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676|回复: 10

药补不如食补:何处药香不医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5 08: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药补不如食补:何处药香不医人
从“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到现在,中医药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中药材是大自然的恩赐,汲取日月之精华。中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现代人如果能掌握其用法、药理、药效,并加以灵活运用,那更是养生治病的珍宝。无论你是否生病,服用中药来调理身体,可以达到预防疾病,保健延年、健康养生之效。我们对大自然无比尊重,对生活无限热爱,对健康孜孜追求。药补不如食补,我们掌握一些中药的知识,利用中药养生护体,吃出健康!

作 者:陈菲   
1第一部分
从小就喜欢跟着外公进中药店,喜欢闻那股子浓浓的草药香味儿,也喜欢那一层层木制的小格子,格子上用毛笔写着各种稀奇古怪的药名,很神秘,似乎每一个方格子里都有故事。那药香丝丝缕缕渗溢出来,在每一个角落徘徊。闻着药香,总是想起贾宝玉关于“药香”的那段话:“药气比一切的花香、果子香都雅……这屋里我正想各色都齐了,就只少药香,如今恰好全了。”

第1节:序言 中药香里说中药    第2节:第一章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1)  
第3节:第一章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2)   第4节:第二章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1)   
第5节:第二章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2)   第6节:第二章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3)  
第7节:第二章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4)    第8节:第三章 保佑我们的先天之本(1)   
第9节:第三章 保佑我们的先天之本(2)   

2第二部分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所需能量的制造者,五脏六腑皆仰赖脾胃的滋养。也就是说,健康与否,首先要看脾胃是否运转良好。这一章里介绍的都是健胃补脾的中药,无论是直接吃,还是做成药膳,效果都非常好。

第10节:第四章 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1)   第11节:第四章 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2)  
第12节:第四章 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3)   第13节:第五章 常见病不求人(1)  
第14节:第五章 常见病不求人(2)         第15节:第五章 常见病不求人(3)  
第16节:第五章 常见病不求人(4)         第17节:第五章 常见病不求人(5)  

3第三部分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烦心的事很多,而且每天大部分时间就是坐着,四肢不勤,大脑倒是勤得过分。时间久了,头晕、失眠、心悸、健忘都来找麻烦,很明显,这些都缘于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不能让心脏、大脑一直处于半饥饿状态啊,怎么办呢?从本章的草药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赶紧给心脏和大脑补充能量吧。

第18节:第六章 现代白领的健脑安神大法(1)   第19节:第六章 现代白领的健脑安神大法(2)   
第20节:第六章 现代白领的健脑安神大法(3)   第21节:第七章 轻轻松松草本排毒(1)  
第22节:第七章 轻轻松松草本排毒(2)  第23节:第七章 轻轻松松草本排毒(3)  
第24节:第八章 餐桌上的素淡美味(1)   第25节:第八章 餐桌上的素淡美味(2)   
第26节:第八章 餐桌上的素淡美味(3)   第27节:第八章 餐桌上的素淡美味(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节:序言 中药香里说中药


  序言 中药香里说中药

  从小就喜欢跟着外公进中药店,喜欢闻那股子浓浓的草药香味儿,也喜欢那一层层木制的小格子,格子上用毛笔写着各种稀奇古怪的药名,很神秘,似乎每一个方格子里都有故事。那药香丝丝缕缕渗溢出来,在每一个角落徘徊。闻着药香,总是想起贾宝玉关于“药香”的那段话:“药气比一切的花香、果子香都雅……这屋里我正想各色都齐了,就只少药香,如今恰好全了。”

  人人都说中药苦,但真正懂药的人,被药治过病、救过命的人,都知道中药有一种独特的香气。当中药经过洗晒、烘炒、蜜炙等诸多工艺后进入药铺,再经药吊子的文火熬制,便会产生一种淡淡的苦涩之香。中国人靠它治病养生,靠它延年益寿,中药也借此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这悠悠古韵传承到今天,依然有着难以抵挡的魅力,依然能给予我们身体最贴心细致的呵护。

  上了年纪的老人,但凡身体不适,无论大病小恙,总是笃信中医与中药。记得给外婆煎药时,望着眼前翻滚的药汁,时间将至,火候恰好,从“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到现在,7000年的智慧在里面水乳交融,天人合一。关了火,小心地倾出药汁,滤药,用瓷碗盛了,备好清水,给外婆端过去。研究了一辈子中草药的外公,在一旁轻声地念着古医书里的句子:“煎药时须老诚人细心看守,不可火急而沸出,亦不可过煎而药枯,火候得宜则药之气味功效不损,自得速效矣。”

  中医博大精深,中药类多种繁,分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类别,其中植物药占了绝大多数,所以中药也被称为“中草药”。中草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皆可入药,不起眼的树皮树根也能祛病健体。

  而中药食疗药膳,更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美食的完美结合,一碗粥、一勺汤、一道菜,只要加入适当的药材,就成了滋补身体的药膳,让您健康与美味兼得。在南方,人们熬汤时总忘不了放上一两种滋补药材;屋里也会挂上一些艾草、茱萸、菖蒲用来驱虫。是啊,中药一直在我们身边——厨房、案头、饮料中、菜肴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传统养生,选择用中药来调补、滋养身体。本书从几千种传统中药里为您精心挑选最常见、最常用、最有效的80味中药,从它们的来历、传说,细数到药理、药效、药膳,黑黑白白的文字间透出满纸药香,为您全家人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就像我列举的十味家庭常备药,无一不是耳熟能详的良药,培补元气、调理肠胃、清热明目,如同那句广告语说的:“总有一款适合你。”

  爱美的女子们,用中药来养护自己吧!内调气血,外敷美白,中草药一直是那么怜香惜玉。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草药,天下女人都能健康、美丽地过一生。

  当归、女贞子、藿香、白芷……中药连名字都是如此缠绵、动听。熟知几味药,平时偶有小恙,熬一碗中药吧,闻着浓浓的药香,喝着苦苦的药汁,然后安心地等待着病愈后那个神清气爽的时刻。实在忍受不了草药的苦,可以花点儿心思做成药膳,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又治了病,一举两得。更何况,自古以来,药食同源,有些草药本就是食物,像荠菜、山药、黄花菜、银耳……都是素淡的美味。

  普天之下,何处药香不医人?其实,一味中药便能补养全家。

  于我而言,草药更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伴随着我的懵懂童年、豆蔻青春,如今已经融入到我的每一个细胞。当现代都市生活中散发出一缕药草的香气时,不妨让我们的心灵浸润其间,变得纯澈、平和,且愈发柔韧。而幸福,就像那药香,丝丝缕缕地渗溢出来,温润着每一个中国家庭。

第2节:第一章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1)


  第一章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

  中医博大精深,中药五花八门,每一种中药都能治病救人。在本章,我精选了十味人们耳熟能详的草药介绍给大家。这些药都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可以固本培元,养护五脏六腑,帮助大家平时保健、调养身体。别小看它们,小小草药,有大用处!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说起来,菊花入药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它就被列为上品,有“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的记载。到了明朝,药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它更是倍加推崇:“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饱经霜露,备受四时之气,叶枯不落,花槁不谢。其苗可蔬,叶可嚼,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文绉绉的一大篇,其实就是说菊花春生芽,夏叶茂,秋开花,冬结子,不畏风霜,四季常绿。它的苗可做菜,叶可生吃,花可做糕饼,根和种子可入药,还可做药枕、酿药酒。最终归纳起来,也就一句话的事儿——菊花从头到脚都是可用之材。在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度里,药用菊花的品种很多,其中佼佼者也不在少数,比方说安徽亳县的亳菊、滁县的滁菊、河南的怀菊、河北的祁菊、四川的川菊、浙江的德菊等等,还有不能不提的杭白菊。

  杭白菊又称甘菊,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据《本草从新》记载:“甘菊花……家园杭产者良,有黄、白两种,单瓣味甘者入药、点茶、酿酒、作枕俱佳。”在中医里,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入肺经、肝经,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消炎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症。

  常用菊花泡水喝,对于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常见的各种感染、眼疾、动脉硬化症、高血脂症、高血压、冠心病等都有效果。比如用菊花、槐花、绿茶各等份,泡水代茶饮,叫菊槐茶,可以治疗高血压,久服可预防冠心病、脑出血、脑血栓等症。用菊花、山楂、决明子各等份煎服,叫菊楂决明煎,可以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症。当然,还有很多人知道的菊花枸杞茶,有非常好的清肝明目的作用,大名鼎鼎的明目良药——杞菊地黄丸就是以这两味药为主药。

  还有大名鼎鼎的菊花酒,常饮有养肝、明目、健脑、抗衰老等功效,所以又称“长寿酒”。唐代的时候,中宗登慈恩寺做寿,群臣献的礼就是菊花酒。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菊花古酒的酿制秘方。把杭白菊2000克、枸杞子500克、当归500克、生地黄1000克加水适量煎汁,用纱布过滤后待用。用糯米3000克,淘洗后加清水适量煎至半熟,沥干。与菊花药汁混匀蒸熟,拌入适量酒曲,装入瓦坛中,包好发酵,直发到有甜味时即成。宋代的大诗人陆游有一次生病卧床,饮了几杯菊花酒,立刻来了精神,可谓“酒到病除”,于是忍不住为它诗兴大发一番:“菊得霜乃荣,惟与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却童子服。岂与菊同性,故能老不枯。”

  慈禧太后特别善于保养,这与她长期服用各种药膳和补益药有很大关系。那本赫赫有名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载,菊花延龄膏是慈禧一生中最喜爱的、常服的药膳,老年时更是每天必服。菊花延龄膏的做法为:菊花瓣适量(干、鲜均可),洗净加水煎煮,去渣熬成浓汁,再拌入适量的蜂蜜而成膏状。每次10克,温开水冲服,每日3~4次。这款菊花延龄膏具有疏风泄热、清肝明目、解毒消肿、滋补的作用。慈禧还非常喜爱菊花火锅,《御香缥缈录》一书中详细记载了煮食方法:选白菊花瓣儿洗净,待火锅汤沸,先下鱼肉片,后下菊花瓣,使火锅倍加清香可口。

  最近几年,花草茶成了一种健康时尚,而杭白菊就是花草茶的代表品种。用玲珑剔透的玻璃杯冲泡杭白菊,是件很赏心悦目的事儿。但见三五洁白的花瓣在沸水中徐徐绽开,茶色浅碧、澄淡、澈亮,清香袅袅。透过上下浮动的花朵,我们好像看到了田野尽头的青砖瓦屋上升起的炊烟,听到了牛背上牧童悠扬的短笛声,也闻到了南山下东篱边泥土的芳香,那大概就是菊花的真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草: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

  明代陆粲在《庚巳编》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御医盛寅有一天早晨刚刚走进御药房,就感到头痛眩晕,随即晕倒不省人事,周围的御医都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消息传出,有一位民间医生毛遂自荐为盛寅治病,他用很多甘草煎了一碗浓浓的甘草水让盛寅喝下,不久盛寅便苏醒过来。其他的御医颇感惊奇,这位民间医生解释说,盛御医因为没有吃早饭就走进药房,胃气虚弱,无法抵御药气的熏蒸,中了百药之毒,所以昏厥。甘草能调和百药之性、解百药之毒,所以让他服用甘草水后便苏醒了。
第3节:第一章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2)


  的确,甘草就是这样一种奇特的草药。远在神农尝百草的上古年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甘草是解毒良药,并赐以“美草”、“蜜甘”、“国老”等美名载入《神农本草经》。到了晋代,更确认了甘草可以“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但是,甘草在临床应用中,一般不起主要治疗作用,它的任务就是帮助“君药”即主药发挥作用,并能减轻一些药物的毒副反应,使方中诸药同舟共济驱除邪患。正因为如此,甘草在中药大家族中得了个毁誉参半的雅号——“和事佬”。其实仔细想想,甘草这样的脾气秉性,与我们中国人素来崇尚的不偏不倚、平和中正的中庸之道还真有些一脉相承的味道呢。

  甘草是豆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一般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它适应性强,容易繁殖,为沙洲旱地平添了许多盎然的绿意和生机,成了抗干旱、斗风沙的先锋。甘草在夏天开淡紫红色的美丽蝶形小花,花落后长出像镰刀一样的毛豆荚果,到了深秋,荚果成熟开裂,子粒便随风散播大地。人们用来采制入药的是它的根茎部分,外皮暗棕色,内部是金黄色,送入口中咀嚼,有浓烈的甘甜味,因此,便有了甜草、甜根子、棒草之类的别名。

  民间流传着一个甘草治病的故事非常有意思。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有位草药郎中,有一天,郎中外出给一位乡民治病未归,家里又来了很多求医的人。他的妻子见丈夫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就暗自琢磨:丈夫替人看病,不就是将一把一把的草药切碎了给病人嘛,我何不替他弄点儿草根子把这些求医的人打发走呢?她忽然想起灶前烧火的地方有一大堆草棍子,拿起一根咬了一口,还有点甜,就把这些小棍子切成小片包好,发给那些来看病的人说:“这是我家老头留下的药,你们拿回去用它煎水喝,喝完了病就会好的。”那些早就等急了的病人一听都很高兴,每人拿了一包药致谢告辞离去。过了几天,几个人拎了礼物来答谢郎中,说吃了他留下的药,病就好了。郎中感到很奇怪,问妻子给大家的是什么妙药。妻子拿来一根草棍子告诉他,用的就是这种“带甜味的干草”。再问那几个人得了什么病,他们说有的是脾胃虚弱,有的咳嗽多痰,有的咽喉疼痛,有的中毒肿胀……吃了这“甘草”之后,病已经全部好了。

  事实上,这个看似歪打正着的故事,正为我们揭示了甘草的主要功效。蜜炙甘草能治脾胃虚弱、腹胀腹痛、腹泻乏力、咳嗽痰多、心悸;生用甘草能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能解药毒和食物中毒。

  口感甘甜却又有药性,说起来甘草似乎有悖于“良药苦口”的常理。不过管它呢,只要有疗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用它来食疗,不苦不涩,清甜爽口,既是药膳,又是佳肴,两全其美。因为甘草是解毒良药,配伍养肝效果奇佳的绿豆,做一份甘草绿豆炖白鸭,就非常适合中毒性肝炎患者食用;或者用甘草加蜜枣共煎而成的蜜枣甘草汤,有补中益气、解毒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喝它最好。

  甘草性平,味甘,归心经、肺经、脾经、胃经,属于补益类中药。以前药品稀缺的时候,甘草片是咳嗽痰多时最常用的药,小小黑黑的药片,甜甜的,我那时经常磨着妈妈要来当糖吃。现在想起来,倒是明白了妈妈脸上哭笑不得的表情。近几年,人们发现甘草除了是一味不可或缺的中草药,在美容领域也极有效果呢。

  甘草含有大量的甘草酸胺和甘草黄酮,甘草酸胺有很好的抗炎舒缓功能,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并能中和或解除肌肤里的有毒物质;甘草黄酮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清除氧化自由基,其抗氧化能力与维生素E比较接近。所以,甘草能抑制细胞黑色素的形成,可以治疗痤疮、皮炎和斑点,它美白保湿和抗衰老的效果远远优于熊果苷(提炼自植物的一种美白成分),而且甘草有很好的抗过敏作用,尤其适合过敏性肤质的人。用10克甘草粉和鲜奶搅拌均匀后涂在脸上,15分钟后,用沾湿的手指轻轻揉搓掉面膜,这样能更好地发挥甘草粉的功效,然后用温水洗净。也可以用米粥里的米汤代替牛奶。这个面膜能够安全地美白滋润肌肤,让肌肤柔细光滑,而且能起到安抚镇静、消除脸部干痒的作用,因此非常适合脆弱敏感肌肤使用。
  甘草终于做了一回主角了,不再总是人家是“君”它是“臣”,真是“甜心”有好报!

