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658|回复: 2

南北朝三国鼎立时代的绝世勇将——西魏四猛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4 23: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乱世出英雄,这话一点都不错,魏晋南北朝就是这样一个大乱世,乱得惊心动魄,乱得不同凡响,乱得有滋有味,当然也就乱得英雄辈出。人人皆知有魏蜀吴三国鼎立(姑且称之为前三国),却较少人关注周齐陈三分天下(姑且称之为后三国),这里先交代一下这周齐陈三国的历史。 : _- e0 W5 A" `6 Y* J
/ G! O" b) l/ F4 ]+ v
  
+ w9 K/ n% U2 B; g; D0 {9 T" x; ]" d$ {
1 |1 O6 J* E' j/ |$ H7 L
  魏蜀吴三国合一的结果是晋朝短暂的统一后又一个大分裂时代的开始,共历经三百年,才由隋朝统一,而隋朝恰恰又是周齐陈三国合一的结果,两个三国时代将乱世开启和结束,可谓历史的一大奇观,从此南北文化交融,胡汉血缘合流,创造出了辉煌的隋唐盛世,在当时世界上形成的崇高威望和深远影响后世一直都未有能力逾越。因此探究周齐陈三国就显得比魏蜀吴三国更有历史意义,实际上后三国的故事比前三国还要精彩许多。 $ g3 X- j( E% I- F

# e, n% o( C+ {5 z& m 6 W. w% E; q6 h+ E' X
3 f1 |. F. D( |! ?3 y, Y
! o9 b& g. c2 T7 R# `& ^$ @: P
  前三国从黄巾大起义算起到晋朝灭吴结束,公元184年——280年,共历时96年。 : G6 [; F9 r+ _$ I5 v0 n( P, A4 m7 m
# t% s- }: N6 {# H  C
  后三国从六镇大起义算起到隋朝灭陈结束,公元523年——589年,共历时66年。 8 `6 a- K: X! D! V* F% O& j

" h9 g5 _% l8 S- E3 G  |& T! C+ }  后三国历时虽然短暂,但其过程和民族矛盾要远远比前三国复杂多变。
0 |( P$ E: U( Q, x* h4 p' L& {8 W3 C% x
   - ^) @% ~  u  l) ~

1 H/ F" V/ z' B( r9 K. w) j2 a0 [, Z5 n
  后三国分为两个阶段
' h" z$ N; R5 Z! a* B
; F% y- S0 Y8 B) U3 ]) k. c6 i  P  第一阶段为东魏,西魏,南梁三国鼎立。
) B* u5 K' I4 {2 {+ U1 p( _
1 }8 m6 t0 N" M7 o' G0 U6 j  第二阶段为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南陈(代南梁)三国并存。 / V! o1 C. A2 d1 o* M3 x9 f( M
) ?$ |: `1 a4 m
    最后由北周灭北齐,隋朝代北周,隋朝灭南陈而告结束。这与前三国的魏灭蜀,晋代魏,晋灭吴几乎如出一辙,历史惊人的相似性又重演了一次。
! K; K! F4 c6 ^$ ?6 r
' s3 K* j! D/ ?   ; t- c& D" V$ g3 B
( l8 ^* A, v6 ~8 h# Q
" F1 K  O8 y! ^/ c7 @$ G) W) W6 x
  后三国历程极其复杂,先是北魏和南梁南北对峙,然后北魏大乱,分裂为东魏(高欢掌权),西魏(宇文泰掌权)。侯景之乱打破三方力量对比,北齐代东魏(高家为帝),北周代西魏(宇文家为帝),南陈代南梁(陈霸先为帝),其间曲折难以尽述,姑且点到为止,如有兴趣可翻看《周书》,《魏书》,《北齐书》,《梁书》,《北史》等历史著作,必有所得。 ! ]+ b* o- s0 d0 \4 L

, V/ s. ?8 c7 e/ H   " W3 I- |% w5 i4 V/ g6 s  z
# [: N' G9 l/ p, }3 o+ }) ]

" g& u% e0 h/ [  本文中所提到的西魏四猛兽里有两位出自于代北武川军团,两位出自于关陇武将集团,这也是西魏北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支柱集团,其中武川军团里出现了许多令人吃惊的人物,比如北周太祖皇帝(追尊)、 隋朝太祖皇帝(追尊)、唐朝太祖皇帝(追尊)、周隋唐三朝外戚独孤信,北魏著名军事将领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三兄弟,真可谓英雄不问出处,草莽皆成豪杰,抬头问天: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 [; X5 K1 C* J
/ j2 q5 G0 J6 n+ o) X( w
  
