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向來有拜祭城隍的傳統,就算到了今時今日的香港,仍然有多座城隍廟存在,不過,到底城隍是何方神聖,這位神祇所管轄的又是甚麼?則未必有很多人知曉。
我們常常聽人說「咁近城隍廟,點解唔求番支好籤?」,究竟為甚麼近城隍廟就要求支好籤呢?城隍廟中,又為甚麼會有黑白無常和文武判官呢?
護城之神
城隍的「城」指城郭,「隍」指沒有水的護城壕,有水稱池,無水稱隍,所以城隍原指城郭及河溝。
古代中國的城池,全靠城隍來守護,因此城隍對地方的安全意義極為重大,更逐漸被神格化,成為「保衛城池之神」、「護城之神」。繼續發展下去,城隍爺就成為了在土地公公之上,管理陽間治安和陰間和順的神,及後就連祈雨、祈晴、門昌族貴、官階職位、商賈車財、航船波浪等等,皆與城隍有關係,名副其實成為陰陽兩界的守護神和司法官。
俗語所說「咁近城隍廟,點解唔求番支好籤?」,其實即是說城隍這位掌管這麼多事情的貴人就在身邊,為甚麼不求他指點迷津呢?
常有人說水鬼升城隍,言詞中多帶貶義,卻原來真正水鬼升城隍的典故是這樣的:
話說有一個讀書人,夜間趕路赴考,卻失足跌落河中溺死,城隍覺得他的遭遇可憐,特許三年後找個替身,准其超生。
可是這水鬼卻連續兩次,都因為善良的心放過投水自盡的孕婦和母子二人,觀音娘娘被他的善心感動,於是化身成一個雙眼失明的老婦,到了河邊跳水自盡。水鬼很同情她,情願自己浸在水裏永不超生,也不願找這個老婦人作替身。觀音娘娘見水鬼果真有一片救人之好心,便奏知玉皇大帝,封他為當地城隍。
水鬼升城隍的真正意思,其實是指一個人做好心,最後得到好的報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