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256|回复: 4

舞台谜案 土屋隆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6 18: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怕是一次也好,真想能有涉足杀人现场的机会。身历其境地站在血迹未干的现场,亲眼仔细观察一切——从开始写推理小说以来,我常有这样的企盼。
    我知道这种几近幸灾乐祸的想法实在是不应该。可是,我向同行的作家们探问的结果,发现他们也都有着这样的企盼。所以,不应该的并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而已吧?
    举例来说,在推理文坛上以极端尊重女性而闻名于世的相川哲,也对我的发问皱着眉头这样回答:“我没有这样的念头。由幻想的世界踏进现实里——这样的事情我不喜欢。我瞧不起有这种杀伐之气而喜欢凑热闹的人。”但,在这之后他压低声音,支吾其词地告诉我地却是这样地话,“不过……倘若被害者是个女人,而这个尸体又是一丝不挂地……这就另当别论了……这句话是纯粹站在艺术角度而言的……我不但不反对自己有这样的遭遇,甚至于盼望能有这样的机会哩。”说毕,他还眼睛充满光辉地握着我的手说:“但愿我们能早日有这样的幸运呢。”
    以前干过新闻记者的阿野洋对我同样的提问,不经考虑就回答说:“现场?我当然很想呀。实际上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尸体了。”接着他又说;“最好是案子刚刚发生后的现场——也就是说,自己是第一个发现事件的人。已有大批刑警人员赶到,那样的情形就没有意思。我希望的是自己第一个来到现场。我能很快地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推理头脑——然后就是锐利的直觉。这一切都在刹那间进行。接着,我的唇角上泛起会心的微笑。我知道!这个家伙是‘三亿元事件’的党羽之—……要是遇上这样的事情,不是太惬意了吗?而实际上我们都在步电视或周刊杂志的后尘,实在叫人泄气哩。”这当中的前面一段,他是以神采飞扬的神态说的。
    “杀人事件?那太好了!”作家西村正太说得更是干脆利落,“可是,这种事情等着不一定会降到头上来的。干脆自己动手干,怎么样?你可以把太太拿来作为被害者,这样你就有亲临犯案现场的机会,同时也会尝到凶手会有的恐慌感觉——你不认为我这个点子很妙吗?”
    他当场提供这么宝贵的意见,实在令我太感激了。
    但,你当然不能全面接受他们所说的这些话。因为推理作家,包括我在内,一般来说都是胆怯而经不起刺激的。他们有写出血淋淋故事的本事,可是,当他们看到真正的尸体时,有几个不会吓得魂都没有呢?
    前述相川氏所说的“希望能有机会看到全裸美人的尸体”,其实也是他习以为常的违心话之一,他这个人是连活着的美人儿都不敢正视的。面对美人时,他总是要露出腼腆相而不敢抬眼——他就是这么个料子。
    因此,盼望有机会遇到杀人事件——这只是毫无现实性的空想而已。这些人明知道不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情,却以沉湎于无害的幻想而自得其乐。
    可是……
    这不可能遇到的事态居然发生了!我是说,杀人事件就在我的眼前展开了!
    有句话说至诚通天。可是,菩萨怎么会满足推理小说作家痴人说梦般的祈求呢?纵然是为了生活,却在纸面上杀害无数男女,更有些人还恬不知耻地歌颂完美犯罪的伟大之举——我想这是菩萨对像我这样的人的一种惩罚吧?
    总之,现实的杀人事件发生了。
    尸体就倒在我的眼前数步之外。
    站在犯案现场的我,一直直视着被害者的行动,将他直到毙命的情形全都一览无遗。
    而我却指不出凶手是谁!
    原来,推理小说作家的推理能力全部是骗人的。但我也有我的自负。我起码可以整理记忆,用来探索命案的蛛丝马迹。
    不管怎样,这个事件非早日破案不可。因为我已不是单纯的目击者,而是受到牵连被视为嫌犯,怎么能够不洗雪自己的冤情呢?
   
    这起杀人事件到底是怎么样发生的?
