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导过影史上最卖座影片《泰坦尼克号》的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最近推出一部纪录片,宣称发现了埋葬耶稣骸骨的“耶稣墓”。可是,他的这一说法立即遭到考古学界的普遍质疑。
) M- i ^4 A( Y+ m+ d" l8 F! H' Z* |7 e' ^5 Y _* |8 s
詹姆斯·卡梅隆的新作是一部名为《遗失的基督之墓》的纪录片,影片讲述了1982年晚些时候,托娃·布拉查(Tova Bracha)一家迁至塔尔佩约特一个简陋寓所后发现“耶稣墓”的故事。塔尔佩约特是耶路撒冷的一个社区,那里的车身修理店和非法娱乐场可要比各种各样的考古发现出名得多。搬进新居没几天,托娃·布拉查的几个孩子正在楼下丢弃的建筑废物堆中玩耍,无意之间发现了耶稣及其家人的坟墓。
- v+ ~* D4 c0 b$ D1 w3 Z K
4 q/ s! ~& B) l& V8 o0 K 当时,他们犹豫再三,最终还是走进了这座神秘的坟墓,从中发现了烧焦了的数卷《摩西五经》和装有一个古犹太人家庭骸骨的十个小棺木,这些骸骨的历史均有2000年之久,其中六个棺木上面还有刻字,写着耶稣、玛丽、约瑟夫和玛丽·玛德琳娜等人的名字。惊讶之余,布拉查立即给以色列文物局的考古学家打去电话,他们赶到之后,将坟墓重新封存起来,对骸骨展开研究。调查结果发现,这只是大约生活于耶稣同时期的一个古代中产阶层家庭之墓,过去几年,考古学家在这里陆陆续续地发现了很多此类坟墓。 . Y8 A* N" k+ g- A5 z8 z
) }. i: [* M v2 a3 x' { 两年前,以色列考古学家阿摩司·科隆纳(Amos Kloner)第一次发现了这座坟墓。但他意识到,坟墓及尸骨存放处——即装死人骨头的容器或贮藏所——虽令人颇感兴趣,不过考古研究价值不高。据科隆纳讲,在塔尔佩约特方圆两英里的范围内,类似“耶稣墓”的坟墓不下九百座。其中,七十一座刻有耶稣的名字。布拉查家人发现的“耶稣墓”只是其中之一。
& i6 Q$ H( l8 J9 S! \2 \6 U8 a$ t6 \( Q% B
科隆纳说,棺木上面的铭文仅仅是翻译过来的,因此存在众多疑问。在当时,耶稣是人们常用的一个名字,玛丽这个名字同样如此。但耶稣、约瑟夫·玛丽等名字确实与众不同,更别提拍摄者所谈到的耶稣之子犹大(Judah)了。然而,科隆纳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表示,仅仅因为一座坟墓上面刻有耶稣的名字,便将这座坟墓视作埋有耶稣骸骨的坟墓未免牵强。 ) W) g" C$ M) o' b
C$ c# S! k+ {# @1 d
《遗失的基督之墓》引发争议
9 e5 W) |7 B7 K0 X4 S/ U' n u, i( l5 t9 N6 ^! t9 O a
耶路撒冷人类学家乔·齐亚斯(Joe Zias)对卡梅隆纪录片批评起来更不客气。他说:“这部纪录片是他们混淆视听之举,试图让公众相信这是耶稣或耶稣家人之墓。但事实是它与耶稣没有任何联系。”齐亚斯还指出了其所认为的“耶稣墓”众多矛盾之处。例如,耶稣在当时是个普遍使用的名字,玛丽同样是如此。当时48%的妇女都不外乎玛丽、玛丽亚或希伯来语什洛姆齐昂两个名字。此外,耶稣家人个个穷得丁当响,而所谓“耶稣墓”的主人起码都是中产阶层。如果耶稣家人确实有几个富得流油,那么他们的坟墓更有可能位于拿撒勒,毕竟在新约中耶稣在那里度过了自己难忘的童年。
' S! l2 r' ~$ M \& C
9 z; p' C ~+ B0 r6 Y 《遗失的基督之墓》一片已经在基督教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动摇了《圣经》建立起来的宗教基础,即耶稣是一个终身未娶的单身汉,在十字架上被钉死,后来又死而复生。耶稣出生地伯利恒的耶稣降生教堂的神父彼得·鲍特罗斯(Peter Boutross)表示,有关“耶稣墓”的发现毫无根据。他认为,同之前以及今后可能拍摄的影片一样,卡梅隆的《遗失的基督之墓》仅仅是“否认基督教基本原则事实的企图。”他坚持认为,耶稣从未迎娶过玛丽·玛德琳娜,耶稣有子更无从谈起。
4 V/ m2 K- s6 {* i
9 O! Y" P$ ?8 v& O S6 ~. c “耶稣墓”被发现的故事在当地时间26日登上了以色列各小报的头版头条。相关消息也迅速传至“耶稣墓”的发现地——塔尔佩约特。当地人显得极为困惑,一脸迷茫,不清楚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此事。布拉查的态度同邻居们一样,如果成群结队的记者没有侵犯他们的私人空间,这条消息对他们来说倒也无所谓。 ; ]; {9 O! L G6 [! V; K
% y# c8 T+ s7 e3 d5 u6 G0 _, e 不过事与愿违,布拉查的一个邻居也因此按捺不住,拨打了报警电话,希望将记者们赶走。也许,他颇有礼貌地要求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将停在楼下街道两侧的采访车开走,以便让居民自由出入,安静生活不受外人打搅。布拉查说,到最后,“无论这部电影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只要它利于基督教,那么同样就利于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