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shader

学 佛 群 疑 圣严法师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 个人自修和集体共修有什么不同?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
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 
  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
决修行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及知见上的疑难和困扰等问题,否则不但无法得益,相反地很
可能受害。特别是修行禅定,精进勇猛的话,会有种种的禅病和魔障发生,那就是包括生理
和心理的反常变化。所以,初学的人,不宜单独修行。 
  集体修行,纵然没有明师指导,尚有其他同修的彼此照顾,互相纠正,只要知见正确,
不会发生太大问题。 
  再说,个人修行很容易成为冷热不均,忽而勇猛精进,忽而懈怠放逸,乃因为无人约
束,也没有大众的生活规制。勇猛过火,会引来身心疲惫而产生禅病;懈怠放逸更会使人放
弃修持,退失道心。如果经过几度的冷冷热热之后,便会对于修行退失信心。若在团体中修
行,由于共同生活的制约,且有同修之间的制衡,会使人逐步前进,所以,比较安全。 
  从心力而言,个人的心力是极其有限的,最初修行的人,也无法造成修持道场的气氛,
如果能结合多人共同修行,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目标,共同的心态,同样的作息时间共
修,就会形成修行道场的气氛,其中只要乃至一人正常修行,就会使得全体导入正轨。如
果,多半人处于正常状态,此种心力的共鸣、共感,就会使得每一个人得到全体修行者的全
部力量,十个人参加,每一个人都可能得到十个人的力量;一百人参加,每一个人也可能得
到一百个人的力量,所以,佛教赞成以集体的修行为初学者的常规。 
  纵然是修行已久的人,偶尔能够参与集体修行,也是有益的事,所以,当释迦牟尼佛在
世的时候,常有弟子一千多人,追随佛陀过僧团的生活;在中国佛教史上,不论那一宗派,
人才辈出之时,多是由于集体修行产生。例如:禅宗的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以
及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等诸大师,其门下无不龙象辈出,而他们都是集合了四、五百人,上
千人等的大僧团。因此,将禅宗的寺院称为大海丛林,大海是龙蛇混杂,鱼鳖居中,但是不
容腐尸。修行者的根器,虽有大小、利钝之不等,如果腐败了,反常了,就会被海水弃之于
外。丛林之中,林木虽有大小、粗细,但是无不挺拔向上,否则就接受不到雨露、阳光,就
会自然地被淘汰。 
  由此可见,单独地专精修行,不是初学者所宜。 
  □ 大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闭关,又称掩关,这名词和风气,在印度并没有,在中国也一直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
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因此可说,大修行人不一定要闭关;相反的,闭关者也
不一定是大修行人。 
  闭关可能是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练,当喇嘛教随著蒙古王朝到了中国内地,闭
关方式也日渐风行。 
  从修行的方法而说,有定时的、定期的功课以及一定时段的修法,比如七天、二十一
天、四十九天、九十天、一百天等,克期取证,专心修持某一法门;如果环境许可、事实需
要,也可为期一年、三年,乃至于六年、九年、数十年。但不一定是单独地个人修持,例
如:释迦时代的结夏安居,中国大陆禅林的冬、夏两季禅期,是集合许多人共同修行的。天
台宗祖师们所编的忏法、仪轨,都是结合六、七人,十数人共同结坛而修的。在佛世时的结
夏安居,也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或于树下,或于洞窟,或于自建的茅舍,或于居士家的空
舍,各别修行的,但那些都不是现在所说的闭关。 在早期的中国,也有一些禅者,于悟发
之后,而由善知识嘱其到水边林下,山间洞窟,单独过木食涧饮的修行生活数年。最有名的
例子是终南山,据说那儿有七十二家茅蓬,原先都是个人修行,其中后来也有的渐渐成为一
个个的寺院;但是住茅蓬的风气,仍然历久不衰。所谓住茅蓬,是自备炊具以及谷类、菜蔬
的种子,入山披荆斩棘,结茅为舍,以避风雨,长期远离人间。不过这样的修行法,虽类似
闭关,而不是闭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世的闭关修行有两种人:一种是为避世俗事务的纷扰;另一种是为精进的禅修或潜心
于经藏。前者等于是隐退修养,后者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仅为修养,只要有钱,或有外缘
的护持,就可以办到。进关之后,若不知修行的方法,也不懂深入经藏的门径,那么虽然闭
关三年、五载,还是不可能有所成就。如为禅修及阅藏,也得已经有了禅修功夫的基础,或
已经摸到了进入经藏的门径才可,否则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所谓大修行者的定义,应该是全心投入,至少已经开了心眼,而依旧不露声色、忍辱负
重、吃苦耐劳,忍人之所不能忍,舍人之所不能舍,虽心净如明镜而不表现于外,虽言行如
疑呆而悲智存于内。一旦因缘成熟,即能登高一呼,万山相应,广度众生,有教无类而不著
痕迹。如果因缘未熟,虽终其一生,默默无闻也不减其生命之光辉。如寒山、拾得、丰干,
都是大修行的人,要不是后来的好事者,搜集了他们的诗偈,流传于世,不然谁都不知道历
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人物。比如,孟子所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就很类
似佛教所说的大修行者的襟怀和风光。因此,大修行者可以掩关,也不一定非要经过闭关的
形式和过程不可。如果因缘许可、事实需要,闭关的确也是摆下杂务、杜绝外缘,专事修行
的最佳方式之一。 
  □ 魔考是真的吗? 
