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发生的事件
公元前380年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建立了地心学说,人类受这一错误观点影响长达2000年之久。
公元150年 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天文学大成》中详细论证了地心体系,他的观点一直流传了1500年。
1054年 中国的天文学家记录了一颗突然出现的明亮的星星。现代天文学家证实它是一颗超新星爆发,金牛座蟹状星云是它的遗迹。1054年超新星也被人们称为中国新星。
1543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发表,日心说问世。
1609年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
1609年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表行星运动第一、第二定律。
1610年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使用望远镜观测星空,得到许多发现,如月面上的环形山、木星的四颗卫星、银河由恒星组成等等。
1619年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表行星第三定律。
1655年 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发现土星光环。
1668年 英国科学家牛顿发明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1672年 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白光的光谱。
1705年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周期彗星。
1761年 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发现金星有大气。
1781年 德籍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天王星。
1781年 法国天文学家梅西叶发表《星云星团表》。
1785年 德籍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完成恒星计数并提出银河系的模型。
1801年 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
1814年 德国科学家夫琅禾费发明了分光镜,随后他又发现了太阳光谱的吸收线。
1843年 德国天文爱好者施瓦布发现太阳黑子周期。
1844年 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现天狼星和南河三都是双星,各有一看不见的伴星。
1845年 爱尔兰天文学家罗斯伯爵建成口径1.84米的巨型反射望远镜,并发现M51具有旋涡结构。
1846年 德国天文学家伽勒根据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计算所得到的海王星位置(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也完成了同样的计算)发现了海王星。
1859年 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建立分光学的基本定律,成为天体物理学的基础之一。
1887年 美国天文学家霍尔发现火星的两颗卫星。
1897年 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建成世界最大的、口径1.02米的折射望远镜。
1912年 美国天文学家勒维特发现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
1911-1913年 丹麦天文学家赫茨普龙和美国天文学家罗素各自独立地得到表明恒星光度和光谱型之间的关系图,简称赫罗图。赫罗图在恒星起源和演化的研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15年 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作出光线在引力场中会发生偏转现象的预言。
1918年 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发现太阳不在银河系的中心,他提出新的银河系模型,得到公认。
1924年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仙女座大星云是银河系之外的与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统。
1926年 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出版《恒星内部结构》专著,这本书成为恒星结构理论的经典著作。
1926年 哈勃通过测定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发现著名的哈勃定律。星系的距离越远,红移越大,表明越远的星系退行的速度越大,意味着宇宙在膨胀。
1931年 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
1931年 印度裔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研究白矮星结构。
1931年 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央斯基首次发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方向的射电辐射。
1931年 德国科学家施密特发明施密特望远镜。
1932年 苏联物理学家朗道提出宇宙空间中可能有完全由中子组成的致密星。
1934年 巴德和兹威基分别提出了中子星的概念。
1934年 印度裔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利用简并电子气体的物态方程,建立起白矮星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白矮星的质量不会大于太阳质量的1.44倍,后来人们称白矮星的这一质量上限为钱德拉塞卡极限。
1936年 奥地利物理学家黑斯因发现宇宙线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于1911-1912年,用气球把“电离室”送到离地面五千多米的高空,进行大气导电和电离的实验,发现了来自地球之外的宇宙线。
1936年 美国核物理学家贝特提出了太阳内部氢聚变反应的“碳—氮—氧循环”,为恒星内部结构和恒星演化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37年 美国天文学家兼无线电工程师韦伯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的口径为9.45米。
1939年 奥本海默和沃尔科夫通过计算建立了第一个中子星的模型。
1942年 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论证蟹状星云是1054年超新星遗迹。
1948年 美国帕洛玛山天文台口径5米反射望远镜建成,后来被命名为海耳望远镜。
1948年 美籍俄裔天文学家伽莫夫提出宇宙大爆炸模型。他的研究生阿尔夫和赫尔曼根据这个模型计算得到宇宙背景中存在温度为5K的微波辐射。
1948年 瑞典天体物理学家阿尔文出版《宇宙动力学》专著,创立了宇宙磁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
1952年 英国射电天文学家赖尔提出建造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思想。
1954年 英国天文学家布莱思按照赖尔的思路在剑桥大学建成第一台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1956年 美国核物理学家福勒等人发表了“星体元素的合成法”重要论文,得出在恒星内部的核反应中生成各种重元素的理论。
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
1957年 美国物理学家汤斯预言星际分子的存在,并列出17种可能存在的星际分子。
1959年 苏联“月球三号”卫星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
