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0 22: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 q* j, M9 E! X/ Q3 S* V
) u8 x+ Y3 U% f$ p* m W" t |
“湖南三峰曹氏”为曹操后人9 \* E+ t8 Z. R/ U* x# Q) c
2 V# j0 j, y9 J, p5 b, V' L; t. L
8 h$ i) P9 {& j% ~! P1 u/ X/ k/ ?: |. j5 B2 d$ b% M4 c; k
" h4 k" {. |2 }0 w1 J曹修勋展示族谱
]4 ]) X5 @, l8 c' J; R ~ 湖南浏阳访后人
8 x# E7 a9 k6 B
; X: Y1 B$ D) P5 \! b, K% M3 v; a 《环球人物》杂志赴湖南特派记者 邢婷
: ^$ N: q! l, r; A7 Z+ A( w' M7 Q
6 e3 v$ Q1 h: _6 r7 E1 q# y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采访调查中获悉,在湖南浏阳地区生活着一支有族谱记载的“曹操后人”。
! b- n) J0 t# B1 G" t
8 a& ]3 }7 M1 B7 t4 f+ n) s* A |, ~ 祖上的传说. l' v# d6 H& C0 V8 b8 }5 H
7 {1 R8 w# \8 M4 C! A 在湖南长沙浏阳市,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辗转找到了一位编纂过族谱的曹氏后裔曹修勋。老人今年75岁,是一位退休干部。他激动地告诉记者,他们可能真是曹操后人,“安阳陵墓中并没有出土多少贵重财物,这和祖上流传的曹操是清官的说法一致。”
5 N" o; @8 h. N
- P& s* ~" S# ?$ N& T; j8 ^7 S! D 在曹修勋家中,存有两套族谱。一套是他自己于1996年主持编修的《曹氏支谱》;另一套是编于1925年的《曹氏兴房文财合谱》。当曹修勋小心翼翼地抱出珍藏了几十年的族谱时,记者颇为震惊:族谱不仅记载详细,且图文并茂。
$ O) ~3 N& U, h; {5 s+ |3 U; L* A9 w) A O( _5 p
据曹修勋介绍,他们这一支被称为“湖南三峰曹氏”。族谱记载,他们的始迁祖为曹子明,号玉溪,又称玉溪将军。始迁祖“自江西吉安来,掌湘阴三峰关务,元时家于长沙玉溪。”这支曹氏后人陆续扩散,现在已遍布“湘、鄂、川、赣、皖、苏诸省”。+ A; a7 G1 a+ _: f" X
( Z! v& g$ K$ G c" M
这套老族谱一直由曹修勋的叔叔曹典成保存。1984年,曹典成将族谱郑重地传给曹修勋保存。
7 r0 x7 {* \6 O) Q2 ?! w& F6 G
, ~: C/ Y$ V8 Q “叔叔生前曾多次提到,祖上一直传我们是曹操后人。”曹修勋回忆,英勇善战且极具政治才能的曹操,始终是他们叔侄乐此不疲的话题。曹典成一直将曹操称为“忠臣”而非奸雄,并讲了很多曹操如何吃苦、爱民的事。
9 J3 H; L2 ?' Q3 d; S: H/ T/ [- i! M
族谱的记载
- ?9 n) S2 A$ v5 \
& I% E5 A. K. F8 Y; Q0 ` “更完整的族谱保存在我老家太平桥镇合盛村,那里能找到我们是曹操后裔的证据。”曹修勋老人答应陪记者一同前往。
$ [1 a/ P a# y; `
( M0 w& U' n7 T: |9 [# d- u 出浏阳市向西,车行驶五六公里便到了太平桥镇。这是一座“以烟花鞭炮、豆豉生产为主的新兴工业城镇”。继续西行三四公里,就是合盛村。
" y2 a( ?! R- @; A6 R6 K( I
8 {. r$ M, s. |4 k2 n$ E5 {/ x3 E& h 合盛村共1200多人,曹姓有30多户,120人左右。和浏阳多数乡村一样,这里的村民也大多从事鞭炮加工生意,全村有大大小小十几个鞭炮厂。
2 ]! B. l7 w. x! N
( Q9 u$ k+ c- {9 o 记者随曹修勋走进一户建有三层小楼的人家。这家的主人叫曹典钦,和曹修勋年纪相仿。曹典钦父辈一直是族长,所以家里保存的族谱最完整。他家这栋楼房前后即是当年的祖祠——玉溪公祠堂所在地。可惜这座建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的祭祖场所,在“破四旧”时被毁坏。在曹修勋的记忆中,最后一次祭祖是在1949年。仪式由当时的族长、曹典钦的父亲曹广俊主持, 200多名族人跪拜,场面庄严气派。
