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武将,大抵以武见长,通常被称之为武夫,归入粗人一类。张飞也是个武将,
3 K' K/ z) K$ B0 b2 x/ I勇猛异常,虽有其粗的一面,可不是个一味粗鲁的莽汉。他粗中有细,巴西大战中智取
' s. S: b* `5 D9 u) X瓦口隘大败张合阝,就是一例。入川攻取江州(今重庆市)计捉巴郡太守严颜,壮其临 " U' K' Y9 ?% I' G
刑不惧而释之,也不是粗人的表现。《三国志》作者陈寿并称赞张飞义释严颜“有国士
6 ^' B1 u& F9 q$ q0 |9 T/ @2 u7 U( A之风”。张飞还喜好结交文人雅士,自己能写会画,是古代武将中第一位书画家。
2 x3 E* E) g& ^
7 F, E: ?; U( t( J 1 g! J* ]( T; X* e
武将之中书画家
' d: K, G8 M% _0 K, y; o& y6 d ! U& ]- s6 z8 K
张飞的字写得好,现今四川东部渠县的八氵蒙山摩崖石刻《张飞立马铭》,就是他
+ U+ D3 f- p& ?( I留下的真迹。 ! ]1 a( z1 x, `6 O7 ^
0 r: D. t; x$ F/ l “算 蒙山位于渠县东北七里处,是川东军事要衔。史载当年张飞据守巴西时,魏将 . h9 M }5 f& T; o: O
张合阝自汉中率大军前来进攻,在八氵蒙山一带的宕渠、蒙头、荡石与张飞相拒五十余 3 G9 N8 J3 D: Y4 h6 v* y0 _. N( o
日。张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截住合阝军交战。山道狭窄,合阝军前后不得相救,逼 % g* ] Q6 b/ Z' t3 O
得张合阝弃马沿山间小路逃遁,身边只有十余人相随,回南郑。经此一战,巴西地区( $ t& f: {/ I1 k+ J, m6 e
今川东盆地一带)从此安定,刘备才得以在益州立足。这是一场关系到蜀国安危存亡的 $ A5 `% H$ D/ c7 P* j
关键之战。 6 k8 F. }: @, ]. {" Q
9 r, I, ~2 x) V: \8 W9 L, ?) v 张飞大破张合阝后,设宴欢庆胜利,乘着酒兴用长矛在石壁上凿下两行隶书: “汉 2 u& K2 k) I7 o
将军飞,大破贼首张合阝于八氵蒙,立马勒铭。”
! `9 k! v) P5 _. P, U7 V
5 X% w, h# S3 G0 L, [ 这一铭文,反映出张飞大破张合阝的喜悦之情。他能取得这个胜利很不容易,关键 , w9 I9 F! G4 o- W& N5 e2 R$ u
是利用有利地形切断了魏军联系,然后率精兵歼灭对方主力,使张合阝尾首不及相救,
T D* V4 v! b/ z x2 F2 ^- F, M落了大败。
1 O5 {- e, t7 @) U 0 P1 y+ L7 Q+ {0 }5 g
现今,石刻铭文仍在,只是已多次作了修复补刻,但仍可看出字体的雄健有力。清 - w* i& B7 l7 Z; Z
代雍正、乾隆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杨法,其作品中有件条幅为《张飞破张合阝铭》,据考 . Z3 N; a1 w, @
证纯系汉碑体势,当是临原刻(原刻约发现于明代)所书,只是个别文字稍有不同,“
4 d" g2 d+ Q* O# r八氵蒙”书作“荡渠”,“立马勒铭”书作“立马勒石”,不知原刻是否就是如此。但
% t6 Z+ I# a6 b+ @3 i3 h铭文总的内容是一致的。
# h% i" W+ A' A5 n# b7 H S `
7 B9 ]' _$ S$ ?4 \ 张飞会作画,见清代《历代画征录》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如今涿 6 m: A( Z7 R9 N! X# \( P
州人说涿州鼓楼北墙上的《女娲补天图》是张飞所画,张飞故里附近房树村万佛阁的壁
+ u% h/ Z$ ^' q; V0 L. F画,也出自张飞笔下。涿州人告诉游客:“这是绝对可信的。” 2 P! K% V$ g$ ^2 U% _- |
! v" Z! T$ p+ K z1 l 张飞故里的父老乡亲都说张飞确实是个书画家,还说张飞善画美人是有来历的。原 " L" s3 ?( q3 z K+ \
来张飞小时候就性情刚强,脾气暴躁,他父亲给他请了几位老师,都被他气走了。他舅
% g0 k# m5 F% S& a舅特地推荐了一个叫王养年的先生来教他。王老先生做过朝廷将官,兼有文武之才,鉴
7 x6 M& W w6 c3 {于朝政腐败弃官回乡,以教书为生。张飞对这位先生十分敬佩,在其指点下练文习武, 8 E4 X% y* C4 `% e, E [4 _# O' b
十三岁时就练出一身好武艺,同时通过读书明白不少道理,越发对世道不满,立志要荡
4 S. `: ?! m! k2 z; p5 A2 |7 w平天下救百姓。王先生担心张飞惹出祸来,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教张飞练书法、画美人
$ n; E6 x' ~( y3 L3 ?,以有助于融化他的刚烈性格。三年下来,张飞的书画果然大有长进,特别是他的书法 / R! y, y0 U) R& e A
别具一格,大受乡人称赞。 / O3 x% Q+ ^* j) r: ?8 q
" L9 Y. m6 X" u5 K. Q% p
原《长江日报》记者龚学孺调《人民中国》杂志社后,曾赴涿州寻访刘备、张飞故
' v+ e/ R% a5 d( ^7 ?+ q里,听当地人讲过上述故事,后收入其所著《三国遗迹探秘》一书(1995年1月西 . i+ h; `# N- x. o Q
苑出版社出版)。龚将此书赠给《长江日报》陈总编,陈总与笔者系复旦新闻系同届好
$ T$ \! A Y' O. C友,他知我在研究三国,遂转送于我,使我从中得到张飞年少时习练书画的一些材料, 0 s$ K1 q- w0 J
对张飞会书画进而有所认识。 5 K. @- J( l, w, {
2 b( w( t- X7 w4 ]: u: R1 b2 P 关于张飞能书善画,前人亦曾提及。清代 晓岚并有一诗称赞: 1 i8 o0 Q( L+ d& `( [$ F
& U/ m6 n7 }$ T; _
慷慨横戈百战余, 侯笔札定然疏;
1 d9 V1 _! d' A6 c5 c7 x$ V; Y& K 哪知榻本摩崖字。车骑将军手自书。
) @7 W6 ?0 ?: ?$ j, a1 d / _" Q, j, e/ l) D& z- k3 u4 ? @
由于《三国演义》极事夸张张飞勇猛、鲁莽的性格,使人误以为张飞只是个猛将、 v( q# ?! W8 j$ {- d( U
莽汉,殊不知张飞还有文雅的一面。作为一员武将,胸有文墨又会书画是十分难能可贵 * H5 r5 J1 o) p- M, w- B
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