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30 10: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山禅记》对这事是怎么说的?”
“弘忍这个法号是其师道信所授,弘忍就是大忍的意思,而渐宗是提倡作苦忍修行的宗派,《东山禅记》自序中又说他日间从事劳作,夜间静坐习禅,身为东山法门祖师仍劳作不辍,这些都说明弘忍是以渐修苦行为宗的。《东山禅记》上卷中他多次表露对大弟子神秀的偏爱,说他与神秀论《楞伽经》,通玄理快,并曾叹曰‘东山之法,尽在秀矣’,命之洗足,引之并坐。唐显庆五年,高宗皇帝两次遣使召弘忍入京,他固辞不赴,后来担心因此开罪朝廷而萌生退意,第二年便对门下弟子宣布将传衣钵与神秀。并令神秀在南廊上书偈一首,并焚香偈前,以向众弟子宣示神秀尽得其真传,众门徒对神秀更生崇敬之心,不过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让授法的事暂搁了下来。”
“是什么事?”
“弟子玄启突然失踪了。”
金树又“啊”了一声,“弘忍的儿子不见了?”
“经书中并未点明说玄启是他的儿子。只说众弟子中唯蕲州玄启与其同乡,七岁出家,与吾同根,入山打柴无所踪,你等须戮力觅其返。这里说的‘同根’很有意思,一般兄弟才称作同根,不过因为其他所有史料中均无玄启的记载,我们无法考证他的真实生卒年份,所以这里说的‘同根’到底是指玄启与他同姓还是兄弟或是父子关系,我们不得而知。弘忍所住东山寺因坚持苦忍修行,僧众中有不堪其苦而逃走也是常事,如果仅仅因为同姓而要求众人‘戮力觅其返’且在自传中专门叙述此事似乎有些牵强。”
“过了两日忍见徒众在南廊下议论纷纷,近观乃是神秀偈侧又有人书写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这就是慧能请人代写的那个偈子。慧能请来代写的那个人是个通判,姓张名日用,与弘忍熟识。忍问是否张居士所作,有人说是慧能。忍脱鞋把慧能的偈子擦掉了,说‘空无一物,不是连佛也没有了吗?如此见解,怎么能达到无上智慧。’”
“这和《坛经》中所述有何差别呢?”
空蝉笑而不语,手中拂尘一扬,只见墙上倏地显出四行金晃晃的大字,熠熠生辉,如浮在空中,文字正是那两首佛偈。
金树正看得瞠目结舌,却见空蝉说道“你再看。”手中拂尘微摆,佛偈中的四个字竟旋转闪光,这四字分别是‘心’、‘性’、‘有’、‘染’。
“当日慧能正是施用魔法,令弘忍祖师得见这四字,而其他众弟子却不可见。”
“‘心性有染’又指什么呢?”金树突然悟道“难道是暗指神秀犯了戒规?”
“正是,而且是犯了色戒!”只见空蝉不紧不慢的说道。
第十九章 北宗清源会(4)
金树心中暗想说了半天这神秀原来是个花和尚,却听空蝉接着说道“《东山禅记》说弘忍祖师见了慧能写的佛偈,就暗召慧能半夜入禅房密见。三更慧能进了禅房,弘忍就问他说你初入寺门,我教你破柴踏碓,乃是想以此化解你身上之戾气,为什么不思求法道,作偈毁诋秀禅师?慧能反问当初太宗驾崩,武后出家感业寺,秀禅师数度赴感业寺与武后私会,如此守戒比慧能身上戾气又如何?”
“武后?是武则天吗?神秀勾搭的是武则天啊!”金树本来端了茶水正欲下饮,听了空蝉所说差点喷出来。
“武则天感业寺出家是贞观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49年,当时二十六岁,神秀生于公元606年,当时四十出头,而弘忍嗣法是在公元661年,前后相隔12年。神秀拜弘忍为师时已年近五十,之前遍访名山寻师问道,这期间他有没有入宫见过当时为太宗皇帝才人的武则天,后来又有没有入感业寺与其私会,无据可考。神秀圆寂后,唐朝名臣张说为其所立碑文中说他‘身长八尺,庞眉秀目,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当时出家感业寺芳心寂寞的武媚娘与如此相貌堂堂的神秀和尚行暧昧之事,也不是完全不可信。但有一点是有案可稽,那就是武则天称帝后确实见过神秀,公元700年,时已九十高龄的神秀奉召入宫弘法,被武则天奉为国师,武则天不计君臣之礼,跪拜于地,但这是后来的事了。”
“言归正传,弘忍说此事不可信口雌黄,问慧能有何凭据。慧能说没有。忍叹说造谣生事非出家人所为,更遑论成佛了,你明日还是出寺南归吧。慧能说我若出寺,玄启当命在须臾。忍惊问玄启现在何处。慧能说请师祖授我紫金法杖和多宝袈裟,玄启自当安然无恙,然后将一串玄启所用的碧玉佛珠交与弘忍。忍见了佛珠,沉吟良久,闭目长叹说楞伽法门亡矣!其时弘忍祖师早已算出禅宗会有此法难。”
金树问道“慧能胁迫弘忍将法宝传给他,弘忍只要等玄启安全回来了,大可马上公布此事,慧能阴谋不就立马败露了吗?”
