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0 22: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婚的吉服
) F# E6 n0 C6 h) @
% d# \5 r; Q9 L) v
7 P; ~" K4 m: [# j5 k" k1 [新任及双方礼服 : 8 D- c5 I8 ]" y, v% R1 P0 ^
( g0 ~" O. K3 t7 a, a, C新婿 8 Q$ L9 ]$ z6 w! H0 c
+ t' T2 O+ I/ |" A6 S+ E* |' A
1.爵弁玄端服(大夫级玄端)——用于正婚礼。爵弁,玄端服袖展三尺三,收口一尺八,缁衪纁裳,白绢单衣,纁色韠,革带(用以佩韠),大带(素熟绢为之,宽四寸,耳及绅缘边,外玄而内黄色。),赤色舄(或履),水苍玉纯组绶,佩刀,充耳等。
# E1 V) R" D }; }
; k. b9 v2 H9 P" F0 D2.士玄端服(士级别)——用于婚前礼和婚后礼。玄冠,袖展二尺二,收口一尺二,黄裳,白绢单衣,爵色韠,大带(白缯为之,绅部缘黑缯边。士绅长三尺)。 & a, F$ G9 k4 Z
7 P/ q6 M' _0 B) \名词释义:
% F1 H0 _ Z! F% y; H; C1 [. R# J4 h5 F, e8 `! {! ]5 d7 x
爵弁:爵弁,一名冕。有收持笄,所谓夏收殷冔者也。宽八寸(20cm左右),长一尺二寸(约30cm),前面小后面大,颜色与雀头相似,大约是黑 红色,用收持笄固定于顶髻。《士冠礼》载:“皮弁笄,爵弁笄,缁组纮,纁边。”郑玄注:”纁边,组侧赤也。”可见新郎爵弁帽的帽带的颜色应是黑色而滚浅红 色边。
( C- R* I" j( Q! ]" u2 S3 i
9 E' V$ g1 d, R6 p$ |: d: ?# y玄端:玄端为先秦时通用的朝服及士礼服。玄衣,用布十五升,长二尺二寸,因为古布幅二尺二寸,则每幅皆成正方,故称端。又因其无章彩纹饰,造型正直端方,故称“玄端”。所谓衣裳之制,玄端主之。可以临祭,可以燕居,上自天子,下及士夫,影响有过于深衣者。 1 f3 {1 A! `4 Y! F' C) T
) P5 W# @9 r) D9 b5 C$ `+ T
纁裳缁衪:玄端礼服一般配纁色的下裳。纁裳用黑色的裙边。裳用的缁边,应当是一寸半。 . ]+ O# |6 a1 O" Z4 E% ~
- [- n( x1 d8 r1 R5 P: h2 P
韠(bi4):蔽膝,一般采用同色或近色的,革质。仪礼中只简略地提到“纁色韠”而已。《礼记•杂记下》载:“长三尺,下广二尺,上广一尺,会去 上五寸。纰以爵韦六寸,不至下五寸。纯以素,紃以五采。”郑玄注:”会,谓领上缝也。领之所用,概与纰同。在旁曰纰,在下曰纯。素,生帛也。纰六寸者,中 执之,表里各三寸也。纯、纰所不至者五寸,与会去上同。紃施诸缝中,若今之时绦也。”可见新郎蔽膝的颜色为:上面六分之五橘红色,下面六分之一白色,六分 之五的部分,左右用暗红色滚边,滚边之内侧又微微露出五彩色丝。 # g+ {+ _* `! _9 U
1 Y `/ @1 u& M0 V舄(xi4):单平底的履下面再加一层木底的鞋,在古时比较尊贵的鞋,多为帝王大臣穿。应该比较硬。 i' V& A6 s) A% U
/ q9 Z$ y( y- [. C" |2 x0 Y! ]2 n! z
充耳:冠圈的两侧还用丝绦各悬挂一颗珠玉,直达耳孔处,名谓瑱(tian4),俗称“充耳”。充耳并不塞入耳内,而是悬挂在耳际,象征意义是时刻提醒戴冠者切勿轻信馋言。 # [) `4 V2 [, X6 Z7 u
! r4 V& H. Q* |4 f4 N玄冠:士阶层的常用冠帽,又叫“章甫冠”或“委貌冠”。《通典》:“委貌冠上小下大,长七寸,高四寸,前高广,后卑锐,无笄有缨,形如覆杯,皂色绢为之。” * v+ ?0 H6 e F' O2 l
' i0 v% T, m" a) L) L5 b新妇
$ i6 c- V; d& z% V( \7 ~* Z$ V5 C
& {+ o [! I# ^) z, E" S8 T1.正婚礼时着纯衣纁袡礼服,头戴“次”,以“纚”束发,插着一尺二长的笄。母亲诫女时给她腰间系上叫做“缡”的帨巾。新娘登车时由从者为她披上一件叫做“幜”的御尘罩衣。
( |" P! z* y1 Z2 ?
