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字的本意就是杀戮。
) d9 s q, w5 i3 n 屠城的意义就是在攻破军队、瓦解围城后,大量的残杀。以下就常见的误会一一说明,非为传说中的屠杀必属杀光,而且只有针对人民才叫屠杀,或者屠城只是破城的意思,还有屠杀仅出现于军纪不良等谬论。
- H! L: i# b/ L0 U; @$ r. Y. \# C" w
一、屠非杀光 - h& y& U! _0 b. o9 g
( k# G! l/ p {, D0 f5 m& k! x' S 因此首先已经排除屠为全部杀光,否则也不会有「三屠」,一屠就已死光,何足道及二屠,乃至于三屠呢?正因一屠杀不完,所以二屠继续,二屠再杀不光,三屠再来等。 7 v; Q$ N+ r# e
* Q: ?+ b& p5 F Y" z0 K
屠杀的对象也不限平民,对于军队兵卒亦可为屠,《三国志.魏书.陶谦传》:「(初平四年)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其中「谦兵」指的就是陶谦的「军队」,死亡数以万计地死亡,不是只有陶谦的「人民」死亡数以万计;再结合《后汉书》,则为「(初平四年,曹操率军)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泗水为之不流。」可知曹操屠城,目标在打击陶谦军队。
4 k$ z* {. A3 k
/ @. l; P- b0 @ 姜维能「屠陇右」、曹仁有「屠宛」及孙权为「屠江夏」,屠字所指悉为「严重杀戮」,但非赶尽杀绝:
9 z) a4 ]$ v! z" T8 n. U
- l A1 E! k @3 b (一)陇右:魏明帝还二次下诏大赦,其中不乏使「陇右四郡及金城,连年受敌,或亡叛投贼,其亲戚留在本土者不安,皆特赦之。」陇右在战后还是有人残活,姜维并未屠光陇右。 0 k4 A7 K. Q" X
% ^! |8 c m$ Y8 H8 m) N (二)宛城:南阳宛城虽在曹操时被曹仁被屠城,但仍未杀光无人,后来曹丕还愤怒当地收入太少,逼死宛城官员,按「黄初三年,车驾至宛,以巿不丰乐,发怒收俊。」若宛城当初被屠毫无人烟,不要说当地不应太繁荣可期,也不会有后世的南阳人才济济出现,早就在曹操的时候被屠杀干净。
) Q9 t+ W& { T3 |" T( \* u7 `
1 C0 f, X" f5 O0 v% v% k) \ (三)江夏:孙权屠江夏后,「虏其男女数万口」而走,这「数万人」就是孙权屠城未杀光的证明,另外则是后来江夏太守有刘琦率兵驻守江夏,甚至有文聘带兵镇守江夏,还有孙权后来任命程普为江夏太守屯兵,若是江夏早被屠光,此三位江夏太守恐怕得自携人民赴任。
, d3 w1 }0 E0 k5 U5 U6 o9 H5 ]5 [5 S4 q
至于屠杀则不分平民或士兵,因为拿起武器的平民就可以视同军队,放下武器的士兵也不会变成平民。即使全死士兵,也算屠杀,曹操在徐州对「谦兵」(陶谦士兵)所作所为,正是屠杀。
6 j! ]5 |: g1 l1 X! O! q+ ~2 j! V9 c }3 b. F, @- ^
二、屠同破意 * z: b* ~8 ^( [7 N3 \
4 e8 m. r, [ F5 u) s2 @% R 至于屠城是否有攻城的意思,从攻、拔、陷、击及克等各式各样专门形容词而言,屠城之发生必发在已攻陷,与其说屠城在于攻陷,不如说屠城重在得手之后的杀戮,而且是像宰牲畜一样的残杀守城军民。 9 `) C1 D! ^6 }* |
; m" `) v: v9 ~" h! X (一)先破再屠
% P. U5 v8 D) e. F5 I7 J# J1 u' s9 K: G* \5 x" g5 e9 |
从《荀子》提到「不屠城」、《吴起兵法》之「可以屠城」及《吕氏春秋》的「尽屠其家」,均是重杀戮,虽然全有攻陷之意。不过屠城本来就发生于攻陷之后,所以屠城之前当然已发生攻陷。 % q! ^3 O' |) z. |( p4 w
, q e7 a" v# F& S/ c 孙权派「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所以先攻城,再屠城。
2 c a( M7 _- q6 d, d/ E0 M
# Z D6 [3 o" ^* L 江东「吴丞相军师张悌、护军孙震、丹杨太守沈莹帅众三万济江,围成阳都尉张乔于杨荷桥,众才七千,闭栅自守,举白接告降,吴副军师诸葛靓欲屠之。」也是先攻击,然后再欲屠城。
5 K6 j' Z" [: v/ k* ?5 A( y; ?
曹操在兴平三年「九月,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亦是先征吕布再屠彭城。 2 f: F i$ v, {# ?
# x# i' s9 j8 I, \3 s
夏侯渊「与诸将攻兴国,屠之。」同样也是先攻再屠。
, n4 y, J8 o* X, F% E) ]2 c2 B& F" D, Z I$ D5 V
怎会有先屠再攻呢?此为先后顺序。先攻再屠,比较合理。
/ d5 C" L) h; ~, j5 A C+ I
$ F X- T% y$ `4 ]3 K, k- B9 B (二)屠即破义
+ T# S: r6 s$ h. F q1 v; ]3 j; r6 }/ x/ U
《说文解字》:「屠,刳也。从尸者声。」又《广韵》:「屠,杀也裂也。」因此屠字的本意就是「剖开」,屠城就是把城剖开,当然就是「破城」之意;屠狗一定把狗分裂,与剖狗、破狗的意思相同。
: }7 d% Q& P; R
9 d( \) f+ i9 f0 z0 L; W6 v 屠城会不会只有攻城而无杀戮,若从战争不会不死人的角度,连攻城及围城都会造成伤亡,即使攻城、拔城也会有杀戮,何况屠城摆明就是多杀戮,而且是残忍的杀害无法抵抗者,所以用酷杀牲畜的「屠」字来形容。因此屠城会比攻城更富杀戮,围城可自损三分之一,连攻城军都死伤惨重,没有理由破城之后,守城军民反而发毫无伤。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