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7914|回复: 31

《汉末英雄记》三国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2 12: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的话
. i0 i! J9 V4 ~# u. ^  9 S; l& R/ ]7 ]! Q$ _" T  V! g# T
  在写作《曹操秘史》(天涯原贴名《曹魏帝国》,全三部,第一二部已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第三部即将出版)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几乎全部关于三国魏晋的史料,除《三国志》、《后汉书》、《晋书》、《华阳国志》外,其它如王沈的《魏书》、元行冲的《魏典》、鱼豢的《典略》、张勃的《吴录》、韦昭的《吴书》、孙盛的《魏春秋》、司马彪的《九州春秋》、丘悦的《三国典略》、虞溥的《江表传》等等也都是必看的内容。这些史书大都散佚不全了,有的因裴松之引录而留存下来,有的散落于各种典籍中。这些史料虽然散漫破碎,有些可信度还存在问题,但它们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历史细节,为我们了解历史事件、解读历史人物提供了难得的补充。
  T. G) z1 Q; F, j  在这些史书里,《汉末英雄记》无疑是特殊的一部,它的作者王粲是汉末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他出身名门,得到名师的指点和提携,自己又绝顶聪明,记忆力惊人,文章又写得好,同时他也是曹操的近臣,得到曹操的信任,与曹丕、曹植等人友谊颇深,出于这样个人天赋和人生阅历,由他写作的汉末历史一定既多彩纷呈又弥足珍贵。; k7 ~( w7 q+ f7 @
  王粲写的这部史书,在隋唐时人们还可以看到其全貌,全书大约10卷左右,总字数应该在5至7万字之间。但到宋代这部书就看不到了,《四库全书提要》称明朝王世贞杂抄诸书辑佚一册,记有44个人的事迹,以后在《说郛三种》、《广汉魏丛书》以及《黄氏逸书考》等丛书中有辑本,今人俞绍初校点的《王粲集》中,在前代辑佚的基础上又广搜博征,加以补充,是目前能见到最全的版本。现在,《汉末英雄记》尚有佚文1.2万字,约相当于原书的五分之一,涉及人物共56人。这些人包罗广泛,既有曹操、刘备、孙坚、袁绍、袁术、吕布、公孙瓒、刘表、刘璋、张杨这样的割据群雄,也有董卓、李傕、郭汜、杨奉、胡轸这样恶名颇多的军阀;既有刘虞、张俭、王匡、凉茂这样的名士,也有周毖、伍琼、臧洪这样的侠客;既有天下知名的风云人物,也有像李叔节、关靖、刘子惠、赵浮、朱汉、尚子平、韩珩这样的小人物;既有成功的典范,也像丁原、韩馥这样的悲剧英雄;既有武将,也有像孔融、逢纪、审配、郭图、向栩这样的文士。其所记录的事迹重点在董卓之乱后到赤壁之战前,也就是王粲生活的主要年代,对王粲来说,《汉末英雄记》就是一部汉末历史的“口述实录”。" w7 ?! j: p' Z9 J
  《汉末英雄记》最晚写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王粲于这一年去逝的,那时曹操还在世。这部书写成60多年后,陈寿才开始撰写《三国志》,又过了160多年范晔才开始撰写《后汉书》。《汉末英雄记》如今只剩五分之一,仅用这些散篇与上述两部史书进行对照,就会发现《三国志》、《后汉书》直接引用、移植有时甚至照抄《汉末英雄记》的地方就有很多,如果《汉末英雄记》全部保存下来,我们会发现《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书还有更多事件出于《汉末英雄记》。/ b; z) S1 T* ^% c$ D
  《汉末英雄记》得以在后世流传,说明曹操、曹丕这些当事人极可能看过这部书稿,这部书没有因为妄言、诽谤而被禁,说明曹操、曹丕对其中的事件、情节以及评论有过首肯,是经过当事人审查的“口述实录”,这一点就更难能可贵了,这也是更值得我们细细推敲、慢慢品读的地方,从中我们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U6 Y$ V8 |/ j: U2 s5 [. {
  可惜的是,这部书的大部分已经看不到了,剩下约五分之一的文字也支离破碎,就像一件被打碎的精美瓷器,被历史的风尘湮没,其碎片被流沙吹散,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很难关联的瓷片。但是,从这些碎片里我们仍然能够领略她的神采、她的美妙,为了更好地欣赏她、还原她,有必要进行一番大的修复,从同时代其它作品里撷取素材,进行对接、拼装和修补,让她重新焕发风采。
2 x% {# ~! R7 T/ ^* ~7 m" U  这就是我重读《汉末英雄记》的初衷。本书参考了《说郛三种》辑本、《广汉魏丛书》辑本、《续修四库全书》中《黄氏逸书考》辑本以及中华书局《王粲集》辑本,为便于解读,对条目按时间顺序进行了重新调整,全书大约16至18万字,分为40节,目前已完成三分之二,自即日起在天涯煮酒论史连载,每日一节,敬请关注,并欢迎批评指正。* K$ g/ t4 {- ]
  特此说明。+ c9 b+ e; V: m8 H% y8 I5 a0 o
  
( ^( t1 A+ P9 _: l# M2 o0 S; `2 B6 F  南门太守于北京
/ f6 e6 n& d5 o  2010年4月18日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摸金校尉1983 + 2 ???é”????è??è?????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12: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12: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末英雄记》里的三国往事目录+ v* y1 P7 V/ ~6 E- ?
  
8 I  t. i9 K0 e: Y) O- @: b  00.汉末的口述实录(代序): K8 [% ?1 ^7 ]! `
  01.袁绍:由“带头大哥”到“漂亮的草包”
+ Y3 a  b5 f# W% E  02.董卓是怎样炼成的
5 P9 L' s. G5 s: I4 A$ D/ m$ |9 r  03.汉末几大外戚全部遭灭门% S# V: S4 T, C% J# h4 N* |' L8 k
  04.董卓喜欢煮活人) d3 _' s( B$ ?; \% x
  05.丁原被杀的真相
! Z: [8 J3 Q! P  06.当野心家遇上野心家
2 ]7 p/ T; J! ?2 Q/ L  07.武人最终斗不过文人
8 k( M' M/ Q8 C( l1 L  08.刘备和曹操一生相知相斗+ [. e$ a4 J0 P! A) O( K8 m' |5 l
  09.让曹操一生耿耿于怀的事7 x( p& ?& {1 `0 b% u; v
  10.胡轸:被忽略的急性子将军
4 S- \( q) N3 g6 v9 n  11.孙坚死于脑外伤6 d" U: Y3 o/ ]) Q  M) G5 n
  12.汉末劲旅“白马义从”2 l2 X  w, U# ~: Q6 Z
  13.韩馥:朝廷“下派干部”的失败范例0 c/ f1 y0 |: X2 d" p" O7 P
  14.界桥之战堪称经典, E7 s6 U' q5 E1 v
  15.刘虞:仁者未能无敌: g* y. J% s$ k  v' \) g; M
  16.公孙瓒临死前搬到塔楼上办公- t1 M0 I$ g9 J- U
  17.公孙瓒败于没有顶尖人才; n2 \6 V, t2 Y# W$ h4 C( `$ ]
  18.悲剧英雄臧洪4 {  s1 V1 `# ?% u) n; M
  19.董卓死前马不行风不起
% f: O: o& ~& W  20.董卓死于并州军人的内讧
- i7 M) ?* [( q9 ?1 g+ `7 a  21.袁绍被吕布吓得关城门
' ~0 _6 `. r6 H7 y  u( k2 G3 u  22.黑山军是袁绍的梦魇$ i+ a$ k1 w0 i! [" ?! y( J, v
  23.袁绍与匈奴人的特殊关系
: v% k- g8 \  `# i' J1 C$ S* e! P& q  24.审配犯下大错但死得壮烈
' p) r% f9 i4 k# M" Z# |  25.袁绍手下能人太多反成祸8 v, s3 t/ `6 \
  26.刘备贪小便宜吃大亏6 g2 F' D2 S2 V4 R9 l1 {
  27.曹操与吕布有过政治蜜月期
& b9 |8 N3 z! [% K  |  28.袁术称帝逼得盟友都翻脸
* }4 q5 {. ~3 x) t$ {5 q2 H. W  29.一代英豪陈元龙7 O5 `- t: m/ [2 m* m! `) I; O
  30.刘备差点下海当渔民
1 p3 \; p: [* A5 C2 ^8 ?  31.吕布明知陈宫谋反却不敢追究; u6 @, P. h. w
  32.吕布是被勒死的
1 P+ E9 `! s  a0 d# d7 `  33.所向披靡的“陷阵营”
  _9 O2 N6 B% o* E3 w- z1 f  34.袁术志向最高结局很惨9 g2 @$ W+ Y2 N6 j" F! G! a& K; p
  35.曹操的舞蹈才能
4 q, w; o" }) w- u) F2 o  36.刘表能成为一个好宰相4 a5 L8 |& s2 U' |, \- n9 K! C
  37.刘焉生猛,刘璋软弱
3 o% C% r7 U, d: N- M  38.汉末最后一个“愤老”
5 w2 Q1 e5 `- v( \( m8 ]8 P  39.究间在赤壁发生了什么?
+ P3 f& c  n0 Z9 ^1 A# @  40、《汉末英雄记》里的其他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12: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末历史的“口述实录”(代序)7 |# e% C$ a3 ?. B
  
. [& z8 S! x7 T. e  《汉末英雄记》又名《英雄记》、《英雄交争记》,它是我国第一部以“英雄”为主题的历史专著,作者是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王粲是一个特殊人物,他有着特殊的出身和经历,作为一名有个性的文学家、诗人,同时又是那段历史的亲身经历者,他写的《汉末英雄记》有着与一般史书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史料价值,是我们解读汉末三国历史不可缺少的文本,但这部书从宋代开始便散佚了,保存下来的部分因为支离破碎而难窥其全貌,因而常常被人们忽视。
1 y# r7 b, @( E( R; l1 b  ; Q& z2 K& ^- [" |# R0 M8 E
  ◎名门之后又得名师指点才华卓著
5 P7 g1 ?' t4 ~  + K2 ~9 m/ e7 `  a1 Y& ]. o8 I  y
  王粲(177-217),字仲宣,东汉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邹城)人。山阳郡的王氏是一个名门大族,他们虽不如汝南袁氏那样“四世三公”,但自王粲曾祖起也都是朝廷的重臣。王粲的曾祖父王龚在汉顺帝时当过太尉,祖父王畅在汉灵帝时当过司空,太尉和司空都是三公之一,比“正部级”的九卿还高,王粲的父亲王谦当过大将军何进的长史,这个职务类似于秘书长。出身在这样一个世族家庭,王粲从小就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0 q  v6 C8 t% L  q  王粲生活在东汉王朝即将崩溃的前夕,即“汉末”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权不稳、思想文化激荡起伏的年代,王粲没有延续父祖一辈走过的仕途,而是被裹胁进历史的洪流中。他十七岁左右来到临时首都长安,他虽然其貌不扬,“年既幼弱,容貌短小”,但仍引起了大学者蔡邕的注意,据《三国志》记载,蔡邕听说王粲前来拜访,立即“倒屣迎之”,并向来宾郑重推荐,蔡邕成为王粲的老师,蔡邕向大家宣布自己死后,家里所有的“书籍文章”都赠予王粲,显示出蔡邕对这个晚辈的超乎寻常的器重。但是不久之后即发生了长安之乱,王粲目睹了凉州军人劫掠百姓的惨象,之后流离到了荆州,在那里前后生活了十几年。赤壁之战前夕,荆州被曹操占领,王粲加入曹魏集团。
4 T$ O2 g1 ^/ \7 o  统治荆州近二十年的刘表也是山阳郡人,他也是王粲祖父王畅的学生,由于这种双重关系王粲到荆州避难,并得到刘表的一定照顾。但是,在荆州期间王粲并不得志,他的身份只是一名普通幕僚而已,表面原因如《三国志》所说是刘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刘表“非霸王之才”,他“外宽内忌”,不能纵观大局,缺乏远大志向,选人用人还停留在清议、容止、品藻等传统标准上,不能像曹操那样与时俱进地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对各类人才兼容并蓄,广泛吸纳。4 Z) K- b* H1 r4 l* S- s3 d, b
  寄居荆州期间王粲写下了《七哀诗》和《登楼赋》等著名作品,奠定了他作为汉魏时期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的历史地位,被《文心雕龙》称为“七子之冠冕”。对一个作家来说,通常最不得志、最苦闷的时候才是他诗情文情最勃发、创作力最旺盛的时候,王粲就是这样。《七哀诗》里的悲怨之情、人伦之忧,《登楼赋》里的困顿苦厄、抑郁绝望,都是他人生追求和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的反映。
