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日本人,他从来没打过败仗。”张灵甫遗孀王玉龄谈到丈夫抗日战场的表现时说。 * R3 P. ?4 P* L- {# r; @' E4 f- [
【抗日英雄张灵甫】
/ J) d1 h9 H2 W# T7 s) D 今年6月,新版的电视剧《红日》开播,张灵甫和他的整编74师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在这部剧的拍摄过程中,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曾提出两点保留意见,第一,希望重拍版里不要再有丑化的倾向;第二,希望扮演张灵甫的演员能符合张灵甫高大、英俊、威武的形象。 5 Q0 t Z, n% u( y" S' e- l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老电影也叫《红日》,电影里的张灵甫是一个自负狂妄的反动军官形象,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对张灵甫的一贯印象。如今看来,这一形象显然太过片面,不但与张灵甫高大俊朗的外形相差甚远,而且也掩盖了张灵甫在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功。评价张灵甫,就不应该抹杀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在惨烈的八年抗战中,他几乎亲历与日军所有重大战役,数次受伤,几度立功,被盟军观察团称为“中国最能打的将领”。
/ E- [% k& G* P9 k& H 如同张灵甫的抗日功绩少人提及,张灵甫在抗战胜利后率领的整编74师的抗日历史,也被人忘记了(某位解放军作家在翻阅孟良崮战役资料时,曾见到一篇遍布省略号的陈毅讲话,这是陈毅对74师被俘军官的讲话,省略的内容都是陈毅所说的“74师是抗日先锋、抗日模范”的字句。当时怕影响不好,所以用省略号代替了)。74师前身为74军,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咬牙切齿地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张灵甫在74军从团长做起,随着抗日作战的开展与74军一同成长。之所以张灵甫和74军后来能成为蒋介石的嫡系宠儿,这全是他们在抗日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 l0 R: E6 `0 l7 l
【杀妻囚犯走上抗日战场】
2 ]- M, W8 o* P, o. w 张灵甫小时候学习好,特别是书法非常好。上中学时,他的字还受到过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连声称赞。20岁时张灵甫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但是仅上了一年大学,就因学费出了问题而选择辍学参军。当年曾经夸赞过张灵甫的于右任成了引荐人,靠着一张于右任写的便条,张灵甫在1926年秋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毕业后,文武全才的张灵甫从基层做起,年年被提升,30出头就已是一名团长。 3 m. w% a. ]4 l
就在此时,张灵甫的军事生涯戛然而止,他惹上了官司,罪名是故意杀人,被害人不是别人,正是张灵甫当时的妻子吴海兰。至于杀妻的原因,坊间流传着很多版本,有说因张灵甫怀疑吴海兰有外遇愤而杀妻,有说是因为吴海兰盗取了张灵甫的重要文件而招致杀身之祸。不管哪种是真,张灵甫坐牢已成必然。
* _) @& b. Y7 B 然而,张灵甫的牢狱生活过了不到一年,就因1937年的七。七事变而出现转机。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下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军衔。出狱后的张灵甫编入新成立的74军,担任305团团长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保卫战。出发前,张灵甫给兄长写了一封绝笔家信。信中说:“此次对日之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难卜。家人当认我已死,绝勿似我尚生。”从上战场的那一刻起就将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了。
* U- j4 d" X5 R+ x1 ]( E/ E% q9 g这个平日在家人印象中沉默寡言、气定神闲的张灵甫,一上战场就成了连命都不要的拼命三郎。在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日寇的疯狂冲锋,张灵甫光着膀子从战壕里一跃而起,抱着机枪就冲向敌阵,率领自己的部下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一时间,张灵甫这个曾经的杀妻囚犯名声鹊起。
. W* b ?, O+ E i! |: F$ {9 S( Z | 【被田汉写进抗日剧本】
