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471|回复: 3

1962解放军严惩印度 “反华大将”被勒令永久退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0 18: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2年10月至11月,中印边境战争在中印藏南边境地区爆发。这场战争在中国被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在印度则称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这场战争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争议,即使是战争爆发的时间:中方称自1962年6月起印军就向中国边防军开枪攻击,中国军人死伤数十人,而印方则称当年10月20日中国军队攻击印度,战争开始。 在短暂的作战过程中,中国军队在西段清除了印军全部入侵据点,在东段则进到“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据可查资料,中国军队全歼印军3个旅,另歼灭印军5个旅各一部,总计歼灭入侵印军8900余人。中国军队伤亡2400余人。但直到今天,这场战争仍令一些印度人耿耿于怀,他们自认为“是遭到中国突袭才失败的”。如今,回顾几位参加过对华战争的印度军官的经历,也许能让人更全面地了解那场不期之战。 ; Q- P$ ?, F1 Y2 I

3 y; `. C6 q7 t( p( J. i& d
9 o9 y: b8 e( y9 t' G* N5 U考尔:被不恰当运用的“战神”
. u/ X% q2 A7 ?; \: c" C0 W1 x( ?8 u0 O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期间担任印军前线最高指挥官的布里吉·莫汉·考尔中将(Brij Mohan Kaul),因作战失当,导致印军主力被解放军痛歼。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中国军队的手下败将早年还是“印度战神”。 8 q. `6 T% P5 A- {" e

. @+ A+ d. E- ]+ u+ c3 P考尔是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的远亲,1933年毕业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校,随后进入英印军东萨里团服役。1940年10月25日,英印军第8步兵师在密拉特组建,考尔担任该师第17印度步兵旅的中尉排长。
) L' v2 H! m9 o7 o  r. {8 I6 n$ |- w. m& }
1941年6月,考尔随部队海运到中东,参加进攻维希法国殖民地叙利亚的战斗。当时英国害怕软弱的维希法国会将叙利亚送给纳粹德国作为基地,进而威胁苏伊士运河。考尔自告奋勇,率突击队奇袭交通枢纽阿勒颇,没想到当地法军望风而逃,考尔一行32人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这座城市。英印第8师师长查尔斯·哈维火线提升考尔为上尉,给予他一个连的指挥权。
9 `0 x5 y7 P; j% d" D2 R0 z1 b0 z: g4 B5 Y0 s; Z
1943年10月,英印第8师来到意大利战场,作为英国第13军的主力参加了血腥的卡西诺战役。战斗中,考尔所部突入奥郎西山,在德军“希特勒防线”上撕开一个致命的缺口。考尔连队在没有公路的山区大显身手,在德军还没来得及建立新的防线前就穿插到罗马附近的7号公路,不仅直接切断了德军主力第10集团军的后路,更威胁到安齐奥地区的德军第14集团军侧后。最终,德军不得不放弃意大利中部的制高点--卡西诺山峰,接着撤出罗马。因在战役中表现出色,考尔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媒体还吹捧他是“印度战神”。 5 p- |. Y5 m, J4 N* F
9 _) [) f. {4 ~) o- f( J; b4 x
之后,出于对考尔的信任,盟军指挥部命令考尔连队护送最珍贵的佛罗伦萨艺术品。完成任务后,考尔又重回战场。1945年5月2日,考尔和9名士兵在奥地利境内接受了德国第1空降师1.1万人的投降。 1 I- j6 \" I- K5 J" b# C* x

