林的传奇成为众多武侠电影和武侠小说长盛不衰的题材。人们注意到,其中许多的内容都提及在福建莆田有座少林寺。
2 N. ^- n  E2 r4 o0 W4 y8 p; J  * d; O8 @7 H9 o6 S" }
1986年8月,莆田县的文物普查队来到西天尾镇林山村进行文物普查。
" N' v8 M( f1 W0 L7 M! K1 \$ u  
. Z" e8 ~7 Q" W% L& k  v4 ? 一天,在林山村村口,一口置于露天的石槽马上引起了文物普查队的注意。石槽历经岁月的打磨,字迹有些模糊。
. q8 K0 w4 l5 E: t7 f7 |  
2 W/ H$ |+ V3 ] 经普查队考证,这口石槽造自北宋中期。
6 _7 v( V, S( T  
+ m" o* J* t) K5 a4 P# r' Z 突然,石槽上“僧兵”,这两个异常醒目的汉字让普查队员不禁产生疑惑:僧人是不参与凡尘世事的,更不准杀生,而“兵”是要大开杀戒的,那么和尚和士兵同时放在一起又是意味着什么?
' |1 F# |# u/ t" }  # U# k) k7 J; s. d  z0 K
第二天,在村中碾米厂阴暗的角落里,文物普查队发现了另一块北宋石槽,上面刻着“诸罗汉浴煎茶散”字样。自古以来,中国佛教界常把有道僧人喻为罗汉,从石刻的表面意思猜测,这口北宋石槽,极有可能是寺院僧人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工具。然而,它和刻有“僧兵“的另一个北宋石槽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1 m+ L1 \9 s' B& T8 _, u; g, h
  
4 a4 f0 w* T/ E1 E( R$ J0 V 令队员们更为困惑的是,他们在莆田工作多年,从没听说过林山村有座寺院。
  I0 N  Z/ P4 n- _% b$ a  # \6 D7 d' ~6 n$ T5 u
带着这样的疑惑,文物普查队走访了村中年长的老者,村中的老人说,这里的石槽在他们出生以前就存在了,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些石槽的来历。原来,,在解放初期,村里共有36口石槽,几十年来,这些石槽大部分被移做它用,目前可能仅留下几口。 1 D9 K: [/ U) o( N5 d; R1 {
  
2 g% A* b; a0 P+ f8 e3 x 文物普查队在林山村发现“僧兵”石槽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许多专家纷纷着手研究有关“僧兵”的古代文献资料。就在此时,莆田县文联的杨祖煌,在专家论证会上提交一份惊人的报告。
7 ?& u: s3 s. ]/ v8 B  & V8 {) V4 f- h9 m6 M0 r: \
杨祖煌:僧兵是北少林当时十三僧救唐王的时候,特许少林寺组织武装僧兵,才有这个特权。所以,南少林可能就在我们莆田的这个地方。 ' K8 j, T! Y7 ^* i' ?* H$ t
  
5 N0 r. z+ i3 }9 a6 J0 w 同时,专家也推断出,林山村发现的第二口刻有“诸罗汉浴煎茶散”的北宋石槽,则是专供练武的僧人疗伤所用。
0 C/ Z9 C; g4 r$ h5 `. a  ( c- {. o# v+ F/ \. J5 F
1988年,一批批寻根祭祖的客人来到莆田寻找南少林寺。虽然,这些人均无所获,但他们的活动却渐渐引起了莆田当地人的关注。   d; q7 B7 V) `
  7 s& }( Z6 e# k7 M2 x+ O, k! J) P
然而,仅凭几口北宋石槽,是无法证明,那座消失了几百年的南少林就在林山村的。专家们开始从大量历史文献中寻找,令人失望的是,没有发现丝毫有关少林寺的记载。 / R" {$ w4 T/ ?1 K7 m' E! W
  : ?& i1 `) r+ n* V  U
正当各路专家齐聚林山村,研究讨论北宋石槽时,一旁的村干部突然想起:在村委会后侧的枇杷林中,有个寺院的遗址,村里老人都说叫林泉院,遗址上还有练功场、钟鼓楼、梅花桩的痕迹。 6 b8 E" R- m* N$ }
  8 }4 a& ]( [3 u' h; J# d; c; _8 k
此时,专家们做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僧兵”的石槽出自林泉院。那么,林泉院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南少林?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证明这里真的存在过一座林泉院。这样的假设,只能依据探方考古。
0 W0 \2 u1 a- o6 A1 f  7 e) m- r( l5 S; q3 e
1990年12月1日,福建省考古队进入林山村“林泉院”的遗址,开始了第一期的发掘工程。
* s( J2 Z. Q& ^! ^4 f  
" A- W: D/ C  ?( i' L 五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考古队员在这片枇杷林的土地下,挖出了大量古代的陶瓷器。 ' R! @! U' S5 Q: h8 E$ p8 W- p
  0 n1 H$ I( @7 Y" O) s
大部分瓷器底部的墨迹已经模糊难识,只有几件写着‘林泉’、‘泉山’等墨书。显而易见,考古队并没有找到林泉院存在的直接证据。 " e9 i& e% J0 A  S' D. G
  
4 b$ V& e8 A/ v9 K3 K( g 此时,饥肠辘辘的队长林公务,正在收拾着出土的瓷器,突然听见,工人中叫喊了起来。 & M# Y+ V, S' w  s7 U
  ' p* Q+ ?  E1 m
显然,被发现的是块建塔时作为标志的基石,碑上的汉字清晰可辩:“真觉大师难提之塔,林泉院,天佑”。
9 s. U- I) Z$ g  
# N) X: s5 b1 \2 L, f% D 林公务:这个碑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寺院名称叫林泉院,这毫无疑问。第二个是,天佑年间,从天佑年号当中证明了这个地层,的确是唐末的地层,说明这个寺院至少在唐末就已经存在了。
4 }7 h: k) P3 Y3 j' y$ o; y  7 ]- [$ \: F4 N2 R4 @
林公务的考古报告显示 ,“林泉院”遗址始于北宋之前,毁于清初。这与传说中的“南少林” 始于唐,毁于清的年代大致相同。那么,“林泉院”究竟是不是“南少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6: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料,专家们翻遍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均没有找到“林泉院”与“少林寺”相关的记载。眼看着线索中断了,专家们不得不另辟蹊径。
5 X8 I* a4 @$ H  
+ u2 a3 Z0 B+ d# s: | 传说中,南少林是北少林的分寺。人们猜想,北少林寺里会不会有南少林遗址的记载呢?
( N  O9 U# \3 ]- N$ a  : B2 K) L' G& ]; q! X
1990年4月3日,几位专家来到北少林,拜访寺中的方丈德禅大师。
+ u/ a. E0 A3 S/ M( i  9 q6 Y' V& g9 m' w) S& \; i: V' X7 y
德禅大师听了几位专家们的来意后,当即找来寺中的高僧一起座谈。高僧告诉专家,如果想从碑林、碑廊中找到有关南少林寺的文字根据,在清朝以前那是很多,但在清康熙以后就不可能找到了。 ) B1 H- e0 ~5 P/ v/ v, o* ]
  