  魔考的观念,不是出于佛教,而是出于一般被称为斋教的民间信仰。 
  佛教所说的魔,分为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和天魔。除了天魔之外,都是属于身心和环
境的冲突与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要得天魔的扰乱,必须是大修行人;除了天魔之外,其他
三种魔,都属于人为的。纵然是天魔的困扰,如果身心正常、精神稳定,也可以克服。所
以,不会修行的人,或知见不正的人,易染魔扰;如有正确的知见和精进的修行,魔扰是不
存在的。 
  所谓魔扰是由贪、嗔等自我中心的执著而产生的,我执越轻,离魔越远;即使人皆难免
面对死魔的降临,但对修行者而言,若能以平常心来面对死亡,死亡就不是魔。 
  五蕴魔的意思,是指色、受、想、行、识。第一色蕴是指我们的肉体和肉体所处的环
境,其余四蕴则属于心理活动,以及流转于生死之间的精神主体。如果不出三界、未了生
死,即在五蕴魔的掌握之下,但他不是人格化的鬼神,而是由于业力的推动。如能去除贪、
嗔、痴而出三界,便能脱离五蕴魔的范围。可见此魔不在心外,也不在身外。 
  所谓烦恼魔,是指我们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与自主的控制。所谓心不由己,心随境转,
事事牵挂,舍不得、放不下、求不得、丢不掉,都是出于自我中心的自私心理作崇;若能以
慈悲心待人,以惭愧心待己,以理性的智慧替代感性的精绪,烦恼魔便无可奈何。 
  至于天魔,他在天上,和一神教的宇宙创造神并行,他有无限的大力,他的形象变化多
端,可能以狰狞的面目出现,多半则以仁善的形态现身;不过他的目的,不论威胁利诱,都
是要你脱离正道而行邪法。 
  佛法所说的天魔,是在修行者发起出离三界之心和大菩提心之时,魔宫震动,魔王发
愁,因为即将有人出离三界,魔子魔孙减少,而佛法增长,因此,派遣魔子魔女、魔兵魔
将,来扰乱修行之人。如果是大修行人,魔王也会亲自出动,务期留住此人于魔力所及的范
围之内。例如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前,就有降魔的过程,所以,非大修行人,不容易
受到天魔的困扰。一般的俗人终日在烦恼及五蕴之中打滚,也在生死之中流转,岂能遭致天
魔的出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现在民间却流行著魔考的信仰与传说,信了一般斋教之后的人,如果事业顺利、家
庭平安、身体健康,就说是无生老母、明明上帝所赐,是信奉斋教的行为所致,应该全心的
感谢,全力的奉献。如果遇到不如意事,灾难、病障、横祸、鬼扰,就说是魔考,而谓道高
一尺,魔高一丈,那是由于入了道门、成了道亲,有所谓已在天堂挂号、地狱除名,所以,
引来魔鬼的妒嫉,而给予种种的打击。这不能埋怨无生老母、明明上帝,反而应该感谢、忍
受,否则,如果经不起魔考而退失信仰,那就又要变成天堂无分、地狱有名。 
  这种说法,实在是愚痴的迷信,否则既有权力使人天堂挂号、地狱除名,为何不能助人
祛除魔障,还要说是魔考,使得接受魔考的人,不敢以人为的方式来补救、改善他们的遭
遇。 
  当然,佛教也有重罪轻报之说,以及提前受报之论;也就是说,若不修行,恶报尚不会
现形,一旦精进修道,发出离心,行菩萨道,就会引来若干魔障,那可能是天魔,也可能是
宿世的冤亲债主,恐怕你出离三界之后,对你控制无方、需索无门,所以提早讨还你的欠
债。不过由于你的修行和发心的善功德力,能将本来是应该多生偿命的,变成即生的病难,
以此了结无量劫来的债务。所以,这是基于因果观点而言,不是无理的迷信。而且,佛教还
是主张在灾难降临之时,尽量设法处理改善,以尽人事,不是束手待死式地受尽折磨。佛法
讲因果也讲因缘,过去的因,如果加上现在的缘,他的结果就会改变。 
  佛教不是定命论和宿命论,而是努力论。一切的灾难与不幸的遭遇,都是来自过去所造
的,加上现在的未曾努力,不必怨天尤人,当以正常的方式作合理的改善。因此,遇到疾病
及困扰,便称为魔考的观念,在佛教是不能成立的,也是不被承认的。 
  □ 如何选择明师? 
