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713|回复: 14

清静经释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30 12: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清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既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第一章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老子在清静经一开始,先要告诉我们天地万物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本源在生化着一切,有股能量在摸得到、看得到的形象之外,也在目前科学所能检验的范围之外,但它却生化出世上所有的万物,万物都是根据牠所赐予的造化规则才能生生不息的。

现代的教育让很多人只相信科学所能见到的事物,举凡现代科学还没有能力证明的事,都说是「没根据的!」或说是「不科学的!」然而人类自称的「科技尖端」真的是万能了吗?真的能看到宇宙所有的真理了吗?让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吧!如果把地球从生到灭的寿命比喻为一天,那么人类拥有科技的时间,也不过才出现在两秒钟前的事罢了!这两秒钟的科技发展到底是「尖端」?还是依然在幼儿园的阶段呢?仅仅只是这样的阶段,却把不能证明的事都说是「不科学」、「不存在」是否犯了狂妄的毛病呢?

  就像人类的「爱」吧,这个字从人的外表上是看不见的,纵然开刀也看不见的!那么我们可以说「爱」都是「没根据」、「不存在」的吗?不行的,因为虽然检查不到,看不到、画不出来,可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身中感觉的,你也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神、表情、行为等,感觉到一个人的内在有着浓浓的「爱」存在着!所以不要以为眼睛看不到,或科学检验不到的东西,就说它必然不存在。持这种看法的人,本身就非常不科学。

「大道」虽然在形象外,但它主宰着一切,它甚至生育着天地。「生育」是万物中一种永不停息的造化过程,凡物都在不停的变化,都在由这个现象变化到达另外一个现象的过程中,这个变化过程简称为「生育」。大道分分秒秒都在永不停息的造化着世上的万物,老子用「生育」来表达这个妙不可言的过程。

而这个生育过程是如此的精密,好比我们都由一个简单的细胞开始分裂出来的,而最后竟能分裂到一样有四肢、有头脑、眼睛、鼻子,且都长在同一个位置…聪明的人观察到这个现象,都会知道其中必然有一个东西在后面主宰、控制着人类一切的造化方向,不然如何能造化出完全相同,且如此精密的结果来呢!那个无形却能控制着万物造化方向的主体,古人称它为「道」。而这个「道」的造化规则赋降在万物的身上时称为「性」。

此处老子用「天地」这两个字,是以万物之最大者来做个比拟。意思是说,连这么大的天地都还是由无形的大道所生育的,那么由天地所蕴化的那些微小的人或物还用说吗?当然他们也是由大道所生化出来的!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日月」是阴阳之最大者。形体之最大者就在天地,而阴阳之最大者则在日月。这日月之所以运行不紊,其所依靠的,也是蕴藏在大道里面那个不变的法则。

「无情」是无私的意思,是不假造作思索,也不会偏袒谁,很自然就会发生的一种变化规则。犹如物理化学的规则一样,它不会偏袒谁,任何人依照一定的条件去实验,都会获致相同的答案。在验室里,如果你将一滴水滴进整桶的盐酸里面,马上会爆炸!坏人去滴会爆炸,好人去滴照样爆炸!它不偏袒谁的,这个就是所谓的「无情」。

大道虽无情,但是它有着一定的规则在造化着,其力量甚至可以生育天地,也可以运行日月,言外之意是说,连阴阳之最大者都还得靠这大道来主宰其运行,何况那些比日月更小的其他东西呢!


以上这两句「生育天地」及「运行日月」,是在凸显天下所有一切万物的造化与运行,都是靠大道来主宰的,它虽无形,它虽无情,但它确实存在,且有无比题妙的智慧与力量!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名」是人用来区别万物时所用的称谓,但大道在这些名称出现之前的亿万劫前就已经存在了,因此不论你称呼它什么,一点也改变不了它的本质,它仍然按照已经运行了千秋万载的规则,不断的往前推进!道是万古如斯的定律,是恒定不变的法则,不会因为人们称呼它什么而有所改变的。

  相形之下,人们的心量就差得多了,如果你称某人为「董事长」、「总经理」他就显出高兴的样子,觉得很有面子;如果你称某人为「工友」、「打杂的」,他就不高兴,工作起来就意兴阑珊。现在的人去应征个小小的打杂职务,名片上也要取名为○○工程师,做起杂事来才起劲,讲给人家听才有面子。大道就不同,不论你称它什么,它不会为了这个虚名再多努力一点,或是稍有一点懈怠,它永远依照自己千百万年来的步伐,按步就班的往前推进、往前造化。所以说:「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有个东西,它虽然没有形象,但它具足了一切的智慧与规则,万古如斯不停的变化着,它造成万物由生到死所有一切的变化过程,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个莫可名状的真宰,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强称它为「道」吧!

老君用这段话告诉我们,有形生命的背后,还有一个无形主宰存在,那主宰虽然看不到,却比有形的万物更具体、更重要,那才是我生命的本源与出处。只有那个本源,才是一切学问的根本。而看得到摸得到的东西,实际上却已经处在最末端了。但人们做学问常以看得到、摸得到的才认为存在,这样的做学问态度不免有所疏漏。

孔夫子在易经系辞传里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他把这个无形的「道」,解释得更确切,把不好表达的道拆开来,用「阴阳」的造化规则来表达,而阴阳这两个字就是「气」!新时代的人喜欢用「能量」这两个字来称呼道,而所谓「正能量」与「负能量」其实也就是阴阳。可谓各宗派称呼虽然稍有不同,而实际上的本质却是一致的。

孔子发现这个「道」,不外乎就是阴阳二气所组成的,道的变化规则,就是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则,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虽然这阴阳两字目前还很难用科学仪器验证,但它正是万物的根本,也是所有学问甚至科学最终的归根处。追求学问最重要的就是找一个根本,古圣先贤追寻到所有生命学问最后的根本处,发现这个共同的根本就是「阴阳」两字!

阴阳的造化规则,就是道的造化规则。了解阴阳的造化规则,就是了解大道的造化规则,也等于是了解了自身的造化规则,自身的造化规则就是你的「性」,而那规则在天地就称为「道」。因此懂得观察一身阴阳的人,就是懂得观察自身大道的人了;懂得运用身中阴阳的人,就是懂得运用一身之道的人。

因此古哲人之所以能够悟澈大道,是由哪里入手的呢?就是由检验「自身」的阴阳之道来入手的。这句「一阴一阳之谓道」真是给我们非常好的启发,因为它让我们在观照自身时,有一个确初的标的可以把握。此后众生可以观照自身阴阳消长的自然,做为直通万物根源的捷径,而不会再误入向外求玄的左道旁门了!

现代科学有一个好处,就是将学问分门别类,但这样的分类模式也有一个弱点,就是这些学问若不知怎么去整合去找出它们最后的归结处的话,它们彼此间就会像一盘散沙,不仅各不相干,而且相互牴触。这就是学问没有抓到根本的因素,如果抓到根本,便能够能够大到天文地理,小到人身精气心思性命都能触类旁通而相辅相成了。

孔夫子求学问求了一辈子,都在寻找这一盘散沙的归结处,求到最后他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说,有股无形的「气」,它贯穿着万物,万物都是由它的规则所生化出来的。它才是所有学问的根本处,了解了这个股气的自然造化规则,自己的性命就有把握了,天下道理也就能触类旁通而不再相牴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2: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夫道者,有清有浊:

「夫」是发语词,老子语重心长的说「这个道呀!里面包含着清,也包含着浊。」清浊就是阴阳,道的造化就是阴阳二气的造化,道的运行就是阴阳二气的运行。在运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造」与「化」。「造」是立起来,好比建造房屋,由无而变有,慢慢慢慢地变出来;「化」是转换掉,就是由现在的形态转化成另外一种形态,由有变无,慢慢的转化了。

凡物由无变有、由小变大称为「造」,像婴儿慢慢的茁壮叫做「造」。造到了顶点,物极必反,它必须转化,就像人到了最壮年后,便会慢慢的衰老,这个叫做「化」。造化是万物不变的变化规则,有了造化万物才生生不息,而这个变化规则是由谁来主导的呢?就是「道」。

好比水的源头本来是清的,但在奔流的过程中,加入某些因素的变化,就会有的清、有的浊了。道的源头本来也是清的,但在变化的过程中分出了阴与阳,同时也就产生了清与浊。以整体来说称为「道」,分开来说就有阴阳清浊。

道既然有清浊,道所生的万物当然也会有清浊,这也表示当你往内去觉照你的一身之道时,也会如大道般有时经验到清的感受、有时经验到浊的感受!因此当你在反观觉照时,应本于大道自然之理,不论它是清的感受,还是浊的感受,是细微的感受,还是粗重的感受,我们依然应当以着不分别取舍的心境,对它全部含容接纳,和平相处,不必与之有一点点的抗拒或罣碍,这才符合率性无为之道。


◎有动有静:

上一句说道有清的一面,也有浊的一面,而这一句说,它还有静的一面,更有动的一面。道既然有动静,那么由道所创的万物有没有动静呢?必然也同时含有动、静两个层面的。

就像人们有动的时候,也有静的时候。无论你个性再怎么好动,也不能没有静的时候。不论你的个性再怎么好静,也不能没有动的时候。这动静两种特性是同时共存于大道本体之中的。

而「动静」究竟什么意思呢?就像一棵长在路边的植物,看起来一动也不动,够静了吧!但这植物内在的造化却是动的、是活的。如果把这植物内的细微造化过程拍成影片播放出来,那动态连世上第一流的科学家都会大为赞叹的。

道既然有「清浊」、「动静」的层面同时存在,但这对你有什么意义呢?例如当你在反观周身之气的时候,有时候你感觉神清气爽,这就是「清」;可是有时候你觉得你神昏气暗,这就是「浊」;有的时候你会觉得今天气血非常宁静;有的时候你却觉得气血非常活跃。这些不同状态的呈现,都是很自然而正常的,因为「动静清浊」都是大道的变化形态之一,当然它也会随时在你的身中交互呈现着。

动静清浊若不交互变化,则不能完成造化,这些形态交替推演的过程,阴阳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造化。好比春、夏、秋、冬不同的气息不停的在轮转,因而才能完成一年的万物变化。春夏秋冬如果不轮转,万物的造化就全部停止了;因为它不停的在更替,才能推动着阴阳造化不断往前推进。

人身也是一样,人身之内一天里就可以有春夏秋冬、动静清浊的变化;一个时刻、一个念头的剎那里,也具足着春夏秋冬、动静清浊的变化。气机有了动静清浊的变化,本性自然的造化才能往前推进。

因此当你往内去觉照一身之气时,身中气机有时清、有时浊、有时动、有时静、有时酸痛、有时麻痒…永远没有一定的形态,这皆是本于大道的自然之理,你都应该全部含容接纳,和平相处,丝毫没有好恶取舍,这才是佛家「如实观照」,及道家「率性无为」的经意所在。


◎天清地浊:

从本段经文开始,老君举大道所生化出来的天、地、男、女…为例,让我们知道这便是大道「动静清浊」最具体的代表物了。老君举大体为例,而在这之下的自然就涵盖在内了。

就像「天地」吧!「天」本是大道一股清气所化成的;「地」本是大道一股浊气所化成的,浊到了极点就变成有形的物质,也就是地。意思是说自身的清浊若不好体会,就让我们看看身外这个天地的形态吧,它们就是清气与浊气的代表物呢!

然而这里所谓的天清地浊,只是拿「天」与「地」来相较所产生的结果,如果我们拿「天」与「道」来比,那相较之下道就是「清,而道所化生出来的「天」就变成浊了。清浊是相对立名的。

好像蛋黄蛋白一样,你把它搅一搅,是分不出来的。但你若把它沉淀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蛋黄会一直跑到下面去,蛋白浮到上面来,这两者自然就变成相对。也就是说,这个道的动静清浊,可以两者混合,而也可以两者分离,这个都是大道本自具有的特性之一。分离到终点又混合,混合到终点又分离,这就是道的运行、道的造化。因此「清浊」的名称不可执着。但道理不说不明,若是对清浊还不清楚的话,那就看看「天地」吧!

◎天动地静:

什么是「动静」?动静也是相对立名的。例如一个人站在地球上来看宇宙,那么我们会说天是动的、地是静的,这也是两点立名的结果。就以天来说,天是大道所造化出来的,而大道已经包含动、静两种层面,所以天体有可能只侷限在动的层面吗?不会的,它必也包含着静的层面。而地也是大道所造化出来的,那么地有可能只侷限在静的层面吗?不会的,它也必然包含着动的层面。也就是说,天地都必然含有「动静清浊」等层面。那又为什么把天类比为动?地类比为静呢?这是以两者比较的立场来立论的,若不先取个立论点来比对,道就无可说了。


◎男清女浊:

物之最大者天地类比完了,如果还不明了,接下来就举个更切身的东西来类比吧!男女是物之最切身者,所以现在要以此来比喻道。我们常把天地人并称为「三才」,「才」是本质,三才即是三种具备了道的完美本质的东西。人为什么能成为三才之一呢?为什么小小的人可以与天地来相比呢?那是因为大道在造万物的时候,用了它最精华的一股气,造出了天、地、人,而其余较杂的气则造出了动植物、矿物等。这就是人为什么能与天地配,而称为「万物之灵」的原因。

古人常说:「人为天地之心」,因为大道最精妙的一股气,就在人的身中,就在「男女」的身上了,所以老子在类比完天地之后,便以更切身的男女色身来做比喻,让我们更确切的了解到大道的样貌,及体会到人身的珍贵。

大道的一股清气造了男,大道的一股浊气造了女,所以说「男清女浊」。清浊都是道的一部分,只不过特性稍有不同,清有清的特性,浊有浊的特性,因禀性不同,所以男女思想、外貌、行为本来天生就有所不同,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从品格上来说,清与浊没有分高低,因为大道本来就有清浊,你如果硬说清的比较高,浊的比较低,那大道少了一边,还叫道吗!清浊同属一道,在大道中清浊是平等的,所以说男女本自平等,无分高下,只是他们的思想、个性、外貌等,因赋性不同而稍有差异罢了。


◎男动女静:

阳气生了男,阴气生了女,阳气好动,而阴气好静,所以男孩子生性都较好动,女孩子生性都较好静,这是普遍的现象。我有一男一女,他们小时候特性就不同,不必谁教,他们自己所选择的玩具就不一样,男孩子从来不拿洋娃娃,拿到就丢了,他所拿的都是汽车、积木、拆拆解解、重新组合的、用力气的、动脑筋的,甚至有暴力倾向的枪等。而女孩子玩的东西都是很可爱的、很温暖的、很细致、很漂亮的,这男孩与女孩天生所爱玩的东西就很不一样,这都是赋性不同的关系。

当然偶而也会看到几个男孩子是很静的,但特例不可为通则,大体上来说,大道用阳的那一边造了好动的男孩,用阴的这一边造了好静的女孩,男女都是大道所化,但动静阴阳有所不同。男的多动一点才觉得舒服,那就是阳气的特质;女的多静一点才觉得舒服,那就是阴气的特质,这些都是气禀的关系,天性使然,不是故意造作的。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老子在上一段将这阴阳二气类比为天地、再类比为男女,而此句再将它类比到万物身上。也就是从大道,化生到天地、甚至男女,甚至于所有的动物、植物、矿物…都是这大道由同一个本源,慢慢的往末端造化所生出来的,因此称为「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降」就是由高而低,由无极而太极、而两仪、而四相、而八卦,叫做「降」。像泉水从本源一直向下流放,而产生了个种的变化。其言外之意是让我们了解到,万物皆出自于同一个本源。然而这气从本源流到了末端的时候,已经经过种种阴类交媾的变化了,因此与本源已经不一样了。就像从山上冒出来的泉水,一直往山下流,流到最后它的本质虽然依然是水,但成份已经与本源愈来愈不一样了。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这句话另有一个更有建设性的言外之意,虽然人们现在已经和本源有所差距了,但是如果懂得溯本之道,懂得逆流而上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回溯到完全一样的本源,就像下游的鱼,可以逆流而上,找到最清澈的本源一样,这才是「降本流末,而生万物」的真正用意。

太上老君恐怕人们不懂得溯本去追求本来的生命,不了解人们有一个本性及归宿可以追寻,因此用这句话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大道所生的,所以人身之中都有道(阴阳二气)的存在,只要懂得依循自身中的阴阳之道的生化,每个人都有机会可以慢慢的溯回到自己的本源,踏上返本还原之路了。

这就像上台阶一样,既然当初是「降本流末」一阶阶的走下来,现在就得「返本还原」一阶阶的爬回去。而这个过程中,只有站在最后最高那一阶的「人」是最幸福的,因为此刻他只要懂得抬起脚,往上再走一步,就立刻可以返回到安安稳稳的本源了。

今日我们已有幸获得了人身,「人」就是万物里面最接近大道本源的生物了,我们是最高等最灵敏的生物,我们已站在这一连串长阶最顶端那一阶上,此刻只要盯紧目标前进,今世马上就可以成功了。因此才称为「万物之灵」!