" X4 I+ Q: v# z8 F) v* X 原来,康熙皇帝因害怕北少林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在血腥镇压南少林的同时,对北少林也发出了解散僧兵、不准练武、不准同南少林有任何来往的敕令。而且把有关的碑碣全部打毁,文字全部烧掉。
  T/ ]- h. v# ~5 h  
' g: P! y6 M. a1 Q/ G6 g 如果连北少林中也无法找到关于南少林寺院遗址的记载,那又能到哪里寻找呢? * Q  ?7 |, G  e
  6 i6 D# y# i( o/ }# q3 O4 j
其实早在40年代初,著名体育学家唐豪派其学生徐树桩,前往莆田进行调查。徐树桩是莆田人,他肩负师命回乡调查,并没有发现莆田有少林寺的遗址。于是,唐豪遂发表文章,作出"查无此一少林寺","可见其伪"的结论。 ( p( g+ B! W" k/ s: E
  
# H7 N) j# d( C0 q) |- a( ` 以当时唐豪在学术上权威的地位,他对南少林的结论影响极大。因此,人们开始认为莆田并没少林寺。
+ R7 k3 _9 W0 \) ^( S  5 N! L, T$ Z! r& r  [( p
以至于台湾编订的《体育大辞典》一口论定:“一般传说所谓福建亦有少林寺,只是误传,实则查无此事”。
' L8 o. x( b# x' Q  
2 ?* v0 }3 g! z4 [0 z+ @: j, `- |  t4 u" O3 \, \
8 T& m1 h" N3 ~( A: M: \6 |" }
五十年后,莆田专家方金辉撰稿反驳唐豪先生的结论。 6 d7 O( ]4 S. L/ a5 D7 R7 T) [  O
  
2 n% J% c( _/ b5 d  M 方金辉:作为当时一个练武的学生,一个暑假回来,他到处问问打听几下,没有就是没有,他回去就告诉他,因此他的结论是查无此一少林,可见其伪,可见南少林就是假的,对于他这个结论,我当然是有想法的,我们很尊重他对中国体育史的贡献,对中国武术史作出的贡献,但这个问题,他是不那么全面,不那么慎重。结论下得太草率一点。
2 y0 h0 `3 Z/ l% |  - j/ b+ g0 t+ E
莆田的专家们认为,经过科学考证,已经证明了林山村中,存在着一座规模宏大的武僧寺院——林泉院,而这座林泉院就是传说中的南少林。
9 H" R5 W- f0 ~. C4 k" {  - D8 a' _) c! Z; u! k/ V5 a2 ]; Y
就在各界人士庆祝封尘了200多年的谜底,终于彻底揭开时,福建的另一座城市传来了令人震惊的反驳声音。
2 A% J3 `- G2 t2 q  + s0 q9 d% b8 r7 g" J/ `; k
泉州知名史学家—陈泗东反驳有关莆田“僧兵”的说法。陈泗东认为:凡和尚组成的军队,皆称“僧兵”。而僧兵不只少林寺独有,其他寺院也有。
0 ^3 j( R) _% l3 |' M1 l2 u7 H/ {  
/ e9 b! V% r% l* [6 j' Q& E0 O 在明顾炎武的《日知录》中记载,除少林寺有僧兵之外,许多地方在历史上都有出现过僧兵。 9 ]" j, I, K+ c8 _6 G
  2 v+ f1 V& g6 C
而《梦观集》中也出现过泉州“僧兵”的记载。因此,“僧兵”不只少林寺独有,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泉州更多。 " ^9 V: I- r' m& Q! P
  
$ G1 x! p; |( [" X# e% S 况且,据嵩山少林寺碑文中记载,“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后,唐太宗只封给这些僧人以官衔,赐田地,颁布圣旨加以表扬,并没有特别叫少林寺组织僧兵,给予编制。 - u8 m2 C9 i$ b4 ?! f" k
  
2 r: U* W* m6 r8 t% t4 @+ A 60年代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的周焜民,对古文字的语法颇有研究。 * J) r! K0 V& `/ h
  5 e! a$ D. C/ K0 X9 ^4 Y
周焜民:我当时看到拓文以后,也感到文字不符合古代汉语的语言规范,当院僧兵,那个兵字,其实是其他的“其”字,它应当断句为:当院僧,其永,其津,其合,共造石槽一口。其中的这里面的三个其字,它的两横距离差不多,按说如果写成兵字,兵字这两横应当短一点。不像其字是拉长的,汉字的结构他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所以,当时把这个复原的研究发现,把其字上面多加字上加一撇,其中的两点抹掉,描红之后,就看到这当院僧兵。 ! I8 `) Y. y: }" U( p
  
8 X* `# I/ h: r3 S “僧兵”的伪证之说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对泉州的关注。此时,泉州的几位专家联合声明,真正的南少林寺不在莆田而在泉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6: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曾在宋元时期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于世,来往的通商贸易国家达100多个,世界各大宗教汇集与此。它会是南少林遗址所在地吗?
& ]7 U! l9 W! {  % D2 g; _8 T; T# |8 Q' \* d
早在八十年代初,一本明代无名人士撰写的手抄本——《清源金氏族谱》的附录《丽史》引起了陈泗东的注意。《丽史》中有一段是这样的记载:明朝期间,泉州城中一位年轻的书生,名为伊楚玉,曾在一寺院读书,经常从一富翁凌氏的门前经过,后与凌氏的女儿相遇并产生爱慕之情的故事。而伊楚玉读书所在的寺院正是泉州少林寺。
$ r+ s; F$ F& b1 O  " P  D' O; T; ~3 j1 L2 e
周焜民:这本书里面是一本祖谱,金氏是我们泉州的阿拉伯民族,这本祖谱很奇怪,它说了一篇纪实性的小说,温岭历史,说在这里面,这本丽史它在这里面不是想反映说,这个里面所反映的一段爱情故事,它本意不是这个,它本意在说这里面反映金家的一段历史事实,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时代变迁,泉州风物收录祖谱里面的事,是要作为史实性的东西来补充祖谱的不足,所以我感到这篇,第一它是真实的,第二,它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我们中国的历史研究,往往是野史、诗册,可以弥补正史的不足. + U% O/ t2 _0 u' y' s5 [
  
- \: t- x8 j) K( ~ 其实,古城泉州的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泉州在唐朝年间就存在一座少林寺,少林寺的僧人个个武功高强,历代以来一直匡扶正义、爱国爱民,最后为反抗清朝压迫历尽坎坷,终被焚毁。说书先生喜欢在故事的结尾留下这样的悬念,当清朝统治者下令火烧少林寺以后,自此无人敢修复,无人敢私下议论。渐渐的,谁也不知道当年的泉州少林寺究竟建在何处?
; `* I/ J: Q* A/ x! q  N, K  
, K1 z0 R( }( f4 `4 s# E 然而,有一种传说却被泉州的老人私下议论着,清咸丰丙辰年间,东禅寺主持幻空曾手书一块“少林古绩”山门匾额。 ! g, w  \- I, n8 L
  ) v7 v2 r% c% k0 d( B
那么,东禅寺会不会就是《丽史》中所记载的书生伊楚玉读书的那座少林寺呢? : ]2 i- C4 c: H, H2 T$ I) e: ?; U
  