/ \- X( k8 E# j; G% s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挟北征乌桓大胜的余威南下荆州,开始了他统一江南的漫漫征程。此次南征尽管结局已被历史定格于赤壁的那场大火,但其初期进展却颇为顺利,曹军挥师南下,刘表病死,据《三国志》和《文士传》记载,在刘琮思考是否投降的问题上,王粲立了功,曹操平定荆州后大封十五名荆州人士为侯,其中就有王粲,这样王粲不仅是“建安七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成为政治地位最高的一个。: Y  F9 B" s3 Z$ a
  
6 l" N* t5 Q5 y  ]$ `+ _0 c& N& Q  ◎长期在曹操身边任职亲历重要事件
  l' _7 K( D' R  + |2 ?4 w* @: i. ]/ A9 H9 [
  加入曹魏阵营成为王粲一生的重要分野。此前王粲就对曹操充满好感,他曾说:“曹公故人杰也。雄略冠时,智谋出世,摧袁氏于官渡,驱孙权于江外,逐刘备于陇右,破乌桓于白登,其余枭夷荡定者,往往如神,不可胜计。”在王粲的眼里,曹操是当代首屈一指的英雄,自然也是自己敬重景仰的明主。所以,当曹操得到荆州后“置酒汉滨”时,王粲主动捧着酒杯上前恭贺。
3 y% j& a1 P. B" w  曹操对王粲也颇为看重,一则缘于他力劝刘琮投降,保证了荆州的“和平接收”;二则他是山阳郡王氏后人,曹操自己虽出身于通常所说的庶族,但他在政治上一向与世族大家结盟;三则王粲与蔡邕有特殊情谊,而曹操与蔡邕也是忘年之交,曹操后来把蔡邕流落到南匈奴人那里的女儿蔡文姬用重金赎回。因为这些原因,曹操对王粲这个比自己小了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很有好感,让他一直在自己身边任职。4 g8 G7 o% s! \0 A/ k2 z; q
  王粲在曹魏阵营担任过的职务有三个,分别是丞相掾、军谋祭酒和侍中。汉代丞相府内设了十几个办事部门,类似于处或局,其部门长官称“掾”,副长官称“掾属”,丞相掾是很有实权的职务。“祭酒”是用酒祭祀,后来也指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并引申为类似“首席”的意思,东汉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博士祭酒就是首席教授,也就是校长。曹操担任丞相时,军谋是丞相府里的军事参谋人员,军谋祭酒就是首席参谋、参谋处长或参谋长,王粲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说明曹操对王粲的个人才能是认可的,在政治上对他也是绝对信任的。“侍中”是“部长级”的高级顾问,政治地位很高,曹操建立魏国时共选了三位侍中,其中就有王粲。* {8 ]  C$ C9 C2 V
  王粲比曹操早死了三年,他三十一岁加入曹魏阵营,四十一岁因病去逝。十年间所担任的三个职务都直接服务于曹操本人,因而得以与曹操以及曹魏阵营里的其他著名人物朝夕相处,这为他后来撰写《汉末英雄记》提供了一般史学家所不具备的特殊条件。据史料记载,十年间王粲曾随曹操出征六次之多,不仅与曹操“游观出入”、“多得骖乘”,而且亲身经历了合肥之战、潼关之战等重大战役,亲身体验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辛,领略了曹操的军事指挥艺术和个人风采,这些都反映在他所写的大量诗文中,也记录在《汉末英雄记》一书里。
/ l4 b% w4 M& W5 w  王粲还与曹丕、曹植等人关系融洽,他长曹丕十岁,长曹植十五岁,如果说在曹操面前他是晚辈和下级因而更严肃拘谨的话,他与曹丕、曹植兄弟的关系就如同兄弟朋友了。在邺下文人的唱和饮宴活动中,王粲是比较活跃的一员,他现存的诗文里有大量应和、应制之作。王粲死后,曹丕和曹植都专门写诗文进行悼念,对他给予高度评价。王粲和曹氏兄弟深厚的友情从《世说新语》里的一则记载就能看出来,王粲有听驴叫的癖好,在王粲下葬时,已经身为太子的曹丕亲自出席了葬礼,为了悼念王粲,曹丕要求前来参加葬礼的人都学一声驴叫,这虽然很荒诞,但由于是曹丕的命令,大家都只好照做了。% {) b/ G5 s- P  o5 Q" |
  1 @# b3 M- L, s3 W
  ◎著史书重新演绎“英雄”主题6 G0 _. E# y% {1 I0 M
  3 X; Q2 h! I, x
  王粲不仅家学源渊、阅历丰富,据《三国志》记载他还有另外两项特长:一是记忆力惊人,他曾经与人外出,见路边有一通石碑,大家都看了一遍,有人知道他记性好,就想考考他,问他有没有把刚看的碑文记下来,王粲说可以,于是默背了一遍,“不失一字”。还有一次他看人下围棋,中途棋局乱了,王粲帮他们恢复,下棋的人不相信,把棋局盖上,让他另外摆一遍,王粲就在边上就又摆了一遍,跟盖起来的棋局比较,发现“不误一道”。二是他“善属文”,写东西“举笔便成,无所改定”,大家都认为这么好的文章一定是提前打了腹稿的,而其实不是。王粲留下不少作品,《三国志》说共有诗、赋、论、议等六十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王粲集》11卷,《去伐论集》3卷,《汉末英雄记》10卷,这些著作大概到宋朝时已经佚失,到明朝时张溥再辑《王侍中集》,只得到了1卷,收人《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如今,王粲的著作共存有诗歌23首,赋27篇,文46篇。4 m+ S0 B; r7 F, d
  在王粲现存作品里《汉末英雄记》是很特别的一部。隋唐时人们还可以看到这部书的全貌,其规模大约10卷左右。《三国志》共65卷、36万多字,《汉书》120卷、80多万字,若按照这种篇幅容量推算,《汉末英雄记》的总字数应该在5至7万字之间。但是,到宋代这部书就看不到了,《四库全书提要》称明朝王世贞杂抄诸书辑佚一册,记有44个人的事迹,以后在《说郛》、《广汉魏丛书》以及《黄氏逸书考》等丛书中有辑本,今人俞绍初校点的《王粲集》中,在前代辑佚的基础上又广搜博征,加以补充,是目前能见到最全的版本。根据这个版本,《汉末英雄记》尚有佚文1.2万字,约相当于原书的五分之一,涉及人物共56人。8 A' k, v- m  c* a( T
  这些人包罗广泛,既有曹操、刘备、孙坚、袁绍、袁术、吕布、公孙瓒、刘表、刘璋、张杨这样的割据群雄,也有董卓、李傕、郭汜、杨奉、胡轸这样恶名颇多的军阀;既有刘虞、张俭、王匡、凉茂这样的名士,也有周毖、伍琼、臧洪这样的侠客;既有天下知名的风云人物,也有像李叔节、关靖、刘子惠、赵浮、朱汉、尚子平、韩珩这样的小人物;既有成功的典范,也像丁原、韩馥这样的悲剧英雄;既有武将,也有像孔融、逢纪、审配、郭图、向栩这样的文士。其所记录的事迹重点在董卓之乱后到赤壁之战前,也就是王粲生活的主要年代,对王粲来说,《汉末英雄记》就是一部汉末历史的“口述实录”。
: p% g' z. q; i8 {& h" i  这部书冠以“英雄记”的名字,显然是把上述这些人都当成英雄来写,这涉及到对“英雄”概念的理解。“英雄”一词据说最早出于东汉班彪所作的《王命论》中,班彪在总结汉代立国经验时认为,“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是刘邦成功的关键,与王粲同时代的刘劭认为“草之精秀者为之英,兽之特群者为之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到了近代,“英雄”一词又有了新的内涵,梁启超眼里的英雄除了“贵乎豪杰”之外,还必须能“谋团体之幸福,以一群之公益为目的”。通常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要么是安邦定国、建立功业的领袖人物,要么是扬名疆场、保家卫国的勇士,要么是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侠客,他们是一群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他们通常拥有藐视一切的能力,有傲视群雄的气势,普通人对他们不但敬畏,而且难以捉摸。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为善、行善,必须有义和勇的品行,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被称为英雄。
2 Y- l* x; `, l% f. b6 _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汉末英雄记》里所载的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称为英雄。他们有的身上有善也有恶、甚至恶比善多,他们有的知名度一般、也没有特别突出的“英雄事迹”,他们还有的只是一名文士、文官,没有上过沙场也没有行侠仗义。但王粲把他们统统写进《汉末英雄记》里,因为在王粲的英雄观里,不以贵贱论人,也不以成败论英雄,他既看中大英雄、大豪杰,也关照小人物、小细节,他所谓的“英雄”,其实就是汉末各类精英的总和,是各种人才的统称,只要他们能因时而动,无论凭体力还是智力,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在历史上留下过自己的一页,王粲都用笔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这与司马迁发愤著《史记》的精神一脉相承,是汉末时代精神向务实、通脱演变的一种体现。, ]4 ~$ @; b4 {! T/ ]! w# J! t
  
5 w4 q  v+ |% e! u9 s7 r0 @8 @* }0 Z  ◎一部被忽视但有特殊贡献的史书- s6 N" [1 i6 q, O
  
  n  O* R3 S- [, q4 r6 I( J# P* J  王粲有博学强记的天赋和家学渊源的优势,他善于属文,又亲身经历过许多历史事件,长期在曹操身边任职,与曹丕、曹植等人关系融洽,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聚合在一起,成就了《汉末英雄记》与众不同的地方。这部史书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不仅有较强的可信度,而且经过王粲的精心加工,其艺术水平和可读性也较一般史书更强。: o. k2 [, j( A" T
  《汉末英雄记》最晚写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那时曹操还在世。这部书写成60多年后,陈寿才开始撰写《三国志》,又过了160多年范晔才开始撰写《后汉书》。《汉末英雄记》如今只剩五分之一,仅用这些散篇与上述两部史书进行对照,就会发现《三国志》、《后汉书》直接引用、移植有时甚至照抄《汉末英雄记》的地方就有很多,如果《汉末英雄记》全部保存下来,我们会发现《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书还有更多事件出于《汉末英雄记》。; X1 y, d5 L# \( W( a; b" I
  这是王粲对史学的巨大贡献。王粲写史,可能一半出于自身爱好,一半出于对老师蔡邕遗志的继承。蔡邕临死前立志写一部本朝的史书,但未能如愿,想必他已经开始做了许多准备,搜集了一些资料,后来这些东西又到了王粲手中,为了完成老师的遗愿,他要写一部史书,但王粲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更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学家,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一个激情如火的诗人,也是曹魏事业的支持者和讴歌者,他不愿意按照《史记》和《汉书》已经形成的书写模式写历史,他写得比较随意,在对历史的书写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性情,因而呈现出一部别具一格的历史著作来。
3 Z& b3 ?; N5 I! C+ t6 y  《汉末英雄记》得以在后世流传,说明曹操、曹丕这些当事人极可能看过这部书稿,这部书没有因为妄言、诽谤而被禁,说明曹操、曹丕对其中的事件、情节以及评论有过首肯,是经过当事人审查的“口述实录”,这一点就更难能可贵了,这也是更值得我们细细推敲、慢慢品读的地方,从中我们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 |( X5 z* Z! P3 F  可惜的是,这部书的大部分已经看不到了,剩下约五分之一的文字也支离破碎,就像一件被打碎的精美瓷器,被历史的风尘湮没,其碎片被流沙吹散,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很难关联的瓷片。但是,从这些碎片里我们仍然能够领略她的神采、她的美妙,为了更好地欣赏她、还原她,有必要进行一番大的修复,从同时代其它作品里撷取素材,进行对接、拼装和修补,让她重新焕发风采。
0 C9 L3 Z4 ?; m9 ~; L  这就是我重读《汉末英雄记》的初衷。本书参考了《说郛三种》辑本、《广汉魏丛书》辑本、《续修四库全书》中《黄氏逸书考》辑本以及中华书局《王粲集》辑本,为便于解读,对条目按时间顺序进行了重新调整,特此说明。9 T# e) j2 g# {- G  H# r, x) B
  
- e/ C7 Y9 i& `" T  南门太守3 }$ A8 Y) Y; |* ~' W( U% \
