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022|回复: 1

圆明园背后大清史:为何清朝皇帝不爱住皇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9 09: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J! @! k3 x0 C% t# v6 `

8 Z( |! n( N8 M4 [, z% W遗址复原图
+ K9 L2 g$ K4 Q# t8 k8 ^" \+ T- R4 C3 R0 q- B6 o
# }& E( R; [0 J- A) P6 t1 Y9 K7 q! s

' c$ y& O3 l  _6 }3 z( d“难以计数的壮丽豪华建筑一座连着一座,绵延16公里之远。园内有很多寺塔,里面供奉着各种各样金的、银的和铜的巨大神像。比如,仅一尊青铜大佛就高约23米,而其余的一切也都如此。花园湖泊,星罗棋布;一座座白色大理石建筑物以琉璃瓦盖顶,五颜六色,熠熠生辉,里面有数世纪来堆藏着的各种奇珍异宝。”——劫掠圆明园的法军统帅孟托邦给陆军部大臣的信8 x6 `% o2 V* W" X; {
3 V& F- p& {% r! u
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16岁斗垮了权臣之后,又平定了三藩,收复了中国台湾,打跑了沙俄。这天下太平了,可是康熙却闲不下来,于是他开始盖园子让自己能有个地儿放松一下。他这一起头,他的儿子雍正和孙子乾隆可就收不住手了。集天下之能工巧匠,会天下之奇珍异宝,还将天下最美的景观一股脑地“克隆”到了北京城,“天下”都藏进了自己的后花园。于是就有了这集华夏文明和艺术精华之大成的圆明园。6 V5 D5 g; z: e, A  ?2 U

% z2 `0 P0 E6 {  k" N有了这么个园子,大清帝国的后人可就有了玩乐的去处,英法联军闯进来了,结果,皇帝的“安乐窝”被一把火烧掉了。你用150年的时间盖园子,人家用150年的时间造大炮;你用没处花了的银子给大殿贴金,人家用产业革命与启蒙运动壮大自己的军队,充实自己的思想。
7 |" a8 q* [+ z* n0 C3 w9 a
0 [, j0 X7 Z" K“圆明”寓意品德无缺、政绩完美
& z: m$ L6 G: m( g% d/ A9 D
3 l2 P* W  u- b7 r" }, Q“圆明园”不愧是皇家瑰宝,名字是康熙皇帝起的。匾额是乾隆亲自题的,对这个“圆明”作出解释的是承前启后的雍正,大体的意思就是品德无缺、政绩完美,这两点自然是开创一朝盛世的先决条件。5 W$ J3 n0 W4 i( g! Y& t% ~

! h9 K% y( u  {对于发源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清朝统治者而言,富庶的江南自然是有着十足诱惑的。东南西北都打遍的康熙是第一个冲出围城的,当然正史上他六下江南的政治目的是去治水患的,皇帝也是人,在治水的过程中也免不了要四处逛逛,微服私访一下的。面对如此美景,岂能不忆江南?
) Y+ j' W( \/ f: g8 j: k: ^
3 N5 R5 B. p7 \勤奋的康熙自己担负起了选址的重任,在京郊转了一个多月,最后拍板在海淀建园。一待园成,康熙就从紫禁城搬了出来,住进了园子。这个园子叫畅春园。自己住得愉快的康熙没忘了自己的儿子们,让他们也都盖园子,其中胤禛(后来的雍正)的园子就在畅春园的边上,也就是其后的圆明园。4 E/ k5 {9 D9 |% n! U

' E7 u: m  ]' I1 ?7 J+ M7 V8 n“大清朝政治的第二个心脏”
! p  ~% a. Q* `3 C# b# M) b# `9 @: Z/ k* e3 y) e
“在康熙众多的儿子中,雍正算比较懂得迎合康熙的,尤其是在细节上,比如对赐园——圆明园的设计修建,就是康熙比较欣赏的风格。”著名古建筑专家何重义说。雍正在后湖四周建了九个岛,虽然是休闲放松之所,每个小岛还有一个诗画般的名字,“但为什么偏偏就建了九个岛呢?”在何重义眼里,这绝对不是随性所至的行为,而是故意为之,“‘一统九州大地’,这才是雍正的用心,也是他的雄心所在。”" c& e% ?9 p# R& g/ r+ H