0 ~' d! Z6 l) m) Y7 u# h& x$ S
& ^# A9 {9 u3 r6 _0 Q' S6 ^7 y1947年印度独立后,考尔加入印军后勤部队,因为那里的待遇相对较好,而考尔也需要挣钱给继母看病。顶着“印度战神”的光环,考尔在印军中官运亨通,没过几年就当上第4步兵师的少将师长。1960年11月,考尔率该师从旁遮普邦调往阿萨姆邦,负责“警戒”中国方向。第4师的防区涵盖东起缅甸,北至中国西藏,西至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的三角地带,面积约7万平方千米,从阿萨姆平原到中印边境几乎无路可通,前沿哨所多数时候只能靠空投给养。
: q: ]+ c! M8 E  t/ l# f7 c' w7 w$ \$ A, W
但傲慢的考尔积极推行尼赫鲁的“前进政策”(即蚕食中国领土),他组建了代号为“土斯喀”的“边境修路组织”,在中印边境大修战备公路。第一期工程是完成从提斯浦尔经邦迪拉、色拉通到达旺的380千米道路,沿途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山区,容易出现塌方。在考尔督导下,印军修路计划逐步展开,空军也提供配合,大批部队调进山区,但他们的弹药和装备受到严格限制。
1 `* W" w% A* h1 m8 v  K3 N- v7 k0 ~# s3 ^# t. M
1962年初,考尔晋升中将军衔,出任印度陆军参谋长。在新德里,他提出“昂卡尔计划”,计划沿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从兼则马尼到克节朗建立35座军事哨所,这无疑是公开向中国宣战,考尔强制规定在1962年7月底前完成这项任务。实际上,“昂卡尔计划”所建立的哨所大多只能容纳一个排,且给养全部靠空投,没有任何战术价值。但考尔倚仗尼赫鲁的支持,坚持不惜代价地向中国领土纵深推进。 : n# @  @7 A3 ^# u8 M2 T2 _: R8 w

' `4 w& e6 P2 k! B8 J1 A' n3 D0 L" ^“昂卡尔计划”终于激怒了中国,1962年10月,中印边境战争全面爆发。考尔主动要求到前线担任第4军军长,他不顾基层将领反对,强行越级下令第7旅前往克节朗河作战,结果导致该旅后来在数小时内被解放军摧毁。 6 A4 C  G* U8 p% E# O- u( E

; V3 t* r( @5 m% R- w1 y10月6日,考尔带着一帮参谋来到吉米塘,他们是第4军参谋长卡·卡·辛格准将、工程参谋马·阿·拉加瓦德准将、炮兵旅长奈尔准将、新德里作战处的桑吉瓦·拉奥中校和纳林德尔·辛格少校。考尔对第4步兵师师长表示,必须限时把中国人从塔格拉山口清除出去,最后期限定于10月10日。在作战会议上,部下和考尔展开激烈争论,下级对考尔跳过师旅首长去调动部队提出抗议。但专横急躁的考尔对此置之不理,并警告反对者如不服从命令,将受到军事法庭审判。
$ a& B% O: L& y, B3 t' {/ }; t  ~* `3 P% W6 Y
为显示自己无所畏惧,考尔还跑到前沿高地视察,以鼓舞士气。但这一切都挽救不了印度的败局,在中国军队的凌厉攻势下,印军3个主力旅在十几天内被打垮,另有5个旅被重创。战后,考尔被勒令永久退役并接受情报部门的调查,甚至被停发了退休金。 7 R3 t' ^  R- Z: D0 d! j3 ^