你小时候玩过这样的游戏吗?一张长长的纸,从最下面画了一条很长的寻宝图到最上端,一开始只有一条路,然后故意画了很多叉路来扰乱你的视听,把它卷起来后,让玩的人从第一步慢慢去溯本,看看能不能避开重重的叉路而直达本源,找到无比珍贵的宝藏。这就好像我们前面已经过了千百万年的道路,过了千百万个六道轮回的关头,现在终于来到最后的一个关头,我们如今幸有了人身,眼见就快要成功了,如果在这最后一关却选错了路,你说可不可惜呢?天下最可惜的莫过于这种事情了!因此你一定要慎选你的修行道路才好呀!

此处老子用「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这句话,来勉励我们,只要如法修行,每个人都可以一级级的溯回本源的。从胎卵湿化经过很多次的轮转造化,再往上跳一级,然后再经过很多次轮转造化,再往上跳一级…跳到最后要成佛之前的一个阶梯,就是我们这个「人身」了!所以人若懂得运用一身的造化之妙(本性),再往上跳一级,就可以回到他的本源了,就可以成佛了。有幸获得人身的人,怎能不好好运用自己的自性,将你送到安稳的彼岸呢!这就是这句「降本流末,而生万物」的言外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2: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这一段是老子要告诉我们,这道在我们身中是什么样子,让我们懂得去观察与维护这大道在身中应有的自然本貌,让我们能够时时见性,时时都走在迈向返本还原的道路上。

◎清者浊之源:

上一句讲「本」是「末」的源头,这一句讲「清」是「浊」的源头。虽然末已经「浊」了,但若能直通其本,仍可以达到本源而重拾「清」的。如果我们把人拿来与天来相对,那么天是清的,人是浊的;如果把天拿来与大道来相对,那么大道是清的,天是浊的;如果把人拿来与大道来相对,那么大道是清的,人是浊的。

人虽然是浊的,但若懂得回溯其本,则依然可以见到清真的本貌。而本源那个道不好说,太上老祖现在试图换个方式,用「清」、「静」这两字来解释大道的形态,好作为人们观照一身心性时的依据,这才是老子写经的目的,否则徒然知道道有清浊,但这和自己的修为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读经典时所当知的。

大道本自具有清、浊两个层面,或清或浊都是道的一部分。每个修行人都是在追求永恒,什么是「永恒」?永恒不是永远都在清的层面,有时也会经历浊的层面。永恒就是永远随着大道的清而清,随着大道的浊而浊,永远跟随着大道造化的步伐,跟着它一起收、放,不是离开大道而另外独存,是与大道的生收、清浊在一起,这才叫「永恒」。

因此在往内觉观一身气机实相的时候,它不会一直都处于「清」,也不会一直处于「浊」,你也不应该用你的意识去创造那股气的形态,而是应该要随顺大道本自具有的阴阳消长规则,来认识你的「本性」。

因此面对内在无穷的气机变化,我们应当本着「乘着大道的造化而来,驾着大道的造化而归」的心态,泰然处之,就是道家所谓的「无为」,无为是永远与道同在,这才是真正的「永恒」。有了这个心态,不必做佛才永恒,做人的当下也就永恒了。

很多人都误解了「无为」与「永恒」,以为「无为」就是什么作为都免了,以为「永恒」就是天天住在天上的金屋里无所事事!为了解开这一层层的误会,因此上天派了一代代的圣贤不断降世,著书立说,用意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如何随顺内在的自然,好让我们永远走在自性无为的正路上。

前段说这个道「有清有浊」,而这句「清者浊之源」。从外物来说,这个「清」可以指大道,而「浊」则可以指世上所有一切的万物与众生。万物虽已降本流末,但在万物的身中,仍具足大道具体而微的一切机能,是虽浊而仍不离以清为本,故曰「清者浊之源」。

而在于观照自身的应用来说,这「清」字又可以类比为起心动念前,身中气机一片太和的景象;这「浊」字可以类比为起心动念后,身中喜怒哀乐已发的景象。喜怒哀乐虽发,但智者往内觉观时,亦只见到那股能量气机生灭起伏的清真实相而已,了无烦恼罣碍的束缚。

为什么喜怒已发却又了无罣碍呢?因为喜怒是一股能量所造成的,而能量毕竟只是能量,再也没有什么其它意义存在里面,因此观照气机能量的实相,能在烦恼的当下渡入菩提。故反观「实相」能让你虽处浊而仍不离以清为本,虽喜怒已发而仍然中了气机实相的本真,这便是「清者浊之源」的切身用意了。

◎动者静之基:

究竟这大道是动的?还是静的呢?究竟这清静经是在动态中?还是静态中的呢?看来清静经好像在劝静,所有的经典也都告诉我们要定、要静…然而这会让我们造成一个很大的误解,会让读经典的人不是修得像枯木死灰,就是修得沉空守寂!为了要救这个弊端,所以老君刻意用这句「动者静之基」,来破除顽空者的执迷。意思是说:「动是静的基础」,更简单的说:「真静正是建立在动态之中的!」

譬如,有一艘船正在河中奔驰,我静静的坐在船上,这就是「动者静之基」,因为这时静的基础建立在奔驰的船上面。又如漂浮在太虚中的地球是动的还是静的呢?是动的!而我们静静的住在这个地球上,其实我们的静根本就不是静,而是动。这就是「动者静之基」的意思。

大道中的「静」是在动中的,这个静不是凡夫所认为那个毫无气机动荡、毫无举止、毫无想法的静。老君所要强调的是「动中的静」才是真静,故曰:「动者静之基」。

再譬如一棵树,你今天看、明天看、后天看没什么变化,你认为那棵树非常的「静」;但是若相隔了两年突然看到,哦!长这么大!其实它不是突然变大,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大的。可见我们虽然从表面上看它很静,其实它内部的造化是非常跃动的。那棵树“静静的”在造化!那「造化」两个字是静还是动呢?是动的,不是静的!这就是「动是静的基础」。

老子提出「动者静之基」,是要提醒我们不要误解「静」的意思。为什么很多人读经典读不通,读到经典里面说要清、要静!于是他开始约束外在的行为、约束内在的思想,一直约束到如枯木死灰般的死寂,结果与大道刚好相违背!为什么经典中会有顽空、沉空守寂、枯木死灰…这些名词的出现,就是在骂这些错解经义的拘拘腐儒,这些人都是误解一个「静」字,把静看成静,而非动中之真静,所以才让这圣贤心法尽失矣。

这句话是在强调,大道本是一种动态的造化,这造化乃是无时无刻依循着一定的次序在你身中运行的,既然是道一种「运行」,那么这现象到底是动还是静呢?想要一语道破这个现象,可真是不好说明了!所以老子用了「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这段话,来说明大道所谓的「清静」。其实道的「清」里面含着浊,「静」里面又含着动的!老子刻意补充「浊」的角度,以及「动」的角度,述说大道常被人们误解及遗漏的部分真相,但这真是不容易用三言两语说明的呀!

大道这一股气时而清、时而浊、时而动、时而静,然而清浊本是大道运行造化的风貌。在你自身的观照体验中,这一股气虽静也在动中,而动态中若能中了大道自然的节律,了无人欲的干扰造作的话,虽动也依然算是在静中,所以说「动者静之基」。

就像六祖坛经里的一段话:「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意思是说很多人都在修持一个「静」字,但大家常常错把「静」字与「不动」画上等号,所以六祖说,这些以修「不动行」以为功力的见解,他们错以为身体不要动、心念不动、讲话放慢、走路放慢…,这样叫做「静」!六祖说这种叫做「同无情不动」。这与无情的草木岂不是一样吗了?若这等见解能成佛,那些不笑不动的草木,岂不是比我们更早成佛了吗?接着六祖说:「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可见真正的不动、真正的静,是在气机动荡中体验来的。这与老子的「动者静之基」是完全一样意思的。

假使有个人,他平常举止慢,动作也慢,讲话慢条斯理,你就说,嗯!这个人很「静」;而另外一个人你看他很会骂人,骂得脸红脖子粗,但是转过脸心平气和,好像未曾发生过什么似的!这个人才是真功夫!若是从外相来看,骂人的怎能叫静呢?然而你看那个诸葛亮上阵对敌时,还有人被他骂到脑溢血栽下马来,当场摔死的,可是诸葛亮在骂人时,丝毫不被涌上胸头的那股气血所罣碍,这才是真静的功夫。因此真静不是在静中求的,那「动中实相」的功夫,正是从动荡里磨鍊出来的。

老子讲「动者静之基」,原因就在这里,从水里来火里去,在激荡中历练出来的实相才是真功夫,从离群索居去获得的清静,那只是环境造成的假象,当气血再度涌上心头时,仍然是烦恼不堪的。就像有一个禅师,在庙里面待了几十年,自以为德性高超,一入了世却天天与人家吵架,火气很大,那种静就不叫做静。

什么叫静?道是阴阳二气,我们的身内当然也充满着阴阳二气,那么阴阳二气在我们身体里面,应该是动的还是静的呢?道是活的,阴阳二气也是活的,因此当然是动态的,不动怎么造化呢?阴阳就是要一直动,它才能够维持万物的生命,阴阳自然的动,自然的在你身中推运,那就是你的「性命」。因此往内觉观时,千万别误以为要看到身内毫无动态才叫做静,而是要在动中依然保持如如的实相才见功夫,故曰「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大道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一个人如果能够常常保持心性的清静,就离道不远了。你会说,道既然有清有浊,有动有静,那为什么不写「人能常浊动,天地悉皆归」呢?这样写固无不可,但这样写的话,由语意所造成的误会就更大了。所以老君选用「清静」这两个字来引人入道。

我们说佛不能有对待,那么请问「清」与「静」算不算有对待呢?清与浊相对,静与动相对,这当然也是对待的字眼。那么有人就说:「老子根本就没有跳脱对待嘛!」如果你也这样来评说老子,那你就错了!因为前提他已经讲得非常明白了,他说他的清里面有浊,他的静里面有动,所以你可别误会他的意思。经典都是这样,用有对待的文字,去形容没有对待的实相,为了怕引起误会,句句都埋了很多的伏笔,让你前后对照时,能明白真正的意思。

这这「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的意思是说,如果你能在自己的身中,体验到那气机生灭起伏,动静清浊变化无常的本貌,丝毫不起好恶分别的知见,体验到那虽浊不离清、虽动不离静的实相,那么天地间最巧妙的造化之益,当下就能显现于你的一身之中了。所以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如果你把这两句话翻译成天地都会在你身中,或是天地那时都归你管,那就太自我膨胀了。这样的解法是自我安慰,不符经意!

老君在前面就已经讲过「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天地内的所有一切万物的变化皆由大道所主宰!我们身中所有一切生成蕴化的那些过程也是由大道来主宰的!大道造天、造地、造万物的神奇造化,也将会在你身中一一的呈现出来,衪将运用这个造化,创造出一位大佛的金刚法身来,因此叫做「天地悉皆归」。「悉」字指的是所有一切大道的奇妙造化,将会在你身中有条不紊的、依序的发生。

我所说的「造化」,是一个概略的说法,若是把这造化加以细说,也就是丹经道书里面所谈的修鍊功程,好比「九节玄功」之类,或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类,也是佛家所说的「修炼金刚法身」之类。其实从本性的角度来说,功夫根本就不是功夫,火侯根本就不是什么火侯,这些都只是本性造化的自然次序使然,那些名称则可有可无的。

就如同一棵树从种子开始,到它变成神木为止,若是把中间所有的变化过程分成九等,并且给它种种名称,我们也可以说这是神木的「九节功夫」、「九节火侯」!当然你要把它分成十等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前面第一章是在讲万物都是大道所造化,其大意是提醒我们,不要只注重有形的,应该更要注重无形的真宰,因为那个才是真正的生命所在。第二章是提醒我们,大道就具足于你的一身,不在外面,有身体就有道,因为男清女浊、男动女静就是大道所造成的,所以在我们的身上就有一个无形的大道存在,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所在。因此无形的生命更要注意。

我们现在都只注重有形肉体的需求,而忽略真正的生命的需求。要怎么样才可以获得无形生命的安定?要怎样才能让无形生命的力量与功能发挥出来?很少人曾经探讨这一点。

第三章是在提醒我们,如何与大道和平共处,而在自身中获致大道所有的好处,使一切神奇的造化在你的身中发生。老子的答案就是这「清静」两个字了。人如果能够常守着清静,就可获致大道无尽的好处。不过这个清静两字的意思是有前提的,这个清含着浊,这个静含着动,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清静!人们如果保有大道那个本自清静的面貌,不要加上你的妄见去干涉与破坏,一切要依照大道本自清静的面貌,就能获致「天地悉皆归」的好处了。

大道是什么面貌?就是有阴有阳、有动有静、有清有浊…,大道本有自然的造化次序与规则,这规则如果能够完整的护持好,天地所有一切造化之妙,将在你身中一一的发生了。

因此这句「天地悉皆归」,就是显现出你的「造化之性」了,这也就是佛家的「见性」。显现你的造化之性也就是得到大道之妙了。什么是性?「天命之谓性」,物物各具的造化规则就是该物的「性」,老天所给你的造化规则就是你的「本性」!

好比树有树的性、水有水的性、火有火的性,凡同类之物必有相同的造化之性,异类之物也必有不同的造化之性。那么人类既为同一类,必也有一个完全相同的造化规则存在的。属于人的造化规则就是人的「本性」,或称为「佛性」。而人的本性被贪嗔痴爱破坏之后,则又转向了另一个六道轮回的造化规则;但反过来说,众生由这个己经被知见破坏的六道造化规律,转向本来纯净自然的成佛造化规律,便叫做「见性」了。

「见性」是从你一身来说的,而「天地悉皆归」则是从大道的造化来说,大道的造化全部具足于你的一身之中,就是如来佛的「见性」,也是老子的「天地悉皆归」了,而孟子所说的:「天下万物皆备于我」也是同样的意思。好多人把孟子的这一句话,解为天底下的万物,不论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都是要生来给我吃的!不是这个意思,这话的本意是说,那个生天生地的真宰,其造化的精华都已齐备于你的身中供你使用了,故曰「天下万物皆备于我」。

如果我们能够照见自性的本来清静,那奇妙的造化将使你由原来的「降本流末」而开始转为「由末而返本」,这便是修鍊家所谓的「返本还原」之说。为什么现在大道的造化规则不能让你由末而返本呢?因为加上你的分别、你的烦恼在中间捣蛋,你的妄情妄识把周身造化给破坏了!

了解这个道理,每个人就应当开始学习观照自性的本来清静,以便找回真正的自己!不过这个清静真是不好表达,这清里含着浊,虽浊而不离清;这静里含着动,虽动而不离静!大家都是在这个基本认识上出问题了!这就是这障碍,使得道学成为一个不易了解的难题,这就是千经万典用尽各种巧妙比喻,仍然讲不破的心法所在了!自有史以来,这一关文字障不知道考倒多少英雄好汉!每个想要学道的人,都得小心呀!

好比道德经的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之后又说「此两者同谓之玄」。老子用「无」与「有」这两个完全相反的字,来表达同一个道体,又说这两字虽完全不同,但都可以用来形容大道的本体,这两字都很玄,都能通往真理,它们根本无二无别,在自身中体会到这个境界,才是超越二元对立的「不二心法」。

因此我们想要学得这个超越对待之外的「不二心法」,就得先在观照自身本体的当下,学习怎么把「无与有」、「清与浊」、「动与静」在观照自性时,觉知到完全一致,融合到天衣无缝才行。试看历代多少高僧大德,悟到老了都没悟出所以然来,可见它真是不容易的课题呀!

总之,大道虽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但人们却因堕于浊与动之中,而与清静愈来愈远,人们已经失去在浊动之中仍不离清静的真味,故老子有这一段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2: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气之清者谓之「神」,「神」指的是人人本自具有的神性,不是指外在的神明。神就是本性中奇妙的造化,也可以说造化之精纯神妙者。如此来说,一棵树、一株草里也有自己的神,不然怎么行它特有的造化呢!而人身里有没有神呢?当然有的,不然怎么行佛性的造化呢!