( c; C' W% i* _7 o7 \ B& \6 B9 y( g1 O
记者的到访显然令曹典钦感到有些意外。他有一个顾忌:“祖宗的墓地详址都印在家谱上,一旦报道出去,会不会有人去盗墓啊?”在曹修勋的一再解释下,曹典钦才稍许放心。僻静的村庄显然鲜有媒体造访,记者刚进屋,便有许多族人闻声而来。* X# D* ~# D, V7 P6 T) p
& Y' M7 j. H$ s7 s5 i' I9 [' e, d" N/ U
曹典钦不善言辞。应记者请求,他嘱咐孙辈从阁楼上搬下保存的族谱,共28本。所有族谱被放置在一个外面用麻绳紧捆的长方体木箱内。木箱只有一侧可以打开,侧门上注有两行竖排黑色字:“共谱贰拾捌本:老谱贰本新谱贰拾四本草谱贰本”。打开侧门,纸张已泛黄的族谱赫然在目,共有两摞,分列箱中。
! K: ]8 D# F. E4 [( Y" f- D
0 J; ?. s6 Y) S: z2 i- x 28本族谱中,最古老的是编纂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曹氏族谱》(两卷本)。比较完备的还有编纂于民国八年(1919年)的《湖南三峰曹氏通谱》(四卷本)。由曹修勋新编修的《曹氏支谱》,也比较完整。其余的是编纂于光绪八年(1882年)的支谱,较为零碎。4 v \0 F2 N1 x# f- U* v
% G! T+ [# Z% e6 l J. t 距今已有289年历史的《曹氏族谱》分前集和后集,是两本紫檀木色封皮的线装书。书中不仅有始祖玉溪公的画像,还详细记载了玉溪公的墓地图、碑文及历代派系表等。
9 z: @& \: O5 M% c
# g, K* ?- D$ T, J 后集的《玉溪堂通礼》一文中,写道:“魏武出于平阳,而吾姓俱称谯国,亦当年之从近也。吾楚南以玉溪之嗣,称玉溪宜也。必称同祖远,然玉溪之前又谁不知其为谯国乎……”大意是:“魏武帝曹操出自西汉平阳侯曹参一脉。我们都来自曹操的祖籍地谯国,是当年曹操宗族的后人。我们的近代祖是玉溪公。虽然离祖先的年代很远了,但在玉溪公之前,谁不知道我们是谯国来的呢?”3 t, u0 l9 g4 @: X
& {5 R! Y* ?7 x9 v t h
族谱的记载,无疑成为“湖南三峰曹氏”认祖归宗的有力佐证。0 ^$ y# e6 Z2 c! Z( |( L# A
( d* ~( m% o- \" [
祖训的传承
& n. x7 X4 a0 G% I: i
) O$ c$ x! s+ I6 g5 p. R 纵观曹典钦家藏的四套族谱,“湖南三峰曹氏”家族传承的整体脉络清晰可见。0 S! D0 E+ ]4 n- d0 v, X- s
2 w' \4 l- h$ g% m4 _# U+ i, L 首先,派语体现家族传承理念。派语,又称字辈谱,是记载家族辈分的排序。比如《曹氏支谱》记载其中一支曹氏的派语是:“子懿汝希彦,义均永庭兴,仁启政泰开,家盛英才广,典修治策长。”《湖南三峰曹氏通谱》又续订派语三十字:“显承师俊业,圣哲立名邦,仁孝怀三代,嘉征集一堂,宗功培至善,祖荫庆常康”。这些具有很明显励志作用的派语,影响了一代代曹氏后人。
4 d3 b" c9 _* _
) m& S" k G' k' m. C 如今,在合盛村的曹姓中,辈分最高的是“广”字辈,尚有4人在世。记者见到的曹氏族人,多为“修”字辈。7 m5 z2 q: x- ]( a$ Z
' v* b" A9 j$ a2 N7 l% @6 j2 ~. c( j 据曹修勋介绍,他们这支曹氏族人中,多数务农,种植稻谷等作物,也有不少人经商,从事花炮生意。追溯其祖上,也多从事农业。- {# M/ G; X) M! b+ C' v
; Z8 C( _. H5 r- e; `) Q
这一点得到族谱的印证。在《湖南三峰曹氏通谱》中,有房支表(家庭分支表)、分居表、祠堂统计表、族学统计表、丁(男)口(女)统计表、职业统计表、财产统计表等各类统计表,可谓完备的“家族数据库”。4 B9 M3 j0 s0 a9 E% f
6 ?) \* s6 A0 G8 s
饶有趣味的是,其中的职业统计表把曹氏族人划分为官吏、军警、办理地方公益事务、校外修业、校内修业、农、商、工、矿、医等职业。务农的人数最多,数以万计,从事矿业的人最少,仅27人。
8 ^( Z) S" k) f
' w- V4 |9 u: C: [8 ^1 A, U 《曹氏兴房文财合谱》则记载了曹氏六字祖训:“莫犯法,莫欺心。”同时,还详细记载了十二则家规:“敬祖宗、孝父母、友兄弟、肃闺门、教子弟、笃宗族、睦乡邻、爱国家、崇实业、讲公益、尚勤俭、辟妄诞。”每则家训后面都有解释,被编成二十四行五言歌,以便族人传颂。曹门家风之严谨,可见一斑。7 r$ ]9 A3 Y+ K( V. J1 u1 K5 f" b