  韩愈曾经说过:「术业有专攻」,因此,学习任何法门都应该选择有专精独到功力的明
师,不论做学问、学艺和学佛,其道理都是相通的。虽然明师未必出于明师之门,明师门下
也未必出高徒,但是追随明师,至少不会指错方向,教错要领,实要比所谓「以盲引盲」来
得安全。 
  可是谁是明师?往往无法得知,特别是宗教经验和禅修工夫,在自己尚未入门时,更是
无法判断谁是明师或不是明师?不过,明师虽然未必有名,但若为大众公认的明师,自然要
比自称明师而尚未被大众所公认的,要可靠得多。在无力明辨谁是明师或不是明师的阶段,
追随已被大众公认的明师是比较安全的。或者由已经成名的老师,介绍尚未成名的老师,也
是较可信的。而由你所信任的明师介绍另外一位明师,也是可取的,如在《华严经》中,善
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大善知识的方式,就是通过一位介绍一位,形成了五十三位的连锁关
系。他们人人都是明师,因此,善财童子绝不是病急乱投医似地盲目拜师。 
  世间任何时代都有许多自称为一代宗师的人物,他们妖言惑众,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广收徒众以虚张声势,如果不加明辨,即很可能以有名的邪师为明师。所以,孟子也说:
「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因为那些邪师对社会人心有误导作用,使人间产生更多的纷扰
不平衡、困惑不安定;因此跟他们学习某些邪法、邪说和邪术,不仅不能开拓人生境界,反
而会为自己带来身心的伤害,家庭的失和。只可惜一般人实在很难识破这些人的真伪、邪
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佛法的立场说,邪与正、暗与明的标准,都在于自我中心的考察,如带有强烈贪嗔习
性的人,一定不是明师;又如虽然表现仁慈,和颜悦色、道貌岸然,但倘有骄、狂、慢等气
质的人,也一定不是明师。找明师,《大智度论》卷九揭示了四个要点,称为「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明师不以自我为中心,也不以特定的某一个人为权威,是以共同的
原则、规律为依准。律教的法就是因缘法、因果法,如果一位老师所说的道理与开示,违背
了因果和因缘的法则,就不是明师。因为因果是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缘是教我们对
一切的现象不起贪嗔等执著心。否则,虽众人尊其为圣人,也和邪师无别。 
  第二、依义不依语:凡是真正的法则,一定是放诸四海皆准,古往今来皆同的,不会因
民族、地区、文化等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别。如果说有宗教上的禁忌,或有语言上的神秘,便
都不是正法。正法应注重义理的相通,而不当拘泥于语言上的相异。例如说:回教徒重视阿
拉伯文,犹太教重视西伯来文,都与此准则相背;佛教徒重视梵文、巴利文,只是为了考察
原典,以追求原义,并不是说梵文和巴利文有特别的神力或神圣。当然,印度教是重视梵
语、梵音的,此与佛教有别。 
  第三、依智不依识:智是圣人的智慧,乃从无我的大智、同体的大悲中产生。因此,凡
含有自我中心,不论为己为人,乃至于为一切众生,或者为求成就无上的佛道,不论是大
我、小我、梵我和神我,个别的我与全体的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属于知识及
认识的范围。知识是从自我的学习经验中产生分别、记忆、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则只有客
观的现象,没有主观的中心;只有运作的功能,没有主体的中心,如果与此相违,就不是明
师。 
  第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是无法可说、无法可执、无法可学、无法可修,也无法
可证。正如《坛经》所说的无念、无相、无住,不为什么,也没有什么,只是照样地吃饭、
穿衣、过生活、自利利他、精进不懈。 
  根据以上四点标准,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判别,谁是明师?谁不是明师?再依据这四个
标准去访察你所希望亲近的明师,大概不会有所差池,日积月累,纵然不得明师,你自己也
已经成了明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 如何一门深入? 
