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关于“虚拟货币是否会冲击人民币体系”的口水漫天飞舞。上到教授、下到草根,无不粉墨登场。作为事件焦点的Q币一直强调自己的无辜。业界一度流行这次风暴背后有人推手。
口水过后,一地鸡毛。
尽管这场口水战中谁也没有受伤,但是也没有任何给整个产业带来些许帮助。专家、官方、教授没有给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对策与结论。好像这就是一场不甘寂寞的自我作秀。
腾讯在2007年5月份公开表示,关于Q币冲击人民币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真的解决了吗?
笔者认为:一个遮人耳目的托辞而已。
虚拟货币不是一次“口水仗”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的是互联网产业关于货币体系设计的制度缺陷,是互联网运营商们对货币经济学问题的集体无知。目前互联网所推行的“网络虚拟货币”的实践,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站在了一个错误的起点上。
如果不站在产业的高度重新设计虚拟货币体系,最终会因为货币体系的冲击葬送了整个互联网。
现在,网络大佬们需要补一堂关于货币经济学的课。
一、两个基本概念:网络人民币与虚拟货币
一直以来, “虚拟货币”被等同于“网络人民币”,正是这样一个概念混淆,才导致了互联网的虚拟货币体系的先天缺陷。
Q币要彻底解决“虚拟货币对人民币的冲击”的问题,必须先在概念上、然后在用户的账户上进行区分。
网络人民币:
是人民币的网络存在形式,它与现实中电子银行中流通的货币本质是一样的。千万不要当作是虚拟化的人民币,它是由国家发行的。无论它存在于哪个网站中,都仅仅是电子货币在不同帐户中的流转,而不是增加;
虚拟货币:
是由网站运营商自行发行的、在网站内封闭流通的一种支付与价值衡量手段。是因为网站运营与服务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货币形式。运营商发行虚拟货币时,直接增加了整个网站的货币存量;
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网络人民币不是虚拟货币,虚拟货币也不是人民币。如果把二者等同看待,那么就等于认同“网站发行虚拟货币就等于发行人民币”了,这是极其危险与致命的。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Q币一直通过派发Q币的方式刺激用户的行为,这实际上就是在发行人民币。
二、四个基本问题:
每个网站运营商都希望设计一个虚拟货币体系来刺激用户行为与交易,但很少考虑建立一个货币体系需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
1、 网络人民币账户与虚拟货币账户要不要分开?
2、 是否允许虚拟货币与人民币之间进行汇兑?
3、 如果允许汇兑,那么汇率是多少、怎么形成整个汇率?
4、 谁为发行的虚拟货币的价值负责?
如果这四个问题不能解决,那么网络虚拟货币体系最终会危害整个产业。Q币能回答以上4个问题吗?到目前为止,我们看不到任何可以信服的回答。
下面笔者将依次对四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可能的解决办法。
三、虚拟货币账户与网络人民币账户必须独立:
假设电子支付已经非常发达,可以非常轻易地覆盖所有的网络交易,这样一种状态下是否还需要虚拟货币?
答案是肯定的。电子支付只解决了支付本身,没有解决价值本身。互联网本身会生产出许多具有交易价值的“商品”,需要用一种手段来衡量与体现,人民币显然作不到。这就是网络运营商发行虚拟货币的初衷,而且在网站运营上我们确实需要这样做。
问题的关键词在于:虚拟货币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站内商品支付体系,显然不能等同于现实的货币体系,就如本币与外币不能在一个国家直接流通一样,二者需要兑换后使用。
我们得到的直接结论就是:用户在一个网站中必须有两个帐户,一个是人民币帐户,一个是虚拟货币帐户。人民币帐户的钱是用户自己从银行账户划过来的,是资金在不同账户之间的转移;而虚拟货币账户的钱是运营商发行的、用户通过各种“劳动”获得的,是财富的增加。
显然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账户。但是,目前的网络运营商不是这样做的。他们把用户的网络人民币帐户与虚拟货币账户合并为一个账户,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当运营商向用户增加发行一个虚拟货币时,就等于发行了一个单位的人民币。
当然,依托于传统的电子支付的网络交易,不存在这个问题,比如淘宝,用户只有一个电子账户;但是Q币账户不是这样。
如果Q币说已经解决了冲击人民币的问题的话,那么首先它应该是解决了用户账户的Q币中,哪些是网络人民币,哪些是发行的Q币,并把账户单列(这对Q币而言是个解不了的死结)。
而分开账户,仅仅是解决虚拟货币问题的第一步。
四、是否允许网络人民币与虚拟货币进行双向汇兑:
既然我们承认网络能够产生有价值的商品,那么作为网络商品的价值衡量与体现的手段——虚拟货币就有自己的价值,应该允许与人民币进行双向汇兑,这是对用户价值的一种最基本的尊重。
这里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1、建立汇兑市场:
有不同的货币,就应该有汇兑市场。目前虚拟货币不存在汇兑市场,直接就是虚拟货币的买卖。交易大部分是在虚拟货币体系之外。因为虚拟货币体系内不提供交易机制,只能寻求体系外交易,而体系外交易就衍生各种非法行为。
解决办法就是运营商在网站内提供汇兑市场,让人民币与虚拟货币在网站内进行汇兑;
2、 实行双向汇兑:
2006年关于虚拟货币的争论的焦点似乎集中在虚拟货币与网络人民币之间只要实行单向兑换,即只能用人民币买虚拟货币,反过来虚拟货币不能换成人民币,不会流向现实的货币体系中,这样虚拟货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就能解决虚拟货币对人民币产生冲击的问题。这显然是外行人看热闹:
1、 如果不允许反向兑换,那么有一天网站倒闭了,用户的血汉钱如何退回?
