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作为一种最早被人类掌握的自然力量,以其破坏力而被古人所崇拜,并且由此而走入了人类的战争。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古人缺乏有效的投射手段,而使火在战争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在早期战争中,用火来杀伤敌人,只能靠事先的埋伏而缺乏机动性。乐毅破齐时,齐将田单守即墨,曾用火牛阵大破燕军。田单挑选了一千多头牛,牛角上捆着两把尖刀,尾巴上系着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一天午夜,田单下令凿开十几处城墙,把牛队赶到城外,在牛尾巴上点上了火。牛尾巴一烧着,一千多头牛被烧得牛性子发作起来,朝着燕军兵营方向猛冲过去。齐军的五千名“敢死队”拿着大刀长矛,紧跟着牛队,冲杀上去。城里,无数的老百姓都一起来到城头,拿着铜壶、铜盆,狠命地敲打起来。一时间,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夹杂着鼓声、铜器声,惊醒了燕国人的睡梦。大伙儿睡眼蒙胧,只见火光炫耀,成百上千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已经冲过来了。许多士兵吓得腿都软了,哪儿还想抵抗呢?
7 F! X, b2 ~% G6 z. L+ W" a/ z% w' h+ X }
“火牛阵”或许是历史记录的最早在战争中主动使用火,但,此处的火是牛的配角,只起到驱牛的作用。主动用火进攻敌人而取得丰厚战果的,还属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东吴用艨艟(图)装载燃料冲入曹军水寨而获胜。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在水战中应用,并不是无时无地都可以使用的。
4 T* u0 o* Z$ c7 i% C
- J$ E( r u+ a3 ? f( h N8 H 最早的火箭一词,也出现在三国时期,而且是一种可以普遍使用的武器。在公元228年的三国时期,魏国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装上火把,当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进攻陈仓(今陕西宝鸡东)时,魏国守将郝昭就用火箭焚烧了蜀军攻城的云梯,守住了陈仓。"火箭"一词自此出现。不过当时的火箭只是在箭头后部绑附浸满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点燃后用弓弩射至敌方,达到纵火目的的兵器。虽然这种武器很简单,但是已经可以让火在战争中大显身手了。
. ^2 T5 U4 h1 }* v/ O7 s' J# f& y4 R" x/ [$ `
# Z+ l, Z+ L2 I+ @' y- ? 由此可以看出,发生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曹军还没来得及发明火箭,因此让诸葛亮白白检了个便宜。:) # Y8 }1 r) C% `* s9 a0 a
3 i2 E9 t4 ], p( J' Y% L+ b
火药发明以后,才有了和现代火箭类似的“火箭”。箭身上绑着火药包,点着引信后射出,飞到敌方阵地,爆炸、剧烈燃烧,来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人员物资损失。据记载,唐昭宗天佑元年(904)郑璠攻豫章(今江西南昌)时,曾用飞火攻城,这是我国目前已知使用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飞火是用弓发射的火箭,在箭杆上绑一火药团,点燃引线,用弓发射,以烧伤敌人。 ( s# O; W! H& R( X! q
+ e1 I3 Q! T$ |6 ?
宋元时期,我国的火器进入了第一次发展高潮,明朝时,是我国古代使用火器的最高峰,部队中使用火器的建制,已经和现代军队差不多,炮兵、步兵(使用火枪)、车兵(类似于现代战车)成规模建制。明朝火器的先进程度在全世界已经能算靠前的,火器在军队中普及率绝对世界领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