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命运日益变得不可分割,关注他人也就是关注自己。在人类共同的灾难面前幸灾乐祸或者抱守看客心理,只能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境地,只能退化为与人类共同遵守的价值伦理相悖的“小”国民心态
又是地震!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发生8.8级特大地震。尽管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此次地震还是因其级别之高而牵引了全世界关切的目光。有专家表示,地震可能引发史上最大海啸。
通讯中断、民航瘫痪、新干线停运、海啸席卷民宅……通过电视画面,人们不难感受到日本大地震的巨大破坏力。而就在此前一日的3月10日12时58分,我国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发生了5.8级地震,江堤开裂,房屋倒塌,并造成数十人遇难。在地震面前,栖居于大地之上的人类暴露出了脆弱的一面。
毫无疑问,无论哪一起地震都是人类的灾难,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共同承担。但值得反思的是,在一些网站论坛及微博上,尽管绝大多数网友对日本地震表示了深切关注与慰问,但也有极少数人流露出了幸灾乐祸的心态。虽然,这样的声音在网上很快遭到了大家的痛斥,但其背后暴露出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依然值得警觉。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当下的中国无疑是一个世界大国。不久前,我国GDP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再度奠定了我国的大国地位,意味着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是,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塑造相匹配的“大国民”心态,是一个值得深度探究的话题。何谓“大国民”心态?绝非简单的大国的国民心态,而是国民“有容乃大”的胸怀,是以宽容、理性、自信、尊重、独立思考等为特征的国民思维和胸怀,是一种成熟的民智。
事实上,在短时间内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灾难考验后,大爱的民族精神,一个成熟国家的大国民心态已日渐凝结,超越了国籍、肤色与语言界限的悲悯情怀,照亮了越来越多人的内心。以日本此次大地震为例,它现在发生在日本,但也有可能发生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就像上一次,地震波选择汶川释放能量,将大地无情撕裂一样。这样的灾难属于全人类,灾难中的民众也有着共同的身份,他们都是父亲,是儿女,是母亲怀抱中的孩子……在灾难中相互支持,相互传递力量,也是人类应有的共同的自觉。正如汶川地震时日本向我国派出了救援队,今天,我们也理应对日本的受灾民众抱以关切心态而不是冷嘲热讽。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命运日益变得不可分割,关注他人也就是关注自己。在人类共同的灾难面前幸灾乐祸或者抱守看客心理,只能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境地,只能退化为与人类共同遵守的价值伦理相悖的“小”国民心态。历史的归历史,现实的归现实,灾难的归灾难,将中日两国曾有的沉重历史与当今的自然灾厄纠缠在一起,不去冷静分析,不去客观看待,不惟狭隘,也是一种弱势国民心理的表现。可以说,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日本大地震,是检验是否拥有成熟的“大国民心态”的一种标尺。
灾难在继续,救援在继续。我们为云南盈江的受灾同胞祈祷,我们也愿意将这样的祈祷送给在地震与海啸中失去家园的日本民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