* I" T, g" n$ k. p 得益于以上严格的祖训家规,“湖南三峰曹氏”虽以务农为主,但也出了不少名人和高官。修过族谱的曹修勋,对此了如指掌。他向记者介绍了几位近现代人物,如编纂《湖南三峰曹氏通谱》的曹佐熙(1867-1921),是知名学者,曾倡修《湖南通志》等,著述甚丰;曹典球(1877-1960)是知名教育家,抗战前曾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兼湖南大学校长、湖南省政府代理主席,建国后历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省政协常委、省文史馆副馆长等职;当代的曹庆泽,曾任中共中央纪委常务副书记;曹伯纯曾任中共广西区委书记,现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 Y( u. L6 H7 J2 ~8 {* P" v" U' W. t
7 x- o0 W6 v) Q 形象历尽荣辱,家族千年沧桑+ Z. C% A$ ]4 J
. P9 {) G b' p8 A) R, G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撰稿 梁正强! i# I. k4 [; `5 N4 g2 k
4 E/ [. @# ~% C9 Y8 M9 p G3 v
1800多年来,曹操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其形象也几经变化,颇富戏剧性。这在中国历史上比较罕见。
$ c; p! i& g, O. q* i) @4 x- t! f% z% n
曹操年轻时,东汉名臣桥玄称赞他是可以安定天下的“命世之才”,另一名士徐劭也称他为“治世之能臣”。曹操的对手诸葛亮则说:“操智计殊绝于人。”这些评议,比较贴切地反映出同时代人对其才干的褒扬。8 A$ [- K9 \4 G
: [/ O' W& L+ P 曹操去世45年后,司马氏篡权,建立西晋,尊曹魏为正统。西晋大臣陈寿,撰写了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这是一部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大史书”的正史巨著。在《三国志·武帝纪》的末尾,陈寿写道:“太祖(指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是正史上对曹操的高度评价。" r) H X! [ L, \& q: @" m
3 m. ?& X# X4 m 到了东晋,情况有了微妙的变化。公元316年,司马氏政权不敌北方少数民族,迁都南京,偏安一隅,史称东晋。此后的100多年里,北方地区逐步被鲜卑族的拓跋氏所统一。拓跋氏政权不仅在版图上与曹魏类似,而且也以“魏”为国号。东晋小朝廷因此不愿再以“魏”为正统。这一时期,习凿齿撰写的《汉晋春秋》,改尊蜀汉为正统。
7 T U" |# l! h" B# z. V4 J3 [8 b# f$ |- u& S" C: a
隋唐时代,对曹操的正面评价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唐太宗李世民称赞曹操“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匡正之功异于往代”。大臣们也以“神武同魏祖”来称颂李世民。
; w/ z7 Z+ d8 r2 k
$ y+ }; c- |) ~9 l" Q% j 北宋的主流意识也是“尊曹”。这与其开国背景有关。宋太祖赵匡胤通过后周皇帝的“禅让”取得政权,和西晋“继承”曹魏政权有相似之处。因此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以曹魏为正统,称曹操是“天下雄隽”。5 Y! [" J. }* [$ L( h7 @* p
m- l$ P1 N! y- U+ f
然而,进入南宋之后,理学的兴起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导致曹操的形象就此“一蹶不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违背了理学家倡导的“忠君之道”;他“用法冷峻、强烈事功”,则违背了理学家们推崇的“礼治”和“伦理道德”。因此,以朱熹为首的理学家,对曹操进行了系统的口诛笔伐。他写的《通鉴纲目》,就打出了“帝蜀寇魏”的旗帜。