  近代的思想家胡适之先生曾经说过:「为学应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博览群籍
是学问的基础,一门深入是学问的造诣。如果仅是博大而不精深,不能成为学问,只能算是
常识,所谓门门通,门门稀松;不能在任何专门的范畴中出类拔萃、登峰造极,就不能够见
其成就和独到的特色,那不是专家,而是一般的通才。所以,佛制规定,出家的比丘应该专
精于经、律、论的修学,如果资质优秀,也可以五分之一的时间,旁览教外的典籍,因为人
在一生中的时间有限,不可本末倒置。 
  佛教的三藏圣典浩如烟海,虽皓首穷经,尽毕生之力,也无法尽学其精奥。因此,自古
以来,学佛之人探究经论是有选择的:在初入门时,可以从概论的书籍及通论和通史性的著
作著手,以俾知其大端;而后即应该有所选择,依据个人的心向、兴趣,从事某一部经和某
些相关的经,某一部论和某几部相关的论,某一部律和相关的律书,如此尽一生之力,学
习、修持、研究、弘扬,就可以成为一代大师;尔后继者再循著他们的成果续加钻研,即造
成分宗分派的现象。 
  目前对于一般的佛教徒来说,最迫切需要知道的所谓「一门深入」,倒不是有关经、
律、论的问题,而是在于宗教经验、修持法门,以及善知识的选择和追随上。因为一般人不
知道自己适合修行那一宗派或那一些法门,以致于不论是修苦行、修乐行、修显教法、修密
教法,均可能不知所从而样样都学。在显教方面,如果净土、禅、律、天台、华严、唯识等
宗都各有一位,乃至几位知名的僧俗大德,都可足以使得那些患得患失、见异思迁、浅尝即
止的人,处处参学,常常变更他们的老师。时至今日又有某些没有师承的密教,以及民间信
仰的鬼神教徒自称上师、自立活佛,纷纷出现世间,而他们也都有一套自圆其说、自成其
理、自创其法的宣传,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给。一般没有佛学基础的人,在对修持方法和
修行急效有所要求下,也不免处处摸索,见一样学一样,结果很可能遭致精神错乱、心理失
常、生活失调等下场,而与社会脱节,变成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因此,我们主张要一门深入,不要见异思迁,得陇望蜀。如果你已认定所学的是正统的
佛法、正信的佛教,只要没有发生副作用,不论念佛、参禅、持咒,在正常心态下,日积月
累不断的修持,都必定会有成效可见。切莫求好奇心的满足、官能的刺激和思想的激汤,应
该以平常心去修学佛法的正常道,也就是合理的、人本的、自力的、清净的、利他的,最多
加上佛力救济,以求临终往生佛国净土,就够了。否则,既想成为佛教的高僧和大德居士,
又想通晓古今中外的文、史、哲学、宗教等各种知识学问,便无异是浪费生命。如此,既不
能自利,也不能利他;既不能够充分地自修,也不能够以自己的所长去帮忙他人。 
  □ 何谓专修与杂修?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
《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方的未来利
益,便诵《阿弥陀经》,并念阿弥陀佛圣号;若为消除病障、业障,则多半诵持观音灵感真
言、白衣大士神咒或者礼拜《水忏》、《梁皇忏》等;如果为了超度先亡、亲友,则念《地
藏经》、往生咒、放焰口、放蒙山等。类似的修行方式,既是显教,也混有密教的形式与意
味;既是修西方净土,也修东方净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为了不同的目的,就可能用
不同的法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佛法贵在一门深入,不论用显、用密,诵经、持咒、作观、礼忏,或念任何一
佛、一菩萨的圣号,修任一法门,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感应,即能达成修持的目的。也就是
说,念阿弥陀佛能往生西方,念观世音菩萨也能往生西方;念观世音菩萨能消灾免难,念阿
弥陀佛也能消灾免难;作观能够入定、开智慧,持名念佛和念菩萨圣号,也能入定而开智
慧;其他以此类推,如诵《金刚经》也能开智慧、消灾、免难、除障、生西方。所以,《楞
严经》有二十五种圆通法门,就是介绍二十五位大乘罗汉及菩萨,各人专修一种特定的法
门,结果都能一门深入而门门深入。这就像观世音菩萨是耳根圆通,他修音声法门而通达一
切法门。 
  如果修净土法门的人,能够专精念佛,抱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就能得现
生利益,也能于临终时受到弥陀接引;有难的免难,有灾的消灾,有障的除障,愚痴的增长
智慧,烦恼的减少魔障。如果是学禅的人,但能抱定一句话头、一个公案、一种现行的方
法,就能既得现在利益,又得未来利益,如果愿生净土,也能够必定往生。 
  唱诵多半是用之于集体修行,和在经过长时间禅坐之后的一种调剂。如果是个人修行或
比较长时间的定期修行,则不一定要有唱诵。在家居士的早晚课诵,能诵就可,专持某一圣
号,专诵某一经典,专礼某一部经,专拜某一佛菩萨,都可以称为专修,也都可以达成所有
的修行愿望和目的。如果每天定时持诵、礼拜同样的几种经咒与圣号、赞偈,也可以称为专
修,当然,比之前项的专修,此已有杂修的意味。 
  古来有人专门持诵《金刚经》或《法华经》几千部甚至几万部,专门礼佛几百万拜,持
咒几百万遍;像永明延寿禅师,每天持阿弥陀佛圣号,乃至作息、饮食、大小便利、睡眠的
时候,都不间断,那才叫精进专修。一般人不容易做到这个地步,若教他仅持同一经咒和仅
念同一圣号,有些人会感到单调,乃至于无聊。所以,每日持诵几种不同的经咒、圣号和赞
偈,比较妥当。但是,切忌今天学显教,明天改修密教;早晨求生东方,晚上又求生西方。 
  □ 什么叫做易行道和难行道? 