  2010年4月于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12: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末英雄记》连载01:袁绍,由“带头大哥”到“漂亮的草包”
7 b6 {! H5 \* p$ T% u  
6 K8 C; ?0 p) K0 R" `3 U5 y  
! w, R7 p, l7 ?$ t7 \& c  袁绍父成,字文开,壮健有部分。贵戚权豪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皆与交结恩好,言无不从,故京师谚曰:“事不谐,诣文开。”
5 i0 X5 b3 o" l: Y  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庐六年。礼毕,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不应辟命。中常侍赵忠谓诸黄门曰:“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绍叔父隗闻之,责数绍曰:“汝且破我家!”绍於是乃起应大将军之命。
8 t2 l9 d7 v. M0 a1 l6 X. u  袁绍生而孤,幼为郎,容貌端正,威仪进止,动见仿效。弱冠除服,长有清能名。5 \* @, {3 `! ]/ z4 S+ t
  袁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以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1 c! i# [9 i) s+ J& E
  袁绍辟大将军府,不得已起从命,举高第,迁侍御史。弟术为尚书诏,不欲为台下,告疾求退。
4 i! [# u3 w. z# h   ——(三国)王粲《汉末英雄记》/ v7 S9 U! S! o$ D' {$ U7 F
  
0 _6 b1 B+ y* o- d' u8 ~9 k  
1 P' J0 X* k3 m% U! X5 }" V  袁绍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了让人羡慕不已天生优势,袁家政治资源丰厚,可以保证他仕途一帆风顺。而袁绍又生得仪表不凡,走到哪里都受到追捧,成为“带头大哥”。然而,袁绍不愿意再走父辈们走过的路,尽管这条路风光无限,他清醒地看到天下正在发生变化,为此他开始了精心准备。但是,过早成名和过于顺利的政治道路也造就了袁绍性格上的缺陷,并最终让他走向失败。
8 X2 y2 G. E! Y& u+ s, z  ( C% Y/ K* F1 G2 C* _* E
  ◎传为丫环所生终身成话柄4 E7 p+ V( G1 Y) F& ^" `2 y/ F
  ' [  u% l- i1 F. M- r
  袁绍出身于汝南郡袁氏家族,这个家族兴起于一个叫袁安的人,这是个厚道的基层公务员,有一年冬天发生雪灾,好多人饿得没有饭吃,手里有点小权的都想办法收取贿赂来活命。一天县令出来视察,到袁安家看到门口没有一点脚印,县令想八成这个老实人给饿死了吧?于是让人去收尸,结果发现袁安还有一口气,就把他救活了。宁可饿死也不收取贿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典型的廉政自律精神,于是袁安被树成廉政典型在全国进行宣传,宣传材料也写得好,标题是“袁安困雪”,这成为本朝一个经典,写进了学生的教课书和官员操行手册里。& h5 x9 v7 b* \. z, J6 s  {8 q
  袁安名声大振,后来在汉章帝时做到了司空。袁家号称“四世三公”,也就是连续四辈人都当上了三公,如果再算上以后的袁绍那就有五世,而袁安是第一位,是袁这庞大家业的奠基人。袁安的后人袁京、袁敞、袁平、袁成、袁汤、袁逢、袁隗等人都曾位至三公。东汉的三公是指司空、司徒和太尉,地位都比部长级的九卿高,跟后世的宰相差不多,是位极人臣的显赫职务。东汉的三公有一项特权叫“开府”,就是组建自己的办事机构,所属官吏由三公自行聘用,三公拥有了这项人事权,就可以大量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些被招揽来的人就叫“门生故吏”,在他们眼里聘用自己的人不仅是长官还是恩师,从而结成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关系。袁家连续四代人当上了三公,在位时间加在一起长达数十年,聘用过的人不计其数,这些人日后转任政府及地方高官,织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 h, I0 A- c/ x: h9 b3 m9 v
  袁绍就出生于这样的家庭。根据王粲的说法,袁绍的父亲叫袁成,字文开,很有能力,当时跋扈将军梁冀把持朝政,对袁成都礼让三分,对他言无不从,袁成在梁冀面前说话好使,没有什么事办不成,袁成的名声很大,王粲在《汉末英雄记》里说社会上当时流传一句顺口溜:“事不谐,诣文开。”意思就是“事情摆不平,就去找袁成”。: D' _! X5 m" l0 E7 K  |8 Y+ ]
  但是,根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的记载,袁成并不是袁绍的生父,袁绍的父亲叫袁逢,跟袁成是亲兄弟,袁成死得早,袁逢就把袁绍过继给了袁成以继承家业。袁逢、袁成还有一个兄弟叫袁隗,袁逢、袁隗都位至三公。当然,王粲的说法也没错,古人更注重亲属之间的法律关系,袁绍一旦过继给叔父,袁成就成为袁绍法律上的父亲,袁逢是袁绍血缘上的父亲。袁逢还有一个儿子就是袁术,他是袁绍的亲弟弟,但是袁绍过继给袁成后,袁绍就成为袁术的表哥。
" X! c* c6 N! b/ ~% }  这兄弟俩关系一直不好,原因是袁绍的生母不是袁逢的正妻而是妾,袁术的母亲则是正妻,一个是庶出,一个是嫡出,二者差别很大,这件事记录在《魏书》里。如果按照嫡长子世袭制的观点,袁绍虽然比袁术年长但却没有袁逢的继承权,如果是这样的话,二人日后迟早会爆发一场冲突,但这个冲突却没有爆发出来,原因是袁绍过继给了他的叔父,有了另外的继承权。
) N4 O9 W& F; B7 }  还有一种说法,说袁绍的生母连妾都不是,其实是一名丫环,因为跟主人有了孩子才被收为妾,想必袁术的母亲对她很不友好,直接影响到袁术对袁绍的态度。这种说法并非捕风捉影,它正式记载于公孙瓒讨伐袁绍的檄文中,这份文书中说:“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檄文是用来诋毁敌人用的,自然少不了抹黑、造谣,似乎可信度不高,但其实不然,檄文固然可以骂人,可以上纲上线,但它是公开发布的,基本事实不能太离谱,所以这件事的可信度相当高。) b9 R$ N" C! e
  但是袁绍能力比袁术强,始终压着他,名气比他大,长得比他排场,交的朋友比他多,官做得也比他大,袁术对此一直不服气。所以,《汉末英雄记》记载,袁绍被提拨为侍御史的时候,袁术被诏为尚书,因为品秩比袁绍低,所以干脆请辞不干了。以后,袁术经常拿袁绍的出身说事,甚至在给公孙瓒的信里宣称袁绍不是袁家的后代。二袁日后决裂形成两大集团,公孙瓒、刘表、陶谦、曹操、吕布都被裹进这两大集团的互斗中。
( ]3 I6 m9 u2 ^8 ~' m  
# F1 a, N- q4 }: S/ o+ P/ @# V  ◎为避风头主动申请延长丧假
- z- E4 a: ^0 e  
' _, r5 O" T1 |: z$ H  和当时大多数权贵子弟一样,袁绍参加工作是从“郞”做起,“郎”是天子身边的工作人员,皇宫里不仅有宦官,而且还有不少办事机构,如国家档案馆兰台、朝廷的秘书局尚书台、朝廷的机要收发局谒者台等,这些办事处机构聘用的办事员就是“郎”。担任郎官既是一种历练,借此熟悉宫里的办事程序以及公文处理规则,同时在天子身边工作也是一种荣耀,表明与天子之间曾经有过亲密的关系,他们一般不会任职太久,一有机会便会被授以实职,这些从天子身边来的人大多仕途坦荡。袁绍当郎官不久就被任命为东郡濮阳县长,这里位于洛阳以东几百里外的黄河沿岸,那时候长江沿线并不发达,发达的是黄河沿线,濮阳的地位类似于现在的武汉、南京,袁绍这个高干子弟担任濮阳县长时也就二十来岁。+ k5 {' _, m% O- d9 `9 t
  但是袁绍担任濮阳县长的时间不太长,他家里出了一件大事:他的母亲也就是那个被袁术瞧不起的丫环去逝了。汉朝以孝治天下,父母亲去逝做儿女的要守三年丧,担任朝廷公职的必须离职守丧。袁绍于是离开濮阳回到汝南郡汝阳县为母亲守丧。袁绍虽然只是个县长,但作为袁家最被看好的下一代之一,他在这时候已经很有名气,结识的朋友很多,他家办丧事居然惊动了数万人来参加,许多人是从几百里、上千里之外赶来的,车子来了几千辆,这些人里就有大约正在洛阳太学当学生的曹操以及好友王俊,不过曹操和王俊也只能在外围看看热闹,暂时上不了袁家贵客的名单。; _1 O$ y4 ^5 [5 f! {2 e! I. H. H
  守孝是很苦的差事,不仅时间很长,而且规定很多,不能住在家里,只能在父母坟前搭个简易棚居住,期间不能东跑西窜,不能吃肉,不能有娱乐活动,过惯了荣华富贵日子的人根本受不了,表面上悲悲戚戚,心里肯定如煎似熬地掰着手指头算日子什么时候结束。可是,当袁绍在母亲坟前守完三年孝可以回去重新工作的时候,他却突然向朝廷请求把丧假再延长三年,他还要再为已故的父亲守三年孝。1 C/ }0 a$ j1 k: o6 a7 r# O9 `
  袁绍的生父并没有死,他最后死于董卓的屠刀,袁绍要为守孝的是他的继父袁成,袁成死得很早,袁绍当时太小或者还没有过继给叔父,总之当年没有正式为继父守过孝。袁绍的举动被理解为更大的孝行,因为这个孝现在并不需要追补。袁绍的孝行受到大家的敬重,于是他又在继父坟前搭起个简易棚开始另一个三年清心寡欲的生活。纵观袁绍的一生,他是有真本事的人,他也很会做秀,不过暂时放弃正在高歌猛进的仕途只为博得一个行孝的名声代价似乎太大。守三年孝这个制度在以后朝代里还经常实行,有些正在走官运的人一到父母病情加重立刻提心掉胆,生怕关键时刻不得不离开官场。在明清时代,对于那些实在不能请长假的重要人物,天子可以下诏书要求他不用守孝,这就是“夺情”。像袁绍这样三年还嫌不够要求追加三年的人,在官场上不知道是不是独一份,但肯定是极个别案例。5 V- _. x3 F% M% k
  其实袁绍这一回还真不是做秀,那倒不是他对继父感情有多深,而是有难言之隐。桓帝、灵帝在位期间,先后发生了两次“党锢之祸”,所谓“党锢”就是党人被禁锢,遭到迫害并剥夺政治权力;所谓“党人”,就是像袁家这样的士大夫阶层,是区别于宦官、外戚的另一股政治势力。汉朝末年这三股政治势力恶斗不止,今天你占上风,明天他占上风,袁绍刚入仕的这一段时间恰恰是宦官和外戚占上风,像他们家这样的党人成为打击的对象。袁逢、袁隗官场经验很丰富,虽然没有受到宦官们的直接打击,但他们家社会关系太复杂,跟很多党人都有姻亲关系,尤其是他们的亲戚李膺更是宦官恨得咬牙切齿的人。宦官是政治伦理极差的一族,迫害党人的手段也极其惨忍,动不动就诛连九族,在这种情况下,袁绍要求延长丧假就好理解了,他是利用人们对丧者家属的同情心来避祸。
# F) R$ o$ d3 Q) x$ W8 }# [  L( K( o  ; {2 c2 d7 z7 s8 L
  ◎出身名门却广交异端分子. O& f& h' c2 F
  3 i, D4 g1 p" f" A, D
  袁绍结束了“在冢庐六年”的守孝生活后回到洛阳,按照有关制度,他应该到有关部门销假,再回原岗位工作或者由朝廷重新安排工作。袁绍担任的是县长,级别虽不是太高,品秩只有六百石,但责任和地位重要,均由天子直接任命,是朝廷直管的干部,袁绍此时应该到尚书台报到。  i" H/ P& I  d
  但是,据《汉末英雄记》记载,袁绍一回到洛阳就隐居起来,不随便见客,所见的都是“海内知名”,或者是“游侠”。袁绍见名士没有问题,因为他的生父袁逢和叔父袁隗等人不是九卿就是三公,门口净是排队等待接见的人。不过,袁绍经常见“侠士”却很有问题,因为“侠士”在当时可是一群敏感人物。《史记》有游侠列传,司马迁曾满腔热情地歌颂侠士们急人危难、守信重义、最后建立功业的品质,汉初的张良无疑是这类侠士的代表。但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从汉武帝起对各类游侠持抑制和打击的态度,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以来,侠士在社会上的评价也越来越差,东汉班固写《汉书》已经不说他们守信重义了,而说他们是 “作威作惠”的奸雄,自《汉书》以后再修官史也就不再给游侠单独列传了。+ W, @! W- Q. s6 u. H# ~' {
  所以《汉末英雄记》说袁绍交接侠士是有负面评价的意思,这个高干子弟整天接触社会不安定分子,是一种危险行为。袁绍接触的侠士王粲一共点了五个人的名字,分别是张邈(字孟绰)、何颙(字伯求)、吴子卿(应该是字子卿,但不知道他的名是什么)、许攸(字子远)、伍孚(字德瑜),王粲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奔走之友”。“奔走”是游侠的特征之一,他们这几个人不是地主家聘请来看家护院的,也不像孟尝君养的门客关键时刻才拿出来用用的,“奔走之友”们跟他们都不同,后来发生的事说明,张邈等人的主要工作是四处“奔走”,并且是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的“奔走”,他们的核心人物就是袁绍。' m7 A* H* b7 K; L
  虽然做事隐秘,但也会引起有关人员的关注,尤其会引起情报系统很发达的宦官的警觉。《汉末英雄记》称,宦官头目张让对手下人说:“袁绍这小子故意抬高自己的身价,不出来替朝廷工作反倒养死士,不知道这家伙准备做什么?”党人是宦官的死敌,侠士与党人结合,谁都能看出来他们的矛头一定指向了遭受全社会唾弃的宦官们,所以张让紧张了。张让说这些话不是给袁绍或袁绍的父亲、叔父听的,而是说给自己心腹的,但这些话让袁隗知到了,这说明袁家的情报网也不容小视,虽然与宦官们苟且在一起,但他们时刻关注着宦官头子的一举一动,这么重要的绝密消息被袁隗知道了,他如何不紧张?袁隗说了重话,袁绍才不得不收敛,为了打消宦官们的疑心,袁绍主动应大将军何进的征辟出来工作。