" N: U5 p+ B) Y4 P  j8 D 《南少林之谜》第二集 解说词
3 b% h* Z3 e3 t, ]' _1 Y  
: i& k7 B) V# ? 相传,康熙十三年,清王朝突然下令火烧福建南少林寺。自此,千年古寺燃为灰烬。当年赫赫声名的南少林寺究竟在哪里呢? + x) J7 Y; w  Z' A
    l! p( h4 q5 y, R$ P' i2 L0 l2 F
方金辉:林泉院就是历史上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南少林寺.
, X& [9 R% p, o% \  V+ _  
' j2 W- p' e, x/ W! a- D 林少川:从民间世代相传下来的它就说南少林在泉州。 6 u2 ^- M7 e  b$ f. E* K
  
+ U& u; |- H$ q, o9 q# d9 c8 c; C6 W 随着南少林故事,频繁出现在香港武侠小说和电影之中,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研究南少林的热潮。莆田人最先开始了他们的寻找,他们欲把历史的传说和现实的发现结合起来。但是,他们没有料到,由于泉州的介入,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南少林遗址之争”。
# v# I" g- A8 _4 \  0 }0 [. w6 Y( q9 X2 O/ [: y
东禅寺,位于泉州东门外凤山之麓,始建于唐乾符年间。
0 K$ A( h. p! |6 S' g( d+ N# d  0 ^/ X/ u( q' D+ n0 x! w
清乾隆的《泉州府志》记载:“镇国东禅寺,广明年赐今名。宋德佑和元至正两次遭火,后复建。明宣德十年重修,后废。” / s$ b6 q' }# ~) l8 d3 Y
  
3 Q% p) U/ Y: R# t0 T 东禅寺的始建年代和废弃的年代,与传说中的南少林大致相符,最重要的是,这里曾经存在过一块清朝年间《少林古绩》的匾额。从这块匾额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东禅寺就是少林寺的古代遗迹。只是,令人不解的是,它为何不直接称为少林寺呢? # u/ ^$ O" [  a5 l" i) r. Y
  
. ?/ p0 k" u& d 采访周焜明:在我们民间,口头上大家不叫它东禅寺,就叫少林寺。泉州的寺庙有这么个特点,它往往有两个名称。比如开元寺,又叫做紫云寺,承天寺又叫做月台寺,东禅寺可能又是另外一个名称,就叫做少林寺。 ) C& g7 i! l- j7 h" R% {
  . ^) }' _: l# x! X0 D
采访方金辉:以前的文人墨客好像把寺庙、把和尚僧人,老给少林挂在一起。因为少林,少林寺是我们禅宗祖庭.我总觉得这个少林古迹这个题词不一定属实。
+ W, \( Q1 R/ P( d, o# B  
% u( x( E0 [% \5 T! t1 s# f0 p 当时,泉州的同志提出来,南少林寺,它的依据,一个是丽史里头,有一段话,我们后来去查了,丽史只是一部爱情小说,如果根据小说里面有些东西,作为古迹的一个证据材料,我觉得这个好像不足。
, ^: g3 |* N) K9 j0 k: f& C3 H  
6 d9 p$ j! X1 x1 w5 Z 这些日子来,陈泗东正为《丽史》的证据不足而苦恼。 + v& h& a4 i* U7 @
  
' Y1 ]5 ~3 H3 g) J2 D 突然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电话里的人告诉陈泗东,晋江东石人蔡春草,有本的世代相传的手抄本,名为《西山杂志》,书中大量的篇幅,记载着泉州少林寺的故事。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使陈泗东兴奋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6: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决定前往晋江寻访这本《西山杂志》。然而,当他找到蔡春草的小店时,却被告知蔡春草出了远门,可能两个月之后才能回来。
  q0 l4 \* a: h' m  6 Y) M; Y$ x% V! G; `. o
正当南少林遗址之谜,被海内外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时,人们看到《福建侨报》发表一篇刘福铸撰写的文章,由此引出福建省内的第三座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人们纷纷议论,前两座城市经过层层的论证,最终还是无法证明,南少林遗址的所在地。福清,这座城市能找到神秘的南少林吗? ) @: [4 e9 t. t% E0 q
  
7 l" d+ x2 H7 q7 g, r4 y2 J 据近代武术名著《少林拳秘诀》中记载:“国内有两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闽中”。
# }+ X; G- Y' k3 g& z    Q  {9 A% y: K; }
‘中州’指的是嵩山少林寺。而‘闽中’则指福建的中部。 ) U3 z* @% v; t1 \3 C
  
& ~% W/ s. V/ x' z 从福建的地图上看,莆田和福清都属于闽中。
5 a3 |2 i. |( b  T) n  - w5 P- Q! T* D. ~6 {% b
宋代学者曾巩在《道山亭记》中称:福州府的地理位置均在福建的中部,所以称为闽中。
6 C! S+ @4 Z4 x% Y! O  
! o, ^9 z7 P. ]" D, ? 福清,属福州府的管辖范围,依此推断,福清也属于闽中。
& \- V- `  ]" _  
0 k  ]" c+ A$ X) A9 p$ k5 z' m 刘福铸的文章中写到:在福清的新宁里有座少林院,然而,现今的地图没有新宁里的标志。那么,新宁里会是在哪里呢? 0 K; J- W: ~+ {1 X  k& L
  " r: g8 N# c- u
俞达珠:我们去找乾隆版的福清县志,我们去找那个地图方位,它是标在福清的西南,福清西南看到了方位,大约在福路以下,在金玉南山这代,我们三个人去找了好几次,跑到山上去找,没有。当地的群众也不懂得少林寺,也没有那个少林寺的地名。所以我们感到不在这个地方,如果有这么大的寺院,可能会有影响,老人都会知道就没有。 4 H9 W2 W, j' q) P, b
  
+ H. O  I% q' m" y5 H 没有找到少林寺,专家们不免有些失望。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
3 y) F7 N( j/ Z8 k  y  
$ ?; v8 [# v& A; Q; |6 W 1993年5月,专家们在《三山志》的福清县寺观中找到:“新宁里,少林院。”紧接着,清朝乾隆年间钦定《四库全书》同样记载着“新宁里,少林院”。
9 l/ b$ c  [- P* Y$ Y  % B) B6 q' Z8 R, s% A' O( |4 ]* M
如此看来,宋朝到清朝的几百年中,福清新宁里都存在着一座少林院。 1 Z3 j3 _5 ^7 E8 P' W
  5 h3 r7 l+ D2 K# g1 N% b
然而,这座少林院会是在哪里呢?专家意识到,要寻找古福清的少林院,只能依据古代的地图。 7 |3 Q" U# m+ W( _
  1 g  w! ]% t3 L# N& Z, s
5月下旬,专家们再次踏入福清档案馆,然而,他们翻遍了旧版的福清地图,始终找不到“少林“的标志。
) t" ?3 z# I( N6 U  . Y! x- k) [& N$ r5 M. m
不料,就在他们打算放弃的时候,无意中看见了一张解放军总参谋部绘制的《东张》地图,上面标注着“肖林”。 * G/ O6 w: d6 f
  
