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9-5 10: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3 V, _8 M5 E @$ W" g6 K) j公元前506年,楚国进攻已经臣服吴国的蔡国。伍子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建议阖闾,联合蔡国和唐国,一同攻楚。这两个国家,对楚国也早已是深恶痛绝。蔡国的君主蔡昭侯立即把自己和大夫的儿子,送到吴国作为“质子”,也就是人质,以示决心。阖闾随即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出动全军主力,共计三万人马,乘船沿淮河开进,目标直指蔡国,也就是今天的河南。
! X+ t: T$ @* G% ~* U1 l* J* Q# P# d; P) A0 G5 c" }4 a
大军开到淮时,孙武下令,弃舟登岸,沿陆路开进。因为逆水行舟,速度很慢,而且众所周知,吴军擅长水战。孙武这样,可以造成战役突然性。这其中的“淮”地,有人认为在安徽凤台,有人说是河南潢川西北,总之在淮河岸边。$ E; C; v, t* J2 q) E/ `
! y y( j# Z( Q5 H9 {6 G) f3 M三千五百名精锐的吴军作为先头部队,昼夜兼程,越过楚国北部的大遂、直辕、冥厄三处险要关口,直抵汉水东岸。这三处险关不在别处,就在我的家乡,河南信阳南部。( q6 o+ r5 l' q. ~. Q/ z# N
# m5 v/ `: R! i1 Y( i( G兵来将挡。楚国还是老规矩,令尹子常统兵御敌。双方的军队,隔着汉水对峙。子常的副将,是左司马沈尹戌。他建议,子常带领主力坚守汉水西岸,正面牵制吴军,他带领一支人马北上,到方城,就是今天的河南方城县一带,集结军队,迂回到吴军背后,烧掉他们的船,毁掉三关,切断他们的归路,然后两面夹击。, O0 U) Z4 D; q
; ~& l3 o/ S, O; G+ z
这是个相当专业的建议。它直指吴军的要害。不要忘了烛庸和盖余的命运。他们倒霉就倒霉在后路被断。吴军人少,楚国地大。一旦归路断绝,那就是标准的汪洋中的一条船,破船。倾覆只在早晚之间。
/ i3 h( Y% f6 t+ H$ F
# K& {! o' _9 `& r) l- B, ]0 ]子常并没有当场反对。可是等沈尹戌北上之后,他又动起了小心眼:如果这样打了胜仗,头功只能归沈尹戌,而不是他子常。这怎么能行。正好这时,一个叫史皇的大夫,大概摸透了子常的脾气,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跳出来,建议子常立即进兵。因为楚军人多势众不说,还在本土作战,有主场之利,表面看占据了绝对优势。/ `1 T, K( e5 c* d
V) d1 U# `/ A/ d4 a/ \/ c子常果然是贪。贪财不说,还贪功贪利。他立即改变战役决心,率领主力渡过汉水,依托大别山和小别山列阵,准备与吴军决战。- }* {9 R) A7 S+ q% m/ q }" b
, E% H4 x& ^. K
阖闾要求硬碰硬,打出威风士气,但孙武不赞成。他带领人马且战且退,就是退着退着突然停下,出其不意地跟楚军干一仗,然后再退,一直退到柏举才停下。这个地方具体在哪里,现在依然有争议,主要有两个说法:湖北汉川说,湖北麻城说。" t. _+ u5 y5 I- O; _
: ~" {. D1 E# P$ e4 z+ P撤退期间,两军短暂交锋三次,楚军都没占到便宜。他们既疲劳又轻敌。孙武认为决战的时机已到,于是在当年的11月18日下令,全军列阵,准备交锋。% W( D4 p. F1 ~+ L+ f2 ?- T
/ q* G6 F. }* c3 U1 ]' ^
阵势刚刚列好,阖闾的弟弟夫概已经迫不及待。他说:“子常这人,贪婪不仁,属下的将士没有愿意给他卖命的。不如立即进攻他的亲兵,然后全军主力发起攻击,一定能破敌!”阖闾不肯采纳这个建议,觉得过于冒险。, b& c# E$ Y1 d
+ |2 O5 \* U0 Q" w
亲兵是怎么回事?很简单。当时的贵族都有自己的封地,封地上的臣民组织起来的部队,就是他们的看家本钱。这样的亲兵,夫概也有。他回到自己的部队,对手下的将士说:“身为人臣,应当见义行动,不一定非要等待命令。咱们拼死一战,一定能攻破郢都!”说完,他擂响战鼓,带领自己手下的五千人马,突然直扑子常的中军。
8 u/ W+ o+ k; b# _
0 k1 ?" ~" t% O7 r夫概的判断丝毫没错。子常遭此攻击,猝不及防,而周围的人马,并不积极救援。孙武一见,立即挥动令旗,吴军主力也加入攻击。2 U3 n. o, S$ j# i
0 K& `4 k) b' ~# ?0 ?* R7 c5 e1 d
一场血战,楚军大败。丧师辱国,子常不敢回去,匆匆向北逃往郑国,那个史皇当场阵亡。剩下的残兵败将,丢盔卸甲,转身南逃。机不可失,孙武随即指挥大军,紧追不舍。在湖北安陆县的清发河,追上了楚军。他们毫无斗志,正准备渡河。阖闾生怕敌人渡河溜掉,打算发起进攻,但这回夫概的意见却完全相反。他说:“困兽犹斗,何况军队?不如等他们渡到一半再攻击!”
