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南昌徐麟

《三国志》加《后汉书》勇武资料集 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4: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4)第7名——渭水救主 % V" d0 I% t2 M$ ~: Y' q# {; F1 o
/ Q! @4 X: R! w# h" u
人物:许褚  1 J7 F3 J  w8 \
出处:《三国志 许褚传》 6 ]3 e) G6 I* `5 v" ]: K0 D7 o7 y
* h3 t, B& Z& c7 w) A( o
相关:许褚随曹操至潼关讨韩遂、马超。曹操打算迂回至渭南作战,至河边,大军先渡,曹操和许褚领虎士一百多人于南岸断后,不料马超统步骑一万多人突然来攻,一时箭如雨下,许褚对曹操说:“敌人太多,而我军已全过河,您应赶快撤离。”于是扶曹操上船。敌人攻势很猛,士兵们都争着过河,船超重几乎沉没。许褚斩杀攀船之人,左手举马鞍保护曹操。船夫被箭射死,许褚就用右手划船,方过河。当天,若没有许褚,恐怕曹操性命难保。 * C, T$ X! K( E$ i) q: N; p
3 M  Z, a; r) F1 w7 ^1 F  {( S
惊险度:★★★★★★★★  
- d1 L& f2 `) q8 ?( L2 Y% p8 u技术含量:★★★★  
6 H; n5 o+ t6 b; w" ~合计:8+4=12星  
8 c. {* V  @% z+ S- [7 I9 q论:虽然惊险度很高,但说到技术含量,表现的并不多。
/ O0 v' N2 l. e  S% B, a( g7 f  d. m, @9 \  a( }: K$ z2 e5 O0 o
# p5 h# E/ }3 r$ v8 ^
(5)第6名——百馀健儿劫曹营
( V* ~6 G- _/ e3 h9 h: @! V, n5 F: U1 h
人物:甘宁  
# k2 I+ @  y1 k( g/ p" J出处:《三国志 甘宁传》+《江表传》 $ y2 j3 A- Z# Q  z$ f8 E3 |
8 L" P6 I7 k# j% z( Q/ f
相关:213年曹公攻濡须,号称步骑四十万。孙权率七万人迎战,命甘宁领兵三千为前部督。孙权密令甘宁夜袭曹军,挫敌锐气。于是甘宁选手下健儿百馀人,将孙权所赏赐的米酒菜肉分给他们。吃完后,甘宁以银碗斟酒,自饮两碗,然后斟给他的都督,都督低头不敢接,甘宁大怒,拔剑横放于膝盖,曰:“你和至尊的关系,比我如何?我尚且不怕死,你反倒怕了?”那都督见甘宁表情严厉,于是起身接酒,还斟给健儿门一人一碗。二更时,甘宁等含枚潜行出击,拔鹿角,入曹营,敌大乱,宁等斩得数十级。后孙权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7 v  Q+ S7 y/ M% E9 z
" n$ \, N5 F0 U0 r% D/ U. }
惊险度:★★★★★★  9 r- x' w2 |" P% Y
技术含量:★★★★★★★  8 j2 B& u( L" a. U1 O7 X
合计:6+7=13星  . S  j3 R) M9 Z
论:虽然敌众我寡,但由于是主攻夜袭,惊险度不能给太高。相对来说,技术含量很不错。 6 C# y/ ?9 }* J$ ]. |0 p

7 U, p# ]) O% g! e1 _" \(6)第5名——宣城救主
. r+ d7 K* h0 \  |
2 `: e$ r7 Q) H) t人物:周泰  + w; ~+ P- L3 F! g5 V' M
出处:《三国志 周泰传》
- W  K2 e3 i. e8 v; x
  ?" j0 a; i4 Z9 r2 t* q5 w. J相关:孙策讨六县山贼,孙权留住宣城,兵不过千,又疏于防备,被几千山贼偷袭,孙权刚上马,贼已至,众人皆慌,惟周泰毫无惧意,斗志激昂,奋勇击贼,拼死保护孙权,胆量倍人,左右被其感动,皆与贼力斗,贼退。周泰受创十二处,很久才醒过来。当天,若没有周泰,恐怕孙权性命难保。
9 g8 G0 w' V# Y9 v0 V# f4 J# i1 {% l8 q2 l0 L) E
惊险度:★★★★★★★★  
; X7 Z1 R2 I! y9 }% \9 m7 ^技术含量:★★★★★★★  
( h. ~9 P' z: Z( W. ~5 A合计:8+7=15星  2 K  _; b# w8 q- _9 \3 @" L) z
论:惊险度很高,之所以技术含量低一些,主要是因为周泰受伤十二处,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4: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7)第4名——濮阳激战
; m# I1 s% f/ ^) f+ y/ z
! V/ \/ I; `2 ]. k& [- Q人物:典韦  
+ `8 ~( J0 L1 H3 i出处:《三国志 典韦传》
- N. @& l1 J1 ?( I3 s& A1 E! b# F0 n  S8 n- G$ D: x
相关:时曹操夜袭吕布于濮阳西方的军营,攻破后已天亮,还没来得及撤退,吕布率援军已至,双方激战。吕布亲自上阵撕杀,从早晨至黄昏,战数十回合,情况甚急。曹操招募“敢死队”突围,典韦第一个响应,与数十人皆身穿重甲,弃盾,只持长矛。忽西面又急,典韦进当之,箭如雨下,典韦不视,只对手下说:“虏来十步,乃白之。”手下曰:“十步矣。”典韦又曰:“五步乃白”。下手惊惧,连声喊道:“虏至矣。”于是典韦大叫一声,挥出十余戟,敌凡近韦者,无一生还。吕布退。
. s! J, o: C# ^1 ^( }0 Z: P# z# a