造化为什么称为神?好比一个胚胎变成婴儿的造化过程,想细的想想,那造化可真是神了咧!简直是妙不可言!万物都靠阴阳二气的奇妙造化而生生不息,那造化有神妙不可言喻之处,所以我们称为「神」!因此你有没有神?当然有!这神在自己身上我们就称为「性」。性清静了才称为神,性动浊了虽然还没死,也活像个鬼了!

人的神性有其自然原始的造化特质,这个特质在未受贪嗔情识污染之前称为「清」。但人的心意纷纷,却使它扰乱了,使它的神性偏离了应有的造化轨道,因此称为「浊」。就像我们的心受到某件事情罣碍的时候,身中那份清明太和的气机感受马上就不见了。所以人们的神由清变浊,是谁使然?是心识所造成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感到神昏气暗,睡到十点都不会饱,头脑很重,常常迟到,这都是因为神性渐渐由清转浊的缘故。一个人气如果很清,精神会很好,一到该起床的时间就睡不着,整日神采奕奕。人的气一浊就昏昏沉沉,怎么睡都睡不饱,做什么都没精神,整日无精打采。

老君说「人神好清」,为什么说人神是好清的呢?因为它在清静的气机中最容易展开它的神性,又只要它的造化神性一展开,就能去浊留清,就能使自己的气愈来愈清纯,这便是神性的特质,故曰「人神好清」。

然而这个良善的功能被谁破坏呢?「而心扰之」,是被我们的妄心给破坏了。至于心如何牵扰去浊留清的神性?如何使你的神性变得昏昏浊浊、变得与鬼日近,这是怎么造成的呢?答案就在下一句…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人心好静」是指人的本心,在还未受后天情识污染之前,身中气机只是尽情的生灭起伏时,并未攀附任何爱恨情仇等意义上去,也无烦恼痛苦等罣碍,故曰:「人心好静」。但这个静被什么东西给破坏了?老子说:「而欲牵之」,被攀附在气上的「欲」给破坏了!

老子说是欲牵扰了心,而心又牵扰了神。这个「欲」使我们神性中的奇妙造化散失了大半,阴气代谢不掉,阳气不能保存,久了就显得神昏气暗。若是一个人的元神具足,造化的动力充足,身中的阴阳代谢畅旺,久了自然神清气爽。但这个造化功能被什么东西给破坏了呢?被「欲」给拘累了。你会看到嗜欲越深的人,元神奔散越快,浊的气愈来愈重,整个人显得重浊昏沉。

什么是「欲」呢?「心」上加一个「欲」,简单的说,就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个「要」!「要」、「不要」都算欲!那是一种「我很想要」、「我没有要到会难过…」等欲望;当然也包含着种种「不要」的意念在内。

你说「要」、「不要」都算欲,那么对明天的行程做一个计划表,这也算欲吗?不算的,因为你在计划之间,没有欲望来袭时的那种强烈冲动,也没有欲罢不能的烦恼牵绊,这种念头通通叫「无念」!对带好恶情绪的念叫「无念」,不叫欲!这个观念一定要辨别清楚,经典才看得懂,也才不会在研究圣贤心法时,堕入顽空之病。

当我想要一个东西,想到心里会难过、会冲动、会有情绪,那么胸中心头一窍(黄庭)内的气血就开始动荡,好像群魔便乱舞了,因此周身的神气便开始飘散。至于内心在罣碍时,为什么神气会飘散呢?这也是本性中自有的功能,这点每个人都可以在自身中体验看看,确实是如此的。

比如一个人连续三天生闷气,你就会发现整个人的精力会不足,气色也会走了样!或是当你盛怒之后,整个人会觉得非常疲累,有时连腰都会酸,背都会痛。可见人们的欲心一动,就立即能耗散我们身中这一股浩然之正气。时间再久一点,你会变得晚上睡不着,白天却起不来,这就是你那安定的精、气、神已经散失大半的证明了。在你身中造化的主轴就是气,气散失了,造化必然迟滞,你的精神必然失调。

好比一个人要得到健康,最起码就是血液循环要流畅,如果你的血管变小了,血液的流动只剩下百分之六十,请问这个代谢效率还可以维持你的健康吗?我想能维持不死就不错了!我们身中的浩然正气也是一样,气散失了、变少了,整个神性的代谢造化功能也迟滞了,去浊留清的功能也降低了,清的留不住,浊的必然增加,所以就愈来愈无精打采,愈来愈昏昏沉沉,这是自然的道理。

有这种情况的人一定常常迟到,上班情绪也会不太好,杂念很多,烦恼很多,因为气一不足就飘荡,气飘荡也等于心情在飘荡,所以心情常常不太好,心情不好又会产生很多渴求,很多「要」与「不要」,就这样走入恶性的循环而无法自拔。这些看起来好像不相干的事,其实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若你怀疑这点,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你的身、心间的交互关系两三天,就可以明白了。这种观察自我内在身心总总变化的学问,就是古圣先贤所谓的「内观」。观察你被周围事物刺激的时候,你身体的气血怎么变化?而气血变化时,心情是否跟着变化?观察一段时间,你自然会楔入主题的。

例如:明天你上班,骑车或坐车到公司的路程中,仔细的观察自己心情变化有多少回,而每一回的心情变化,身内的气血是否跟着起伏,仔细的观察,你会发现无数个当下,气血变化竟是这么的丰富,且与心情间的关系是这么的直接!这点要留待您仔细的观察一阵子,以能明白这个真相的!

总之,心会扰乱人的气血、精神,这绝不是个理论而已,而是非常确切在你身中发生的事实。好比听到一句话你觉得不入耳、不服气,那当下胸口的气血发生了什么变化?不服气时必有一个感觉在胸中变化,那个感受让人不舒服,不然你怎么知道你不服气?这不是你在头脑里面想着「不服气」三个字而已,事实上这三个字你并未想象,然而你内在有一个非常不舒服的感觉正在发生,是那个感觉代表你的不服气,是那个感觉让你不舒服。所有的情绪都是这样,情绪并非只是一个想法而已,最重要的是一种动荡的感觉。

很多人听经典,听了几年都听不懂,就是分不清楚「思想」与「感受」的差别,结果离开经典所要表达的主题却愈来愈远。就像这个「欲」字,它所述说的只是内心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而不是一个思想而已。这个内在的真相,只有在自身中实际检验的人,才能得到确切的把握。

为什么人的心会扰乱我们的神呢?前面说,天地是大道所生的,日月是大道所运行的,万物是大道所长养的,男女是大道所生化的…,那么请问大道是什么?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见道就是「阴阳」;因此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天地是谁生的?是阴阳生的;万物是谁生的?也是阴阳生的;日月是谁来运行的?还是阴阳;而你是谁所生化出来的?还是阴阳!这天底下的任何万物,大到天地,小到一粒质子、一个分子,都是阴阳所造化出来的,当然包含你!

愈来愈有意思了,你的生命既然是阴阳所生化出来的,那么你的「心」是由什么所组成的呢?还是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离了阴阳道不成,甚至连你的心、你的性、你的命,也都是阴阳所组成的。

今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正是因为阴阳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你的舌头能够尝味道,也是因为阴阳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今天我们的心能够思考、能感觉,所凭借的是什么呢?也正是阴阳中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

说得再简单一点,你的心就是气,你那内心中的所有情绪、贪嗔痴爱的变化,即是心头一丁点气机的起伏变化而已。那么存在你那心中的「欲」,不也是心头一丁点机气的起伏变化所造成的吗!

我的恩师 马祖曾说:「心即是气」、「心的变化即是气的变化」等至理名言。若未深切的反观,忽然听到这话,大家都想不懂!然而仔细的反观自己的身心变化,这道理是非常明白易懂的。

阴阳里面的感知功能称为「心」,阴阳里的造奇妙化称为「神」。神当然也是阴阳所组成的!「而心扰之」,心可以扰乱神,为什么心可以扰乱你的神?因为心是阴阳做的,神也是阴阳做的,因此它们彼此间是相互影响的。心一动,阴阳就动了!神当然也动了!

为什么你的心足以破坏你身中那奇妙的造化,因为身中的造化就是阴阳的造化,心一动把阴阳给牵动了,那奇妙的造化当下立即就破坏了!那阴阳本有的造化性质若是没有遭到破坏,或是重新显现出来,佛经中都称为「见性」!见性就是显现出那阴阳原始的造化形性质来,造化之性完美无缺的意思。

人类应有的造化,在本性中早己具有,人们返本还原的造化,也在本性中早已具有,能够唤醒这个本自具有的造化机制的人,我们就称他为「见性」的人。见了性就是全了天赋的造化,如此才能往佛的路上迈进,所以佛家说:「见性成佛」。

然而本性被「心」给扰乱了,而心则是是被「欲」给牵累了!心不先清明,则性无以显现,所以佛家说:「明心而后才见性;见性而后成佛」,「明心」就是把那心中的「欲」都认清、都拔除,扰乱性的因素拔除之后,才能见性,这是圣贤一贯的修行脉络,这便是修行的次第。由此也可见老子所提倡的修行理论,与释迦牟尼佛所提倡的,实际上完全一致。

很多人听到这里常常有个疑惑,难道人的心不能有什么思考吗?可以的,思考、计划事情的本身不叫做动心,也不会破坏本性的造化;只有胸中气血有「欲牵之」的时候,才称为动心,才会破坏本性中的造化。这一定要分辨清楚才行。

「欲」就是夹杂情绪的冲动,譬如:我想要一台车,我朝朝暮暮想着一台车,得不到时心里就好烦,好冲动!这就是「欲」。如果只是脑中想着「我想要一台车」这并没有欲;但是我要一台车,想到没有要到不行,我觉得没有这台车子很没有面子,为此我觉得很难过…这样样便是「欲牵之」的当下了。反过来说,当我有一台名贵的车,所以在别人面前我感觉倍感尊荣,得意洋洋,这样也是「欲牵之」的当下了。

我所要表达的是「欲」是一种情绪,是胸中的一种冲动,是一种不能自已、不能释怀的感觉…那个胸中的感觉才叫「欲念」。然而那股感觉的真相,只是一股气的变化,一种能量的变化,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种感受的变化。

「欲」是一种好恶的感觉,对着无意义的气血活动,竟攀附了好恶的意义,这就是「欲」。这种感受会演变成我们的情绪,情绪常常牵动,我们就会感到疲累,因为它牵扰了我们的神性,损失了我们的元气,更会不断牵扰我们的心思,造成更多的情绪。因此我们不要老是误以为烦恼的元凶是脑中的想法,其实真正的元凶是胸中的「感受」。

当你要一个东西、渴求一个东西的时候,反观你的身体必有一些冲动,那个冲动致使你必须要、你很想要…,那个感觉在你渴求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会出现,那个感觉才称为「欲」。

反之当我内心产生抗拒、不悦、厌烦、忧伤…的时候,身中也必有一股股感受冲动正在升起,是它使我久久不能自已,那个冲动也称为「欲」。这「贪嗔」两者的形态虽有一点差别,但都离不开气的消长形态而已。

仔细的反观自身,您终究会发现,所谓的「欲」就是一种能量的冲动,而所谓能量的冲动,就是气在胸中的一丁点变化而已。而那气的变化本无意义、本无烦恼,但那气的变化的当下,却被你误判为具有贪嗔意义的冲动,你不是因此堕入抗拒不已,就是堕入贪爱不已,这才是罪与烦恼的根源。您若能在自身中经验到这个事实,将「欲」与「气机的真相」比对出个究竟来,烦恼的当下即刻获得解脱。

因此想要寻求解脱的人,必需要开始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什么叫欲?为什么我说欲是攀附在气上?为什么心跟气有关?你要常常观察身心的关系,例如你疲惫的时候,你要观察身体的什么地方使你有这种感觉?你饿了的时候就观察,那个想吃的渴望在哪里发生?除了胃部有感觉以外,其它什么地方有冲动的感觉?身体用什么形式传达给你这么渴求食物的欲望?

想上厕所的时候就观察,那个使我我迫不及待一定要去的感觉从哪儿散发出来?你一定觉得膀胱有一点胀,但只有这样吗?你要自己找答案,这个答案我给你是没有用的,你必须亲身去经验。

当你昏昏沉沉快睡去的时候,那个昏沉感在哪里?从哪里发生?你躺在床上在身体上一区区的找,你先动动手,手很睏吗?不会!你动动头,头很睏吗?你说对啊,头很睏,在哪里?左边还是右边?比较看看,这是我多年前常做的事,当你觉得有一种渴望、一种心情,你就动动这边动动那边,常常往自身上观察,这就是内观你的本体的开始。

清静经在第七章中,老子就会讲到内观的重要,及内观的方法了。内观就是观察自己身上的一切感受变化,与起心动念之间的关系。这学问你所凭借的就是你的感觉、感受。去感觉你是如何将本无意义的气机变化分出好恶的?这点你得先看出一个眉目,起码你要知道「欲」在身中究竟是长什么样子,再进入清静经的下一章才能切入主轴。因为下一章说:「能遣其欲,而心自静」,能够遣除他的欲,心自然静下来了。你如果连「欲」攀附在那儿都分不清楚的话,就无从体验起了。

也许你会说,欲望是什么?我还要你讲吗?我从小活到这么大,我还不知道什么叫欲吗!这话可别说得太满,那可未必尽然!事实上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自己身中欲望的真相呢!当你仔细的观察,你会发现就连这个最简单的欲念:「我好想拥有那个东西哦!」你未必知道发出这个念头之前,胸中到底先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会说:「就只是我想要呀!」是吗?那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他还在脑袋里不断的对自己说「不行」!但是最后还是去犯错了!这是他想要吗?其实它不想要,但是「理智」战不过「冲动」!最后主宰它的,往往是胸中「冲动」的那一丁点感觉而已。

再例如说:「那人讲话,听了真烦!」碰到这种情况,先不要去分析他为什么令我很烦,也不需要着找一些好听的道理来转疑自己心中的那个不快。因为这样总是在「时时勤拂拭」,没完没了的!不如干脆直接观察那个「烦」在我身上的什么位置发生呢?你想都不用想就会说「在心里」!但心在哪里呢?摸摸看!用手去触摸那个不快的感觉,你就能摸到「胸口」了!

而此刻胸口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令你如此的难过呢?是什么感觉令你「好烦」!你会说里面好烦,但这样等于没有说出答案,里面到底是什么感觉让你觉得烦呢?这些是你的功课,你要在自己身中体会观察,才能知道「欲」是什么?

欲在身中是什么真相?经过不断的观察,你终究会发现,「欲」一动的当下,也就是胸中气机在暗潮汹涌的当下,这是同一剎那的事。你的胸中有一股气在萦绕的时候,你的思维便会随着这一股气而开始飘动不已。除了少数的智者能够跳脱这个气血波动的控制之外,绝大多数的众生都会跟着气血的起伏而翩然起舞,而不能自已。

对于众生来说,胸中的气一动就代表欲在动,欲在动就代表心在动,心一动则不仅只有行为会偏差,连内在的「神性」也一并被牵动,神性一动则周身的先天造化完全被扰乱了,这就是众生无法走向天堂之路的原因所在。

这个「欲」字在你身中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种思考而已,好比「我很喜欢这个人」,这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个思考,不是头脑说“喜欢吧!”你就会喜欢的;但是当喜欢的感觉缠住你的时候,纵然你脑袋不断的说“不喜欢!”但你的内心依然喜欢得不得了!

因此「欲」是一种在内心冲动不已的感觉,而感觉的激荡起伏,其实就是一股气机在激荡,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一股“能量”在变化而已。然而能量不论怎么变化,它本不代表任何意义的!而众生对方寸中那股能量变化的看法产生了问题,他们把某种形态的能量看成喜欢,又把某种形态的能量看成不喜欢,当六根接受到外物的讯息,而在内心产生些微能量变化的同时,众生们就不停的对无意义的气机,攀附上无限的贪嗔好恶(欲)的分别知见,并且愿意终身受那一丁点能量变化及错误知见的操控,这是天下众生早已根深蒂固的习性模式了!