0 }2 d# b3 X& |4 U/ @  
( W4 c+ q& N& V' W1 v# S  ◎最终失败缘于性格悲剧
) W9 t. @/ d! e, N" O% q  
* y; A* ?' B( m; c4 i  东汉的大将军是非等寻常的职务,他的地位甚至高过了三公,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职务通常是专为外戚而设的,这个职务可以理解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目前担任这个职务的是何进,何皇后的哥哥。何进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正在四处挖人,袁绍自然是他求之不得的对象。据《三国志》记载,何进任命袁绍为大将军府里的处长(大将军掾),后又改任侍御史,后一个职务挺重要,因为它可以接受公卿奏事,并且“举劾非法”,可以直接去办案,何进以前县长的身份直接进入中央,而且担任了要职,随即手里又有了兵权,可谓一帆风顺。
! j2 K1 C4 g8 p" ^  但紧接着有了何进被杀和董卓之乱,袁绍的仕途出现了变数,他无法再像父祖辈那样凭借出身高第而步步高升,最终继续承载起家族的荣耀。董卓进入洛阳后袁绍开始流亡,随后起兵,之后迅速有了自己的地盘,事业蒸蒸日上。在创业过程中,袁绍的执着和个人才干起到一定作用,但他的出身以及早年结交的一帮“侠士”从中辅佐无疑是成功的更主要因素。- I) u" G' P' O% m2 p$ N$ w
  但是,袁绍的事业在官渡却嘎然止步,因为他遇到了另一个更厉害的人曹操。与袁绍相比,曹操处处占下风:曹操没有袁绍长得帅,袁绍大高个、仪表堂堂,曹操容貌短小,自己看了都觉得自卑;袁绍出身清流名门,从小被捧惯了,走到哪里都是鲜花掌声,曹操则出身宦官家庭,当时被称为浊流,家族被社会主流所诟病,不仅从小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到手握重兵的时候还有人出来骂;曹操年轻时特别注重交朋友,虽然也交了不少朋友,但大多是自己主动交往的,曹操经常自己推销自己,像一个勤奋的营销员,但还时不时遭人白眼,许劭不愿意给他下评语,宗世林发誓一辈子不跟他做朋友,这些都是受家族之累,而袁绍完全占有这方面的有利条件,谁想见他还得排队;曹操起兵后名份很低,属于袁绍手下张邈的手下,而袁绍尽管没有为酸枣会盟做过任何贡献,但参加会盟的人仍然一致推举他为盟主。8 ^) J- F' M. Y& y9 B; m
  袁绍实在太顺了,但他最后却败给了曹操,这说明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还有一种因素起作用,那就是品质、毅力和努力,或者说是性格。正因为一路太顺,所以袁绍有了“色厉胆薄”的一面,他外表宽容,但内心猜忌、器量狭小,喜好谋略而不能决断,身边人才不少,但放任他们搞内斗,使自身实力严重被消耗。对一个组织而言,领导人的性格就是这个组织的特点,所以领导人的性格不仅决定自己的命运,也决定了整个组织的命运。韩馥窝囊而死,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身边那些追随他的人,袁绍比韩馥有能力,但却也算不上是个完全称职的领导人。所以,后世有人把曹操比为“可爱的奸雄”,而把刘表、袁绍这些人比为“漂亮的草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12: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02:董卓是怎样炼成的
' B$ B5 }. @& \7 w. ~1 f* n: d) O  ( p( d! i- O5 E4 d9 f. U% `, [+ Z
  【原文】! L( r) m' |$ g9 W1 S: d7 G
  9 O2 N. r) {& c1 h' |% D$ c
  卓父君雅,由微官为颍川纶氏尉。有三子:长子擢,字孟高,早卒;次即卓;卓弟旻,字叔颖。
5 I0 S3 X, V3 o, p+ @. r  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 S  V- g% {8 J' ^+ {( i+ Q7 U
  
% R- S; s5 m' K$ V  - n9 O3 `0 m/ I
  【解读】
/ Q) z1 D8 T. y: W5 u  
( B0 o) f) C- T$ _2 K* Y* o! X- V& ?  在汉末三国人物中,董卓是被骂得最狠的一个。
( n3 \7 n2 h. F1 e: \& G  范晔在《后汉书》中骂他罪恶滔天,冒犯了天地人的常道(董卓滔天,干逆三才)。陈寿在《三国志》中骂他凶狠残忍,暴虐而不讲仁义,自打有文字记载以来,还出来没有出过这样的大坏蛋(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以来,殆未之有也)。客观地说,这些话不像是历史说家应该用的语言,因为它不符合辩证法,一个再坏的人身上多少也有可取之处。但在历史学家眼里,董卓干的坏事实在太多了,士人们无法原谅他,所以只要说起董卓,都会毫不客气地把他贬得一无是处,粗俗、无知、残虐、霸道,所有能用在恶人身上的贬意词都尽情地往他身上使。
% {' C, t1 f( \$ z* y; R4 f  但是,纵观董卓的一生,他固然是个大恶人,但也是个有本事的人,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东汉王朝做过贡献的人。虽然他因为笃信乱世生存术而在有些问题上不择手段、急功近利,但他也并非一味耍横,而是具备了一定的政治智慧。同时,他也是《汉末英雄记》的作者王粲最熟悉的政治人物之一,王粲十六七岁时到了长安,当时这里正处在董卓的统治之下。王粲目睹了长安之乱,也亲身经历了董卓被杀后全城百姓的欣喜若狂,现存《汉末英雄记》里涉及董卓的有十二条,一千一百多字,约占总量的十分之一。这些记录虽然也已经支离破碎,其中记录董卓早期历史的也只剩下了上面这两条,但综合王粲笔下的董卓,可以看出相对于范晔和陈寿,王粲对董卓的评价更为客观,他没有用漫画式的笔法写董卓,至少有一条,王粲告诉人们董卓在作乱之前曾为朝廷“前后百余战”。# [9 m* T0 p; S" S1 V) G
  
7 ~3 D/ {: l! U+ W" t# \  ◎为招待客人杀了正在耕地的牛
7 L+ |: x. h6 c+ v0 c  
6 k' ?* u. t" l) g8 l- i+ l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陇西郡隶属于东汉的凉州刺史部,是东汉的“大西北”,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东汉的主要战场。当时,在这一带居住的羌族势力强大,屡屡起兵反抗朝廷,朝廷则一次次派大军进行镇压,战事绵延百余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凉州成为武人和冒险家的乐园。陇西郡位于今甘肃省南部的临夏、陇南、甘南之间,董卓的老家临洮县却不是现的临洮县,而是临洮县以南几百里外的岷县,这两个地方都在洮河岸边,是川渝方向去往兰州的必由之路,在东汉时这里相当偏僻和落后。
" \( _& Q: B! s  董卓出身于下级官吏之家,他的父亲董君雅在颖川郡的纶氏县当过县尉,纶氏县即今天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的所在地,不过这个著名的寺院开始建设还要到三百多年后的南北朝时期。县尉是县令或县长的下属,负责治安缉盗等工作,相当于副县级的公安局长。董卓的父亲一生最大官职才是个县尉,说明他们不是名门望族,不过出身于遥远的边地,而能在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汝南、颖川一带做官,说明董君雅也有一定本事。# V% R3 I, M! q9 Q: H9 _
  当时年轻人最好的前途就是研习经学,之后进入太学学习,毕业后踏入仕途,袁绍、曹操等人都是这样的经历。但是董卓不是,《后汉书》说他“粗猛有谋”,也就是智育不好体育好,这或许与他出身凉州有关,或许与他父亲任职县尉有关,总之青少年时期的董卓没有种下日后当一名文人的基因。董卓小的时候在老家生活,“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羌中”指的是羌族聚居区,大体上在陇西郡与武都郡一带,核心地区在今天甘南、川北地区,甘肃的宕昌、武都等地以及著名的九寨沟风景区都在其内。这里与董卓老家岷县相邻,董卓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一身的江湖侠气,他与羌人部落首领交上了朋友。) M; G& m; C3 t  V
  对青年时期的董卓,《后汉书》曾有过一段记载:“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由台湾十一位教授合译的《白话三国志》将这一段翻译为:以后董卓回到中土,在田野里耕作维生。羌族中的一些豪杰有大老远跑来看望他的,董卓便带他们回家,高兴起来,甚至把自己正在干活的耕牛都杀了款待客人。这些豪杰被董卓的侠义风度所感动,回到老家后,竟然搜集了千余头的牲畜来赠送给董卓,董卓因此以健侠而闻名。- }& L- {# f8 l0 t* \
  据此有人认为,董卓后来跟他父亲到了颖川郡纶氏县生活过,除了上面这段话,还有一个证据是他字“仲颖”,似乎也与颖川郡有关。《后汉书》还说董卓善于骑射,能在马上用两张弓左右开射,而且膂力过人。一身侠气,武力过人,放在首都洛阳恐怕很难派上用场,但在战事不断的陇西,这就有了用武之地。据《吴书》记载,董卓回到老家后被陇西郡太守召为吏,让他“监领盗贼”,就是管管治安。当时这一带除了羌人外,胡人也经常出来劫掠百姓,干治安工作必须是一把强手,董卓看来干得不错,不久之后受到凉州刺史成就的赏识,把他调到州政府工作,让“领兵骑讨捕”。+ e. W* \) Q& i. A$ L! U: r2 R
  《后汉书》说这个职务叫“兵马掾”,查东汉州郡政府属官里没有这个职务,可能是为边境地区州郡特设的,“掾”的意思是官属里的佐吏或办事员,东汉的正规军不归州郡管,内地的州郡都没有兵,只有都尉管理的治安警察部队。边境地区情况特殊,设有一定数目的地方部队,负责守土卫家、配合正规军作战,类似于民团,董卓干的就是这个差事。据《吴书》记载,董卓干得挺不错,他领兵讨伐胡人,“大破之”,俘虏了上千人。5 O* J1 T0 K/ ]9 ~& L
  
* y' W- {9 t( n8 _  ◎得到多位名将的赏识提携
3 U9 i0 [0 d+ r4 ~) U4 L  & o/ u) `& k$ e
  当时朝廷的中央军主力几乎常年在凉州一带与羌人打仗,由此造就了不少名将,东汉末期最著名的是“凉州三明”,即张奂(字然明)、皇甫规(字威明)和段颎(字纪明),他们都是凉州本地人,其中张奂是敦煌郡渊泉县(今甘肃安西)人,皇甫规是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灵台)人,段颎是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民勤)人。他们先后在凉州领兵作战,主要对手是羌人。这几个人对董卓都很熟悉,对他也相当赏识,董卓在他们的提携下在军中逐渐成长起来。
# b8 E3 `( ~+ [  桓帝末年,董卓正式加入朝廷正规军,来到张奂手下担任军司马,这个军职的品秩是千石,当时县令的品秩是四百石或六百石,所以董卓担任的这个职务虽然算不上高级将领,但也起点不错。他随同张奂参加了与羌人在汉阳郡的作战,打了胜仗,董卓得到了九千匹缣的赏赐,当时物价起伏很大,工资和奖金常发实物,比现金更有用,董卓得到的是一大笔奖金,但董卓身上“健侠”的一面又表现了出来,他说:“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也就是说功劳虽然是自己的,但也是大家的,于是把所有赏赐都分给了手下,自己什么都没有留。
" O  n- d: t& O! E) R  董卓后来被提拔为西域戊己校尉,这是一个不常设的官职,负责屯卫、监护西域诸国。在军中,校尉级别较高,应该到了师长、旅长这一级,可以正式进入高级将领的行列了。但是董卓在这个位置上没干多久,就因为什么事被免了官。
1 y# T3 a1 R0 }* I6 c  当时段颎兼任凉州刺史,也很赏识董卓,据《吴书》记载,段颎见董卓被免官后无事可做,就把他推荐到洛阳,在司徒袁隗那里任职,董卓担任的是“司徒掾”。司徒是三公之一,比部长还高,因而可以组建自己的办事机构(开府),“司徒掾”是司徒府里内设部门的负责人,相当于处长。董卓从此成了“袁氏故吏”。出身于汝南郡的袁氏一门“四世五公”,也就是先后四代人里有五个当上朝廷三公,所以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天下,能成为“袁氏故吏”中的一员,当时在官场上是最值得炫耀的资本。董卓从此官运亨通,先后担任了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成为省部级的地方大员。
6 N. K8 b0 T6 \' L# V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暴发,朝廷在仓卒之间组织军队进行讨伐,负责与冀州黄巾军作战的是刘备和公孙瓒的老师名将卢植,在卢植指挥下战事进展得很顺利,但卢植得罪了天子派来战地巡查的宦官,宦官回去告了他一状,结果卢植被临阵撤职治罪。本朝重文治,朝廷里文官一大堆,能打的武将却相当有限,挑来选去,最后觉得董卓能打,就命他由河东郡太守改任东中郎将,代替卢植与黄巾军作战。然而,董卓习惯了与羌人作战,擅长的是山地战和大兵团骑兵突击,对于平原和河网地带的攻城战不太拿手,结果一筹莫展。* q! w  B. \4 p, w
