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4 22: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4:袁绍训练“大戟士”扬名界桥- z9 N' _- p7 h$ S; H8 D; w0 p5 {
3 H, a( p+ a2 t& X 公孙瓒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还屯广宗,改易守令,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向应,开门受之。绍自往征瓒,合战於界桥南二十里。瓒步兵二万余人为方阵,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阵於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陷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义追至界桥,瓒殿兵还战桥上,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营中余众皆复散走。绍在后,未到桥十数里,下马发鞍,见瓒已破,不为设备,惟帐下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余人自随。瓒部迸骑二千余匹卒至,便围绍数重,弓矢雨下,别驾从事田丰扶绍欲却入空垣,绍以兜鍪扑地曰:“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入墙间,岂可得活乎?”强弩乃乱发,多所杀伤。瓒骑不知是绍,亦稍引却,麹义来迎,乃散去。6 ^/ q! Q% |* p$ J
袁绍讨公孙瓒,先令麹义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义兵伏楯下,一时同发,瓒军大败。! G& t, m! {% M0 Q
麹义后恃功而骄恣,绍乃杀之。
: H# O- @% {, O6 g5 ?/ U( P% F: u
8 D [3 A: a; v, R8 b ——(三国)王粲《汉末英雄记》% j$ r+ f) C o, G8 x5 w2 l
% i* s, F& F Q
$ T6 s* M! n9 D: I7 n
《汉末英雄记》对界桥之战的描写相当精彩。这场战役发生在初平二年(191年)冬天,地点是冀州刺史部清河国广宗县境内的界桥,即今天河北省威县境内。交战的双方是袁绍和公孙瓒。界桥之战是袁绍亲自指挥的战斗中打得最漂亮的一次,它对以后时局的发展影响深远。
/ I5 j" {- X" o* K, ]7 s 4 R& F1 L5 L, G% O% G+ i' A4 V
◎战前双方力量对比袁绍处于劣势9 A1 U) V1 y, h5 J
( M {8 q0 m9 L( [/ L
袁绍夺取冀州后立即向四面发展势力,他接手的是原冀州牧韩馥的地盘,大本营在魏郡的邺县。冀州是个大州,下辖九个郡国,约一百个县,日后曹操从袁绍手里夺取了冀州,让人把各郡县的户籍册拿来看了一夜,第二天兴奋得不行,因为他发现这个州的人口足可以征调出三十万军队。袁绍现在就拥有了冀州,他的势力突然增强了数倍不止。) H# U4 M2 W, l6 `
