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刘伯温到张居正,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帝王师。明朝帝王师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他们一般先做太子的老师,一旦老皇帝驾崩,继位的太子大都会起用自己的老师,让他们进入权力中枢——内阁,担当辅臣乃至首辅。因此,明朝帝王师不可简单以教师身份看待。他们更是各个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与国务活动家,其学术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处事方法,不仅影响到皇帝,更影响到明朝的治国方略。
; b0 i7 F. e, J0 n# R, u' z7 `% S5 ]6 R
9 H! w' U, k5 i8 \ 在专制王朝时代,知识永远是权力的附庸。明朝的帝师们,虽然没有以知识取祸,但在成为内阁辅臣之后,往往与其当皇帝的学生政见不合而导致悲剧,轻者见弃,重者甚至招致杀身之祸。所以说,帝王师在明代,既是一个最显赫的职业,亦是一个最高危的人群。
: g6 n$ t, t+ ~* I& ^ c
' y" A' F, C0 L6 f2 R9 q, j; [% O$ |
在故宫的新书发布会上,熊召政和记者纵谈明朝帝王师的升沉际遇,从中不仅可以看到276年明朝历史的发展轨迹,也可以通过改革家的选择与取舍来体会明朝官场的“铁血”气息。
' T5 D" u; K+ Q9 U
/ O3 i1 P5 V2 {3 l/ g; { W3 h
明帝王师是怎样产生的
1 Q1 |. ]" U' j6 m; c3 A* _
5 F; G" `1 V, g" L5 r% d% f. x) J4 Z; Y9 F2 z- X8 h2 {
明朝帝王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政治群体。这乃是明朝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开国皇帝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之后,由此担心大权旁落,遂永久废除了宰相制。由皇帝直接管理国事,领导群臣。由于少了宰相这个环节,皇帝便变得格外繁忙。朱元璋于是找了几位顾问集中在文渊阁帮他处理事务,这便是内阁的由来。
" y- L+ b' A5 p5 c8 m2 v, [6 o# ~7 k
3 ~! ~/ g( `* [ 最初的内阁其实就是一个秘书处,官阶最隆者也不过五品。但是,凡入选者都必须是士林公认的饱学之士。演变到后来,凡入阁当辅臣者,首先必须取得大学士的头衔。
! }$ z4 X( Q! i) W$ u9 K- ~; L H' M5 G2 X5 Y7 P
% Z2 w. _; A5 ?1 t 明朝的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每次会试中进士者,必会选拔20名左右的青年才俊,到翰林院继续深造。凡选中者称为庶吉士,深造期限一般两年,优秀者便留在翰林院充任讲官、词臣和史官。这个讲官,就是给皇帝授课的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讲官都拥有帝师的身份。
6 l$ D& W4 p8 W$ G
% a% H; U/ O$ _7 i& N* k9 l
+ i9 {: p0 ^6 D 所谓帝王师,一般都是先当太子的老师。凡被立为太子的人,便自动获得储君的身份。明朝对于储君的教育相当重视。管理太子的事务机构叫詹事府,与之平行的还有一个左春坊,是专门管理太子教育的衙门。凡讲臣、词臣、史官这三种归口翰林院管辖的文臣,都有资格获选为太子师。凡选为太子师者,时人便以“储相”待之。, c& w+ s; s; u! [: {7 A
: s( l9 \7 V/ M8 A6 g7 E( l- t
- _+ f9 b8 k) ^/ ~( U# @8 o& G
每当皇帝驾崩后,太子登基,一般都会启用自己的老师进入内阁担当辅臣乃至首辅。明朝内阁,虽然最初的创设只是秘书机构,但自永乐后期,特别是宣宗皇帝之后,基本上成了国家的行政中枢。其权力与地位均在六部之上,内阁首辅实际上变成了没有宰相头衔的宰相。因此,明朝帝王师除洪武、永乐两朝之外,经历大都清晰可寻,依次是:庶吉士——翰林院文臣——太子师——帝师——内阁大学士。
: k1 |: }6 A2 n5 j, k6 f& e+ w7 g% s% D/ ?
