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9 00: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跨过长江,让我们再将江东的孙权剖析一番。作为一个雄心勃勃志在天下的人,不能称霸天下也要开疆裂土,是碧眼儿的凌云壮志。仔细地分析吕蒙之前周瑜鲁肃甘宁等人向孙权提出的军事战略,就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的不约而同之处:都是认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而建议孙权先西取巴楚北定汉中,此后再与曹操决一死战(注2)。可见,全有荆襄进据长江,并西图巴蜀一直是江东的战略目标。从这个东吴版的隆中对来看,吴蜀盯上的是同一块蛋糕,利益直接冲突,本应是死敌。面对北方曹操的巨大压力,他们才结成了孙刘联盟。当赤壁后荆州几经反复落到刘备手里后,这个军事战略便与孙刘联盟的外交方针直接冲突。因此孙权对刘备的具体手段,也一直徘徊于外交和军事之间摇摆不定。然而,具体的手段虽然有商量,控制长江的大目标一直未变:当发现蜀汉表现出了与东吴的对立,荆州有失控的危险时,即使是鸽派的鲁肃也单刀赴会寸步不让,终于迫使蜀汉吐出了三个郡。同时,东吴的统帅大都英年早逝,孙权在他们互相冲突又变换频繁的外交方针难以取舍的情况下,一成不变的军事战略就成了他的不二选择。吕蒙的战略虽然违反了他前任鲁肃的外交方针,但却继承了前辈们的军事意图,这是能得到孙权首肯的内因。 4 a# F+ D/ W- W1 h) W, u* E
从外部环境看,东吴向外进攻的路线无非是两条,西面的荆州和东面的淮南。孙刘联盟后,既然无法对荆州动手孙权就自然地采取了以下的军事部署:自己亲率主力攻打东边的淮南,并一直以周瑜鲁肃吕蒙等最得力的大将坐镇西面的荆州。然而,出乎孙权的意料,曹魏在淮南合肥一带的防线一直坚固,逍遥津上张辽的“放肆”更是彻底打断了孙权的“胡思乱想”。东线攻打北魏无望的情况下,只有回到老路上来瞄准荆楚。因此,偷袭关羽夺取荆州这一战对东吴的得失可以分析,但究其动机,绝非一时之头脑发热见利忘义。
}& h. f' V6 Q9 X0 a从表面上看,北方的曹操在付出了于禁几万人马后一无所获,反而让东吴的孙权坐收渔利轻易将江陵夺取,无奈地吞下了一杯苦酒。然而,这杯酒的后劲十足,越品越甘美。首先,襄樊硝烟散尽不久后就引起了连锁反应,几乎完全补偿了曹操的损失:第二年的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七月,孟达因与刘封不和而叛蜀投魏,徐晃夏侯尚等人出兵击败刘封,上庸等地再次回到曹魏的手里。其次,最重要的是曹操终于做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事情:拆散孙刘联盟,并直接导致双方火并一场。黄初二年(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蜀主窥吴向三峡”,一年后便兵败“崩年亦在永安宫”。战术上蜀魏是鹬蚌东吴是渔翁,战略上则是弱小的吴蜀自充鹬蚌,两边都元气大伤时才回头是岸。然而,晚了,从此苦海无边,双方谁也再不能从曹魏这个本来就强壮的渔翁手里沾到任何便宜。下一次三国大的领土得失,就是邓艾钟会羊祜杜预了。写到这里,不由得回想起十九年前的一位天才军师的预言是多么准确:
: s/ C U8 v9 M; [! U' g6 }. z4 v9 A A' w% a
“六国萤萤,为赢弱姬!”
+ ?: _1 z$ `3 E. H: T% ]" c4 K7 y' z" m, x4 o5 _1 H$ Q! Q
注1 这并非危言耸听。举一个现代的例子,二战时zhong国被压缩在西南一隅时,不得不依赖通向印度缅甸的公路取得外援。然而,代价惊人:每向zhong国运送一吨物资,路上要消耗掉18吨!铁路出现前陆地运输成本之高昂,出乎大家的意料。 - b) W2 A5 t3 b1 e- n/ G
) P$ h$ [5 Z" D* v" l. }; k( G
注2三国志周瑜传:“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 鲁肃传:“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甘宁传:“今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於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於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