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378|回复: 3

【生活中的禅修】《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讲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1 09: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中的禅修】《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讲解

   




    我利用上午剩余的时间,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和大家分享我对《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的理解。
    之所以想在这次夏令营讲这一品经,主要有这样几条原因。首先,我觉得自己和这品经很有缘份。我第一次看到这品经是在上大学刚开始学佛的时候,看到以后心里有一种很大的欢喜,生起了很大的信心,这种欢喜与信心甚至影响着整天的心态,当时想佛教的修行就是这样的。几年前,我的师父净慧大和尚多次提到《华严经·净行品》是生活禅修行的法门。
另外,我在柏林寺接触到在法国弘法的越南籍的一行禅师,他提倡的修行法门也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清晨上殿时喜欢从房间慢行到大殿,有一天在中途我突然又想起了这部经,心里生起极大的欢喜,并且自己以为对经文有了一种新的很受用的理解,这种心态是很舒服的。这是我和这品经的一些因缘。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可能逐字逐句,像传统讲经的方法给大家讲一遍,只能从修行、操作的层面大概地讲一讲。  
           
    这品经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如何得到清净的身口意?云何得到修行的功德,云何、云何……?智首菩萨的问题很长,主题就是菩萨如何得到修行的最大利益。文殊菩萨以偈子的形式回答,先赞叹他的提问很好。回答中有句话很重要:"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这是修行的核心。后面的经文告诉我们要在生活中善用其心,内容涉及到出家人的生活,也涉及到在家人的生活。偈子中讲,在任何一种生活场景之下,无论我们看到、听到或者做什么事情时,我们都要发愿"当愿众生,如何、如何……",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里修行的方法。这种修行的侧重点不在于我们去如何转换外在的环境,而在于我们要在生活的每一个环境与机缘中学会用心。古人也讲,愚笨人修行,总是在环境上动脑筋;聪明人修行能够善用自心来转化境界,而不在外境上用心,所谓"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经中提到的情景有141个,我们在生活中面对的情景显然不止这些,可以说是不计其数。这品经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什么样的情景,我们都有可能去转化这个境界,然后在内心生起修行的功德。
    我们来透视这些偈子的结构,第一部分是第一句话,从菩萨在家、孝侍父母、穿衣、吃饭睡觉、早起、和别人聚会等等,这一切所揭示的核心就是修行要安住当下,修行的诀窍就在安住当下。我们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绵绵不断地迁流、变化之中,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到,现前的这一切也在念念生灭。
    禅所指的当下并不等于现在,普通人对现在的感受包含了我们种种的执着。而当下是动态的,就是我们现前不断的活动、活跃、发出意愿、生起念头的"这个","这个"永远都是活的,永远都是新鲜的。我们修行就是要在"这个"上用功,让心从对过去的攀缘、对未来的焦虑里解脱出来,把我们的心念孤立起来。
    安住当下不涉及到外界的境界,不涉及是在寺院、家里、禅堂、大街上;也不涉及你是老人、年轻人、病人、好人等;与这些都没有关系。这个当下永远是新鲜活泼的,它既是万法的枢纽,也是我们走向觉悟之门。我们从"当下"这个门走进去是最现实的,是永远不会落空的。
    在佛教禅观里,对安住当下的修行有很系统的内容,比如"四念处"、"八正道"的正念,就是要我们在生活中对外在的每一个情景都保持觉照,然后安住。从心理学角度来观察,安住包括专注与透视这两点。我们平常做不到安住当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整天生活在各种概念、思维观念及后天接受的价值观、意识形态里面,我们执著我们所看到、听到、想到的一切,而不能做到与事物的真相保持接触;二是我们心里有太多的情结、情绪与烦恼等。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流,往往身不由己地顺着自己的意识、情绪之流漂流下去,不清楚最后会流向何方。所以,安住当下是要在每一个"这个"的一刻,把我们的心凝固、凝聚、凝注起来,相当于云门三句的"截断众流",在每一个当下自己都要立住、站稳。






  



  