; N' Y! D* Y3 Q4 P  Y; b  p惊险度:★★★★★★★★  
( v+ r: F0 M* e2 O! u: f7 K3 K技术含量:★★★★★★★★  - Z" X9 v4 X" |* I: s
合计:8+8=16星  ; l+ I4 ?4 R2 ^$ H* r' V% E/ F
论:惊险度和技术含量皆属上等。
5 q' t. S0 ]5 J9 [9 Y! B) h' R2 Z5 ]" e
(8)第3名——斩颜良
. v$ P( g% H1 @3 P1 X
% u1 h. q: H! q+ T. f( D3 o4 Z人物:关羽  9 Y4 C8 p* M3 Y) U# F! V
出处:《三国志 关羽传》+《三国志 曹操传》 8 X6 ~% B6 j% ~" g* ?' D3 V! l: ?4 f
$ h: [' q4 J' S
相关:200年2月,袁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其则领兵亲至黎阳,打算过黄河。4月,曹操北上救刘延。荀攸说:“现在我方兵少,不可与敌抗衡,应该分其势。您到延津,假装要过河攻其后,那袁绍一定会分兵向西。然后我军以轻兵袭击白马,攻其不备,颜良可擒。”曹操依计行事,袁绍果然分兵,曹操急进白马,颜良大惊,慌忙迎战,曹操以关羽、张辽为先锋,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莫等当者,于是,解白马围。
$ L" W- @. q7 T; H/ t: [, {1 n8 ^% h: ~# z
惊险度:★★★★★★★  ; T3 A. i; F8 R
技术含量:★★★★★★★★★★  
5 c/ k  V( {+ |$ m% v9 X合计:7+10=17星  
' i! D* m) Y3 m* i8 e3 l  s论:貌似是三国史上唯一一个于万军中取敌猛将首级,且全身而退的战绩。颜良的“勇冠绍军”,也算从侧面体现和增加了关羽此行的技术含量。但由于荀攸画策和袁绍中计等问题,而造成曹方对颜良存在一定优势,所以关羽的惊险度不能说是很高,可话又说回来,还是颜良的“勇冠绍军”,这不也是增加了惊险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4: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9)第2名——合肥战车
; H; u/ ~- o8 j# j
3 r) j! b+ t% E# ?% n. o人物:张辽  
1 q3 \+ }+ d: z" q& R+ g, m* h% s出处:《三国志 张辽传》 & ^; f" l) s5 C+ R" s/ P6 w9 @
9 u4 j4 Y' D* ~" E/ L' z: F  q
相关:孙权领军十万攻合肥。张辽等拆曹操信,知其用意,于是决定趁吴军还未合围之前,先挫敌锐气,以安众心,然后再守城。遂当夜招募敢战者,得八百人,饱餐一顿,次日大战。天刚亮,张辽披甲持戟出战,身先士卒,杀敌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己姓名,冲入吴军营垒,直至孙权麾下。孙权大惊,众人不知所措,至高处,以长戟自守。张辽呼喊孙权下来迎战,孙权不敢动,却见张辽兵少,于是围之数重。张辽左冲右突,直前急击,围开,与麾下数十人得出,余部大呼曰:“将军弃我乎!”于是张辽又折回去,再一番冲突,救出余众。孙权人马皆躲避,无敢当者。自早晨战至中午,吴军士气衰落,退军修整守备,辽众安心。
' k7 Z' n# B; |! Z" j: h% r& z6 E/ m- C& H5 b2 O! Y
惊险度:★★★★★★★★★  8 G: u5 u, I; O2 J% ]4 K) V
技术含量:★★★★★★★★★  4 k) |+ T! _! u. [
合计:9+9=18星  % d- w7 o7 i. q, L& C# n2 b
论:虽说正史写明了孙权军十万,又黄初六年,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但偶还是怀疑这个数字……若是小说演义还好,然而此在正史上出现,结合当时东吴实际情况,有些不可思议。个人认为(只是推测,证据不足),魏诏书向来能吹,比如222年夷陵之战结束没多久,由曹魏发动对吴大型战役,三路大军南下。后下诏做总结性发言,就吹的一塌糊涂,与正史严重矛盾……陈寿很有可能是在没有考据的情况下,直接采纳曹丕诏书“吴军十万”的说法。
6 H" Y+ q; p% h0 R& i$ ?$ R' C" C% U5 {& l- L
(10)第1名——江陵天人 $ |& b  B7 C7 Q( g

/ ]6 `* ~8 Y. Y( h* p+ X/ a" M0 V人物:曹仁  ' r7 e. i+ G  y; |
出处:《三国志 曹仁传》
- h6 Q+ J' q9 s! |- m
: H' ]" _$ r# ]4 k5 g; p6 p# x+ Q相关:210年江陵之战。周瑜领兵数万攻曹仁于江陵,瑜前锋数千人已至。曹仁登城观望,命牛金领三百余人击之。但其兵少,被吴军围之。这时长史陈矫也在城上,见牛金势危将败,左右都惊慌失色。曹仁大怒,斗志奋昂,欲亲自出战,遂命左右取马。陈矫等急忙劝阻,说:“敌人多气盛,不可抵挡,您又何必为了数百士兵而以身赴险呢?”曹仁不加理会,披甲上马,领数十骑,皆壮汉,出城解围。在距离吴军一百多步的地方,迫近一条水沟,陈矫等人本以为曹仁会停在水沟边,为牛金掠阵,可谁知他越过水沟,直冲吴阵,一番撕杀,将牛金救出,却见其余部仍有被围者,又再折回去,再一番撕杀,解牛金兵,仅损数人,吴军退。陈矫等初见曹仁出城,皆惊,而今见他领兵回,叹曰:“将军真天人也!”
