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部工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徐庶为刘备谋士,辅佐刘备对抗曹操。曹操将徐母挟持到曹营,并假借徐母的名义写信召徐弃刘奔曹。徐母以为他背叛刘备,怒恨而死。徐庶深感刘备知遇之恩,从此他在曹营对政事始终一言不发。”这段故事衍生出一个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个歇后语因其流传甚广,遂使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进入了一个误区——' n v1 e+ R) m' ]" h+ P
8 ^! P3 W( U' K1 _6 t& m 《中国历代名人传》载:“徐庶,字元直,长社人。建安十二年,刘先主访士,庶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对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先主三往乃见。十三年,庶母为曹操所获,卒辞先生,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操。”* i! d- ]! t8 n, R! J
+ m9 O: |: ^: o" A4 Q 这段记载中,并无“一言不发”的记载。正史里边是怎么说的呢?
$ G- O1 ?+ z" y! A* N6 M0 t8 P N3 m# Q) v" i3 a6 h$ i! j# J/ ^
正史无传附诸葛$ `2 y7 m+ M) d: B; A
. l v( s8 n2 S
虽然在《三国演义》等文艺作品中,徐庶也算得上是一个重要人物,但在陈寿所撰的《三国志》中并无他的一席之位。& S5 J+ B _3 m% |
2 ?# Y: {- X3 j$ i; X( w 作为“伯乐”,徐庶是附在他所推荐的“千里马”——诸葛亮的本传中与读者见面的。
$ \- K2 i; k2 t' Q" D
1 o0 y0 S; g. i 《三国志》共有两处提到徐庶。
" m! G4 E9 p- z4 j- V5 e, E
4 G u" p3 U8 k. [- Q! a 这两处是:# n. Q3 U8 O8 m4 j
$ P5 _ k# G4 J# ^8 E; Q8 b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u# m: [, R' \
: a ]9 c) U$ g$ x 先主在樊(城)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5 v5 v1 ^/ P0 t, V" y3 A# ]; U
7 B" l) z! D: n" L- c8 q5 n, i
这两段记载均出自《三国志·蜀·诸葛亮传》。
) h; T9 x- S4 ~4 @' J. W. H+ p; J5 T
( ^7 h- z; S- I0 x 我们不妨拿这两段记载去对照一下《三国演义》。7 C% m W% g @3 L3 o
6 N4 y3 \3 t7 x' `
在《三国演义》中,徐庶是以伍子胥“佯狂于市”的形象出现的。他投靠刘备之后立下的第一功就是大败曹军于博望,因为这次战役系以少胜多,遂使他的名声大振,消息传到洛阳,曹操大为震惊,为了将徐庶罗致于自己的麾下,他派人去骗了徐的老母,然后,又命人伪造徐母的书信诱徐庶去洛阳,徐庶果然中计。徐母见儿子突然来到,十分吃惊,问明真相以后,十分愤慨,转到后堂悬梁自尽。《三国演义》还专有一诗赞之曰:/ u, W1 y r( h5 R3 z
4 T- w' Z% a% I0 u9 G8 T) v- ` 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宁节无亏,于家有补。教子多方,处身自苦。气若丘山,义出肺腑。赞美豫州,毁触魏武。不畏鼎镬,不惧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5 k+ r: B& Y7 X$ v* N
6 ]0 q# ~* \3 J3 b$ K0 E; z 这些事情显然都系罗贯中的“演绎”。尽管正史里边没有为徐庶单独列传,但我们却仍能从前文所引的两段记载中发现:
Z/ d6 x( X+ m; J! C0 Z. ^3 N9 E! v7 y3 |" m1 ?$ O/ `
(1)曹操并没有把徐庶之母骗至洛阳,而是掳到洛阳。
, `" [( r# y3 D7 Y
& [+ i a3 _/ U' K5 S- P Y (2)曹操并没有胁迫徐母作书信诱骗徐庶弃蜀投魏,徐庶到了洛阳之后,徐母的生死如何,正史上亦无记载。
: J* |, ?1 ` `; P5 |, @. [- G+ @' }4 u5 i; h
这些外围上的疑点扫清之后,我们不能不把目光转向我们的主要疑点上:徐庶进了曹营之后究竟干了些什么?
: T3 j" K2 M6 j+ L2 }- H% i. f6 g: x* g9 R
《魏略》上说徐庶当了大官3 h; Y0 m# C6 Q0 d3 C4 f
; |+ C; ^- D' h" H
除了《三国志》以外,记载当时魏国历史的史学著作还有一部《魏略》。) o4 T" ]# \+ j1 h
* V# Q% e; C% D3 {
《魏略》上专门有一段写到徐庶:
# ?. F) L2 D+ y- d5 J; p- s' }+ v5 ]. b
(徐)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未尝为人报仇,白垩涂面,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名,闭口不言。吏乃于车上立柱以羞之,击鼓以令于市,莫敢识者。而其党伍使之得脱。于是感激,弃其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做贼,不肯与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乃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逮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才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庶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获存焉。
3 D+ S: q0 b9 L$ P( t' g9 ]1 X
3 S# {" X& L3 _( v 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石韬又叫石广元,徐庶又叫徐元直。
3 j' p+ K% C t2 U9 \
. d7 R& C4 A! w$ O 中平、初平、太和分别是汉灵帝刘宏、汉献帝刘协、魏明帝曹(睿又)的年号。它们分别代表公元184到公元188年;公元190到公元193年;公元227到公元232年这三段历史年代。
7 R& i3 K5 W3 Q/ U6 z! \
! k# [! K2 u0 }& L, R+ m, l 中郎将与御史中丞分别是官名。
d7 `/ F2 r0 ]" L. ?