  情急之下,董卓向朝廷推荐了皇甫规的侄子皇甫嵩接替自己,皇甫规也担任过凉州刺史,他的资历比张奂还老,皇甫规也提携过董卓,他的侄子皇甫嵩也很有军事才能,董卓请出老领导的侄子,结果皇甫嵩不久就把冀州黄巾军扑灭了,被升为左将军。而董卓因为作战不力又被撤职。
8 t) y: m3 V5 T% z  o  ( w. L9 \0 X% J
  ◎曾借助流星雨反败为胜4 J! B' m& S3 X1 u8 G. E
  % O! P; Q( r, f
  到了中平二年(185年),凉州羌人发动了规模很大的叛乱,他们共立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了朝廷设置的护羌校尉冷征和金城郡太守陈懿,攻烧州郡,叛乱武装后来逐渐归到金城人边章、韩遂手中,他们聚集了数万骑兵向东发起攻击,已经打到了关中一带,这里是西汉各位皇帝陵寝所在地,朝廷一下子紧张起来。边章、韩遂等人以诛杀宦官为名,鼓动大家跟着造反。
$ F- Z4 \5 R, |  这样,董卓又有了用武之地。朝廷派皇甫嵩领兵与边章、韩遂作战,任命董卓为中郎将,担任皇甫嵩的副手。凶悍的凉州骑兵跟黄巾军完全不同,这一次轮到皇甫嵩找不到感觉了,他因为作战无功而被撤职,朝廷拜老将张温为车骑将军统一指挥作战,任命执金吾袁滂为张温的副手,董卓被提拔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等归张温指挥,加上附近州郡的地方部队,共有十多万人,总指挥部设在美阳(今陕西武功)。
! v7 X) r+ C2 o  _6 x6 l5 R) L& F! k  但是叛军势头很猛,战斗力强于朝廷的军队,张温等又面临作战不利的局面。但是,到了这一年的十一月,突然发生了奇异的自然现象,帮助朝廷军队反败为胜。据《后汉书》记载,在美阳一带夜里突然“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这可能就是流星雨,其中有较大的陨石,发出的光也超过寻常。更神奇的是,有颗巨大的陨石正好落在叛军的营区里,把营寨都照亮了,营中的驴马等动物受到惊吓都鸣叫起来。
' W7 f- H1 @- Q$ c  古人不了解地震、日食、流星这些自然现象的原理,往往认为是大凶之兆,是上天的某种警示,很不吉利。边章、韩遂也这样认为,于是决定撤军。董卓看到处于优势的一方竟然自动撤退,他大喜过望,联合右扶风郡太守鲍鸿共同出击,斩首数千级,边章、韩遂退到榆中,也就是董卓的老家陇西郡一带。张温指挥大队人马乘胜追击,命荡寇将军周慎率三万人担任对榆中的主攻,命董卓也率三万人进讨先零部落的羌人。张温派手下的参谋(参军事)孙坚协助周慎。
, j* a, g; A! b4 N' K  孙坚即孙策和孙权的父亲,此前担任过多年的基层工作,又参与过讨伐农民起义军的战斗,战场经验丰富。他建议周慎说:“敌人困在城里没有粮食,肯定会到外面运粮。我请求率一万人马断其粮道,将军率大军随后跟进,敌人缺少粮食必然不敢出战,最后只能撤入羌中,到那时我们并力讨伐,则凉州可定。”可是周慎错误判断了战场形势,又不愿意分功给孙坚,执意从榆中城正面发起强攻,结果反被边章、韩遂派兵截断了葵园峡谷,把周慎的粮道给断了。周慎这才慌了,下令放弃辎重突围。
" s7 D. X3 O% b) N% m4 q7 A0 p  周慎突然撤军,让担任辅攻的董卓措手不及,被边章、韩遂所部羌胡兵围困在望垣以北,粮食很快吃完了,敌人围攻又急,情况十分危急。董卓从小在这里长大,对周围环境特别熟悉,这里有一条大河,也就是洮水,董卓站在河边突然来了主意,他命人在河上筑坝把水截住,形成了长达数十里的堰塞湖(使水渟满数十里),对外说是要捕鱼充饥,实际把水断流后人马从坝下过河,之后突然放水,形成溃坝,冲淹下游的敌人,董卓因而解围。此战,朝廷共有六支军队参战,其他五支都溃不成军,损失惨重,只有董卓率领的这一支全师而还(时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卓独全众而还),他因此被朝廷封为邰乡侯,食邑一千户,所部人马屯扎于关中地区的扶风郡。
) t2 q- L2 o/ \5 N+ v  l+ J8 l1 T3 n  
7 b6 p# F( R" o# I& a6 C  ◎由功臣变成朝廷的心腹大患7 Q+ R2 R6 }% w* F: |0 K8 T
  4 ^0 f' G. C+ A) d/ ?: P0 X
  董卓为朝廷身历百战,立下赫赫战功,他自己的地位也不断擢升,不久朝廷拜他为前将军,这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之一,仅次于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董卓进入到帝国顶级将领的行列。但是,与同样出身于凉州的张奂、段颎、皇甫规、张温等前辈相比,董卓却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 U1 F& Q, S/ r* D2 D9 V  张奂、皇甫规包括以后投靠了宦官的段颎在内,他们虽然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但本质上还具有士人的气质,比如张奂,他还是个大学者,是《尚书》研究专家,同时还培养了两个书法家儿子张芝和张昹,张芝更是被后世称为“草圣”。他们这些人对朝廷都心怀敬畏,正统观念很强,朝廷让干就好好干,不让干也没有怨言。但是董卓心中朝廷的观念就淡得多,他从小没受过那么多礼教和经学的教育,经常跟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打交道,把眼前利益看得重,把名节看得很轻。同时,经过多年与朝廷打交道,也逐渐把朝廷看透了,他明白只要你有实力朝廷就离不了你,就得买你的帐,所以他想尽办法培植自己的势力,他手下的将校也大都跟他一样,讲义气、轻名节,只对董卓个人效忠,把朝廷的命令不太当回事。
8 |! V9 R6 L0 r0 r8 X  所以张奂、张温、段颎以及皇甫氏叔侄虽然论军事才干都不输于董卓,论功绩更不比董卓差,但他们都不是军阀而董卓是。据《三国志》孙坚传记载,张温担任西部作战总指挥期间,董卓在他的手下,但董卓根本不买张温的帐。一次,张温拿着天子的诏书召唤董卓,董卓过了很久才慢悠悠来了,张温批评董卓,董卓根本不服气,两个人闹得很不愉快。在张温手下当参谋的孙坚看不过眼,走到张温面前对他耳语道:“董卓不知错反而态度不恭,应该治他奉诏不到罪,按军法把他斩了。”; i( v* L1 s& ~& X7 f, z' p
  张温是个好脾气,以前陶谦在他手下也当过参谋,陶谦可不是印象中的谦谦君子,年轻时以臭脾气著称,他敢在酒桌上跟张温公开叫板,严重藐视领导,但张温最后也没能把陶谦怎么样。张温小声对孙坚说:“董卓向来在凉州一带有威名,现在杀了他,再在西边用兵就少了依托。”孙坚见张温不敢,但他仍不放弃,又历数董卓三大罪状,让张温下决心。张温仍然不敢,对孙坚说:“你赶快下去吧,时间长了董卓会起疑心。”' X: N, B9 ?# W  s% _
  韩遂后来杀了边章和北宫伯玉、李文侯,吞并了他们的人马,拥兵十多万,成为凉州最大的反朝廷势力。此时,东汉名将马援的后人马腾也迅速崛起,加上汉阳郡人王国等叛军,几路人马卷土重来,又寇掠三辅,把关中西部重镇陈仓(今陕西宝鸡)围了起来,朝廷派前将军董卓与左将军皇甫嵩共同出兵征讨,这一次朝廷军队把韩遂、马腾等部打败。1 \7 B! I/ [0 f7 L+ Q4 i4 f4 }/ i. R
  随着战功的累积,董卓的个人势力也快速膨胀,董卓不服管的问题也引起了朝廷的担忧,为了解除董卓的兵权,朝廷于中平六年(189年)下诏征董卓为少府卿,这是九卿之一,正部长级,相当于皇家事务部部长,董卓哪有心思去洛阳伺候皇上,于是上书请朝廷收回成命,理由是其所部湟中义从以及秦胡兵等听说他要走,都哭着喊着不让,“牵挽臣车,使不得行”。对于董卓的抗旨朝廷居然没有办法。后来有人又想了个主意,改任他为并州牧,让他把所领的兵交给皇甫嵩后立即赴任。州牧位高权重,是绝对的封疆大吏,可董卓仍然没兴趣,他再次抗旨。
# |4 w0 |# i4 L7 \% d3 k% M0 ^  如果没有以后何进诛宦官、袁绍召外兵入京、洛阳大乱等事件,董卓跟朝廷迟早会摊牌,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由他整合凉州正、反两方面的各路人马,自己割据称王,当上土皇帝。但是,后来发生的事谁也无法预料,董卓在其中极尽推波助澜之能事,最后又被掀起的大浪所吞没,并且而直到他死后,由他激起的这股浪仍然久久余波未定。# V% u. e9 }! a4 N
  $ t/ l, {- T1 i7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12: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03:汉末几大外戚全部遭灭门
7 S" }. ?$ }7 N8 v  . a, B! Q/ ]" @& g
  【原文】' b4 H* L0 g& S- ?, U* ^% Y) Y
  苗,太后之同母兄,先嫁朱氏之子。进步曲将吴匡,素怨苗不与进同心,又疑其与宦官同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车骑也。”遂引兵与卓弟旻共攻杀苗于朱爵阙下。% q6 t3 [/ I& d1 R# j
  卓欲震威,侍御史扰龙宗诣卓白事不解剑,立挝杀之,京师震动。发何苗棺,出其尸,枝解节弃于道边。又收苗母舞阳君杀之,弃尸于苑枳落中,不复收敛。
! F0 b9 \, l+ u5 X2 A+ e/ y( a, v* e  
, ?- s9 N- h! \4 n  【解读】0 k( ~, L) g' g( d5 [* `, |; ]8 c) J
  东汉第一任皇帝刘秀还算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外戚专权的危害,为防止大权旁落而对外戚的防范极严,但到他的孙子和帝时,由于小皇帝只有11岁,他的母亲窦太后开始临朝,从而造就了东汉第一个强势外戚窦宪,从那时起一直到东汉灭亡,起起伏伏,绵延不断,先后出现了窦氏、邓氏、阎氏、梁氏、何氏等强势外戚把持朝政。
; p1 `" k8 b. _; g* J7 L8 c  外戚专权是东汉政治的一大特色,在大多数情况下,外戚、宦官、士人构成政治结构中的三个方面,就像一个不规则三角形,当他们势均力敌时政治相对还算稳定,如果相互平衡被一方或某两方的联盟所打破,就会造成动荡。和帝以后的历任皇帝无论在位时间长短,都无力完全掌控天下,经常任由各种政治势力的摆布。桓帝、灵帝上台,更加清醒地看到已积重难返的政治生态,不再把汉室中兴作为自己的使命,而希求通过权力平衡术保住自己的帝位不失,外戚又成为天子可依赖和利用的一张牌,他们多次掌握大权,但又常常功亏一篑,就像《汉末英雄记》里记载的最后一任强势外戚何家一样,落下了悲惨的结局。
9 A4 Z- R0 Q3 v/ ~   % H& s* o) O; m! s
  ◎东汉产生过史上最牛的外戚
6 L, ^0 V" y. ~. m: J# H. D  & X! H( n; \6 P3 |# O
  汉顺帝刘保的皇后姓梁,她的父亲叫梁商,哥哥叫梁冀,即有名的“跋扈将军”。梁家的祖上是河东郡的商人,专做外贸生意,于是举家迁到通向西域的要道附近,也就是敦煌、武威、酒泉一带,由于生意做得好,发了财,于是迁回关中地区的茂陵。王莽当皇帝的时候,梁家不仅财大,而且也有了势,梁冀的先辈中有一个叫梁延的干到了酒泉郡太守,还有一个叫梁统的,干到武威郡太守。梁统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的窦融手下的得力干将,窦融归顺光武帝刘秀后,梁统跟随。他们二人都被封了侯,梁统被封的是高山侯。梁家、窦家长年杂居西域,有优生学方面的优势,家族中容易出美女,正好刘秀喜欢与功臣之家联姻,所以梁家、窦家都成了为外戚集团中的一员,他们和邓家、阎家一起,基本上把皇后、皇太后给垄断了。
% b/ Q9 F  q( @6 ]1 [% u! s  外戚为了争权,互相之间也展开过残酷斗争。梁家曾遭到窦家、邓家、阎家等外戚的压制和打击,在宦海中几度浮沉,到顺帝刘保时才时来运转,到桓帝刘志继位,梁家已经完成了从宫内到宫外、从朝廷到地方的权力布局,梁家先后有七个人被封侯,三个人当上了皇后,六个人为贵人,出了两个大将军,担任过正副部级文职和武职高级官员(卿、将、尹、校等)的多达五十七人,至少有三任皇帝是梁家人立的,这一家堪称史上最牛的外戚了。
- L) ~( _5 j  N( |  只要是梁家的人,无论是白痴还是大字不识一个,想当官就能当,想当多大就能当多大。梁冀有个儿子叫梁胤,小名胡狗儿,长得丑陋无比,到十六岁时仍然是无才、无德、无知识、无理想的“四无青年”。就是这样一个白痴,突然想弄个官当当,而且就要当河南尹,这是太守一级的副省级高干。对别人是做梦,对梁家的人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梁冀暗示手下的人推荐梁胤,小狗子还真当上了河南尹。这家伙老留级,估计顶多够个小学生水平,身体发育也差,官服官帽一穿,歪七扭八,走在路上见的人莫不暗自作笑。这小子不以为耻,经常跑到洛阳大街上转悠,因为在这块地盘上他是最高行政长官。$ l5 x) {8 t  |* P& @
  梁冀虽然黑白通吃、水火不进、百毒不侵,但这个世界上也有尅他的人,而且是个女人,名叫孙寿,是梁冀的老婆,她是一个颇为另类的女人,堪称古代时尚界的先驱,一个典型的“野蛮女友”。