' D$ r( J  E& ^# m' {: i 陈华光:这个“肖林”跟“少林”有差异,它是福清方言谐音。 / G9 \# S8 k* @* c5 J/ g: g' M
  - ~$ t$ k. w, K1 K
为了确定古福清是否真的有座少林院,几位专家决定重新翻看那些古代地图,期望能从中再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 s2 j# l) D7 i; c# S1 {! `  ; Z, u' f: w7 j2 t- I8 t& \
就在此时,档案馆管理员送来了一张民国二十年版的《福清县全图》。陈华光意识到这是一张他们从未查看过的地图。他紧张地查找着地图上的每一个标注。果然,在新宁里西北部位置上,标注着 “少林”。
; w, j$ x6 B9 u  
, T! L( x) x1 y3 @' u( N 陈华光:那么这样我们就明确了,就准备按照地图去东张新宁里去查少林的遗址。 7 D9 `) U7 v6 h+ |+ J) f  g2 Y
  + e3 F5 k! o+ R' ?7 @3 T- `
两个月之后,陈泗东再次来到蔡春草的小店。幸运的是,蔡春草已经回到了晋江。 , _3 Q% R) T% u7 M: S
  
; ~9 p+ n) r. _. o0 y 然而,当陈泗东向蔡春草提出想亲眼看看《西山杂志》时,蔡春草犹豫了,面对着这位陌生的来客,他很怀疑,陈泗东会不会怀着什么不良的企图? 1 E# [2 Q) ]% C- @4 O, L
  ( I$ _  f# \% [! ^; m
蔡春草的七世祖伯曾随郑氏抗清,遭到清朝政治迫害,祸及蔡氏家族未能科举登仕。祖先蔡永蒹只好转航海经商,后又遇海难船破,则到异乡设塾授徒,偶然的机会在吴氏家读万卷藏书时,接触到一批珍贵的书籍,根据这些资料撰写的《西山杂志》。 # f0 \% b. Y0 U8 T% v
  
3 f8 M! A6 g8 I! v# W2 ` 此时的陈泗东看出了蔡春草的疑惑,他诚恳的劝说,并告知想看此书的目的,纯粹为了学术上的研究,而且答应决不做对该书有任何毁坏的事情。犹豫再三的蔡春草终于拿出那本家传的手抄本。 % z+ p0 \, ?: u1 D, R
  
5 ^. I2 q9 w0 m1 I# o 《西山杂志》是蔡永蒹在清嘉庆年间撰写的手抄本。该书中赫然记载了:唐初,嵩山少林寺派救唐王的十三棍僧之一—智空前来福建兴建分寺,而这座分寺就坐落在清源山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6: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北郊有座远近闻名的清源山,而先前提到的东禅寺正好坐落在清源山上。那么,具有《少林古迹》之称的东禅寺,会不会就是《西山杂志》中的泉州少林寺?
1 d! E; [; i8 g8 a# S* x" Q  ( n( M( e5 [6 @  j5 M: y
此时的陈泗东回想起,泉州的街头巷尾流传着一个故事。 * n8 S. Y6 Y5 ]" z; g2 I! T* b) \
  , i1 l- Q5 ], P* h! g" A- w; n
泉州的清源山上,至今有一块巨大的练胆石,练胆石上刻着俞大猷的亲笔书法“君恩山重”。相传,抗倭名将俞大猷,小时候每天都到这块练胆石上练功,并且得到一位名师的真传,学会了少林武术。
% h5 x6 Z5 v- H* N0 M  + ~6 [# C, A$ l# I
俞大猷曾在自己所著的《正气唐集》中记载:嘉靖辛巳年,俞大猷途经嵩山少林寺。在观看了上千位以精通剑术知名的武僧表演后认为:少林寺以剑技名天下,但现在真诀皆失。后来,俞大猷应方丈的邀请回传少林棍法给北少林。 % s6 j9 t3 U# F/ _
  
- B% S. O% b9 q& l8 Y5 r 如此看来,俞大猷小时在清源山上所学的武术,很可能就是少林拳法,并且泉州少林寺也很可能就在清源山上。
6 C6 C8 E3 ]- I& u8 o6 {* d  
. e6 [1 V) v9 [8 u1 G" W 陈泗东抑制住激动的心情,继续翻阅着《西山杂志》。突然,书中的一句话,引起了陈泗东再次的关注:“杀狮之技”。 ) D! G3 B  @. c) |6 \0 W' r
  
, L7 ]6 o+ G% `4 h) @ 周焜明:民间喜庆经常有,还有乡村打场,秋收的时候,大家已经丰收了,就热热闹闹出来玩一玩,北方叫做舞狮,我们泉州叫抬狮,抬的意思是杀狮的意思。这里面它有些隐义。它这边的狮子是青色的,白眉毛的,它是谐音,据说是谐音青狮,我刚才讲到了,我们泉州这个地方在明清交替的时候,是政治跟军事斗争的一个焦点地点。所以民间反对异族入侵的这种思想很强烈,青狮就是指清朝的这个部队,用这种形式把这种政治的意念化到娱乐中去。用闽南话叫抬青狮。它跟一般的武术不一样,把我们南少林的一些武功,演化到里面去。所以一般来说,耍狮子的人还有拿一把刀要杀狮子的人都需要懂得南少林武术。 ! b6 c; M8 a- c5 a
  ! ~! S3 d; \$ P6 z: n; ?) a
书中更有记载:这种青狮子白眉的技击,是一片寺的一位叫了凡的僧人所传授,而这位了凡的僧人,则是从火烧泉州少林寺时幸存下来的。
2 H; s+ m& I/ Y  . l& v" a9 z/ m& _4 Q/ q
然而,更为令人惊讶的是,《西山杂志》详细描绘了泉州少林寺中“太祖拳”的由来。
% P0 i1 v: L8 l4 E, S; j/ d  
9 w$ {6 [8 L; }( b! c% v- P 原来,宋太祖赵匡胤身怀绝技,靖康二年金人推翻北宋,宋太祖的子孙迁移到福建泉州。这些宋太祖的子孙,平居无事,喜好练拳耍棒,日日勤练祖宗传下来的“太祖拳”。 ! L. V* E2 `5 K! W+ Z* D
  
" f- \- V$ G) j! s. f  L 皇族赵孟良甚至出家当泉州少林寺的长老,不难猜测的是,四大皆空的赵孟良,定将祖上密传的“太祖拳”传授于泉州少林寺僧。 , `; r+ M5 b' d& f( o0 b
  