但是,袁绍刚接手时冀州并没有全部掌握在他的手里。韩馥到冀州是在董卓之乱前夕,时间并不是很长,他虽然担任冀州牧,但实际控制范围不及整个冀州。冀州东部的常山国、中山国和赵国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太行山区,这里是黑山军和匈奴人的活动区,黑山军类似于黄巾军,他们活跃在并州、冀州一带,势力很大,其较大的分支就有三十几个,动不动就能轻易控制几万、十几万人口,无论是韩馥还是现在的袁绍,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力很弱。冀州北部的安平国、河间国甚至钜鹿郡,处于和公孙瓒势力的接壤部,像河间国境内的易县一带,长期是公孙瓒的根据地。袁绍担任过渤海郡太守,在那里多少会有一些势力,但是袁绍不久前刚把渤海郡太守的职务让给了公孙瓒的另一个堂弟公孙范。 X4 _- s' f8 |, }9 F5 A7 s
袁绍之所以对公孙瓒服软,是因为在刚刚结束的磐河之战中他败给了公孙瓒。据《三国志•公孙瓒传》记载,公孙越死后,公孙瓒把怨气对准了袁绍,当时公孙瓒手握重兵,根本没把袁绍放在眼里,于是出兵磐河,找袁绍来报复。这时的袁绍还真打不过公孙瓒,他害怕了,把自己佩戴的渤海郡太守的印绶解下来授予公孙范。据《三国志》说,袁绍开始还挺天真,让公孙范“遣之郡,欲以结援”,但人家当然不会向着他,公孙范到了渤海郡立即发展势力,连破青州一带的黄巾军,但他帮的是公孙瓒。
- U* o8 I1 F' z K& K) g: k h 所以,袁绍真正能控制的恐怕只有魏郡、清河国等两三个郡国。从人马数量来看,韩馥经营冀州期间成果不少,他手下的人马有数万人,其中包括上万人的水军。韩馥手下的主要将领有麹义、张郃、高览、沮授、赵浮、耿武、闵纯等,除赵浮、耿武和闵纯被杀外,其他人都效力于袁绍,但是属于袁绍自己的人马却少得可怜,他在渤海郡时身边只有许攸、逢纪、陈琳这样的文人,他自己并没有嫡系武装。所以,界桥之战前袁绍手里不会超过五万人,还要分出相当一部分守卫邺县这样的据点,而他手里的水军主要用兵方向在黄河一线,在北部战场局限性很大,现在还派不上太大的用场。
" w8 x2 ^2 t2 E% W 反观公孙瓒可谓兵强马壮,不仅人马多,而且战斗力强。公孙瓒早年即组建了一支包括“白马义从”在内的精兵,人数多达数万人,后来刘虞主持裁军公孙瓒的人马一度被减到一万人左右,但紧接着黄巾军再起,朝廷和刘虞不得不重新启用公孙瓒,公孙瓒又来了机会。界桥之战前公孙瓒的总兵力应该在十万左右,作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公孙瓒经历界桥惨败后仍然能控制北方广大区域,刘虞后来发动十万人马与他决战,反倒被他轻易打败,这说明他的势力不会太小,尤其是在界桥之战前。
3 }9 d3 Z# }" a0 k1 Y9 x 对袁绍来说这还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公孙瓒还有强大的外援,那就是黑山军。袁绍在扩充势力的过程中与盘踞在冀州西部、并州一带的黑山军发生了冲突,袁绍派兵进剿,黑山军依托太行山区的有利地势与袁军展开游击战,袁军居然拿他们没办法。公孙瓒趁机拉拢黑山军,与黑山军首领张燕来往密切,他们结成了战略同盟,如此以来袁绍不仅要在北面用兵,还要考虑西面的敌人,要把有限的兵力分出一部分,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正是因为力量悬殊,公孙瓒要为堂弟报仇袁绍立即服软,但这仅是暂时的,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与公孙瓒迟早有一场恶战。现在这场恶战说来就来了。/ F7 V l# ~8 K( z6 ]; t
2 J- H3 Q( s5 d- P$ v0 Y
◎“讨袁檄文”里透露出有趣信息0 I" A" K% J+ R6 o: F, h# W
2 y, @ h- I1 _! l0 ~ 初平二年(191年)底,公孙瓒集结大军南下寻求与袁绍决战,临行前他专门发布了一份檄文。檄文就是公开的宣战书,为自己造势同时攻击、抹黑敌人。写檄文需要功力,因为不光文采要好,而且要有力量,要句句如钢刀。写檄文的高手如今在袁绍手下,他就是大笔杆子陈琳,但公孙瓒也不差,人家好歹也是卢大师的学生。公孙瓒的这篇檄文写得也相当有水平,跟后来陈琳骂曹操的那篇著名檄文有一拼。这篇檄文完整地保留在《典略》一书中,全文如下:
% y; ^6 P. o$ ?+ Z9 i “臣闻皇、羲以来,始有君臣上下之事,张化以导民,刑罚以禁暴。今行车骑将军袁绍,讬其先轨,寇窃人爵,既性暴乱,厥行淫秽。昔为司隶校尉,会值国家丧祸之际,太后承摄,何氏辅政,绍专为邪媚,不能举直,至令丁原焚烧孟津,招来董卓,造为乱根,绍罪一也。卓既入雒而主见质,绍不能权谲以济君父,而弃置节传,迸窜逃亡,忝辱爵命,背上不忠,绍罪二也。绍为勃海太守,默选戎马,当攻董卓,不告父兄,至使太傅门户,太仆母子,一旦而毙,不仁不孝,绍罪三也。绍既兴兵,涉历二年,不恤国难,广自封殖,乃多以资粮专为不急,割剥富室,收考责钱,百姓吁嗟,莫不痛怨,绍罪四也。韩馥之迫,窃其虚位,矫命诏恩,刻金印玉玺,每下文书,皁囊施检,文曰‘诏书一封,邟乡侯印’。昔新室之乱,渐以即真,今绍所施,拟而方之,绍罪五也。绍令崔巨业候视星日,财货赂遗,与共饮食,克期会合,攻钞郡县,此岂大臣所当宜为?绍罪六也。绍与故虎牙都尉刘勋首共造兵,勋仍有效,又降伏张杨,而以小忿枉害于勋,信用谗慝,杀害有功,绍罪七也。绍又上故上谷太守高焉、故甘陵相姚贡,横责其钱,钱不备毕,二人并命,绍罪八也。春秋之义,子以母贵。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以义不宜,乃据丰隆之重任,忝污王爵,损辱袁宗,绍罪九也。又长沙太守孙坚,前领豫州刺史,驱走董卓,扫除陵庙,其功莫大;绍令周昂盗居其位,断绝坚粮,令不得入,使卓不被诛,绍罪十也。臣又每得后将军袁术书,云绍非术类也。绍之罪戾,虽南山之竹不能载。昔姬周政弱,王道陵迟,天子迁都,诸侯背叛,於是齐桓立柯亭之盟,晋文为践土之会,伐荆楚以致菁茅,诛曹、卫以彰无礼。臣虽阘茸,名非先贤,蒙被朝恩,当此重任,职在鈇钺,奉辞伐罪,辄与诸将州郡兵讨绍等。若事克捷,罪人斯得,庶续桓、文忠诚之效,攻战形状,前后续上。”+ I5 _9 T7 Q* @; b. `( U
在这篇檄文里公孙瓒为袁绍总结了十大罪状,其中有几条没有实质性意义,比如说袁绍招来董卓之乱就有点打击的扩大化,袁绍本质上也不想制造出来一个专权祸国的董卓,这个责任应该由董卓自己来负。再如不努力讨伐董卓,这种不忠不义的罪名袁绍背负也没问题,但大家其实都有份。这份檄文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透露了许多有趣的信息。; w* O& |) [6 k6 [0 X5 g3 Y" z
比如,说袁绍是如何“矫制”封官的,檄文说他私刻金印玉玺,下达文书时要在封装文书的皀囊上印着“诏书一封,邟乡侯印”,据此公孙瓒认为袁绍是僭越,像王莽一样想当皇帝。这应该是真的,但袁绍自己不会认为这是“矫制”,这件事现在已经有了个新名词,叫“表奏”,不仅袁绍在用,包括公孙瓒在内的大小军阀们都在用。檄文中还大揭袁家的隐私,根据檄文爆料,袁绍的母亲是一名奴婢,一般的史书虽然说袁绍不是嫡出,但对他生母身份都没有具体交代,只有这里说是一名奴婢,现在看来这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却杀伤力很大,直接诋毁了袁绍的形象,就好比陈琳后来揭批曹操是“赘阉遗丑”一样。* k+ }% [* \3 P- p8 k
最有意思的是说袁绍重用星工一事,所谓星工可以称为星象学家,也可以叫做算命先生,袁绍看来特别迷信,他跟崔巨业等星工们“与共饮食”,也就是同吃同住,大事小情都要先看看天象才做决定,包括什么时间、抢什么地方都要先问星工。这应该不是完全没影的事,袁绍也确实重用过崔巨业这个人,对他的信任甚至超过麹义、张郃等将领,界桥之战后曾经让他担任总指挥讨伐公孙瓒。$ t# V5 d' p, ` O3 c' H7 n. ?
