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4 23: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军事实力上升的最好证明是上海抗战。由于种种原因,今天大部份人并不注意八一三是中国的主动。德国顾问团领导、总顾问Falkenhausen将军的传记和其他资料清楚表明蒋介石选择上海为与日本军事摊牌的地点。当时英国从上海发出的情报报告以及日裔学者入江昭在《剑桥中国史》都明确说明日方对中国的进攻措手不及。一个颇有些历史后果的小插曲是中国空军在日租界炸死了现代美国亲日游说势力的“教父”赖世和Reischauer的兄长。
6 M5 |. q S# l ~) ]5 n# j& h* R 笨拙的政治手段和欠佳的政治运气,再加上日本唯恐中国复兴,急不及待,使得蒋介石在七七事变后,已经没有内部政治回旋余地,中日战争遂无可避免。“京沪抗战”功亏一篑,说明中国即将达到可以抗衡日本的“临界点”。 5 ^$ z# G7 B& T( i3 X4 r
毫无疑问,在抗战之前十年中,日本的实力始终强于中国,然而关键是中国实力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日本。时间越长,双方的实力对比对日本越不利。法国学
+ l0 c, O6 Q& L, Q者Je an Escarra 断言,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对日本来说,已经晚了两年,对中国而言,却早了两年,故此旷日持久,僵持不下,真是一针见血的精辟之论。
% G! p3 Q# I( P- a总之,日本当时对中国军事野心的代价正在迅速增加(抗战的实际历史也证明这一点),相比的是英、荷等“老牌殖民主义”在南洋的实力日益衰弱。假以
4 Z5 s9 E( \5 H! N1 X% Y时日,缺乏自然资源的日本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其战略主次。和苏联交手的经历,充份说明日本“吃软不吃硬”。
6 A; |* h; B2 P4 q- I& j; w! [
, H/ Z' i: s. I' p6 `/ D5 w在国际上,随著实力的增长,中国将成为在远东抗衡日本正式盟国——英国 2 H$ U' S& K2 \5 \" B
的重要力量,这将使得德国慎重考虑在中日之间的选择。等到德苏矛盾爆发,中国更将成为两国争盟的对象。Escarra 已经预言,只要再有两年,中国就可以独力击退日本的全面进攻。中国如果掌握时间主动,等到欧洲战争爆发,不难在德、苏、美之中择盟,击败日本。总之,如果蒋介石有足够的政治能力或运气,将中日战争再拖延两三年,今天亚洲的政治局面将会完全不一样。某些细节固难拟测,但是下列要点可以大致肯定:
0 W, I' w$ I' s4 b( f" m2 H$ g$ e: G 中国不仅是联合国安理会有否决权的大国,更是全亚洲独一无二的当然领袖;苏联被迫交还外蒙古(包括唐努乌粱海); * [* R3 X( Z) h$ @
英国被迫撤出印度次大陆、马来亚和西藏、香港; / F' ?: E$ i+ K3 q' w
台湾(包括钓鱼台列岛)回归;
, D* {/ u% V$ z* b 朝鲜复国并保持统一,琉球复国;
, r. D% P& q. T, F5 P+ X. y5 _ 在南洋出现一个包含马来亚、新加坡和北婆罗洲的中文为主国家; * A9 j% n) _ Z8 t1 B
在东南亚其他地区出现许多如今日新加坡那样的独立中文城邦国;等等。 8 M( M6 i5 t# b1 z0 C: A
日本投降之时,不仅港九出现令英国毫无颜面的清一色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并因此被迫接受中国新一军驻港。据美国政府资料,新加坡的游行队伍打的是 ! g- N/ w* U3 {
大****”的标语(注意此处的“大”字)。由此可知中日战争的过早爆发,海内外中国人损失之巨。南海诸岛争议和印尼华人浩劫,只是其中两项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