9 D8 U' n7 N4 H+ i3 j7 s& Z  梁冀奇丑无比,但老婆孙寿却美丽异常。不仅美,而且妖艳,会打扮,能引领潮流。她发明了一些新奇的穿戴和化装方法,比如“愁眉”,就是把眉毛画得细而曲折,显出一付愁容;“啼妆”,在眼睛下面化妆,显出一副哭过的样子;“堕马髻”,把发髻偏在一边,以示懒散、放荡,好像刚从马上掉下来的样子;“折腰步”,走路时如风摆柳,腰肢细得好像要折断的样子;“龋齿笑”,笑起来好像牙痛,只能浅笑,不能放声大笑。这些被学者应劭当成那个时代的逸闻趣事,记载到他撰写的《风俗通》一书里。范晔写《后汉书》为了活跃气氛,把这条社会新闻也引进了正史:“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范晔顺手给孙寿女士多弄出一个头衔:媚惑教教主。
9 [$ @9 u& m5 H6 g7 C! [  孙寿还天性嫉妒,对梁冀管束得很严。梁冀的老爹梁商去逝的时候,按礼制梁冀得服丧三年,这三年里不能吃荤、不能喝酒、不能娱乐、不能过夫妻生活,梁冀哪里熬得住?服丧期间,他常去城西偷着与一个叫友通期的美女幽会。孙寿侦察到这一情报,等到梁冀外出,她带着一群奴仆,把友通期抢了过来,剃光头发,严刑拷打,最后还残忍地剥去友通期的面皮。这样闹还不够,孙寿还打算向社会爆料梁冀的这些绯闻。梁冀虽然又怒又心疼,但居然没有办法,只能跑到老丈母娘那里,磕头作揖陪不是,这样孙寿才放他一马。' M7 Y2 s$ x  m. a5 d7 n* ^
  史书记载,梁冀大起第舍,孙寿也不甘落后,在他对面街上也盖了一所,殚极土木,搞起了建房比赛。这两座府邸修建得相当华丽、奢侈,堂寝都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柱壁雕镂,装饰非铜即漆,窗户和门都绮疏青琐,画上云气仙灵。  梁冀夫妇还在城西修建了兔苑和超级别墅群(别第),规模“经亘数十里”,使用囚犯和士卒,修了几年才成。在城西的别第里,梁冀专门“收纳奸亡”,养了一批死士,人数据说多达数千人,这些人是地地道道的黑社会,谁不听话灭谁,谁敢造反就让谁消失。$ d  N) H# H5 X" w! w  j, X. @
    梁冀夫妇在洛阳城西的兔苑里养了好多兔子,都是各地官员迎合大将军的爱好而捉来进献的,好多是稀有品种。他们把这些兔子都剃掉一撮毛,作为梁氏兔子的LOGO,谁要是不长眼,不小心打死一只,就要判处死刑。有一个西域来的商人,初来乍到不清楚规定,结果不小心误杀了戴着梁家的兔子。案件开始调查,周边的老百姓陷入极大恐惧之中,为了自保,他们互相指控,一只兔子竟然搭上了几十条人命。
/ F; ~! |$ l1 R  梁冀夫妻不仅向穷人开刀,也向富人们下手。他们派出自己的黑社会成员,调查各地富人的情况,掌握这些人的隐私以及财产状况,然后找个借口逮捕收押,狱中秘密严刑拷打,直到愿意出钱赎人为止。扶风有一个叫士孙奋的,说起来还跟梁家有点关系,他的母亲曾经是梁府上的一名婢女。后来,这一家人发了财,成为亿万富翁,就被梁冀盯上了。梁冀倒没有抓他,而且换了一招比较客气的。梁冀让人送过去一匹马,说这可是一匹神马,抵押给你,在你这儿贷五千万钱吧。当年的全国税收约六十亿钱,这样就容易理解五千万钱是个什么数字了。士孙奋明白这是明摆着欺诈,换个聪明人也就认了,偏偏士孙端比较吝啬,自己作主给梁大将军打了个六折,只送过去三千万钱,其实这笔钱也不少了,组建一个骑兵师都够了,但梁冀大怒,立即让人向扶风郡太守报案,说士孙奋的母亲、梁府曾经的婢女,在梁府当差期间偷拿过白珍珠十斛、紫金一千斤逃亡,案子很快审完了,士孙奋兄弟几个在狱中全部被诛杀,没收全部家产,共计约一亿七千万钱。
& p/ k# X3 t3 g- Z  梁家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直到汉桓帝刘志上台,实在忍无可忍,于延熹二年(159年)在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个宦官的协助下冒死发动政变,将梁氏一门无分老少长幼全部斩尽杀绝,此案诛连到朝廷高官多达三百多人,史书形容朝廷为之一空。# K  [8 G9 ~2 E& r: j, ~
  
3 d7 i! M4 A; l) y  ◎外戚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努力
( L* e* V% V" _& g" u# {  
; A! [4 G3 V% m  t+ c* [8 j  桓帝刘志也没有当几年舒心皇帝,他于永康元年(167年)驾崩。以太尉陈蕃为首的内外朝一致尊皇后窦妙为皇太后并临朝。外戚在遭受梁氏一案沉入谷地后又东山再起,当时士人的代表陈蕃支持窦氏,他们立志铲除宦官,以曹节、王甫等人为首的宦官阵营空前紧张起来。当时的形势非常紧张,谁都能预感到随时发生新的流血政变,很多人称病不敢进宫,尚书台等在宫内办公的许多机构竟然没有多少人来上班。6 M6 ~0 \; U2 U6 k0 h9 o  N
  陈太尉与窦武商量,必须尽快确定新的天子,侍御史、河间国人刘鲦不失时机地推荐了他家乡的河间王刘开的曾孙、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这就是东汉倒数第二位皇帝汉灵帝。窦武照例担任了大将军,他是一个外戚,但本质上也是一个士人,是本朝开国元老之一窦融的玄孙,他少年时代就开始就专心学术,并成为地方名人,他本不想参与政事,但因为女儿被陈太尉等推选到宫中,并成为皇后,他才不得已站到了目前这个位置上。陈太尉和窦大将军不用太多的试探就结成了志同道合的同志,他们眼前的目标只有一个:铲除宦官。
% Z, i% P0 Q7 y  窦武利用太后称制的便利,把陈太尉推荐的一些人安插到重要岗位上,永康元年(168年)五月一日发生了日食,陈蕃与窦武商量,借着这次天变诛除宦官。  宦官几乎已经成了砧板上的肉,可以随时动刀,但窦武还想把事情做得再周全些,于是进宫向女儿窦太后请示。曹节、王甫等人也在做最后抗争,他们反复向窦太后求情。窦妙这个年轻女子在政治斗争方面基本上是个白丁,禁不住宦官们的陈说,心里开始动摇。对于她父亲提出来诛杀全部宦官的请求,她表示不能接受。6 I0 z2 X1 L' M! @
  如果上面坐是他的女儿,窦武可以用家法来管束。但上面是太后,理论上说就是君,自己是臣。窦武满脑子君臣思想,竟然拿女儿没有办法。可见,窦家人读书都给读傻了,女儿如此,老父也如此,政治伦理一流,政治智商很低。结果,宦官们推出两个倒霉鬼,一个叫管霸,一个叫苏康,把他们交出来杀了,希望以此消除外界的敌意。但在陈太尉等人看来,这显然不够。八月的一天,一贯只在东边天空出现的太白星竟然出现在西边的天空,这是罕见的天文现象,比上次日食还严重。精通天文学和神秘预言学的侍中刘瑜上书,称这是“大凶之兆”,宜速决断。窦武也再次坚定了决心,他安排宦官里的自己人山冰担任黄门令,负责宦官队伍的纪律监察事务。山冰上任后开始对宦官进行清查,侦察犯罪线索,拿到证据后对宦官进行抓捕。( I: B9 q4 H$ B, D. M
  但是窦武的想法仍然是一些都要按照程序来,但他却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因为对手未必像他一样懂法讲法。山冰通过严刑拷打等手段,取得了曹节、王甫等人犯罪的证据,窦武立即上书太后,要求惩办宦官。这个案子涉及的人很广,包括了大部分宦官。曹节、王甫一派的宦官朱瑀那天正好在太后的寝宫长乐宫值班,他偷偷看到这封奏书,见上面提出将现任的宦官一网打尽,其中包括他自己,顿时感到既恐惧又愤怒。朱瑀立刻召集太后宫中的十七名宦官秘密商议,同时向曹节他们通报情况。这时已经是半夜,曹节把十二岁的灵帝刘宏叫醒,递给灵帝和周围的人每人一把剑或刀,让他们到德阳殿躲一躲,那里比较宽敞,动起手来不容易造成误伤。
: z. x% e$ C9 E8 U9 }  曹节告诉灵帝,如果遇着乱兵,只要他上下挥舞刀剑,就没有人能靠近他。 事发在夜间,宫里、尤其是禁省之中主要以宦官为主,曹节、王甫一派占据优势。曹节立即动手,诛杀了山冰,任命王甫接替山冰担任黄门令。他们迅速占领了在宫内办公的尚书台,杀掉了企图反抗的尚书令尹勋,把重要印信、符节都收了起来,用刀架在值班的尚书们脖子上,逼着他们写出一道道诏书。在这几个尚书里,或许会有一个人,即前面提到的谯县人丁宫。曹节他们立即组织能够调动的力量,直扑窦武的大将军府。对于这个突变,窦武完全没有预料,仓促间逃往北军,进到步兵营。( r) O; p9 J' _7 X
  城里的太尉陈蕃也得到了消息,此时的陈蕃已年逾八旬,他仍然把身边的人以及一些学生组织起来,总共有八十多人,他们拿着临时找来的武器向皇宫进发。 神奇的是,他们居然闯入了承明门,接近了尚书台。但毕竟力量有限,王甫率人及时赶到,将老太尉抓了起来,关进北寺狱。城外的北军解决起来比较麻烦,好在窦氏叔侄直接控制的只有步兵和屯骑两个营,王甫通过尚书台立即任命自己人、少府卿周靖为代理车骑将军,统筹指挥京师地区的所有武装。在这次政变中,虎贲、羽林以及卫尉、城门校尉有何作为,史书没有太多记载,这些分属各部门统辖的部队,也许仓促之间不明究里,无法做出明确判断,所以只好观望。也有可能是,陈太尉和窦大将军其实根本没有完全掌握这些力量,有人未必乐意看到一个新梁冀的诞生,于是故意坐山观虎斗。不管怎么样,结局是王甫、周靖指挥的力量很快瓦解了窦武叔侄的两个营,窦氏叔侄双双自杀。
8 y3 a; R' S' y3 F  随后,陈太尉也被杀于北寺狱,凡是与窦武、陈蕃有关系的人全部受到调查,轻的也要免去官职,永不录用。窦氏家族全体人员被发配到帝国最南端交州刺史部的日南郡,这里是现今的越南境内,当时越南这一块设有两个郡,北部是九真郡,日南郡还要靠南,已经接近胡志明市。就这样,外戚与士人们联手铲除宦官最接近成功的一次行动失败了。
3 X. z0 D9 W' [/ _! v  
- c& A: |# N( o+ O4 j  ◎最后一任外戚死于袁氏兄弟的黑手
" O* S1 H0 h! E4 Q. }  
; v( ]. m, [/ ^  Y- a  召袁绍到大将军府任职的何进是东汉最后一位强势外戚,与窦氏、梁氏、邓氏等外戚的高贵出身不同,何家出身低微,只是南阳郡的一个屠户。大概宦官们对于强势外戚频频出现已经心存畏忌,所以特意选中出身较差、在士人们那里也没有什么势力的何家作新一任外戚。. @3 f4 j' Q. t1 M$ N+ U
  但是宦官们显然又失算了,何家虽然不是名门大族,但何皇后特别会来事,何皇后的哥哥何进又擅长收买人心,何家的势力迅速膨胀。后来,何皇后为一直没有子嗣的灵帝刘宏生下了一个儿子,何家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得势后的何家人对宦官仍然毕恭毕敬,他们与宦官头子张让还结成了儿女亲家,何进担任大将军后又竭力拉拢培植自己的势力。对何家来说,与士人无冤无仇,与宦官关系密切,形势似乎对他们很有利。9 }) N5 u. ~  ?. V9 p
  但是,袁绍、袁术以及他们身边一些人对何氏兄妹却打起了主意,他们利用何进求才若渴的心理,大量推荐自己人,在何进的势力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网,同时竭力鼓动何进诛杀宦官,让何家与宦官集团彻底决裂。何家作为外戚,实际上也离不开宦官集团的支持,没有宦官集团的存在,他们也没有了跟士人们讨价还价的本钱。就在这种矛盾中何进开始对宦官下了手,但袁绍等人认为还不够,必须对宦官赶尽杀绝,何进没有了主意,而他的妹妹何皇后还算比他聪明一点,看出了袁绍这些人一石双鸟的计谋,主张对宦官进行和解。但这时候局势已经逐渐偏离了何进的掌握,何进在进宫向妹妹请示时被宦官杀害。
2 j7 N9 j' l  S; O; ]5 x  有人怀疑何进被杀正是袁绍等人密谋的,一方面不断鼓动何进与宦官决裂,并不惜用调外兵入京的办法吓唬宦官、逼迫何进,另一方面把何进入宫的信息通过自己人泄露给宫内已噤若寒蝉的宦官们。宦官们走投无路,把何进杀了,袁绍又打着给何进复仇的名义把宦官杀了,这一出戏导演得非常精彩,也许袁绍没有如此大的智慧,但他身边一流谋士那时候已经相当多了,策划出这个既灭了外戚、又除掉宦官的行动方案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 Q6 {/ i8 c3 F9 O! D  根据《汉末英雄记》的记载,何进被杀后,他的家族立即遭殃,袁绍虽然打着给他们复仇的旗号,但内心里还是想彻底消灭他们,于是鼓动何进的部将吴匡与何进的同母兄何苗内讧,何苗被杀,在这场内讧里袁绍又拉了董卓的弟弟董旻,等于让何家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董卓掌权后,何苗被定性为恶人,死后被开棺戮尸,尸体被支解后弃于道旁,何苗和何进的母亲舞阳君被杀,弃尸于林苑中,何皇后虽然没有立即被杀,但董卓另立了刘协为帝后,她没有了任何作用,被幽闭于暴室而死。6 Z# X3 x; Z  z: |0 Z5 N' f1 C. K
  除了以上梁氏、窦氏和何氏几家强势外戚外,汉末还有过三家重要的外戚:一是灵帝的宋皇后一家,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发展自己的势力就被宦官谄害,遭到灭族的命运,曹操作为宋家的亲戚,当时也被免了官;二是献帝伏皇后一家,虽然当时曹操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及伏家已没有什么权力可言,但伏皇后因为对曹操诛杀献帝董贵人一家极度不满,给自己父亲写信要谋杀曹操,事发后伏皇后一家也被灭族,就连伏皇后与献帝所生的两个刘姓皇子也未免;三是献帝的曹皇后一家,也就是曹操一家,伏皇后被废黜后曹操把自己三个女儿送到宫中,其中第二个女儿曹节被立为献帝的新皇后,如果这样算起来曹家也是东汉的外戚,但曹魏很快完成了对刘汉的禅代,献帝被除降为山阳公,曹节被改封为山阳公夫人,不算东汉的外戚也可以。" D2 L, M, A*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12: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04:董卓喜欢煮活人9 D6 Z1 J6 k  h3 c
  0 I" k8 r3 e) L3 S
  【原文】