% f/ h1 ]5 }4 W0 U4 l( z% C9 b6 L, V, a3 T* u( W7 F+ _# `
元代,北方少数民族征服了整个中国,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使得汉族知识分子迸发出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对抗异族的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带有明显倾向的文艺作品开始出现,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曲艺演出,都以三国题材来体现“人心思汉”。慢慢地,刘备成了汉族的象征,曹操理所当然地成了反面人物,成为北方政权的代名词。“拥刘反曹”,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宣泄和政治表态。
; s V1 j% Y" N: D$ r* C
& Z2 ], [. k6 B& W 出生于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深受时代理念的影响,他根据笔记小说、民间故事所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塑造了曹操狡诈、多疑的奸臣形象。但罗贯中也保留了对曹操的客观描写,如“(有)宽仁大德之心”。- e# T4 g1 M" L8 ?) }( J: [
* [; M& b, A2 V" ^& e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罗贯中的书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删除客观描写,加入大量对曹操的负面描写,这就是如今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经说书、戏曲等民间艺术的传播,使曹操“白脸奸臣”的形象逐渐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 G$ y6 D4 z1 f9 @ a
4 C% g, j$ y% ^. E* H 近现代,正统王朝观念被时代所抛弃,许多人提出为曹操“平反”,如毛泽东、鲁迅、郭沫若等。时至今日,中学历史课本已将曹操定位于“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文艺作品中“大奸大恶”的曹操,与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区别对待。
5 f4 W, b/ U; h3 e7 ?" ~7 ]( u7 [8 V9 Z9 m6 s4 O o% {, t# u
历朝历代对曹操评价的变化,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曹操后裔的人生道路。一般来说,只有在“尊曹”时期,曹氏后人才乐于向世人展示自己贵族后裔的身份。如唐代著名画家曹霸,文武全才,人们以其祖先“三曹”来赞美他,称他“文如植(指曹植),武如操,字画抵丕(指曹丕)风流”。北宋大将曹彬,自称曹操后人。他去世后,宋太宗赵光义特赐楹联:“绣虎文宗(指曹植),名麟俊彦(指曹休)。”而在“抑曹”、“贬曹”之风盛行的时期,多数曹氏后人除了内心忿忿之外,只能选择沉默,隐姓埋名,不敢认祖。当然,也有人为先祖“翻案”,那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他创作的剧本《续琵琶》,把曹操塑造为英雄,在家庭戏班公开排演时,不让曹操一角涂白脸。
1 O7 m2 H2 e$ i4 ^! b
% Z$ |! g# x1 T4 K' J 最近,曹操墓被确认的消息发布之后,不少人自称是曹操后人,出面“认亲”。这也从侧面映射出当今社会对曹操的评价已走向理性和客观。“往事越千年”,曹操形象的荣辱浮沉,已付笑谈中,不再对今日曹氏后人的命运带来负面影响。曹氏后人在这一宽松的社会环境下,才敢于去接纳、承认自己的族姓身份。. t' [8 I4 k$ Z1 G) n1 S
, G$ Y1 K$ v) Y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