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宫之所以背叛曹操迎吕布。是因为2个原因:
6 p; U; {7 [5 g 一、操因陈留名士—前九江太守边让等人出言讽刺,大兴杀戮。诛杀了不少当时被认为是贵族士大夫的名士。
7 A! m# J1 C' V8 [/ d$ `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注引,鱼氏典略曰: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及天下乱,始随太祖,后自疑,乃从吕布,为布画策。
/ `( ]6 s! m/ v1 p) Q* N" F 陈宫性格刚烈,又好结交名士。曹操杀了这么多同道中人,陈宫在为自己脑袋担忧的同时,为自己有兔死狐伤之感,为反曹埋下怨恨的前因。
1 y& V. W: G$ F: P. C2 L 二、曹操因父亲之死,迁怒徐州民众,屠杀了无数无辜百姓《后汉书·陶谦传》记载: 8 h% K1 r: z; F/ \& M3 s+ a# K' d
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夡。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 6 S" j g1 O' Q
兴平元年,曹操复击谦,略定琅邪、东海诸县,谦惧不免,欲走归丹阳。会张邈迎吕布据兖州,操还击布。是岁,谦病死。
: Y# x( a8 l' t$ M5 L+ W( U. }+ A 曹操先杀不少兖州名士大夫于先,又再屠杀徐州无辜百姓于后。 7 k2 K, W8 `- \, X. X
“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是多么惨烈的场面,有点良知的人,都会为之流泪,不要说徐州百姓是无辜的,其中还有不少董卓、李傕等人乱两京时,中原及关中流移徐州的士民,在这里都多被曹兵蹂躏,残杀。 ' j& Q' o1 a8 l- h
以陈宫刚直的性格,虽与曹操交厚信任。却不得不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反曹。
4 Y* g6 N4 F+ t! L* q4 H" ^3 a6 | 在陈宫眼中,曹操虽然是个知遇自己的长官,但却是个杀人魔王了,所以陈宫联合了张超、张邈、吕布,一起反对了曹操:
# \" w* d; u& e2 u 《三国志—魏书—吕布(张邈)传》:“兴平元年,太祖复征谦,邈弟超,与太祖将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谋叛太祖。……邈从之。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 , O$ E4 h8 W9 N& X- K
3 L" G8 }- E) x( \2 {$ o
操统治下的兖州,只有曹操亲信夏侯敦、荀彧、程昱3个人把守的3个城没有背叛曹操,其它人都背叛了曹操,可见曹操征徐州进行大屠杀,是非常之不得民心的。
8 K) }! a. B" B8 s 真接引起他们背叛的,也是因为曹操大屠杀无辜平民。
% W# n/ E# R4 {+ z 陈宫虽然背叛了曹操,其实陈、曹2人还是惺惺相惜的,只是对人生的见解不同。 8 r5 N2 e1 a! G8 T1 B M* v
《后汉书·吕布传》记曰:
6 s3 q% A& I/ @ “操谓陈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意何如?”宫指布曰:“是子不用宫言,以至于此。若见从,未可量也。”操又曰:“柰卿老母何?”
2 t2 p1 D2 e7 P 宫曰:“老母在公,不在宫也。夫以孝理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操复曰:“柰卿妻子何?”宫曰:“宫闻霸王之主,不绝人之祀。”固请就刑,遂出不顾,操为之泣涕。布及宫、顺皆缢杀之,传首许市。”
, v9 d H3 L6 V! X$ _: M “操为之泣涕”,证明曹、陈2人,私交是非常之深的,只是为了人生观的不同,而走向了不可以再合在一起的2条路。 7 ]0 Y: E: O5 p, E% Q: M* k4 `9 T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注引,魏氏春秋曰:……布妻曰:“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犹舍而来。今将军厚公台不过於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若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妻哉!”布乃止。 9 L( c8 g! O' L! |# U( v( C; ~7 z1 b
曹操待陈宫如赤子,陈宫因曹操的残杀而离去。2人可以说心中都是万分的悲痛。
6 l) m: i" k; I 陈宫老母、妻女,曹操都没杀,收养了他们。为什么?因为陈宫反曹,是因为对人生的见解不同,陈宫是个正义感超强的血性汉子,他看不贯曹操的血手大屠杀,所以纠合了外人吕布来打击曹操,杀望曹操从此不能翻身,作个平民,这样他就没能力去进行大屠杀了。
+ y7 m6 q. v8 G# N e6 G4 C5 D5 X" k 陈宫是可爱的,也是可敬的。
9 s( o! V6 S! l& [7 p' T1 e _/ ~ 曹操也是非常之人,在徐州大屠杀之后。曹操也认识到自己迁怒百姓残杀无辜是个过错。加上与陈宫以往的交情与认知。
4 m' [7 ]2 [+ t" K 所以曹操半调戏的问一句:“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意何如?”
K* m! d4 G, q# H2 p; u 公台你是很自认为聪明的,看你投靠的是什么主子,还是为我所擒。 2 q5 i0 o3 x( d J3 j9 u; y+ o5 K
陈宫走的是和曹操不同的路,这条路已经走了,就再没回头路了,所以陈宫被擒就只有死。曹操问他的是家属问题。2人的对话,啰嗦这么多,其实他们只是在说场面话。
G0 L# x S. ?6 M 说给曹操的手下好听。 D: H2 S. t$ I0 m
实际上,陈宫想表达的是: % w6 ~3 P& c; b5 |2 S! f( L! i
你如果原谅了我,那么就放过她们。如果不肯原谅,那我说什么也没有用,决定权在于你。
0 H o6 e2 N( Q; ] 三国的悲情汉子不少,陈宫也是其中一个,值得敬佩的人物。 1 n9 t$ v, [8 Q8 @
曹操之不杀陈宫家属,我想曹操内心,对陈宫行为,多少也有点认知与同情。 ) m' J7 M6 b# `1 E. R
我想在无人处,曹操2行清泪已流下。在心中感叹:陈宫你这傻子,那些普通老百姓,真的值得你这么去同情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