. l" L2 z. Y% q2 w* e% v+ Y" Q1 g  河南中部椽闵贡扶帝及陈留王上至雒舍止。帝独乘一马,陈留王与贡共乘一马,从雒舍南行。公卿百官奉迎于北芒阪下,故太尉崔烈在前导。卓将步骑数千来迎,烈呵使避,卓骂烈曰:“昼夜三百里来,何云避,我不能断卿头邪?”前见帝曰:“陛下令常侍小黄门作乱乃尔,以取祸败,为负不小邪?”又趋陈留王曰:“我,董卓也,从我抱来。”乃于贡抱中取王。3 a) z, c1 \6 I1 I) a
  一本云王不就卓抱,卓与王并马而行也。, r* ~: R% F7 y1 }+ f& v! I
  董卓攻得李昊、张安毕,生范中生烹之。二人临入鼎,相谓曰:“不同日生,乃同日烹。”- v5 |$ d8 R9 w2 P* z' p
    d0 N; X1 Y) K
  【解读】 
* a7 \3 z: O0 h% }' {2 j" f  大军阀兼野心家董卓不去并州上任,眼睛却一直盯着洛阳政局的发展,他的弟弟董旻在朝廷任职,随时向他提供情报,董卓对朝廷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所以他带着绝对效忠于自己的一支人马慢慢悠悠往前走,等待最后的机会。不久机会果然来了,而且是有人主动送上门的,袁绍为了谋除宦官,同时把何进逼上死路,不惜破坏东汉一直以来不许外兵进入洛阳周边八关以内的制度,密令董卓引凉州兵“鸣钟鼓如洛阳”,讨伐张让等人。董卓兴奋异常,这正是他想要的,他并没有打算到并州当个地方官,他看中的还是朝廷大位。董卓于是命令随自己行动的三千凉州铁骑急驰洛阳,他担心慢了被其他人抢了先机。! I. V; U  {& Y4 Z6 J( {; \
  但是董卓还是慢了,根据《汉末英雄记》等史料的记载,董卓赶到洛阳时何进已经被杀,袁绍、袁术指挥自己掌握的军队攻入皇宫,大部分宦官在混乱中被诛杀,年仅十四岁的天子刘辩以及他九岁的弟弟陈留王刘协被少数几个宦官裹胁着向北逃跑,袁绍等指挥人马在后面搜寻。当地一名叫闵贡的地方官追上了天子,张让等最后几个走投无路的宦官头目给天子叩完头后跳入黄河自杀,闵贡等人护送天子回洛阳。4 w- O0 w4 q$ D- P- _
  与《汉末英雄记》记载的稍有不同,张璠的《汉纪》说宦官们自杀后,天子和陈留王兄弟俩想摸黑步行回宫,当晚天太黑,没有月光,他们只能“逐萤火而行”,走了好几里路到了一户农家,总算找到一辆露车坐着往回赶,走到北邙山南麓的草阪时遇上了朝中公卿以及董卓等人。0 I; W5 y- S) x* b
  《汉末英雄记》又说,闵贡找到两匹马,让天子骑一匹,自己和陈留王共骑一匹,走到北邙阪时与前来迎驾的人相遇,前太尉崔烈走在最前面,这时董卓率凉州军也赶到了,崔烈见到杀气腾腾的凉州军有些厌恶,他喝斥董卓让道,哪知董卓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回骂道:“我们一昼夜疾驰三百里来救驾,还要怎么让道,你以为我不能把你脑袋砍下来吗?”《后汉书》说崔烈“有重名于北州”,是个有脾气有个性的人,他的儿子崔钧已经是天子近卫军的高级军官,平时一句话说不对崔烈举棍就打,他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侮辱?不过,当崔烈正在发作的时候,他一定抬头看见了对面那张肥硕的面庞上不屑的眼神,以及这个人身后数千名凉州军人铠甲上泛出的凛凛寒光,崔烈不再吱声,听凭董卓与天子对话。
, y* S8 h; F! K. T8 J4 D* K  《汉末英雄记》把这一段写得很细,说董卓上前先教训了天子刘辩几句:“陛下让中常侍、小黄门这些宦官作乱,现在自取祸败,你的责任不小呀!”宦官作乱是之前多少任天子留下来的问题,十四岁的刘辩究竟要负多少责任呢?刘辩吓得够呛,不敢说话。董卓不理他,转而对一边的陈留王刘协说:“我叫董卓,来让我抱抱!”于是径直从闵贡马上把陈留王抱过来。
7 n& w) B4 M+ o/ C- }( c  董卓从此把持了朝政,他的弟弟董旻给他出了大力,董旻与何进的旧部素来关系不错,在他的策动下吴匡等人杀了何苗,现在何进、何苗的旧部全归了董卓。当时洛阳一带除董卓外实力最大的是执金吾丁原,这个原并州刺史从家乡一带召募了不少人马,手下有吕布、张辽、张杨等一流名将,且政治上倾向于士人,曾派张辽率一部分人马到洛阳来听从何进、袁绍的指挥。可是,董卓不费一兵一卒就把丁原解决了,董卓策反了吕布,让吕布杀了丁原,兼并了并州军。3 H1 F' W$ ?+ M, L
  董卓以生性残忍著称,他没有受过多少儒学教育,整天跟西部少数民族首领混在一起,一身的野性,这样的人一旦掌握政权,危害相当大。开始,士人们对这个另类分子还不太适应,东汉的士人以好斗著称,他们的辩才个个都很好,而且大都是硬骨头,如此以来董卓跟他们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撞。董卓发现,他无论提出什么政策都会有人反对,而且口才好得不行,玩文斗不光自己不行,把凉州军将士都搬过来一起上恐怕都不是对手。但董卓不是外戚,他也不是宦官,更不是只会抹稀泥的皇帝,董卓是军阀,是杀人魔王,是政治流氓,对付道义高地上的士人们自有他的办法。
9 R& ]5 I3 ~" `, ~) q/ d9 y$ q  一天,在董卓主持大会朝臣,董卓专门让多请了一些人参加,因为他将有特别的节目上演。董卓看人到得差不多了,眼睛开始四处搜寻,看看谁将要倒霉。这个时候,侍御史扰龙宗走了过来,董卓心想就是你了。扰龙是个复姓,侍御史这个职务袁绍前不久也担任过,主要职责除了办案子外,每当重要集会时还由他们负责纪律,扰龙宗走到董卓跟前可能想向他汇报一下人员到会情况,但还没等他开口,董卓突然抄起一柄铁锤朝扰龙宗头上打去,扰龙御史毫无防备,立刻被打了个脑浆迸裂。群臣们看傻了,他们经常玩背后捅刀子的游戏,但不是每个人都亲眼目睹过杀人的事,扰龙御史栽倒下去,董卓跟没事人一样,用靴子蹭了蹭铁锤上的脑浆,对大家说:“这小子到我跟前不解剑,一定是图谋不轨。”参加朝会的时候大家不能佩戴武器,但其它场合就没有这样的规定了,董卓要么是以天子自居,要么就是随便找茬,反正扰龙宗被董卓当众打死了,董卓通过这件事给士人们立了威,胆小一点的都不敢抬头看他。7 [& N; r! U/ N* U6 y2 G& l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小说,其中写道一群知识分子很难管,单位组织合唱比赛,在饭厅训练时大家都不听指挥,有的叽叽喳喳,有非要按照自己的主意来,任凭领导说好话还是发脾气都不好使,此时惹恼了站在边上看热闹的一个女人,她是在食堂打杂工的,膀大腰圆、声音宏亮,面对这群没素质的知识分子,这个女工一下子站到指挥台上,大声喝斥要大家安静,居然把场面镇住了,顿时安静了不少,有人不服气,刚问了句“你算干嘛的”,被女工用眼睛死死盯住,用手指着破口大骂,骂得极为难听,一口气下来不容你还嘴。场面彻底被控制,大家鸦鹊无声地老老实实训练。董卓没有看过这篇小说,但他跟那个女工的想法是一致的:对付流氓你跟他比谁更有文化,对付文人跟他比谁更流氓,这一招保证百试不爽。
* b- |# g/ q" E( j4 n2 I  董卓于是开始唯我独尊,他想一出是一出,今天换皇帝,明天想迁都,至于任命官员、给以前犯罪的人平反更不在话下,很少有人再反对他。董卓还放纵凉州军到处抢掠,不仅抢老百姓,富人和权贵之家也照抢,洛阳是首富之区,贵戚之家一家连着一家,金银布帛家家充积,董卓放纵士兵“突其庐舍,剽虏资物,妻略妇女,不避贵贱”,史称“法令苛酷,爱憎淫刑,更相被诬,冤死者千数。百姓嗷嗷,道路以目”。据《献帝纪》记载,董卓抓到俘虏,就用十几匹布涂上猪油缠到俘虏身上,然后点上火,还专门从脚底下开始点,把人活活烧死。董卓宠信的一个胡人因为犯事被司隶校尉赵谦的手下抓起来杀了,董卓大怒:“我要是喜欢一条狗都不愿意有人呵斥它,何况是人呢?”于是逼着赵谦交出凶手,之后活活打死。
8 }, }5 L9 Q, t/ D& G: @  还有一次,董卓支起帐幔邀请大家来喝酒,席间突然带上来数百名俘虏,还在大家纳闷的时候,董卓下令当场将这些人诛杀,杀的手段极为残忍,有的割去舌头,有的先砍断手手足,或者挖眼,或者扔到大锅里活活煮死,简直不是人类能干出来的事,席间吃饭的公卿们“皆战栗亡失匕箸”,但董卓“饮食自若”。对于朝廷的高级官员,董卓也一样不手软,张温曾经是董卓的上级,以后担任过三公之一的太尉,现在担任的是卫尉,董卓看他不顺眼,恰在这时太史令报告说根据天象显示最近有大臣将会暴死,董卓害怕应验到自己身上,就找人诬告张温与关东联军有瓜葛,把张温抓了起来,一代名将竟然被活活打死。4 X, y8 q/ {2 |
  张温临死前一定极其后悔当初没听孙坚的话,孙坚劝他早早除掉董卓,但他没有那个魄力和胆量,现在让这个小人得了势,毫无政治伦理,也不讲人性,简直就是恶魔。" [8 j, J' e5 a% C9 i( ^
  董卓看来比较喜欢把人扔到锅里煮,后来袁绍为盟主起兵反董卓,战斗中董卓抓到了袁绍手下一个叫李延的人,董卓命人把他煮了。根据《汉末英雄记》记载,董卓在另一次作战时抓到李昊、张安毕二人,他们也许是关东联军的人,董卓下令把他们“生烹之”,这二位都是汉子,临进锅前还不忘调侃一下,他们相约:“不同日生,乃同日烹。”
$ s0 ]# D7 ]" I  G0 r! K+ I  ( c8 D; V$ h$ e3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12: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05:董卓为收买吕布反水开出了天价7 \6 a2 \  c2 V
  . r" x7 @7 {9 h% k! h) S
  【原文】
' t/ S+ b$ R) q& T9 I  原字建阳,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为南县吏,受使不辞难,有警急,追寇虏,辄在其前。裁知书,少有吏用。
" b6 l( Q! u6 t2 }- \# @- Y' j  1 ?( U+ b5 b- @1 \3 Q- N7 @, Q
  【解读】( c! P1 j' o+ |& R
  在何进被杀、董卓入洛阳的前后,丁原是一个关键性人物。董卓最终彻底把持朝政,把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赶出洛阳,依靠的是实力,而在此过程中,董卓策反吕布杀了丁原,是关键的一步。. K( \9 @& D2 r, s
  董卓建立权威靠的也不完全是流氓手段,没有强大实力作后盾一味耍横只能自取灭亡,在董卓刚进入洛阳时他的实力还不占上风,除凉州军和何进的旧部外,洛阳还有其他几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大都是何进、袁绍等人此前安排到各地募兵的,力量稍大的有鲍信、张邈、丁原等部,鲍信日后成为曹操的战友和主要支持者,张邈是关东联军的主力,他们都支持何进和袁绍。当时的洛阳,云集了由各地赶来的队伍,有些是有组织的,也有些是三五成群跑来找机会的,据《三国志》刘备本传记载,刘备和张飞、关羽等人在此前后也到了洛阳,被何进编入一个叫毌丘毅的都尉手下。) r0 T" l6 R. _( u; D
  如果袁绍能抓住机会迅速整合起各路力量,趁董卓的凉州军主力还未抵达洛阳之际首先发难,董卓未必是对手,日后曹操、袁术、孙坚等人都是借助讨伐董卓渐成气候的,没有董卓专政,以后的政治格局如何变化非常难料。鲍信就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劝袁绍先下手为强,解决董卓和凉州军,但是袁绍不敢。袁绍的胆量不够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或许对董卓还抱有侥幸,心中仍然对“袁氏故吏”有所期待,于是袁绍失去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2 v2 e, J" s5 T% b  p( G) A, c3 K
  作为军阀,董卓最清楚拥有什么自己才有发言权,在弟弟董旻的协助下他成功策反了何进的旧部吴匡等人,使实力有所增强。紧接着,他把目标放在了实力较强的并州军身上,通过对并州军的内部瓦解,又兼并了这支劲旅。( U' z! v( f' \& t* ^
  并州的大体范围相当于今天山西省的大部、陕北以及内蒙古的河套地区,今天的太原、包头、榆林、延安等地均在其内,其北部与匈奴、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相邻,匈奴经过南北分化后,南匈奴不断内迁,与并州地区的汉族融合得很紧密,由此也带动了当地的畜牧业,使并州军也像凉州军、幽州铁骑一样成为一支活跃的劲旅,目前并州军的实力派是前并州刺史丁原。
2 I( }+ q; v1 f# J. i. a7 C  据《汉末英雄记》记载,丁原字建阳,出身于寒门,“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早年当过县吏,在“追寇虏”也就是平息民变过程中不怕死,能冲在前面,所以不断立功。《后汉书》对丁原的介绍还要多一些,说丁原最后升到了并州刺史,后又改任骑都尉,相当于骑兵师师长。何进召募外兵的时候,丁原派部下张辽率一千多人前来助战,丁原被何进委任为执金吾,相当于首都洛阳的警备区司令。
2 A  t" [; V9 ~  综合《三国志》的记载,丁原的并州军有三大主力构成,分别是张杨、张辽和吕布,张杨字稚叔,并州云中郡(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县)人,张辽字文远,并州雁门郡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人。他们的出身都很一般,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武力,张杨以“武勇”而被丁原任命为武猛从事,张辽因为武力过人,被丁原召为从事,吕布也因为“骁武”而被丁原赏识。一句话,他们都是丁原的并州老乡,又都是猛将,与丁原本人“武勇”的特点很相近。8 N: i2 C! o/ I