第4节:第二章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1)



  第二章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共列出药物365种,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就有几十种。中医认为,养颜首先要从调理五脏六腑、调养气血开始,“养于内而美于外”。所以,要想拥有不老的容颜,一辈子都做最美的女人,中药的内在调补、滋养必不可少。

  当归:养血圣物,保女人一生平安

  从古到今,流传下来很多嵌有中药名字的对联,谐音有趣,对仗工整。我尤其喜欢这一句“当归方寸地,独活人世间”,对联中分别嵌着两味药名,寓意潇洒、大气;还有一个谜语“丈夫出门三年整”,谜底就是“当归”。每每念及当归,就让我联想起一位俊秀的深闺女子,娥眉微蹙,凭窗支颊,若有所思——是挂念夫君“千里走单骑”呢,还是“商人重利轻别离”?而身后,红泥小火炉上飘来幽幽的当归香……

  当归喜欢高寒凉爽气候,在西北的甘肃省产量丰富,尤其甘肃东南部的岷县,出产的当归品质最佳,素有中国当归城的美称。而在那里,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当归不归”的传说。相传甘肃秦州有个诚实勇敢的青年叫李缘,他与老母亲及爱妻相依为命,务农度日。一天,李缘听人说,高山峻岭中有奇花异草,遍地是药材,但进山危险重重,无人敢去。李缘决定只身探宝采药。临行前与母亲、妻子相约:“若三年不归,定死山中,爱妻可另嫁他人。”李缘一去三年,杳无音信,妻子整天忧伤,血虚气亏,面色苍白,衣带渐宽。老母亲见三年已过,儿子未归,生活无着,只好劝儿媳改嫁。谁知李妻刚改嫁,李缘却觅宝归来,闻妻已改嫁,痛苦万分。两人重见,相拥痛哭,李缘将一筐历经千辛万苦采集的草药赠给她,李缘前妻遂掩面而去。此后,她每当思念李缘时,就拿筐中草药生吃,不想病体逐渐康复,面色日渐红润,后人于是将此药材取名为“当归”。就是这样,当归从此与女子结下生生世世的缘分。

  当归的样子很像我们平日里常见的芹菜。晚秋,药农挖出它的根,除去须根,洗掉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用烟火慢慢熏干,再切成薄片,就是入药的当归了。当归片呈深黄色带有浅棕色环纹,有浓厚独特的药香。从药理上讲,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经、心经、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女性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普通人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都可以用它。

  当归是女性补血活血的第一要药。中医里常说女性是“气有余而血不足”,指的是女性因为特殊的生理构造,每月都会失去一部分血液,稍微不注意调养,就会有血虚的现象,十有八九的女性都如此。相比于“血”来说,“气”则比较旺盛,不然女性怎么会动辄发脾气、赌气呢?气大伤肝,气不舒则肝郁,肝郁会导致血瘀。当归对于血虚、血瘀就极为有效,女性朋友可以在平时服用一些当归粉、当归药膳,调养身体,美容护肤,一举两得。
  用当归烹制的药膳,首先推荐当归鲤鱼汤,这是一款丰胸药膳,能帮助调养气血、丰满胸部。所以,胸部发育不全的青春小美女可以吃,希望保持胸部健美挺拔的“熟女”也可以吃。原料为当归15克,白芷15克,北芪15克,枸杞10克,大枣5枚,鲤鱼1条(约600克)。制作的时候将当归、白芷、北芪、枸杞洗净,大枣去核,鲤鱼杀后去肠杂,加清水适量,把药材都放进去,煮至鲤鱼熟,加入盐、味精调味。喝汤吃鲤鱼,可以隔一天吃一次。再来煮几个当归益母蛋,把当归20克、益母草30克、鸡蛋2个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到蛋熟,取出鸡蛋剥去蛋壳,用针在鸡蛋上扎几个小眼儿,再放入药汁中煮3~5分钟就可吃蛋喝汤,每日一次,连服30天为一个疗程。别看只是区区几个鸡蛋,功效可不小,能养血益肾、调经止痛、安胎,适用于肾虚血亏、气滞血瘀、寒凝阻碍引起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甚至对子宫内膜异位、不排卵或输卵管阻塞等种种复杂的妇科病都有辅助疗效。最后再煲一盅当归生姜羊肉汤,将生姜15克切片、羊肉200克切小块、当归片15克一同放锅内加入清水煮汤,待羊肉熟烂后再放葱花、胡椒粉、味精、食盐调味。此汤有补血调血、散寒开胃、益气健脾、温经止痛的功效,也是一款对女人裨益多多的老火靓汤呢。
第5节:第二章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2)


  当归常用来为女性服务,大多数人误以为它就是一味“女人药”,其实,它同样也适用于男性。男性服用当归的效果要比女性更加迅速、明显,因为男性血虚现象一般没有女性严重。女性失血是个漫长的过程,补血的效果自然也是逐渐显现。所以,男性服用当归很短时间后就能感觉气色变好了,精神旺盛了,甚至血压、血脂都降下来了。尤其是电脑族男性和长时间用眼、用脑的男性更应该常吃当归。如果吃当归上火的话,再吃点山楂就没问题了。

  我一直都觉得古人比现代人更加慧黠、浪漫,从各种有趣、隽永的中药名中就可见一斑。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用了非常诗意的文字来介绍当归:“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正与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合是归时底不归’之旨相同。”

  当归当归,好个“合是归时底不归”啊,多少辛酸、悲切、伤感和无奈,统统都蕴涵在这药名当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益母草:女皇武则天的驻颜美容师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女皇武则天,千百年来,她的文韬武略、智勇果敢,她的工于心计、心狠手辣,总是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天在这里,我们想来说说的却是她作为女人No.1的优势——天生丽质。据史料记载,武皇帝小名“媚娘”,不仅明眸皓齿,而且肤如凝脂,当然了,她还极善美容之术,因此到了70多岁高龄,仍然能保持姣好的面容。传说武媚娘这神乎其神的驻颜之术要归功于她的独家养颜秘方——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又称“神仙玉女粉”,而这个秘方的主角其实就是一味乡间小草——益母草。

  每年的夏季,益母草就开花了。乡村里,田间地头的路旁,常常能见到它婷婷的身姿在风中摇曳,新生嫩叶的叶腋间,悄无声息地开着红紫色或淡红色的唇形小花。那花与叶的淡淡馨香啊,随风飘散在乡野清新的空气里,沁人心脾,触动着身体里最柔软的神经。

  叫“益母草”这样直白的名字,无须深究,一看就知道是一味妇科良药。想起当初,刚刚接触中药的我,总是被书本上满纸半文半白、生涩拗口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搅得头痛无比。老师传授一个窍门,说是别看中药繁复杂乱,其实很多功效从药名便可揣摩出端倪。比如叫泻叶的,就肯定能泻下通便;叫首乌的,无疑能补肝肾乌须发;断肠草自然是一味穿肠毒药;决明子、夜明砂定然长于清热明目;被唤做防风的不用多说一定能解表祛风……慢慢地,许多药名也就没那么神秘莫测了。

  闲话少叙,还是说咱们的益母草。在民间传说中,益母草入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传说自然也就多。相传在很久以前,在大固山脚下住着一位心地善良的姑娘叫秀娘,她曾救过一只受伤的黄麂。后来在她难产的时候,这只黄麂含着一株香草来到她床前,秀娘服下香草煎的汤药,顺利地生下了孩子。秀娘把剩下的香草种在院子里,每逢有妇人难产,她就拿香草煎了汤药给产妇喝下,效验如神。因为这香草对产妇调养身子极好,于是便叫它“益母草”。益母草还有一个别名是这样来的:传说古时有个叫茺蔚的孩子,茺蔚的娘自生他以后,身体一直虚弱,渐渐地竟卧床不起了。茺蔚进山采药给娘治病,夜晚借宿在山里一个古寺中。古寺的方丈感念孩子的一片孝心,送他一首草药诗:“草茎方方似麻黄,花生节间七月开。三棱黑子叶似艾,能医母疾效可夸。”茺蔚细心琢磨诗句的意思,很快找到了草药,母亲的病从此痊愈了。自那以后,益母草就有了“茺蔚”的别名。它的种子也能做药,叫茺蔚子。除了茺蔚,益母草还有“坤草”的别名,而这个“坤”字,同样也代表女性。

  药书里说益母草全草都可入药,它性微寒,味苦辛,入心包经、肝经。可以祛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想来古今女子从小到大,没听过、没吃过益母草的怕是少之又少,益母草冲剂、益母草膏,清幽的草木香气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红颜。除了正经八百的药用之外,自古以来讲究“药补不如食补”的国人又用它配出了不少经典的食疗方子。比方说益母草炖鸡:将益母草洗净,放入干净的纱布药袋,与生姜、葱等调味品一起放进母鸡肚子里,置于沙锅中先以旺火煮滚,再改用文火慢炖两小时至鸡肉酥烂即可。又比如益母草红枣瘦肉汤:取益母草75克、红枣6个、瘦肉200克,一起放入煲内煮滚后,再改用文火煮两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用鲜嫩的益母草煲出的美味高汤,不仅营养丰富,更能补益气血,对女性朋友的健康实在大有裨益。

第6节:第二章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3)


  除了救死扶伤的功能之外,正如前边所言,益母草还有卓越的美容功效。据传武则天的那个“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的具体制法是:将益母草全株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切细、晒干,研为粉末,加入适量的水和面粉,调和并揉成汤圆大的团子,然后用炭火煨一昼夜,待凉后再研成粉末,每300克药粉中加入滑石粉30克、胭脂粉3克,拌匀,放入瓷瓶中,密闭备用。如此繁琐的工艺流程,看来女人的爱美之心着实与生俱来,为了能有个“好面子”,我们的女皇真是不辞劳苦呀!

  芦荟:埃及艳后靠它征服世界

  芦荟是百合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草芦荟、油葱、奴会、象胆等。它的形象应该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家庭栽培芦荟早已成为一种潮流时尚。因为大量繁殖,芦荟的品种已多达500种以上。芦荟可以制成化妆品、入药、做菜、食品饮料,功能多多,面面俱到。

  作为女性,我自然对它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格外关注,更有趣的是芦荟竟和古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七世有密切联系。这位绝世佳人,凭借着自己的美貌和身体先后征服了古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和骄傲不可一世的安东尼,很好地印证了“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她天使般的脸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的后面,芦荟功不可没。传说克娄巴特拉七世有一个外人无法越雷池一步的神秘魔池,每当午夜时分,她便步入水池,在皎洁的月光下,沐浴在一潭碧色清波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容颜丝毫未改,人们再也无法猜测她的年龄。很久很久以后,人们才在衰败了的埃及王朝旧址里发现,魔池中的液体原来是芦荟的汁液。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些美艳的传说已经真假难辨,却被无孔不入的商家逮着大做文章,倍加渲染,引来无数爱美的女子。于是“富含芦荟原汁”的洁面、护发、沐浴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埃及艳后和芦荟之间的传奇故事或许尚待考证,然而芦荟卓越的美容功效却是不假。经科学研究证明,芦荟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能够保湿、美白、防晒、消炎去痘、去屑止痒等等,难怪会成为绝佳的化妆品原料。

  纯粹作为一味草药的芦荟,从中医学的角度讲,它性味苦寒,归肝经、胃经、肠经,有清肝热、凉血、明目、健胃、通便的功能,可用于便秘、儿童营养失衡、惊厥、外治湿癣,还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但是芦荟虽好,食用起来却并非多多益善。因为性寒,吃多了会造成上吐下泻,一般的标准是每人每天不宜超过15克,而孕妇、老人和儿童食用芦荟时更要谨慎。并不是所有的芦荟都适合食用。大量的科研资料表明,只有三种在全世界大量种植的芦荟是可以吃的,就是中国芦荟、库拉索芦荟和日本木剑式芦荟(木立芦荟),其中中国芦荟无任何毒副作用,最为安全。

  芦荟的食疗药膳多如牛毛,我喜欢其中的两款特色芦荟酒。芦荟柿子酒能祛痰、解毒,适合便秘或咳嗽的人饮用。先将芦荟洗净切细,再将新鲜柿子削皮切片,然后将芦荟、柿子放入容器,加入米酒和砂糖。一个月后,芦荟鲜叶变色、柿子变形,将容器打开,用纱布将芦荟、柿子滤除。再将口封好,置于阴凉处,保存一个月后即可饮用。芦荟无花果酒有促进血液循环和利尿的作用。将芦荟鲜叶洗净切成薄片,无花果去蒂洗净,把芦荟薄片和无花果放入容器,加入酒和白糖。将瓶口封好,置于阴凉处一个半月后即可饮用。

  除了美容和药用的诸多功能外,我一直觉得芦荟很特别,这另有原因。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尾声的时候,美国为了尽快结束亚洲区的战役而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一时间,蘑菇云笼罩下的城市狼藉一片,满目疮痍,极短的时间里不仅掠走了几十万平民的生命,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致命的重创。然而,在这样一场万物生灵的劫难当中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一种植物,那就是芦荟。因为芦荟自身具有超强的抗辐射能力,它才得以有幸逃脱死神的魔爪,坚强而傲然地挺立在废墟上。那一抹永恒的生命之绿呀,映衬着漫天飞舞的千纸鹤,用金子般的沉默昭然告慰黄泉下的亡灵,同时更警示后人远离血腥和杀戮,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第7节:第二章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4)


  如今,电脑是每天伴随我时间最长的东西。它的辐射,虽然比不上原子弹,但是天长日久,我发现我的脸明显地爱过敏了,总是痒痒的,皮肤又干又爱长斑。赶快求助于芦荟,原子弹的辐射它都不怕,对抗电脑辐射应该更是不在话下。果然,没多久我的脸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水润光滑。从此,它成为我面对电脑时的必备良伴——用芦荟汁护肤、用芦荟叶肉泡水洗脸,我的皮肤再也不会被电脑辐射伤害了。芦荟还是家里的保健医生。如果在家里遇到刀伤、烧伤、烫伤、痱子或蚊虫叮咬,折一段芦荟,涂抹在患处,可以消炎杀菌、止痛止痒,非常管用。