然而心中会有陷入欲的时候,也有无欲的时候。我们所要治的是「欲」,而不是「无欲」的部分。因为没有欲的部分本来就不会牵扰人,也不会牵扰到我们的神性,它当然可以自由存在的。这个差异你一定得分清楚,才不会修了半天,欲没除掉反而修成一身的完空执着。稍加观察,你就能分出他们的不同,也才能了解这个主题对于你的日常生活影响有多大,危害到什么程度。

当然很多人觉得「欲」这个字还不简单,欲就是欲念、就是欲望,这样就可以一语带过,何必讲那么多!但这样的解释对于你的实修又有什么帮助?还有大家在修行的一开始,每天都在研究怎么样没有欲,怎么样使欲望消退,我说这样虽然好,但不够根本。因为想要有所进步,一开始你就要耐住性子慢慢反观,你得要先了解什么是欲,看出你的欲在胸中是什么真相?它在哪里?怎么发生?一天大概发作几次?大半属于哪种类型的欲?它每次来多久才散去?你多半用什么方法对治?能不能在当下得到解脱?有没有符合「如是观」及「无为」的经意,有没有究竟?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些根本的问题,如果无法在自身中验证出个眉目来,想要看懂任何一部经文,讲实在话,你只能做白话翻译,至于真正的内涵,根本无法了解的。就像清静经中的「欲」字,指的是胸中的气机、胸中的冲动能量,而你说的「欲」,只是欲望两字,或是脑中的一个想法,丝毫没有交集,经读得再多,修得再久,也没丝毫效用的。

但这过程中,也许你会像一些学员一样,刚开始观察时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欲望,觉得自己很完美!但是观了几个月后慢慢发现「我的欲望怎么这么多!都是那个张庆祥害的,教我什么观察,才让我变成这么多欲!这么丑陋!」我曾经接到几通这样指责的电话,说他没学黄庭禅以前本来是很好的,学了黄庭禅以后,怎么自己变这么丑陋!我说丑陋不是我造成的,你本来就这样,只是你以前没有仔细的自我观察而已。

修行就像在为自己治病一样,一开始要先找出自己的病,这是好事,绝不是坏事,隐藏自己的病情才是无可救药。看到自己不净的欲是如此的多,看到自己的内在是如此的鄙陋,这就象是找到病因一样,这才是踏上修行的第一步。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心中那些「要」与「不要」的冲动都算欲,「喜欢」与「讨厌」也都算欲,凡是有贪嗔好恶的对待感受都算!你说:「很讨厌!」你嘴巴说很讨厌,那不叫讨厌,讨厌是在心中充满一个感觉、一种抗拒,那个才叫讨厌、才叫欲。

大多数的人都很怕人家批评,而这也代表喜欢人家褒奖。但如果人家褒奖你,你又说没有啦!又开始扭捏,因为你会害羞,害羞时又有一种讨厌感浮上来,我讨厌被众目睽睽所注目,我们就是这样子,一天之中心情起起伏伏到底有几回!

在一般人的生活中,信手拈来都是欲的影子,这对待之害是这么的无孔不入,人心几乎是时时刻刻都在被牵扰,我们的神性几乎没有完好的一刻!为什么说修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因为清楚欲望是什么的人很少,而能藉由反观去认清的又更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2: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常」就是日常的时时刻刻中;「遣」是去除;时时刻刻都能够反观气机的实相,遣去攀附在上面的对待知见,就是「常能遣其欲」的意思。所谓对待知见拿掉,指的不是拿掉头脑中的思考,不是叫你的脑海里不要想起对错的、美丑的、或好坏的…等字眼,也不是叫你不要想起我要、我不要…等字眼,这样的见解对修行是毫无帮助的。

所谓不被贪嗔对待及分别知见所綑绑,是要对「胸中」任何正在升起的感受,不要加以分别取舍,只是看着它自在的发生,看着那股能量自在的来去,就像站在山头看着云雾在山头升降一般,投入其中,只是不与云雾有什么罣碍而已。

真正的「内心」就藏在我们的胸膛的两乳之中,深度约在皮下两三寸的地方,那才是情绪的战场,分别知见的所在。黄帝内经称它为「膻中」,帝尧以前有个修行人录图子称它为「黄庭」,孔子在易经中称它为「黄中」,佛陀称它为「心轮」,修行人称它为「方寸」,读书人称它为「寸衷、衷心」,众生称它为「心头、内心」…我则喜欢「黄庭」这名字,因为它出现在五教之前,没有派别的纷争。(有关黄庭的真相,请详阅愚着「失落的内心」,或上「黄庭禅」网站下载便能明了。)

佛家说「观自在」就是在讲内心的自在意境。但要记得,内心的自在不是把感觉拿掉,或转移掉,也不是把想法、念头都拿掉,而是要把你对黄庭那股能量的分别取舍拿掉,把你对那股气的好恶知见拿掉!若真的能对黄庭的那股能量不存任何取舍知见,你必能任它在你的身中自在自去,不再因为它的存在,或有任何改变而有丝毫罣碍的。那时不论你的情绪如何的动荡,一点也不会因此而感到烦恼的。

若是你还是想要把这一丁点本无意义的气机消灭掉、转移掉,那就表示你对它还有好恶取舍的知见存在,这不叫「观自在」,也不叫「如是观」。纵然你能抚平你的情绪而获得清静,这也是非常短暂的「假清静」而已。古圣先贤「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不二心法,其难以悟入的地方,就是在这个「气机实相」的环节上,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要观察你的「欲」在身中的真相并不难,只要静静的观察一个月,就能有很大的收获。但接下来要如何遣除你的「欲」呢?若不得要领,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好比你告诉自己不要再贪爱了,但是当全身充满一种贪爱的感觉的时候,脑中那个「不要贪」的想法,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你告诉自己不要在意,但当身中那一丁点能量充满「在意」的知见时,那脑中的理智往往毫无作用。因为「内心」那一丁点能量的冲动,往往会胜过脑袋中的理智。最后想法归想法,做法归做法,内心与想法常常矛盾不堪。

多数的人一听到「清静」就直觉的认为,是不是要把身体的所有不快感觉都拿掉?或是不是要把想法也拿掉。可惜「感觉」与「想法」都是我们生命的基本功能,就像眼能看、耳能听一样,他们永远不可能拿掉的!就算没了肉体,做了鬼、做了佛,依然充满着感觉、思考、看、听的能力,若没了这些能力,那也无法感觉地狱的苦及天堂的乐了,那去天堂或地狱又有什么差别呢?

既然胸中那令我不快的感觉是拿不掉的,那么要如何不受感觉与想法所操控呢?其关键并不是要拿掉感觉及想法,而是要放下攀附在「黄庭」感受上的分别知见。

不要让胸中的一丁点能量变化与好恶知见相联结,因为能量毕竟只是能量,不论它在胸中如何起伏变化,不论它在胸中如何来来去去,它依然不代表任何意义。透过观照的练习,你将保有这个原始的知觉,其余的知见都加不上去,这能量可以与你的心情无关,可以与你的欲望无关,请不要错以为它就是你的心情,也你不要把它看成你的欲望。只是学习看着它本无意义的原貌,你的欲、你的烦恼罣碍自然就不见了。

假设这里有两个人,一个习惯看着胸中气机生灭起伏的实相,不论胸中发生什么感受,它总是悠闲的任其自然发生;一个则将胸中能量的变化解读为好恶的心情,一点点发生就奔忙于想要去改造或去除它;由于这两者于胸中感受知见的不同,而产生出来的心境质量,将有天壤之别。

习惯看能量实相的人,因为没有好恶知见,故不易受感受的牵累,脑中的思緖也将渐渐变得非常简单清晰,这是很自然的效果;而习惯把能量加上好恶知见的人,胸中只要有一点点感受在变化,就容易受到好恶的牵累,心一有了拖累,脑中的思绪也就渐渐变得非常的复杂飘荡。

这就像马和马车之间的关系,马走歪了,马车当然也会跟着走歪了。因此当马车走不正时,你要打马车还是打马呢?当然要打马才有用!就像情绪管理一样,脑中的念头就像马车,而黄庭中的情绪就像那匹马,这两者若出了问题,要处理谁才会有效果呢?答案是「内心的情绪」。只要内心气机上不再攀附知见,脑袋自然就会平稳下来。

但不幸的是,最后他总是误以为是脑袋的想法出了问题,整日都在设法想让脑袋停下来,好像那个愚笨的马伕,不断的鞭打马车一样,总是得不到好的效果。每当胸中的感受一来袭,他立即无法自拔,并且脑中还会因此激发出更多扰人的念头出来。这种情绪管理的方式其实是本末倒置,功效非常短暂的。

所以「遣其欲」要从哪里遣呢?若比较「胸中感受」及「脑中思考」这两者来说,关键在于正了「你对胸中感受的知见」,这点分别知见若能透过观照加以导正,则脑中多如牛毛的飘荡思緖,将不平而自平矣。

凡事要成功必要找对方法,「欲」是一种感觉上的知见,因此要遣去你的欲,要从正了感觉上的知见来着手,虽然这样听比较不容易懂,但是只有这样做才是有用的。

只有导正你对胸中感受的知见,才有可能使你从「欲」的綑绑中解脱出来。而不是一直在脑中告诉自己,这个不对、那个不该、我不能如此…你这样一直告诉自己,并不是没有用,而是只能得到短暂的作用,最后你不是感到内心无比的矛盾,就是觉得老是在欺骗自己,以至于澈底的失败。

不能遣除欲望的人,心就乱,能够遣除欲望的人,心就静。接下来我要来解释什么叫「静」。经典所谓的静,不是举止动静的静,而是顺着本性才叫静,静与动相对,「顺性曰静,逆性曰动!」静就是顺着身中本性的自然律动叫做静,违反这个本性的自然律动一概叫做动。

人身气机在身中自在运行的规律,应该是静态?还是动态呢?那是不一定的,它有时静,有时动,它有自然的调节规则存在。你说现在太阳到底应该在天的东边,还是在中间,还是在西边才对?不是停在哪一个刻度的问题,这些答案都对,它应该有一个自然的运动规则存在,符合这个规则都叫静,不符合这个规则都叫动。

好比太阳从东边起来西边下去,你说它是动还是静?这就是静。因为它没有一点点人为的造作去破坏原有的规律。同样的,人心的静,也是指那自然的规律而言。人心可以思考、可以计划、可以谋略、可以感觉…,这都属于人心的自然功能的一部分,它本来就该这样。如果人心顺着它应有的功能来运作、来思考、来感觉,我们说它是动还是静?是静!

人心里面对于气机的起伏有非常敏锐的觉知力,但这个天然的觉知里,对于气血的起伏未攀附任何贪嗔痴爱的意义在里面,只是觉知它的起伏、它的律动,很舒畅的,这就叫「赤子心」。然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于胸中气血的认知,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好恶污染,之后每当胸中气血一动,总是代表着无限的好恶心情、无限的欲望冲动在里面。

每当我们面对到某种的情境,胸中就会有类似的感觉出现,同一个当下也就是有类似的心情、及类似的想法出现。譬如:一个很洁癖的人,每次看到有人吐痰,胸中总是会产生一种不快的感觉,每一次都差不多。以后不论什么原因,只要那个代表不快的感觉一上来,纵然不是因看到别人吐痰而发生,他都会感受到一种不快的感受,这就叫「好恶知见」,叫「习性」,或称为「情识」。

这种习性一但被深深的记录在潜意识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像机器人一样,已经被某种知见给锁定操控了。以后一有那种气血、那种能量发生,马上就会被某种心情给枷锁住了。这样的人跟机器人一样,哪里有自由可言!每当他胸中的气血忽快忽慢、忽来忽去,心情就跟着忽上忽下、忽好忽坏,终其一辈子千篇一律,毫无弹性,这就是修行中所谓的「执着」。

几乎所有的人就是这样被习性给设定了,消沉的人被自己设定成消沉的模式,哀伤的人被自己设定成哀伤的模式,愤怒的人被自己设定成愤怒的模式,烦恼的人被自己设定成烦恼的模式…我们已经被自己的习性所设定了!而这个习性模式,并非来自于你的脑袋想要被设定,而是被胸中那股气的感知模式把你给锁定住了。

因此内观的第一要务,就是先要认清胸中这个主角,及你被它所綑绑的事实,如果你不能在自身上认识到这个事实,任你如何调整脑中的想法,也无法从烦恼里解脱出来。

所以,遣欲不是从字眼上、理论上来遣,而是要把你攀附在胸口内的分别知见拿掉而已!感觉永远都会存在,你所要拿掉的不是所有的感觉,也不是所有的想法,而是只要拿掉攀附在胸口的分别知见而已!

体会到这一环节,就可以了解到三教圣人所谓「密传的心法」了。「密」的意思是在语言之外。所谓「密传」不是故意不讲,而是因为这份真觉只能在自己的身中体验,语言所不能破,只有靠反观省察方有着落,所以才称「密」。密传不是两个人关起门来偷偷讲,圣贤早就将这密传的心法,在经典中写得明明白白了,哪有什么不能讲的,只是讲了半天没人听得懂,传了半天传不出去,所以才叫「密」传。将你攀附在心头一气上的分别知见拿掉,只是看着它那本无意义的实相,欲望就不见了,欲望就遣除了,心就静了,这就是圣圣渊渊所「密传」的真境。

人们常常「欲清静不得清静」,这是为什么呢?并非他的脑袋不想要清静,他的脑袋一直都没问题,因为他「一直都想着要清静」!只是他的内心对于气的分别知见还没有去除。因此只要对内心气机起伏的真相重新认识,用一段时间练习与它和平相处,你便能重新找回失去已久,在本性中早就具足的安宁。

而这学问的诀窍,就在面对一个和以前完全相同的感受浮上胸膛的当下,很仔细的去反观这个气血本无意义的真相,去练习让它自来自去,而不与之有一点点的抵抗或助长。只是静静的和它共处,任其自在,便己符合金刚经的「如是观」,及心经「观自在」的真义,而这一剎那,也正是「觉悟」的剎那。

觉悟就是了悟了本我的真相,但一开始你也许只能体会到几秒钟的觉悟,感觉到在这样的气血浮动当下,原来是可以毫无分别取舍的任其自在,原来它可以让气血单独的存在于原有的律动之中,原来可以气自气、我自我。

仔细的觉观自己的胸中,你将会在各种或动或静的气机感受里面,尝到前所未有的解脱与法喜。而后再把这个觉悟气机实相的时间慢慢加长,加长到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应用自如,这就是老君所说的「常能遣其欲」的「常」字,也正是颜子「三月不违仁」的真境。仁是种性,能够持续三个月都能观照他的本质,都不违背他圆满的种性,都能遣其欲的人,六个月,甚至六年对他来说,也是易如反掌的。圣贤不希望讲得太长,让众生气馁,所以讲「三月」,以便鼓励众生向学。而老子以个「常」字代表每个当下。


◎澄其心,而神自清:

澄其心的「澄」字,就像水漫漫的沉淀,是渐渐明朗的意思。好比往自己的胸中慢慢的观察,把过去那些执着已久的分别取舍模式,慢慢厘清,找出它的真相,这个过程叫「澄其心」。而神是什么呢?「神」指的不是外面的神明,而是你的神性,是性中奇妙的造化机能。透过实相的练习,渐渐明了你的心,本性中的造化机能就清朗了,就圆满了。故曰「澄其心而神自清」。

又人身中有七个重要的能量场,分别是顶轮、额轮、喉轮、心轮、脐轮、丹轮、底轮等。其中的额轮、心轮、丹轮等三个重要的气场,道家称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这三个能量场,也就是人身精(在下丹田)、气(在中丹田)、神(在上丹田)的所在位置。精、气、神都是能量的代名词,能量之浊而能见者谓之精(主一身精力),升华到清而无形者谓之气(主情绪),再升华到至清至灵谓之神(主思考)。

因此精气神三者是相关联的,精若缺了气必躁动,气若躁动了神必昏沉。因此当心轮这个气场观照得自在之后,升华到额轮的神就自然渐渐清明,神清明了,脑中的思绪就不会飘飘荡荡了。因此先观照内心的自在,才能安定脑中的思虑,这两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就像前文提过,马车歪了,必需导正拉车的马才有用的,故曰「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六欲即是眼睛贪色,耳朵贪听,鼻子贪香,舌头贪味,身体贪触,意念贪法。三毒是贪、嗔、痴。六欲是因六根接触六尘而生的种种欲望。然而这些欲望,却不是发生在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上。并不是眼贪爱看色,而是心在贪;也不是听在贪听,而是心在贪,其它诸根亦然。

久于内观的人便能觉察到,每当六根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胸中便会产生一些微量的气机变化,是这些胸中的变化,才勾引出各种贪嗔痴的起起伏伏。也就是说,人们的欲望只发在胸口正中的「黄庭」一窍内而已!

这「六欲」、「三毒」都发生在小小的黄庭里面,是它主宰着人们一切好恶情感,甚至也能扭曲了脑中理智的思考方向,所以黄庭这一窍才被古圣先贤冠上一个名词,叫做「人心」!而且说「人心惟危」!它是那么的危险,因为人的身体这么大,却只有这一方寸内能有欲望的发生。这点你得要慢慢的观察,或者参加两天一夜的「黄庭禅」的研修课程,透过逐步踏实遣欲澄心的深刻体验,才能慢慢在自身中,证明这个不变的真理!