2 H$ s% a$ I9 q' k. s$ ?% Z9 ~2 J" A% y$ @3 K. Q% A

* y! ^) A" M6 l1 u  好了,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这段历史,简要介绍一下历史背景,南北朝时代形成三国鼎立的过程,言归正传,下面具体说说西魏的四猛兽。
, `; ?% o3 z: }; B4 t
) [5 Y, b+ Y! G  R& {/ \& G  
/ B% |. ?* ?0 `' V  I5 u( F7 t( c
" D: b3 A" Y7 M* N, `4 |6 ?! }9 T8 H4 E; @
  南朝士族以文化见长,北朝勋贵以武功为盛,这四者都是武将:
8 ?/ A: H9 H7 X1 f3 [
6 ^' c/ _( e% a0 M+ U  
& E! u9 n  `% F7 o' P. r. y
: w3 Q+ A" L* p
, a* K. N2 d) O/ d. F  第一位是: ) }/ f3 V2 D' s: {

' Q  y. G  j8 L   擒豹之虎——李虎将军 * X' r& t1 I* [' G
0 E* d6 P6 ~0 s5 W( ?
  
0 N) ?0 J8 w5 ~* R; m  j1 G" |5 ^% z9 I  K: I
( I" @3 l% e4 B9 @" \
  李虎,代北武川(北魏六镇之一,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年少时风流倜傥,志向远大,喜爱读书却不善于死背章句(碰上应试教育该倒霉了),更喜欢骑马射箭,广交朋友,由于家境还不错,对于钱财这身外之物看的也很开,乐善好施,拥有这种品质即是可造之才,后来在同乡兼前辈、大都督贺拔岳手下做事时深受重用,随从贺拔岳讨伐元颢(就是南梁将军陈庆之护送入洛的北魏皇族),取得了胜利,李虎因功升宁朔将军、屯骑校尉,后来又跟随贺拔岳入关中(陕西,甘肃一带)平叛,贺拔岳因平叛有功升关西大行台(关西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和关西大都督(关西地区最高军事长官),李虎水涨船高,也被提拔为左厢大都督,总管内外军事(大体类似于参谋长职务),地位提升的很快。这个时候关东地区(包括河北,河南,山西一带)已经被枭雄高欢所控制,高欢视贺拔岳为心腹之患,便使了个政治手腕,名义上和贺拔岳称兄道弟(两人都曾是北魏天柱大将军尔朱荣手下干将),暗地里鼓动关西另一股军事势力侯莫陈悦借召开军事会议之机杀害了贺拔岳,贺拔岳一死,部下群龙无首,顿成一盘散沙,侯莫陈悦害人心虚,对这支军队又不摸底,没敢收编,这帮武川籍青年军官到底还是年轻,没了主心骨,惶惶不安,幸亏一位年长的将军右都督寇洛(武川人)能够沉住气,把不知所措的小兄弟们收拢了一下,在平凉驻扎下来,却发现少了李虎,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那么,李虎在这个关键时候离队干什么去了呢?原来李虎见贺拔岳遇害,悲愤万分,痛哭流涕,发誓要为贺拔岳报仇,但俗话说:鸟无头不飞,没有一个有威望的人来领导,人心离散,谈何复仇?他便到荆州找贺拔岳的哥哥、荆州刺史贺拔胜回来主持大局,贺拔胜也是一员名将,当初投奔尔朱荣时,尔朱荣非常高兴的说:“我得到贺拔兄弟,天下不足平也。” 尔朱荣是何等样人?北魏末年最有威望的将军,高欢在他面前也如鹰犬一样被随意处分,不敢有半分怨言,他对贺拔兄弟如此看重,足见贺拔兄弟有过人之处,不是浪得虚名的。可是李虎风尘仆仆赶到荆州和贺拔胜见面的结果却令人非常失望,贺拔胜犹豫不决,毕竟荆州也是军事重镇,如果轻易离开,难保敌人不会趁虚而入,最后只是派手下将领独孤信(武川人)入关中收编贺拔岳的部众,独孤信也不是无名之辈,绰号“独孤郎”,是英俊潇洒的年轻将领,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但比起贺拔胜的分量还是轻的许多。这时另外几股势力也在向平凉进发,准备收编这支部队,一路是北魏皇帝派遣的使臣元毗将军,一路是高欢派出的侯景将军,还有一路是夏州(统万城)刺史宇文泰将军(武川人,贺拔岳的亲信,被贺拔岳部众推选出的新领袖),这几路人马星夜赶往平凉,谁速度快谁就能占得先机,到底是夏州距离较近,宇文泰行动又非常迅速果断,眼看就要到平凉,偏偏和侯景碰上了,两支队伍一时僵持住,宇文泰反应快,先声夺人地说道:“贺拔公虽然死了,还有我宇文泰在,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意思是这里没你的份), 侯景吓的脸都变了颜色,辩解说:“我就像箭一样,别人射到哪里我就去哪里,自己做不了主呀 。”(意思是我本不想来,是身不由己),看看占不到什么便宜,侯景随即打道回府了,宇文泰赶到平凉见到众将,想起贺拔岳,又是一阵大哭,众将当然很感动,又悲又喜,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宇文公来了,我们大家就有希望了。” 宇文泰就地整顿部队,以图大事。不久,皇帝使臣元毗将军也到了,见此情况,只好承认事实,回去朝廷复命了,独孤信将军来到平凉,一看是黑獭(宇文泰的字)成了接班人,也挺高兴,两人从小就是好朋友,当然不好再争夺什么领导权,宇文泰就派独孤信去洛阳面见皇帝。 ; M& G6 a  i1 A  n* B

