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795|回复: 6

传奇国宝和氏璧如今何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8 23: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  }# R9 z- ?2 O$ V
: X0 Z6 T* `0 F# Y. ^1 h# ]6 g- V) n3 W# l+ @
世界上有很多关于玉石宝贝的美丽传说,可从来未有一个像“和氏璧”那样动人心弦,引人入胜。“和氏璧”是一种玉。" O* \, Y, ]# j5 d( h
: e- ^$ v/ C4 _# J. e
  在“宝石学”中,玉石仅次于钻石而名列第二,在历史上确有特殊地位。古代社会除在祭天祀地时使用玉器以外,玉还是权力、财富、高贵的象征,而且是吉祥如意、辟邪恶、“食之以长生、葬之可不腐”的神奇宝物,至今有文史记载颇为传奇的莫过于“和氏璧”了。据《韩非子》记载:战国时期有楚人卞和,在荆山发现一块非同寻常的石头,凭?几十年的玩石经验,认定内藏有美玉,就恭恭敬敬奉献给楚厉王,怎奈愚君不识货,说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就以“欺君之罪、处以刖刑”,砍掉卞和的左脚。厉王驾崩,武王即位。卞和认为也许武王是位明君,跛?脚再次前去献宝,不料此君同样不识宝,又以欺君之罪推出宫门砍掉卞和右脚。后楚文王即位,卞和又萌发献宝的决心,怀?一线希望抱玉哭于荆山下,三天三夜,几乎血都哭出来了,文王得知,派人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而哭,痛心的是珍宝被人看作石头。”文王十分感动,决定亲自召见,请来能工巧匠“会诊”,琢其璞打开验看,果得一罕见之美玉,在场的君臣与工匠无不交口赞绝。文王便速命工匠加工雕琢成一块白璧,作为传世之宝,存放国库内妥为保管。为纪念表彰卞和的功劳,更因感其耿直忠心,特命名为和氏璧。1 Q# I$ \% x* p

9 v0 x5 L. B; _5 Z4 v$ Q9 s  到楚威王时,把璧作为最高奖赏,赐给伐魏有功的照阳丞相。不久相府被盗,宝璧被贼偷走辗转卖到中原地区的赵国,归赵惠文王所有。谁料邻邦秦国昭襄王也很想得到这块和氏璧,凭他自己国力强大,想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威胁赵惠文王。公元前283年,秦王派遣使臣赴赵国,称愿拿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于是便有“完璧归赵”、“将相和”等饶有情趣的历史故事。但弱小的赵国终没有保住和氏璧,即使完璧归赵也是暂时的。后来和氏璧还是为秦朝所获。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赵王连璧带江山一起奉送给秦国,秦始皇把璧视为至宝,琢为传国玉玺,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和氏璧一时身价百倍,成了皇帝的宝印,玉玺顿时成为至高皇权的象征。; H/ }. Q0 |. [, J/ U
- c3 J/ T0 n8 Y8 x4 m" K2 |, u
  此后尽管古老中国政坛的风云变幻、朝代更迭,和氏璧始终都是国宝。秦二世亡后,由子婴把传世玉玺献给汉高祖刘邦,授之为“汉传国玉玺”。王莽篡权后,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玺,这位皇太后怒不可遏,把国玺狠狠砸在地上摔崩了一个角,王莽让人用黄金镶补,尽管手艺精巧,但宝玺终究留下缺角之痕。) i/ L" _9 F; R# F
8 X' ?) \) T; m
据《吴志》载,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孙坚率先攻入洛阳城,从井中得一宫装女尸,她身上揣一红色小匣盒,匣中之物,正是这颗缺了角修补后的宝玺。孙策用此玺从袁术那里换来3000兵将,从而奠定了孙吴霸业之基。袁术败,宝玺理所当然归属曹操。以后宝玺经过前赵、宋、南齐、梁、北齐、周传到隋朝杨坚,唐朝李家皇帝,至唐末战乱之中,宝玺失踪,终成千古憾事。
- H$ I. T/ R5 q& k: G8 Y7 ~, H$ h9 p- [7 a3 m, w! X
4 K- i. z( M. ~6 }( H  n% \) @
  S, ]  e4 ?3 u9 Y
    近有史载曰:和氏璧是在元顺帝手上再度失踪的,元朝皇室曾有宝玺之记录。明军攻入元大都后,“俘获诸王子6人,玉玺两枚,成宗玉玺一枚,元朝共11个皇帝,其它皇帝玉玺均没有缴获。”又据《二十五史纲鉴》载,1370年5月,明朝左副将军率军横扫漠北直捣应昌城,缴获元顺帝出逃被他带到漠北的最后一批珠宝,既没有元朝的玉玺金印,也没有传国之宝玺和氏璧。+ S& w' P0 o# F- j0 i

' u! R4 Q/ G+ @0 \  由于和氏璧的下落不明所致,明清两朝均没有和氏璧作为传国之宝玺。故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是“少传国之玺”。$ A% X. N" ]- `9 u
. @: X: q* y! U' G+ q& n3 D$ c( d+ `
  早些年香港学者锺世杰称他已从日本朋友手中获得了年久失传的和氏璧。和氏璧怎么会流失东洋日本,听起来似乎有些像“安史之乱”中并没有被勒死的杨贵妃,而后渡海逃亡到日本一样扑朔迷离。和氏璧如今是否留传于世?若存于世它又在何处?有关和氏璧传说的真实性、可靠性,恐怕还需要专家学者进行考证。“和氏璧”如今是否留传于世?若尚存于世它又在何处?笔者无能,也只好对考古工作者寄予厚望,让这颗失传已久具有神秘色彩的国粹瑰宝重见天日。

3 u4 `6 X. X2 i+ b5 Q1 ?$ r2 w; Q" b7 Y) F* _$ {0 l6 j+ G

$ ]) Z7 S" V8 S8 v7 {- n" z" w  Z0 v6 Y: [+ t

, a. X0 n. F2 I/ A5 B+ n7 F$ ~" y
& z. c3 q& d5 @8 a" n3 e9 `9 E7 ]; l4 {/ H
1 @7 ?: h4 @' C, }: P5 D! _* ~' R

& F+ e8 p# Z  ]' N  c8 i7 K
4 P# M: Z4 c: ^3 f3 Z$ r
发表于 2010-12-30 20: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是楚汉争霸的时候乱不见了。。三国又出现在孙坚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3: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这个一直就是一个迷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13: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在被我发现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7 18: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ZAI ZAI在俺家后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23: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我朋友才问我杨贵妃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19: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和氏璧根本就不是玉。想想看,能在皇宫里呆着的玉匠都是什么级别的吗,为啥两任皇帝都没能认出来这是玉,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和氏璧根本不是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19 07:23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