! b" U, l' V  K- N' ^
! i$ p" ?" w; H7 E8 u9 e1 U一位印度评论家指出,考尔只适合当中下级军官,绝不能让他升任团长以上的职务。但死硬的考尔后来在中印边境战争回忆录中一再为自己开脱,按照他的观点,印度之所以被中国打败,竟然是因为“印军投入兵力不够”。
  }- p0 r( G8 d( M1 g+ s/ A& x% g; w0 |& l: p& j4 u
达尔维:败军之将得到宽恕
& g: B' z4 _+ y5 X' ?# d/ }( y# \% a/ |$ }3 k$ R# ~6 z3 i
中印战争期间,印度陆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是中国军队俘获的最高级军官。但他被释放回国后,仍受到重用,还连续两次被提升。
# E; F7 ?9 `; v. m1 T8 [" N7 i$ z$ @; S& i; m
约翰·达尔维(John Dalvi),1920年生在伊拉克,祖籍印度孟买,1940年考入达拉顿军事学院,1942年毕业后被授予少尉军衔,分配到英印第17步兵师服役。达尔维第一次参战是在缅甸,他指挥的排一度陷入日军重围,不得不撤往碧琳河(Bilin River),但那里并非合适的防御地点,达尔维一行只好继续向锡唐河(Sittang River)撤退,途中不断遭到日军空袭和伏击。
' M# B0 K; ^7 i$ Z+ _& D' }' }! r6 q1 [
为甩掉日军,师长杰克·史密斯少将(Jackie Smyth)不顾数千印度士兵尚未渡过锡唐河,严令达尔维炸掉跨河大桥,达尔维不得不执行了命令。达尔维晚年回忆起1942年的悲剧:“只有不到1000人从日军包围圈里突出来,我们几乎把所有武器都丢了。”而在1944年日军入侵印度重镇英帕尔时,英印第17师一雪前耻,达尔维指挥的部队以巨大伤亡拖住敌人。7月,遭受巨大伤亡的日军率先撤出战场。 ; d+ ?5 `+ |8 k- c$ I5 v# Q
2 X- b# J7 [  e4 I# \3 b6 T
战后,达尔维晋升为陆军中尉,1945年初被调往英印第44空降师任排长。1945年5月1日,他率领一个廓尔喀排空投到缅甸仰光,不过他们没遇上敌人,原来日军已在几天前撤离了仰光。当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时,达尔维晋升为上尉连长,第44师师部要他带一个连空投到新加坡,解救盟国战俘。于是,达尔维连率部赶在盟军大部队之前接管日军控制的新加坡战俘营,并向当地市民发放救援物资。
$ L. _( J8 o- p; d7 L' x3 j; p
, E+ W) C! T" ~7 x
4 A; C1 {2 j$ D0 J0 w/ N- [印度独立后,达尔维在印度陆军中历任营长和陆军司令部参谋,1962年初出任第7旅旅长。该旅是中印边境东段的最前沿部队,下辖3个步兵营和1个步枪联队,还有一些小型炮兵单位,装备有76.2毫米迫击炮和75毫米山炮,总计6000余人。
( d) h" i5 C: D; ]% H" W) d
. ]1 |0 {% r& x$ L( }3 q& T1962年9月9日,印度国防部长克里希纳·梅农决定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进攻,目的是将“麦克马洪线”以北克节朗地区的塔格拉山脊变成实际的中印国界。紧接着,印度陆军参谋长兼第4军军长考尔中将亲自电令达尔维,要他把第9旁遮普营调往多拉哨所,第7旅其他部队也必须在24小时内采取行动,这次行动密码代号为“里窝那”。
' v1 u% s! K- q8 }8 Z2 r4 I
* c  I+ Y5 A8 y* U6 }' T& n9月11日,第7旅从达旺出发,徒步向克节朗山区开进。该旅在推进时遇到极大困难,首先是交通条件恶劣,达尔维不得不让部队把所有重装备都扔在平原上。其次是当地正值收割季节,印军征集不到民夫,他们只好背着全部给养进行漫长的山地行军,每名士兵负重近35千克。此外,由于行动仓促,印军官兵只穿着秋季作战服和帆布军鞋,3名士兵分享2床行军毯,这导致大量非战斗减员,冻伤和肺水肿十分普遍。
! C) t! O# a% l- q3 P# l* m- ~( S" o3 P' Z
先期出发的第9旁遮普营经过数天强行军,于14日到达克节朗河谷。此时,第2拉吉普特营、廓尔喀步枪联队、第6炮兵营和第34重迫击炮团的2个轻机枪排也到达龙布,距克节朗约6千米的章多成为第7旅指挥中心和后勤基地。 % ]+ I- h+ r  w2 C6 X' z