2、 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彻底否定了虚拟货币的价值,也即是否定了“网络服务能产生有交换价值的商品”这样一个观点;
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
运营商在网站内提供汇兑市场,货币兑换不在体系外进行,对现实的货币体系不会形成任何影响。合理的网络虚拟货币体系应该支持双向汇兑,这是对网络价值的一种基本认同。
五、网络人民币与虚拟货币的汇率:
如果允许网络人民币与虚拟货币之间进行兑换,那么就要解决一个基本问题:汇率。
实践中,运营商根本不曾想过这样的问题:在“虚拟货币等于网络人民币”的观点指导下,汇率在一开始就被固定为“1比1”(如1个Q币=1人民币),根本不存在什么汇率的问题。这是虚拟货币体系设计者的无知:直接把虚拟货币捆绑在人民币身上。
采用固定汇率会方便运营商对用户账户的管理,网络人民币与网站的虚拟货币按照固定汇率换算。不过,前提是运营商只提供换算,而不发行虚拟货币。在固定汇率下,网络人民币的存量决定了虚拟货币的存量。
如果在固定汇率的情况下,运营商发行虚拟货币存量,结果只有两个,人民币贬值或者骗取用户的血汗钱。网络运营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虚拟货币,就是发行了一个单位的人民币,如果虚拟货币发行量非常大,那么就等于直接增加了网站的人民币存量,这是毋庸置疑的。从大量的网络Q币交易行为看到,Q币的场外交易不是按照固定汇率交易的,而是低于(1:)交易的,这就是Q币的发行降低人民币价值的最好例子。
因此,如果网络人民币与虚拟货币帐户不分开,且采用固定汇率制度,那么虚拟货币的发行就是发行人民币。
但是如果把网络人民币与虚拟货币帐户分开,且实行二者之间浮动汇率制,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账户分开,虚拟货币的发行不会增加人民币存量的增加;浮动汇率兑换,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双向兑换,实现了虚拟货币的价值实现,并不增加人民币的存量。仅仅是网络人民币与虚拟货币在用户帐户之间的转移。
固定汇率制度下,运营商决定了虚拟货币的价值,一个单位的虚拟货币等于一个单位的人民币;但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交易双方决定了虚拟货币的价值。买者认为价格太高,虚拟货币不值那个钱,就会降低汇率,反之则反。因此汇率是由网站内的汇兑市场的买卖双方来决定,这样才能衡量出虚拟货币的市场价值。
六、谁为发行的虚拟货币价值负责:
在现行的货币体系中,任何货币的发行背后都有硬通货——黄金的支持,黄金储备的多少决定了货币发行量。黄金产量代表着世界财富的数量,作为财富价值手段与存在形式得到公认。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多少影响着这个国家的货币价值。黄金是一个国家对所发行的货币的一种责任。
那么谁为发行的虚拟货币承担应有的责任呢?
腾讯会为所发行的Q币承担回收责任吗?
如果有一天QQ倒闭了,用户需要把Q币按照当初的固定汇率(1Q币=1RMB)兑换为人民币,难道不合理吗?
合理,但是没有人可以要回自己的血汗钱。因为在网络人民币帐户与虚拟账户合并的情况下,腾讯没有办法知道哪些Q币是网络人民币,哪些是自己发行的虚拟货币,也没有办法知道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汇率返还给用户。
在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如果网站运营商不能为自己发行的虚拟货币承担责任,那么用户的价值就不可能得到保障,虚拟货币最终会成为一文不值得符号。在虚拟帐户与网络人民币帐户合并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对用户财富的侵吞;同时在一个网站本身的价值没有增大的情况下,虚拟货币的发行就会导致虚拟货币通胀,最终受损失的还是用户。
我们需要为网站的虚拟货币发行寻找一种价值依据,网站运营商可以发行多少虚拟货币,这些虚拟货币的价值用什么来体现与衡量,如果网站倒闭,网站运营商是否需要为虚拟货币承担责任?比如回收。
最好的办法是“让用户与市场决定”.
网络就是一个世界,这里有商品,因此需要货币;这里有交易,也需要货币。传统的货币系统不能替代虚拟货币系统,关键是两个系统之间的对接如何实现才不违背经济规律,不至于为整个产业带来致命的缺陷。
Q币,你解决了这些问题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