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906|回复: 13

土家族--简 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6 04: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宣恩、利川、恩施等县(市),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等县,以及贵州省的印江、沿河等县。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4: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新觉罗.逡玄 于 2011-7-16 04:33 编辑

土家族--历 史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其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为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鸟蛮的一部;另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
   
    从秦到清的漫长历史中,土家族深受封建王朝的影响。其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阶段是秦至隋的郡县制时期;第二阶段是唐宋时期的羁縻州县制时期;第三阶段是元明至清初的土司制时期;第四阶段是中晚清的改土归流时期。
   
    在历史上苗族与土家族之间是有过长期的隔阂的,远自东汉初年起,中原统治者就一贯的利用土家族统治阶层来控制当地的一切非汉族人民,其中也包括土家平民,但主要的是苗瑶人;从唐末五代起,这种控制更趋向于具体化,即使是汉族统治阶层的人“入主”了这一地区,自己也先得“土家”化,然后驾驭着“土家”来控制苗族;元、明、清三代实行所谓“土司”制度,一直到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为止,大小“土司”几乎全部由“土家”人承当,代替中原统治者约束当地的土苗平民。严格地说,历史上的这种矛盾仅存在于“土家”统治阶层与土家及苗族人民之间,但在不甚理解阶级矛盾道理的时代,总认为矛盾是存在于“土家”与苗族之间,就是把阶级矛盾完全看着民族矛盾。解放初期,为土家族自治而活动的干部很为苗族干部同志冷淡,因为他们顾虑“土家”的统治也许要卷土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4: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家族--礼 仪       
               


    土家族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
   
    土家族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家族--节 庆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过赶年,也叫提前过年,又称过蓑衣年。即逢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腊月二十八过年,异于其他兄弟民族的年节。据说在明代,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一带,政府兵将御侮受挫,特令组织士兵出征抗倭,限定腊月三十日登程,不得误期。土家族先民为了按期出发,奔赴前线,打击倭寇,故提前一天过年。继因祖先抗倭立功,其后代子孙为了继承发扬祖先爱国精神,依旧提前一天过年,以示纪念。
   
    根据祖传,过年的当天,一家之主半夜起床,不许点灯,摸黑煮饭,切菜不用刀,把肉弄成团团,豆腐插成块块,蔬菜扭成节节,一锅煮熟,装满一盆。纪念祖先时,用晒席或衰衣遮住,以示在今天的和平环境里,不忘祖先当年的征战。
   
    女儿会,原名“十个棚女儿会”,是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的土家族青年男女自恋爱的节日。每年七月二日为女儿会的会期。每到这一天,周围七八十里以内的宣恩、建始、鹤峰一带的各族男女青年都来赶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4: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家族--婚 俗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哭嫁,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今天,婚姻自由了。土家族姑娘在结婚时也还要哭嫁,但现在的哭嫁仅是一种仪式罢了。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十姊妹围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摆”,新娘哭“一摆”,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摆完后,其余九姊妹轮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进,菜收完,陪十姊妹活动即告结束。哭嫁的歌词内容很多,“十摆”、“十收”有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等,有时也骂媒人。陪哭多是难分难舍的缠绵之词。音律多用七字八句的顺口溜,如“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养心操碎,树欲静而风不息,恩德未报就别离。远望故里盼归期,归来又能住几时?门前小河长流水,女儿眼泪长长滴。”
   
    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又称“还骨种”,在土家族中比较普遍,有“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之说。
   
    土家族在同姓为婚的问题上十分谨慎,仅限于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五服以内通婚为大逆。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即使是符合土家婚规的同姓婚姻,也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土家人认同。
   
    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是比较自由的,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即可结为夫妻。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自由恋爱,结为终身伴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清乾隆《鹤峰县志》载:“至于选婿,由祖父母、父母主持,不必问女子愿否。如女子无耻,口称不愿,不妨依法决罚,一与聘定,终身莫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4: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家族--服 饰       
               


    解放前,土家人多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家机布)做衣料。男子多穿黑色或蓝色,女子将布染成“鹿子闹莲”、“喜鹊闹梅”、“双凤朝阳”等富有喜色的图案。
   
    男式服饰的基本特色是: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
   
    女式服饰的基本特色是: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4: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家族--饮 食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4: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家族--建 筑       
               


    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民居结构分为正屋、厢房和司檐:正屋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堂屋,前面有“吞口”;在正屋两头前面并与正屋垂直的两间为厢房;正屋后面的为司檐(也称拖檐)。家庭富裕的建成四合屋,四合屋的前面称门楼子,中间为天井。土家族一般聚族而居,民居自成群落。
   
    吊脚楼是一种全木结构的干栏建筑,为土家族的主要住所形式之一。土家族住所的结构一般为一正两厢(也有一正一厢的),其中厢房为吊脚楼。吊脚楼的地基低于正屋的地基,在其地基上竖立十几根木柱,木柱上铺木板(楼板),以木板为壁,一般二至三层。吊脚楼的前面有阳台,两边有走廊。阳台和走廊排柱悬空,悬柱的末端有圆锥形雕饰,名为吊进瓜。阳台和走廊的栏杆多由木条组成,富裕之家在栏杆上雕龙画凤,在窗子和门上精雕细刻。阳台的屋檐为飞檐翅角,其遮檐用长条木板钉封檐口。鄂西土家族的吊脚楼因前有阳台、两边有走廊,互成转角之势,故名转角吊脚楼。吊脚楼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是土家族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土家族聚居,古来皆“散处溪谷,所居必择高峻”。至今,村落山寨,或依山傍水,或横卧山塆,或骑坐山梁,或隐藏峡谷,或躲进白云深处,古木翠竹环抱,吊脚木楼,鳞次栉比,宛如翡翠珍珠,洒落崇山峻岭之中,颇有世外桃源之幽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4: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家族--禁 忌       
               


    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回门日,新郎吃岳丈家头一餐时,忌将岳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饭吃光,忌将酒杯中事先投入的两粒黄豆(金豆)吃掉,酒后应留在杯中,以免将岳家吃穷喝光。回门时,忌新婚夫妇在岳(娘)家同房。
   
    鄂西土家族忌在待客的油茶场中打3、4以外数目的鸡蛋。俗信,1个(鸡蛋)为独吞,2个为骂人,5个销五谷,6个是赏禄,7、8、9个则应了“七死八亡九埋”的不吉语,故习于打3个或4个荷包蛋待宾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4: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家族--宗 教       
               


    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白虎崇拜: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
   
    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邪,希望得到平安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2 00: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