  「易行道」和「难行道」,都是学佛修行的菩萨道。首先出现于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
沙论》卷五〈易行品〉。介绍菩萨的修行之道,有难、易两种。如世间行路,以步行走陆
路,比较吃力艰难;乘船行水路,比较省力容易。难行的菩萨道,是指勤行精进;易行的菩
萨道,是指以信心为方便而致不退转位。 
  龙树所说易行道的修行方法,是称念善德等十方十佛、阿弥陀佛等一百零七佛,乃至善
意等一百四十三菩萨名号。至中国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卷上,则鼓吹专念「阿弥陀佛」
一佛名号,称为易行道,宣扬弥陀的他力本愿,乘佛本誓愿力,即得往生彼佛净土,以佛力
加持,而入大乘正定之聚。道绰大师的《安乐集》,则将难行道称为圣道门,易行道称为净
土门。到了日本的法然上人,则标出「自力圣道」与「他力净土」,来说明难行道与易行道
之不同。 
  可见,龙树菩萨所说的易行道,是以称念诸佛菩萨来求生十方净土。而中国及日本的净
土行者,则以修行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为易行道,仰仗彼佛愿力,往生极乐净土。到了彼佛
净土之后,由于所见所闻,都是阿弥陀佛说法教化的设施,耳濡目染,无非念佛、念法、念
僧,所以比较容易成就菩提,且能直至位阶不退。 
  不过若全仗佛的愿力往生者,要至不退转位,必须经过极长的时间。因在彼土无缘修
福,但可修慧,修慧能离烦恼,若不修福,便不能成就菩萨功德。故虽容易,却有迂回之
感,必须等到位阶不退之后,再到世间广度众生,以修足菩萨的福德,福慧圆满,方能成
佛。易行道的殊胜方便,较便利自信不足、罪业深重的怯懦众生,能使之有得度的希望,并
鼓励他们学佛、念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难行道,就是以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修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萨道,这是修行
佛法的通途。三世一切诸佛都是由于在因地时发了无上正等的大菩提心而成佛。也就是说,
发愿求成佛道者,通常是要先成就信心。依据《璎珞经》说,修行信心,须经一劫、二劫、
三劫,便得信心不退而入初住位。《起信论》则说:「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然
后进入初住位,那才是第一阿僧祗劫的开始;至初地是第二阿僧祗劫的起点;过七地是第三
阿僧祗劫的发端;十地满足,三大阿僧祗劫修毕,成为等觉菩萨。例如:观音、势至、文
殊、普贤、地藏等,再过百劫即登佛地,这便是难行道。在此期间,舍生受生,做无量布
施,修无量供养,亲近无量诸佛,在众生之中,永远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
苦。」日积月累,我执渐渐消融,福慧时时增长。当无我的大悲究竟圆满之时,便是成佛。 
  第一阿僧祗劫修满之前,都是凡夫。依天台宗的解释,信心成就之前,称为外凡,初住
至十回向位,是内凡。在凡夫位中的菩萨,是有我的,是有众生可度的,是有烦恼可断的,
也是有佛可成的。唯其由于对三宝的信仰坚定,对自己的信心笃实,所以,勇往直前,义无
反顾,如法修行。 
  初住位前的十信位中,若遇魔障、业障、烦恼障、种种报障等,尚有退失信心的危险,
所以叫做「有退」。经常进进退退,有时信佛修行,有时又离开了佛法。然其一旦曾经发起
菩提之心,就已种下了成佛之因,不论此因的力量强弱,总还有机会再度,乃至于再三再四
地从八识田中显现,使之继续修学佛法。到了信心不退之后,从成佛的时间上讲,已经确
定;从受苦受难的程度上讲,则风浪越来越强劲,前程越来越艰难,这就是菩萨修行的难行
道。中国的贤者、豪杰,不是也有「鼎镬甘如饴」的襟怀吗?菩萨受苦难,是出乎他们的愿
力,不是业报。这样的难行道,对菩萨而言,是正常的修行过程。 
  不过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也不全然是信心薄弱者所修,依据《观无量寿经》所示,九
品莲花往生,上品往生的条件,即有修三福业及发菩提心的菩萨行,故也不是全赖弥陀的他
力往生。唯有下品往生,是全仗阿弥陀佛本誓愿力的他力救济。 
  □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
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
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也说:「云何忍辱?谓由三种
行相应知:①不忿怒,②不抱怨,③不怀恶。」另《大智度论》卷六亦云:「众生种种加
恶,心不嗔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是为众生中忍。」同书卷十五也有:「忍诸
恭敬供养众生,及诸嗔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嗔恼欲法,是为法
忍。」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
