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736|回复: 2

世俗评说之盖棺论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2 13: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盖棺论定”是一句成语,是指人死后装殓入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这是因为活着的人会有很多变数,随时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只能人死后对其一生是非功过作出评价,韩愈遭贬时有一首《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盖棺论定”有它的道理,人没死之前,确实不能轻易下结论。
  
  看《资治通鉴》里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西汉末年的王莽,一个是隋朝第二个皇帝隋炀帝杨广。这两个人物在没登上最高权力顶峰时,都克尽职守、兢兢业业,得到了士大夫各级官员、甚至老百姓一致好评和拥戴。
  
  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因这种外戚关系,他的叔叔大爷都是王侯将相,而王莽的堂兄弟们顺理成章的成为一色纨绔子弟,声色狗马、骄奢淫逸。而王莽因为父亲死得早,也可能是没有荒淫的资本,反而成全了王莽,也可能王莽压根就是有志向的青年,他刻苦自励、博闻强记,穿戴也像穷书生,在家侍奉寡母、寡嫂,抚养哥哥死后留下的孩子。王莽的美名不胫而走,仕途也一路做到“大司马”的位置,汉朝“大司马”是掌握军队的最高行政长官,那一年,王莽才三十八岁。此时的王莽仍然能礼贤下士,对家属和子女要求很严,二儿子杀了一了一个奴婢,王莽痛责一顿,并迫令他自杀抵命。王莽的母亲病了,公卿列侯打发夫人来问候,王莽的妻子出面迎接,衣不拖地,布仅蔽膝。这些夫人们还以为是王莽的下人丫环,后知是王莽的夫人,都大吃一惊。王莽这些做法得到上下一致好评,羽翼渐丰后,施用铁的手腕,扶植亲信,排除异己,换上自己的四梁八柱,毒死平帝,最终篡夺汉朝天下,建立“新朝”,在位十五年,公元23年被起义军攻入长安,被杀。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放言》诗,“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诗,《三国演义》五十六回也引用这首诗说曹操,王莽是西汉末年,曹操是东汉末年,他们都篡夺了汉朝的天下,手法和过程也都类似。
  
  白居易唐朝距隋朝年代近,非常清楚隋炀帝种种劣性,诗中可惜没提及隋炀帝杨广。杨广最初并不是太子,只是被封为晋王,也就是说他没资格接班当皇帝,当时的太子杨勇因骄奢淫逸,失宠于隋文帝和皇后独孤氏,史书记载:“晋王知之,弥自矫饰,唯与萧妃居处”;“大臣用事者广皆倾心与交”。有一次,隋文帝与皇后到杨广的住处,杨广把他的一些美姬全都藏到别的屋子,只留下老的、丑的在听候应酬,把穿的、用的也换上朴素淡雅的,并把乐器的弦弄断,落在乐器上的灰尘也不准拂去,表面看去,杨广不好声色,生活俭朴。看到这些,隋文帝“意甚喜”,这样彻底蒙蔽了隋文帝和皇后,为取代太子地位作了充分铺垫。
  
  杨广是一位美男子,文章写得好。《资治通鉴》记载:“晋王广美姿仪,性敏慧,沉深严重;好学,善属文;敬接朝士,礼极卑屈;由此声名籍甚,冠于诸王。”隋文帝最终废掉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杨广逐渐掌握大权,在隋文帝因年老病中时就调戏隋文帝的爱妃,切断宫中与外界联系,并害死了隋文帝。当天晚上就把隋文帝的爱妃给占有了,原文是:“其夜,太子蒸焉。”“蒸”字,古文的意思是下辈与长辈淫乱。
  
  王莽和杨广都是掩饰自己的高手,他们采用的手法又何其相似,都登上了权力顶峰的宝座,但也都遭到人民的唾弃,都是被农们起义军推翻。最初王莽和杨广的做法,虽说有很大的矫饰成分,就他们当时的处境,发奋图强,韬光养晦,也在情理之中,他们都是有一定的事业心的。但后来又做了很多荒淫无耻的事,那是因为随着地位、权利的膨胀,人的意识也就膨胀了。人的道德品行短时间是看不透的,而且会被地位和金钱所左右,是需要终其一生才能完全展现,这就是为什么要“盖棺论定”。其实不仅是人,对事物的结论也是需要时间的,匆忙下的结论往往贻笑大方。
  
  明朝末年,袁崇焕被拜为“兵部尚书”,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在抗击清兵时往往以少胜多,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爱国将领,清兵对他恨之入骨,崇祯皇帝中了反间计,把袁崇焕凌迟处死,凌迟是一种残酷的死刑,有的要割几千刀,两三天才能死去。据说行刑那天北京不明真相的百姓用口咬袁崇焕,以表达对里通外国奸贼的痛恨,袁崇焕受到的冤屈是多么可怜、可悲,但不明真相的百姓疯狂的举动不是更可怜、可悲?!崇祯皇帝自毁长城,自取灭亡也在情理之中。袁崇焕直到清朝乾隆皇帝给与平反,盖棺论定的说法用在袁崇焕身上不适用。
  
  俄国的斯大林在掌握大权后杀害了很多高级将领,被杀的将领临死还高喊斯大林万岁。斯大林死后溢美之词充斥媒体,但多年后不是被移出红场墓地了吗,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猛烈批判,不少人认为是对斯大林焚尸扬灰。盖棺论定的说法在斯大林身上不适用。
  
  我们的前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被定的罪名是“叛徒、内奸、工贼,并永远开除出党,”但多年后不是平反了吗。盖棺论定的说法在刘少奇身上不适用。
  
  民间俗话“人死为大,入土为安”。春秋时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死,伍子胥千辛万苦、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后来伍子胥带兵打败楚国,那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掘了楚平王的坟,把楚平王的尸体鞭打三百,可见人死后入土也不安的。
  
  凡此种种,对一个人的评价,不是由少数人主观臆断就可以下结论的,也不是人死了,盖上棺材盖,就可以下定义了。同样的人,同一事件,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条件下,所得的结论是绝然不同的,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有时需要时间证明,历史是最好证明。很多人和事情,有些在短时间就可能做出绝然相反的结论,有些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像潘金莲不是有人替她鸣不平吗?郭沫若不是为曹操反案吗?王莽距今都两千年了,现在,也有不少人在替王莽反案,说其实王莽倒是一个热心“变革”的改革家,有良好的愿望,按儒家的理论去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只是他失败了,这种争论还不知进行到什么时候、什么地步。
  
  看来,盖棺论定应该改为“盖棺未定”了!
发表于 2011-3-15 09: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5 11: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成语居然有着这么多的故事,看完所有内容后小女子我真的是受益匪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0-4 17: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