7 m `7 j% N" h- y$ C2 l) U1 P9 E
通过以上演绎,我们不难发现,明朝帝王师不可简单以教师身份看待。他们其实是各个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与国务活动家。他们的学术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处事方法,不仅影响到皇帝,更影响到明朝的治国方略。! P9 ~" N3 d& c& J5 `
( l$ N2 \ j/ c8 q8 E1 i% J
$ Y3 a* B u0 {! V3 X1 L n1 `6 d
帝王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 q! E7 H& l! P# [( q/ C$ n) V3 N* f! }9 z8 b" ?% T* E) v
! L) e1 T; b* b* s4 K
明代储君的学习内容,以经史为主。习经则上宗孔孟,本于程朱;习史则揭示历代帝王治国之道,兴衰之理。讲经者寻章摘句,虽屡见智慧但大都泥古;讲史者发挥较多,较之经籍更能让人体验治国之得失。因此,明朝的帝师,学问不必有创见,但须雍容深厚。臧否人物可以一针见血,但不可标新立异,更不能“怪力乱神”。0 ]: x+ ]5 t# S2 h' J- y
1 O9 ^& `9 @) {, ?! r
4 N w, @. ]' q2 |. M5 e& D
所以,以思想家誉之帝王师,则不允当。尽管少数帝师确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不是以思想取胜,而是精于治术。
O7 H7 x: N% n9 Y5 [1 D8 V4 N! H5 ~& P7 H% u ]+ b
, }2 V9 t! E* ~* o1 _- W 当明代帝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经书要读得熟,经书解释得好。宋濂当时给朱元璋以及太子朱标讲《大学衍义》,到后来的方孝孺给建文帝讲《大学衍义》,虽然同一本书,两人的观点并不尽然相同。
d D$ }7 R1 W
$ c- m9 F* y6 p9 X2 \- d) B, m! p. m( R/ X4 C
: ~; Z2 m5 e: O2 p 第二个条件,语言能力要强,不能讲一口家乡口音,皇帝听不懂。叶向高是福建闽东地方的人,那个地方的话简直是另一个语系,很难懂。为什么皇帝还那么依赖他呢,可见这个人是与时俱进的,肯定说的不是家乡的“鸟语”。还有温州人张璁,温州话也是出奇的难懂,结果世宗皇帝还是那么喜欢他,可见他也有语言上的天赋。
6 u3 }& l( T F# O4 R. _, k$ s. f
6 A) ~0 ]8 f# l J' R8 X) P0 x$ l" j/ Q0 q2 S7 e/ X: y: T6 D
第三个就是讲课能力。老师授课,总想引导学生向善,并教导学生规避一些错误。让皇帝走正道,这是帝师最起码的责任。但若一上课就板着脸,训斥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学生肯定不高兴。例如杨廷和,他的学生是明代最大的玩家武宗皇帝。杨廷和上课时,举古代贤君的例子,要武宗收敛玩心,武宗觉得不受用。有一次听完课,就对身边的太监发牢骚说:“讲课就讲课,老是夹枪带棒的说别的干什么?”杨廷和规劝武宗少做那些架鹰逐狗的事,武宗一听这些话就烦,所以他不愿意听杨廷和讲课。作为帝师,怎样让这个特殊的学生喜欢听你讲,这就是讲课能力,里头学问也很大。
* T6 h9 H. Y# f3 t' [4 @1 i& Y+ W" v% O1 f# v8 [
; J/ f4 W) h1 @1 G
帝王师不好当0 g* | q; C, `+ d: M5 v' \7 U
I% N$ S7 b6 Z( w
0 k! P" T& ?& S0 G$ R" w9 K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现在的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同处更多一些。古人有一句话:“学好文武艺,售与帝王家。”中国还有一句话:“伴君如伴虎。”这个皇帝既是你的学生,也是你的主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皇帝会发怒,这个老虎会吃人,所以老师每天如履薄冰,既想把治国安民的学问传递给学生,也要作为一个大臣揣摩皇上的意思,而不要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帝师是很难当的。+ j9 l7 d; G' P3 m. o
7 z$ \8 C8 s1 \" [- E) W6 W7 H M6 y" p ?# F* d8 ~2 F
现在讲一讲刘伯温这个例子。朱元璋夺取政权之前,从来没有喊过刘伯温的名字,每一次见面都是称呼“老先生”,表明很尊重他。但朱元璋在夺取天下之后,觉得刘伯温这个人太聪明,于是渐渐地加大了对他的防范,最终刘伯温不是以老先生的方式去死的,而是以一个被怀疑的身份死掉的。
4 W- N4 G% J! A' o1 A1 d. Y1 k# D3 N7 u
' d3 r9 d3 N) e, q8 b j* e/ p 我曾经说过,在中国历史中,始终有“政统”与“道统”之分。皇权代表政统,而士林代表道统。明朝帝王师既是政统的维护与调适者,亦是道统的保养与坚持者,将两者统一起来,单靠帝师的努力是不可能达到的。帝王与帝师之间的关系,既是君臣、主仆,又是师生与少长关系。在专制的王朝,知识永远只能是权力的附庸。明朝的帝师们,虽然没有以知识取祸,但在成为内阁辅臣之后,往往与其当皇帝的学生政见不合而导致悲剧,轻者见弃,重者甚至招来杀身之祸。3 f, W% m* Y) Q' r
$ k4 `& R; d2 K q8 q x
6 d5 w* R7 T6 [; c 明朝的帝师中,真正学问高深者只在少数,但越是平庸者越是能够善终。正因如此,帝王师在明代,既是一个显赫的职业,亦是一个高危的人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