) K+ D0 C% h- I/ a( e" w, z 中郎将,系由中郎演变而来。秦代设置中郎一职,到了西汉时期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隶属光禄勋。平帝时又设置虎贲中郎将,统武贲郎。东汉以后,统兵将领亦多用此名,其上再加称号。如前期之使匈奴中郎将,后期之北中郎将等。又建安中,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其职相当于副丞相,算是个高级官僚了。
4 n3 @8 m+ U& j1 x3 y8 |- R* f. |- V+ }' J7 [) |5 M8 v
御史中丞,其官起于汉代。汉代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佐,亦称中执法。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监察君国行政;内领侍御史,考察四方文书计簿,劾按公卿章奏。西汉末期,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遂成为御史台长官。自东汉至南北朝,中丞之权极重。. A1 v$ A8 r! N, n
1 |2 ^9 o9 _2 {: H9 N; s
徐庶当过的这两个官职显然都系要职,曹操其人又用人惟才是举,根本不看你是否有什么虚名,而是看你有无真实才能,是否对他有过什么贡献。
/ B. U- N! p( c; P; ^
$ B7 ]/ M4 j! e' o- {# P1 z' O 我们不妨想像一下,假设徐庶到了曹营之后真的一言不发,就算是他的名声再大,恐怕也不会授予他“统领皇帝的侍卫”以及“监察郡国行政,考察四方文书计簿,劾按公卿章奏”的官职。
) v8 T; l V+ p' e) f# Q# L0 J
: f6 i" m" o7 X2 O+ a 这一点我们不妨拿徐庶和孔融做个比较。2 i) I" S0 P- B* r
6 o7 S- Y% d9 g" ] 孔融,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此人少有异才,据《后汉书》记载,他十岁那年随父赴京师,当时的河南尹李膺名重天下,非当世名人与通家之好概不接待。孔融想要见一下这位大名士,就独自一个人来到李府,对把门者说:“我是李公的通家子弟,请通报李公,我要见他。”见面之后,李膺望着这个毛头小孩不以为然地问:“你与我家有什么交情?”孔融不慌不忙地答:“我的祖先孔子与您的祖先老子(李耳)同德比义,亦师亦友,由此推之,我们难道称不上通家之好吗?”当时在座的人都不由为之心折。
. _2 k$ d% p9 O
& H7 B2 b+ {2 E+ ?6 }: U 长大以后,孔融先后当过侍御史、司空掾、虎贲中郎将、北海相。后来,投入到曹操的门下。
! z! S) b4 d/ X, z5 Q% |7 g8 T; o
1 ~- @( K9 z- c0 R+ Q2 X 刚开始时,曹操对他还算客气。当攻灭袁绍以后,曹操为其子曹丕娶袁绍之儿媳甄氏为妻,孔融写信给操,嘲笑此举,曹操率军远征乌桓,孔融又嘲之以“昔肃慎氏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从而取怒于操。曹操一怒之下,命丞相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结果,以“大逆不道,宜报重诛”被处死刑,年仅56岁,其一妻一女一子同时遇难。
/ l- r& o6 B' C/ F ?
2 W9 }( [- g7 g4 ] 对圣人之后的大名士,曹操尚且毫不手软,可为所用则用之,不能为所用则杀之,强盗出身的徐庶倘若一无建树,何以能做上高官?
9 w6 I% l' }% V+ k- e' M- n* x C* y
历史上有没有到了敌营“一言不发”的人呢?
9 o" h6 }+ D/ z
* K% O" g* r2 e7 j2 h; U. i% M. d 答案是有的,但此人并不是徐庶,而是春秋战国时的息夫人。
- K+ m! y- v! z: q0 t" T; i8 q& j! X, M; m& b& S; x- F
息夫人本是息国国君的嫡妻,因为生得美貌,被好色成性的楚国国君强掳为妾,到了楚国,息夫人终生不开口说话,有什么事则书之于帛。当时有人曾好奇地问她,为什么不发一言,她笔答说:“好女不嫁二夫,我不幸生得貌美,引得楚王见色起意,害得丈夫国破身亡,自己既不能相从先夫于地下,已觉汗颜,又有何面目开口说话呢?”: x7 _4 r- \' {& H9 W
% Z7 [' Y. _3 y5 s! b5 E2 W( r
到了后来,“息夫人”逐渐成了被迫改嫁,但贞节之心未泯的女子之代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宝玉出家,袭人被迫改嫁时有诗叹曰“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9 m3 w3 i5 z2 \: h% X3 P* M; i+ e( p% [ r9 ]
在中国古代,好女不嫁二夫往往是和忠臣不事二主联在一起的,由息夫人到楚国一言不发,人们演绎出徐庶到了曹营一言不发,这,大概就是本文所言误区之由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