9 H1 E0 f6 T; R# I2.婚后礼同夫婿见舅姑的时候则穿普通士人女的“宵衣”(婚后礼)。
8 l" L% l$ T* g1 v, f
. [: N: O6 K$ B! Q! N2 b# r& Y3 e9 p名词释义: 0 t: {* \3 _5 B1 [4 ^7 S
; l# L L7 W2 w! R6 k* n纯衣纁袡:纁色衣缘的黑色深衣。袡:衣边。 & |6 F; W2 l, G, p/ v. K
" R3 g' i. v1 _- R! X& V# u' V
《士昏礼》“纯衣纁袡”之“纯”,郑玄注云“丝衣”;而亦有认为是颜色的观点——王引之《经义述闻》认为“纯”通“黗”,当读tun2(黗), 《说文》:“黗,黄浊黩也”,《广雅》“黗,黑也”,《广韵》“黗,黄黑色也。”黗与纯声、义相近,古字亦通。《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 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 若训“纯”为丝,则于文不类矣。
0 `, ?! z0 M3 J
/ r m5 |' s) c( y' @故此,现有人总结,色理明则以丝解释,丝理明则以色解释。《士昏礼》中提到“女从者毕袗玄”,色理自明,故理解为“丝质”;《周礼媒氏》云:“纯帛无过五两。”注云:“纯,实缁字也。”丝理自明,故为色为之。 $ x Y: y, ^" F4 B \5 Z8 ^( `
# n, c. D/ y, e) K7 G/ r次:一种编好的假发,戴用时和自己的头发梳在一起。
- C; C+ d+ T( A
; h# W# d2 \! P i: O纚(xi4):束发用的布帛。宽二尺二(约50厘米),长六尺。
/ {6 E$ j0 v9 r2 X) T0 p; ]1 V: U4 Q, x9 D3 T8 D5 K9 v! u$ _) c
帨巾:也叫缡,是未婚女孩子的佩巾。周制昏礼中,由母亲将其系在即将出嫁的女儿身上,称为“结缡”——《诗经 豳风 东山》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那三千年前的士卒,那三千年前的新婚场景幻觉,我这后世人每每读之,总有一股无言酸涩涌上心头。 g* Q/ V% W. Y9 u; n/ L) {+ T+ ~
& V* W2 k/ M7 r) u3 \3 B7 _宵衣:即绡衣,黑色,妇女助祭之服。姆于此执礼事亦得服之。绡:生丝。以生丝织缯亦曰绡。
6 ^6 C7 B$ g$ ^/ L
& S& d+ \6 ~) N( p黼(fǔ):绣在衣服上的黑白相间的花纹。
; }' t2 e* t" x @& ?+ E
" G- i4 d* Z7 N: I" E" Q5 u0 |) @- u新妇的发型究竟何样?简单的纚、笄如何装饰?笄簪之物容易理解,那么纚呢?根据彼时的资料,可知当时女子有以飘带束在发端使其飘垂的习惯,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绸直如发……彼君子女,卷发如虿……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旟。” ]7 ]; W4 I9 Z* n( C
' N+ E6 a7 [4 D( W
! _1 B" P( s7 i7 V$ [' D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