& @" v' T! J! h5 v5 Q# T考尔坚持在10月8日执行“里窝那计划”,命令第2拉吉普特营夺取塔格拉山脊西侧的雍错山口。达尔维准将对这个计划相当不满,因为这意味着1个没有炮兵掩护的营要在中国军队眼皮底下向海拔约4876米的山顶运动。达尔维拒绝执行考尔的命令。 . [: Q! t+ @) h& |

) W0 g" v  R$ L" K/ m面对下属的抗命,考尔生硬地答道:“勇敢无畏的步兵不需要炮兵掩护。”无奈之下,达尔维退而求其次,要求在第2拉吉普特营出发前先派一支巡逻队前往尺冬地区,为该营提供侧翼掩护,而第2拉吉普特营(缺1个连)定于10月10日凌晨发起攻击。 8 [5 K& A( ~$ K' O( I6 Y
' e2 b. ]4 H" X! p5 w. t8 k0 t7 a

3 B1 j$ \; z* K- K& b) K; k' @没想到印军巡逻队一进入尺冬就遭到解放军重创,达尔维请求考尔暂停“里窝那计划”,但考尔置之不理。10月20日,解放军发起反击,达尔维在开战一小时内就丧失对部队的控制,第7旅在解放军头半小时的炮击中就被击毙400多人,部队建制被完全打乱。8个小时后,第7旅彻底丧失战斗力。
4 O; z$ m# a2 @9 [; S1 L; [# [8 V) d& P- b" S' f& _% g6 U
达尔维和旅部直属人员在销毁文件后撤向东南方向的色奇姆。为避免遇上解放军巡逻队,他们躲进深山老林。10月22日清晨,耐不住饥饿的达尔维钻出山地,结果撞上整整一个连的中国战士,他只好束手就擒,成了战争中被俘的印度最高级别军官。 " D+ V8 v4 P! O- }5 Z$ ?& j3 c2 ]

* {- |3 F2 L; o* p' E
( e; {' g+ K; s# x达尔维被抓获时,已经66小时没吃东西,神智恍惚。解放军第419部队给达尔维安排一个单间住房,送上水壶和干粮,使他的情绪稳定下来。第419部队政治部主任魏克问他被俘后是否遇到什么麻烦,达尔维伸出戴着金壳手表和钻石戒指的手说:“你看,我的东西丝毫无损,你们真是一支文明的军队。”在中国收容所里,达尔维准将的待遇是最高的,每月还有两条香烟,半斤水果糖。 ) W) T2 q" S$ U( ?- i  I+ g" q
5 h# S: O4 s) b! B% D1 v" Q7 M
为满足达尔维等印俘军官希望了解中国的愿望,1963年4月6日至5月4日,中方以中国旅行社的名义,组织达尔维等27名高级军官前往武汉、南京、上海、无锡、杭州、北京等城市参观。为照顾印俘军官的面子,参观中的保障和联络工作均由中国红十字会出面负责,解放军代表只在印俘集中和遣返时出面,不陪印俘参观。中方接待人员也十分注意言辞,称印俘军官为某某先生或称呼他们的军衔,向他们讲话时称“印度朋友”,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解除顾虑。
: T5 t5 j; C/ v$ K; [! |3 f& G, W% U1 D* p) H' t
在上海,达尔维一行还到一位民族资本家的家里做客,达尔维对这位资本家说:“我原以为你们已经被革命了,没想到你们还过得这样好。??
9 x6 c) Z6 w  R  p$ i
7 m. B6 t) D% Y& \相对于已成“过街老鼠”的考尔,被俘归来的达尔维得到印度军方“宽恕”,他被任命为第15军准将参谋长,后又晋升陆军少将,出任达拉顿军事学院副院长。退役后,达尔维还撰写了一本名为《喜马拉雅失策》的回忆录。 3 @3 z1 b9 \9 q2 f/ [% C+ ]) x" ]

