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7 04: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菠萝个拔辣... ... 楼主不懂就不要乱发
2 K$ s% o4 w' \
- N# A# D* [: c4 K“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不是“诚”),亦复如是”
! X- w, z/ i. Y# x( P; |/ i/ Y3 B% A" C3 g' L
五 蕴
+ g1 O2 \- c0 S% Q& _" I
6 Z& d( _6 V9 u' r: Q' O5 L; ?1 X" w 构成凡夫世间的要素者,名为五蕴或五阴(skandha):0 ~/ D, _ q$ y7 Y0 @+ Y% Z
/ n& \$ I( I! O' ~ (1)色蕴: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也即是自我存在的主观的身体及客观的环境。7 t+ z1 ~6 ^( k y& t: p) X# r$ j
2 c+ |) h5 w: x; p5 Z
(2)受蕴:此为对于五境的接触,所生起心理上的感受作用,即是当身体的五根(五种官能),和其所在环境中的事物,发生了感触的心理活动。
$ c* k7 x4 ?8 `/ y! C$ F# d" v# g, n% Y* k% ?
(3)想蕴:此为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例如与顺境接触所感到的欣乐,与逆境接触所感到的悲苦,即是心理上的受取作用。4 s3 t& Z& \6 r
" e0 j% I, F% h8 s R
(4)行蕴:此为产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著生起的贪欲、嗔恶,或与之不相关涉的其他心理活动。通常的情况,总是对于可悦的事物,起贪欲心;对于不可悦的事物,起镇恶心,但是也有觉得无关痛养的,或因甲境而想到乙境上去的。' T. a% g& j4 ^1 H2 U$ |
u+ I* ] M- ]" W (5)识蕴:此为更进一步,对于所接触的境物,了别识知,即是意念或意识的活动,也即是心的主体。前面的受、想、行三蕴,是心体的现象,识蕴才是心的主宰。故也可将受、想、行的三蕴,称心王所有之法,识蕴便是心王。凡夫众生的生生死死,生来死去,死去生来的主体,便是这个被称为识蕴的心王。一般人称之为灵魂,但是,佛教不称为灵魂,而称为识,因为,识和一般人所说的灵魂,观念颇有不同,灵魂好像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普通人把人的生死,比作搬家,从破了的老家,搬进新建的家,屋子虽换了,住屋的人却未变换。至于佛教所说的识蕴,乃是随著各人的善恶行为,经常都在变化不已的,因为,人的善恶行为,不是让什么天曹地府的神明记在生死簿中,而是随时积储在各自的识蕴之中,再根据善恶的轻重类别,感受不同的生死果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