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396|回复: 2

吸血鬼:暗夜里寻找生命--第四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9 10: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章:从血中复活
  
  
  “在我面前站着一个高大的老人,他刚修过脸,只留下两撮白色小胡子。从头到脚穿得一身黑,没有其他颜色。”1897年,史托克的书使吸血鬼生机再现。进入文学之後的德古拉,看起来既虚幻又真实,而这两个世界之间,往往仅有一线之隔。
  
  史托克小说是英国维多利亚(Victoria)时代的产物。小说为吸血鬼迷信写下新页,既让吸血鬼传说得以复活,也让它历久弥新,但同时又深深改变了这种传说的意义。但应该强调一点:德古拉并不是出自某一个偶然的、突发的想像,而是启蒙运动末期就出现的一种文学传统所酝酿的结果 。
  
  
  
  理性思想胜利
  
  
  从18世纪下半叶起,工业革命逐渐改变欧洲的面貌,这个新世界里不再有巫婆、魔鬼和鬼魂。吸血鬼虽然源自人类的远古时代,却是欧洲人想像出来的新奇事物。在启蒙时代初期,乡村式的,由迷信的农民居住的欧洲,吸血鬼迷信体现了人类祖先的一切恐惧。经过18世纪《百科全书》编辑群的分析、解释乃至嘲讽,吸血鬼确实是该消失,称为博物馆里的一件陈列品。实际上,从18实际下半叶开始,科技进步造成的奇迹使人们赞叹不已,报刊已不大谈论吸血鬼了。
  
  19世纪初,报上还提起匈牙利或塞尔维亚的一些村庄,说那里的人仍然会打开坟墓寻找吸血鬼,但是读者对这话题已不感兴趣。随着治金术、铁路和煤气照明等新事物一一到来,欧洲人的生活方式眼看就要发生大变化。
  
  工业革命迅速改变了欧洲的面貌,在英国、法国和德国,新的社会形态相继诞生。这种新的社会里,既不再有过去的想法和迷信。实证主义的科学获得胜利,从事工商业的资产阶级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居主导地位,这个意识形态又是以劳动、盈利、宗教,以及各等级的尊重为基础,是社会秩序的支柱。19世纪下半叶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忠实地呈现这种社会文化的枷锁:一切偏离礼仪和既定价值的东西都打入冷宫,受到严厉的压抑。然而就在这种时代氛围下的英国,史托克笔下的〈德古拉〉诞生了。
  



  浪漫主义兴起,吸血鬼迷信复苏
  
  
  18世纪末的浪漫主义,可以看成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实证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否定。在德国的浪漫主义者,延续资产阶级在文学上兴起的“狂飙运动”(Sturmund Drang);而在英国,浪漫派承袭怪异幻想文学的“哥德式”(Gothic)小说。它们强烈反对当时流行的理性主义和唯物主义,宣称个人比团体重要,感情和激情比冷漠而可观的逻辑更胜一筹。他们怀念过去相信奇事的时代,宁愿从古代和中世纪汲取创作灵感,而不以现代世界为素材。
  
  19世纪初开始,英国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者就对超自然的现象兴趣浓厚,并用诗歌再现了吸血鬼传说。这种吸血鬼迷信往往深具寓意,通常也模仿了上一代德国作家,布尔格(Burger)的〈莱诺勒〉(1793)和歌德(Goethe)的〈科林斯的未婚妻〉(1797),把死神表现为来自冥界的少女或少男,人若和他们拥抱便会死去。吸血鬼传说从此敷上一层浓厚的情欲色彩,成为浪漫主义者最喜爱的题材。昔日,卡尔梅笔下的僵 不会勾引妇女,他所描写的吸血鬼传说里,也不包含任何性的意涵;现在,吸血鬼传说改变了。
  
  受到古代传说和中世纪民谣的影响,浪漫主义诗歌里出现的迷人吸血鬼,也都是些要人命的女人,例如英国诗人柯律芝(Coleridge)〈克丽丝特贝尔〉里的杰拉丁;济慈的〈无情的美人〉和〈拉弥亚〉也是很好的例子。对诗人来说,这些女人是否吸人的血无关紧要,关键是她们能同时让人体验快乐和死亡,而“受害者”也完全心甘情愿。这就表示,在吸血鬼和被吸血的人之间,有一种施虐和受虐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今天的幻想文学中仍然找得到。
  