    下面就听我娓娓叙述详细的经过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8: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时间的先后顺序,我想我应该先谈大约于二十天前发生的事情才对。
    我记得这好像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时分。我之所以对时间的记忆不很准确,是因为当时的我连日闹着睡眠不足,在心浮气躁的情形之下,烟抽得凶、酒喝得猛,所以,精神状态有些朦胧的缘故。
    这是有原因的。
    当时我在《宝石杂志》的要求之下,正要写一篇小说,而截稿日期就在数日之后。可是,作品不但一行都没写出来,连对题目的构想都没有。
    松本清张氏曾经以“耳朵几乎要流出血来”一词形容作家这个时候的痛苦,实际上这种痛苦是够凄惨的。伏在案前,呻吟独语、放歌狂笑——这样的人不像是个疯子吗?
    还是写不出来。不如趁早对杂志宣布:请他们原谅吧。
    说老实话,我心里这时已萌起放弃的念头。我本来就是文章写得很慢的人,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完成七十张稿纸的作品,真是谈何容易的事情。
    编辑部索稿时如果说“这次请您写黄一点儿的东西”,那我就不会受这么大的煎熬了。
    将脸孔贴在“因欲火上升而如痴如醉的女人的细白柔软而冒着汗的大腿之上”,同时抵着“令人恍惚的神秘之林”,“沉湎在羽化登仙之境”——如果要写这类描绘男女情爱的文章,我十分在行,哼着小调都能以一泻千里的速度写出来。
    如果要我写这类文章,我有一辈子都写不完的材料。因为我在这一方面有30年的经验,当然能驾轻就熟。
    但,《宝石杂志》的编辑部为我准备的是“有奖征答·凶手是谁?”这么一个标题,要我写本格推理猜谜小说。
    最令作者头疼的莫过于这类猜谜小说。
    这种作品我以前试过两三次,结果每次都归于失败。
    既然是猜凶手是谁,一下子就被猜到谜底的作品当然不能算上乘。所以,作者在谜案的设局上非特别费一番心思不可,同时,也得为诡谲之设计而绞尽脑汁:意想不到的凶手,收场前天衣无缝的一大转变,读者完全被作者戏弄一场而有一个人猜到谜底——作者一定要做到这样的地步才能叫座。
    然而,作者这个时候不能以打一次胜仗而沾沾自喜。揭晓后,读者们以排山倒海之势寄来的抗议信会令你手足无措。
    伏笔毫无逻辑性。收场过于牵强附会。以这样的作品哪有可能让人猜出凶手是谁?如此拙劣的作品令人不齿。
    混账东西!我寄了三张明信片。退还我21元邮资吧!
    从来没有看过如此的劣作!这是根本没有诚意应付读者的骗局!我要以欺诈控告!
    看到堆积如山的这类信件时,我真是欲哭无泪了。但谁叫你是以写小说为业的呢?
    因为有这样的前车之鉴,所以后来我写过一次相当平易的作品。这样的有奖征答小说,写明信片来的当然都答对。我满以为读者们这一下会皆大欢喜,热烈拥戴我这个作者。结果,我尝到的是惨不忍睹的下场。
    你这个作者太瞧不起读者!这种骗三岁小孩的作品,还谈得上是推理小说吗?如此的作者及早封笔算了!
    这种程度的作品,我想我也能写。请你帮我介绍一家杂志社,行吗?
    读这部作品时,我为作者之老朽而无限惆怅。往年妙笔,已不复在。作者可休矣!
    作者可休矣?别开玩笑!我的苦心你们怎么能知道呢?
    天可怜见,我以后写的有奖征答小说,读者确实越来越少了。
    而这次又得写这种东西。
    我的心情沉闷,担心着无法如期交卷时的后果。为此,我乱抓着头发,拼命抽着毫无味道的香烟。
    好像有人在敲房间的门,同时在喊些什么。
    “请进。”我在无意识中应声回答说。
    门扉被推开。
    “这样的空气不闷死人吗?”