/ P  N" ~. {6 {! N( N% R" P2 z 周焜明:我在五六十年代看到的太祖拳,跟今天就变化很多,它这种拳术他自称两个特点,一个它不请拳,就是开头它没有一个起势。抱抱拳,没有它没有这个动作,什么原因,我这是皇帝的拳,哪有像人家要这样的,我是最大,所以它每天打拳的时候,最早打太祖拳他都没有这个动作。没有,一开始就一下子打套路,这是一个,再一个这种拳直进直退,老师在教的时候,就讲要打出龙行虎步。
5 H+ R( O+ {, D0 X6 k) d6 a    M: s- P% ?# D6 H4 z- e5 L) }8 ^
泉州自古武风兴盛,不但皇家的子孙喜好拳术,打拳也是平民百姓重要的业余生活。 ' D+ G1 Y+ x- l4 G3 b, {
  , D( e/ T# Z8 `! ~
每当夜幕降临,辛劳了一天的人们便相约而至集市中,打拳、喝酒、听南音,俗称“拳头烧酒曲”。
9 V; j6 J2 r: y9 l  A: E4 g7 G  9 X$ z: [5 F! y* n4 q. p9 u
当地人都知道,泉州最盛行的拳法是五祖拳。而宋太祖子孙流传下来的“太祖拳”,也只是“五祖拳”中的一种拳法。
& R9 n" Q5 O, U+ e1 y! E4 O  
$ r: i1 Y0 J3 ~! w* V# x 周焜明:五祖拳也是少林寺里面僧人主要锻炼的一个拳种。我所说的这五祖拳,我个人的看法是五种拳术的总称。其中以太祖拳为代表。罗汉拳,这个动作里面还糅合进去十八罗汉的一些动作。白鹤拳,那么很多动作就模仿这个鹤的动作。从鹤的动作演化出我们的动作。所谓行者拳,就是行者孙悟空,实际上是猴拳。
# p( L) t( R; q3 N4 r: T  
2 J- @# i6 P2 r 相传,这五种拳法源自火烧少林寺后,五位突出重围的僧人,将自己所学的拳法流传于民间。而他们所流传下来的拳术被后世称为“南少林五祖拳”。 7 s' h" y4 z$ b; ?: R+ y
  
  ~3 q5 F8 w) c 然而,在泉州广为流传的“五祖拳”,却有着另一版本的传说。相传,泉州晋江县人蔡玉明喜好拳技,到处寻师觅友,汲取各家各派的精华,精通五种拳法,后开馆授徒,广为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6: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现今盛行于泉州民间的五祖拳,是不是传说中“少林五祖拳”? + U0 @7 n2 D8 T3 v
  & W* W; m+ n1 `$ K
周焜明:明老他是,他去世的时间是辛亥革命那一年,那么他出生的时候是咸丰年间,他大概是六十左右岁就去世了,如果按照这样的历史算,我们泉州的南少林的武术时间就有一百多年,那么这一百多年以前,泉州的武术在哪里,俞大猷的武术在哪里?
& H7 L. b$ {& L9 K6 V  u  % a& q# v% v3 V) H/ S# J
按照《西山杂志》中的记载,泉州的清源山上有座少林寺,而且寺中的僧人精通少林拳法。陈泗东依此断定,泉州少林寺就是传说中的南少林。
: O6 S7 u( `1 ?' \! e: U! r  
8 L, v# t. X+ Z5 u  l4 w; _8 _ 1990年,泉州华侨大学的林少川在进行华侨祖谱研究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蔡氏家族的祖谱,名为《西山杂志》。 6 }% m9 Q' Q. ]5 E9 u2 ^8 f
  
( @  M, b& U1 u& }  i, I# _$ S 并看到了祖谱中对泉州少林寺的描写。于是,他便给陈泗东打了一个电话。 0 U9 p& a% X, z( D; A
  ' ~3 D4 a7 H! ?; i! i' M8 s
林少川:《西山杂志》里面一共有九条写到了少林寺,从嵩山少林寺来派出了一个和尚,在唐朝的时候就来到了闽中,在清源山建立了一个少林寺,少林寺当时的规模很大,有十三进,然后范围有千层,还有僧有分成十类,范围有多大,掩映在丛林之中。
( l! f, a0 O* s0 J  6 G: s% z: L) k  S+ P
罗炤:西山杂志这本书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书,它里面有一些记载是奇怪的准确。厦门大学的历史学家已经做了很好的研究。比如在海外交通史上,华侨史上,它的记载是出奇的,其他书根本没有记载,但是它又是准确的。而这本书在关于南少林的记载,很多都是依据像万年青这样的小说来做的
' d! v5 T" O* z  
  x; J3 ?, L6 F. Q1 ^, M 《西山杂志》中记载,隋末少林寺长老"济慈" 和"十三棍僧"的名字,这都与北少林寺的有关碑记不符。另外,书中所写:十三空死于郑王之兵祸者七人。然而,在其他正史上并无这样的记载。
9 t  o. m0 O1 B+ G8 d$ u- S: Z4 q5 s  
  O" G, Z/ S* L3 B: f  @: A0 v. j 更有,书中描绘"少林寺十三进,周墙三丈"。然而,中国佛教寺院,规模大者一般不超过五进,特殊情况的有六进,但决不会有十三进的寺庙。封建时代的建筑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天子之居九重"。任何建筑也不能超过皇宫的规制。"周墙三丈",指的是围墙的高度,泉州城墙历代的最高点,也只是达二丈六尺。
4 `8 E; D9 ~  {6 I8 l  5 ~3 ?4 T# m4 N' o3 h
罗炤:我觉得这个西山杂志是应该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然后再找旁证来印证,它的有关史料才能使用。而关于泉州少林寺的史料,应该说都是传说,没有根据。
, u+ Q* `+ `) J8 h8 t3 }  $ c8 T( h; T+ S  H* G; [
莆田林泉院的"僧兵"石槽被有关专家否定;而泉州的东禅少林寺似乎充满着神话的色彩;然而,究竟谁能揭开这神秘的南少林之谜呢? 8 Z! J! _) g# N# f3 `* s
  
3 p6 e: B7 P. l: O0 ~6 r0 D 1993年6月4日,陈华光等人依据民国三十二年版,的《福清县全图》中所标注少林的位置,来到福清东张镇。
9 U  X! C, ~$ V1 Q; }  ( m, ?0 V" A+ A; W& |6 N4 g  P5 s
俞达珠:一到东张镇,当时的东张镇党委书记陈立齐,一说有,我们这里有个少林村,也有一个破庙,很破烂的庙,群众说是少林寺。 ; f0 V) _+ B+ x, b  g
  