/ H6 x# T/ Q: J8 p' v: R4 \ g3 A
夫概的这个意见,孙武一定会完全赞同。因为这就是《兵法》上所谓的“半渡而击”。果然,吴军依计而行,再度获胜,然后继续追击。这一次追上楚军时,他们刚刚做好饭,还没来得及吃;脑袋当然比胃重要。一见敌军的旗帜,他们哪里还顾得上吃,拔腿就跑;吴军呢,正好省去了埋锅造饭的麻烦,从容不迫地吃好饭,然后追上楚军,又把他们打了个稀里哗啦。沈尹戌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回师增援,结果与吴军遭遇,兵败自杀。
9 Z" R0 {: A8 ~% A. j" f2 D C+ ~. o7 u9 V, G" z, p
沈尹戌的死,几乎是柏举之战中楚军最大的损失。他是楚军最具将略的高级将领,水平远远超过子常。可惜,他的官儿比子常小,只能服从外行领导内行的大局,屈居其下,结果身死国辱。就这样,吴军五战五捷,最后攻破郢都,赶得楚国国王惊慌失措,东奔西逃,狼狈不堪。
5 Q! `, t% B$ z/ N7 p: n% u7 Q
6 [! y3 L6 r( |此时的楚王是昭王,就是平王跟秦国公主生的儿子。十年之前,平王已经呜呼哀哉,一命归西。这对于伍子胥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因为费尽心机攻入敌国,而仇人已经没于黄土,他满身的力气和激情都无处倾泻。怎么办呢?他挖开平王的墓,拖出那具生前恶臭死后更臭的尸体,挥鞭便打,边打边骂。0 N6 @; a; X$ n' u+ d$ J9 E
9 P" V4 ~4 `6 J; y# P: r鞭尸三百是史书上的说法。这所谓的三百,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坐实呢?是不是惯常用的虚数?恐怕还真不是。这个数字,可能正好能从侧面印证当时的防腐技术水平。马王堆汉墓的防腐技术,大家已经知道,楚国或许也有类似技术,或有程度差别而已。
5 A2 Y8 a( L0 E( M- l4 n' c! P3 t# n/ g5 x: t
一千多年之后的今天,人们的确难以想象,伍子胥能有那么多的激情,可以狂抽三百鞭。这事在当时,也大大超出申包胥的精神承受能力。他派人给伍子胥传信,指责他说:“您复仇的方式,太过分了吧。人巧固然能暂时胜天,但说到底还是天胜人。过去您是平王的臣子,北向侍奉过他。现在竟然这样侮辱死人,难道就不怕天公降怒吗?”伍子胥说:“我现在的情况,好比已经日暮时分,但路途还很遥远,所以才要倒行逆施!”( b" p9 Z) z2 J3 f% Q% @
0 S# `; C. v! B) [: w
请注意,伍子胥一不小心,又创造了一个成语:倒行逆施。只是现在的含义,已经与本意大相径庭。
~ T2 ]; r# K P8 J, l& l4 a9 R% o- H6 O8 ]0 Z
伍子胥借助吴国之力,践行了灭楚的豪言,申包胥身单力薄,又如何实现复楚的壮志?他的办法跟伍子胥一样:申请外援,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去。伍子胥的巨人是东边的楚,申包胥的巨人则是西边的秦。因为昭王是秦国的外甥。
/ A3 p7 S% i8 C/ e. A! L) p' e; j- H% f z3 d: ^ Q) Y# @
楚国无道有目共睹,尽人皆知,所以秦国不想蹚这道浑水。秦哀公推脱道:“您先去驿馆歇息,我们商量商量再说!”申包胥说:“我们的国君正在远方逃难,尚无安身之所。我们作臣下的,怎么敢贪图安逸呢?”说完,站在秦国的朝堂之外,放声痛哭。
$ J; P+ n/ \$ C9 M
! V( [6 J7 F" n史书上说,申包胥整整哭了七天七夜,其间水米未进。秦哀公大为感动,说:“楚国虽然无道,但有这样的臣子,难道还不应该复国吗?”说完,立即答应派兵。
' e! U1 l: }& E& }; ^* s; i7 Z5 R% o, v
