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5-20 14: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滕哲一听问的是这个事情,马上就数落了起来。
“石大呀,哪里谈得上够用?每个月出勘现场的汽油费都要两三千元,还有胶卷、尸体解剖用的手术衣、手套、检验用的试剂呀,这些都是那少得可怜的非刑事案件检验收费的返还款中开销,虽说是返还百分之四十,但我们每月的检验收费也就四五千元,返还回来也就是二千元左右,没办法啊,现在两部现场勘查车只得停用一部,专门跑重大案件现场,小现场就叫责任区中队派车来接。今年两部车都没钱进保险,一直在担心着万一哪天出了事还不知怎么办呢。”
虽然说上面一再要求各级财政要保障公安机关的经费,但由于地方财政紧张,很多地方的公安机关只得靠预算外收费及罚没款的返还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红岭市公安局所属的各县市区公安分局也多是如此状况。
“车子不上保险怎么行?这么大的事怎么没听你们汇报?”石星仁责备道。
“从年初到现在我已经交了三份报告了。”
“交给谁的,怎么没听说?”
“交给江大队长的,他分管我们科嘛。”
“唔……”石星仁沉吟了一下,说到:“放心好啦,我马上想办法给你们解决。”
停顿了一会,石星仁又说:“另外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也就是你们的现场勘查工作有时很混乱,你应该想办法解决一下了。”
滕哲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一直想搞个现场勘查的规范化管理的东西,只是工作任务太重了,平时疲于应付,本来有些尸体都是应该进行系统解剖的,但平均一天一具尸体,哪还有时间进行系统解剖?前些年我曾经在一天内检验了十三具尸体哩。你说,这里现场还没勘验完,那边又在催了,公安部规定的在城区内接到出勘现场通知后要在十分钟之内赶到现场,我们可能达到吗?就那几个人啊!”
石星仁听完滕哲的诉苦后说:“不管怎么说,刑事技术工作是刑侦的基础,现场勘查的好坏是确保侦查破案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你必须把规范化建设抓起来,而且要抓好。打铁先得自身硬呀!”
第1卷 第17章:上卷第三章(3)
第1卷 第17章:上卷第三章(3)
“听说石大要当副局长了。”文检员乔小丽一到科里就开始了广播。
“谁说的?”延清坐在椅子上嘻笑着问。自从乔小丽从警院毕业分配到科里工作以来,延清见了她都要想方设法找机会与她套近乎,而乔小丽却从不正眼看他,甚至延清摸过的东西她也绝不会再去接触,大家都猜测可能她是厌恶延清那双经常摸尸体的手。所以滕哲有时故意叫她去参加出勘尸体现场,想让她炼一下胆量,而乔小丽一到现场就站得老远,平时延清的手在她眼前晃动一下她都会吓得惊叫起来。
“千真万确!市局政治处下午就来考察。”乔小丽得意地说道。
“看来乔小丽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了啊!”延清边说边将两只眼睛故意眯成一条缝。大家都知道乔小丽的表姐与石星仁是中学同学,而且两家的父亲都在一个单位工作并且都住一个家属院内,好象还有那么一点什么亲戚关系。乔小丽一分配到刑侦大队工作没多久就被送到刑警学院去进修了半年,大家也就不约而同地要往这些关系上考虑了。
“你……放屁!”不知是不是因为被别人摸透了心思而感觉尴尬,乔小丽马下了脸。
“据说……”张行说了半截话就埋下头不吭声了,延清、乔小丽都盯着他看。
乔小丽忍不住问到:“说什么?”
张行抬起头往两人望了望,点上一支香烟,然后慢吞吞地说到:“据说……能被美女骂,是一种福气!”
