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345|回复: 1

研究表明哲学家柏拉图是符号学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5 0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人类历史无出其右的多面手,那部畅销书让后人对关乎他的一切津津乐道:密码筒、手稿、《岩间圣母》的信息、《维特鲁威人》的比例、《蒙娜丽莎》的无休止揭秘……然而现在,科学家们惊奇发现,不止达·芬奇,竟然还有其他大师们擅长于此,将人类智慧之光跨领域演绎。那是如何不能言说的玄机,竟微笑着潜伏了百年千年,只待现时人们手举科技仪器步步解密。, a1 e- ?3 Q5 R0 G. Z

6 N0 Z0 b3 z* D. ]4 ]0 A  柏拉图:编织密码于字里行间
: `1 L! s, [* j$ m3 [5 Y. H) W% I
& ~# @, B9 H. }* L7 f" ^  柏拉图,有“古希腊黄金时代的爱因斯坦”之称,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他的追随者坚持认为,柏拉图的著作并不能仅从字面意义入手,字里行间其实蕴藏着神秘的“柏拉图密码”,但这一观点往往被近现代学者否认。
; s, |( N" W. V- F/ D2 ]3 |# d; G+ I2 I' k& H
  而据美国每日科学网近期报道,柏拉图著作中的文字确实另有深意,现其中大部分“密码”已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者杰·肯尼迪博士破译,这些代码或符号证实了柏拉图关于宇宙的基本结构可用数学诠释的观点,可以说,早在牛顿用“数学表达科学”之前的2000多年,柏拉图就已经做到了。
9 D9 r, z" q7 E7 z5 D7 n: L2 o0 s* H$ S1 k" p
  杰·肯尼迪通过对《理想国》原稿的悉心推敲,糅合进哲学、希腊数学和音理的知识,发现柏拉图当年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符号进行写作,而这种符号乃古希腊著名学者毕达哥拉斯及其追随者用于传递信息的秘密代码。8 I: a- l" J" u7 p
2 r- X' P% B: m5 K+ B
  首先,肯尼迪将柏拉图手稿还原至当初撰写的形式,即每行没有空当或标点符号保持35个字,结果发现其绝大多数篇章的行数都是12的整数倍。12个音符正是毕达哥拉斯派的音乐理论,由和谐音符2、3、4、6、8、9以及不和谐音符1、5、7、10、11组成。柏拉图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内容中,那些积极正面的词汇配的都是悦耳的和谐音2、3、4、6、8、9,而战争、死亡等负面词配合的都是不和谐音。
! ?2 r7 S# u( O9 Z7 y  L* u: u' _; ]
  12个音符控制了行文的节奏,亦透出文字的内涵。毕达哥拉斯派曾有一个叫做“天体音乐”的著名理论,认为天体之间的距离同音节之间的音程具有同样的比例关系,以保证星球能和谐奏出所谓“天体音乐”,柏拉图作为毕达哥拉斯的信徒,在他的著作中则模拟了这套“天体音乐”暗号,表露出视天文学成为数学其中一个部门的思想,其宇宙观也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
$ a2 ^! y, l' Q! Q: r/ O2 Q) L* p# m  e+ y: ?- Z3 Q
  杰·肯尼迪又发现,柏拉图虽然没有直接提及黄金分割或0.618这个数字,但它在《理想国》中用“线寓”一词来表示宇宙万物中不平均的分裂,且提出线寓的段落,正好位于《理想国》全书61.7%的位置,十分接近黄金分割点。  N3 T! _: @' v+ }' d

8 B! `  ~! P+ D, J  米开朗基罗:藏匿瑰宝于丹青妙笔" K0 g( E) }, E7 M
  o( Y9 c# ?0 W* Q
  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其绘画以梵帝冈西斯廷教堂800平方米穹顶上的《创世纪》为巅峰之作;其建筑以罗马彼得教堂建筑群而闻名于世;其雕塑以代表作《大卫》流芳至今。
! `5 u$ O2 |3 H% h1 {( O
% \5 E7 S) u9 ?) y) S- v5 d& l  在艺术史上,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一直被誉为人体百科全书。这是一个极其狂热的人体解剖学研究者,受当时教会的限制,米开朗基罗并不想让人知晓自己的“血腥”解剖行径,因此他几乎没留下什么解剖学的草图。但人们未曾想过,这位巨匠竟然把它绘到了西斯廷教堂天顶上,在“上帝”身上暗藏了一幅人类大脑的解剖图。
* G' t5 ]) o7 _7 z. q0 c: b$ e' H6 c" ?- N. d3 _
  1508年,教皇朱利奥二世要求米开朗基罗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绘制穹顶画。历时4年零5个月,米开朗基罗完成了空前绝后的传世巨作——《创世纪》。该画气势磅礴,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绘画作品之一,著名的“上帝之手”伸向亚当的形象就是出自这幅画,其目前仍在接受数以万计参观者的仰视。
1 I  {& i: a" u3 N( p5 e1 }! F1 X) {5 w
  而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期报道,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两位神经解剖专家兰·苏克与拉法尔·塔马古,发现《创世纪》的一处区域画中上帝喉部和胸部的解剖结构有问题。这是画作最西边的《主分光暗》部分,描绘的故事是上帝用手把光明从黑暗中分离出来,以观画人的视角看,画中的上帝呈左低右高的倾斜体态,但脖子却没有做相应的倾斜,而是直的,更别扭的是,上帝的脖子看起来鼓鼓囊囊,非常古怪,而画中人从胸前到下身还有一条完整连贯的衣褶,十分不合常理。/ J% ^% L( |- X9 C, p% Y
+ @: @1 K2 Z; V
  身倾而脖颈未斜,这种低级错误在某些“二流”画作中比较常见,但绝不应该出现在米开朗基罗的笔下。衣褶在现实中也必然会断续,绝不会如此连贯。两位神经解剖专家旋即遍查壁画的其他部分,都没有发现类似的问题,因而断定米开朗基罗是有意为之。再看那古怪的脖子,二人立即将其与自己专业领域知识联系在了一起——人类大脑的图像。上帝的脖子与人类大脑非常之相像,那条连续的衣褶简直就像向下延伸的脊髓。! b8 k9 r5 [' C8 r* V- E

7 X0 x; d9 [; L( U4 j4 W2 y3 H# m  两位专家继续研究的结果是,至少34块天花板的画中蕴藏着解剖学的玄机,他们将该发现登载于近期《神经手术》杂志上。
3 k& @* A- a! S6 g( E9 U* [' r. o, a+ J  J; g) f; }  P
  有反对声音认为这只是各花入各眼,是把现代知识强加给了文艺复兴时代;也有人表示这可能是心理学上的“幻想性错觉”,即通过想象将感知到的事物形象加以改变,就好像有人声称能在茶叶渣、云团中看到“耶稣的脸”。而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神经科学博士发表评论称,米开朗基罗与保守宗教的矛盾众所皆知,或许“把光明和黑暗拨开”的故事象征了科学和宗教的冲突,米开朗基罗才故意择此处而为之。
, @% M$ N% J) }, {; }- g
发表于 2010-8-15 12: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呃、不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2-24 10: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