    安住当下首先是要在社会这个滚滚洪流之中找到自己,不择时间、不择地点地找到自己的心。关于修心的具体操作就是我们学习打坐时的数息、观息及参话头等,把心全力以赴地放在那个上面。所以,偈子的第一句总领安住当下、正念觉照的法门。
    安住当下是我们转化当下的开端,但在《净行品》里,转化的工作不是从觉照进入的。可以说修行有两个门,一个门是偏重于从空性智慧进入的;另一个是像《净行品》所讲从慈悲心、大悲心进入的。所以,在第一句之后是"当愿众生",这个"当愿众生"会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内容、环节进行转化,赋予它一个意义。我们生活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现象,比如是一个穷人的生活,还是一个富人的生活;是一个读书人的生活,还是一个农民的生活等等;而在于对所作一切的理解,在于我们的心赋予我们生活怎样的意义。《净行品》是要让我们自己作主,用我们内心的光明、慈悲及与菩提心相应的善愿而赋予我们的生活一个深刻的内涵。就像临济禅师讲的"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只有我们自己作了心灵主人,才能将黑暗、被动的生活因内心意义的开发而变成光明、主动的生活。
    我们一般人常会觉得活得很累,经常抱怨,但我们内心本具的光明如果能开发出来,生活就不会觉得累,而会成为一种享受,我们就会将被动的生活变成主动的生活。作为佛教徒,诵经、打坐是我们修行"充电"的一种必要方式,但修行还远不只这些。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讲各种各样的话,我们必须要应对各种环境和情节。作得了自心的主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步,如果我们在生活里还没有作主,就说明修行还没有真正开始。按照临济禅师的"四料简"来说,第一步要体验到内心的主,主看宾或叫"骑声
盖色",声色指我们生活的外在环境。这一点是需要通过修行才能做得到的,如果没有修行,就会像古人常讲的"认贼作父,心随物转"。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用心转物,而不被物转,做到这一步,我们内心的修行功德才会念念相续、增长起来。所以,《净行品》偈子中的"当愿众生"是引领我们从慈悲这个门进入佛性、进入我们的心海。一旦从这里进入,我们就会有很多发现,我们会看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自我如何,而在于是否能够通达与众生一体的大悲心,这个心也即诸佛的心。《华严经》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相同的这个心,不是我们平时的妄念、妄想。平时的这个心是很肤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被各种先入为主的"有色眼镜"所局限的。因此,这个法门的第二个要领是在每一种情景下,我们都要在内心生起"当愿众生"这样的愿。
    研究这些偈子,大家会发现,这"当愿众生"的内容是跟我们所处的环境相关连的。比如"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表达的是坐在菩提座上,希望众生都能坐在觉悟的座位上,内心没有执著,而很自在、解脱。所以在安住当下的前提下,把我们的行动变成一种思想,行动成了行动者的思想,而思想也成了一种外化的思想中的行动。这两点是互相增上的,愿、善念只有外化到语言与行动之中的时候,才会变成现实与力量,才会逐渐地得到强化。我们如果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够生起"当愿众生"的善念,我们的心量必定会越来越广大;随着心量的扩大,我们生活的天地会越来越宽广;而这个心量会随着我们生活的延展逐渐得到强化,一直强化到把我们身心里面的自我中心、烦恼、偏执等一切覆盖住;进而使我们自己发生一个蜕变,就像种子在地里生长,自己超越自己,自己否定自己,修行也是这样。
    为什么我认为这个修行很适合现在各位呢?因为如果我们侧重于从空性的智慧去进入,有时候是难以把握的,而且有可能落在边上;而"当愿众生"的慈悲心、善愿则是很好把握的,也很容易感受得到。这种修行较容易突破自我中心,使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内容都能够与众生相关连,与成佛相关连,把修行成佛这件事落实到每一个当下。





  

  