  因此,我家窗台上一直都有芦荟的位置,并且品种还不少,什么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翠花掌,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大盆小罐摆成一排,蔚为壮观。它们的一大好处就是管理粗放,无须耗费太多精力就能茁壮成长。我总在想,经常和这样的伙伴打交道,应该或多或少能感染一些它们的坚韧和顽强吧。

  杏仁:润养肌肤,容颜不老白嫩嫩

  杏和中医之间的渊源可谓说来话长了,遇上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中医时,我们经常会使用“誉满杏林”、“杏林高手”、“杏林春暖”这样的溢美之词。东汉末期有位名医叫董奉,隐居江西庐山,他给人治病从不收钱,只让被他治好病的人在他房前栽上几棵杏树作为纪念。数年后,杏树蔚然成林,杏子成熟了,董奉就用杏子换来稻谷,救济贫苦百姓。人们非常感激他,就把那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杏林称为“董仙杏林”。传说有一天一只老虎张着大口来到董奉住处,做出求救状。董奉仔细观察,发现虎喉被一块骨头卡住了,他冒着生命危险,从虎口中取出骨头。老虎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从此不愿离去,为董奉看守杏林。后来,中药店里常常挂有“虎守杏林”的条幅,就来源于这一典故。而且,“杏林”成了中医的代名词,而杏花则被人们誉为“中医之花”。

  我们平常能够在中药铺子里买到的杏仁,就是杏树的成熟种子。它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入肺经、大肠经,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外感咳嗽、痰多气喘、肠燥便秘等症。杏仁通常分为苦杏仁和甜杏仁两种,功用也有所不同。甜杏仁性味甘平,长于润肺止咳,适用于肺虚久咳之症;苦杏仁性属苦泄,适用于咳喘实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当杏花沐着春风,浴着春雨,展开它娇俏而妩媚的容颜时,你会想到什么?肯定是“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柔美女子吧?这便要引出我们接下来的话题,其实无论杏花、杏子还是杏仁,均有润肤驻颜的美容功效。据说,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唐代贵妃杨玉环,幼年时生活在黄河沿岸的灵宝,脸色虽白却不嫩,皮肤虽细却不润,长得并不十分好看。幸运的是,她家院中有一棵杏树,结的杏子又大又黄,格外香甜,玉环年年食之,长大后竟变得冰肌粉面,如花似玉,后来“一朝选在君王侧”,便教“六宫粉黛”都统统“无颜色”了。于是,人们在杨玉环入宫被册封为贵妃之后,便把这种杏称为“贵妃杏”。

  传说或许真真假假、虚实难辨,然而翻开中国的药典古籍,早在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已有以杏花洗面治斑点的记载。采用新鲜的杏花捣烂取汁,涂于脸部,轻轻按摩片刻;或用阴干的杏花粉末,和蜂蜜调匀涂敷脸部,然后洗净。花中的营养物质可滋润皮肤,改变面部细胞的活力,从而达到面色红润、减少皱纹的美容效果。另外,杏花具有补中益气、祛风通络的作用,将杏花熬粥服用,可以借米谷助其药力,让肠胃充分吸收其内含的抑制皮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有效成分,以预防粉刺和黑斑的产生。

  再来看杏仁,杏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健康肌肤所需的养分之一,有令肌肤光滑之效。取新鲜翠叶芦荟一片与等量去皮杏仁,共同捣烂后取汁,加入新鲜鸡蛋黄适量,充分调和成糊膏状,每天晚间敷在面部,次日清晨用温水洗去,可以治疗皮肤粗糙和面部及体表的种种黑疣和皮肤病症。倘若经常晒太阳又没做好防晒工作,随着年纪渐长,肌肤就会逐渐失去光泽,变得黯淡、粗糙、无光泽。这时,可用干燥杏仁半杯、温水半杯、脱脂奶粉一汤匙、蜜糖一汤匙,将这些原料放进搅拌机内,搅至均匀及呈糊状后,即成为杏仁蜜糖面膜,用它来敷面,可令肌肤恢复光泽。
  “裁剪冰玉,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装,艳溢香浓,羞煞蕊珠宫女。”才子皇帝宋徽宗的笔下,风情流转的杏花显得那样俏丽可人。春光旖旎的烟花三月,杏花灿若烟霞,拥有和它一样美丽而健康的生命活力,不正是我们心中共同的期盼吗?

第8节:第三章 保佑我们的先天之本(1)

  第三章 保佑我们的先天之本

  肾是人体“先天之本”,承载人的元气。肾主藏精,一是藏先天之精,即父母之精;二是藏后天之精,即来源于脾胃的“水谷之精”,这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充足与否,决定了人是不是能长寿。所以,想要健康活到天年,就要学会保养我们的先天之本——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虫夏草:世间有、天上无的阴阳双补药

  再没有比“冬虫夏草”更形象的药名了,单从名字上看,谁都能猜到冬虫夏草在冬天是虫子,在夏天是草。不错,早在清朝道光年间,一本叫《见闻续笔》的书中就有这样生动的记述:“扶滇时复得异卉数百种,其奇形异色,真有思议不及者。有冬虫夏草,冬则虫蠕蠕而动,首尾皆具;夏则为草,作紫翠杂色。山中人取其半虫半草者鬻之,植物动物合为一气,何生物之奇也。”古人描述得十分传神,但是,冬虫夏草究竟是虫还是草呢?原来,冬虫夏草是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属昆虫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被一种叫“中华虫草菌”的菌类感染,形成一种虫、菌结合体。我们在夏天所看到的“草”,其实并非草本植物,而是中华虫草菌的子座芽。

  尽管大多数人对虫草的这些构造不一定很明白,但这并不影响它的赫赫声名,很多人听到这味药就能毫不迟疑地说,它是一味滋补药。的确如此,冬虫夏草味甘性温,入肺经、肾经。中医认为,虫草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具有补肺益肾、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中老年虚损、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症,是唯一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每天服用1克冬虫夏草粉,可以治疗心律失常、高血脂、性功能低下等症,同时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

  因为亦虫亦草,形态奇特,冬虫夏草的由来也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在盛产虫草的西藏地区,人们传说山神唐古拉为了帮助善良的王子躲避杀身之祸,施仙法将他变成一只虫子藏入草丛中,还让他长出一根草尾巴。后来,王子躲过劫难,却已看破红尘,不愿重返人世,宁愿用自己的身体造福人类。山神为帮助王子实现这个愿望,就在王子已经变成虫子的身体里注入了一种长生不老的神奇力量。于是,冬虫夏草就成了人们眼中延年益寿的珍贵补品,一直到今天。

  日常用虫草做食疗,有很多简单的法子。用3克虫草,加20枚大枣,用水煎一小时,药液代茶饮,就有补虚健体的作用;或用5克虫草、50克白梨加水煎服,每天吃一次,特别适合肺癌患者滋补身体。还可以用虫草配伍人参、鹿茸、枸杞子等泡制药酒服用,也能收到很好的益气助阳、健脾补肾的功效。

  最著名的虫草药膳,就是虫草老鸭汤,这道药膳还有个故事呢。相传,武则天晚年体弱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后来全靠吃虫草老鸭汤才恢复了健康,然而这道菜却险些要了一位御厨的命。因为一开始,武则天看见鸭汤里有黑乎乎似虫非虫的东西,疑惑不解,以为是厨师要害她,一怒之下便将其打入天牢。这位厨师的好友也是一位御厨,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扒开鸭子的嘴,把冬虫夏草塞进去,再用全鸭炖汤。这样做出来的鸭肉软嫩、汤味鲜美,而且药气能从鸭头直贯鸭子全身,外表还看不出来。武则天没看到“毒物”,于是放心食用,不久病就痊愈了。治好了病的武则天心情愉悦,问御厨那之前的“毒物”究竟是什么东西,御厨不敢隐瞒,将一切经过都告诉了武则天。了解事情原委之后,武则天恍然大悟,这才赦免了前一位厨师。从此,“虫草老鸭汤”这道既美味又能治病的菜身价百倍,传遍了民间。据说每吃这样一只鸭子,疗效可以抵得上一两人参,所以许多年来盛行不衰。时至今日的菜谱上,都能见到这道名菜。现代人为生活殚精竭虑,体弱身虚,不妨在自家厨房里也做一做“虫草老鸭汤”,调养身体的同时,体验一把武则天皇家私房菜的美味。取冬虫夏草10枚,老雄鸭一只,绍酒15克,调料为生姜、葱白、胡椒粉、盐各少许。先将鸭宰杀去内脏洗净,在沸水锅内略焯一下,捞出用凉水洗净。虫草用温水洗净泥沙,姜、葱洗净切片待用,将鸭头顺颈劈开,取5枚虫草放入鸭头内,用棉线缠紧,余下的虫草同姜、葱一起填入鸭腹,放入炖盅,再注入清汤,加盐、胡椒粉、绍酒调好味,用湿绵纸封严炖盅,上笼蒸到老鸭软烂即成。
第9节:第三章 保佑我们的先天之本(2)


  冬虫夏草对生长环境有很特殊的要求,需要在海拔3800~4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因此它的主要产区在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其中又以青海的产量最多,质量最好。因为产量低,药效显著,因此它的价格极其昂贵,不法商贩的造假之风也跟着愈刮愈烈。药草学家们专门为虫草总结了16字鉴别箴言:“上草下虫,虫实草空;虫有足纹,草顶稍膨。”其中又以虫体完整、肥壮、坚实、色黄、子座短者为佳,这样在购买的时候消费者就可以火眼金睛,分辨真伪了。此外,冬虫夏草的保存也不是件容易事,需防虫蛀和霉变。除了放在冰箱冷冻室中低温保存外,还可将花椒用纱布包好放在玻璃瓶底,上面再放上虫草,这样密闭起来,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就可常温保存了。希望这些与冬虫夏草有关的内容能够为对虫草感兴趣的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女贞子:补肝益肾,完美的天人合一

  女贞子是女贞木上结的果实,而女贞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冬青树,也叫蜡树、冻青树、将军树、白蜡树等。女贞木为木犀科的大灌木或乔木,高度可达10余米,树皮呈灰色至浅褐色,枝条光滑。叶子又厚又硬,革质,两面都平滑油光。

  冬季时,把女贞树上结的成熟果实采收下来,除去枝梗,晒干,或者在沸水中烫一下后晒干,便可得到粒大饱满、呈肾形、表皮紫黑色的上好中药材女贞子了。女贞子入药归肝经、肾经,性凉,味甘、苦,有补益肝肾、清热明目、乌黑头发的作用。所以,女贞子一般常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耳鸣目暗、腰膝酸痛、内热、须发早白等病症。《草本备要》中说女贞子可以“益肝肾,安五脏,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补风虚,除百病”。按照中医“以形补形”的说法,入药的女贞子像极了人的肾脏,能够补肾健体也是自然而然的了。《草本经疏》中说:“女贞子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肾得补,则五脏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矣。”这里点明了女贞子擅长补益肾阴,需要补肾又怕上火的人最合适了。

  女贞子滋补肝肾的效果最好,一些以女贞子为食材的食疗药膳适合工作压力比较大的男性保肝护肾。

  女贞子粥:先将女贞子20克、枸杞子50克加水适量煎煮,过滤取汁,然后加入捣碎的山药50克、大米100克,共煮成粥,可以当早餐来吃,可治疗肾阴虚所引起的腰痛。

  女贞子桂圆猪肉汤:猪肉60克洗净后切成片,女贞子60克、桂圆肉20克洗净。把猪肉、女贞子、桂圆肉放进锅内,加适量清水,以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煲2小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适量加一些调料。这道药膳可补肝肾,益心脾,黑须发,适合高脂血症患者、肥胖人群、肝肾不足的人来吃。

  女贞子黑芝麻瘦肉汤:猪瘦肉60克洗净后切成片,女贞子40克、黑芝麻30克洗净,把猪肉、女贞子、黑芝麻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煲l小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加一些调味料。这道药膳有补肾、黑发、益精、养颜的功效,适合肝肾虚弱、精血虚少的人。

  还可以用女贞子泡药酒,活血祛斑、补益肌肤、强身抗衰的作用更明显,尤其能够去掉老年人的脂褐质斑。用女贞子2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将女贞子洗净,蒸后晒干,放入低度白酒中,加盖密封,每天振摇1次,1周后开始服用,每日1~2次,每次一小盅。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对女贞子虽然久闻大名,但却不算太熟悉,心想,既然药名中有“女贞”两个字,肯定跟中国传统女性有关系,背后肯定也是故事多多。查了一些资料之后,果然就读到了两个传说,都是颂扬女性对爱情的忠贞,女贞子的药名应该就是由此而来的吧。

  相传在秦汉时期,江浙临安府有一员外,膝下只有一女,年方二八,品貌端庄,窈窕动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作为独苗千金,员外自然视若掌上明珠。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媒婆踏破了门槛,求婚者络绎不绝,但没有一位能让这位千金小姐动心。后来,员外贪图升官发财,把女儿许配给县令为妻。其实,这位千金小姐早就跟府中的教书先生私订了终身。县令日日催促,终于到了出嫁之日,小姐见没有了挽回的余地,便含恨一头撞死在闺房之中,表明自己非教书先生不嫁之志。教书先生闻听小姐殉情,如遭晴天霹雳,忧郁成疾,茶饭不思,不过几日便形容枯槁,须发变白。数年之后,教书先生对小姐的思念之情不减,便到她的坟前凭吊,看见坟上长出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果实乌黑发亮。教书先生摘了几颗放入口中,味甘而苦,直沁心脾,顿觉精神倍增。从这以后,教书先生每天都到小姐的坟前摘此果吃,因多年相思之苦而得的病竟然奇迹般地日趋好转,白发也渐渐变得乌黑了。他大为震惊,深情地吟道:“此树即尔兮,求不分离兮。”后来,这黑果子便开始被人们作为药物使用了,就是女贞子。
  传说很美,读罢却让人伤感不已。小姐与书生的生死恋情让我想起了《孔雀东南飞》中的名句“君当作磐石,妾当如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仿佛几千年来,中国女性对爱情的坚定与执著,统统都凝结在这乌青如豆的女贞子里头了。难怪有人说,中草药是中国人浪漫的信物、芳香的情愫,心愈苦,则情愈深。

  你看,这女贞子不就是伟大女性对爱人最后的付出吗?人虽已去,恩爱之情却还保佑着爱人的安康。
第10节:第四章 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1)
  第四章 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所需能量的制造者,五脏六腑皆仰赖脾胃的滋养。也就是说,健康与否,首先要看脾胃是否运转良好。这一章里介绍的都是健胃补脾的中药,无论是直接吃,还是做成药膳,效果都非常好。

  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

  茯苓,大家应该都不会太陌生。往通俗常见里说,就是到北京旅游或出差免不了要带几盒号称御用贡品的茯苓夹饼中的那个茯苓;往远一点儿说,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碧血剑》中,进贡的“茯苓首乌丸”里的那个茯苓;如果还要说得再阳春白雪一点儿,就是《红楼梦》里因为一包“茯苓霜”,弄得整个大观园里沸沸扬扬,直到后来抄检大观园撵出司棋赶走晴雯,都跟它有牵连的那个茯苓。