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
僧,忍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疑等,能忍难忍,能施难施。 
  从以上所引经论内容看来,忍辱二字的涵义甚广,有拒受诸乐而接受诸苦之意。无理的
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拒绝美女的投怀送抱,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而信受佛法
中的种种法门,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办得到的。一般而言,若与自己无关的事,大致能够忍
受;若与切身的名利、眷属、男女等相关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
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
无生法忍。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著,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
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嗔,受供养而不喜,既无能受的我,也无使我
接受的他,能达如此,则称生忍。此不仅是圣位菩萨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
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忍辱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这样的标准,好像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应该全
部接受,没有反抗的余地似的。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如果不是出于智慧的忍
辱,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因此透过智慧的观照,应当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风雨水火
的袭击,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绸缪,设法避免,来减少伤害、损失。业报是要正
面接受它,但也可以经过努力,来改变业报的程度和方式。 
  所以,若对双方无损并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须接受的;如果对他有益,于己无益,也
应考虑接受的;若对双方都是有害而无益,那就需要设法避免或转变它了。例如:明明知道
对方是醉象、疯狗、狂人,见人就咬、逢人就杀,就当然要设法制止,因对方已经不幸,切
莫让他再制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著「以牙还牙」的报复心态,应是基于慈悲的原则,
自己时时加以反省和惭愧忏悔。对于丧失理性的人,应该通过制约、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
他们得以恢复正常。这对他们自己本身,以及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大功德
的。 
  □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
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次、不假阶梯的,所以也没有必要顾虑到临终时悟与不
悟的问题。 
  禅的修持,切忌将心求悟、以心待悟。求悟不得悟,待悟即是迷;因为企求和等待都是
妄念、执著、攀缘、放不下。所以、真正的禅者,知道有悟这样东西,但并不以悟境的贪求
为修行的目标。悟境是在修行之前的一种观念,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将此观念摆下,才能
真正得力。所以,禅者修行,重视过程不重视目的。在修行过程中依照明师的指导,用正确
的方法,精进不懈、勇往直前。所谓一掴一掌血,一步一脚印,贴切著每一念,不容瞻前顾
后,念念不断、丝丝入扣、绵绵不绝,功夫自然得力。得力之后,始知悟与不悟、生死与涅
盘,和修行了不相关。 
  但是一般初学佛者,虽已知道生死是苦海、涅盘是彼岸,但却不知生死和涅盘之间,并
没有绝对的界限。所以要畏生死而求涅盘,认为未悟之前是为烦恼所缚、为生死所苦、受众
苦煎熬,但若一旦开悟,就能了生脱死、得大自在。殊不知这是方便说,是为迷人说,不为
悟者说,以此诱导迷人来修学佛法。一旦进入佛门,生信起修,就要告诉他们,修行不为目
的,悟境也是执著,除执著才能开悟,才能离开生死的烦恼。如能有此认识,即不会再有求
悟、待悟之心。 
  倘若一生修行,都不得力,也就是自始至终,无法体验舍执、离执的功夫。经常都在畏
生死、求菩提的心态下,努力修行,那更不必担心死后下堕三涂了。因为心向涅盘,总比心