讲到这儿,「欲」的范围已明显缩小了,我们将渐渐在自身中,找到真正「欲望」的根源了!欲望与脑中的思考是有差别的,平日脑中的念头虽多,但仔细观照平日那些念头的本身,就像风一样的从脑中飘过,本不痛苦的。若不配上胸中那股冲动的能量时,都成不了贪嗔,都叫「无念」,都不叫「动念」!脑中思想配上胸中冲动的欲望时,才叫做「动念」!了解了这个差别,我们才能正确的把「动念」的范围缩小,不致于堕入顽空的陷阱之中。

每当我们的六根与六尘接触后,常在身中或胸中发生一些微量的气机变化,这些微量的感觉,并不一定都代表有「欲望」的意义,有时它就像风一样的自来自去,而你对它也一直无罣无碍,那么这感受的存在与否,对你都没有影响,这便是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的境界(「物」即是贪嗔好恶的知见)。

例如,平常观照手中的感觉、脚中的感觉,甚至其身体其它各部位的感觉,它虽然都有感觉,但都不会有「贪嗔」的意义掺杂于其间,都维持着「本来无物」的清真。

但当我们对胸中的发生有所分别取舍时,便给予人们有强烈的「贪」或「嗔」的冲动,此时我们已将这本无意义的气机变化,攀附了贪嗔,变成了烦恼,我们才称为「欲」。也因为我们对胸中气机不断攀附着好恶的知见(有物),才会像神秀一般,不断走在「时时勤拂拭」的奔忙道路上。

只要反观黄庭一窍内,气机灭起伏的实相,实相显现的当下,自然六欲、三毒都无法在内心驻足。那么你可能会问,当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时,内心还剩下什么?就只是剩下气机自在的生灭起伏而已。「不生」、「消灭」不是胸中气机毫无变化,也不是毫无感觉,也不是脑袋毫无想法;而是气归气的清真、思归思的活泼、事理归事理的正直。分别对待的知见不攀附在气机起伏变化上,就叫「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了。

此章是要我们了解,想要让你的神(脑中的思绪、身中的造化)能够清澈,就要从「遣欲澄心」开始。然而这个「欲」字,因为一直都没有在胸中被观察个透澈来,所以大家都停留在白话翻译,或是逻辑的理解上,而末在内心直接与「欲」字见见面,更惶论如何「遣欲」呢!

「欲」是黄庭中的感受,「三毒」也是黄庭中的感受。感受的冲动才是欲、才是毒。遣其欲也好,消三毒也好,都是从你身体的感受中,去除攀附的知见,而不是让身体没有感受,也不是让脑袋没有想法的顽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2: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所谓「心未澄」、「欲未遣」就只在黄庭中的一个「攀附」而已!什么叫攀附?例如:早上叫小孩起床上学,叫了好几次他都不起来,真是气死我也!这时观照身体,胸中充满了怒气,一股冲动的能量。我们虽然知道能量本无意义,但此刻满腔的能量却充满着非常「愤怒」的意思?且那股气越强,愤怒就越大;那股气越动荡,就越是气得不得了!这就是那本无意义的能量已经「攀附好恶知见」,这就是我所说的「攀附」,这个攀附也是所有「执着」的根源。而此刻这股本无意义的能量,却让你感到很不舒服,让你有「心情很不好」的意义,让你很想把那感觉去之而后快,但却苦于无法去除掉。这种心境就叫「罣碍」,这种挣扎叫「烦恼」,而这种去之而后快的对治烦恼方式,便叫「时时勤拂拭」。

去除攀附的诀窍就在「实相」两个字,然而身中的实相是什么呢?好比喜怒正在发动时,仔细的观照你的身中,正有一团的气在变化着,你感到血液有点扩张、心跳有点快、胸口温度高了一点、压力紧了一点、全身有一股热流在乱窜…身中的真相就仅只是这样,但更重要的是你真的体会到,它们都不代表任何好恶的意义!反观这个真相,便是「遣其欲」、「澄其心」的开始,也是六欲不生、三毒消灭的开始。

第七章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

老君上一节说一个人之所以不能够照见自在清明的本性,原因在他的心没有澄。而心没有澄的原因在哪里?在于欲没有遣。欲没有遣的原因在哪里?在于不知道要反观你心中的实相,没有把心中那股能量的实相辨别清楚。只要你详细的比对观察,这个答案马上呼之欲出!澄心遣欲的功效将慢慢的发生了。因此本节才会接「能遣之者,内观其心…」这段文章!

这段文章老君一开始就说要「内观其心」,因此各位若想得到先圣先贤的自由自在,你要不要内观你的内心呢?我常听到有些愩高的人,高举着下巴说他不必内观、也不必外观!真是令我非常遗憾!

接下来这第七、八两章,便是整个清静经教我们如何去除烦恼、返回清静的主轴所在,里面直接谈到了老子教导众生澄心遣欲最直接的方法,所以这两章非常重要。至于如何遣欲澄心呢?接下来让我逐句为各位解开这些迷团。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之」就是前文所讲的「欲」字。清静的关键在遣欲,而要如何遣欲呢?方法就在这句「内观其心」了!观照那个贪嗔欲望的感受在哪里?什么形态的能量让你变得如此的冲动?不同情绪发生时,那能量有什么相同之处?或有什么不同之处?而那能量原本的真相究竟如何?这都是你应该要去观察觉照的课题。唯有在黄庭中观察出这些问题的真相,才能踏上遣欲澄心的道路。

「观」是什么意思?「观」是去感觉,去觉察起心动念的真相,去觉察烦恼罣碍的真相,去觉察自性本来的实相,都叫做「观」。用眼睛直视叫看,用感觉去体会叫「观」。

实际上「观照」是个非常平常的能力,没什么困难的。好比我问你「现在肚子饿了没?」你说「有一点」!为什么你知道有点饿?因为你能感觉,当你去感觉时,就是「观」。

观照的工作虽然可以在全身上下所有的感受中进行,但老子说,最重要的是要「内观其心」,因为全身的感受都与黄庭相连,只有黄庭一窍内的感受,能显现贪嗔好恶的意义,因此内观若失去此一主轴,不论你学内观多久,也就等于不曾观照过自己的内心了。

观照你的心就是要了解,什么才是你的心?你的心怎么运作?你那充满贪嗔好恶的烦恼,究竟是被什么力量给牵制着?无相无念的本心应该是什么样子?究竟的解脱与安宁又是什么样的感觉?这一大堆的问题,很多人修行了一辈子也没想过的!然而这些可以不必了解,就自称已经「解脱」了吗?

然而内观其心要观照到什么地步,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呢?老子说要观照到「心无其心」才行!什么是心无其心呢?并非把心中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也给抹灭掉,而是只去除一些不该存在心中的污染知见物而已。

例如:人们的脑袋本来具有可以思考功能,人们的黄庭本来具有丰富的情感的功能,人们的肢体本来具有能感受的功能…等这些都是人身本自具有的正常功能,这些功能都应当可以自然的存在,因为它们的存在并不影响我们清静的本质,而且更可以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验证清静的真谛。

然而圣贤要我们要从心上去除的是哪一部分呢?就只是「欲」这个部分而已!不要像那些顽空学者,错以为是要把你脑中的思考、心中的情感、甚至身中的感觉等全部去除才肯罢休。

因为「欲」是后天的熏染,不是先天的实相,不是本自具有的本质,这外来之物有碍于本性,因此修行之初必须先对它有所认识,然后才能将它去除。你先要了解什么是你的欲?欲在身中的真相是什么?这真是踏上遣欲的第一个困难点。

但这样还不行,还要观到「心无其心」才行。「无其心」不是没有心、不是没有思考、不是没有感觉…,而是在任何内在气血奔腾的当下,往内觉知只剩下气机起伏的原始波动而已,不再攀附上贪嗔、计较、竞争…等不纯净的知见在里面,只剩下全身一段纯正浩然刚健的正气在蕴化而已,这叫做「心无其心」。

我的先师曾说过,修心要「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只有一点空灵之气」;也说过「空中妙有,有什么?有一股浩然正气!」这样的话。意即在任何情绪奔腾的当下,盯着实相看,最后包含黄庭、脑袋、甚至全身在内,都只剩下一股浩然正气的畅然觉受,别无其它分别知见,这就是所谓「只有一点空灵之气」!只剩下这样,其它别无意义了,这也就是老子所谓「心无其心」的真义。

「心无其心」的前一个心字是本心,后一个心字是凡心、是欲念。只有本心,没有凡心、没有欲念,所以叫做「心无其心」。只剩下一点空灵之气的真觉。

「空灵之气」就是「浩然正气」,也是「清净法身」,它在你身中是什么感觉?这个感觉如果你一开始在胸中不容易验证,你可以先在身体的其它部位观察。平时身体的其它部位有没有「气」的存在?孟子说:「气者体之充也」,它当然随时都充沛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只是不够浩然,所以不易觉察而已。

而观察全身的浩然之气,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让身体动起来。譬如:原地跑步三分钟,然后停下来,此刻观察你的手掌、你的全身,与未跑之前的不同处,就是全身多了一股「充沛的能量」。

或者你可以举起双手鼓鼓掌,然后停下来,仔细观察此刻掌中存在着什么样的感觉?你会发现整个掌中充满着细细麻麻的感觉,有的说像千万只蚂蚁的感觉,有的说像电流的感觉…那就是我所说的「气」。这股气平时就充满在你的全身,却不带着任何好恶的知见,因此称为「空灵之气」,佛家则称为「实相」。而您若能连黄庭中的那一股气,也能如实的去观照它的实相与自在,便是「心无其心」的当下了。

刚才所说的方式,都是让身体动起来,以便刺激那股气,让它更为明显,以便观察。但若是平常没事时,请你体察你的身体、体察你的黄庭,你还能感觉到里面微微变化的气息吗?当然是可以的,只是那感觉比较微弱而已。你可能要稍微放松一下,安静个几分钟,仔细的观照,就可以感受到充满在全身的那股气,所呈现出的细麻感受了。

再说得更生活化一些,例如:当你又饿又冷的时候,与你充满朝气精神的时候,身中那股气的感觉一样吗?我想你可以感觉到它的不同,但你可以仔细的说出不同在哪里吗?好比在手脚中有什么不同?在脑海中有什么不同?在黄庭里有什么不同?我若这样问,你会觉得不太好用语言说明,但是你可以感觉到他们是很不同的。

再例如:当你正在气一个人的时候,与在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相比,那股「气」的感觉是一样的吗?我想你会说「差很多!」那么差在哪里呢?在手脚中有什么不同?在脑海中有什么不同?在黄庭里有什么不同?差异在哪里?这真是不好用文字形容,但你可以感受得到的。

能分辨得出以上的不同,是内观的基本功,而后才能从你贪嗔痴爱的源头去下功夫。才能在各种心情发生时,将周身气机的相同相异处看个清楚来,最后你才能发现,它们的差异原来只是这么一丁点而已,原来让那一丁点发生去存在,没什么不可以的!当你发现这真相,就再也不必受这一丁点不同的微小感觉所左右了,就可以步入「心无其心」的自在了。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就是对于气机生灭起伏的分别知见改变了,回复于一个赤子本来应有的真觉而已。如果你记忆力够好的话,也许你可以回想到,你第一次生气是什么时候吗?在什么情况下生气的呢?在此生第一次生气之前,难道你不曾有过「心」吗?难道你不曾有过气机起伏的「感觉」吗?当然有的!只是那个赤子心还没有在气机起伏上攀附好恶知见而已,这便是「赤子心」的可贵之处。

但当第一次学会生气之后,那小孩会很高兴,他觉得终于学会大人那幅生气的酷样了!我记得小时的我就是这样,很羡慕哥哥姐姐会生气的模样,我一直学都学不会,我拼了命的学,学到外表都很像了,但是感觉还是不太像生气,因为我还不知道要怎么把胸中的气,与分别知见去作联结,所以纵然气得很像,也没什么滋味。

有一天哥哥姐姐欺负我,抢了我的玩具,我一下子生了一个好大的气,并且顺利的吓退了「敌人」!那天学会了生平第一次生气,我第一次尝到气起来的滋味,我好高兴我终于和大人们一样酷了!之后的那几天,我一下变得好爱生气,一有机会就藉机「练习」一下,飙一下,好像深怕不练习会忽然忘了怎么生气一般!

过了两三天,我发现我痛苦了,我想回到原来的我,但却不可能了!现在想想,那几天就是「后天情识」毁了我「先天真觉」的时刻呀!你也还记得你也曾经「第一次生气」这一天吗?可怕的攀附从此埋没了本来的安宁!

现在你会生气吗?你会嫉妒计较吗?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而在这第一次之前,你的清真是什么样子的呢?回想到第一次生气计较之前的那一段生命,真是气机无比活泼,且非常的清静自在。没有情识掺杂在里面作祟的那个心,就是「心无其心」的心,那个气,就是「一点空灵的气」呀!

我记得我已经升到国中了,我还分不清楚,为什么哥哥姐姐打开电视,老是喜欢听歌星一首接一首的唱着流行歌曲,好比当年的「群星会」什么的。我搞不懂,有话用讲的就好了,为什么要用唱的呢?他们转过来转过去都是唱歌,我就分不清楚哎来哎去、爱来爱去有什么好听的!

忽然有一天,我开始觉得这些歌曲真是好听,每一首都打动到我的心坎里去,真是好听!然后就学着哼,一哼进去,那旋律就带动着全身的感受,胸中的情识马上把你绑住了,然后就变得多愁善感,就在那边一边听歌,一边强说愁,现在想想,不外都是被情识玩弄的游戏。我那单纯自在的人生,未上小学前毁了一半,到了国中就几乎全毁了!这真是现代人的悲歌呀!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不是观察到什么想法都没有、什么感觉都没有!过去有一个人问我说,你有没有静坐坐到一念不起,什么都不知道?我说:「没有!我静坐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静坐的目的是要了解你的内心如何在各种感受中了无罣碍,而不是如何没感觉,更不是如何没想法!千万别误会「心无其心」的意思才好。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看着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形势,一个名利地位…,这都是「外观其形」。看着外面的一个形势在变化,内心也许有变化,也许没变化,既使心头能量有了变化,也不被这个变化所牵绊,就是「形无其形」的意思。

例如:你看到一个人地位非常的高,非常的有钱有势,你的内心很祝福他,却没有一点攀慕或畏惧之心,只是一如平常的与其交往,这就是「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跟一个人交往,他的外形如何,权势如何,我们只跟这个人的为人交往,而不以他的形势来论高低,这个叫做「形无其形」。

你有没有发现,在日常中当大人物现前时,大家都忙着鞠躬哈腰,所为何来?因为大家外观其形的时候,内在都发生了一些攀附,大多数的人都被这些攀附所操控了!

修行人不要太管别人怎么在意我们的外貌,只要干净大方,不用花太多的钱在这个上面,也不必为外貌不如人,或势不如人就开始自艾自怜。自艾自怜的人,就是已经被外在形势给罣碍住了。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大人物在孟子的眼中,是很平常的;豪华的房子在孟子的眼中,也是很平常的;饮酒玩乐在孟子的眼中,更是没什么好流连忘返的;平凡的自己与大人物平起平坐,没什么好自卑的,这就是孟子实践老子的「外观其形,形无其形。」最好的写照了。

但这「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要从哪里着手呢?问题不在外,答案还是在你的内心上,离不开内心的一个「欲」字。你内心的一个小小变化,更让你觉得他好高贵!就已堕入「形有其形」了;或是你内心的一个小小变化,更让你觉得他好鄙陋、低贱!这也是堕入「形有其形」了;这一切最后依然是由内心来是否攀附知见来分判的。

所以有形与无形的,不在于外物的形状、形势,而在于里面的感受是否攀附尊卑高下的知见。因此这一句虽然说是「外观」,但「万法唯心」,内心里的感受才是关键的所在。与外在形势接触时,打从内心的气机变化上了无分别,在气机起伏中己经平等,方是「外观其形,形无其形」的第一义。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远观外在山河的地,随时都充满着各种事、物,如果你把这句话解读为「观照到世界变成空无一物」!你明知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可知「物无其物」不是外在的空间中没有一事、物,而是心境对于外在事物的了无罣碍而已!