. L9 |- J- h# \7 q; N& [7 [8 B* o* [" q$ |- q4 i
惊险度:★★★★★★★★★★  
0 a. y& _5 P. n技术含量:★★★★★★★★  , W, y  g* s% P
合计:10+8=18星  
3 i! ?2 x' [, G/ G论:虽说曹仁的“江陵瞬间”和张辽的“合肥瞬间”,两者经典程度差不多,但想到《傅子》有载云:“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因此先排曹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4: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题外话——史料的基本概念
0 q' f0 ^! p* s+ u5 G) c6 T6 ^: ~, f7 D5 S5 ^# o2 C7 T* _
发现某群连史料的基本概念都搞不懂,经常把“历史是人写的……”,“正史就一定真?演义就一定假?”如此类,等等等等,挂在嘴边。我举个例子吧,假如说某本史书某处造假,被你发现了,你客观分析,搜集证据,逻辑性强,成功反驳。那我请问,你这些是怎么来的?你天生就知道?还是穿越了?你不也是通过历史发现的吗?这就是辨别史料。若是你通过历史而发现虚假,借助历史而找到真实,然后又倒过头来否认历史,特别是那种大面积的否认,不感觉这样很可笑吗?掩盖历史,造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历史迷多多”,疏而不漏。的确,历史是人写的,难免有粗心马虎,或用词或评论不当之处。结合背景,有的话作者还不好说,有的话作者还必须说。再差一些的,掩盖造假。但只要能或委婉,或侧面交代出史实,就算是好史书。辨别史料是读者的问题,水平问题,态度问题……喵~就说到这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4: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 ! g  {6 p' S/ ?' r" y6 T0 ~/ L
(103)麋竺:(自麋竺至麋照)便弓马,善射御——《三国志 糜竺传》——陈寿写
' D, C" v' e! q) O8 C( Q(104)麋威:(自麋竺至麋照)便弓马,善射御——《三国志 糜竺传》——陈寿写 1 e2 n& J! F  V& C9 D9 u
(105)麋照:(自麋竺至麋照)便弓马,善射御——《三国志 糜竺传》——陈寿写 7 Q, \, k  M' G; E
(106)位宫:有力勇,便鞍马,善猎射——《三国志 魏书三十 ……》——陈寿写
+ ~0 Q2 l& e" @7 ?# v0 o; k(107)句扶:忠勇宽厚,数有战功——《三国志 王平传》——陈寿写 ( V* M* [0 F5 R# ^
(108)张郃:虽武将而爱乐儒士——《三国志 张郃传》——陈寿写
  S8 \4 g. O$ q(109)张任:有胆勇……忠勇——《益部耆旧杂记》——陈寿写
8 A+ |& c# ^$ h" s(110)胡车儿:勇冠其军……骁健——《傅子》——傅玄写 2 q; m# `7 M  Q' m9 c6 T) `* s
(111)胡遵:才兼文武——《晋诸公赞》——傅畅写
( i9 B9 e; G* d% h9 ~4 Y, L! j  G(112)曹彪:有智勇——《魏略》——鱼豢写/ ]2 U; b2 ?, k8 g  |
(113)凌操:轻侠有胆气……常冠军履锋——《三国志 凌操传》——陈寿写  3 ]; G' G5 X3 n
(114)马腾:州郡募发民中有勇力者……腾在募中——《典略》——鱼豢写  4 h; s! K- L4 i* ]& a
(115)徐庶:好任侠击剑——《魏略》——鱼豢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9 14: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啦~~~分析的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9 18: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啦在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7: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好,不知不觉用了我很多时间了,不过值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2-24 16: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