向地狱来得好。佛法重视愿力和业力,依愿力为前途的导向,但因修行时业力的障碍,此生
虽然可能无法得到解脱,但也不会离开三宝。此生若不成,来生可再继续,在愿力的引导
下,努力于戒、定、慧三学的修持。也就是持戒的福业及定业、慧业,三者相加,必能使之
上生天国、往生净土,乃至成就菩提;至少也还能够转为人身,继续学佛修行。 
  所以,修行的禅者,第一:不必为死后的去向而担心。第二:如果自己功力浅薄,没有
把握,没有自信,不知自己的愿力有多强、修行的功夫有多深?唯恐由于愿心不强,戒、
定、慧三业的功力不够,临命终时会受到恶业的影响,魔冤的牵引,而离开三宝,堕至三
涂,于此出没生死,再也无法回头,那就最好一方面依弥陀的本誓愿力,以求往生西方净
土;一方面以禅修等一切的修行功德,增长往生净土的资粮,这样是最可靠的。 
  所以,中国在宋朝以后,禅净交流且倡导禅净双修,是以禅的方法和求生净土的愿力两
者并重。倘使禅修的功夫得力,则自可不愁悟或不悟;不然的话,也能以殊胜的净土为其暂
时的归宿。 
  □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了道是了什么道?为什么要披毛戴角还?上焉者,有人道、
天道、声闻道、菩萨道与佛道;下焉者有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因为高下不等,不得笼
统地说「了道」二字即可。当然,通常说的了道,是指出生死、离三界,这又分成易行道和
难行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易行道,任何人只要发愿求生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就能横出三界。难行道
是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的菩萨道,方能成佛。历第一大阿僧
祗劫满,才能出离三界,这是一般菩萨成佛的通途。我们没有发现初发心菩萨,对于修行的
前途,产生怀疑的记载,只要信心坚固,愿心正确,终极的目标不变,就不必畏惧下堕,更
不必畏惧披毛戴角的生死现象。 
  诸佛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往往是适应众生需要而示现不同的身分和形象,所以,在《本
生谭》中,记载释迦世尊在因地时,曾为种种的动物,已度种种动物中众生;中国禅宗史上
的南泉普愿禅师,也说死后到山下村庄里做水牯牛。因此,做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只知当
下努力修行,至于是否能够出离三界,应该是采取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 
  畏惧披毛戴角还的人,他是不敢修行的。鼓吹此生不了道,就要披毛戴角还的人,一定
不是正信的佛教徒,更不能体认到大乘佛法的襟怀。这种观念阻止许多人出家修行,也使许
多已经出家的人感到沮丧和失望,更使得许多出家人变成自私自利,急于自了,不能够产生
利益众生、净化社会的愿望,所以,佛教被人指为消极、逃避、悲观。最初这种「此生不了
道,披毛戴角还」的观念,本不出于佛教,乃是出于破坏三宝的阴谋。因为即使在佛世,也
没有要求所有的出家僧众必须即身成就,因此,正常的佛道,是不恋生死,也不畏生死的。 
  前面所说有心破坏佛教的斋教徒们,自己不出家,故说道降火宅,而不降僧中,出家修
道也不得道,既不得道而受信施,当然要变做牛马来还债了。其实出家僧尼的生活,多较常
人清苦,照顾信徒,服务寺庙,而取得微分的生活所需,还要他们来生变成牛马抵偿吗?除
了站在敌视僧尼的立场之外,对此说法,实在找不出更好的理论根据。故也可说,这跟「地
狱门前僧道多」的流言,同样的恶毒!事实上,佛在世时,制定比丘托钵,称为「化缘」,
以托钵的形象,与在家的信众接触,并为他们祝愿,就是代佛宣化,就是报答信施。出家的
形象本身就能使人产生离欲、离苦的作用,何况再用佛法化导,其功德岂能与用劳力生产来
求取生活所需的方式同日而语。 
  以宗教的立场而言,纵然出家人住于寺院而不与世俗接触,也未能即身成就,只要每日
课诵不断,为社会、国家、人类、世界众生的幸福祝愿,已经功德无量。所以在《出家功德
经》里说,一天出家也有无限的功德,何况是发了终生出家的宏愿之人,因此,出家修行是
多生多劫的事,不是临渴掘井式的急就行为,没有必要在一生之中急求自了。 
  如果此生不了生死,尚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以弥陀的本誓愿力,求生西方;一是以自己
的愿力,累劫修行。只要信心坚固,愿力不退,就可保证在修行的道上,一路前进,纵然由
于初发心的缘故,有时会信心不足、愿心无力、修行不得要领,只要发愿修行,向往出离,
出家也比在家牵挂更少,障碍更小。纵然不能够保证未来生中永不堕三涂恶道,也不会比在
家身分者堕落的机会更多。 
  □ 「地狱门前僧道多」是真的吗? 
  地狱思想,在释迦世尊出生以前的印度就有了,而在佛教传入之前的中国,也已有了人
死之后下黄泉的说法。西方的基督教,也提到关于世界末日之时,不信基督,特别是不被基
督宠爱的人,即入炼狱的情形。可见,地狱思想是人类宗教的共同信仰。不过对于地狱的描
述和看法,因了地域、时代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颇不一致。此由于各民族、各宗教的信念