2 x9 u, Y8 A3 x! {- ~
◎“白马义从”在界桥全军覆没& `/ B- j6 q; B
9 T- j# c5 q# w# `; m+ w6 A1 i
《汉末英雄记》对界桥之战的全过程有精彩记述。据记载,公孙瓒携大破青州黄巾军的余威率大军南下,到达广宗县境内,袁绍属下的“冀州长吏”纷纷望风而降,“开门受之”。公孙瓒推进到界桥,这里还真有个桥,座落于清河之上,这段清河正好是清河国和钜鹿郡的界河,所谓界桥可能由此得名。此地已深入冀州数百里,距袁绍的大本营邺县也只有二百来里,公孙瓒逼到家门口,袁绍不拼都不行了。袁绍亲率大军迎敌,在界桥以南二十里处双方相遇,展开一场阵地战。
+ Y5 Q9 _! i9 G# C# \" X" F! _+ M 公孙瓒投入的主力有三万多人,其中二万名步兵,列成方阵,步兵的两侧是骑兵,各有五千人。在整个队阵的中间,是公孙瓒的最精锐的“白马义从”,这支部队一般有数千人。《汉末英雄记》说“白马义从”也分为两部,整个公孙瓒这边是“旌旗铠甲,光照天地”。而袁绍一方阵前仅有八百名步兵,步兵之后是一千名弓箭手,再往后是“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阵”,这个说法有点不确切,袁绍拿不出数万人来,应该是一到二万之间。
8 U/ ^( S' _' _% ]6 d! i5 o4 Q 战场形势一目了然,公孙瓒并没有把袁绍放在眼里,他以为此战必胜,但他不知道袁绍为此战专门操练了秘密武器,就是那列于阵前的八百名步兵。这八百人由名将麹义亲自率领,《汉末英雄记》说麹义久在凉州,很熟悉羌人作战风格,他手下的兵都是“骁锐”。这还不算,为了对付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他们还专门演练了阵法,打制了对付骑兵冲击的利器,这种武器他们人手一把,只是现在都隐藏在盾牌之下,没有拿出来。他们的盾牌也是特制的,用皮革蒙面,可以抵挡敌人的弓箭,而且很大,可以把整个身体都隐藏在下面。
$ N$ N( l$ c6 p1 H, l% { 公孙瓒下令攻击,数千名“白马义从”呼啸而出,而麹义这边的八百步兵都“伏楯下不动”,双方距离只有数十步之遥时,他们“同时俱起,扬尘大叫”,原来这些家伙手里都准备着许多土,扬洒起来迷了人和马的眼睛,让“白马义从”措手不及。同时,他们手里的家伙也亮了出来,这是一种大戟,长且坚硬,前面还带倒钩,专门钩敌人的战马,“白马义从”纷纷倒地,侥幸冲过去的,突然发现后面有上千名弓箭手在伺候着,乱箭如雨,“白马义从”就这样在公孙瓒的眼前全军覆灭了。
! [/ m: k; R, p/ K8 y4 S% r 此战袁军临阵斩公孙瓒所任命的冀州刺史严纲等以下一千余人,公孙瓒大败,率步骑奔走,来不及回到自己的大营。麹义等人追击到界桥,公孙瓒负责殿后的部队集中到界桥附近与麹义交战,又被麹义打败,袁军攻占了公孙瓒的大营,拔了营门口的牙旗,负责留守大营的人马全部散走。" l: I6 T! Q0 [7 J6 n
袁绍率军跟着杀过来,快到界桥附近时,看见公孙瓒已破,放松了警惕,下马在此设帐,身边只有“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余人”,这个“大戟士”是袁绍给起的名字,就是阵前力破“白马义从”的那八百勇士。正在这时,危险突然发生了,公孙瓒部有二千骑兵突然杀过来,把袁绍等人围了数重,“弓矢雨下”,情况万分危急。袁绍手下的别驾从事田丰扶着他要到一处土墙下躲避,袁绍不干,他把自己的头盔摘下来了扔到地上,袁绍说:“大丈夫应当战斗而死,躲到墙后面算怎么回事?”袁绍指挥身边的弓箭手还击,强弩乱发,杀死不少敌人,幸好这些敌人不知道袁绍就在其中,眼看攻不下来就撤退了,闻讯赶来的麹义前来增援,袁绍才脱险。2 s, ]* P9 |: Q( r2 o4 t9 l