而所谓了无罣碍,也不一定是内心的情绪都平平静静的,都没有一点波动的,而是对于内心任何起起伏伏的能量感受,视之泰然,只当作一股能量去观照它的自在起伏而已。若不攀附上好恶的知见,它一点都没有危害的。

在实际的运用中,不论在任何生活的当下,若是内心的情绪能够保持平静,那么不论外在事物发什么样的变化,对你都不会有什么牵扰的;而若是你的内心的情绪己经因事物的干扰而起了波浪,那么你还有一个方法,可以不受内心那个波浪的干扰,这个办法并非用「时时勤拂拭」的方式,去消灭那个波动,而是用「如实观照」的方法,坦然的接受这个波动,只当它是一股毫无意义的能量,去接受它的自在起伏而已。至于外在的应对方式,依然可以用你认为最好的方式去处理。

总之,「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这三句话的根本意思,指的都是内心上的平等,内心上的无物(气上无分别好恶),而不是指外面事物的有无。


◎三者既无,唯见于空:

三者就是「内观其心、外观其形、远观其物」这三句话,但经文虽然分成三者来说明,但是「万法惟心」,当一切事物形成你的烦恼时,那烦恼终究还是由内心来感受而已,因此这三句话,最后依然只剩下「内心」这个胸中的主角罢了!

「无」是内心没有了好恶智见的迷惘、没有好恶知见来罣碍,而不是没有看到外在的人事物,更不是内在没有了感觉。「无」指的是这三者在内心所引发的好恶迷惘都没有了,都解脱了,叫「三者既无」。

「唯见于空」的「空」是什么?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攀附上来的知见没有了,当攀附的东西都拿下来了,那么你就可以看到心性的本貌。心性的「本貌」就是「空」的意思。因此「空」与「真」是一样的意思,经典常用「真空」来形容这样的现象,意思是「空而后见真」、「空里有个真」的意思。若是以为什么都不存在,什么东西或什么感觉都没有叫「空」,又把「真空」想象成比空还要空,这种空不叫「真空」,佛家另外取了个名词,称为「顽空」!

有清明的知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没有好恶情识掺杂于气机起伏之间。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因此五蕴与空本来是同时存在的。空中可以有真色、空中可以有真受、空中可以有真想、空中可以有真行、空中可以有真识。

这一段说要遣除欲望,从哪里开始遣?老子说:从「内观其心」开始!观到攀附在黄庭气机上的好恶知见都拿下来,看出原来它就仅只是一丁点气血在生灭起伏而已,别无其它,这就是「心无其心」、也是「形无其形」、也是「物无其物」了。这「三者」感应到内在,便成为黄庭中的一种气机感受,但你对那一股感受只觉知它的真、它的本貌、它的实相,再也没有其余了,这便是「三者既无」了。

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首偈语里的「我」,指的是你心性的本貌,心性是一股能量,而觉察这股生命的能量必需透过「感受」。心性中的感受不能以形色的贵贱来判读,不能以音声的好恶来判读,不能以任何价值观来判读,因为它只是一种感受,它只是一股本无意义的能量。这股能量本来不贵不贱、不好不坏、非青非赤、非红非白…,这个就是所谓的「空」。

此处老子揭出一个「空」字,但老子怕我们误会了这个「空」的意思,是什么东西都没有,什么感觉都没有,这么一来在修行上会产生很多的执着、很多的病。为了补救这个缺失,所以在以下第八章这一段「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这段经文就是为了防杜一些修行中的「顽空」之病而说法的。

想要了解第八章的这段文字,一定要对第四章「人心好静而欲牵之」的「欲」字,在身中到底长什么样子,观照得明白来,才有办法楔入这段经文的真义,否则任你再怎么研究,都只是文字的白话翻译而已,与自身实相的觉悟没有什么相关的。现在我们来欣赏这段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2: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观」就是去感受、去体察,而不是在脑中去穷思考。

这里谈到好几个「空」字,意义略有差异,然而大体来说,「空」是什么意思呢?譬如:此刻我手上拿一个杯子,我问你我手上有没有拿东西?你会说「有!」而这个杯子里面没装水,当我问你:「我杯子里面有没有东西」的时候,你却会说:「空空的!」你的答案之所以不一样,那是因为我问的「主轴」不一样的关系。

这时候你说的「空空的」,是「除了杯子本身以外什么东西也没有」的意思,而不是连杯子都不存在;经典中的「空」就像这样,「空」只是代表「外来物一个也没有」,而不表示「连最基本的本质也没有了」!这点一定要分辨清楚,才不会堕入顽空之病。

大体上经典中的「空」,是叫你在心性的本体上不要画蛇添足,不要在本体以外攀附一些知见,因为这样就失去了它原来的风貌了。维持本体原有的清净本质,经典都称为「空」、称为「无」、或称为「真」。这三个字都是既没有多,也没有少,只维持它原有的实相之意!

「观空亦空」的第一个「空」,指的是本心本性原来纯真的面貌,「观空」也就是观得心性之本真。犹如看见深山里的原木,那种纯朴之美,未经任何人工雕琢。这种不加外物的美,我们就称为「空」。

至于这个空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应用呢?譬如:老板对员工说:「这事你要怎么怎么做…」员工说:「好」。后来老板想想这样不恰当,再跟员工说:「不如你就怎样怎样,再改一点点!」员工做到一半无奈的说:「好吧!」再过十分钟,老板想一想还是不恰当,于是就说:「你还是再改一下吧」!此刻员工胸中涌起一股热血,然后大声的说:「你到底要改几次!烦不烦!」

这员工在热血未出现前还很理性,在热血出现一点点时有点不耐烦,当那股热血变成很大时,厌恶感就立刻飙了得起来。从他很平静到发火,从理智到狂飙,这中间的变化主角是什么呢?就是胸中的那股热能!

而这股热能其实相就是「气」的起伏加上「温度」而已,善于内观的人,在自己很盛怒的当下,懂得把注意力拉回到胸中的那股能量上,只是盯着那股能量的气机起伏,盯着那股热量的起伏,享受能量的忽强忽弱、忽来忽去,对能量不作任何好恶的分别。他便可以在当下享受到气机盎然之乐,而不受到情绪的綑绑,这就是「观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类的「苦」只是来自于身中一丁点的感受而已,一切的「苦」都是感受在作祟。虽然身体不发生感受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如果能够透过实相的观照,不被身中那些感受所愚弄干扰。那么站上讲台的人既使身中依然涌起热血,也不再把这一丁点能量解读为害羞怯场;走入黑暗的人既使身中依然升起熟悉的害怕,也不会被那一丁点能量控制得一步也动不了;受尽委屈的人就算胸中依然升起酸酸的气血,也不会难过到无法自已。

如果能够观照身中能量的实相,并且去享受它,你可以在任何当下,与一切情绪和平的共处,甚至享受所有感受于其间,这便是「观空」的应用。

「感受」是人快乐的泉源,也是人类烦恼的深渊,可以说人类一切的生活与是非价值,都是在那一丁点感受中,依自己的好恶知见分判出来的!如此看来,内观身中感受真相的学问,可以说不重要吗!

感受就是气,气总是在不断的起伏变化的当下,趁机激发出人们潜藏已久的好恶知见!可以说人类一切的价值观、一切好恶思想的成因,都是在这个起起伏伏的一丁点感受上演变的。因此觉者可经由内观周身气机起伏的实相,了却以往攀附在感受上的牵缠,享受了无罣碍的人生。

虽然贪与嗔在感受上好像截然不同,但智者往内觉观其实相,却看出它几乎一样的共同处,原来它们都是气机微小的起伏变化所构成的。看破这个身中的实相,就是清静经所谓的「观空」了。而这是需要练习的,可能练习三五个月的反观觉照之后,你便能了解这段话指的是什么!

在解「亦空」之前,有一个观念得先在此交代清楚,否则对于下文的含义,会感到纳闷不解的。这观念就是看经典要懂得去推敲一个字的两面意思,也就是这个字出现在这段话里面,到底是代表「吉义」?还是「凶义」?对于这点必需先有分辨的能力,才不会错解了圣贤的原始用意。

在中国字里面,几乎每一个字都同时兼具着吉、凶二义,例如「空」这个字,它的吉义就是不罣碍、很自在、很真实、很原貌…等意思;而它的凶义是很死寂、很枯木死灰、什么都不存在了、毫无生机…等意思。那么在读经典的一段文章时,到底这个字原作者的用意是取其吉义?还是凶义呢?这必需要连贯上下文,才能推敲出正确的方向来。

例如第七章说「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说要遣去他的欲望,要内观无心、外观无形、远观无物,当这三者都澈悟之后,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做「空」的境界。可见得这个「唯见于空」的「空」字,是吉义,是好的意思,指的就是心性的本真。

而第八章承接着这句话,说:「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这段话中出现了很多的「空」,很多的「无」,且同一个字,一下子代表吉义,一下子又代表凶义,因此让很多学者摸不着头绪。到底这名词在这句话中是吉义还是凶义呢?只要懂得得连贯前后文,就能正确的掌握了。

好比现在这句「观空亦空,空无所空。」上文说虽然已经观到「三者既无,唯见于空」的真相了,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令人非常高兴、非常有成就感的!但这自高的心态随着气血升起于胸中时,也是对待的一种,这对待一入心田,亦是污染本心本性的。好不容易才证得的空,马上又烟消云散了!所以想要真修的人,还是得透过观照,将这个攀附在气血上的成就感放下才行,还是得将这「唯见于空」后的成就感再放空才行。

实地修为者,虽得证「空」的喜悦,在喜悦中那气血依然不被“成就感”的知见所染,故曰:「亦空」,就是那个因得证空相,而升起的法喜能量,也要放空才行。

也许你会问:「难道连喜悦都不行吗?」喜悦是必然的,但要在心头升起成就感、得意感的气血当下,把攀附在上头的好恶知见它完全消音,依然只观着那股能量起起伏伏的实相,依然要用照妖镜把它仔细的看出原貌来才行,不能因为成法喜就准许它攀附夹带,所以叫做「空无所空」。

可见前面这「观空」的「空」字本是吉义,是一种实相的功夫,但是才相隔一字,「亦空」(也要放空)却马上变成凶义了,所以后面立即又说「空无所空」要空到没有空执才行!所以说,要准确的体会古圣先贤的用心,必需要在字里行间,仔细的比对其吉义凶义才行的。

要空到不知有「得」,要空到没有得意洋洋的成就感,要在接二连三的喜悦中,依然保持能量的清真,了无贪嗔罣碍才行。所以说「空无所空」。心经说「无智亦无得」也是此意。这「智」与「得」便是成就感作祟下的产物,因此在圣贤的眼中,它们都极容易夹带知见而变成凶义,故而都非常谨慎的提防!看看我们这些凡夫,才刚有一点小小收获,就个个面带「德色」!立即洋洋得意,真是浅陋呀!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前段观照到情绪能量毫无知见叫「空」,而练到那个因观空夹带而来的成就感也在气血上被灭除了,层次又提升了一级,这时老子另外假托个名词,改用「无」来称呼它。这样看来第一个「无」是代表吉义的。然而后头却又说了一句「无无亦无」,意思是这个「无」虽高妙,但也隐藏着另一种更大的成就感,因此更有变成凶义的危机!

愈是往深层得到突破,成就感就躲得愈深,越难去除。然而我们却常常只看到肤浅的贪执,而看不到被包装得很有道理,包装得密不透风的更大贪执。就好像那些已经将气血中隐隐作祟的成就感灭除的人,又会在胸中更深处,升起另一股更深的成就感,那个自以为有得的成就感,当然也是对待的一环,而且隐藏得更深,更难拔除。

老子上一句先赞许这种成就,下一句便立即视它为一种更深更隐微的病而且要我们谨慎的将它拔除。这「无」比前面的「空」病更难除!修行者至此还要时时做更深入的自我观照,更深入的洗心涤虑,将这个「无」的病在气血上消音了、去除了,方谓「无无」。

讲到这里时,这「无无」是代表「没有『无』的病了!」本是吉义,然而达到「无无」的成就又要比「无」及「空」时高多了!那智慧又要比「无」及「空」时大多了,所以当一个人浅尝「无无」的境界时,即刻又升起一种更深更隐微的贪执之病!而且包装在更大的智慧与更雄辩的口才之中,那病更是难以去除,因此「无无」马上又成为凶义了!

就像这样,随着在洗心涤虑的道路上一层层的突破,因为达到「无无」的突破而在胸口升起一阵阵的气血时,又隐隐带着成就感、得意的声音!智慧者立即觉知这个气血亦非清静,故而再举起观空的真觉,直观其本无意义的起伏的原貌,将知见再做个澈底消音,将它再观个水落石出来,这个因「无无」而起的病终于又没了,这才叫做「无无亦无」。

如果我们把「空」讲成净相(因自以为是而显现出得貌),这个「无」就是高级的净相,而「无无」更是超级的大净相,因为它包装得更接近自然,不只别人看不出,连自己也分辨不出来了!

好像那些喜欢爬山的人,山越高,爬得越累,当爬到山顶时,那成就感就越大。有些人一辈子就是以登上喜玛拉雅山为志,爬到手指脚指都冻伤剪掉了,他还是要爬,有的人已经剪到十只手指头都快没了,命都快没了,家人整日为他提心吊胆他还是要爬!为什么?为了征服这座山的「成就感」!冒着生命的危险,甘愿让亲人提心吊胆,甚至有可能伤心欲绝,只是为了一股「成就感」!成就感有那么大的力量!而修行的成就感更甚于此,当然更容易产生执着,将人綑绑。

每个人在自我内观本心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个阶段是这样的。我常说修行的道路上,有机会进入「净相」的人是有福气的人,但也是进入极端危险的人了!因为世上有百分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根本还分不清楚「净相」是什么玩意儿,他们没想到世上还有这种「因为修得好才有的执着」!所以能够进入净相的人,我说他算是有福气的人。但这也是相当危险的人!为什么?因为这净相的贪执比「垢相」更可怕,隐藏得更理所当然,更能欺瞒别人和自己。它常让你自以为是,而且将这自傲用谦卑的方式,深埋到骨子里,所以它一染上,势必非常难以拔出,因此更为危险!

世上的修行者难得有几个人,知道要从净相的贪执里拔出来,但一拔出,立即有另外一种更大的成就感来侵袭你!老子称这种含毒的成就感为「无」!而「无无」又比「无」的毒更深,更隐微,这个「无无」就是超级大净相。那种人的心里总是升起这样的声音:「你看我连『无无』的净相都没有了!你们看我多厉害!」这种心态叫五十步笑百步,所以老子说:「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还要无,因为这都是病啦!

◎无无亦无,湛然常寂:

「湛」是清澈。「寂」是不动。能够「无无亦无」的人,表示他又一次站上一个新的高峰,欲望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观觉照,其作祟的机会已经非常非常的少,成就感的作祟已经非常非常的少,各种垢相、净相都很难牵扰到我的心,这时老子称为「湛然常寂」,可见这个「寂」字是吉义的。然而突破至此,更深更隐微的病,亦有可能正在隐然的成形。总之,这「净相」真是无所不在,一刻疏忽都不行,所以后面马上又写「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虽然已经达到了「寂」的定力,但若稍一不慎,对胸中气血又稍有贪执,这个「寂」还算寂吗?所以这「寂」字马上又变凶义了!变成另一种「高级贪执」的代名词了!所以老子马上又说要「寂无所寂」才行!

意思是在你成道之前,不论你精进到多么高的层次,时时刻刻都要拿出你那把唯一的尚方宝剑、唯一的照妖镜,将那气血完全消音,照出个本无意义的原形来才行。在「寂」的贪执中依然要照见本真便称为「寂无所寂」!这样「欲」字将澈底的拔除,再也不会发生了。经过这一重重的反覆考题,每一关你都能安然通过「反观实相」的测验,不论垢相、净相的执着,都无法侵入你的心中,此时便称为「即是真静」了!

修行总要有画上句点的时候,老子最后用这个「静」字来表达最后的究竟,用这个「静」字来表达一定永定,永不退转的吉祥之意。这个字在老子的假托中,是永远的安宁,永无凶义的。

此段老子真是给我们上了非常宝贵的一课!让我们知道凡字都有吉、凶二义,前后只隔几个字,意义就可能完全相反了!可见再好的事、再好的字,过与不及,意义就会完全相反,就会误入凶义,而成为一种执着,真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在修行,都在追求空、追求静、追求无,但却都走入茫然不知的执着之路的原因。

尤其在修行路上,走入过度的空无、过度的定静、过度的热诚、过度的恭敬、过度的精进…,各种贪执成病的状况,更甚于一般的人。这种过与不及,贪执成病的状况,在修行道路上,不仅是无所不在的,且几乎是人人必犯的。因此老子特别在第八章中,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的破除之!所以我常说这第八章与第七章,同样并列为清静经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章节!