3 e3 {1 V  ~7 k3 H6 y) H2 ^   % Q8 V: E0 L4 N1 m! t' {% M8 {+ w

1 {8 K: v. `% p+ s& C% X6 ]9 P4 D
0 k/ e  [  s! N# B3 E  再说李虎,在荆州听说宇文泰当了领袖,正准备起兵讨伐侯莫陈悦,为贺拔岳报仇,也来了精神,急忙往关中赶,没想到半路上被高欢的部将截获,送到了洛阳,皇帝见到李虎大喜,原来皇帝早就与高欢不睦,一直想找一支能够抗衡高欢的力量,这时候他看中了宇文泰这股势力,就把李虎加官进爵,拜为卫将军,仍然派到关中协助宇文泰,李虎因祸得福,对皇家心存感激,以后对皇室一直非常忠心。在随后的征战中,李虎也是屡有战功,征讨侯莫陈悦,迎接皇帝入关中,水淹灵州刺史曹泥,破高欢于沙苑,平叛贼酋梁企定,杨盆生之乱。尤其是在平定杨盆生之乱中,显示了李虎的谋略,杨盆生本是南岐州的兵卒,聚众谋反,被李虎率军击溃,于是遣使诈降,李虎表面不动声色,号令三军:贼人已降,大家可以解甲放马,就地休息,不久我们就可以班师了。然后派使者回复杨盆生,同意他的投降请求,杨盆生知道后自以为得计,放松了戒备,派大部分军队出去筹集粮草,李虎却趁机在夜晚进兵,将南岐州围得铁桶一般,城中兵少,外出打粮的军队还没有返回,事发突然,出人意料,敌人惊慌的乱成一团,组织不起防守,李虎令壮士推开城门,大军入城纪律严格,秋毫无犯,无人敢于抵抗,未伤一兵一卒,杨盆生束手就擒。李虎班师回朝,宇文泰听说后也是非常佩服,赞叹不已,遣使犒劳李虎部队。 3 _/ v+ _0 T; h
! `2 |6 `  c6 }7 ]2 {. p# ?
   ( F0 v/ k. w; R  @' L- [3 ^

' h% F. b: @2 ?: T4 S- C" s' S$ K( \" k; K; H0 H, L" l
  之所以称李虎为猛兽,源于李虎擒豹的故事,李虎经常陪同宇文泰在北山下校阅军队,常常有人在这里被豹子吃掉,从来没有人敢于上前抢救,一次又有豹子伤人,被李虎碰上,他立刻拿着大棍子赶过去,把豹子捉住杀掉,除了这一害,宇文泰知道后高兴的夸赞道:“公的名字是虎,果然名不虚传。” " e' l9 O' @5 V* x8 c, c3 U% {- h

( w. |/ V/ S! M9 B$ `9 ^: X! B  a  
; p8 K1 G3 U1 M: ?. x6 D7 V, i. L  d+ t
- f5 k" o  d1 W. `& n
  李虎的官越来越大,最后做到太尉(三公之一),宇文泰的儿子建立北周王朝后,李虎虽然已死,但仍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唐国公,他的儿子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李昞(娶独孤信女为妻),他的孙子就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他的重孙子当然就是有着赫赫威名的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了,他自己也不亏,唐朝建立后成了唐朝太祖皇帝(追尊)。李虎还是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唐朝编篡的史书记载: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看来这八柱国的名头在一百年之后还是很响亮的
发表于 2007-7-14 23: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三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5 05: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发快发完啊  急着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11 04:56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