“慧能当然不会到得衣钵马上就放了玄启,不然弘忍也不会说楞伽法门亡矣。据《坛经》记载,慧能得了衣钵一直向南,最后藏匿在广东一带,这一藏竟是十五年,而所有历史文献均无记载他这十五年里的行迹。我们就要问,慧能胁迫弘忍嗣法给他却又消失了十五年,那他要这个衣钵干什么呢,这十五年里他又到去过哪呢?这里为慧能代写偈子的江州通判张日用是个关键人物,他与慧能有密切关系。据《通典》记载,公元661年,也就是慧能窃得衣钵这一年,张日用由江州通判调任阳瓜州刺史,公元671年,张日用借僧人道慧策动当地洱海部族‘永昌蛮’叛乱,公元672年,唐高宗以梁积寿为帅,发兵十万讨叛蛮,张日用兵败后再次联合其他洱海地区的部落首领反击,结果死于乱军中,蛮族退守山区,叛乱因此平息。《通典》中说这个道慧形容丑陋,不识字,口称得了东山法门弘忍法衣,南来传授顿悟禅法,授信者众,其两件法宝紫金法杖和多宝袈裟法力无边,令唐朝军队死伤无数,高宗皇帝颁召请了青城张天师会同高僧难远法师才将其打败。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清整个事实了,道慧就是慧能,他得到弘忍法宝后,被南蛮部族尊为祖师,南蛮部族与獠人一样比起中原文化上落后得多,慧能的顿悟禅法门庭上不依据繁琐的经典义解文字和苦忍修行,强调直接从众生自性中开悟,当然深受欢迎,由此拢聚大批信徒,这也是慧能为什么上东山寺拜楞伽宗弘忍为师却以般若顿悟为宗的原因,时机一成熟即与张日用联合策动部族发动叛乱,所以慧能东山求法根本就是慧能与张日用狼狈为奸事先周密策划的阴谋————慧能先入寺为僧,借暗藏玄机的偈子向弘忍告密神秀与武后有染抹黑神秀,又虏走弘忍之子玄启胁迫弘忍嗣法,并软禁玄启令弘忍不敢声张,得手后变身道慧在部族中借东山寺盛名传法拢聚人心,时机成熟便策动谋反。而叛乱被镇压后,慧能又遁到韶州曹溪宝林寺,摇身变回原形继续传法,无心插柳反而成了南宗始祖。”
金树问道“既然弘忍写下这卷《东山禅记》,那后来南宗禅派又是如何将真相掩盖的呢?”
“弘忍灭寂时,神秀并不在其侧,只有弟子法如等守护,弘忍极可能将此事付嘱与法如,但法如并未将其公之于世,这其实也从侧面映证了神秀与武后有染的真实性————正因此事关系重大所以法如也不敢公布,后来法如死时又命所有弟子投到荆州玉泉寺神秀门下,随即就有神秀被召入京并向武则天引荐慧能,召他入宫,而慧能坚辞不赴的事情。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神秀直到弘忍圆寂都不知道慧能向弘忍告密并窃取法宝的事情,而法如弟子归于神秀后,可能在法如的授意下透露了一些信息给神秀,神秀让武则天召慧能入宫,应是想杀慧能灭口。但这卷《东山禅记》应该不会由法如弟子交给了神秀,不然神秀一定会毁了它,而这本禅经是如何辗转流传,最后藏于敦煌藏经洞中就不得而知了。”
“真没想到,北宗竟是毁于一场阴谋。”
“也不全是,慧能虽然窃取衣钵在南方弘法,而神秀在北方的影响也非常巨大,被尊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门下徒众‘就者成都,学来如市’。神秀因有把柄握在慧能手中,而慧能又以神秀得到朝廷优尊,所以都不敢造次,当时南北两宗实际是鼎足而立,不过其间北宗曾多次遣人南下偷袈裟并刺杀慧能,但因慧能法力高强,都没有成功。慧能圆寂前曾预言‘吾灭五、六年后,当有人来取吾首’,果然几年后其真身被人枭首。佛门是非常注重法嗣的,一个宗派能否发扬光大,有没有得到正统的衣钵是极其重要的,神秀在北方影响虽然非常大,但他也不从敢公开自称禅宗第六祖,因为他确实没有得到弘忍正式的衣钵相授,这成了北宗的一块心病和软肋,不过由于上述原因,神秀和慧能在世时,南北两宗并未因争道统而发生激烈冲突。”
“北宗被彻底打倒要归功慧能弟子神会。这个神会也是很有意思的,据《圭传》说神会先事北宗神秀三年,神秀被召入京,他才南游投到曹溪慧能门下。公元734年他在滑台大云寺设无遮大会,建立南宗宗旨,并且攻击当时最有势力的神秀门下普寂大师。当时神秀一门三国师,他们的权威是无人敢疑的法统。这时候忽然有一个和尚出来指斥这法统是伪造的,指斥弘忍不曾传法给神秀,攻击北宗‘师承是傍,法门是渐’,也就是说达摩一宗的正统法嗣是慧能而不是神秀,指出北方的渐门是旁支而南方的顿教是真传,其时慧能与神秀都已死了,死人无可对证,而那部《东山禅记》此时也不知流转于何处,故神会之说无人可否证。他身披多宝袈裟,手持紫金法杖,登于狮子座上,大声疾呼。当时座下有崇远法师,起来质问道‘普寂禅师名字盖国,天下知闻。如此捏造是非,是何居心?神会侃侃答道‘我今天弘扬大乘佛法,建立正法,乃令一切众生知闻’。崇远上前向神会推出一掌,神会屹然不动,崇远却被震出十丈开外,座下众僧尽皆叹服。神会的这种搏狮子的手段,确实震人心魄,即使有少数怀疑的人,他们对于神秀一门的正统地位的信心也不能不动摇了。”
“那北宗是如何应对的呢?”