  浪漫主义时代以後,文学中仍然可见一种写作惯例:用吸血鬼代表致命的女人。1866年,法国诗人波特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在〈吸血鬼的变形〉里,把这种女人写成堕落的花痴。散文世界里,要人命女人的例子也俯拾皆是。法国诗人戈蒂耶(Theophile
  Gautier)的〈多情的女 〉里,有一位迷人的克拉丽蒙德(Clarimonde);爱尔兰作家勒.法努(Le Fanu)的〈卡蜜拉〉里,女主角诱人而神秘。当然还有德古拉城堡里叁名美丽的女俘,哈克见到她们,一度因把持不住而心猿意马。
  



  吸血鬼进入散文世界
  
  
  吸血鬼如果只出现在诗歌中,也许不会那麽受大众欢迎。要不是波里道利(John William Polidori)把吸血鬼引进了散文领域,在中篇小说〈吸血鬼〉里塑造主人翁吕特温(Ruthven)爵士,史托克恐怕永远也构思不出德古拉这个角色来。事情要从1816年7月的瑞士日内瓦说起。英国诗人拜伦(Byron)和人打赌,要写一部以吸血鬼达尔韦(Darvell)为主角的小说。这部小说後来未能完成,但是拜伦把小说的情节告诉了他的秘?书兼私人医生波里道利。波里道利对拜伦不满,最後与拜伦分道扬镳,离开瑞士,1817年回到英国。这时,波里道利开始写一部中篇小说,以拜伦未完的故事为大纲,不过更换了人物的名字。吸血鬼达尔韦变成了吕特温爵士,是个随便勾引良家妇女的浪荡子,性格、作风与拜伦本人神似。1819年4月,〈新月刊〉发表了这篇小说,主编私自把小说的作者改成拜伦。这麽一来,债台高筑的波里道利更是雪上加霜,埋没於拜伦的盛名之下,很快就被人遗忘;小说则不然,不但再版多次,还译成法文。1820年,法国作家诺地耶(Charles Nodier)把小说改编成戏剧;1852年,法国小说家大仲马(Alexandre Dumas)也拿来改编。仗着拜伦的名气,波里道利的故事掀起一阵吸血鬼风潮,甚至引起一连串抄袭之作。
  
  吸血鬼迷喜欢到专演恐怖戏的剧院,向他们的偶像齐声喝采。诺地耶的〈吸血鬼〉於1820年上演,1823年重映,圣马丁门剧院里经常满座。其他以吸血鬼为骨干的创作,还有情节剧、通俗剧和喜歌剧。
  
  波里道利的故事,让吸血鬼在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由这个故事,大众了解了这个角色,也塑造了诱惑者的贵族吸血鬼,史托克的〈德古拉〉便是这种角色的化身。
  



  恐怖故事大流行
  
  
  1850年开始,戏剧和通俗文学里的吸血鬼,不再像刚出现时那样时髦了。由於一再炒冷饭,以此为题材的作品数量减少,品质也大为低落: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里,大众对吸血鬼已经感到厌倦。只有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对幻想和恐怖作品的兴趣不减反浓。
  
  英国人迷恋超自然现象和死亡场面,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向来的传统。英伦叁岛一向是幽灵之乡,这里的人喜欢恐怖的故事。工业革命间接加强了这种传统。在追求物质享受但虚伪透顶的维多利亚时代,众人认可的价值只有工作、金钱和宗教,幻想作品於是成为理想逃避方式。在骇人的故事里,事物的秩序受到嘲弄,既定的道德规范也受到质疑,所以阅读这类故事就成了一种发 。1840年起,廉价杂志大行其道,连载的是又臭又长,糟糕透顶的故事。其中有一部长篇小说〈吸血鬼瓦尔内〉,於1847年结集出版,作者不详。
  




  卡蜜拉,德古拉的祖先
  
  
  在19世纪后半的几十年里,鬼魂故事热横扫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连小说家狄更斯(Dickens),以及作家布尔沃-利顿(Bulwer-Lytton)等知名人物也欣然动笔。当时的社会制度虚伪至极,只要用的是隐语,让既定的道德规范在结局获胜,那麽无论写出多可怕,多淫秽的故事,都可以逃过书报审察官的法眼。
  