$ O0 S+ e4 d4 \; p: ~ 专家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不但有座少林寺,而且还有少林桥、少林溪。
6 o- g5 h9 l! q5 G3 f) r+ I% Z  ( z0 y& T5 ]' v. i  V, Z3 }" M
俞达珠:当时的遗址里面看到了一些倒塌庙宇的断墙,还有一些好像是放生池,看到一些遗址的东西,确认是说古庙,看了一个上午,遗憾的是,没有找到有少林两个字的石刻。
6 j" o% a2 U- y0 ]% b  ( n; p9 ?6 z* R+ A1 u
眼看着中午到了,饥肠辘辘的专家只得回到村委会吃饭,席间,无意中遇到了村中的小学校长。小学校长说,自己曾在一座石板桥上看到有许多古代的刻字,其中似乎写有"少林"的汉字。
2 Q2 P8 ~2 h0 B* [5 d+ R  B  0 c" g, T, T3 [
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赶到小学校长所指之处,果然,专家们看到石桥板上镌刻有:"少林院"等汉字。 ' a2 o, Z0 {) }# G, D( \6 c3 r
  
4 [6 K* I5 }2 f 俞达珠:那种心情呀,真是,我们三个说过去都说,什么叫一字值千金,没有深切的感受,今天才感受到了。确实一字值千金。
1 k: U8 k& O* F% \( U/ O+ ^/ s  0 p' l. b1 S6 A7 x! X; `
紧接着,人们在村西口处,又发现了一口大石盂。石盂上同样刻有"少林当山僧"的铭文。
/ [& I8 s- I5 g  
- i5 r% W. K+ l- N2 M% F 谜底似乎揭开了,专家们有点不相信眼前的发现。海内外众多学者,争论多年的南少林遗址,难道就这么轻易找到了?为了更为科学的论证,人们决定申请探方考古。
& B& r4 `" q0 D' _$ z  9 _* T. b) ~9 i7 I
《南少林之谜》第三集解说词
" i4 I5 h  Z9 s0 k+ J9 g7 O$ B  
7 M: T0 ^/ }, z! q9 R 相传,康熙十三年,清王朝突然下令火烧福建南少林寺。自此,千年古寺燃为灰烬。然而,当年赫赫声名的南少林寺究竟在哪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6: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金辉:林泉院就是历史上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南少林寺. 6 P. O2 `+ A% g. h  ?& U- E
  
/ i, U3 x0 d$ } 林少川:从民间世代相传下来的它就说南少林在泉州。
% L) h7 j$ y5 }7 q- I4 v8 ?  
7 s+ q/ N; ~' }+ U 罗炤:泉州少林寺的史料,应该说都是传说,没有根据。
5 N: F. x& D: [, }8 b7 T  
: x: F" Z. `7 Y9 o 1995年7月,福建省和福州市考古队来到了福清少林院的遗址。他们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进行了,为时一年半的艰苦发掘工作。林果是此次考古领队队长。 & R5 n; q/ d4 T+ P1 h) H0 R2 n# t' [! y
  # z- W% _. X9 b/ |" a( K: y
林果:还一个是瓷器墨书上,我们可以看到,应该就是说大寺院里面的,比如少林会司、少林天王、这些东西,应该来讲,它当时是在内部组织上有点区别。那你想,如果是说一个很小的寺院,就一个几个十来个的人,它就不需要比较严密的组织,越是大的寺院,组织阶层就比较清楚,等级制比较清楚。
. Y, Q3 z, Q8 G8 c! |- @  
7 D* ~4 J5 E, h  b- m8 Q  x% n 此时,从出土文物的考证,史料的记载等方面来看,福清少林寺,无疑就是传说中的"南少林"。专家们感到了万分的欣喜,他们以为找到了那座神秘的南少林遗址。然而,故事并未结束。
& |, h5 `6 A8 L3 R: h8 g  
9 v7 _" E% N8 _) q 一篇《少林学者说"南少林"》的文章,却对福清少林院提出了疑义。
" h( b  F' C. x9 g& X: }9 J  4 e/ F. e# J0 m! ~
杭州的一位大学教授-周伟良认为:他在福清并没有看到武术爱好者深入民间的现象,同时,也没有材料说明福清少林寺与武术的关系,现有的证据不足于证明,福清少林院就是"武艺出在少林中"的"闽中少林"。 . N9 }+ e2 J' }0 \+ D
  
  H1 r/ q7 W  Q* ^& o: F9 t: L 诚然,少林寺能完全等同于"南少林"吗?南少林是以少林武功为核心内涵的,这也是南北少林与其他的禅宗寺院的根本区别。而福清这座少林寺里,究竟体现了多少"南少林"的内涵? 4 Z8 M, j; R4 ]1 M" T
  
7 A7 j) x3 M( N! f 吴昌安:有寺无拳,那么也不成南少林寺,所以我们就基于这个工作,我以个人为首2001年就自己花钱,跑遍整个县每个角落,去拜访老拳师,那么经过这几年拜访发现这个高手的老拳师,几乎百分九十都逝世了。我们以为他们逝世没有留下武术,结果经过我们深入去采访,去拜师去调查研究,那么发现原来在农村里面各个乡镇里面偷偷摸摸习武的非常多,但是就不敢公开。
! x/ i9 q3 ^5 M$ Z" b+ J7 }  
& X  u; k' m  i$ d$ Q+ N1 X$ O 其实,福清的民间,并非没有习武之风。 只是由于解放前,许多练武之人为了生存,成为当地恶霸的打手。解放后,人们不在以武功高强为荣耀,自然,乡村之间的武术文化日渐衰落。如今,由于众多专家对南少林遗址之谜的热衷研究,引起福清民间一些武术的兴起。
* X  c) B/ W4 a, f  G$ ^# I. W- y  / \% k  I7 {; ^/ K$ [
96岁高龄的老拳师,张本利的出现无疑给福清的武术界带来意外的惊喜。
) }/ [) n5 w& T7 b" l1 y9 U. Q  
% ?% y% `4 C' t) `! _& I 张本利生于1909年,7岁习武。1937年,福清举办第二届体育运动会,张本利获得个人总优胜。相传,张本利的师父傅升华,则是南少林高僧林如的嫡传弟子。 # X" @& V* w% A$ {. ]  a
  # j+ ]0 E, U" }+ T5 R$ }. a
那么,假如福清拥有一个既有"寺"又有"拳"的少林院,是不是就意味着,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南少林呢? 4 U$ U2 |' C2 t1 H
  
# H4 B2 S( F4 @3 f9 |. H& M 罗炤:福清这个少林院是在明朝前期就没有了,弘治的福州府志,已经明确地记载,已经没有福清的少林院了。福清这个少林院、少林寺和天地会,可以说没有关系,因为天地会是在清初,最早也是在明末才出现的,所以福清这个是没有什么关系。 * y; x7 z$ {% v' a7 q: {3 q1 J
  
