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18 09: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如晴空 于 2010-6-18 10:16 编辑
\# c- @' I7 F6 O! N z* r2 W+ ?2 L- Y" P9 \) |
回复 42# 心灵66 - h, ]0 Y; ^ _1 Y9 P5 ?( o
+ n7 j+ _; E) h, [6 ]! C% i' N/ _
$ z# f4 I" b2 ]4 q& o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 t: Y, ]3 U% o+ k+ j
9 B" ~! L( z5 Z" q6 d1 u达摩祖师东来,见梁武帝。梁武帝问「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 有何功德?」" v/ [' w& x0 C5 X) g4 C# j% l
达摩言:「实无功德!」" U' b/ e3 I8 k2 S6 v7 V
/ m/ ~6 N) c% K" y1 A; [/ g六祖惠能大师的解释: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变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 I0 i t8 F$ X* a5 X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5 |% D& a( w# k
- z2 b6 y- `2 ?# l# Y
我想这个故事很清楚的就说明白了什么才是“功德”……我们说行善积德,那么这个德在外,而功在内,所以行善本身就是修行,德高功才高,无德也必然无功……假行善的人大把,坏事做尽,行形式上的布施供养,念经诵佛,以为能以此交换抵消自己的业力,可能吗??不修自己这颗心,不约束自己的这些妄想杂念,毕竟是水中捞月……一场空罢了……
i9 `2 P$ b) W9 U8 n Y8 R7 O6 N/ F: {/ H. e( Y+ K
经书的作用就是课本,指向明月的手指,但是你能说手指就是明月吗?我们与其看着手指而幻想明月,不如顺着手指直接看明月,多直接啊……
7 X% R' t( |& i3 |' p7 c病的原因是业力所致,业力是因为无明,无明是没有智慧……就像我们没有上过学又或者是不懂法律,就会做很多蠢事,然后受到很多惩罚……这就是无明产生出来的业力……那么我们需要学习,这就是修智慧,那么自热而然就不会去做蠢事,受到惩罚了……那么我们学习的课本就是经书,老师就是佛菩萨……那么你自己想一想,有没有说读中学课本,高中课本医治好病的呢?如果有……那么是不是中学课本,高中课本也是经书呢?不是……那么到底是什么在作用,就是我们的心啊……/ J4 |. z& C$ d- K3 A( F
无论持咒念经,都要一心不乱……能念到这种境界,同样是“定”的功夫……那么业力会慢慢消除……
7 ^" z: B' G% w, w所以那个消业力的不是经书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修行啊……0 n( i/ S. ~! J+ Z
# p' L* Y: D, @$ a' ?
所以我当如何回答你呢??我只能说:“能也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