    大家还要注意,偈子里所讲的这些境界有三种,有开心的、合意的;也有不合意的,比如看到病人,看到自己生病,看到残疾的人;还有中性的,既没有特别好的感受,也没有特别坏的感受。当你在好的感受之下,比如你今天得了一万块钱,这时你发愿众生能和自己一样都能得到财富,这个愿对你可能不太困难。而当你处在逆境下,还要发愿以你所处的逆境为增上缘,然后增上,这就有点难,需要勇气,要有一种把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一件事都进行转化的力量与气度。
    我们亲近善知识其实也就是学习这些,就像我亲近我们的师父,仿佛看到他的心永远都不会失败,因为任何一个外在的得失、是非等境界,他都能当下地转化它,把它变成修行,这个转化、放下的能力就是一种功夫。师父平常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也好",我们平时要和师父讨论一些工作,经常会有些疑惑提出来,前天就有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发给你们的《中国禅学》这本书很厚,大家不一定都很喜欢看,有的人可能更愿意看小说,要是给一本这么厚的金庸小说,这些人肯定会很高兴,即使是坐火车、飞机带回家也都愿意。而给了这些人这么一本书,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很麻烦,认为自己的行李就够多的。所以当时商量时,师父说每人发一本,我们提出:"有的人可能不会看,在火车上扔掉了怎么办?"师父就说:"扔掉了,捡到的人还可以看。"这只是一个例子,是很小的一件事,那也就是说:"扔掉了也好。"其实,我们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下这个结论"也好",我们在任何情景下都能这样,那我们就是生活的主人,我们的心量就会不断扩大。
    我们佛教徒经常会受到一些批评,就是很多学佛人的功利主义色彩比较重,希望学佛以后什么样的好事都落在自己的头上,比如出门有晴天,坐车有准点,买东西有便宜,一拜佛就灵,一拜就分来房子,一拜就得到晋升等等,这都是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在学佛里的表现。我们从学佛那天起,就应该有个信仰,要敢于对落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好事与坏事都能接受,相信一切都是佛加持的结果。这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我们的内心有转化的力量。就像《净行品》所讲,无论在任何一种情景下,都能"高高山顶立",都是不能被动摇的。
     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好好试试这部经的修行,一定会有受用的。受用的首先是自己的心,是内心功德的开发,会使自己很知足、很快乐,这种快乐与知足不是由于外在的得失,而是由于内心好像有一个活水源头被开发了出来。因此,按照这个方法修行,我们会体验到下面的三种心。
    一是直心。直就是不拐弯,祖师讲,"蓦直去。"直心就是从是非、美丑、得失、利害这些功利的判断和分别里面跳出来、解脱出来的心。《净行品》修行法门必须是直心才可以修,才会逐渐相应,因为在每一种情景下都是"当愿……",这也就是三昧,这就是直心。祖师们的语录更加形象,有的说:"榔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在禅师的作略中,也经常表现这种直心,像拂袖而去、一去不回头等都是没有第二念的。这里也需要有点勇气,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很复杂的,有很多东西在牵动着我们的神经,在最能牵动你神经的地方,你的心不动,保持你的对众生的大愿,这个就是直心。  
           
    第二是深心。我们的心有深浅,我们的生命有深浅。生命的现象很复杂,比如人长得有美丑、地位有高低,国家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人有生病与衰老的阶段,所有这一切都是生命的现象。但超越这些现象,或在这些现象的深处,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是大家可以通达的一个心态,这个心态就叫深心,也可以说是大悲心。由于众生是一体的,众生的心在很深的地方才会有能够相通的一面,这也正是生命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的前提。比如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双方不懂对方的语言,但心有相通的层面,美国人笑,中国人不需要翻译就知道他是在笑,而不会误解为哭。当你好好修持这个法门时,一定会体会到这个深心,会发现到你的心像大海一样是很深广的,在深广的这一部分里,自我中心、自我执著的特征就会消融了。  





  

  

  

           
    三是调柔的心。也就是指把我们的心降伏了,我们成为了生活的主人。这个调柔之心不一定表现为柔和、慈善、温柔,调柔的心既不柔也不刚,而是自在,是可以随机变化的,是随缘转化的。就像一块面团,把它柔得很软时,既可以作成面条,也可作成馒头、饺子。我们的心也一样,当我们调顺了我们的心,我们的心自在了的时候,心就会很好用的。作为单位的领导,对此的体会要容易些,因为当领导的不可能老是一个状态,而是随着情景的不同而表现出各种状态。一个没有修行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他的心里活动是有去无回,是不自
主的;而那些有修行的大德们心调柔以后,可以示显很威猛,也可以表现出很柔和,总之是很好用的。  
           