  这几个人如果驾驭得好就能成为好帮手,如果丁原有曹操那样的治人拢心之道,并州军在丁原手中就会有另一番天地。但问题是丁原“为人粗略”,他本身也是一个武人,在带队伍方面缺少足够的经验。从以后张杨、吕布、张辽等人的事业发展情况看,当初他们在丁原手下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高顺、成廉、成续、侯览等人始终追随吕布,吕布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说明吕布名义上属丁原领导,但却拥有自己的势力。丁原被杀后,吕布率自己这部分人马投靠了董卓,张辽虽然也投靠了董卓,但不归吕布指挥,还归董卓直接领导,张杨则率部远走河内郡,过上了打游击的生活。他们都能把自己的人马顺利带走,说明丁原手下的这三支主力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这为丁原被杀埋下了祸根。8 O  L4 v  j0 J! b* l
  《后汉书》和《三国志》对吕布早年生活均记录不详,但陈宫后来对张邈谈论吕布时称他为“壮士”,并州当地世家出身的王允视吕布为“剑客”,说明吕布的身份不是名门大族,加上他的祖籍是偏僻的九原郡,说明吕布出道前的身份类似于游侠,而这在东汉时期往往带着贬意,这也造就了吕布一生“轻狡反覆,唯利是视”的个性,因为剑客、游侠最容易急功近利,也最容易被别人利用。
$ P6 R# C2 P3 V8 r  x2 s  丁原对吕布很不错,《三国志》称“大见亲待”。但正是因为丁原的“粗略”,因为吕布具备游侠、剑客的特质,所以董卓看到了机会,他对吕布进行了策反,是谁来执行的联络工作、如何接上头,吕布如何杀掉丁原,这些问题史书均未作详细记载,只说董卓“诱布令杀原”。对吕布而言,尽管自己身上有剑客的特性,但杀掉上级投靠敌人毕竟是一件极损仁义道德的事,他怎么会轻易下手呢?这是一个往往被人忽略的问题,也是不容易找到答案的地方。但如果细究起来,原因其实并不难发现,那就是董卓对吕布开出了天价的诱降条件,让吕布想不动心都难。
3 k$ s" {% z( o: B5 U  董卓开出的条件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高官厚禄,而是一句话,它记录在《三国志•吕布传》里,叫做“誓为父子”。董卓不仅收吕布为义子,而且为此还立了誓。在史书里从来没有记录过关于董卓儿子的事,只说他有一个女婿叫牛辅,推测起来董卓应该没有儿子,如此以来当他死后继承权就成为问题。董卓可以把女婿牛辅立为继承人,也可以在手下将领里指定一个,但当董卓收吕布为义子时,这些可能就不存在了,因为董卓要把继承权交给吕布。
/ q5 M( ^" Q5 N9 H2 i/ `2 S6 S  汉代很注重法律上的继承关系,像袁绍那样过继给叔父家,叔父的爵位、家产等就将由他来继承,这种法律关系是谁都不能剥夺的。董卓为了保证瓦解并州军成功,不惜指定吕布为继承人,为了取得吕布的信任,还举行了盟誓。这不是走过场,而是很郑重的,董卓至死都未曾反悔过,而吕布也对这种关系深信不疑,后来当王允再次策反他杀董卓时,吕布曾为难地表示“奈如父子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12: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06:当两个野心家相遇
8 I8 f% g7 N/ w; m  
9 [+ H) x& Z: o0 i1 c  【原文】
) A& v1 v9 k9 ?# B$ [  董卓谓袁绍曰:“皇帝冲暗,非万机之主。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悬节于东门而奔冀州。& ]' m' J9 X! v% v0 f0 G8 t8 O
  是时年号初平,绍字本初,自以为年与字合,必能克平祸乱。. X, \/ y5 {- t% S7 [3 X: A$ g
  董卓在显阳苑,请官僚共议,欲有废立,谓袁绍曰:“刘氏之种,不足复遗。”袁绍曰:“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恐众不从公议。”卓曰:“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令为之,谁敢不从。”绍曰:“天下健者不唯董公,绍请立观之。”横刀长揖而去。坐中皆惊愕。时卓新至,见绍大家,故不敢害之。卓于是遂策废皇太后,迁之永安宫,其夜崩。废皇帝史侯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皇帝。卓闻东方州郡谋欲举兵,恐其以弘农王为主,乃置王阁上,荐之以棘。召王太傅责问之曰:“弘农王病困,何故不白。”遂遣兵迫守太医致药。即日,弘农王及妃唐氏皆薨。6 A' g6 h# D8 [
  
* j* E! u7 j1 H* T2 v$ H  【解读】
# ]* v/ P8 V0 K9 P+ T! b  掌握朝政大权的董卓与在社会上呼声很高的袁绍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导火索是废立天子事件。根据《汉末英雄记》的记载,董卓一直有废掉当今天子刘辩的想法,而改立灵帝刘宏的另一个儿子刘协为帝。董卓认为这件事迫在眉睫,已经不能再等,为此他跟袁绍商量。但是,单就《汉末英雄记》现存的几条记载来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似乎还有一些出入。0 U0 G0 C- f4 |/ [5 p. S
  其中一条记载说,董卓告诉袁绍,当今天子刘辩为人“冲暗”,不是一个“万机之主”,而陈留王刘协比他强,应该废黜刘辩,另立陈留王。“冲”的意思是幼小,“暗”的意思是不明,蒙昧。董卓说刘辩蒙昧可以,但说他“幼小”则刚好说反了,因为刘辩十四岁,刘协只有九岁。根据这条记载,董卓明确要以刘协代替刘辩。
1 ^2 t5 D- R+ q4 Z% j  但按照后一条记载,似乎又不是这样的。董卓当着袁绍和众“官僚”的面说:“刘氏之种,不足复遗。” 这个“遗”在此应该读“位”,是给予的意思,董卓好像是在说对刘氏宗族不能再把皇位交给他们了。那应该交给谁呢?《汉末英雄记》没说,《三国志》、《献帝春秋》也没说,有一种可能是董卓想自己当皇帝,因为如果刘氏不当了,董卓是不会让给别人当的,《汉末英雄记》在这里暗示董卓想僭越。
4 H1 n% H2 j, ]. W+ W. D  但是,后一种说法得不到其它史料的支持,包括《后汉书》、《三国志》在内的各种史书均明确记载董卓的想法是以刘协取代刘辩。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袁绍的强烈反对,二人由此彻底闹崩。董卓没想到袁绍会干脆利索地不给他面子,于是放出了狠话:“天下的事都取决于我,我想做什么,谁敢不从?”董卓再次耍起了流氓,但袁绍不是吓大的,他说:“天下有势力的也不光你董卓,咱们走着瞧!”袁绍“横刀长揖而去”。袁绍明摆着跟董卓公开叫板了,他勇刚勇矣,但是晚了。6 s, V" O( O6 Q% M& B$ s6 z
  如果是在鲍信劝他除掉董卓的时候发威,结果会是另一个样,但现在局面完全不同了,董卓收降了何氏旧部,瓦解了并州军,新得了吕布、张辽这样的猛将,加上凉州军源源不断地开来,实力的天平早已把袁绍一党甩到了地上,袁绍这才想起来跟董卓摊牌,无异于自取灭亡。换成别人,袁绍及其整个家族恐怕活不到明天,但是董卓还是忍住了,原因是袁家是“大家”,他没有立即下手,这为袁绍逃出洛阳留下了机会。7 A: j/ m. b$ {4 {
  董卓为什么执着地行废立之事呢?要知道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纵观两汉三四百年的历史,能做成这种事的没有几个,尽管刘氏已形同傀儡,尽管董卓已经“天下之事,岂不在我”,但要打破人们心中牢不可破的正统观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使袁绍这些人不敢反对,也不能保证天下人都会响应。从事后结果看,董卓要做的这件事终于是做成了,但他也为此付出了极大代价,董卓没有考虑过吗?+ G5 ?  _! }/ y, ?1 ?! W
  而对袁绍来说,尽管不满意董卓,尽管可能也不满意刘协,但此时此刻执着地反对废立,他也应该考虑一下后果。袁绍可能觉得袁家的影响力还在,董卓不会把自己怎么样。但董卓进入洛阳以来的所作所为已经清楚地表明,此人绝不会按常理出牌,他的道德水准极低下,他的手段极残忍,对付这样的人光靠斗勇根本无济于事,即便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父亲、叔父以等家族几十口人着想,董卓彻底掌握局面后,下一个打击的对象一定是袁家,现在不设法脱身,反而激怒董卓,是不是有点不够明智呢?从事后结果看,袁绍带着少数人勉强逃出了洛阳,生父袁逢、叔父袁隗等几十口人留在洛阳成为董卓的人质,最后全部被董卓杀害。
. h4 ~+ l9 p8 N& J6 k+ n  在废立这件事上,董卓和袁绍都异常执着,根本不计后果,来了一场硬对硬,给政局乱上添乱,使脆弱不堪的朝廷旧伤未疗、新伤又添,董卓和袁绍对决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疑问:董卓和袁绍为什么都那行执着呢?董卓为什么一定要行废立之事?对袁绍来说既然拼不过董卓,为什么还要坚决反对呢?他们都不能退一步吗?围绕这些问题仔细探究一番,发现不是他们不够明智,而是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其他的选择,董卓要想彻底巩固权力必须行废立之事,袁绍要想自保必须坚决反对废立,在这个问题上其实他们都没有退路。
& h4 o6 k- X! t' O8 o  董卓虽然是肇事者,但他有充分的理由换皇帝。刘辩是灵帝刘宏的儿子,但也是何进、何苗的外甥,何进被杀凶手是宦官,何苗被杀凶手则是吴匡,而吴匡背后是董旻,董旻的背后是董卓,董卓已经跟何家成为仇人,这是董卓急于换皇帝的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董卓跟刘协之间的特殊关系,这个刘协跟刘辩不是一个生母,刘辩的母亲是何皇后,刘协的母亲是王美人,何皇后当时得势,又给灵帝刘宏生下了儿子刘辩,她对其他嫔妃格外防范,有谁怀上刘宏的儿子,她就会想办法让那个生命胎死腹中,王美人怀孕后惊恐难安,想了很多办法要把孩子流产,但这个日后被称为汉献帝的孩子生命力过于顽强,还是降生到人间,结果很快王美人就被何皇后毒死了。灵帝大怒,但又无可奈何,何皇后外有当大将军的哥哥,内有张让等宦官头目力挺,灵帝无法追究,但为防止再出意外,就把刘协交给自己的母亲抚养。
( n/ y' d8 L' o3 b, u' _$ ~1 ~. M  灵帝刘宏的母亲姓董,跟董卓是一个姓,但他们的祖籍一个在西北一个在华北,八竿子打不着,不过董卓很会来事,当时他的弟弟董旻在朝廷任职,在董卓授意下,董旻主动跟董太后一家攀上亲戚关系,不管是西边的董还是东边的董,反正五百年前都是一家,由于这层关系,董卓对刘协更另眼相待了。为了断绝忠于何氏的势力将来聚拢到刘辩身边反对自己,董卓当即立断,他要废掉刘辩,另立与自己有一定渊源并且有好感刘协为帝。& {9 i  E: y$ K4 w
  对于袁绍来说,这又恰恰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天下人都知道袁绍是何进的属下,张邈、鲍信、丁原这样的实力派与其说支持袁绍,不如说他们是因为何进而支持袁绍,何进虽然算不上一代枭雄,但他很早便开始权力布局,像王粲的父亲王谦以及大笔杆子陈琳等都是何进的属下,何进在政治上有相当深的根基。袁绍等人加盟何进集团后,通过背后使坏把何进推上了断头台,借宦官之手除掉了何进,但这些是很隐性的,是一般人看不出来的,袁绍平时嘴上挂的还是对何进的忠诚,何进是袁绍利用的工具,也是袁绍扛在肩头的一面大旗。- V1 Z# \- V5 a7 J% S. U
  何进虽然死了,但他的外甥、当今天子刘辩就成为一个象征,刘辩当天子对袁绍是有利的,反之,看着刘辩被废他如果不旗帜鲜明的反对,将使自己的政治声誉严重受损。袁绍没有接受鲍信等人武力解决董卓的建议,鲍信、张邈等人失望之下已离开了洛阳,袁绍失去了跟董卓刀兵相见的本钱,如果再失去士人以及舆论对自己的拥护,他将变得一钱不值。( s( ]% }* y7 k8 t
  所以,董卓必须换皇帝,袁绍也必须坚决反对。最终的结果当然是以袁绍的失败而告终,袁绍逃出了洛阳,董卓废刘辩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以后的汉献帝。这场斗争董卓表面上是胜利了,但这个胜利是“惨胜”,由于他的方法过于粗暴简单,让他在政治上彻底失败,士人们不会再与他真心合作,一般百姓也都视他为头号奸臣。对于袁绍来说,此次对抗他则是彻底“惨败”,他被排挤出洛阳政坛,袁家留在洛阳的数十口人成为董卓的人质,后来袁绍被推为关东联军的盟主,打出反对董卓的大旗,董卓一怒之下,把袁家几十口人全部杀了。( E1 }3 E* n/ K6 t8 J
  可这些不幸远没有结束,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列出的一条重要理由是董卓随意行废立之事,言下之意并不承认刘协的合法地位,董卓担心被废的刘辩被关东联军利用,命人用毒药害死了刘辩,其过程记录在《汉末英雄记》等史籍中。刘辩死后,关于刘协合法性的问题不再成为焦点,绝大多数人认为刘协既然也是灵帝刘宏的亲生骨肉,继承皇位也不存在问题。但是袁绍还绕不过来这个弯,在董卓面前他坚决反对过立刘协为帝,这个观点他一直坚持了很久,他曾想立刘虞为帝与刘协抗衡,虽然事情没有结果,但让袁绍成了最大的“反皇派”,一直影响到他与献帝刘协的关系。这也间接地促成了曹操得以抢先一步“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让袁绍不断地在政治上失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4 00: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