互异,所见地狱的景象也不一样,在某一宗教认为可升天堂的人,在另一宗教竟又是要把他
们收到地狱里去。 
  印度佛经里所说的地狱,有八寒地狱、八热地狱、各有十六游增地狱。八寒、八热为根
本地狱,十六游增称为近边地狱。尚有处于山间、树下、空中的孤独地狱,另有十八地狱之
名。 
  佛教对于地狱的描述,初见于《杂阿含经》卷四十八,谓有大火赤红的地狱。其详细的
分别叙述,乃见于《长阿含经》第十九、《立世阿毗昙论》、《杂阿毗昙心论》、《大毗婆
沙论》、《俱舍论》、《涅盘经》、《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等。 
  中国民间相信人死之后,经过十殿阎王的审理问案,每一殿都设置不同的地狱和刑罚。
此在印度传来的佛经中并无根据,而是出于中国民间传说的《十王经》,据说是由成都大圣
慈寺的藏川传出;道教也传有十殿之说,并有一百三十八所地狱。类此信仰的源流,总不外
乎出于感梦、扶乩、降灵、死而复活者等所辗转流布,其阎王之名虽渊源于早期印度的梨俱
吠陀,但他是住于天上,是司理死亡的神,渐渐地,阎王降住地府。至于衍生出十殿之说,
乃是后期中国人的信仰了,此与君主时代的司法程序有关,各级首长,兼理各级法院的职
责,十殿阎王问案,一如人间的知县、知府、尚书,乃至皇上亲审。所见地狱景象,也以各
人所熟悉的人间环境为样本,中国古人所知的地狱中,没有非洲的黑人及欧美的白人。由于
时、地、风俗、信仰的不同,所见地狱也不同,佛说:「万法唯识,三界唯心。」地狱在众
生心内,实有其事,又不必尽同,既不可否定地狱的存在,也不必拘泥、执著于诸种有关地
狱传说的必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中叙述到堕地狱的例子也不少,早期是指犯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
破和合僧的五逆罪者,会堕地狱,例如佛的堂弟提婆达多及其伴党,堕入地狱,渐渐演变成
为凡是做错了事,不论轻重,都要下地狱之说。而在比丘及比丘尼律所见犯戒、破戒的过
失,仅有数条极重过失为不可悔。所谓不可悔,是指失去戒体而被逐出僧团,再受国法死刑
的制裁者;可悔则有对众人、对数人、对一人忏悔,及对自己良心的责心忏悔。而僧尼律中
处处都说:「犯过者当忏悔,忏悔则安乐」,又有说:「有戒可破是菩萨,无戒可犯是外
道。」并没有强调凡是破戒便入地狱的观念。 
  罪过又可分成戒罪和性罪,所谓性罪,是指造恶行为的本身就是罪,不论受戒不受戒,
犯了过必须受报;戒罪则是在受戒之后,增加持戒功德,倘若犯戒,便在性罪之外另加戒
罪。所谓戒罪者,是指持戒有功德,犯戒有罪报,持戒是对一切众生,所以功德无量;犯戒
只能对少数众生,所以破戒的罪过再大也不及持戒的功德之多。 
  受戒有约束的功能,悔过有洗心的功能。罪有轻重,犯了极重的戒罪及性罪者下地狱,
其他的轻罪,则随类受报,生于人、鬼、异类群中,都有受报的机会。由此可知作恶、犯戒
未必全下地狱。虽有一部晚出的《日连问经》,强调事事都可能下地狱,这在早期的《阿含
经》及律中尚没有见过,否则易于使人误会:不信佛不学佛还不至于下地狱,信佛学佛后反
而容易下地狱,那还有多少人敢来信仰佛教而学佛修行呢? 
  所谓「地狱门前僧道多」这句话,既非佛家语,也非道家语,而是在明朝之后,从一些
斋教的乩坛、灵媒的口中传出。斋教徒众都是在家人,他们剽窃儒、释、道三家的若干名词
和观念,似是而非地组成新兴宗教和秘密结社之民间信仰,因为他们是在家人的宗教组识,
所以,在排斥他教及吸收信徒的利益冲突之下,不得不跟出家的僧侣及道士,采取敌视对立
的态度,因而传出「道降火宅」的口号,鼓吹俗人修行容易生天得道,渲染捏造出家修道者
的困难、黑暗、腐败,宣扬僧道都下地狱的观念。他们在通过市井间的口耳相传,便成了一
句「地狱门前僧道多」的流行语,既可丑化僧道的形象,也可吓阻优秀的俗人出家为僧道。
然其既非出于佛经,自可不必介意。不过必须指出,这句口号乃是出于斋教徒的杜撰故事,
目的是为了侮辱佛道二教。 
  像民国九年云南昆明西边洱源县的几个斋教乩坛所著的《洞冥宝记》中,就极力指控僧
侣不守清规,捏造和尚堕地狱、受刑罚的故事。此见于中央研究院的宋光宇为一贯道护航而
写的《天道钩沈》三十页。宋氏虽未承认是一贯道的信徒,而该书凡是涉及佛教的和尚之
处,便采攻击、辱骂、尖酸刻薄的态度,否定出家修行者的道德价值,而一味地引述强调在
家斋教徒如先天、龙华、一贯道等所谓道亲之间的利乐,虽然引用了不少资料,但都缺少理
性的抉择,乃是出于一种情结的表现。从他的那本书中,可以领略到传教师的狂热气,却无
法想像他是一位中央研究院的学者。 
  须知:凡有人事,就有弊端,僧中难保没有破戒、犯戒的人,释迦制戒就是为了防范、
制裁、处理这些事件。儒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家的凡夫,在未修成圣贤之前
的修学阶段,因为不清净,所以要求戒,受戒是修行的起点,跌倒了再爬起来,犯了戒再忏
悔,乃是正常的事。斋教徒们,自己不愿受出家戒的约束,反而诋毁出家人持戒不严,并且
夸张出家人的犯戒罪行,其存心是显而易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2-5 10: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