  茯苓是一种很奇怪的植物,通常生长在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也就是说,它其实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真菌,长在20~30厘米深的地下。古人因看到茯苓长在老松树的根上,便认为它是松树精华所化生的神奇之物,故称它为茯灵、茯神或松腴。晋朝葛洪在他的《神仙传》中就有“老松精气化为茯苓”的说法。而《红楼梦》中柳家的哥嫂把分得的茯苓霜包了一包,送给怯弱有病的外甥女柳五儿吃时,也是这样向五儿的母亲介绍的:“……这地方千年松柏最多,所以单取了这茯苓的精液和了药,不知怎么弄出这怪俊的白霜儿来……”

  因为是长年深埋在地下的寄生菌类,又长着一层黑褐色外皮,让茯苓看上去就好像一坨脏兮兮的土疙瘩。尽管其貌不扬,它的药效却相当卓著。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肺经、胃经、肾经,可以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茯苓治疗范围相当广泛,适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症。茯苓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利水渗湿,而且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近年药理研究证明,茯苓中富含的茯苓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起到防病、延缓衰老的作用,对妇女及老年人的滋补作用最好。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辞官隐退后,梁武帝即令“每月赐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用”,可见它是一种难得的延寿珍品。

  鲜茯苓去皮,磨浆,晒成白粉后,就完全变了个模样,俏生生色如白霜,质地细腻,故得名茯苓霜。至于它的吃法,也正如《红楼梦》里所说的:“说第一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盅,最补人的;第二用牛奶子;万不得,滚白水也好。我们想着,正宜外甥女儿吃……”这简直就是古代的白粉嘛,只不过是养人的,其方还秘而不宣。

  前边提到的北京特产茯苓夹饼,也是在作料中加进了茯苓,至于为什么成了宫廷贡品,那还是沾了慈禧太后的光呢。传说慈禧太后老年的时候得了心疼病,日夜烦忧,生怕自己活不成了。有人劝她去向香山法海寺的老方丈求医。慈禧派人请来老方丈,方丈向她进献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圆饼数枚,告诉她说:“人生在世不求仙,五谷百草保平安。此饼乃是老衲所采茯苓所制,名曰‘茯苓饼’,有养生健身之奇效。”从此,慈禧太后经常进食茯苓饼,还真的“返老还童”了,不仅很少犯心疼病,而且头发也由白变黑了。

  故事讲完,大概已经有人忍不住跃跃欲试想自己动手做几个茯苓饼来尝尝了吧。做茯苓饼需要准备的原料可不少:淀粉、精面粉、核桃仁、绵白糖、蜂蜜、桂花、食用油、茯苓粉适量。先把核桃仁切成细末,蜂蜜和绵白糖放在锅中熬溶,加入核桃仁末和桂花调拌,这就成了馅料。把淀粉、茯苓粉和面粉拌匀,再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成面浆。把烘盘放在火炉上烧热,底面擦匀食用油,取面浆一汤匙放在烘盘中间摊匀,烤成很薄的半透明饼皮,把做好的饼皮平放在案板上,加入馅料摊平,馅料要小于饼皮,再盖上一张饼皮,慈禧喜欢的茯苓饼就算大功告成了。这小饼子的制作工艺还真复杂呢。

第11节:第四章 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2)
  疗效好、做法又简便的茯苓药膳还有很多。如茯苓薏米粥,把茯苓15克和薏米60克一起研成细粉,加水煮熟即可食用。可清热、除脾湿,非常适合咳嗽痰多或有风湿性关节肿痛的人。若把这个配方的分量调整为茯苓、薏米各半,就特别适合女性朋友了,不仅养颜,还可以治疗因为脾虚运化失常所致的泄泻、带下,是日常食疗保健的上好佳品。夏天莲子上市时,可以做莲子茯苓糕,取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共研为末,加适量白糖、桂花拌匀,加水和成面团,上笼蒸熟即可。这款莲子茯苓糕有很好的宁心健脾之功,适用于脾气虚弱的人。

  茯苓可以养颜,它的神奇功效在古代典籍中屡被提及。李时珍披露了一个养颜秘方:用酒渍茯苓,日食一块,至百日,肌体润泽,延年耐老,面若童颜。要年轻,吃茯苓。想想现在的女子们,动辄购买几百上千元的化妆品,不管有没有副作用就一股脑儿往脸上抹。怎么就没想到茯苓这种天然美容品呢?

  而我,尤爱自己做的牛奶茯苓霜。先在笼屉上铺一块干净的纱布,然后将白茯苓放在纱布上,隔水蒸40分钟。把蒸好的茯苓放进搅拌机,再把牛奶倒进去,盖上盖子,开始搅拌,一直搅拌到看不到明显的颗粒时,倒进沙锅,用大火烧开,锅开即可。稍微冷却以后,加入适量蜂蜜,这样茯苓霜就做好了。自己做的茯苓霜奶香浓郁,香滑细腻,吃一碗通体舒坦,一缕精魂轻飘飘在半空游荡。往往一天要丢几次魂。这么喜欢茯苓,不好好写它,对不住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药:神仙药食,养足我们的后天之本

  据古书《湘中记》记载:永和初年,有一位采药人来到衡山,因为迷路粮尽,体力不支,只好坐在一座山崖下休息。忽然遇见一位白发老翁,但看上去好像只有四五十岁的年纪,正对着石壁写字。采药人向老翁诉说自己因迷路粮断,无力赶路的情况,老翁便把随身带的食物给他吃,还给他指点了出山的道路。采药人看老翁给他的是一种没见过的植物根,香甜可口,就请教老翁食物的名字,老翁告诉他那叫“署预”。休息好了,采药人告别老翁,在山里走了六天六夜,终于回到了家。回家后,他才突然想起,自己这六天并没有再吃东西,却丝毫没有饥饿的感觉。采药人由此深知“署预”功效神奇。

  署预后来被世人传为薯蓣,是中药山药的古称。一直到了唐代,因唐代宗名李豫,“蓣”与“豫”同音,为了避开帝王名讳,只好改“蓣”为“药”,改称“薯药”。后来到了宋朝,又因宋英宗名赵曙,这“薯”字又犯了忌讳,只得又把“薯”字改成“山”字,从此以后,“薯蓣”就成了“山药”。虽然咱中国人自古以来素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说法,可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好绕道而行,改头换面,满腹委屈也只能无可奈何了。

  山药还有许多别名,比如怀山药、山芋、延章、玉延、儿草、修脆等。早在周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种植山药,《神农本草经》中把它列为上药,说:“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现在,山药已经是极为常见的中药,它味甘,性平,入脾经、肺经、肾经。生山药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咳喘、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炒山药能补脾健胃,常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等症。简单地说,就是补阴宜用生山药,健脾止泻宜用炒山药。

  山药既可入药,又是很家常的蔬菜。每到秋冬季节,就有大量新鲜的山药上市,选山药,以质坚实、粉性足、颜色洁白的山药为上品。“四月生苗延蔓,紫茎绿叶,叶有三尖,似白牵牛叶而更光润。五六月开花成穗,淡红色。结荚成簇,荚凡三棱合成,坚而无仁。其子别结于一旁,状似雷丸,大小不一,皮色土黄而肉白,煮食甘滑,与其根同。薯蓣入药,野生者为胜,若供馔,则家种为良。”这些文字,是药草大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为我们描绘的山药。想象一下山药生长在乡间田野里的风姿,才恍然,山药不只是粗糙棍棒的模样,它也有清秀婉约的好时光呢。可惜我等肉眼凡胎,实在唐突了佳人。
第12节:第四章 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3)
  “山药依阑出,分披受夏凉。叶连黄独瘦,蔓引绿萝长。结实终堪食,开花近得香。烹庖入盘馔,不馈大官羊。”明人王冕的这首《山药》,就像是李时珍给山药画像的影印版,说它不仅姿态招人喜爱,结实堪食,还可烹煮入馔。明代刘崧也写过一首《咏山药》:“谁种山中玉?修圆故自匀。野人寻得惯,带雨晚来新。味益丹田暖,香凝石髓香。商芝亦何事,空负白头人。”诗中句句都在赞美山药,说它清香暖人,容颜似玉,所以山药得了个“山中之玉”的美名。喜食山药的古代诗人很多,陆游更是山药的“铁杆儿粉丝”。“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酷爱读书的陆游常常在青灯相伴下读至深夜,他听着梧桐树叶的“策策”响声,一阵饥饿袭来,于是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山药粥,如饮美味琼浆一般。据说陆游得享86岁高寿,就得益于经常服食这种山药粥呢。

  宋人林洪在他的《山家清供》中曾记载:“山药与栗各片截,以羊汁加料煮,名‘金玉羹’。”引出了山药食疗的话题。栗子鲜黄似金,山药洁白似玉,金玉共盘,赏心悦“胃”。色香味俱全的山药美食非常多,陆游喜欢的山药粥更是值得大力推荐,这粥有健脾、化湿、止泻的功效,很适合湿热、腹泻病人服用。拔丝山药是鲁菜系中一道历史悠久的特色名菜。原料是山药500克、桂花卤2克、冰糖75克、熟白芝麻5克、熟花生油1000克。将山药刮去皮切滚刀块,冰糖碾碎。锅内注入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山药炸至金黄,皮脆里熟,倒入漏勺内。锅内留油少许,放入冰糖和一匙清水,加桂花卤熬糖,待糖汁表面的大气泡变小,色泽开始变得微微有些浅红时,马上将炸过的山药倒入锅中翻动,用糖汁将山药包匀,倒入抹好油的盘中,迅速上席即可。这道菜糖丝甜脆香酥,山药软嫩香滑,有健脾除湿、益肺固肾、益精补气的功效。另外胃部冷痛、不思饮食的人可以用有温中补脾作用的山药羊肉汤来补益身体。用羊肉500克、鲜山药100克、料酒10克、生姜25克、葱白25克。将羊肉洗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后捞出。鲜山药洗净,去皮后切成斜片,与羊肉、葱姜等一起置于沙锅中煲至烂熟,加胡椒粉、盐、味精等调味即成。

  你看,山药是多好的一味药食同源的宝贝啊!我想,即使拿它当饭吃,也无妨的吧?是不是也能像神仙一样数日不饥呢?非常神往……

  陈皮:身边最常见的健脾良药

  橘子皮,也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陈皮”,橘皮入药,以色红、陈久者为佳,故有“陈皮”、“红皮”之名。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经、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胸腹胀满、气逆不顺、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咳嗽多痰等症。《本草纲目》中记载陈皮可以“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咳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百花镜》一书中有一个制作“青盐陈皮”的方子:“陈皮二斤,河水浸一日,竹刀轻刮去浮白,贮竹筐内,沸汤淋三、四次,用冷水洗净,不苦为度,晒至半干,可得净皮一斤。初次用甘草、乌梅肉各四两,煎浓汁,拌晒夜露,俟酥捻碎如豆大。再用川贝母去心四两,青盐三两,研为细末,拌匀晒霹,干收贮。”这“青盐陈皮”可以消痰降气、生津开郁、运脾调胃、解毒安神。

  平日里有闲时,不妨做做陈皮的药膳。可取小米50克、绿豆100克、冰糖30克、鲜橘皮适量。先将小米和绿豆洗净,一起放入沙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先用猛水煮滚后,改慢火煲一小时,等煮至绿豆开花、米花尽碎,在停火前加入几片橘皮,加入适量冰糖搅匀,即成一款清热消炎、化痰开胃的健康美食,何况这粥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橘香绿豆粥。再给大家介绍一款姜橘椒鱼羹,原料为生姜30克、陈皮10克、胡椒3克、鲜鲫鱼1尾(250克)、食盐适量。将鲜鲫鱼去鳞,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生姜洗净,切片,与陈皮、胡椒同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填入鱼腹中。在锅中加水适量,放入鲫鱼,用小火煨熟即成。这道药膳能够温胃散寒,特别适用于胃寒疼痛、虚弱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蛔虫性腹痛等症。
  作为芸香科植物的橘,可谓是生长在南方这片热土上的清新佳木。有药用价值的不单单是橘皮,从橘叶到橘花、橘瓣、橘核,乃至橘络,其实样样是宝,都能为我们带来健康与安宁。比如橘叶,味苦,性平,有疏肝行气、化痰之功,可降逆止呃;柑橘花苞性温和,经常失眠的人可以喝柑橘花苞茶,加些牛奶可以让镇定效果更佳;橘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绝佳的美容圣品,除可直接食用外,还可以榨汁涂在脸上,有除斑、控油的效果;橘核味苦,性平,归肝经、肾经,可以理气散结止痛,适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肿痛等症;还有橘络,性平,味甘、苦,入肝经、肺经,具有宣通经络、行气化痰的功效,主治痰滞经络、咳嗽、胸肋作痛等症。

  因为“橘”就是“桔”,而“桔”就是“吉”,所谓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咱中国老百姓的护身符,成了祈求福祉的一个精神寄托。红红的橘子,满载着浓浓的情、重重的意,吉祥、安康、幸福、甜美,这是橘子为我们带来的福祉,也是我们对生活永恒的希冀。

第13节:第五章 常见病不求人(1)

  第五章 常见病不求人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过些小病——感冒、咽炎、拉肚子、上火……知道一些草药的用法,或内服,或外敷,或药膳,轻而易举地将常见病治好,或是预防疾病的发生,那有多好!即使是一些顽固病,平常也应该知道如何配合医生来保健、食疗。

  板蓝根:治感冒的经典药方

  提起板蓝根,大家都知道它是治感冒的名药,“非典”肆虐时,都说喝板蓝根冲剂能预防,结果全国的板蓝根全部脱销。可能大家都以为板蓝根是一种药名,其实它首先是一种植物的根。

  板蓝根是菘蓝的干燥根。菘蓝是一到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在乡间野地,它和蒲公英一样是不起眼的小草。在古代,板蓝根常被认为是治瘟病的药。中医认为它味苦,性寒,归心经、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疗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神昏吐衄、咽肿、痄腮、火眼、疮疹、舌绛紫暗、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痈肿等症;还可以用来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等症。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板蓝根冲剂”就是以它为原料制成的,因外感风寒而感觉喉咙痛甚至流鼻涕时,我们就用得着这种冲剂了。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是板蓝根最主要的功效,以它为基础,配伍其他的药材和食材,能治疗各种炎症。比较出名的药膳方,有专治小儿水痘的板蓝根银花糖浆。原料为板蓝根100克、金银花50克、甘草15克、冰糖适量,把这三味药材加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时,去渣,加冰糖适量。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数次,可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水痘及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还有一个药膳方叫清咽双花饮:取金银花15克、桔梗15克、板蓝根20克、杭菊花10克、麦门冬10克、甘草3克、茶叶6克、冰糖6克。将所有的材料放入研磨器中,磨成粗末状,再用纱布袋装成三包。取其中一包放入锅中,冲入1000毫升滚开水,盖上锅盖,以小火煮约10分钟,或以浸泡方式泡约15分钟,饮用时加入冰糖。另外两包亦以同样的方法泡制,日饮一包,能生津止渴,对治疗咽喉炎十分有效。