申包胥哭秦廷,借来兵车五百乘。秦兵联合楚军,跟吴国打了几仗,互有胜负,但长期客场作战,态势显然对吴军不利。大家一定还记得夫概吧,那是个很有主见的人。这时,他再度表现出了自己的主见,败仗之后悄悄回国,自立为王。前方未定而后院起火,这仗还怎么打?阖闾赶紧向后转,回去将夫概击败,重新夺回政权。: C) b+ T9 H. [6 ^
; w) t3 Z; } t% |5 \5 [. u
伍子胥和申包胥是好友,但此时的诉求,却针锋相对。一个要灭楚,一个兴楚,他们两个,到底谁是正确的呢?8 |4 f q2 e* c$ E
1 S6 H$ o) ?* N3 ~+ N; @( _' P! r都正确。都没错。8 Z. F, f* F$ u% l8 v
3 o3 ]8 V1 S; k" E1 F& x I' S这绝非玩弄辞藻,只是立场不同,结论自然迥异。伍子胥灭楚是尽孝,履行人子的职责,天经地义;申包胥复国是尽忠,承担人臣的本分,理所当然。那么,有没有一个统一的立场呢?没有。也不可能有。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平台,能超脱于人的利益之外。既为利益,便会有你我之争。如果真要朝大的方向说,比如全人类甚或宇宙,那么人类的所有征伐死伤,都无所谓。因为物质不灭,他们以何种形式存在,都一样。6 Z, K8 D2 t5 p
, {0 q6 ]; P9 k吴楚这次争霸,整整打了十个多月。吴军出动三万人马,楚军共有十二万人参战。这个规模在春秋时期是空前的,其战果之辉煌,也足以彪炳史册。三万人马深入敌国腹地,经过长期作战最终取胜,实在难以想象。楚军虽然最终击退了吴军,但吴军损失不大,而且战火一直在楚国燃烧,楚国上下弄得鸡飞狗跳,战争创伤甚是巨大。后来吴国又多次击败楚军,楚国为躲避兵锋,只好向西迁都,到了鄀,就是今天的湖北宜城东南。
1 p! w5 l4 t8 y; P% b
8 m' ?. T( ^8 t+ ?- w% S- G1 k阖闾在孙武和伍子胥的辅佐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国,势力大振,在各诸侯国中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这就是他也被称为“春秋五霸”的根本原因。
. N/ u& x: L% g0 d2 ^9 b0 W
* ?+ H1 }4 T: P. J8 _: ^7 l惊魂甫定的楚国安顿下来后,楚昭王还是有个心事,于是召集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商量说:“子胥不死,又不回来,咱们楚国总是不安。不如把他请回来。”于是派出使者,对伍子胥说:“从前我的父亲无辜杀了您的父亲,那时我还年轻,并不知情。如今您以这样的方式报答寡人,寡人也不敢埋怨。咱们已经扯平,您为何不回到您的祖坟旁边呢?我国虽然小,但愿意跟您共同执掌;我们的百姓虽然少,但愿意跟您共同驱使。”伍子胥说:“以这种方式求名,名声肯定显赫;用这种方式求利,利益必然丰厚。我先为父报仇,然后还要求利,这不是贤明者干的事。父亲冤死,儿子还要食它的爵禄,也有失父子之义!”, K$ A: P7 M+ A# |- o
1 {8 {) ^* N6 n4 K
楚昭王邀请伍子胥回国,是陷阱吗?肯定不是。春秋时期,人们做事多少还要讲点规则,讲点“国际”影响。因为当时的中国,虽然晋楚吴先后崛起,但都算不上超级大国。“国际”政治格局,还是典型的多极化,更何况上面还有个名义上的周天子。楚昭王请伍子胥回国,只想平息事态,绝非秋后算账。6 V2 u1 r8 a1 P& f- N. N# S
4 D1 Q6 o. e0 F, F+ f' P5 F" j1 \) U
名将下场8 P% f- H7 `6 @
; p4 G7 q* q7 n! w2 U* b4 L7 B& Z