* d2 w, X9 N+ L, ?! H ◎界桥之战被史书有所忽略( w2 B; }0 o- W; D1 F/ s: Q- c7 i
7 v- C" V. A( o% H 界桥之战是以少胜多的精彩战例,它最精华之处在于以少量步兵战胜重装的骑兵,在此过程中弓弩发挥了强大的威力。弓箭的杀伤力很强,很早便投入战场,但弓箭的缺点是不能连发,射击密度有限,对于急突而至的骑兵往往无法阻挡。“白马义从”驰骋疆场的秘诀就在于速度,他们急驰而来,距离太远弓箭够不着,进入射击范围时他们已经到了眼前,弓箭手往往来不及换箭就被骑兵斩杀。
! x- `" \* v4 p5 l, g) L% B7 K# v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还有一招,他们能在马上射箭,所以即使防守的一方以弓箭还击,也属于对射,如果在阵前用步兵还击,则成为他们的活靶子。为了对付“白马义从”的速度和弓箭,袁绍和麹义反复演练,先以“大戟士”携皮盾列于阵前,敌人冲击射箭不去管它,用皮盾保护自己,待到了跟前时突然跃起,又是洒土,又是用大戟乱钩乱扎,先对“白马义从”造成杀伤,并破坏其阵形。随后袁军埋伏的弓弩发挥了作用,为解决弓箭不能连发的问题,后来出现了弩,这种武器经过不断改良,逐渐加强了力度,袁绍埋伏在“大戟士”身后的是“强弩千张”,瞬间便有密集的箭雨射出,“白马义从”来不及冲到袁军步兵跟前便纷纷落马了。( D9 \" ~# U. S4 g
“白马义从”是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他们跟着公孙瓒四处征战,从来没有吃过败仗,他们的瞬间覆灭彻底动摇了公孙瓒的军心。其实凭实力而论,即使没有“白马义从”,公孙瓒仍然占优,袁绍要想取胜也很难。但公孙瓒此时军心已乱,转眼溃不成军。公孙瓒在界桥惨败完全在于自己轻敌,不了解敌人的招数,在初战失利的情况下又没能组织起有效反击,所以大败。3 U( H5 s8 X6 n+ H1 j& i
这场战役不仅精彩,而且改变了北方的势力格局,战前公孙瓒一支独大,刘虞和袁绍次之,袁绍在与公孙瓒对抗中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界桥之战打击了公孙瓒的上升势头,为袁绍挽回了关键的一局。
# I1 ^2 v2 y1 e) y9 z 但这场战役无疑被史书忽略了,《三国志》对这场战役的记载仅有十几个字:“绍军广宗,令将麹义先登与瓒战,生禽纲。”《后汉书》对界桥之战记述相对较多,但几乎全文照录《汉末英雄记》。对界桥之战的忽视,除了《三国志》等史书在政治立场上更倾向曹操而贬低袁绍之外,还在于界桥之战后没有立即形成袁绍在北方独大的局面,袁绍与公孙瓒转入拉锯战,袁绍后来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消灭公孙瓒。从这个角度看,界桥之战就不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夷陵之战那样具有转折性和戏剧性了。
0 f7 i' }" ], t$ T 而为袁绍立下首功的麹义,却没有落到一个好结局,根据《汉末英雄记》等史书记载,麹义后来被袁绍杀了,原因是他“恃功而骄恣”,袁绍杀麹义不知在何时,史书对其中的详情没有记述,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4 ?6 m' d# T8 X3 X8 U; i: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