总之老子这一段话,为的就是要治疗修行人的净相之病。什么是净相呢?净相就是因得证个什么道理,所以就自以为高尚、自以为有成就,自以为高人一等、自以为有品格、有格调…的一种贪执。特别要一提的是,净相不是一种思想,而是胸中的一种感受、一种夹带意义的气血。人们胸膛中升起一股气血,而竟夹杂着方才所说的那些意义与贪执时,就是着了净相的当下,就是因堕入对待而丧失本心本性的当下了!(有关净相的详情,可参考愚着「心经CD」。)

前面已经讲过,欲望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要」,一种是「不要」。而「要」的贪执里面,这种净相的贪执算是最为严重的了!人类最大的贪执不是洋房汽车,这只是小欲!实际上这些都是手段而已,真正的大欲是在追求别人的肯定、追求别人羡慕的眼光、追求自我的高尚感…等等,这是潜藏在内心中很大很大的欲望!

自我提升是好事,但其目的如果是为了那股得意洋洋的感觉,那么这种升华,便已是虚伪与罪恶的深渊了!想想那些恶人为恶,尚且还知耻,见到人还会躲藏;而自认为善所得,而开始面露「德色」的人,总彰显于众人之前,这不是比恶人还恶了吗!

这个净相之病在修行人之中,可以说一个比一个更深、更隐微。所以老子得在这段短短的文章中,像剥洋葱皮一样,一层层破去。这段话真是直接道破修行要害的一段话,我们怎能轻易读过呢!

此处的「欲既不生,即是真静」这一句话,可说是所有经书里面,对于「静」这个字所作出的最好解释了!为什么?因为一般的人对于静这个字的解释,多偏好于枯木死灰的这个方向,然而这正中了顽空之病。老子说「静」只是「欲不生」而已,并不表示该存在的东西也都死寂了,只是欲没有了而已,但是本性中的应有发生,正如春天的草木一样,蓬勃生长、生机盎然,那个才是「真静」。真静里面是活的、是动的,它不是静静不动。

道德经说「归根曰静」。归根就是「还」。好比我借你的东西,你总该还我吧!又像一个人在外流浪还没有回家,就是没有归根。让物物回到应有的归宿就是「归根」。就像光明应该还给太阳,把黑暗要还给黑夜,把身体各部位的感觉还归各部位去发生、去承受,把实相还给那股本无意义的能量,这就是自身归根,自身的真静。

在静坐时,把腰的酸还给腰去承受,把脚的麻还给脚去承受,把胸中的动荡还给胸中去承受…,不要让它们打架,也不要让它攀附任何好恶意义。将各部位的感受还给各部位去承受,这就叫做「归根」,也就是这里所说的「静」。

为什么圣人叫我们内观?目的就是要观出感受的真相来,把感受还给它的原貌,它的原貌就只是无数细细麻麻的生灭起伏,就只是这样,没什么了不起,就算让它存在体内也没多大妨碍的,将身中每个地方的感受还给每个地方,不要与心情相牵扰,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真静。

在圆觉经中有一段话,恰好可圆满的诠释此章的精义:「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如空、无、无无、寂…等),由坚持远离心故(源自坚持实相)。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好比空了还要离空,无了还要离无等)。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灭尽,不入断灭。(就像以空渡幻、以无渡空、以无无渡无、以寂渡无无…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2: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真常应物:

什么叫「真」?就是把身体各部位感觉还给各部位,这就是真。「感觉」是人类是否烦恼的诱因,例如:做一个简单的试验,到街上用同样的力道,拍十个陌生人的肩膀看看。你会发现,每个人反应都不一样,有的人被一拍就吓跑了;有的人被你一拍,会很凶,最后是你被吓跑!然而你拍的力道也差不多,拍在肩上的感觉都一样,有的人被拍会感觉很烦,有的人却觉得很好玩,可见得人们对于身上单纯的一丁点感受,有着严重的迷惘存在。有了迷惘,就不真了。但若你懂得把感觉还给各部位,剩下的就只是各部位些许能量活动的本貌而已,何来的什么烦恼!这就是「真」了。

什么是「常」?不是一时的,而是能应用于无时无刻才是「常」。「真常应物」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让你身体上所产生的各种感受,归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承受,不把它看成你的情绪与烦恼。不要老是用那个一成不变、毫无弹性的应对方式,把感受与心里的分别知见,结合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地狱,然后在这个巢臼里面打滚生活,以致烦恼永远都说不完。

一时的新鲜,不叫「真常」!真常是不论多久,它是可以贯穿在你日常生活的每一刻里的,只有真学问才能引领您进入真常,只有掌握到真常才能得到永恒的解脱真乐,不是一时的感动,也不会因为时空的变化而褪色、而失真的。

人的烦恼是什么?是一种感觉;人的欢乐是什么?也是一种感觉。而感觉的主体是什么组成的?它是忽生忽灭的「气」所组成的!这一点若能观得透澈,什么都解决了,它永远只是闪闪烁烁、忽生忽灭的气机起伏而已,它本来无物(贪嗔),何来的烦恼!

然而在你的分别知见下,这同样的「气」,可以在你心中,营造出令你觉得有如天堂一般的感受来,也可以营造出有如地狱般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人心可造天堂也可造地狱」的原因。

由于自己的分别意识营造出来的天堂地狱,失真了,就不叫真常,偶而真也不叫真常。真常是时时刻刻的,是可以应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一分一秒的,来与生活中各方向的人事物相应对,叫做「真常应物」。

对事物的变化做出应有的反应叫做「应物」。外境发生了某些事,总要处理吧!有个人褒奖你,你该怎么回应?某个人对着你很无礼,你该如何回应?朋友落难,你应该怎么应?到底是出来当官好呢?还是甘守清贫好呢?到底是豪华些还是简陋些好呢?到底是大胆些还是保守些呢?这些外在的选择,都是一个「应」字!

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应,圣人要我们用真常去应物,观照着身中的实相来应物,不是叫你躲起来不要应物。但重要的是不要因为顾着应物,而对内在的感受实相产生迷惘,创造出烦恼来。

事情该怎么样办就怎么办,气血该怎么观照就怎么观照,外在的归于外,内在的归于内,感受归于感受,心思归于心思,气机的归于气机,不相混淆干扰,这就是「真常应物」。

人们往往知道该怎么应物,但却被内在气血牵扰不已,致使很多事情变了调。究其原因何在?感觉!习性!你的感觉加上你的分别习性,便使一切都失真了。

「应」字与「静」字本不冲突,因为「静」这个字,不是叫你不动,静不是不要出门,不是不要走动,不是不要与人应对…静只是将你身中所有的感受还给个部位去承受而已。这听起来简单,然而实地去实行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真是个大学问呢!

不相信你可以在下一次静坐的时候,或是下一个胸中气血来袭的时候试试看,尽量让各部位感受还给各部位,尽量让本无意义的气血活动不堕好恶分别,你若做得到的话,静坐两个小时应是很简单的事。

为什么很多人坐不到半小时,坐不到一小时就起身了?我有一点腰酸,所以我烦啦!我有一点腿麻,所以我很想要起来了!起来后看看时间才二十分钟。然而什么叫做「将各部位感受还给各部位?」腰酸应该由腰来承担!不要牵扯到心来承担!你仔细的观察,这个腰酸是腰不能承受呢?还是你的心不能承受呢?是否你的心因为腰部的一点点感受,已经开始浮躁起来了?最后是否因为心中的一丁点浮躁,使你准备要放弃静坐了呢?

以前我时常在跑步中观照,仔细的观察跑步的过程,实在很有意思。跑步应该是脚部最累,上半身是个坐享其成者,它只是被辛苦的脚背着绕圈子而已,照理讲上半身应该很轻松、很快乐才对!但是当你跑到觉得想放弃时,观照看看是不是这样?是不是因为脚没力了才想要放弃呢?

不,每次跑不动时,我观察到多半停下来的原因,是为了胸中气机充斥着一个「烦」的知见。是烦躁的痛苦使我停了下来。停下来后我常检验自己的腿还有没有力?当我用力的踢踢看,都还很有力!当我跳跳看时,还可以跳很高!

过去我在研究内观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在操场上,就是这样一直跑、一直跑,跑到很累很累,内心很想停下来时,仔细的观照比对。我常发现,难过的好像不是脚,奇怪的是上半身根本不用出力,只是被背着绕圈子而已,但是很明显的可以察觉到,所有的痛苦、烦躁都在上半身,你说奇不奇怪。

再仔细观察自己的上半身,到底为什么觉得这么苦?仔细的看,倒也不是很痛苦,只是喘而已。再仔细观察那个喘,其实也不是很痛苦,只是气在快速进出而已!这一项项分离开时,根本就不痛苦。最后你会发现,每当有一个热浪上心头时,你就会把全身的感受都解读为「痛苦」!而那一剎那你就准备放弃了!问题的关键,全在黄庭中的一股热浪上。

但热浪毕竟只是一可点的热气而已,又何来「痛苦」呢?慢慢的观察,最后你发现,每当你对黄庭中的那一丁点热气有了「讨厌」或「抵抗」的知见发生时,那「浮躁」与「痛苦」就明显的加大。最后你终于可以确定「黄庭中的分别知见」才是造成人类烦恼痛苦的真正主角!

就像这样,在日常生活的烦恼当下,把身体各部位的感觉慢慢厘清,再把这感觉还给各部位去承受,不要让那些遍布全身、忽大忽小的感受在那边打群架,不要让它们互相牵连、纠葛不清,看清楚每个部位现在是什么感觉,这才是「真常」,这才是佛经所说的「如实观照」的功夫。带着这个真常去跑步、带着这个真常去上班、去处理事情、去吃饭、去逛街、去游山玩水…,这就是「真常应物」。

◎真常得性:

「性」是什么?「性」是上天所禀赋的造化之道,你一身的造化规则就是你的「性」。例如:水的造化之道叫水性、木的造化之道叫木性、而人的造化之道叫「人性」。

什么是「造化之道」?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所造化出来的,「造化之道」就是存在该物之内,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则。万物身中都充沛着阴阳二气,那股气自有它消长变化的规则存在,那个规则就是万物的「性」。

用科学一点的方式说,「性」也就是该物体内那股能量的变化方程式。水里的变化方程式叫水性,木里的变化方程式叫木性,而人身内的变化方程式,在未受污染前叫「佛性」。当这个佛性受到心识的污染后,那变化的方程式就被改变了,我们就称它为「人性」或「习性」。

性遍满在你的身中,而反观觉照时,要如何检验你的性呢?你的性存在哪里呢?「性」是气的变化规则,因此性当然存在身中那股阴阳之气上。阴阳二气的变动造化是非常精密的,我们总是不知其然就发生了,但在这造化发生的同时,身中同时也会升起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感受。当你感到身中有感受在变化,也就是能量在变化,也就是本性造化在变化的当下了。

阴阳造化让你感受到的部分,我们称为「感觉」,这或大或小的感觉遍布全身,到处都有。仔细观察你身体的各部位,任何时候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感觉存在,感觉酸、感觉痛、感觉麻…,这些感觉就是本性造化正在活络的证明,也就是要观察本性的放大镜。所以观察本性从哪儿观起?唯有从觉照「感觉」才能开始!离开了感觉,如何觉察你心性的自在呢!

既然「感觉」是本性造化的放大镜,那么观照全身「感觉」的实相与自在,特别是你一向被你误以为喜怒哀乐的「黄庭」!便是检验「心性」的实相与自在的唯一办法了。

让各种酸痛麻痒冷热起伏等感觉,在你身体的各部位尽情的去发挥、去活络、去造化,只是静静的看着它发生,与那股变化的能量和平共处,特别是遇上黄庭的气机变化时,绝不可加上一点点贪嗔好恶的分别知见上去,因为黄庭是一身造化之主,黄庭一乱,周身本性的就都扰乱了!因此观照本性的自在,特别注重「黄庭」内的气机是否无相,是否自在。只要黄庭的气机无相自在,这就是获得本性自在的当下了,这便是古圣先贤守简驭繁的觉照方式,也是佛法为什么要「直指人心」的用心所在。

当本性的造化因情识的放下而获得自在,通往成佛之路的造化就启开来了,净化法身的造化就开始了,这种情况佛家便称这种情况叫「见性」。金刚经用「离一切相」来形容这种放下对待情识的功夫,而心经则用「观自在」来矛容这种观照气机自在的真觉。至于清静经则用「真常得性」来表示这种真觉应该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刻。

为什么觉照身心的感觉是那么的重要?你看那人也好、鬼神也好、神仙圣佛也好,都离不开身心的感觉,可见感觉这两个字,并非肉体的专利。就像鬼魂虽没有肉体,但依然有着敏锐的感觉,甚至比活着的人更为敏锐复杂的情感!不然为什么鬼魂也会生气、也会痛苦、也想要报仇!

可见得「感觉」真正的主体,乃是在「气」上、是在「能量」上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三界众生来说,凡是气机活络之处,就是感觉热闹之处。因此那些想闹自杀的人常说「死了之后就一了百了,什么感觉也没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只要那股能量不灭,生前内心的痛苦没有解脱,死后也必然无法解脱。

因此「感觉」并非只在肉体上,不是没了肉体、没了神经系统后就没有感觉了。科学家只知道感觉是经由肉体里的神经系统来传达,而某些修行者还停留在「观照气与感觉者皆粗俗不达究竟」的想法,这都是停留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看法。

本性的造化机能在运作时,就是在气的流动中运作的。而当气在身中流动时,周身的感觉也就变化起来了;可惜的是一般众生身中感觉多变时,黄庭中的好恶知见就会被牵动,这不仅产生了烦恼,也使周身造化偏离了本性的路线!

觉者则不同,觉者懂得在周身感受变化之时,让各部位感受各归各的根,即使黄庭中的气机也动荡起来,依然觉照着气机的实相,不使好恶情识攀附其上,因而得以维护一身造化的本来,这便是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也是老君所说的「真常得性」了。


◎常应常静:

活活泼泼的去应世,能对事物的变化做出有弹性、因时制宜的反应叫做「应」。所以「常应」这两个字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由此可见这个「静」字是也是在动中的。

外在行为的选择,应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有无限种可能。在动态应世中,仍然不偏离本性实相的规律,安静的处在动能的本性造化之中,就称为「常应常静」。智者不论外在如何的选择,都是为了保有内在本性的太和自然而已,把握得住这个大原则,我们就叫做「常清静矣」!凡行住坐卧皆可养得本性之自在与太和,叫做「常应常静」。


◎常清静矣:

「清静」这两字,不是枯木死灰,不是说话慢、走路慢、不参与活动、一个人孤孤伶伶的关起门来闭关…不是如此的!闭关从哪里闭?从六门来闭。怎么闭?是眼睛闭起来、耳朵塞起来、脑袋也停下来叫做闭关吗?这不叫闭关,这叫破坏了本性赋予六根的应有功能!眼睛应该能看、耳朵应该能听、脑袋应该能想…,但眼睛看的归于眼、耳朵听的归于耳、脑袋想的归于脑…。

在日常生活中,将六根的感知还给六根,将身体各部位的感觉还给各部位,让它们各自发挥应有的功能,而不让黄庭内的发生,有贪嗔好恶的攀缘。把内心的攀缘知见切断,返回本性的实相,这才是「闭关」,才是「常清静矣」!

黄庭(末那识)就像其它六根一样,有它特有的感觉功能,它能感知六根所传来的讯息,并能影响身体百骸的所有变化。一个觉者特别专注于观照内心的实相,把内心的感受还给内心,让它只是负责纯真的感知,不要让它变成好恶的情绪,不让它扰乱你的真知。

举个例子:就像收音机一样,频率如果差一点,就很多噪声;频率如果对了,音质就非常的清晰,能够清晰的去执行它的发音,这就是真正的「清静」!清静乃是最活泼、最畅然、最明白四达、没有一点习性的噪声干扰,这才叫做「清静」。若以为什么讯号都必需没了才叫清静,那么这台收音机也可以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2: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像上述这样在生活中时时刻刻的清静、时时刻刻的见性,就能慢慢的进入真道了。在修道的旅程中,保有内心的清静,就像做豆浆时保有一口甘美的泉水一般的重要。有一个高人教你做豆浆的本领,他把绝顶工夫都教给你了,但你做出来的豆浆却总不如他的好喝!问题在于他做豆浆时,除了坚持上好的黄豆及必要的程序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一口最甘美的泉水。少了这口清澈的泉水,纵然你的黄豆再怎么上选,程序再怎么正确,你还是做不出像他一样好喝的豆浆来!