! C! J9 M7 G- k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研究室主任常润华介绍,每年的元宵节前夕,皇帝便带着宫眷、大臣从紫禁城出发,前往圆明园“就是一次大搬家”。搬的不仅是皇帝专用的金椅,就连金痰盂也要带着。而象征皇权的25方玉玺也会预先被送到圆明园。在圆明园的宫廷区里,和紫禁城大内一样,同样设置了一套清朝政府所有的中央机构,甚至清政府的许多重要档案也存于圆明园,如“军机册档,一存方略馆,一存圆明园”。常润华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的圆明园已经成为大清朝政治的第二个心脏。”
! K! o* K, V( c/ ?$ a) L+ W! T4 u$ o, m, D7 `, m# u+ w4 ^8 B4 {4 k
为什么有皇宫不住,要住园子呢?乾隆虽然解释过:皇帝勤政之余也是要放松的,只不过大清的皇帝们似乎更喜欢在这个园子里发号施令。其实圆明园已经算是整个帝国的中心,因为除了每年的重大祭祀活动外,皇帝已不再回到紫禁城居住。6 A& k6 i  V# j( T6 G  C
5 P! {+ P5 x- F; _& p8 t
只不过遗憾的是,后几代的帝王都忘了康熙的一句话,康熙最初接触到欧几里德几何学及近代天文学原理时,曾忧心忡忡,“西洋诸国千百年后必为中国之患。”更遗憾的是,西洋的大炮战舰来早了千百年。
; J5 A; r* t0 `" ]: v. A0 [6 U3 h# e
西洋楼仅是一个小小点缀建筑
0 b9 Z8 x: ]) ~, c+ r( Q0 B2 y* K0 O$ W) @5 \' y" n% \
虽然康熙给儿子留下了不过200万两府库存银,但勤政的雍正却给儿子留下了5000万两库银,相当于大清一年的收入,天下太平日久,又精力旺盛的乾隆开始专注于花钱。他除了带着庞大的仪仗队四处旅游外,也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扩园运动。出游时他随时都带着工匠和艺术家,搜集到各处的园林名胜,命令画家绘制成图,回京后在圆明园仿建。
( a7 O+ m! c3 d' _. _; z' q/ f$ N' M3 v7 K5 B0 V% n
对于自己为什么热衷于盖园子,乾隆说,钱就是流通之物,我花钱就是让百姓挣钱,与其钱都在我手里,不如散到天下去。接受了乾隆对人民的好意,圆明园迈入了其辉煌期。' b  b  A( H) e4 I
2 d" ~( p) I) Y8 a8 X" g6 J. h0 K% G! ^
而此时西方正在进行的资本主义革命,没有给富得流油的东方帝国带来一丝影响,乾隆一直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满足与自负中。当年他在圆明园时就对英国使节说了,我们什么都有,不需要和你们蛮夷互通有无。- I: i: ?0 T' g* w( @3 Q4 A1 I

$ p/ Z2 y" {; P- w现如今,我们对圆明园最直接的联想就是那些西洋建筑的“残肢”。事实上,西洋楼是靠近北墙的一个小小点缀建筑而已,只相当于圆明园全局的五十分之一。或许是出于乾隆对“华夷之辨”的考量吧,又或许仅仅是在炫耀自家园子里包罗天下、百花齐放,这其中就包括让乾隆很好奇的兽首水龙头。而殿堂中随处可见的自鸣钟、望远镜和乐器之类的西方玩意,或许更能让皇帝产生出囊括寰宇、世界尽在我手的幻觉吧。+ {5 W1 B4 g+ U6 N2 T/ L

) E2 s8 `! y' c4 |为支付战争费用铜器化成铜料
% |$ Z+ Y2 |! M1 p+ K
/ O0 @% \! q3 i0 q当年英国遣使入清时,给乾隆带了600多箱礼物,英国人本来是想能够通商的,结果乾隆认为人家是来进贡的。习惯了唯我独尊的天子,进贡的东西当然入不了乾隆的眼。礼物中就包括许多英国有意炫耀武力的礼品,如当时英国最大、装备有最大口径火炮110门的“君主号”战舰模型,以及榴弹炮、迫击炮、步枪、连发手枪等先进武器。, R# B* c- B3 O4 J" d

4 m  r" y% H6 m7 T2 V8 S一直到1860年,这些礼物仍然被完好地保存在圆明园里。圆明园被劫掠时,有的英军士兵见到了早就装好了子弹、也配置完整的双筒枪和十二磅榴弹炮,基本上就是新的一样。( b% s& T5 p6 D5 G

! n$ o; K. X/ s$ e) ^3 v可怜的咸丰,继位时国库存银仅800万两,而他要同时面对太平天国的起义和洋人的侵略。为了支付战争费用,圆明园里存放的228件铜瓶、铜炉、铜龟鹤等,曾经被咸丰化成了8747斤铜料。
2 C4 U9 g; P, }* w  t, A
; [: ]9 W$ i/ P  r9 h, \. C圆明园的诞生,是中华文明厚积薄发后的一次完美释放;而圆明园的消失,则是唱给一个奢侈无度固步自封的王朝的挽歌。" b; k9 ]7 Z* w) w3 ]7 D

* |- Q2 I8 T+ G/ N) P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看不清圆明园的面孔,残破的西洋楼只是历史投给现实的一个悲伤的眼神,悲伤而凌厉。
$ k; F) \) S2 H% v" d/ `
7 {' Y! ^* _6 k& }7 J* P7 {乾隆帝的“重农”诗和圆明园/ O2 N6 J  w$ t3 v0 d0 f

/ U/ {$ T  |" w% m2 R乾隆帝一生嗜于写诗,他自己就说:“吾无所好好为诗”。乾隆在位六十年,御制诗达41800首,这还不包括他即位前和退位后所写的诗作。在这些诗中,有关圆明园的诗作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乾隆主张以诗言志,纪事抒情,贵有内容,以此表现其重农、劝农、勤政爱民的思想。他的诗“大都乐在臣民泰,亦每忧于旸雨乖。”(乾隆五十二年《品诗堂》诗)。乾隆受其父、祖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视“三农”,因此圆明园内建有不少以农耕为主题的景区、景点,而且对此写有大量的诗作。1 V' H, y1 c7 Y) t2 k
+ d4 |  y/ I0 o2 ]3 s4 F; V  m. r
例如“杏花春馆”所呈现的就是一派农舍田园风光。出于对农业生产的关心,乾隆以该景区的“春雨轩”为主题的诗多达二十余首,诗中所反映的大多是有关农时和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乾隆二十二年,因雨雪充沛,写下了《春雨轩》一诗:“积素流光映彩虹,上无今岁景偏增。若论春雪如春雨,便庆食升有四升。”(注:据《史记·天官书》,食升:正月一日雨,民有一升之食;二日雨,民有二升之食;……以此比喻春季雨雪的多寡对农业、农民生活的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发表于 2011-9-20 16: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2-23 06: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