“北宗对于神会的战略,只有两条路:一是不理他,一是压制他。普寂似乎采取第一条路。但他们最后忍不住了,渐渐运用势力压迫神会。北宗利用朝廷势力,将他四处驱赶贬逐,二年之中,贬徙四地。神会的贬逐是南北二宗的生死关头。北宗争取高压手段,不但无损于神会,反失去社会的同情,反使神会成了一个‘殉命忘躯’的好汉。从此以后,北宗便完了,南宗却如日方中,成为正统了。公元七五五年,安禄山造反,唐朝虽最终镇压了叛乱,但已是国库空虚元气大伤,朝廷的统治摇摇欲坠,这时候,神会忽然又在东京出现了,忽然被举出来承办劝导度僧,摧销度牒,筹助军饷的事,神会法力高强,有辩才,能感动群众,又刚从贬逐回来,以九十岁的高年,出来为国家效力,自然有极大的魔力,怪不得他所受颇多,这时候,唐朝两京残破了,寺宇宫观化为灰烬了,当日备受恩崇的北宗和尚也逃散了,挺身出来报国立功的人乃是那四次贬逐的九十老僧神会。他这一番功绩,自然使朝廷感激赏识,昔日贬逐的和尚,今日变成了皇帝的上客了,于是神会建立南宗的大功告成了。”
金树心想神会老头要能活在现代,一定是个金牌CEO。
空蝉叹了口气,突然又提高了嗓门说“虽然南宗北伐胜利神会居功至伟,但纵观这之后千年历史,佛教的衰亡,也就亡在这位神会和尚手里。”
金树一惊都又坐直听他继续说“我们知道,北宗是渐修,南宗是顿悟;北宗重在行,南宗重在知;北宗主由定生慧,南宗主以慧摄定,这是两宗最大的差异。现在推翻北宗而专弘南宗,便是不尚渐修,而惟尚顿悟,不重行而惟重知,不主由定生慧,而主以慧摄定,这是神会和尚北伐成功所造成的风气。我们试看后世的佛教徒,以不立文字而轻弃一切经卷,以无念为宗而指斥修习有为,以定慧齐等而反对坐禅入定,以立地成佛而破除三劫五乘,以机锋肆应而驰鹜空谈立辩,莫不舍难趋易,弃实崇虚,积习相承,每况愈下,甚至不知圣教究何所说,不知修行应何所依,正信还未生根,便说已经‘开悟’,菩提尚没发心,侈谈已经‘见性’,于是满街圣人,遍地野狐,佛教从此亡矣! 隋唐的禅宗盛史,到了宋代已流于口舌机锋之辩,完全违背了禅宗的本意,隋唐禅宗大师被高尊为国师,而元明清代国师却尽是藏传喇嘛教僧侣,至清末太平天国,洪秀全更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来拯救世人,可见不管是官方还是老百姓心中佛教的崇高地位早已荡然无存,不得不请西方的上帝来拯救了。这顿悟之说横行,一切仪式礼拜忏悔念经念佛寺观佛像僧侣戒律都成了可废之物,近代的僧侣,往往不通经教,不事修持,其主要根源之一,便是专弘南宗的流弊。”空蝉说到这里已是神色黯然。
“难怪大师刚才说南宗顿门不是禅宗真正的嗣法道统。但北宗既已消亡,尽管是慧能窃取的法嗣,可是南宗取得正统地位已经一千多年了,基础根深蒂固。。。”说到这,金树又想起什么,问道“大师刚才说框正禅宗的关键在我,这是为什么,这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空蝉微笑不语,让金树打开《东山禅记》,展开至最后一段,金树看了上面的文字顿时浑身一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