经典里常常在讲:「万法惟心」!一切修行中的奇妙造化要能完美成功,所依靠的就是这个清静的心。因为它就像那口纯净的水一样,只有它才能造出上好的豆浆;只有纯净的心,才能让成佛造化的每一个步骤都完美无瑕。

古人为什么常讲「真修真得、假修假得」?真修就是持着清静的心,这一点真了,其它的细节才能真;这一点假了,其它的细节再怎么精细,也是假的!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修行故事,同一个师父传了很多徒弟,说性是什么、命是什么、说怎么静坐、什么姿势、唸什么咒语、握什么手印…,都讲得清清楚楚了!但每一个徒弟修出来的程度都不一样,有的入了佛道,有的入了魔道!这就像做豆浆一样,为什么程序都一样精细了,但最后做出来大家都不一样?因为那最重要的水质有了差别!

所以,修行之初,你必须懂得怎么把心的清静弄清楚了,其它的细节才显现得出它的意义与价值来。师父不能送每个人一条河流到你家门口去,这一点是你自己要努力修证的。

所以古人说:「师父引进门,修行在各人。」心能照见几成的本貌,性就能行几成的造化,命就能有几成的结晶,这才是修行的最关键处。

心要如何才算清静?说要不对待、要万缘俱下、要平等、要实相…等等,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本心」而已。你不内观怎么知道有没有攀附?你不检验怎知你的水质纯净了没?

有人常高傲的说:「何必内观!师父又没教!」这就好像一个做豆浆的人说:「何必管什么水质,师父又没教这回事!」这真是没头没脑的话!但讲到内观,到底要观什么?观你的贪嗔好恶在哪里发生?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如何运作的?情识攀附时是什么样子?你多半的习性是什么?解脱的当下又是什么感觉…就这样一一看个清楚来!不经过一番观察,如何回答我刚才问的那些问题呢?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虽然保有了清静的心,才初步体会了身中的大道,但我们不妨就叫它「得道」好了!为什么?因为此时虽未成道,但大道的反本造化,已经具足于你的身中了。好像豆浆虽还没成功,但清净的水与豆子正在调和了,成功指日可待了,你已经将这个诀窍掌握好了,所以可以称为「得道」了。

上天造物,物物各有各的生生之理,在人物叫「性」,在天叫「道」。譬如:种一颗黄豆有没有生生之理?有啊!什么时间种比较好?什么时间它应该生出来?加什么肥料比较好?如何可以使它早点长出最好吃的成品?这都有一个生生之理。属于该物的生生之理,就是该物的性,也是该物的道。

那么身为一个人,当然也有一个不变的生生之理存在的!什么样的情况可以活得更健康?更安祥?什么样的情况会烦恼痛苦轮回不休?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超气入理?可以精神不朽?当然它也必有一个生生之理存在!那个生生之理就是我们的「性」,也是我们的「道」。这个真机再现,就称为「见性」,也称为「得道」了。

有一天我在山上看到一株小小的草,上面结了一粒粒亮亮的黑黑的籽,有一个小朋友问我:「为什么它是黑色的?」我被问傻了!为什么它是黑色的?本来就该是黑色的呀!上帝创造它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呀!这就像蕃茄为什么是红色的道理一样的自然。

这个问题如果问科学家,他们可能会说因为它有黑色染色体。你再问他为什么它有黑色染色体?谁给的?最后还是得要回归大自然,说「这是自然的」!这是物物各有的一种自然,本来这个物种就该如此!如果你硬要用科学去分析,不仅显得太复杂,也太不可去理解了!不如就说是它的「本性」吧!本来就有的道!连黑色、红色都是源于本性,那么人类也该有一个属于我们的本性吧!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得道不是从外面获得东西,而是回归上天赐给你的生生之理而已,这是与生俱来的,本来就是你的,只是让它再现而已。当这个生生之理显现出来,它可以让你剥阴取阳、它可以让你返本还原、可以让你结圣胎、产大药、结金丹…,这个本性中奇妙造化的原始功能,终于又找回来了!真是可喜可贺,因此名称上虽然称为「得道」,但实际上「实无所得。」

老子对于「得道」的定义是如此的简单。你不要误以为鍊到可以撒豆成兵、可以呼风唤雨、或可以通灵才叫做得道;如果会了这个,却还是不能清静自己的心,不能启开自己的生生之理,那一概都叫术流动静旁门左道,而不称为得道了。

因此修行不能得生生之理就不能永恒,终难脱气数业力的枷锁,只是梦幻泡影般的成就罢了。就像做豆浆一样,煮得很好看,看起来象是那么回事,但是水源不清,只是好看而已,成不了大用,那都不能称为「得道」。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为了吸引众生来正视这个问题,吸引他们来接近本性的利益,所以不得已取个名字,叫「得道」。因为「得道」的那个「得」字加上去之后,给众生感觉好像是另有所得,好像是额外得个什么好处,所以便拼命往前追求,这就是渡众生的方便法。但有一天众生竟因此而获得了本性上无限的利益,圣人美其名为「得道」的苦心,终于没有白费。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悟」是「吾心」,是由照见内心的清静而证得的,不是由外获得的。能够体会自己的本心本性,能够让本性中所有奇妙的造化可以在身中自由的发生,这样的人虽然还没有了道飞升,但已经有资格可以登上讲台,发扬古圣先贤的救世绝学了,所以说「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道」是上天所赋予天下的,你的身上就有道!不是专属哪一个大仙大佛所独有的,谁都能发现它,谁都能应用它。可惜现在各宗派的修行人,懂得行善、膜拜的人多,而觉悟自己的心源性海者少!因此悟本心、讲本心,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有志于修行的人,就应当尽量去悟,尽量去讲,去传扬这个自古不变的圣道。

俗语:「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性命各人了」,你得你自身的道,他得他自身的道,你的是你的,他的是他的,两不相干!各位要做一个明理的人,常听一些有信仰的人满怀信心的说:「某一位仙佛修得那么好,而我那么信仰祂,我相信祂会来帮我超拔的!」这是不切实际的期盼,为什么?这就像你请仙佛帮你吃饭一样,你会饱吗?不会的!你请仙佛帮你修道,纵使有得也是他的,与你何干?

在这世上每一项事物都有个原理可循,物有物理、数有数理。原理对了就有效,原理错了就无功!修行这件事情,不能求菩萨保佑代劳的。就像种了一棵树,如果你不替它浇水,你求菩萨也没用的,照死不误!这不是菩萨不灵,但菩萨是讲理的,自你你不照理而行,那怪谁呢?

修行也是一样,必也有个不变的道理可循!不然各教圣人何必谆谆教诲唯一的修行之路呢!很多人谈到修行时,却老是喜欢说「各人见解不同」!说这话的人真是不明真理呢!

「理」从哪里来?大自然之间天赋万物各具一个生理,一个造化的次序。懂得顺从那个生理与次序,就可以得到该物的生生之益。我们人的身也好、心也好、性也好、法身也好…,都是一样的,都有一个生生之理存在。然而我们因为不了解这个生生之理的特性,所以常常破坏了它的功能而不自知。

好比人们并不想得癌症,但却很多人得了癌症!人不愿失眠,但却有无数的人在失眠!人不愿意有烦恼,却有无数的人陷入无尽的烦恼之后!人不愿入轮回,却都在轮循环里转不停…,我们做了这么多蠢事,却还自以为聪明。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未曾去了解,属于人类的生生之理到底是什么规则?了解这个自然规则的人,就可以去传圣道了。不了解的人,总是越传越适得其反。

很多人修道得不到好处,反而得到很多坏处,这就是「不讲理」、「盲目」的毛病所产生的。「道」是理,「修道」就是得先讲理,讲究你与生俱来的生生之理有什么特质?怎么做会使你本性的功能发挥到最完美?怎么做才会使身、心、性、灵、法身愈来愈净化?怎么做才会返本还原?这都有一定的规则,做对了,就叫「真修真得」;做错了,就叫「假修假得」!叫「盲目」!叫「热情祟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2: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士」是古代读书人,或追求道德学问者的通称。「上士」是比喻最有智慧的学问追求者,这种人总是在根本处下功夫,其余的枝畅末节看不在眼里;「下士」是比喻那些舍本逐末者,或那些在声色皮毛里追逐的人。

◎上士无争:

争是计较,无争就是没有争胜心,不计较高下得失。人与人之所以「争」,大都是由计较高下得失而来。只有从内心里了无对待,才能真正的无争。你看那两三岁的小孩在划拳,赢也高兴、输也高兴,一点也没有受到轮赢的綑绑,这就是「无争」。

但两个小学生在划拳就不太一样了,输多了就会有点生气了。而两个成人喝酒划拳,划到吵架的,也有划到相杀的!在办公室里也常看到两个人互不顺眼,一句来一句去,刺激来刺激去,想让对方难看!可见那争胜的心,年纪越大綑绑越深。

「争」是对待的一种,「对待」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可以说人类所有的烦恼来源,就是「对待」这两个字而已。对待可以涵盖很多,例如:美丑、高下、好坏、是非、彼我…,举凡可以对立得出来的字,都容易形成我们的争胜心。有了争胜的习性,内心就常有气血夹杂着好恶知见的产生,人们也因此而感到欲清静不能清静。

上士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不能让步,但他看清了「对待」这个骗局,不仅认清世事本无高下,更因认定内心的气机不论怎么活动也本无好恶的意义,他的内心不受气血起伏所綑绑,所以能打从心里无争。

◎下士好争:

次等智慧的人较易与人争强斗胜,但争胜也不一定会显现在表面,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好人,面对人时外表很平和,可是私下常常唠唠叨叨、常常满腹的委屈!这样虽然看来很谦让的人,但这不是真的无争,这依存在着「好争」的成分在。能够吃尽苦劳没有委屈,或是力争到抵而无怨暴,顺逆不着于心,这才是「无争」。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上德不德」是说上等德行的人,虽然做了很好的事,却不自以为很有德行。别人给予他很多的推祟与褒奖,他总是一如平常,一点也不会有所得意。最有德行的人表面不一定很谦虚,而是发自内心的平常,叫做「上德不德」。

而「下德执德」是指下等德行的人,只要做一点对的事,就自以为很有德行、很有程度。这是「净相」执着非常深重的人。

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上等德行的人心地磊落坦荡,而下等德行的人总是计计较较、哀哀戚戚!这都是争得失、争声名的执德的心态所造成的;这个社会上大家总是追求鹤立鸡群,追求出类拔萃,这「好名」的心态坚不可摧,就是这里所说的「执德」。

从小的教育就教我们,在这个世上要追求出类拔萃,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得到大家的肯定…等,等到这梦想实现了,就开始摆出一副德貌,显出一副有程度、得意洋洋的样子。这种自以为是的心态,就是这里所称的「执德」!

这个「德」字是凶义,不是吉义,是自以为有德行、很高尚的意思。或是看到他人有一点不合礼数的举止,就心生鄙视、就不屑。心经把这种贪执叫「净相」。我们应用清静无着的方式去打拼,而不是用这种「执德」的方式去打拼,然而众生陷入这个自以为是的圈套,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是长久以来,整个社会价值观所造就的共同错误,因此净相比垢相还难治。

例如:贪求名誉是不好的事,这是很容易懂的。但追求出类拔萃、追求被众人肯定,到底里面有没有隐藏着贪求名誉的成分呢?实际上大多数的人在努力的追求一个高远目标时,心中常隐隐约约怀着好名的贪执在里面!也就是想要让人家看得起的心理。

你会问说:「尽力的在社会上努力,追求更超越、更美好的生活,不应该吗?」这当然是应该的。譬如:专心的研究科学,这可以让社会更好,当然是应当的,但在这个努力不懈的过程里面,不要隐藏着邀名、邀功、邀利的心在里面作祟。

很多人穷一辈子精力去追求一个目标、一个什么奖,甚至还有人用尽各种巧诈的手段要去获得,这就隐藏着不净的因素存在了。这到底是在贡献人类,还在偷名?你也听过大学教授偷学生的著作,或抄别人的著作来达到创作来提升自己,这就是「下士好争」与「下德执德」的手段。

因此在所谓有志节、有程度、有勇气的表象下,常常是夹带着好名、好位等不为人知的不净心理存在。想指出这类的病,却又惹得大家振振有词的反驳,所以说「执德」是特别难治的病。

常看到人们用得理不饶人的态度,来批评一些犯了一点点过错的人,以便显示自己的正义感;或是有些自律甚严的人,对于别人的一可点错误,便显现得无法容忍,满脸的不屑,这不也是过了头吗!

为什么老君叫我们不要执德,要放下?原因是当我们在执德时,情识也正在奔动,周身造化也正在改变,你正以这种贪执的方式,在杀伤你的生生之性,虽然这种贪执义正辞严,但依然是走向消亡之路,不是走向返本还原之路。执着「德」与执着「不德」的情识皆伤本性,所以修行要学习在你的内心上,把「德」与「不德」的执着皆放下,因为它们都是对待,皆伤本性。


◎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抓住不放称为「执」;洗不掉、脱不开称为「着」。执着不须要经过思考,你的潜意识里面自然反射出来的意向。执着在哪里发生?在感觉上!感觉好或不好,你早就非常坚信,根本不用想,一剎那间,你就已反射出你内心的贪嗔了。感觉对了什么都对了,感觉坏了什么都坏了,人类的一切思想行为,都被内心的感觉给控制了,脱不开、洗不掉,故曰「执着」!

像年轻朋友碰到另一半,他不一定要长得很帅或很漂亮,但只要感觉对了进展就快,感觉不对无论他再怎么帅,家境再怎么好,纵使有十个百个来促成,不来电就是不来电。来电、不来电差在哪里?感觉!心中的一股感受,那感受是什么组成?气血!所以说内心气血所造成的感觉才是执着的根源,你对黄庭气血的看法产生了执着。

执着是人人都有的,但有些执着并不伤害你的本性,有些则会。我们所要去除的,是对于有伤害的那部分。什么是有伤害的?什么是无伤害的呢?有一对夫妻闹离婚,法官问他老婆为什么要离婚?她说:「我实在受不了他」。「为什么你会受不了他?」「因为他每次挤牙膏都从中间压下去,每次都得我去收尾,这几年我实在是受够了,所以我要跟他离婚!」

实在讲,就算牙膏从中间压是不好的,但这种执着本身却不伤性,若是你看得开,管他从哪里压、从头压、从尾巴压,压的一条烂烂的也行!只是条牙膏嘛!但他老婆是下一个要使用的人,每次拿到烂烂的牙膏就气得要命,每天一看到就气,一想到也气,当那股气上了胸膛时,让它痛苦得不得了!这个案例究竟谁的执着比较急着去除呢?对胸中的好恶执着,才是第一要务呢!

有一种艺术家自认为某一种打扮才像个自由自在的艺术家,他可能一辈子绑一条马尾,说这样子叫做潇洒自在,若是叫他把马尾剪了,他便浑身不自在。反过来如果街上所有的人都绑着一条马尾,我想他马上会去剃个光头,因为这样叫与众不同,此时若叫他再绑个马尾,他便全身不自在!

在我看来这想法也不怎么自在,因为他一辈子就是要与众不同,僵化得不得了!他们所贪执的,只是跟你我不一样而已,和我们一样时,内心就不自在了,这个不叫自在,这叫被大众所綑绑,被大众绑去扎马尾,又被大众绑去理光头!说起来根本未曾有过真正的自由。

自由乃是一种内心的解脱,不是来自于外在的与众不同。我们有时可以从一些人的言行举止,知道他内心有了某些贪执,但有的时候我们又没有办法从一些人外在看似保守的行为模式,来认识他内心其实是非常的自由。你看这个人一成不变的保守风格好像很执着,可是他的内心也许是很自由、很有弹性的,是无入而不自得的;也有可能这个人外在不断的变来变去,可是他的内心却是一重重的綑绑,他只是执着在变来变去而已。

所以贪执贪执「不德」也是綑绑、贪执「德」也是綑绑。你说:「那么我要何去何从?」没那么困难,问题不在外,只是不要因为外在形式的变或不变,而牵扰你的心、伤害你的性。在内心气血上是否存着知见,有没有伤害到你的本性,这才是唯一判断依据。

但我到底有没有伤害你的生生之理,谁知道?只有你知道!你怎么会知道?要观察!如果你不学习观察自己的本性,你怎能知道它现在到底有没有遭到了破坏?所以在修行之初,学习如何「反观觉照」,这对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事。

只有透过观察,才能了解自己的执着。你不须要先了解别人的执着,重点是要了解你的执着在哪里?病得有多重?这得从哪里看起呢?从观照黄庭一窍的攀附开始!内心气血起伏时,对待知见就隐藏在里面了,垢相净相全部跑出来了。

太上老君举出执着的两大端,一个是以「争」字以来比喻垢相,另一个是以「德」字来比喻净相。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不只是胸中的垢相污染不了他,就是对着净相也不起丝毫贪执的。如此他的心性才能够真正的悠游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4 09: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