  板蓝根夏枯草饮:将板蓝根30克、夏枯草20克一同用水煎,加白糖适量饮用,每日三次,适用于腮腺炎、腮腺肿痛发热者。

  板蓝根在临床上清热凉血、抗病毒抗菌作用很明显,用量之大,堪称中成药之最。药理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具有显著的清除体内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热原作用。板蓝根的退烧作用就是通过杀灭体内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清除引起发烧的过氧自由基和热原等因素而实现的。在病人低烧时,服用板蓝根,不但能够有效地退烧,同时,还能够促进身体康复和免疫力、抵抗力的增强。

  板蓝根这种抗病毒、清热解毒药,毒副作用很小,但是用的时间长了,吃的数量多了,也会积“药”成疾,酿成后患。在临床中使用板蓝根冲剂造成小儿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的病例屡见不鲜。服用板蓝根时,有过敏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服用。对于儿童,千万不能用成人剂量,更不能长期、大剂量服用。感冒大多由病毒感染所致,中药板蓝根虽有抗病毒的作用,但中医学把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和风热型感冒两大类,又由于季节的不同,感受外邪(致病因子)的不同,又有夹湿、夹暑、夹燥的不同,患感冒不分寒热、虚实和夹杂,一味用板蓝根治疗,是不科学的。
第14节:第五章 常见病不求人(2)


  除了在医药世界里一显神威,我还想说说另一种样子的板蓝根。想要知道它的故事,就让我们循着那一缕药草的清香来到苍山洱海,走进蝴蝶泉边的大理白族人家。

  白族的扎染,如今已成为一种蜚声中外的民间传统工艺了,扎染所用的主要染料就来自板蓝根。每年三四月间收割板蓝根,浸泡出水,然后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或工业碱,制成靛蓝溶液,就可以用来染布了。用板蓝根染出的布,不仅不褪色,它的药性对皮肤还有消炎作用。在这里,我们顺便介绍一下扎染的工艺流程。制作者根据要求的花纹样式,用线将白布缚好,做成一定皱褶的小纹,浸入染缸里浸染。如此反复,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浸染到一定的程度后,取出晾干,拆去缬结,便现出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来。在这过程中,由于花纹的边缘受到靛蓝溶液的浸润,图案产生自然的晕纹,凝重素雅,若隐若现,实在是一种韵味别致又不失本真的艺术品。

  说到扎染,或许你会想起染蓝家族里的另一个孪生姐妹——产于南通的蓝印花布。没错,蓝印花布与扎染之间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蓝印花布使用的染蓝原料是蓼蓝。这种蓼蓝,除了做染料外,同样也可入药,有解毒、解热、杀菌等功效。

  当我们静静地面对那深沉的蓝与纯静的白,面对那布匹上精致而典雅的图案,看着由这布匹裁成的裙摆在和风中轻舞飞扬,是否会联想到染布工人乌青的双手捧出的那两株蓝草——板蓝根、蓼蓝?这些山野间平凡的小草,在给予我们人类“健”的护佑的同时,还不忘带来“美”的熏陶,生而为人,有这样的益友与良朋,我们是何其幸运啊。

  罗汉果:可以降血糖的甜果子

  小时候就认识罗汉果,黑乎乎的干球球,其貌不扬,用它泡水却甘甜可口,在夏天是一种很美味的清凉饮料。记得那时曾很好奇地问爸爸:“这么难看,为啥要叫罗汉果呢?”他神神秘秘笑而不答,取出几片果瓤掰开给我看,只见内核的纹路看上去好似一尊端坐的大肚罗汉,欣喜之余不禁对爸爸的博学广见钦佩不已,于是牢牢地记住了这味草药的名字——罗汉果。

  长大了之后,有段时间到广西桂林出差,在那里盘桓了些日子,才知道广西一带原来是罗汉果的故乡呢。那一片灵山秀水之地,“山气日夕佳”,“江作青罗带”,还有刘三姐的山歌日夜缱绻。出去游玩,在一户农家小院见到了罗汉果的藤蔓,棚棚架架,果子挂满眼前,像无数垂下的青气球,非常好看。农家主人是瑶族人,闲聊中得知罗汉果在瑶族人心目中,被誉为长寿果、仙果,是一味神奇的止咳良药。罗汉果可以鲜吃,像普通水果一样,清香甘甜,但一般都是烘干后保存,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干果。它外形似鸡蛋,绿色的成熟鲜果经炭火烘烤后变成黄褐色,有极细微的茸毛,干果皮薄而脆,果肉是黄白色,质地松软,状似海绵。

  关于罗汉果的名字,已经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但是当地的瑶族人,对于这个奇特的名字,赋予了许多神奇的传说。相传两百多年前,桂林的瑶寨中有一位姓罗的樵夫,和母亲相依为命,他勤劳孝顺,深得乡亲们的赞赏。一年秋天,樵夫的母亲患了风寒症,整天咳喘不已,樵夫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一天清晨,他早早地就上山砍柴。在一片密林中,他闻到一阵沁人心脾的水果香味,环顾四周,看见不远处长着一团团的青藤,青藤上结满了一只只不知名的圆形野果。又饿又累的他心中一喜,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摘下一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野果清甜爽口,吃了饥渴顿消。樵夫欣喜万分,便摘了很多带回家中,给患病的母亲当水果吃。樵夫的母亲吃了这种野果后,觉得清凉润喉、神清气爽,连续吃了一个多月,咳喘病竟不治而愈。后来,有位郎中行医路过此地,听说了这件事,就在樵夫的带领下上山采了一些,郎中拿回家一研究,发现这种野果性味甘凉,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利咽润喉和润肠通便的功效,于是罗汉果的神奇功效开始广泛应用于民间。由于樵夫姓罗,郎中姓汉,后人为缅怀他俩的功绩,便把这种不知名的野果称为“罗汉果”。
第15节:第五章 常见病不求人(3)


  不知为何,罗汉果作为一味神奇的良药,遍查历代草药书均无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也没有。有些遗憾,但这并不影响罗汉果的神奇功效。罗汉果的名字很多,比如汉果、拉汉果、青皮果、罗晃子、假苦瓜等。罗汉果味甘,性凉,入肺经、大肠经,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排毒、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可以治疗急慢性气管炎、咽喉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胃热、便秘、急性扁桃体炎等症,糖尿病患者亦宜服用,常用可以益寿延年、驻颜悦色。但罗汉果性凉,体质虚寒者须慎用。用罗汉果2个加胖大海2个,沸水冲泡成的罗汉果茶,具有清肺利咽的作用,很适合咽痛音哑、肠燥便秘的人。也可取罗汉果2个、陈皮10克,将陈皮切丝,罗汉果洗净、压碎,用大火煮沸后再煮10分钟,制成罗汉果陈皮饮。这款茶具有消暑、祛痰的作用,也适用于咳嗽、咽喉痒痛等症。

  现代医药研究发现,罗汉果含有丰富的糖苷,这种糖苷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用来辅助治疗糖尿病。它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抗衰老、抗癌及益肤美容作用。罗汉果还有降血脂及减肥的作用,可辅助治疗高血脂症,改善肥胖者的形象。说到这里,再顺带介绍一个对减肥健身十分有效又简便易行的家常食疗方法——罗汉果山楂饮。做法是取罗汉果10克、山楂10克、蜂蜜适量、净水250克,首先将罗汉果洗净、压碎,山楂洗净,与罗汉果同放锅中,然后在锅内加净水,上火煮熟后,去渣留汁倒入杯中,最后放入蜂蜜搅匀,可以润肺、消除脂肪、降血脂。

  小时候家里有很多罗汉果,那时还不知道它的来历和用途,就知道是爸爸托人找了来给外婆冲茶喝。外婆的肺不好,经常咳嗽,每次一咳嗽就拿罗汉果泡水喝。常常整个冬天,家里都飘着罗汉果的清香,夜里就听不见外婆的咳嗽声了。后来,轮到我买罗汉果给外婆,果然,很久都没有听到外婆的咳嗽声了呢。慢慢地,我也爱上了罗汉果的味道,总觉得喝完后皮肤、内脏都水水润润,无比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时至今日,在桂林,人们仍常以罗汉果茶作为待客的上等茶饮。掰几片果瓤,注入沸水,五六分钟后便有芳醇的药草香袅袅而出,喝一杯,口舌生津、心肺润畅。本就是好山好水甲天下的好地方,又产出这样的好果好药,看来老天爷对那儿真是格外地垂青与眷顾啊。

  南瓜子:每天吃一把,不用担心前列腺

  十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10月31日,是万圣节。万圣节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在欧美国家,却是热热闹闹的“鬼节”。孩子们把自己打扮成鬼怪精灵的样子,手提南瓜做成的“杰克灯”,和同伴嬉笑打闹。那样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还真有着浓浓的感染力呢。

  平时不起眼的南瓜,在万圣节就成了惹人喜爱的宝贝。我曾经在美国版的《读者文摘》上见到过雕刻南瓜灯的教程,很让我心痒痒了一把,只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真正动手实践。后来又读到了饶有趣味的关于南瓜灯的传说:古代的爱尔兰有个名叫杰克的人,经常喝得醉醺醺的,还爱搞恶作剧。有一天,杰克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杰克就与恶魔展开谈判,要恶魔施法术让杰克永远不会犯罪,杰克才肯放他下来。杰克死后,他的灵魂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狱,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游荡。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在一个挖空的萝卜里放着,后来,一些爱尔兰人移民到了美国,发现南瓜在雕刻上比萝卜更胜一筹,于是,萝卜灯变成了南瓜灯。

  后来,这种雕刻南瓜的技法流传世界,还被用到了餐饮上,有些美味佳肴,就是用雕刻得精美绝伦的南瓜来装的。南瓜在中国也很常见,只不过在老百姓的眼里,南瓜主要是用来吃,可煮可炒,还能当饭充饥。当然了,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南瓜节”,过这个节的是个叫毛南族的少数民族,时间就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每年的这一天,毛南族家家户户都把成熟的大南瓜摆出来,评选出最大最好的“南瓜王”。选出南瓜王之后,他们用砍刀劈开瓜王,掏出瓜瓤,把饱满的子留做来年的种子,然后把南瓜切成块,放进小米粥锅里,文火煨炖,煮得烂熟,众人分而食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说到底,也仍然离不开一个“吃”字。
第16节:第五章 常见病不求人(4)


  至于更高明些的用途,就要说到以南瓜的果和子入药了。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经、胃经,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肋间神经痛、疟疾、痢疾、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等症。而南瓜子则味甘,性平,入大肠经,有驱虫下乳、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绦虫、蛔虫、钩虫、血吸虫病、产后缺乳、产后手足浮肿、百日咳、痔疮等症。用生南瓜子仁30克,捣烂成泥状,冲入适量的开水和少许白糖调味,分早晚服,连服一周,有很好的催乳的作用,在民间算得上治疗产后缺乳的金牌良方。

  南瓜子可以驱除体内的寄生虫。记得小时候,妈妈常常买一些炒好的南瓜子给我当零食,说是吃了肚子里就没有虫子。看样子,南瓜子驱虫的功效早已经深入民间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科学又发现南瓜子可以治疗男性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疾病为男性高发病,临床证实,每天吃上50克左右的南瓜子,不论生熟,都可以有效地防治前列腺疾病。这是因为前列腺分泌激素的功能要依靠脂肪酸,南瓜子就富含脂肪酸,可使前列腺保持良好功能。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吃一把南瓜子就可治疗前列腺肥大,并使第二期症状恢复到初期,明显改善第三期病情。因为,南瓜子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消除前列腺肥大初期的肿胀,同时还有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这可真是中老年男性的好消息啊。

  相比南瓜的药用,南瓜的食疗药膳花样更多,如南瓜烧鸡能够理气开郁,用料为南瓜300克、鸡腿1只(约300克)、郁金10克、陈皮10克、香附10克、洋葱50克、葱姜少许;将三味药材用5碗水煮至300毫升,去渣、取汁;将鸡腿切块,用开水汆烫过;南瓜去除粗皮、内瓤,切成块状,葱切段,姜切末,洋葱切丁;锅内先放一大匙色拉油,加入葱、姜、洋葱,放入鸡腿炒过;再加入南瓜、中药汁及适量酱油、味精、料酒、冰糖调味,加300毫升的水,用小火煮20分钟后,再用大火煮至汤汁收干即可。

  糖醋南瓜丸口味甜酸软嫩,又能温中止泻。用料为南瓜500克、面粉50克、白糖50克、醋50克、淀粉10克;将南瓜洗净,去皮、切块,上笼蒸熟,沥去水,加入面粉、白糖、食盐适量,揉成面团状;炒锅放油烧至七成热,用手将南瓜挤成鹌鹑蛋大小的丸子,入热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锅中留底油约10克,放清水100克,加白糖和少许盐,然后勾芡,淋香醋,倒入丸子,稍拌炒即可出锅。

  “南瓜未种雨霏霏,小麦含烟碧四围。陇上流连翘首望,膏田水足谷芽肥。”在古代文化人的笔下,沉甸甸的大胖南瓜终于也有了自己诗情画意的形象。说到诗情画意,齐白石老人的南瓜大写意国画才算得上栩栩如生。缠绕缠结的藤,虬曲虬回的须,肥大肥厚的叶,丰硕丰腴的果,笔迹草草,笔意饶饶,婉而成章。画幅上有题款:“种瓜五月已生迟,六月南方不雨时。也喜垂垂见瓜熟,秋风又向小园吹。”细细品味,一股田园之风扑面而来,老人的心志、情志跃然纸上,令人深深景仰。

  槟榔:消食化积,南药第一名

  曾有一回,听一位从台湾旅游回来的朋友兴致勃勃地谈起自己在宝岛吃槟榔的经历,这令我想起高山族民歌里面唱的: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

  这歌中唱的高高的槟榔树属棕榈科,原产于东南亚,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植物。它的外形与椰子树颇有几分相似,高大挺拔,枝叶迎风。槟榔树上结出的种子叫做槟榔子,也叫白槟榔、橄榄子、大腹子、槟榔玉,含有槟榔油、氨基酸、槟榔碱和鞣酸等成分,可食用,同时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性温,味苦、辛,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绦虫、蛔虫、姜片虫、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等。经炒制的焦槟榔可消食导滞,治疗食积不消、泻痢后重等症。剥去成熟槟榔的外果皮与内果皮硬壳,留下中果皮纤维,煮后干燥,打松,晒干,习称“大腹皮”。大腹皮也可入药,它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四经,有下气宽中、行水消肿之功效,主治脘腹胀痛、大便不爽、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症。
第17节:第五章 常见病不求人(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消食化积是槟榔的一大主要功效,因此它在各种慢性肠胃病的辅助治疗方面颇能大显一番身手。将槟榔果8克切成薄片,在300毫升清水中浸泡2小时左右。将槟榔片和所浸泡的水倒入锅中,煮沸后撇去浮沫,再小火煎煮30分钟。取滤液,调入蜂蜜10克,一款槟榔蜂蜜饮就做好了。每日空腹饮用,上下午各饮一次,每次喝100毫升,连饮四周以上,就可治好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