    当这一句话传到耳朵里时,窗户已被猛然拉开。弥漫房间里的烟雾立刻被风吹散而去。
    我这时才以茫然的视线望了望站在我面前的这个人物。
    这个人我从来没有见过。年纪看来好像是三十五六岁的样子。他的脸色非常不好,而且长满了胡须碴子。
    “冒昧前来打扰,敬请原谅。”
    这个人一坐到我的对面就拿出一张名片,放到桌上。
    立科第二中学教员屋代修太郎
    “我来到本县担任教职已有两年了。听说您过去也在这个学校教书,是不是这样呢?”
    “嗯……”我漫不经心地回答说。
    立科第二中学离我家不到100米。 家住这么近的我,以前在这个学校教书时却是个迟到大王。因为我是本县人,所以校长并没有对我罗嗦。后来我知道自己不适合于担任教职,毅然离职已有十年了。现在我和过去的同僚都没有来往。屋代修太郎这个名字我是第一次听到的。
    “我今天专程前来拜访,是想向您请求一件事情……”
    “请等一下。我不晓得你要说的是什么事情,可是,现在不行,我正在忙着。”
    “我不敢多占您的时间,我可以两三分钟就把话说完。我要说的是这个……”
    屋代修太郎看到我冷峻的态度,好像愣住了,连忙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稿纸,放到我的书桌上。
    “这是您的作品。我想得到您的同意,演出这出戏……”
    我把视线落到这部稿子的封面上。
    上面写的标题是:《母亲之老巢》(独幕剧)。我对这个标题依稀还有些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9: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现代。晚春时分。
    地点:信州山间之一个小镇。
    人物:健一
    三郎
    大泷美奈
    汤原稻
    汤原爱子
    派出所警员
    逐页过目油印文字时,记忆慢慢地涌上我的脑海里来。这是我过去的作品没有错,里面的故事我多少有一点儿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9: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很早很早以前的作品。这样的东西,你从哪里找出来的呢?”
    “听说这出戏曾经于镇公所大厦新建时演出过,作为庆祝活动之一。我也听说当时这个镇上有个戏剧研究会,这出戏的演出是由您亲自导演的。”
    “那已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十五六年……恐怕更早哩。”
    当时可以说是业余戏剧的全盛时代。“文化”一词成为当时的流行语,所谓的“文化团体”到处都在成立。青年男女惟有利用这样的机会才可以公然交际,人们当然是趋之若骛了。
    当时的地方报以及演剧杂志时兴剧本征文比赛, 我就入选过几次。 镇上成立“戏剧研究会”时,我还被聘请为顾问,那全是因为我在这方面已稍有名气的缘故。这几年的光明也是我难以忘怀的快乐的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9: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的名义是顾问,实际上却身兼数职,同时担任制作人、随团编剧,以及偶尔也客串演员等等。我之所以热衷于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想追回失去的青春吧。学校的生活呆板枯燥,我由于搞这些事情而得到了许多乐趣。
    但这毕竟是玩票性质的团体,当然不适合于演出艺术成分高的大戏。舞台设计以及戏服的问题也都无法克服。当时的舞台,不是公民馆就是学校的礼堂。照明效果根本谈都不用谈。
    此外,观众也是个大问题。发表公演会每年倒有几次,但这个场面不是敬老会就是模范妇女表扬会。有时候甚至是利用农作物品评会的场面来公演的。这样的演出可以说是以招徕更多人潮为目的的余兴节目。来看的人以欣赏歌舞剧团的人居多。对这样的观众,你还能演出易卜生或契诃夫的剧本吗?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受欢迎的自然是悲剧性质的文明戏,不然,就是为了义气,不惜两肋插刀、视死如归之类的侠义故事。使观众看得个个眼眶发红——这是随团编剧的最大使命。为义理与人情而进退两难、为亲情之故不顾一切的父母亲、为了爱情不惜牺牲自己的女人的痴心——这些题材恰巧和时下的电视连续剧所走的路线完全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2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