    经过日积月累的修行,使这个心自在、好用了之后,我们就会随时处在主动的位置上,不再被外境牵着鼻子走。历代禅师的公案和语录有很多,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各种高深的境界。禅师不一定要跟我们说一个道理,而只是向我们展示他的已经作得了主的心。比如问禅师太阳是不是圆的,他可能会说不是圆的,是三角形的,他怎么回答都对,因为他只是在展示他自在了的心。禅师之间的接触与对话是妙趣横生的。自家人相见是"路逢达道者,不将语默对",可能只是拍拍肩膀、笑一笑;有时什么都不说,玩一玩给我们看;对那些不自在的人来说将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禅师们有时为了检验他的弟子,就用各种情景和机缘去看看弟子是否处于自在的状态。在这方面,赵州语录是很突出的,赵州是"舌端带箭、唇舌放光",在语言上无论怎么讲他都能处在上风,处在主动的位置上。有一个人问老和尚:"你的家风是什么"?老和尚回答:"我耳朵有些聋,你声音大些。"那人又问了一遍,老和尚答:"你问我的家风,现在我已知道了你的家风。"之所以赵州老和尚总处在上风,是由于他的心是自在的。我们在修行《净行品》
时,如果修行时间长,心能相续,而且力量强大,那么我们在生活的每一环境里也就能做到这一点,能作自己的主人翁。
    修行这品经具体怎样操作?先学会在每一个情景下进行反观,就是关照这个当下,然后从安住的心,发起"当愿众生"的善愿。大家要背会这品经里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较接近、相应的部分,到后来,句子的内容其实并不重要。当你的心续力量强大时,你在做每一件事时自然就会显现"当愿众生",而在这个时候,你可以自由地发挥,不一定要按经文上讲的。比如你在讲堂、房子里,希望众生都能找到归依的地方,都有一个庇护的地方,这也是可以的。
所以,这个修行的法门是修行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当你对生活的每一个内容进行消化与转化时,你自己还可以成为诗人,在每一种情景下可以自诵一首诗。
    我们内心真正将众生作为对象呈现出来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说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内心里没有众生,只有亲戚、朋友、敌人、动物等一堆概念,这是一些由我们的情绪、判断所导致的虚幻的对象。只有我们的心在很深入的时候,才有可能体会到什么是众生。有时抽象的众生好像容易讲些,而身边的具体众生则很难说。所以在开始修行这个方法时,也可以把"当愿众生"给它具体化,从最亲近的父母、朋友、同学、老师,再延展到你不喜欢的人、陌生的人,甚至是仇人,这也是一个次第。
    总之,我认为这个法门的要点是正念安住当下,发起菩提心和善愿,用功的重点是在"作意"。当你心里想这些偈子的时候,是否真正生起了真切的愿望,现前的心态是否与众生相应。我们可以在这个愿上,使自己得到三昧,得到安住,得到一个"不动",得到一颗直心,得到一颗深心和调柔的心。
    在生活情景中,如有意训练相续的心,从行禅入手是比较方便的。行禅是禅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次我们只有机会学了坐禅,行禅也很重要。行禅有两种,一种是临济宗的快行,禅堂里行香一般是比较快的,越走越快,这种风格可以说是勇猛的、金刚的、老虎下山式的直奔目标;还有一种是曹洞宗的,它是慢慢的、绵密的。现代人有的按临济宗的风格来行禅,如老虎下山,拖住话头,把一切都放下。也可以来慢的,配合自己的呼吸慢慢行走,在慢行中去体会安住当下,体会心安住在现前的行走上,在行走中发愿众生皆成佛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会在心里面培养起相续的力量,使"当愿众生"的心变得越来越强大。当它足够强大时,我们就可以在其他情景下也受用它。
     我们的心是一个宝贝,我们要受用我们的心。气是心的物质基础,心气不二,心的相续,念念都会转化为与气相应的状态。所以,如果长修此行,会使你的身体、你内在的气得到转化,把原来的粗浊、昏沉、浮躁之气给转化了,进而使你心的力量变得更强大。在这个时候,修行才算找到了基础,才有了根,才不会被外面的风吹草动所动摇。这就是经文里所讲到的,如果我们能够善用其心,就能获得一切胜妙功德。
     今天就利用这不多的时间,向各位推荐《华严经o净行品》,推荐这品经所讲的修行法门,大家回去后可以试一试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09: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黎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去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侯罗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护,恭敬供养。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佛子,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佛子,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 当愿众生 善事于佛 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 当愿众生 怨亲平等 永离贪著  