  与此方相类似的还有帮助行气消食除胀的槟榔饮:取槟榔12克、莱菔子12克、陈皮6克,白糖适量。先将槟榔切片或打碎,把莱菔子微炒一下,然后将槟榔、莱菔子、陈皮一起放入瓦锅内,加入清水700毫升,用中火煮沸30分钟,去除药渣,加入少许白糖即可饮用。

  槟榔糯米粥有理气、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胸膈满闷、大便秘结等症。原料为槟榔15克、郁李仁5克、火麻仁5克、糯米100克。先用水煎火麻仁,滤取汁液,加入糯米煮粥至将熟。把槟榔捣碎,用热水烫郁李仁,去皮研磨成膏,槟榔研匀,加入米粥煮片刻即可。

  槟榔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了,海南、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到处都可见到它们窈窕秀丽的身影。对当地的许多少数民族来说,逢年过节以及求婚、定亲、办喜事,槟榔都不可或缺。尤其是在黎族地区,有“一只槟榔大过天”的谚语,意思是说,在恋爱和婚姻问题上,槟榔起着某种决定性作用。吃槟榔不仅是重要的习俗,也是十分有趣的经历。槟榔切片后蘸上作料,慢慢咀嚼,吐完绿水,又生丹津,吃后脸红、耳赤。当年苏东坡老先生被贬到岭南后,见此情此景,写下了“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的美妙诗句。

  以吃法独特而闻名的广州人,在吃槟榔上很有一套,他们在槟榔中加入丁香、桂花、山茶等浓香之物,称之为“香药槟榔”。到了明清时期,北方也开始流行吃槟榔,就连慈禧太后也经常吃上几颗。后来,御医还专门为慈禧太后制作了两款“法制槟榔片”。

  第一款所用的药材为党参二两、白术一两、生黄芪一两、炙厚朴五钱、竹茹一两、研广砂六钱、丁香二钱、木香二钱、灯芯草三钱。制作方法为:将药煎透滤汁,放入槟榔片四两,煮透,待药汁熬干,再将槟榔片晒干,再用盐水炒制,每片槟榔用盐五分,拌匀炒黄。这槟榔片可益气开胃,增进食欲。

  第二款所用的药材为橘皮二两、炙厚朴二两、炒苍术二两、川郁金二两、砂仁二两、竹茹一两五钱、石菖蒲五钱。制作方法为:把这几味药一起煎透,滤汁,放入槟榔片四两,再煮,将槟榔片晾干,再用盐水炒制。这款槟榔片除了能开胃健脾,还能化痰开窍、理气解郁。

  吃槟榔,能生津止渴,还有一股清凉香甜的气味,甚至会产生飘飘欲仙的快感。宋代的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总结出槟榔的四大作用:一是能使清醒的人变醉,二是能使喝醉的人清醒,三是饥饿时吃它能充饥,四是吃饱了以后吃它能助消化。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清醒的人在嚼食槟榔时,面颊发红,像火烤,就像喝醉酒一样;而在醉酒后嚼食槟榔,由于槟榔能够顺气,可使醉意很快消失,所以有醒酒的作用;饥饿的时候嚼食槟榔,很快会感到气力倍增;吃饱饭以后嚼食槟榔,又能帮助消化,不会造成食积。看来,槟榔被誉为四大南药之首(槟榔、益智、砂仁、巴戟被称为四大南药),真是名至实归啊!

  吃槟榔有这般那般的趣味和好处,但却不可多吃。李时珍就认为:“食槟榔有损正气,不宜久服。”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长期频繁地咀嚼槟榔,会引起口腔病变。另外,槟榔吃多了也会上瘾,就像吸烟一样,比较难戒。平时爱嚼槟榔的人,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
第18节:第六章 现代白领的健脑安神大法(1)


  第六章 现代白领的健脑安神大法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烦心的事很多,而且每天大部分时间就是坐着,四肢不勤,大脑倒是勤得过分。时间久了,头晕、失眠、心悸、健忘都来找麻烦,很明显,这些都缘于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不能让心脏、大脑一直处于半饥饿状态啊,怎么办呢?从本章的草药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赶紧给心脏和大脑补充能量吧。

  酸枣仁:失眠去无踪,美梦伴一生

  可能你并不太清楚酸枣仁为何物,但倘若有一天因为某些原因,睡眠障碍不幸找上门来的时候,医生便极有可能大笔一挥,给你开些“枣仁安神胶囊”或者“枣仁安神液”之类的药。这个对养心、安神有奇效的“枣仁”,就是我们这会儿要来说的酸枣的枣仁了。

  酸枣是一种落叶灌木,果实是红色的,在秋季成熟。酸枣仁性平,味甘酸,有宁心、安神、养肝、敛汗的功效,主治心脾两虚、肝血不足所致之神不守舍、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以及心气不足、自汗、盗汗等症。人们采收酸枣成熟的红软果实,除去果肉,晒干,碾破枣核,取出种子,生用或炒熟均可。酸枣仁有很好的镇静、催眠作用,药书中讲“熟用治不眠,生用治好眠”。除了枣仁,酸枣的果肉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酸枣汁、酸枣粉、酸枣糕、酸枣酒,这些个听起来就会腮帮子发酸的美味,统统是用酸枣果肉做的。

  安神助眠是酸枣仁最主要的功效。经常因为心烦而导致失眠多梦的人可以将酸枣仁10克研成细末,加粳米60克,为自己熬一碗酸枣仁粥,每天早晚各喝一次,就能睡好觉了。酸枣仁粥是最简单的食疗方法,比较复杂些的要数酸枣仁酒。取酸枣仁、黄芪、茯苓、五加皮各30克,干葡萄、牛膝各50克,天门冬、防风、独活、肉桂各20克,火麻仁100克,羚羊角屑6克,将所有的药材捣碎,放在干净的容器中,加高粱酒1.5公斤浸泡,密封7天后开盖,去渣,这酸枣仁酒就算泡好了。每天早餐和晚餐前温热了喝一小盅,除了宁心安神,这药酒还有润泽肌肤、滋养五脏的作用呢。

  正如许多中草药都有传奇来历一样,酸枣仁也有一段动人的民间故事。古时有个至孝的女孩儿名叫酸枣,为了治好母亲的失眠病,历尽千难万险进深山采草药,一路上撒下的汗水和鲜血变成了一些枝条坚硬、有芒刺的小红树。姑娘把这树枝砍了两大捆拿回家当柴烧,不料火中突然发出“噼啪”的声音,随之飘逸出清异的果香,原来是树枝上的小红果被火烤焦,蹦出黑红色的光皮果仁。母亲吃了这些异香扑鼻的果仁,睡了甜美的好觉,多年的失眠症终于彻底好了。感念姑娘孝心的乡亲们便用她的名字给这果形如枣、酸味特浓的果树命名了。

  传说或许仅仅只是传说,然而酸枣仁助安眠却是经典的药方。现在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前所未有的精神重压天天笼罩着我们。随之而来的神经衰弱、睡眠障碍,像一柄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高悬于我们的头顶。我的一个朋友才29岁,就已经有了多年的睡眠障碍,经常失眠,偶尔能睡着了也是乱梦频频,醒来后梦境还记得十分清楚,还经常早醒——凌晨三四点就再也睡不着了。他痛苦极了,试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睡前喝牛奶、喝醋、喝蜂蜜、吃苹果,甚至是安定。他常和我说,这种痛苦,没试过的人根本无法体会。我给他推荐了酸枣仁,让他去药店买打成粉的,每天晚上睡前两个小时,用开水冲1勺喝掉,连药渣子都别剩。他半信半疑地说:“有用吗?”我呵呵一笑:“你就‘死马当成活马医’嘛,多试一种办法总没坏处。”过了一段时间,我问他睡眠的情况怎样了,他说:“你说的法子还不错!我至少能睡个整觉了,不再早醒,虽然有梦,早上起来居然记不清楚了!多谢你啊,我要请你吃饭!”替他开心之余,静下心来一想,当睡眠这种基本的生理需求很悲哀地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沉入梦乡的愿望别无选择地维系于酸枣这样的野果身上时,这究竟是一种幸福还是不幸呢?

  回来看看酸枣树吧。酸枣树生命力十分顽强,无论旱涝,也无论沙土、岩崖、石缝间,都能生长。我国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山区是它的主产区,尤其黄土高坡一带更是常见。因此,后来便有了一曲十分好听的陕北民歌,带着酸枣的甘甜清香,带着信天游的高亢淳朴,和着广袤的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情与爱,流传开来。
第19节:第六章 现代白领的健脑安神大法(2)


  清早摘瓜过前湾,

  崖畔上的酸枣红艳艳。

  拦羊的哥哥打下它,

  扑啦啦啦,落下了一铺滩。

  我悄悄地走过去,把酸枣放嘴边,

  哎呀酸不溜溜甜,甜格丝丝酸,

  害得我丢了柳条篮篮,丢了柳条篮篮。

  崖畔上的酸枣红了,哥哥妹妹的心儿乱了。还真得感谢这崖畔上红艳艳的酸枣,它至少帮助我们暂时远离了“精神抑郁、失眠”带来的烦忧,伴着这悠扬的乐曲,怀着对爱情的甜蜜畅想,酣然入梦。

  红枣:补血安神,每天都可以当零食吃

  前两天听到《白毛女》中的一首陕北民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心心向着共产党……”于是,就想要提笔来写一下红枣。

  红枣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实在太普通太常见了,它颜色鲜艳,味道甘甜,生吃、熟食、煮粥、熬汤皆可。红枣的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也不低,它味甘,性温,入脾、胃二经,具有补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食欲不振、食少便溏、倦怠乏力、面黄肌瘦、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精神不安、妇人脏燥、贫血烦躁等症。此外,红枣能够调和百药,缓和药性,甚至解药毒。中医当中,红枣常常被用做药引子。在民间,流传着“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枣”、“每日吃三枣,七十不显老”、“天天吃大枣,青春永不老”之类的民谚,说明老百姓对它的功效是很认可的。

  果中佳品,食药兼得,既尝美味,又补身体。这红枣好吃,还需吃得好。比如可以做一碗八宝莲枣粥:取小枣30克,莲子、白果、栗子、橘饼、龙眼肉、百合、葡萄干各15克,粳米60克,加清水1500克煮粥。能够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病后体弱、失眠的人最适用。还可以做红枣花生汤:取红枣10枚、花生米30克、冰糖适量、玫瑰花3克,同煮,食枣喝汤。添加了玫瑰花,这汤喝起来香喷喷的,而且健脑护肝、养心安神,对食欲不振、心悸失眠统统都有效。说到这些吃吃喝喝的事,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选购优质红枣的秘籍:捏之要干燥而不粘手,有紧实感;视之果形短壮圆整,颗粒大小均匀,核小,皮薄,皱纹少而浅;掰开枣肉而不见纹丝,肉色淡黄;食之甜味足,肉质细,则为上品。

  前边说了,红枣的好,在民谚当中脍炙人口,其实真要论起这些民俗、民情来,关于红枣的话题又更多了去了。在我们身边最普通常见的,每一场正宗的中国式婚宴上都必不可少要上这么一道象征“早生贵子”的甜品,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就是其中的四大物件。此外,在许多地方,新婚之夜婆婆会把大红枣儿扔进洞房,新郎、新娘抢着下炕捡枣,这叫做“送子枣”,同样象征早生贵子。除了早生贵子的象征意义,红枣还有辟邪的作用,比如在盛产大红枣的陕北,腊月初一这天,为了辟邪求吉祥,孩子们胸前都要挂两串用甘草节、黑豆、红枣间隔串起来的“枣牌牌”,极为好看。按规矩,“枣牌牌”要挂到腊八这天才能吃,但嘴馋的孩子们往往等不及,零零碎碎地就偷吃光了。另外,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之日,还要蒸“枣山”。所谓“枣山”,就是将白面卷成圈,加上红枣,垒成山状,蒸熟,然后敬献灶神。做好的“枣山”既是食品,又是艺术品,陕北婆姨们的心灵手巧都尽显其中了。

  当然,红枣并不只是下里巴人的最爱,也时时受到阳春白雪的青昧。文思敏捷、博古通今的大才子纪晓岚酷爱吃枣,是沧州金丝小枣的“铁杆儿粉丝”,诗才旷世的他自然也没有忘记吟咏一下家乡的小枣,他曾在27岁时作《食枣杂咏》六首,借枣明理,讲出一番番人生真谛。纪晓岚老来著书,对家乡物产更不免情牵意挂,所以还在书中讲到了相关的枣艺:“枣未熟时最畏雾,雾邑之则瘠而皱,存皮与核矣。每雾初起,或于上风积柴草焚之,烟浓而雾散,或排鸟铳迎击,其散更速。”

  在我国北方的红枣主产地,人们传说在很久以前,观音菩萨外出巡游,遇上一位名叫河的老翁与他的儿子秦、儿媳晋一家三口正在开荒种地,他们种下的小树郁郁葱葱,翠绿的树叶间粒粒红果放着金光,煞是诱人。为了帮助他们浇水,观音把自己白玉净瓶里的水倒了出来,流成一条河,老翁河被册封为河神,就是今天的黄河,秦和晋二人也分别成为了黄河两岸陕西、山西人民的始祖。他们种下的小树,当然也就是今天我们在这里说的枣树,后来成为了黄河沿岸各地鼎鼎大名的土特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0节:第六章 现代白领的健脑安神大法(3)


  黄河畔上红枣林,

  红红的枣妹子笑格盈盈,

  采的红来戴的红,

  浑身上下一片红,

  俊脸蛋蛋红小酒窝窝红,

  嘴里还唱着山丹丹红。

  哎哟!枣妹子本是那红人人,

  爱傻了黄河畔上的好后生。

  …………

  相比前面的那首陕北民歌,我更喜欢这首鲜灵活泼的《枣妹子红》。那串串玛瑙般的红枣让人垂涎欲滴,而采枣的姑娘更是俊俏迷人,陕北的黄土地上,枣丰人美情更酣,爱情的色彩也像那大红枣一样鲜艳夺目。
  桂圆:养血安神、益智强身,说不完的好处

  龙眼鲜果盛产于南方,如闽地、两广,它还有许多别称,都很美,如桂圆、蜜脾、龙目、荔枝奴、绣木团、燕卵、鲛泪、骊珠、海珠丛等。这其中,我觉得荔枝奴的别称最有意思,因为龙眼的成熟期一般都跟在荔枝之后,吃完荔枝,龙眼紧接着就上市了,可谓亦步亦趋。龙眼鲜果晒干或焙干后,叫桂圆。桂圆可入药,味甘,性温,入心经、脾经,具有补心益脾、养血安神之功效,可治疗病后虚弱、失眠健忘、贫血萎黄、产后血亏等症。桂圆是滋补佳品,适合心脾两虚、气血两虚的人作进补之用。现代研究表明,桂圆有抗癌、抗衰老的作用,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不难看出,桂圆真是“老少皆宜”呢!

