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8 14: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观点——$ O8 X! L) N/ C- o E
4 m5 V- f6 g4 Y$ E3 Y
史书的记载 暂定的名称
4 p- B$ I' h8 p2 @! N7 m3 W; e6 m: T( q% f- i
吕厚远等人通过对古文献的初步检索发现,罗布泊地区有两个地望不详的古代城郭,即注宾城和埒娄城,在地理位置和年代上可能与新发现的遗址有关联。4 G. t1 R2 O2 c. o4 _& V
9 y" o- t; b% z0 g( ?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对注宾城有这样的记载:“河水又东经墨山国南,又东经注宾城南,又东经楼兰城南而东注。”有专家据此认为,这说明注宾城与注宾河用的是同一名字,也说明了注宾城与西北边的墨山国和东面的楼兰国的相对位置。
s8 j3 F: [- B0 E8 c9 k) [, s
& X" }& W; Q# s, W: l2 {新遗址位置西北距营盘古城(可能是墨山国都城)约80公里,东距离楼兰古城约110公里。关于注宾河,根据先前著名考古学家黄盛璋先生的考证,他认为小河墓地西边的小河古河道,作为孔雀河的支流,就是注宾河。
, J* O8 }2 a8 C. D+ ^
3 {3 F! x$ m8 @; G$ F1 d“以河命城,或以城命河,这是古今一般的通理,从新遗址的年代、地理位置及古文献记录,推测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注宾城,是可以说得通的。”因此,吕厚远将新遗址暂定名为“注宾河古城遗址”。不过,他表示,最终能否确定,“还有待考古学、史学家们做进一步的发掘考证”。
' i3 I1 Q9 \& D3 U( |2 k, k, E
! n! ]* u& x5 e8 m: D/ [. D0 L4 A6 |至于历史上的注宾城多大的规模,多少人口,因何消失?这些情况目前还无从知道,因而显得神秘。" t+ M7 Q" C$ P: t9 N# l, v/ r" d
7 a7 `- J# x9 |# \! b/ y! n. l还有一个古代城郭叫埒娄城,与新发现的古城也有联系。文献资料表明,西汉神爵年间,西域都护府在今天的孔雀河三角洲“河曲”处,筑有埒娄城,并有军队驻守。“但埒娄城具体在哪,不得而知。那么,它有无可能是我们这次新发现的古城呢?也许,今后进一步的发掘考证会告诉我们答案。”吕厚远说。& d! v- S) Z+ a
: Q& y2 t r! Q3 ?7 R7 Y;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认为,根据年代、地理位置和文献资料来推测新发现的古城到底是哪个古城,是可行的。但他也认为,最终的结论,确有待发掘工作。“毕竟,古城大部分还被沙漠掩埋着。”9 ]2 r" ]0 M: W) S7 @ @ u4 |, N) R
9 i, I; U8 X3 q- A) _事件回放——8 L5 [ T! `& C
( y; ^* W/ x' F& V% z- a4 w! l5 \偶然的疑点 惊人的发现# r* \! y% A5 U; x) A
' ]+ A3 V5 |* H, C$ E+ I
2008年11月24日,吕厚远在家里用笔记本电脑调取小河遗址、米兰遗址、楼兰遗址等需要前往考察的遗址的卫星影像资料。
' t$ j _1 q Z2 }1 O9 S3 J5 g' d K$ i9 q! W. r4 E( K
在对小河遗址周围20~30公里范围进行高分辨率扫描时,他突然发现,在小河墓地西北方5~6公里左右,古河道西岸河曲中心部位,由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明显的白色条带组成的直角形,直角在东南,像一个反写的L形。) i9 z& I5 A l7 `! N3 V( t( S- k
! [9 u9 ?/ L) I
“无论近南北向还是近东西向的条带,都与风向控制的沙丘延伸方向和雅丹地貌分布的方向完全不同,南边的东西向条带有暗影,似有凸起,我怀疑是人工形成的!”- v. ^. t5 d' P# L
, U2 b5 u$ x7 x! `0 o" p
11月27日,考察队到达小河墓地遗址的第二天,考察队即向L形可疑点进发。向东走过沙漠,在离可疑点以西1.5公里左右的沙丘间平地上,考察队发现了纺轮、陶片、动物骨骼等,并发现两枚五铢钱。
2 d! ?9 G% i4 m; s( m% G* |
" o0 Z) W; {: F9 a. O到达可疑点后,首先看到的是一片面积几平方米的红烧土。向东出现一堆大小在10~20厘米左右的石料或石器。然后发现由红柳和泥土筑成的南边墙体一直延伸到东端,在中断墙体近顶部采集红柳枝样品。
5 e' R/ U# m; i K
( Y8 e3 l& ?2 V6 R( J东边南北方向的墙体只暴露了墙基的底部,宽约6~8米,由人工堆积的泥土构建而成,相对平坦。在墙体内侧,分布着断断续续的红烧土,在多处红烧土中发现木炭,在南端和中端红烧土中采集了两块木炭样品,另外墙体上及周围散布着一些陶器的碎片。
; V' j; |* j w8 d1 _$ M7 _" v% q) p
& ^2 G1 S8 z. j. M" @2 k7 g在北边的东西向墙体上,考察队测得墙体顶部宽6米。在西边分布着许多沙丘,没有发现西边墙体,证实了这个可疑点是一个由3个边长约220多米墙体组成的大型古城遗址,考察队将其暂定名为“汉晋四号遗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