若得五欲 当愿众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稳  

伎乐聚会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了妓非实  

若在宫室 当愿众生 入于圣地 永除秽欲  

著璎珞时 当愿众生 舍诸伪饰 到真实处  

上升楼阁 当愿众生 升正法楼 彻见一切  

若有所施 当愿众生 一切能舍 心无爱著  

众会聚集 当愿众生 舍众聚法 成一切智  

若在户难 当愿众生 随意自在 所行无碍  

舍居家时 当愿众生 出家无碍 心得解脱  

入僧伽蓝 当愿众生 演说种种 无乖诤法  

诣大小师 当愿众生 巧事师长 习行善法  

求请出家 当愿众生 得不退法 心无障碍  

脱去俗服 当愿众生 勤修善根 舍诸罪轭  

剃除须发 当愿众生 永离烦恼 究竟寂灭  

著袈裟衣 当愿众生 心无所染 具大仙道  

正出家时 当愿众生 同佛出家 救护一切  

自归於佛 当愿众生 绍隆佛种 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受学戒时 当愿众生 善学于戒 不作众恶  

受阇黎教 当愿众生 具足威仪 所行真实  

受和尚教 当愿众生 入无生智 到无依处  

受具足戒 当愿众生 具诸方便 得最胜法  

若入堂宇 当愿众生 升无上堂 安住不动  

若敷床坐 当愿众生 开敷善法 见真实相  

正身端坐 当愿众生 坐菩提座 心无所着  

结跏趺坐 当愿众生 善根坚固 得不动地  

修行于定 当愿众生 以定伏心 究竟无馀  

若修于观 当愿众生 见如实理 永无乖诤  

舍跏趺坐 当愿众生 观诸行法 悉归散灭  

下足住时 当愿众生 心得解脱 安住不动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着下裙时 当愿众生 服诸善根 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 当愿众生 检束善根 不令散失  

若著上衣 当愿众生 获胜善根 至法彼岸  

着僧伽黎 当愿众生 入第一位 得不动法  

手执杨枝 当愿众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净  

嚼杨枝时 当愿众生 其心调净 噬诸烦恼  

大小便时 当愿众生 弃贪嗔痴 蠲除罪法  

事讫就水 当愿众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洗涤形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以水盥掌 当愿众生 得清净手 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 当愿众生 得净法门 永无垢染  