  1871年,就是在这样的气氛里,勒.法努的〈卡蜜拉〉出版了。旧时迷信吸血鬼的传统竟得复兴,史托克的〈德古拉〉呼之欲出。〈卡蜜拉〉这部中篇小说追根溯源,把故事背景安排在施蒂里亚(Styrie),那是吸血鬼出没的地方。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卡恩斯坦(Millarea von Karnstein)伯爵夫人,又名卡蜜拉,俨然是巴托里伯爵夫人的化身。勒.法努巧妙利用了吸血鬼迷信中的性的因素,把女主角描绘成一个淫荡的女人,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中,是罪大恶极的写照。故事结尾,罪恶终於在上帝的力量下溃退,所以具有教育意义;但是女吸血鬼与女性“受害者”之间的关系暧昧不清,而同性恋在英国算是一种罪行,因此,这个故事同时也有引诱人犯罪的嫌疑。就这样,勒.法努在尊重官方道德规范的同时,也满足了读者们脱离常轨的趣味。後来史托克得知 中叁味,创作时也师法这种写作技巧。
  



  德古拉〉和吸血鬼在19世纪再创新猷
  
  
  1897年出版的〈德古拉〉,在用文学表现吸血鬼迷信的历程上确实是个转捩点。这部小说复兴了18世纪一度流行的“哥德式”精神,又让吸血鬼迷信再度出现,为一则流传至今的现代神话奠定基础。
  
  小说缔造了如此成就,作者史托克若有机会知道,大概会吃惊--他并不是一位专业作家。史托克原本在友人艾尔文管理的莱森戏院里当舞台监督,只把写作当成一种兴趣,就像法国画家安格尔(Ingres)偶尔也拉拉小提琴一样。直到剧院1903年关门之後,他才成为专事写作的小说家。史托克从小就喜欢阅读一些幻想故事,波里道利的〈吸血鬼〉、〈吸血鬼瓦尔内〉、〈卡蜜拉〉,以及译自德文,在1860年出版的小说〈神秘的陌生人〉。他都耳熟能详。後来,史托克自己也想写一个吸血鬼的故事,於是参阅了有关吸血鬼迷信的资料,以及特兰西瓦尼亚的传说,尤其仔细读了杰洛(Emily Gerard)的〈在森林那方〉,杰洛是 传协会“金色黎明”的成员,学会了神秘学和魔法,书里不时出现有关魔法的叙述。此外,在匈牙利布达佩斯(Budapest)大学教授东方语言的范贝里(Arminius Vambery),对中欧的历史和民间传说了如指掌。史托克与范贝里见面,对小说的写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范贝里有以此途径伦敦,向史托克讲诉了真有其人的德古拉,也就是“普特”弗德拉的故事。史托克为这个富有异国情调的响亮名字所吸引,决定用它来当小说的主人翁。〈德古拉〉1897年出版,当时作者删去的第一章,後来由史托克的遗孀於1914年另行出版,取名为〈德古拉的客人〉、其中有个女爵德.格拉茨(Dolingen de Gratz),是模仿卡蜜拉的。
  



  哈克动身前往特兰西瓦尼亚
  
  
  一般人主要是从电影认识〈德古拉〉这部小说,然而原着搬上银幕前已先经过改编,所以有必要概述一下小说的内容。青年乔纳森.哈克是公证人的书记,奉派前往特兰西瓦尼亚,与一个叫德古拉的伯爵洽谈一桩生意,因为伯爵想购买英国的一处房产。一日,哈克在翻阅一本小说时,发现它像是一份档案,其中有信件、日记等等。他由此文件里发现一个可怕的 密:德古拉伯爵是一具僵 ,一个夜间从棺材里爬出来吸人血的吸血鬼。勇敢的年轻人於是跟踪监视伯爵的罪刑,善恶双方也展开一次又一次的对决。开始时,代表恶的德古拉占上风,看上哈克未婚妻米娜(Mina)的朋友露西(Lucy),不幸的露西血被吸干,然後死去。但是象征善的哈克扭转颓势,最後和米娜、范.赫尔辛教授,以及美国人昆西.莫里斯(Quincey Morris)等人一同战胜了吸血鬼。莫里斯用匕首刺穿德古拉心脏,德古拉立刻化为灰烬消失了,米娜得以从魔法中解脱。
  