, D0 L8 d' W$ k; ^. z# ~ 真正让张灵甫名扬四海的是1938年10月的德安大捷。这场大捷是国民党继台儿庄胜利后的又一次大胜,而张灵甫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头功。当时,日军106师团占领了军事高地张古山,要歼灭日军,就必须先拿下张古山。在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将都认为张古山山势陡峭,工事坚固,易守难攻,拿下绝非易事,只有张灵甫提出了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办法,解决了张古山战斗。张灵甫的办法是一面以大军在正面佯攻,一面派突击队突袭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以奇兵制胜。
0 l. L. i! A; A" L4 D 当然,这个突击队长的任务自然就落到张灵甫头上,他带着一批精兵强将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攀上了张古山。 2 B9 |5 L7 Z5 u) q
日军根本没料到,中国军队会在这黑灯瞎火的晚上爬上鸟兽绝迹的张古山,所以,当张灵甫的突击队逼近的时候,许多人还在睡梦之中说着梦话。匆忙迎战的日军,与张灵甫鏖战五日五夜,最终难逃被歼灭的命运,而张灵甫身中7块弹片不下火线,最终顺利拿下张古山。
. ]' V& t4 o' m* g" C8 J* j8 q3 R 张灵甫这一战之后可出了大名,成了全国皆知的抗日英雄,这还要感谢着名剧作家田汉的艺术再现。在德安大捷后不久,田汉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来采访张灵甫,光采访报道还不够,田汉还以张古山之战为蓝本,编写了话剧《德安大捷》,由田汉的演剧队排演并向长沙市民和74军的官兵作了公演。在戏剧家的生花妙笔下,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成了剧中歌颂的抗日英雄,从此名震天下。
m4 Z! q; M+ q2 Q* c" L0 X 74军将士奋勇抗倭的事迹深深感染了田汉,这位《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除编写话剧外,还主动挥笔作词,和作曲家任光一道为74军创作了一首慷慨激昂的军歌- c, @9 u6 r0 q& m1 G# i
: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跟着先烈的血迹,瞄准敌人的心胸,我们愈战愈能,愈杀愈能。抗战必定胜利!“
, h l m, x2 H$ a$ B( l$ M【不肯违反规定的“瘸腿”将军】 0 [! V# f1 ~3 m* K" r0 Z" V& n
张灵甫作战勇猛在74军是公认的,由于经常上一线指挥,负伤的次数也就相当的多。据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回忆,曾经就有过13块弹片一下炸到他身上。还有一次更加危险,伤在了额头,命虽保住了,右上额却留下一道难看的疤。都知道张灵甫外貌俊朗,平时对自己的军容仪表十分在意,额头的伤疤让他觉得破了相,为了遮挡这道疤,张灵甫的右额头从此多了一缕头发。
8 ~! b& {# t9 j& H& Z0 S 就是这个连额头的疤都要遮掩的爱美将军,却对在抗日战场上变成了瘸腿而毫不在意。在74军,张灵甫有个绰号叫“张瘸子”,这是他的部下们私下里对他的称呼,当然这里面蕴含的是对老上司的亲昵而不是嘲笑。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条右腿是张灵甫亲临火线作战时被日本鬼子的机枪打断的。
7 s" Z; u* h( K5 B! w 张古山胜利后,张灵甫升职成了旅长,之后不久率部参加了南昌会战。1939年3月底,日军占领南昌,张灵甫奉命率领自己的部队赶到南昌西边的高安作战,主动向日军发起进攻。在先锋部队冲击受阻的情况下,在后方指挥的张灵甫再一次扮演了突击队长,他把钢盔往头上一扣,带着一个营的兵力增援前军。看到旅长带头增援,前军将士气大振,打退了日军。 2 @* N# d- b+ n
就在大家庆祝胜利的时候,战场上却出现戏剧性的一幕:张灵甫倒在地上,身上还压着几个部下。大家仔细一看才发现,张灵甫在冲杀的时候,右腿膝盖被鬼子的机枪扫中。几个卫兵慌忙把张灵甫架到略安全的地带,查看伤势。可张灵甫对自己的腿伤不以为意,拼命地推开压在自己身上的卫兵,找个卫生兵简单地包扎止血,还想要拖着伤腿继续指挥。没办法,部下只好强行把张灵甫从火线抢下,送到后方医院治疗。直到这时,张灵甫才意识到自己的腿上有多严重。 & X: A' P0 M: ^$ g, b! v
日军的子弹正好打中了张灵甫的右膝,造成膝盖严重骨折,战场上包扎得太匆忙也没注意消毒,结果伤口感染高烧不退,医生怕危及到张灵甫的生命决定截肢。 9 I, J5 j& ?# I1 C/ e _* w6 ~
就这么拖拖拉拉的,张灵甫的腿伤治了半年都没啥起色。想去香港治疗吧,又担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最后,还是蒋介石特批了养伤费才得以赴港,在玛丽医院接受英国专家的诊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