手执锡杖 当愿众生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  

执持应器 当愿众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发趾向道 当愿众生 趣佛所行 入无依处  

若在于道 当愿众生 能行佛道 向无馀法  

涉路而去 当愿众生 履净法界 心无障碍  

见升高路 当愿众生 永出三界 心无怯弱  

见趣下路 当愿众生 其心谦下 长佛善根  

见斜曲路 当愿众生 舍不正道 永除恶见  

若见直路 当愿众生 其心正直 无谄无诳  

见路多尘 当愿众生 远离尘坌 获清净法  

见路无尘 当愿众生 常行大悲 其心润泽  

若见险道 当愿众生 住正法界 离诸罪难  

若见众会 当愿众生 说甚深法 一切和合  

若见大柱 当愿众生 离我诤心 无有忿恨  

若见丛林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应敬礼  

若见高山 当愿众生 善根超出 无能至顶  

见棘刺树 当愿众生 疾得翦除 三毒之刺  

见树叶茂 当愿众生 以定解脱 而为荫映  

若见华开 当愿众生 神通等法 如华开敷  

若见树华 当愿众生 众相如华 具三十二  

若见果实 当愿众生 获最胜法 证菩提道  

若见大河 当愿众生 得预法流 入佛智海  

若见陂泽 当愿众生 疾悟诸佛 一味之法  

若见池沼 当愿众生 语业满足 巧能演说  

若见汲井 当愿众生 具足辩才 演一切法  

若见涌泉 当愿众生 方便增长 善根无尽  

若见桥道 当愿众生 广度一切 犹如桥梁  

若见流水 当愿众生 得善意欲 洗除惑垢  

见修园圃 当愿众生 五欲圃中 耕除爱草  

见无忧林 当愿众生 永离贪爱 不生忧怖  

若见园苑 当愿众生 勤修诸行 趣佛菩提  

见严饰人 当愿众生 三十二相 以为严好  

见无严饰 当愿众生 舍诸饰好 具头陀行  

见乐著人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欢爱不舍  

见无乐著 当愿众生 有为事中 心无所乐  

见欢乐人 当愿众生 常得安乐 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 当愿众生 获根本智 灭除众苦  

见无病人 当愿众生 入真实慧 永无病恼  

见疾病人 当愿众生 知身空寂 离乖诤法  

见端正人 当愿众生 於佛菩萨 能知恩德  

见背恩人 当愿众生 於有恶人 不加其报  

若见沙门 当愿众生 调柔寂静 毕竟第一  

见婆罗门 当愿众生 永持梵行 离一切恶  

见苦行人 当愿众生 依於苦行 至究竟处  

见操行人 当愿众生 坚持志行 不舍佛道  

见著甲人 当愿众生 常服善铠 趣无师法  

见无铠仗 当愿众生 永离一切 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 当愿众生 于诸异论 悉能摧伏  

见正命人 当愿众生 得清净命 不矫威仪  

若见于王 当愿众生 得为法王 恒转正法  

若见王子 当愿众生 从法化生 而为佛子  

若见长者 当愿众生 善能明断 不行恶法  

若见大臣 当愿众生 恒守正念 习行善法  

若见城郭 当愿众生 得坚固身 心无所屈  

若见王都 当愿众生 功德共聚 心恒喜乐  

见处林薮 当愿众生 应为天人 之所叹仰  

入里乞食 当愿众生 入深法界 心无障碍  

到人门户 当愿众生 入于一切 佛法之门  

入其家已 当愿众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见不舍人 当愿众生 常不舍离 胜功德法  

见能舍人 当愿众生 永得舍离 三恶道苦  

若见空钵 当愿众生 其心清净 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 当愿众生 具足成满 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 当愿众生 恭敬修行 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 当愿众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  

见惭耻人 当愿众生 具惭耻行 藏护诸法  

见无惭耻 当愿众生 舍离无惭 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 当愿众生 满足其愿 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 当愿众生 莫不获得 诸三昧法  

得柔软食 当愿众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 当愿众生 心无染着 绝世贪爱  

若饭食时 当愿众生 禅悦为食 法喜充满  

若受味时 当愿众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满足  

饭食已讫 当愿众生 所作皆办 具诸佛法  

若说法时 当愿众生 得无尽辩 广宣法要  

从舍出时 当愿众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若入水时 当愿众生 入一切智 知三世等  

洗浴身体 当愿众生 身心无垢 内外光洁  

盛暑炎毒 当愿众生 舍离众恼 一切皆尽  

暑退凉初 当愿众生 证无上法 究竟清凉  

讽诵经时 当愿众生 顺佛所说 总持不忘  

若得见佛 当愿众生 得无碍眼 见一切佛  

谛观佛时 当愿众生 皆如普贤 端正严好  

见佛塔时 当愿众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  

敬心观塔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共瞻仰  

顶礼于塔 当愿众生 一切天人 无能见顶  

右绕于塔 当愿众生 所行无逆 成一切智  

绕塔三匝 当愿众生 勤求佛道 心无懈歇  

赞佛功德 当愿众生 众德悉具 称叹无尽  

赞佛相好 当愿众生 成就佛身 证无相法  

若洗足时 当愿众生 具神足力 所行无碍  

以时寝息 当愿众生 身得安隐 心无动乱  

睡眠始 当愿众生 一切智觉 周顾十方  

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3: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1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我转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3 10: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