  龙眼的传说在福建一带流传甚广。很久很久以前,江南某地有一个钱员外,年过半百膝下无子。钱员外连取三房妻妾,总算在53岁时得了个儿子。晚年得子,阖家欢喜,就给孩子取名钱福禄。小福禄娇生惯养,身体却并不健壮,长得又瘦又矮,十岁了看上去仍像四五岁。一天,远房亲戚王夫人来访,看见小少爷,就对钱员外说:“少爷若要强身健体,非吃龙眼不可。”接着,王夫人又给他讲了龙眼来历的传说:当年哪吒打死了东海龙王的三太子,还挖了龙眼。这时正好有个叫海子的穷孩子生病,哪吒看他可怜便把龙眼给他吃了。海子吃了龙眼之后,病居然很快就好了,还长成一个彪形大汉,活了一百多岁。海子死后,他的坟上长出一棵树,树上结满了像龙眼一样的果子,人们都说那是龙王三太子的眼睛所化,海子不愿一人独享,便结了一树的果子让大家分享。没多久,住在东海边的人就开始家家种植龙眼树。吃了龙眼肉,男女老幼身体都很强壮。钱员外听了这话,立即派人去东海边采摘龙眼,并加工制作成桂圆肉,给福禄吃,福禄少爷果然渐渐身强体壮了。

  桂圆肉味道甘甜,直接食用就很有效,如果再费点儿心思把它做成甜羹,效果就更好了。可以取桂圆肉30克,红枣10颗去核,与粳米100克加水煮粥,再添加适量红糖,这桂圆粥早晚各吃一碗,可补心脾、益气血、提高记忆力。还可以用桂圆肉30克,红枣10颗去核,再加进炒好的黑芝麻20克,共同煮沸10分钟,打入2个荷包蛋,加红糖或白糖适量,煮至蛋熟就好了,这道圆肉甜蛋羹养心、补肾的效用最好。

  龙眼别称荔枝奴,因为荔枝和龙眼同样都是亚热带地区的水果,成熟上市的时间又刚好一前一后,紧挨在一块儿,所以这龙眼和荔枝免不了经常被人们相提并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岭南过着“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快意生活,对当地的龙眼同样十分欣赏和喜爱。但鲜为人知的是,曾给他带来莫大口福的荔枝、龙眼却一再为他招来祸端,原因很简单,谁让他生来就是怀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的文人呢?他追思汉唐贡荔之害,提笔揭露权力高层之穷奢极欲、荼毒生灵,令百姓痛恨至极的现实,写下了两首著名的讽喻诗《荔枝叹》和《廉州龙眼质味殊可敌荔枝》。这些直指时政腐败的诗章,令当朝的佞臣们不寒而栗,如坐针毡,本就是遭到贬谪才来到岭南惠州的苏东坡,因此再次被贬往海南天涯海角的儋州。直到六十五岁,才获赦北归,却不幸病逝归途,令人嗟然长叹。

  漫谈起这些沉重的历史话题,连龙眼和荔枝这样人间的极品美味,似乎也要随之黯然了。依稀记得几年前,有个女孩在吃龙眼和荔枝的时候,突然有感而发,说这龙眼不该叫“荔枝奴”。荔枝果皮鲜艳,果肉丰腴,口味甜中带酸,但不耐贮藏,极易变质,如同一个风骚的美女,妖娆多姿,但红颜弹指老,霎那间面目全非,像妾;而龙眼外表朴实无华,果肉紧实多汁,味道是纯粹的甜香,秋冬季可放很久,皮不变色肉不变味,给人感觉是貌不惊人,却兰心慧质,默默相守,忠贞不渝,像妻。我写到这里,忆起她的这些评语来,独到不失精妙,感觉竟是惊人地贴切。

第21节:第七章 轻轻松松草本排毒(1)


  第七章 轻轻松松草本排毒

  现代人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中,都知道了排毒的重要性。其实,毒也分很多种——湿毒、肝毒、肺毒、无名肿毒等等,就连上火,在中医里也被称之为毒。怎么排毒?内服还是外敷?看看这一章里介绍的草药,大家就知道了。

  金银花:有了它,炎炎夏日也清凉

  以前,家里住的是平房,有院子,家家户户都喜欢在院子里种一些花花草草。每到春夏,姹紫嫣红,蜂飞蝶舞,煞是好看。有一家种的是金银花,花开时清香扑鼻,上学放学经过花旁,总要停留一会儿,深呼吸数次,自得其乐。有一天放学,终于忍不住掐了一串儿,为了让它的香味离鼻子近些,就往头上一插,乐颠颠地跑回了家。爸爸看见我,哑然失笑,顺口说了个对子:“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小红娘坐车前头戴金银花。”我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隐隐觉得爸爸在笑我,扭股儿糖一般在爸爸跟前撒娇,爸爸说:“没笑你呀,你看,这个对子上下联对得多工整啊,各有三味中药,而且应景。”说罢含笑看看我头上插的花,告诉我金银花是一味极好的草药,又给我讲了个好听的故事。现在虽然事隔多年,可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爸爸讲的故事——

  话说宋朝崇宁年间,天灾战祸,民不聊生,就连苏州天平山白云寺里的和尚都没有饭吃,只好靠挖野菜充饥度日。有一天,他们发现山涧枯树上长出一大丛蘑菇,颜色鲜艳,肉质肥厚,便爬上去采了下来,回到寺里煮熟便吃,味道非常鲜美。不料野蘑菇有剧毒,到了半夜,众和尚无不腹中绞痛,上吐下泻,头昏眼花,眼看生命垂危。时值阳春三月,山上草木繁茂,清凉的山风吹来一阵阵花草清香。其中一位和尚突然想起一件往事:有一年,寺中有个和尚背上生了个大毒疮,发高烧,说胡话,神志都已经不清醒了。恰好有个云游和尚当时在寺里挂单,见此情景,急忙跑到山上摘了一大把鸳鸯藤回来,煎了浓浓的汁,让那生了毒疮的和尚分多次喝下,结果把毒疮治愈了。看来鸳鸯藤有特殊的解毒功能,现在自己也误食毒蘑菇中毒,不妨一试。于是,抱着一线希望,他挣扎着在草丛中找到鸳鸯藤,直接揪下来生嚼起来,有几个和尚也跟着吃,结果吃了鸳鸯藤的和尚都奇迹般地保住了性命,而没吃的全都命归黄泉了。从此,寺内僧人每当见到吃野蘑菇中毒的人,便告诉他“中野菌毒急采鸳鸯藤啖之”。这鸳鸯藤就是我特别喜欢的金银花。

  金银花是忍冬科多年生的常绿灌木,又名金银藤、鸳鸯藤、左缠藤、忍冬、双花。它在夏季开花,初放时洁白如银,数日后变为金黄,新旧相参,黄白相间,一金一银交相辉映,散发浓香,故又名“金银花”。

  金银花的药用价值,早在两千多年前便被古代先民探知。《神农本草经》中,把金银花列为上品中药,并告知后人“久服可轻身”。它味甘,性寒,入肺经、心经、胃经。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效果,主治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症。《本草正》中记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著名的“银翘解毒丸”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药。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金银花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白喉、急慢性咽炎、急性阑尾炎、丹毒、外伤感染等,均有较明显的疗效。金银花富含木犀草黄素、肌醇、皂苷等成分,能够降低血脂,减少体内胆固醇吸收,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最新研究表明,金银花还能够抑制艾滋病病毒生长,而且有抗肿瘤的效果。金银花的茎枝又名银花藤或忍冬藤,也能入药。它味甘,性寒,入肺经、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症。

  采摘金银花很有讲究。刚打苞的金银花,苞长2厘米左右,呈绿色,将此时采摘下来的金银花晒干后,用干净棉布缝好给小宝宝作枕头,是再好不过的天然药枕,对促进婴儿的脑部发育非常有好处,而且金银花柔软、舒适,对婴儿的头形不会有影响,还可以预防宝宝头颈处长痱子。即将开花的金银花苞,长约3~4厘米,是饮用效果最佳的时候,这时采摘下来,放在竹匾上晒干,装袋后可以长期储存,饮用时取少许用开水冲泡,味道上乘。开花过后的金银花,药效逐渐减退,此时的花朵虽好看,但药用价值已经不大,但泡茶的味道仍不逊于花苞,也可以适当采摘。据一些老花农说,金银花在晒干的过程中,不能接触铁器,也不能翻动,接触铁器会让花失去药效;翻动会使金银花变成黑色,饮用时味道和功效都会减退。
第22节:第七章 轻轻松松草本排毒(2)


  金银花的花、叶经蒸馏得到的蒸馏液叫金银花露,夏季用它做成饮料,不仅味道甘甜可口,而且清热解暑的效果非常好。以前老药铺的柜台上经常摆放一个装有金银花露的瓷坛,在饮料品种极其稀少的过去,柜台上的青花瓷坛不知让多少小孩儿眼馋心痒。金银花还可以用来熬粥——银花菊花粥,原料为金银花5克、白菊花5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加水煮粥,等粥熟时加入金银花、菊花,稍煮5分钟即可。这粥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痢的作用,适用于暑天感冒、头痛、眼睛红肿、咽喉肿痛等症。金银花的这些药用保健功效,在古诗中同样是有据可考的:“初夏园绿荫重重,金银开在碧玉中。虽少几分娇妍态,香透心脾情更浓。此花本是杯中物,甘洌淡雅有奇功。祛病除疾养颜色,人间才多不老松。”

  说到金银花“祛病除疾养颜色”,确实如此。我在夏天经常用金银花煎的汁来洗澡,不仅祛痱止痒治痘痘,还可以给全身皮肤来个大扫除,草木清香,绿意盎然。这个法子还可以治疗小宝宝的湿疹呢,祛湿毒的同时还不刺激皮肤,比花露水还管用。

  金银花与我从小结缘,我这个当年头戴金银花的“小红娘”现如今如此善用它,想必它定会欣喜得花朵更加灿烂、香气更加浓郁吧。

  决明子: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老翁,年过八旬,耳不聋、眼不花且身体轻健。于是有人好奇地向老翁请教长寿秘诀,他的回答异常简单——常饮决明子茶,并随口吟了一首诗:“愚翁八十目不瞑,日书蝇头夜点灯。并非生得好眼力,只缘常年食决明。”这首诗浅近直白地为我们道出了决明子的好处。

  决明子,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又名草决明、马蹄决明、羊明、假绿豆、狗屎豆、千里光、还瞳子等。其性微寒,味甘、苦、咸,入肝经、大肠经,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怕光多泪等症,也可用于热结便秘或肠燥便秘。此外,它还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与降血压的功效,对血管硬化与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决明子是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决明子治青肓、目淫、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说明它对于各种眼疾都有显著的疗效。唐代医学家甄权说:“每日取一匙挼净,空心吞之,百日后,夜见物光。”清代名医黄宫绣盛赞决明子为“治目收泪要药”。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决明子中含有决明子素、大黄酚、大黄素等物质,对视神经有保护作用,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结膜炎等眼疾。另外,决明子水浸液、煎剂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可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等。
  每年秋季,就是决明子成熟的季节。入药用的决明子通常需要先炒制,用微火并不时加以翻动搅拌,等到由原来的深绿棕色渐渐变为嫩黄色乃至棕黄色,同时伴有一种类似咖啡的香气飘散出来时,就可以起锅备用了。除了入药外,平常用决明子做些简单的食疗是相当不错的保健方法,民间方子里最常见的就是决明子茶和决明子粥。取1茶匙决明子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加入适量冰糖,也可再加入菊花、枸杞子,盖上盖子闷20分钟,开水由淡黄逐渐变深,决明子独特的香气就会慢慢飘散出来。决明子茶对于眼睛疲劳充血、口臭、尿色深浓的人最为适宜,配合枸杞子及菊花,更可减缓及改善眼疾。这茶可以热饮,亦可放入冰箱放凉饮用。在大热天喝上一杯冰镇的决明子茶,凉入心脾,既明目又清暑,比起时下流行的“三精水”——香精、糖精、色素水,要健康得多了。决明子粥的配料为决明子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把决明子煎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就可以吃了。春夏季节每日一碗,5~7天为一疗程,可以清肝、明目、通便,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以及习惯性便秘等。饮茶喝粥之余,还可以用决明子做枕头,决明子做枕芯,明目和降血压是它最主要的疗效。决明子很坚硬,可以在睡觉时按摩头部和颈部的穴位,所以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均有辅助治疗作用。决明子性微寒,略带青草香味,枕着睡觉闻着味道,犹如睡在青草丛中。在这样的芳香中放松身心,漫漫长夜中宛如梦回青葱原野,有决明子相伴的生活真是岁月静好、长夜生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3节:第七章 轻轻松松草本排毒(3)


  决明子还有一种作用——对咽喉肿痛、咽喉糜烂溃疡也有治疗效果。用决明子煎水饮用,同时用决明子水含漱,不但对一般的口腔炎症有效果,对放射治疗后的口、咽部反应,都可以减轻痛苦。如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口腔、咽喉、舌头通常会充血、糜烂,非常疼痛,甚至无法吞咽。这时候饮用决明子水和用决明子水含漱,能很快地减轻放疗反应,愈合创面。

  前些日子,得到两袋来自佛教名山五台山的禅茶,喝起来口感顺畅,仔细研究了一下它的配方,除野生绿茶外,还添加了当地盛产的金莲花,再就是草药决明子和甘草了。深得大自然性灵的花草做了茶的伴侣,娴雅、幽静、恬淡,清香自溢。在瓦屋纸窗下,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偷得浮生半日闲地慢慢品来,恐怕真能悟到这其中“粥去饭来茶吃了,开窗独坐看青山”的丝丝禅意了。

  黄连:清五脏湿热,世间第一苦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个歇后语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让我们自打小时候起,就把黄连与“苦”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不过幸好,这个“苦”字,也是“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那个“苦”。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其“根如连珠而色黄”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因其“根黄、花黄、实黄,皆土黄色”,所以称之为黄连。它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六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症。外用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黄连是治泻痢之上药,这是因为黄连可以祛除中焦湿热,并有解毒作用,对肠胃湿热导致的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等症有很好的疗效。黄连的有效成分是黄连素,又叫小檗碱,有一种治腹泻的盐酸小檗碱片就是用从黄连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可以免除我们苦口苦面喝黄连汤剂了。有趣的是,黄连中主要的苦味物质恰恰就是黄连素,据试验,用1份黄连素加上25万份的水,稀释后的溶液依然是苦的,可见黄连苦味之霸道,真是一味地地道道的“苦口良药”。