“那你也是放屁!”乔小丽说完甩门而出。
张行看着延清,延清看着张行,两人“嘻嘻”、“呵呵”地笑了起来。
乔小丽刚参加工作时本来是分在派出所干户籍警的,在派出所工作了半年后因技术科需要一个文检员,政治处把全局民警过滤一遍后觉得乔小丽去干文检工作要适合些就把她调到了技术科。其实开始乔小丽是死活不愿意到技术科工作的,因为她知道在技术科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总会要接触尸体,也就是说就会遭遇肮脏,就会直面残忍,就会经受恐怖。虽然死亡与爱情一样,是文学艺术的两大永恒主题,虽然曾经有诗人赞美死亡讴歌死亡,但绝大多数的人却愿每天都拥有爱情而竭力回避死亡唾弃死亡视遭遇尸体为晦气乃至有人认为从事与尸体打交道的职业为贱业。
她表姐知道后带着她去找到老同学石星仁,恳求不要让她到技术科去工作,石星仁当着她表姐的面没有说什么,但过后却对乔小丽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服从命令是自己的天职,不仅没有答应她的请求,还给她上了一堂爱岗敬业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国家利益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的政治课。满腹委曲的乔小丽到了技术科工作后却被同事们认为是沾了石星仁大队长的光,是受到了石星仁大队长的恩惠,更是弄得她是气不打一处出,每逢这时就会让一个文静的她变得失去涵养。
乔小丽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就端着杯子咕噜咕噜地灌了两大口凉开水下肚。她不知听谁说的,人生气后要多喝水,这样就能把体内因激愤而产生的有害激素稀释排解出去,要不颜面会变衰老的。
乔小丽把一杯水喝完后感觉心里要平静了许多,又倒了一杯来放在桌上,坐下后把抽屉拉开从里面取出一个文件夹来,然后把它打开,她要开始自己的工作了。
第1卷 第18章:上卷第三章(4)
第1卷 第18章:上卷第三章(4)
文件夹里面放的是市纪委委托搞的一份文书鉴定。
市局刑侦支队的文检员半年前已经改行搞其他工作去了,城里其他两个分局没有文检员,所以不管是市里的公检法机关还是城里其他分局辖区的有关单位,这一段时间需要搞文书鉴定的都会找到乔小丽这里来。
这是一份匿名信,反映的是一个单位的领导与工作人员相互勾结集体受贿的情况。市纪委接到这封信后开展了认真的调查,初步认定这封信所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但有些证据却无法取得,写这封信的人也一直没有露面。纪委想通过笔迹鉴定找到这个写匿名信的人,以便进一步获取证据。为了保密,纪委办案人员给的样本资料没有注明书写人的姓名,也没有所涉及单位的名称,但都是从这个单位的干部职工档案中抽出来的个人书写的材料,编为1号、2号、3号……共几十份,至于1号样本是谁2号样本是谁只有纪委办案人员清楚。乔小丽已经排除了十多份样本了,现在还得继续看下去。
笔迹鉴定是文书鉴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乔小丽现在要做的就是笔迹鉴定,但要从这么多样本中找出匿名信书写人来乔小丽还是第一次遇到,以前多是一对一的检验,也就是说送一份文书证据来就送一份需要比对的人书写的文件样本,看看是不是同一个人书写的,即使需要比对多个人的至多也就是两三个人书写的样本。这次的工作量确实大,而且还要对你保密,这让人心里始终觉得有些不舒服。
乔小丽端着水杯又喝了两口,压了压心中的不快。搞检验需要心静,要不搞错了真负不起这个责任的。
写匿名信的人一般来说都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在书写的时候一般来说都要把自己平时的书写特征掩饰起来。甚至可能还会换成另一只手来书写。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书写习惯的特殊性,不管你怎么掩饰,你的运笔特征、笔画交叉连接搭配特征、字的结构特征、笔顺特征这些书写动作的局部特征以及字形特征、字的倾斜程度还有文字的布局特征等等难免会流露出来。因为人的书写过程是靠大脑皮层控制的,一旦你的书写习惯业已定型,在进行书写时虽然在活动总体上要受到意识的监督,但具体的书写动作主要是靠条件反射自动化锁链系统实现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真的遇到掩饰性很强的笔迹的话,鉴定起来还真得靠文检员的功底了。更何况写匿名信的这个人还可能让其他与之不相干的家人、朋友来抄写,让你在你想到的范围内搜集到的文书样本里都不会找到相同特征的笔迹。
很可能是无用功吧。乔小丽心里想。她知道,也许到最后来是既认定不了,也否定不了。认定不了也就是从送来比对的样本中找不到与匿名信笔迹相同的,否定不了也就是说虽然找不到笔迹相同的但却否认不了与其中的某个人有关。
但总得作吧!乔小丽慢慢地使自己心静了下来。她是一个要强的人,她不想让别人说她无能。待到下午上班后市局政治处的来要找民警谈话提提各自对这次拟提拔的领导干部的看法和意见时乔小丽这才发现自己还没有吃午饭呢。
第1卷 第19章:上卷第三章(5)
第1卷 第19章:上卷第三章(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