% I2 ^* U4 \" ?9 s. M5 Y/ t! x5 m1 F5 |
霍希尔·辛格:“长腿将军”难逃一死
& n6 n3 @9 ^6 L# T6 o9 [* k
, @( f: k  m- Y( t  l' i5 _& \! u1962年11月,印度陆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Hosier Singh)在逃跑途中被中国军队击毙,他是印军在战争中阵亡的最高级别军官。
" p: }0 @3 ~; N1 t; T0 K- F/ y9 ~3 c* _3 f& d4 G
霍希尔是印军中的后起之秀,1921年12月1日生于拉贾斯坦邦的焦特布尔,1944年军校毕业后参加英印军。不久,霍希尔少尉作为英印第7步兵师的见习军官走上缅甸战场。1945年1月,已是中尉排长的霍希尔参加缅甸中部战役,所部一直推进到伊洛瓦底江。 - a( `. X% |) k" a* L9 J4 d7 j) A
- h2 q9 b- b1 L. _+ ^' Q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辛格所在的英印第7师赶往泰国,解除当地日军武装,解救盟军战俘。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辛格最初服役的第7师后来在1947年印巴分治时分配给巴基斯坦,如今该师驻扎在白沙瓦。 0 M9 R! E  p5 O: W  H9 w
6 x7 |3 M( m% A" s1 ^1 K
虽然霍希尔在二战中表现得还算英勇,但他在中印边境战争中却让新德里大失所望。1962年11月,中国军队在“麦克马洪线”西端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方向发起反击,这场战役被中国元帅刘伯承称为“打头、切尾、斩腰、剖腹”之战。 ) \- |4 Z) V3 X5 u. i

7 I5 n4 q' l: r. v11月12日,“郭指”(山南军分区副司令郭志显)的4个连共400多人,从达旺东南向印军右翼的西山口迂回,在门巴族老人的指引下,中国军人经过3天急行军,于11月15日晚抵达申隔宗以东5千米处,歼灭了印军流动哨,然后继续沿着峡谷密林进行穿插。而此时担任西山口防务的印军第62旅却大多在围火取暖,毫无战场警戒意识。
2 c8 L9 e) ?" ~- z$ }
; C7 Q) M7 a6 G7 l* u
- p7 a1 Z8 {1 W# x11月18日,“郭指”部队成功到达略马东,切断西山口通向邦迪拉的公路。上午10时,印军第62旅从西山口后撤到略马东,正好落进中国军队的伏击圈,已当上第62旅旅长的霍希尔准将竟不顾手下死活,带头朝德让宗方向狂奔。 $ B* f3 E& F& q

6 r9 P, x# _- W) E! l“郭指部队”不肯罢手,他们首先击毁印军先头车辆,堵塞公路,然后以猛烈的冲击将印军第62旅残部打散。霍希尔无奈之下,逼着溃兵向中国军人控制的路边山头冲锋,企图打开南逃通道,中印士兵展开惨烈的白刃战,印军的战斗精神被彻底打垮。
1 I0 V" o) Q! L  F/ p* b% R
& t1 ~9 c1 P% [* u, ?/ X战斗进行到19日晚,绝望的霍希尔抛下部队,领着警卫人员沿小路逃往不丹,企图绕路逃回印度。但他的运气实在太差了,逃亡途中竟被3名中国士兵压着打,最终被击毙,中国士兵在检查尸体时大吃一惊,原来他们击毙了一名印度准将。如今在印度军中,霍希尔准将已成了“耻辱”的代名词,一些人还送给这位战死的将军--“长腿将军”称号。 4 X: _) b" b- A+ ~; H. {
% s$ q0 }5 d9 J2 ~  q8 {( g* T
夏坦与萨贝达:敢和解放军拼刺刀
$ B; l9 T3 Z$ }% n5 Q
7 \' }  k0 X4 H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失败后,印度政府为提振士气,特意为战争中的两名“战斗英雄”拍摄电影,吹嘘他们的“英雄事迹”。 : w6 E9 B. w) s$ X: v1 O
' J. w( K8 N: o3 M$ e
第一位是夏坦·辛格少校(Shaitan Singh),中印边境战争中是印军库曼团C连连长,该连下辖第7、8、9排。由于C连擅长山地战,他们被安排到楚舒拉(Chushul)的热赞拉山(Rezang La)布防,但海拔5000多米的热赞拉山顶峰地形狭窄,夏坦连长只能将部队以排为单位展开。 + O' ]" n/ k/ a7 c. T/ C
6 o: x" p* r0 V