1960年 剑桥大学建成了等效直径为1.6千米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1961年 苏联发射第一颗载人卫星,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位太空人。
1961年 澳大利亚国家射电天文台建成口径64米的大型射电望远镜。
1963年 应用射电天文方法首次发现了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无机分子和有机分子。
1963年 美国天文学家M.施米特发现了类星体。类星体发视角径很小,像恒星一样,但是它们的谱线红移都很大,其距离大都在100亿光年-200亿光年之间,是宇宙中最遥远的天体。
1963年 世界最大的、口径305米的射电望远镜在美国阿雷西博建成。
1964年 汤斯因研制微波激射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5年 美国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67年 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和贝尔发现了脉冲星,并且把脉冲星证认为自转的中子星。
1967年 美国物理学家贝特因核反应理论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9年 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的2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以后又有5艘“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的 共10名宇航员陆续登上月球,对月球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
1970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70年 瑞典天文学家阿尔文因创建太阳和宇宙磁流体力学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1年 苏联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发射成功。
1971年 剑桥大学建成了等效直径为5千米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1973年 美国“天空实验室”发射升空,拍摄的大量的太阳照片极为成功。
1974年 美国天文学家泰勒和赫尔斯发现了第一个射电脉冲双星系统PSR1913+16。
1974年 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因发现脉冲星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 美国“海盗”1号、2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软着陆,对火星进行实地考察。
1977年 美国发射“旅行者”1号和2号宇宙飞船,对太阳系外部空间进行探测,并分别给它们携带了寻访地外文明的“唱片”。
1978年 美国天文学家威尔逊和彭齐亚斯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1年 美国第一架航天“哥伦比亚”号发射成功。
1983年 美籍印度裔天文学家钱德拉塞卡创建恒星结构和演化理论,确认白矮星质量上限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
1986年 哈雷彗星回归,欧洲空间局的“乔托”号等5架探测器对它进行了空间探测,“乔托”号穿越彗发,拍摄下彗核的照片。
1989年 美国发射“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它在1990-1994年期间对金星进行了近距离的考察。
1989年 美国发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1995年到达木星附近对木星及其卫星进行近距离探测。2003年在木星大气层中坠毁。
1989年 中国最大的、口径2.16米天文望远镜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落成。
1990年 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设计寿命为10年,但至今仍在太空正常工作。
1990年 德、美、英联合发射伦琴X射线天文卫星。
1991年 美国发射康普顿r射线天文台。
1992年 美国在夏威夷建成口径10米,由36片小镜组成的凯号1号望远镜。1996年又在那儿建成与凯号1号完全一样的凯号2号天文望远镜。
1993年 美国天文学家赫尔斯和J.泰勒因发现射电脉冲双星和间接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引力辐射的存在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4年 苏梅克一利维彗星撞击木星,全世界许多天文台和空间望远镜都对它作了跟踪观测。
1995年 欧洲空间局发射红外空间天文台。
1996年 美国发射“火星探路者”号和“火星环球勘测者”号探测器,1997年对火星作了成功的考察。
1997年 中国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正式立项。
1998年 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4架望远镜中的第一架建成,后面三架望远镜陆续在1999年和2000年建成。
1999年 日本的口径8.3米反射式望远镜“昴星团”建成。
1999年 美国发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2002年 美国天文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因在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美国天文学家雷蒙德,戴维斯和日本天文学家小柴昌俊因在探测宇宙中微子方面取得的成就,三人共同荣获该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3年 中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宙员是杨利伟。
2003年 中国航天部宣布三年内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1号。
2003年 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美国宇航局(NASA)在8月发射了空间红外天文台
2004年 美国2003年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双胞胎火星漫游车于2004年1月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
欧洲空间局2003年发射的“火星快车”于2004年1月抵达绕火星的轨道。它携带的“猎兔犬”2号在火星着陆未能成功。
探测土星的“卡西尼”飞船于7月1日进入绕土星运转的轨道,开始对土星进行长达4年的探测。
11月“雨燕”号探测器升空,将翻开了宇宙γ射线爆研究的崭新的一页。
2005年 2005年4月24日哈勃望远镜15周年纪念活动
2005年7月4日“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表面。
2005年10月欧洲空间局的“金星快车”探测器发射。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神六”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
2006年 1月15日“星尘”号携带彗星物质返回地球。
1月19日美国宇航局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发射升空。
8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国际天文联合会第26届大会,对太阳系行星进行重新定义。
10月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了太阳观测卫星--“日地关系观测台”
10月30日天文学家马瑟和斯穆特因深入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再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