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故事为小道所著,都是修行路中的一些感悟,发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路,就在你身边
某日,一个身穿道袍,头戴道冠的小道士准备外出参访一所道观。
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给祖师爷上三炷香。
行至林间,他忽然纵身一跃,在离地数丈的空中急速飞行起来。偶尔脚尖在树枝上轻轻一点,身体便能在空中前行数米之遥。
飞行的速度可比行走快多了,他坚信这样便能更快的赶到那所道观。
他就这样飞行着,穿过农家,穿过河流,穿过稻田。
然而在刚刚穿过稻田时,他却突然发现没有路了。
情急之下他赶忙停下来,可是飞行的惯性却让他继续朝前撞去,直到撞在一个坟包上,这才停了下来。
整理了一下冠巾,小道士环顾四周,可惜,却没有发现前进的道路。正在他愁眉苦脸之时,两个老人家从他之前飞来的那条小路上,有说有笑的走了过来。
小道士赶忙走上前去,恭敬的对两个老人家问道:“老人家,请问路在哪儿呢?”
两个老人家对望一眼,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其中一个老人家指着小道士的脚边,笑呵呵的说:“你看,路不就在你的脚边么?”
小道士低头一看,果然,路就在他的脚边!
在路的中间出现了一个断层,那个说话的老人家一步跨过这个断层,对着小道士笑道:“路就在你身边。”
说完,对另外一个老人家笑着说:“我们走吧。”
之后,两个老人家便再次有说有笑的朝前走去。
小道士看到路出现在自己脚边,心里顿时出现一丝明悟,“看来是因为我之前飞的太高,所以才没有看见路。”
想通这点,他也不敢再继续飞行了,老老实实的跟在两个老人家身后,脚踏实地的沿着小路朝前走去。
刚刚走出没有多远,又一个难题摆在小道士面前。
因为对面出现了两条路,也就是说整条路呈现一个三岔路口的形式。
小道士并没有去过那所道观,因此他并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才对。无奈之下他只得再次对那两个老人家开口问道:“两位老人家,请问去道观的路应该怎么走呢?”
其中一个老人家指着左边那条路说:“这条路人烟罕至,经常有人会在前面不远处大小便。而右边这条路则通往我们的家。”
说完,两个老人家便踏上了右边那条路,很快就消失在道路尽头。
小道士站在三岔路口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跟在那两个老人家身后,走右边那条路。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因为根本没有走多远,就看见了他准备参访的那所道观。
后记:
学道之路漫漫无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来。有时候你认为本该是捷径的道路,实际上却是歧途。正所谓道不远远人,而人自远道,其实道就在自己的身边,只要低下脑袋就能看见了。
学道之路是曲折的,很多困惑跟磨难都会伴随而生,他们就好像断层一样阻碍着学道之人的道路。如果不能跨过这个断层,那学道之路相信也就走到尽头了。而一旦能跨过这个断层,那摆在面前的,将是一条崭新的康庄大道。
这也就是所谓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简单的道理却不知令多人学道之人迷茫困惑,古往今来学道都没有无师自通者,懂得创新固然是好事,但我们所走的路,都是祖师爷们无数年来千挑万选的道路,因此,唯有跟在祖师爷的身后,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欲求天道,先修人道,人道未尽,天道远之。
在末学看来,所谓修人道,其实就是做人。这个世界上的人不计其数,但真正懂得如何做人的相信却十不足一。有句话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思考都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以人为本。
做人,首先应怀有一颗慈悲之心,将天下人视为己出,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想要做人,读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因为经书代表了祖师爷的法,所谓非经不可以明道,正是此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