  史托克的小说采用新闻体的写作方式,让读者可以如临现场般看着主人翁,如何发现恐怖情事,如何与恶势力抗争。〈德古拉〉是这类型小说中的经典,再现了英国“哥德式”小说的风格,一座中世偷某潜ぃ?行┎糠忠殉蟹闲妫?裨崴?的地下室里隐藏着可怕的秘密。然而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现代,小说的部分情节在伦敦展开,而且不断提到医学上的最新发展,特别是伦费埃尔德的病例所涉及的精神病学,这是医学的新领域。这部小说援用可徵信的资料,首开幻想文学之先河。史托克曾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里待上好些天,查阅各种有关吸血鬼的迷信,以及特兰西瓦尼亚的历史、地理、风俗和民间传说等方面的资料。史托克小说里的德古拉伯爵,具备传统吸血鬼的所有特点:没有映像,害怕大蒜和十字架,可以随意变成动物的模样,只能在夜间活动,只靠血来维持生存。尽管〈德古拉〉读来有些沉重,且技巧不甚成熟,仍被视为幻想文学的杰作。此书经常再版,且译成多种语言。它启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创造了一个神秘的形象,这形象到了20世纪将更见鲜明。
  

  “本世纪最美的小说”
  
  
  〈德古拉〉一出版便大获成功,受到好评。虽然它的声望在今天已大不如前,因而未能成为一部传世之作,当时英国报界却非常支持它:〈蓓尔美尔街新闻〉认为它“极其出色”;〈每日邮报〉甚至将它与布朗特(Emily Bronte)的〈咆哮山庄〉,以及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厄舍古厦的倒塌〉等英国表现主义文学的杰作相提并论。维多利亚时代的读者酷爱超自然的故事,德古拉这个角色则具有能迎合他们阅读取向的一切特点。
  
  小说的善恶二元论恰到好处,让美德战胜罪恶,所以符合既定的道德规范。此外,德古拉这个魔鬼般的人物,无论怎样装扮都是邪恶的化身。他来自欧洲大陆一个遥远的国家,企图扰乱英国社会的合谐秩序,这一点,多少满足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潜在的排外心理。在小说的某些段落里,隐约可见肉欲的流动,这算是给读者一种新的兴味,因为在礼教和道德的约束下,大家不敢公开承认情欲的存在,视之为禁忌。今天的读者与小说间已有隔阂,会认为这部假道学之作淫秽不堪,描写吸血鬼和受害者之间的性关系。它也是一部颠覆色彩浓厚的小说,因为受伯爵控制的人,都是些维多利亚时代的
  平凡小人物,而竟获胜。
  

  20世纪产生的传说
  
  
  〈德古拉〉出版後大受欢迎,但在作者史托克的有生之年里,并没有成为一则神话。德古拉远不如神探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那样家喻户晓,史托克的名声也无法与柯南.道尔(Conan Doyle)相比;毕竟道尔曾收到成千读者的来信。让史托克的小说成为传奇的,首推戏剧,电影则尾随其後。
  
  1924年6月,史托克去世已12年,〈德古拉〉由迪恩(Hamilton Deane)搬上舞台,首次在英格兰中部的德比(Derby)上演。主人翁的装扮--晚礼服和黑披风,从此成为现代吸血鬼共同的特色。1927年6月,该剧在伦敦重映,大获成功,同年9月跨越大西洋,在美国纽约百老汇(Broadway)上演。扮演伯爵的演员,是原籍匈牙利的贝拉.卢戈西.布拉斯科(Bela Lugosi Blasko),他后来在电影中把这角色演得丝丝入扣,德古拉终於成为一个传奇人物。
  
  1931年,布朗宁导演的〈吸血狂魔〉,是根据史托克小说改编的第一部有声电影,主角是贝拉.卢戈西。不过在此之前,有一部穆瑙(Friedrich Murnau)所导的默片〈吸血鬼诺斯菲拉杜〉,堪称是德国表现主义的杰作。但此片1922年上映时并不受观众青睐,原因是它涉及一桩违反着作权的官司。另外还有一部世界名片,是1932年丹麦导演德莱耶(Carl Theodor Dreyer)拍摄的〈吸血鬼〉、这部随意改编〈卡蜜拉〉的影片固然令人赞叹。不过,与布朗宁的影片相比却大形失色。因此,关於德古拉的现代神话,可说是产生於1931年的好莱坞,而由这时候到1958年为止,吸血鬼类型电影以美国人的创作居多。
  