. ^/ \% @' L6 Y6 A. g0 t 林果:从年代上来可以确定,少林寺的兴废年代是宋代一直到明代。因为明代的遗址实际上很少,它是否延续到清初,从考古上没有太多的证据。由于,南少林居于南禅宗与南派武术中心的地位,这无疑促使那些热爱家乡的人们,希望把历史的传说和现实的发现结合起来。然而,福建三地的南少林遗址之争,究竟谁是谁非?罗炤断言南少林必定和天地会有关系的依据又是什么? & m2 x- ]( A# Z' Q3 o
  4 ~" r: [3 i) z, X
由于,南少林居于南禅宗与南派武术中心的地位,这无疑促使那些热爱家乡的人们,希望把历史的传说和现实的发现结合起来。然而,福建三地的南少林遗址之争,究竟谁是谁非?罗炤断言南少林必定和天地会有关系的依据又是什么?
8 ?+ D2 a0 ?2 z* W  8 Q& d% j4 [$ b7 a  ~0 q" C+ v# l
罗炤:南少林是因为随着天地会的传播、发展,南少林才传播发展出来的。而南少林为什么会随着天地会的传播发展而传播呢,第一,天地会传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武术。第二,天地会传播发展,它和西鲁传说,和会簿有密切的关系,西鲁传说是一个火烧少林寺,这么一个复仇的仇恨和复仇的故事。所以一个是武术的原因,一个是复仇的原因,所以南少林跟天地会是密不可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6: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在漳州市东山县发现了一块明末的石碑,碑上刻有南少林时空和尚的铭文。据专家考证,这位南少林时空和尚就是道宗当年所拜的瘸脚师傅。
" V0 ]4 }) b6 w" s$ V' {' w6 R  3 W1 c1 \5 y) n$ W% Y& u" p
由于道宗后来创建天地会的缘故,古来寺的香花僧逐渐成为天地会对外的身份,成为清朝期间活动于闽南一带的秘密宗教团体,并以此作为掩护发展新的组织成员。 5 e) z- ^' Z% R
  & N- n/ r5 n. g+ L/ L! i2 p
白文泰:香花僧是可以结婚,但是要一夫一妻制。香花僧的戒律跟丛林大同小异,但是,五条戒律里改动三条,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饮酒,五不妄语。其中改了三条,一要收口,秘密事情不能讲。师父教你什么不能讲,关于历史、天地会的事情不能讲。因为这在过去是杀头的。第二,家庭要和睦;三、香花僧的同门师兄弟都是亲人。 7 j# z0 H% \" u0 t6 Z
  4 M$ n" s/ G) s! s
古来寺的香花僧人人都有一本秘密的手抄本,但是从不给外人出示。罗炤能如愿以偿看到《古来寺赞集》的原件吗?
) M6 r- G! ]+ D  `, P9 n  ( y4 i3 d) c% ]4 z6 d
《南少林之谜》第四集解说词
! }* f. @) U% _  * O* x* h! O" T3 m$ t, }- q1 A
相传,康熙十三年,清王朝突然下令火烧福建南少林寺。自此,千年古寺燃为灰烬。然而,当年赫赫声名的南少林寺究竟在哪里呢?   L# g  U( Q6 n0 e( M, U7 d3 V
  
5 j+ u1 D7 Q, n( M. }  u0 ] 方金辉:林泉院就是历史上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南少林寺. # L3 P5 s7 |2 x, w6 q' E: O
    |/ w+ {9 Z3 E/ h
林少川:从民间世代相传下来的它就说南少林在泉州。
% g7 g5 ?2 K, b, m  
1 |. ^, v2 ]$ r 陈华光:中国实实在在有两个少林寺,一在河南,一在福清的东张新宁里。 & y3 K) u: I& Y2 b' I+ G
  ! j# b* t  I$ i& Q1 g
1993年11月25日,罗炤心急如焚,再次来到东山找道裕,满以为此次能如愿看到《古来寺赞集》的原件。然而,道裕却说《古来寺赞集》的原件失踪了。罗炤不禁心情沉重起来,不料,此时,道裕再次拿出一叠复印件。
5 B0 P6 @5 }7 \/ c% a7 c) W  
8 v4 o. q  \8 u( f1 o& {: [& J 罗炤:道裕先拿了一个香花僧秘典的复印件,然后我看太重要了,但是我不敢相信。因为内容太重要了,太让人不可想像了,我就有要求看原件。这时候道裕感觉到很为难。说下一次他一定争取让我看到原件,他说因为他在书主人,当着书主人的面,在神面前(卜了碑),这就是闽南特有的,在神面前来卜卦、求签的一种形式,卜了碑。他已经发了誓,只是他自己看,不拿给别人。
: g, U" @0 f2 {4 V" y  7 ?% \: Y2 I: k( _4 x. L
道裕是不是和某位神秘人物在操纵着一切?罗炤内心充满了一连串的疑问。最后,他决定亲眼见见《香花僧秘典》的主人和《香花僧秘典》的原件,以判断其真实性。 ; b& j& _3 ^" k/ E4 e
  8 z$ [( Z9 b, ]
道裕:后来,无意中有个周炳辉,他本身的两个眼睛看不见了,也是我的同学,当时的时候,他很贫穷,很贫苦。我经常去照顾他,支持他,他就跟我说,我那里还留下一本做佛事的书,你去看一看,因为他就没有什么东西给我看,就是拿这本,我一看,你还保持着这一本,挺好的。那好呀。所以,我跟他说,你能不能给我复印。他说好呀,你跟我这么好,我就拿给你。他就拿给我去复印。复印好了,我就把这份的复印件拿给罗教授去看。后来,他(罗炤)就说一定要去看原件。我说好,你要去看原件,我要通过他的意见。所以,我跟周炳辉说,周炳辉他就说,本来我这(书)是祖传的,不能给外人看。但是要看,我要去问菩萨。我说好,如果问好我就请他去看,如果问没有,就不要强求。罗教授也这样说,刚好问有。
. K8 M- o3 {( i  4 ]8 @" Y) @0 E) A
3月10日,铜陵镇下田街58号,道裕法师领罗炤和几位专家来到周炳辉家,看《香花僧秘典》的原件。 6 q* W  T* |& h1 E0 x7 y# t* d
  