在关于吴国后来活动的史料中,孙武的名字突然消失。他何时离开,因何而离开,是个十足的历史悬案。于是,伍子胥相应增加了曝光次数。他与吴国的兴亡,息息相关。
( F7 q3 \8 g6 O, @% i
( n' x |! _: u吴国的崛起,得益于晋国的扶持。晋国这样做,当然不是什么“国际主义”精神,而有着非常实用的战略考虑:牵制楚国。这个招法奏效之后,楚国也如法炮制,扶持吴国南方的越国,让它时时感觉芒刺在背。在楚国的大力扶持下,越国像孩子一般茁壮成长,终于有一天,它跟吴国撕破面皮,开始了长达二十四年的争霸。! Z, |+ n: d, `8 A
; `; [& a, i2 ^4 e! T吴越之间的第一次全面战争,发生在公元前496年,地点在木雋里,也就是今天的嘉兴西南。两国都是倾巢而出,而且国君亲赴前线。毫无疑问,吴强越弱,战局的天平从一开始就倾向于吴方,所以阖闾心里并没有真正当回事。
5 C1 v% D j" ^. N2 _& L* m! e" ^! G+ d% c
双方列好阵势,准备交战。这时,越军阵前突然走出一排士兵,他们手持利刃,一边前行一边高喊:“越国不幸,得罪于吴,致使两国交兵,生灵涂炭。我们愿意一死,向吴王谢罪!”说完,他们整整齐齐地挥刀自杀,然后又出来一排,从头开始。一时间呼声震天,刀光闪闪,血染疆场。! t6 n6 U5 P2 I/ _& F% ?7 A
$ a6 C* ~: h; [& y% w; ^
吴军饶是久经战阵,也没见过这等场面,谁也不知道越军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大家你挤我推,都想看个究竟,不知不觉阵形大乱。正在这时,对面突然战鼓四起,队形整齐的越军铺天盖地地涌来。吴军措手不及,被杀了个大败。: n8 n1 p/ B" f; ^6 l4 G6 T
w/ W; o3 z$ ^: C* O5 {
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都是越王勾践的鬼点子。他找来一帮死刑犯,让他们在阵前自杀,分散吴军的注意力,然后突然袭击。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单纯从军事的角度出发,这个点子因为损,所以妙,效果良好。就连久经战阵的伍子胥,都没能及时发觉,采取预防措施。堂堂的霸主阖闾,也因为在战斗中受伤,而丢了性命。他的死法很有点搞笑的意味。据说是因为脚趾头受伤,不治而死。脚趾头远非关键部位,除了伤口感染,我想不出来还能有什么原因。! Y9 S, i4 E9 \( I1 B8 ?( G7 ^" ~
& i/ U I s& s2 R' q; d4 I& W% K
不管怎么说,阖闾在木隽里之战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临死之前,他把国家托付给太子夫差,一再强调,要为自己复仇。夫差即位之后,任用伯嚭和伍子胥,厉兵秣马,整军经武,时刻准备复仇。他安排一个人站在宫门旁边,每当他出入,那人都高声问道:“夫差,你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了吗?”夫差则低头拱手,恭恭敬敬地回答道:“不敢忘,不敢忘!”
2 B# X; ^3 l4 ]7 h1 l$ [/ j$ X9 r9 a: W g! a Z) T" ]$ t0 A9 Z
消息传到越国,勾践寝食难安。怎么办呢?他决心先下手为强,以便争取主动。于是不顾大夫范蠡的强烈反对,尽起全国精锐,北上攻吴。勾践任命大夫石买为前敌总指挥,很多老人长者都不同意。他们说:“石买这家伙,人人跟他有怨,家家跟他有仇,贪婪卑鄙,见识浅薄。您重用他,必定会误国!”可是勾践不听,石买于是率领大军出征。路上,他动不动就滥发淫威,以小过而妄杀将士,想用这种方式树立权威,独专军权。结果军中人人自危,士气低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