  黄连入药很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黄连:“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金元时期的名医张元素也对黄连推崇备至,他的《珍珠囊》中记载黄连:“泻心火,除脾胃中湿热,治烦躁恶心,郁热在中焦,兀兀欲吐。味苦,气味俱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其用有六:泻心热,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酒炒则上行。”由这些名医大家的评价可以看出,黄连的功效的确有目共睹。
  在南方的乡村,婴儿出生后,有用消毒纱布蘸黄连水在婴儿口腔里擦一遍的习俗,以达到消炎、清热解毒和减少疾病的目的,这一习俗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黄连开口水”。民间还有很多黄连的食疗经验方,比如黄连白头翁粥:将川黄连10克、白头翁50克放入沙锅,用水熬煮一段时间,去渣取汁,另取一锅加清水400毫升、粳米30克,煮至米开花,加入药汁,再煮成粥就好了。每天趁热吃三次,有清热、解毒、凉血的疗效,专治中毒性痢疾。还有一道强心镇静药膳叫黄连阿胶汤,先把5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白芍加水熬煮,去掉药渣,再把15克阿胶溶化在药汁内,每天两次,每次加一个鸡蛋黄煮熟后服用。需要注意的是,黄连大苦大寒,过量或久服容易伤脾胃,凡是有胃寒呕吐、脾虚泄泻症状的人均忌用。

  清代的《听雨轩笔记》中记载过一则苏州名医叶天士不敢用黄连的故事,颇为有趣。一天,叶天士愁眉不展,独自在房内徘徊,口中自言自语,全是“黄连”二字。原来,叶天士的老母亲近日患病,发烧不退,胃纳不佳,胃脘作痛,烦躁不安。他想用清热药剂,又害怕母亲年老体弱,受不住寒凉药的攻伐,一时间没了主意。叶天士问仆人:“此时医士尚有学问深而名未著者乎?”仆人答:“江尾有一章医生,言其医术超过主人,但找他看病者却寥寥无几。”叶天士沉吟一会儿后说:“口出大言,当有实学。”立即亲笔修书一封,命仆人请章医生前来诊视母亲的病症。信中写道:“君住江之尾,我住江之头;未识尊颜,诚惶诚恐,家母失健,恳望赐医。弟天士叩首。”章医生给叶母诊病后,书方一帖,独用黄连。叶天士看此独方后兴奋地叫了起来:“吾早欲用此药,奈家母年高,恐灭真火,故不敢耳。”即命仆人速去取药。章医生说:“太夫人之病是湿热郁于心胃之间,两尺脉长而有神,本元坚固,用之无害。黄芩清上焦之火,黄连清中焦之火,黄柏清下焦之火。黄连燥湿清热,无热去湿重,湿除热重之弊。”叶天士连连称是。叶母服了一方后热退入眠,渐有食欲。服第二方后,病即痊愈。叶天士赞道:“章兄医术过于我矣!”于是广为宣扬,盛赞章医生的妙手回春。从此,章医生名声大震,而叶天士求医、不耻下问的美谈,一直流传至今。
  黄连因苦而闻名,却是一剂良药。而事实上,良药苦口,是所有草药共同的特质。只有当我们带着一颗虔诚而安静的心,走进山野,去与它们亲密接触的时候,才能感受到丝丝清风,从大地上缓缓掠过,夹杂着山草野花的苦寒清香,直吹进我们的心灵深处。
第24节:第八章 餐桌上的素淡美味(1)

  第八章 餐桌上的素淡美味

  中医里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许多植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同样能够防治疾病。比如本章中介绍的银耳、百合、荠菜、茴香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素淡美味。品尝美食的同时,还可以保健养生,不是很好吗?

  银耳:润肺滋阴的最佳食物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发银耳”,一小块又硬又脆、米黄色的银耳干,泡在清水里几个小时,就会变得洁白透明,柔软而有弹性,捧在手里好像一朵盛开的白牡丹花,所以忍不住要提笔来写一下这个银耳。

  银耳,也有人叫它雪耳、白耳,其实无论银耳还是雪耳,都与它宛若白牡丹的外表很般配。被誉为“菌中之冠”的银耳,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补药,历代的皇家贵族都将它看做“延年益寿之品”和“长生不老良药”。从中药药理学的角度讲,银耳性平,味甘、淡,无毒,归肺、胃、肾经。历代医学家通过临床验证,确认银耳有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清润益胃、润肠通便、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延年益寿、抗癌之功效。适用于治肺热咳嗽、肺燥干咳、妇女月经不调、胃炎、大便秘结等症。《本草诗解药注》中说:“白耳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之要品,为人参、鹿茸、燕宣窝所不及。”对阴虚火旺,不受参茸等温热滋补的病人是一种良好的补品。

  此外,银耳能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也有一定疗效。银耳中富含维生素D,能防止钙的流失,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银耳中的有效成分——酸性多糖类物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调动淋巴细胞,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兴奋骨髓的造血功能。银耳还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它不但能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能力,还能增强肿瘤患者对放疗、化疗的耐受力。

  银耳富含天然植物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同时,银耳富含膳食纤维,它可以增强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因此,银耳可谓是女性美容、减肥的最佳食品。

  银耳的润肤作用自古以来就有口皆碑,历代宫中贵妇很多都用银耳养颜。除了食用,还可以用煮烂的银耳汤敷脸,敷完后脸蛋儿白嫩而有光泽,真的是效果惊人哦!当然了,健康美丽还可以自内而外地吃出来,周末时在家里自己动手煮一碗银耳粥,可止咳、润肤,改善皮肤干裂、不润泽、面色萎黄等状况。它的做法为:将银耳10克放温水中泡两小时,除去蒂头、杂质,撕成瓣状,红枣5枚洗净,去核,大米淘洗干净,冰糖20克打碎成屑,将银耳、红枣、冰糖与大米10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至银耳熟透即成。也可以做一道银耳鹌鹑蛋,有润肤、补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亏、肌肤不润、皮肤干裂等症。银耳10克发透撕碎,鹌鹑蛋四个煮熟剥皮,冰糖25克打碎,将银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至熟烂,加入熟鹑鹌蛋、冰糖即成。枸杞银耳羹同样有润肌肤、美容颜的效用,适用于面色不润、萎黄、皮肤干裂、视物模糊等症。将银耳10克发透、撕碎,枸杞子15克去果梗、洗净,冰糖20克打碎,将银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熟,加入冰糖屑、枸杞子,煮沸即成。

  在盛产银耳的四川省通江县陈河地区,流传着很多关于银耳的民间传说。有的说,早年在陈河的雾露溪边住着母女俩,老妈妈得了重病,面黄肌瘦,全靠女儿银花打柴为生。有一天,银花姑娘到树林里拾柴,发现一根断树枝上长着几朵白花花、亮晶晶的东西,放到嘴里一尝,清凉可口。于是她就把这东西带回家,让妈妈也尝一尝。没想到,断断续续吃了十多次,妈妈的病就好了。因为是银花姑娘发现的,四邻乡亲们就把这种色泽洁白晶莹、形状像花朵的菌类叫“银耳”。还有的说,天宫里有位培育银花的银花仙子,私自下凡来到陈河,遇上了当地的小伙子青杠,两人情投意合,于是喜结连理。三年过去了,人间开始流行瘟疫,善良的银花仙子让青杠用银花去为百姓治病,果真药到病除,瘟疫灭绝。恼羞成怒的瘟神将此事告到玉皇大帝面前,玉帝派出天兵天将下凡捉拿银花仙子,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活活拆散了。后来,青杠变成了一棵树,银花仙子把头上的银花留在人间,变成银耳长在青杠树上,永远为世间百姓去病疗疾。直到现在,雾露溪畔还有银花仙子的神庙,内塑银花姑娘神像,当地的耳农们每年都去祈求丰收。
第25节:第八章 餐桌上的素淡美味(2)


  美丽的银花仙子,请你也保佑全天下的女子一生美丽、健康吧!

  荠菜:“三高”患者的极品蔬菜

  “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经过一个没有什么吃食可以寻觅、因而显得更加饥饿的冬天,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临了!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大棒子凶神恶煞似的追赶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云朵。那时,我的心里便会不由地升起一个热切的愿望:巴不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像荠菜一样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说起来,我和荠菜的相识和熟悉,最初就因为著名作家张洁的《挖荠菜》,以至于后来每次尝到妈妈亲手做的味道鲜美的荠菜羹,都会想起这篇生动鲜活的文字来。

  荠菜,又名护生草、上巳菜、鸡心菜、净肠草,为十字花科的草本植物,因为营养丰富,故而成为了倍受我国百姓喜爱的一种野菜。在民间流传着“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春食荠菜赛仙丹”的俗语,可见荠菜不仅是佳肴一味,更是灵药一方。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三经,具有和脾、清热、利水、消肿、平肝、止血、明目等诸多功效,主治痢疾、水肿、淋症、乳糜、吐血、衄血、便血、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症,对于干眼病、夜盲症、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症有特殊功效,另外,常食荠菜也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比如荠菜豆腐羹就是一道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的食疗保健药膳。其原料为嫩豆腐200克、荠菜100克、胡萝卜25克、水发香菇25克、熟竹笋25克、水面筋50克。将嫩豆腐、熟笋、面筋分别切成小丁,水发冬菇洗净切小丁,胡萝卜洗净入沸水锅中焯熟,捞出晾凉切小丁,荠菜去杂洗净切成细末。炒锅加油烧至七成热,加鲜汤、豆腐丁、冬菇丁、胡萝卜丁、笋丁、面筋丁、荠菜末、精盐、姜末,烧沸后加入味精,用湿淀粉勾稀芡,淋上麻油,出锅装入大汤碗即可。
  荠菜蜜枣藕节汤可治疗因血虚生热引起的鼻衄、齿衄。其做法为将鲜荠菜60克、鲜藕节20克、蜜枣5个放入两碗水同煎,待煎至一碗水后吃枣喝汤。

  马齿苋荠菜粥清热解毒的功效最好。做法为将鲜马齿苋30克、鲜荠菜30克洗净切碎,把粳米100克淘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置于火上,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慢煮,至米开花,八成熟时,加入马齿苋和荠菜,再煮一会儿即成。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在荠菜花开的春天,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古时流传下来的用荠菜预防春瘟的习俗。也有女性采摘荠菜花戴在头上、佩在胸前,借以驱瘟疗疾。在过去的南方,每逢农历三月初三上巳之日,家家户户都要将荠菜花置于灶头,据说这样可保灶台上一年没有蚂蚁。

  除了辟邪去病的功用,荠菜在老百姓的眼中还是一种好吃的野菜。就像张洁对自己小时候挖荠菜的经历津津乐道一样,许多古代的诗人也曾为荠菜的美味所倾倒,比如大诗人陆游对荠菜就有特别的偏爱,曾留下“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的诗句。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对它情有独钟,曾作画题诗云:“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还有诗人苏轼也非常推崇荠菜,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君若知其味,则陆八珍皆可鄙厌也。”还赞美荠菜:“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挖荠菜的身影呢?

第26节:第八章 餐桌上的素淡美味(3)


  木莲果:最能壮阳的水果

  和木莲的第一次相遇,是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在语文课本上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我着实发愣了好一会儿,这个结着莲房一般的果实却长在土地上的木莲,究竟啥样子哩?

  曾在脑海里一闪而过的问号后来就撂下了,直到今天,木莲这个名字忽地在记忆当中复活了,我才记起来,自己和木莲其实早有夙缘。而提及这由来已久的缘分,就要说到学生时代曾生活过多年的闽北小山城了。每到夏季,小城的街边常有小贩担来一种叫“草冻”的冷饮,亮晶晶、黏糊糊的,装在大木桶里,用小碗在桶里舀起一碗,上面浇一勺蜂蜜,或者加点白糖,味道真的很好,而且凉丝丝、滑溜溜的,一到嘴里就倏地进肚了,很是消暑解渴。那时候,大人们都说草冻是用小山城中的一种草药做的,殊不知,这种曾令孩提时代的我好奇不已的神秘草药,正是木莲。所以,木莲于我并不陌生,只是“相逢还未曾相识”。

  不单单是在闽北,我国南方的许多乡村、小城镇都有这样的草冻,有的地方还有比草冻更好听的俗名——木莲豆腐,古时也叫“冰浆”。在夏季天气转热的时候,采摘下一个个莲蓬似的椭圆形木莲果,剖开,里边有细细的子儿,有点像猕猴桃子。取出木莲子,再到井里打上清凉的井水,把子儿用一块干净的纱布包好,放在盛了井水的脸盆里揉。揉着揉着,水慢慢变得黏稠了,然后把盆盖严,等上几个小时,凝结成冻,就成了木莲豆腐。

  撩拨着我们的怀旧情思的木莲,在植物学的分类中属桑科,它的根、茎、叶、果均可入药,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解毒、补肾、通乳的功效。我们最熟悉的木莲果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性平,味酸,具有壮阳固精、止血、下乳的功效,可治遗精、阳痿、久痢脱肛、乳汁不通等症。《本草纲目》中说:“(木莲果)壮阳道尤胜。固精消肿,散毒止血,下乳。治久痢肠痔。”
  木莲果炖猪蹄就是我国民间用于治疗产妇乳汁不下的金牌良方。原料为木莲果4枚、猪前蹄1只。将猪蹄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段时间,捞出洗净,木莲果洗净。锅内加适量水,放猪蹄煮沸,改为文火炖烧至熟,加入料酒、精盐、葱、姜烧至入味,放入木莲果烧至猪蹄熟烂,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木莲果糖饮是民间用以治疗乳糜的食疗药膳,并对乳汁不下、遗精、久痢、淋浊等病症都有一定的疗效。其制法为将木莲果5枚洗净,切片,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加入蜂蜜或白糖再煮即成。

  就像木莲豆腐属于民间的草根文化一样,木莲还有几个同样草根却不失生动的别名。因为果实富含果胶,可制凉粉冻,也就是木莲豆腐,所以也被称为“凉粉果”、“凉粉子”,另外,也有叫它“鬼馒头”、“木馒头”的。与这些俗名相比起来,“薜荔”这个别名是个异数,显得文绉绉的,所以它一般出现在古典诗词之中。屈原曾在《离骚》中写过“揽木根以结苣兮,贯薜荔之落蕊”,借薜荔以表明自己高尚的情操。后来,他又写了更加浪漫的《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遥想当年,有这么一位绝色的窈窕淑女,驾着香车去赴情人的约会,香车上的她薜荔裁衣,女萝为带,裙裾飘飘的样子翩然若仙,真是令人黯然销魂。

  车前草:前列腺炎患者的最佳食疗

  远在上古时代,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开始采食车前草了。“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她们在春天采摘叶子,因为春季新生的嫩叶最为鲜美;“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她们在秋天一把一把地捋下种子,因为它的种子成熟在秋季;“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她们用衣襟兜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欢欢喜喜地满载而归了。

  车前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于田野畦畔、山坡路边、屋旁荒地。它的别名很多,例如牛遗、当道、虾蟆衣、牛舌、车轮菜等等,当然还有我们在《诗经》中能见到的“芣苢”。它的茎短而肥厚,根是密密的须状,大大的叶子是长椭圆形。车前草一年开一次花,结椭圆形果实,熟时果实裂开就会撒出种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4 17: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