+ W; |1 W9 H1 L* T; [6 ~ 周炳辉是一位朴实的渔民,1988年不幸得眼疾,不久以后双目失明。知道罗炤等人想看《香花僧秘典》,周炳辉的内心十分矛盾。父亲告诉他,书是爷爷留下的传家宝,不能给任何人看。十年动乱的时候,周炳辉成天把这本书背在身上,甚至连妻子和女儿也保密。后来因为道裕经常帮助他,所以才同意拿出秘典。
' Y% B; V9 V: W  ) P" G$ }# T$ @+ ?$ o  d
潘一经:当时,周炳辉说了一句话,教授你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从事研究,我把秘典给你们看了,也拍了照了,我对不起祖宗呀!
1 ^0 N. N5 h0 l8 x1 p  
* x( M$ ^6 _" ]! Y" f2 r/ T; i2 N' @ 罗炤:结果我一看,第一这本书,这是原件,这不是现代人的抄本,从各种特征来看这是原件。第二更重要的,这本书的内容比道裕两个月前给我看的(古来寺赞集),那个现代人的抄本更加重要。这是我们第二个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会遇到的原始资料,这个我把它命名叫香花僧秘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6: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花僧秘典》记载,古来寺源自兴化清源九座寺,唐懿宗咸通年间,正觉禅师号智广上人倡建,凡寺舍九座相连,故称九座寺。寺僧五百余众,有南少林之誉。
7 e( p5 t1 X3 N0 A' @: V  ( P. V; `2 B8 h9 t
迄今为止,这是一本明确记载"南少林"的古代书籍。 2 R- v: T% A! r: b( Z1 W$ k
  ! I4 Z# W& [& I% a6 M' c! I* v# O
罗炤:它上来第一段就把古来寺的缘由说的清清楚楚,而且就明确地说,九座寺是南少林。
- Q. Y9 B4 C0 V$ {  
( k# o# c, M9 s* }$ F, e 根据《香花僧秘典》中记载:"九座寺位于兴化清源",那么兴化清源究竟在哪里?
. L, B. b! |6 n4 q9 C- F/ O  0 g8 `2 e* [8 {! w0 Z% c
《莆田县志》记载:明正统十三年撤兴化县,入莆田县。
% d+ t& e. j1 C' m  " F$ B/ @* M9 z' r; e2 M
莆田仙游县凤山乡中确有九座寺。此寺又名太平禅院,原是九座寺院相连,故又称九座寺。如今,九座寺院只留下一座依然屹立在原址上。专家称,寺院的建筑风格堪称典型的唐朝建筑。
% ^7 u- x) f& L1 Y  
) ]3 R5 v! t/ [. J* h/ R# j 九座寺内镶嵌着一块方碑,碑题为《仙游九座寺山田记》,碑上记载:九座寺,唐咸通六年正觉禅师所建之寺"。
" q7 [0 l, f! r  0 e3 J6 K& p; _& B' @) I+ L# N, X
无疑,方碑的记载与《香花僧秘典》中的记载相同,都是唐咸通六年正觉禅师创建九座寺。
$ P0 ^1 g! u- f+ x& q  
, @# e6 f, a2 ?* I# n0 e9 J 古来寺的僧人都说,祖庭九座寺旁有座无尘塔,无尘塔要是倒了,南少林也就没有了。原来,无尘塔中埋葬的不是别人,正是九座寺的开山僧-正觉禅师。光启二年(公元887年),正觉禅师圆寂后共获舍利子四千粒,晶似冰雪,葬于塔内。后宋端明大学士蔡襄题其塔曰:无尘塔。
! q# h' U$ B8 r( F  x+ ~6 |  
$ K- x6 a7 f8 F8 ^ 然而, 九座寺为何被称为南少林?它与北少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种种的疑惑困扰着罗炤。
: j" R+ t4 Z2 `' {* D. ?  
& R  M$ Y. S8 e) f" M# Y" g 五天了,罗炤始终无法找到九座寺的文献资料。 & g3 p9 H- P9 Y( J9 w" z- D
  * m9 d) P& u3 ^) q; Z8 a, {$ H
不料,就在临走的那一天,仙游县委领来一个中年人,他叫林振宁。林振宁是个下乡的知青,几十年来,他对九座寺的历史了如指掌。幸运的是,林振宁收藏了一本古书,书中记载了九座寺的历史。 6 c6 Y. B8 R+ }6 ?- i
  " n. v: g# _, ~  j5 o( v7 O
林振宁:我手头上有一本手抄本,《九座寺开科禅师语录》这本书,那里边,是我们仙游县当时,乾隆五十一年,我们仙游县正县长写的序文,那这里面记载着正觉禅师的具体情况。 7 |  z" R& R0 N3 g2 H- i5 _+ p
  
+ ]4 \; {% U& h: B8 H 在《重修唐正觉祖师本行序》中记载着这样的一句话:正觉禅师前往蒿山受戒?蒿山在哪?中国的历史上却不曾有个蒿山的地名,这又是怎么回事? % @! A8 f: U) g- I/ u$ Z1 `
  2 I- ]: [& ]3 [' r; ]1 p7 i+ h
罗炤:智广传记上明确地讲,智广出家以后又到福州,从福州又到湖北,然后又到蒿山少林寺,这个抄本说的是蒿,草字头一个高字,蒿山少林寺,到那里受戒。这个抄本把智广(正觉)北上少林寺的路线讲的比较清楚,从这个路线来看很清楚,蒿山,这是嵩山的笔误,是把山字头抄成草字头。而另外一个证据蒿山就是嵩山,因为少林寺从北魏时期,一直到北宋,都是受戒的一个重要场所,所以智广专门要到那里受戒,所以智广是从嵩山少林寺受戒,然后又回福建,这个应该是真实的,这样就把仙游九座寺和嵩山少林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他的祖师是在嵩山少林寺受的戒。   D- Q- _9 ]2 f* n8 ?% `
  * d) v2 \, L2 h3 k1 H$ m
根据《香花僧秘典》的描述,九座寺斋法严谨,与嵩山少林寺一样文武同修。那么,九座寺的传承古来寺,也一样文武同修吗?
9 a/ \5 Y$ H6 P  
: R- f1 C) b/ M1 J! r$ @, o, E 潘一经:我们在东山进行调查的时候,我们就听到,很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就讲一个故事,说解放前,古来寺的僧人,和当地一个屠夫进行比武的故事,当地一个屠夫,身高体壮,自己练了一身铁布衫功夫,而且自己认为,自己的肚皮非常抗打,他很不服这些,寺庙习武的武僧,他天天来到庙里叫板。叫来叫去,后来出来一个身材瘦小的僧人跟他比试。当时比试之前,他们双方都订了一个生死约定。比试开始的时候,这个僧人先叫屠夫出招,打这个僧人,然后僧人再出招。当这个僧人出招的时候,就往他(屠夫)的肚皮上就是一拳,结果把这个屠夫打出一丈多远。
8 ]: }; @* D9 A0 T, u  
% x' f! ^7 J5 O, ^! H7 n8 o 一行人在白文泰的带领下,来到了漳浦杜浔县,见到了崇麟法师。这是一位矮小精瘦的老人,一点都没有武僧的气概。见到了一群不速之客,崇麟有些惊诧。
' |! U: l: a% B2 u- h$ a. _) L8 z  
* u- _! \) o; I; x; b( i* _4 k! d 白文泰告诉崇麟法师,罗炤是为古来寺而来,并说了些香花僧的暗语。崇麟是白文泰的师叔,很信任白文泰,果然听了他的介绍,崇麟精神大变,就非常高兴地讲起来了。崇麟告诉罗炤,当年的那段传说是真实的,只不过,当时崇麟在比武之前嘴里含了一口冷水,当屠夫憋住气准备承受崇麟的重击时,崇麟却突然从嘴里喷出冷水,屠夫一看乐了,心里想这和尚怎么现在留起口水。这时,崇麟抓住机会一拳重重地打到对方的肚子,而屠夫因为一笑把运好的气给泻了出去。于是,屠夫自然轻易被打飞了。然而,崇麟武功并非名不副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2 01: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