! m: M" c( `1 R; a' s. K# j+ v11月18日凌晨,解放军冒着雨雪向热赞拉山发起突击,当时印军官兵都龟缩在一起烤火,而远方的印度炮兵借口视线模糊,拒绝为热赞拉山守军提供火力支援。印军C连的第7、8排防区遭到奇袭,第7排首先垮掉,一些士兵企图与冲上来的中国军人拼刺刀,结果瞬间都被干掉。夏坦紧急率部驰援,指挥手下用轻机枪、手榴弹和迫击炮阻击解放军进一步推进。5时40分,解放军的122毫米榴弹炮开始轰鸣,紧接着又有约350名中国士兵冲上山峰,印军第9排等中国军人进入90米的射程之内开火,峡谷里顿时堆满中印两军阵亡将士的尸体。 1 ~/ V+ f) J6 F6 ^7 _+ l$ R
, }6 I, `/ u0 J9 J  e( i! P

8 |  N( b# r. @" F0 U面对战局变化,中国军队迅速增派400人迂回到热赞拉山侧后进攻,印军第8排猝不及防,全排只有一个人活下来。夏坦少校也被中国狙击手打成重伤,但他继续留在战场上。随着解放军越聚越多,夏坦命令C连残部撤退,自己则和伤兵留下掩护,他最终被中国军队击毙。这场战斗中,C连123人阵亡达109人,14个幸存者中9人负重伤被解放军俘虏,只有5个人逃走。中国军队以恰当的军礼收殓了夏坦的尸体,11月21日中印停战后便将尸体移交给印方。战后,夏坦受到印度国内吹捧为“中印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
  p6 T1 ~  ?/ b, D0 m2 z  c/ l9 N/ i7 H  U3 w1 y. z
另一位是萨贝达·约金德·辛格中尉(Subedar Joginder Singh),1921年9月26日生于旁遮普邦的法瑞科,1936年9月28日,年仅15岁的萨贝达就参加了英印军。中印战争期间,萨贝达中尉在达旺指挥一个排。10月23日凌晨5时30分,中国军队向凡香格里拉轴(Bum La axis)发起反攻,试图夺取达旺镇外的制高点,而这个阵地恰好由萨贝达排防守。解放军连续攻了3次,每轮攻击都有200人左右,萨贝达排虽然勉强守住阵地,但所部也伤亡殆尽,萨贝达仍拒绝撤退。天亮时分,解放军发起最后一轮攻击,誓死拿下制高点,萨贝达排被打得只剩下几个人,连萨贝达都亲自拿起机枪射击。 : X. ?; Q6 K, x  _
$ X% F* ?, F, \1 V
战至最后,萨贝达排弹药耗尽,但萨贝达仍高呼:“没弹药就拼刺刀,绝对不能向中国人投降。”出于人道考虑,解放军暂停进攻,一名中国军官去和萨贝达谈判,劝说萨贝达放弃顽抗,因为他周围的印军早已逃之夭夭,继续苦战已毫无意义。 + G9 c  Q. s$ N* I  e9 t
4 M1 }. E; u# _6 S, \3 G$ ^
萨贝达中尉被说服,他带着3个人放下刺刀投降。因为受伤严重,萨贝达后来死于中国收容所里。他的一名战友后来回忆说,中国医生本想将他冻伤的脚截去,这样能救他一命,但萨贝达拒绝手术,他认为这样会影响他以后在印军中的晋升。
发表于 2010-6-23 17: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死的还是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2: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阿三不是中国的对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13: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印度人多死点就老实了,以后中国就该记住,一旦打,就往死打对手,让他们段时间没精力想别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3 09: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