  会在美国,又发生在这段时期,并非出於偶然:美国当时正处於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期。1929年,纽约华尔街金融行情暴跌,数百万人破产。对大部分美国人来说,与其他电影中的妖魔相比,德古拉身上凝聚着由经济危机所引起的仇恨和焦虑。德古拉具象征意义,是受人憎恨的陌生人,大家把社会上的一切苦难都归咎於他。而贝拉.卢戈西的匈牙利口音、苍白面容和邪恶微笑,都有助他把角色诠释得唯妙唯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这部影片在美国还启发了许许多多的通俗文学。在这类文学作品里,德古拉及其潜意识中,德古拉一干人等,分别代表布尔什维主义和纳粹主义。最初的传统由此产生了奇特的变化。
  



  传说驰名国际
  
  
  50年代,美国的通俗文化渗入了共产主义集团之外的所有国家。德古拉已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则传说也几乎随美国文化传遍世界各地。吸血鬼电影在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甚至菲律宾上演。德古拉本人也更换模样:1958年,在费雪〈Terence
  Fisher〉的影片〈德古拉的噩梦〉里,英国演员克里斯多佛.李(Christopher Lee)继贝拉.卢戈西、夏内(Lon Chaney)和卡拉定(John Carradine)之後也扮演德古拉。克里斯多佛.李长得和卢戈西不大一样,所以他赋与吸血鬼伯爵全新的形象:五十来岁、高大英俊、两鬓花白、举止威严,神情兼富贵族的优雅和兽性。德古拉从此拥有又长又尖的獠牙,只要一张开嘴就会露出来。克里斯多佛.李在12部影片中扮演史托克笔下的这号人物,直到演腻这个角色为止。1976年,莫里纳罗(Edouard Molinaro)把克罗茨(Clande Klotz)的小说〈巴黎吸血鬼〉改编成喜剧片〈德古拉,父与子〉,克里斯多佛.李在影片中以戏谑的演法嘲讽自己过去的表演。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克里斯多佛.李的演技已是出神入化,所以后来扮演德古拉的演员大都只是模仿他而已。
  
  到了1979年,德古拉在银幕上的形象发生极为明显的变化。这时有两部差别很大的电影偏离传统的形象。第一部是德国巨匠荷索(Werner Herzog)重拍的〈诺斯菲拉杜〉,主角克劳斯.金斯基(Klaus Kinski)又恢复成穆瑙影片里,主角施雷克的打扮:秃头,尖得不像样的耳朵,一张鬼魅般的面孔。第二部是美国导演约翰.贝汉(John Badham)的〈月黑风高〉,片中由法兰克.兰吉拉(Frank Langella)饰演的德古拉,既年轻又迷人,魅力难以抗拒。
  




  从电影到现代世界
  
  
  然而有一点一定要强调,吸血鬼电影并非只取材於〈德古拉〉这部小说。勒.法努的中篇小说〈卡蜜拉〉也曾经多次搬上银幕,最浪漫动人的也许是罗杰.华丁(所拍的〈死於温柔乡〉、巴托里伯爵夫人在银幕上也大放异彩,女伶德尔菲娜.塞利格,在库梅尔的影片〈红唇〉中,用迷一般的美丽容颜,成功诠释了这个角色。当代电影试图摆脱老套的体裁,於是吸血鬼的题材再度获得新生。例如在〈千年血后〉和〈恶夜之吻〉等片中,吸血鬼的形象都非常现代化。靠着电影、文学、电视和漫画,史托克留给我们的吸血鬼传说才得以流传下来。但是在流传的过程中,随着环境和人们意识形态的改编,吸血鬼传说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吸血鬼今天已世俗化:不再害怕大蒜或十字架,丧失大部分魔力;抛弃了贵族头衔和喀尔巴阡山的城堡,混入现代化城市的人群中。现代吸血鬼仍是在夜间吸血的动物,有些方面却算得上迷人,甚至令人产生好感,介於传说中的吸血鬼,以及史托克的〈德古拉〉这两个极端之间。尽管有这些不同面貌,现代吸血鬼仍然和古代的人面蛇身女怪,以及特蓝西瓦尼的僵 一样,体现了我们对鲜血、黑夜、生死的迷惑和不安。
发表于 2007-6-9 16: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飘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00: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小说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3 02: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