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0 14: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洋战争》第五集中的历史细节$ S/ Z2 q0 k0 Y4 j+ s
1、本集描述了陆战队员在帕伏伏岛上的训练和生活。我上集曾经提到,陆战队员在格罗斯特角战役后本来指望继续前往墨尔本休整,但未能如愿。当时原计划是将他们送到瓜岛去,甚至已经为他们建好了营房,但是最后第三两栖军的Geiger将军还是决定把他们送往面积小得多的帕伏伏岛,据说是为了免让陆战队员受打扰,专门找个清静点的小地方安心休整。但事实上帕伏伏岛虽然袖珍,但一点都不可爱。整天的雨水、满地的烂泥、到处的老鼠螃蟹。由于没有专门准备的营房,陆战队员还得自己动手,累了就睡在泥地里,肉和啤酒每周才提供一次,光是为了打扫全岛的烂椰子陆战队员都花了整整1个月,有时甚至还要自己去打井找淡水;加上无休止的大雨,帕伏伏岛上的陆战队员心态和士气都很糟糕。也就是在此情况下,有大量陆战队员谎称自己生病而前往附近的巴尼卡岛医院,高峰时甚至达到了每天200例之多(上一集中有体现)!: A1 Y: u1 {4 v
6 n( i$ _/ j9 ~3 [" F8 J1 C
! {/ K6 F7 U6 o+ `. }) P2 @) b
4 G2 x8 Z" E, z9 ^1 Q, `
2、本集中尤金作为新兵加入了陆战1师,而菲利普斯则乘船回国。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二战时美军也有轮换的制度,只要你攒够一定的积分就可以被送回去,比如说每服役1个月可以攒1个积分、获得一枚紫星勋章可以获得5个积分等等,各方面综合后如果你表现优异,积累到了一定的积分,那你就可以回家了。影片中菲利普斯应该就是那种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率先拿到足够积分的陆战队员之一。而另一方面,大家也可以发现,理论上从瓜岛打到冲绳的陆战队员是非常少的,因此像莱基等一批人打完佩里琉也基本都回家了。而尤金则作为新兵补充进了陆战1师,在帕伏伏休整期间,陆战1师共吸收了约5000名新兵。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据说欧洲战场的战事结束后,积分最高的士兵得以率先回家,积分差一点的得继续留下做战后维和驻军任务,积分最差的也被送回家,但是是做进一步训练准备投入日本本土作战!但结果日本不久便投降了,这些这批积分最低的士兵倒比在欧洲驻军的战友先期回家。
, X1 l: b" ~( p! n X% d* K2 R) \ {* Q, _
* N/ k- S' c, X$ j9 }; r
; h# w2 W% @, W& c. O3、影片中的佩里琉岛战斗是1944年9月的僵持行动一部分。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背景:佩里琉岛是帕劳群岛的一部分,帕劳群岛的位置十分重要,东是加罗林群岛,东北是马里亚纳群岛,南是新几内亚,西是菲律宾,西南是印尼。当时美军已经取得了马里亚纳战役的大捷,在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于是准备发起针对菲律宾的作战计划。而在进攻菲律宾前,美军认为横梗在新几内亚和菲律宾之间的帕劳群岛是个障碍,很有可能截击和骚扰美军的进攻部队。因此美军决定有必要对帕劳群岛采取攻势,除去可能存在的威胁。帕劳群岛有十多个主要岛屿构成,美军原计划攻击面积最大、防守最为严密的巴普尔土阿普岛,但后来鉴于该岛日军兵力过于雄厚而且机场也修筑得一般而改而攻击面积和兵力都相对较少的佩里琉岛和昂格尔岛。其中佩里琉岛的日军守备部队主力是第14师团第2联队+第15联队第3大队,再加上其他部队和海军部队,战斗人员约6000,再算上劳工部队和空勤部队,总兵力约1万人。美军于1944年9月15日发起对佩里琉的攻击。% G' i: u7 h' J- f1 T% H/ P- k/ x
; T7 n9 h% w* z) G; l
$ `8 G2 o8 p4 R+ @' h' p( u: q$ W2 W* T1 l0 p2 y& r7 n3 q# t% Z
4、这里需要提一下日军在佩里琉的防守。日军在瓜岛战役失利后转为守势,但在初期的防守战中,日军还没有从原有的思路调整过来。进攻上还是一味追求通过渗透、包抄等战术,防守时通常采取建立地表工事和沿岸工事抵御美军的登陆。结果在美军的优势火力下一败再败。日军痛定思痛,终于开始在战术上做调整,最早的实践者是新几内亚比阿克岛的日军守备部队,他们采取了纵深防御、坑道工事的策略,结果麦克阿瑟原来信心满满以为2周可以解决的战斗持续了整整2个月!而佩里琉的日军指挥官也采用了这一战术,他在滩头只部署了有限的兵力,将主力部署在机场北部的山区坑道中。通过坑道工事,即使美军夺取了机场,日军也可以直接对机场进行威胁。而要命的是,这次是美军大意,没有充分认识到日军的战术了本质上的改变,在先期准备中有几个地方做得不够到位:一是由于日军重兵防御的岛屿中部山区植被茂密,美军航空兵在先期侦察时并未注意到这一区域,甚至于在登陆时才惊愕地发现这里居然有那么多的山丘;二是舰炮先期攻击进行了3天后,负责攻击的海军部队宣称“已经没有目标可以再进行攻击”,结果不仅中部山区几乎没有怎么被攻击,连滩头的几处明显日军火力点都完好无损,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三是过于自信,陆战1师的指挥官鲁普特斯认为该岛的战斗可能和塔拉瓦战役一样,开头激烈,但结束得也会很快,他乐观地估计只要用“几天”就可以夺取全岛(而事实上打了有2个月)。还有就是目标本身也对美军不利,由于帕劳群岛被日本人管理多年(自一战德国战败后日本就开始在这里经营),而且佩里琉岛屿较小,美军无法派出海岸警卫哨或侦察部队上岛搜集情报,因此缺少一手信息,阻碍了行动的开展。
$ D D. t; w% ?8 X& }9 u4 c \+ M T S
: s7 j4 v/ m9 Y6 i$ l
+ b C) s1 U y+ E! q* o5、这里简单介绍下美军对佩里琉岛的登陆计划。佩里琉岛的形状像是一个龙虾钳,两条分支一条指向北部,一条指向东部。岛屿的中部是山区,山区的南部是目标机场;另外佩里琉岛的四周还围了一圈暗礁,这使得登陆将主要依靠LVT(履带登陆车)。美军预设了4个登陆场,分别是岛东、岛南、岛西和岛西北。但是岛东美军发现日军的防守较为严密,岛南日军可能形成交叉火力,岛西北过于狭窄不适合部队展开,于是最终美军选择了岛屿西部作为登陆场,该登陆场被分为白1滩(陆战1团3营),白2滩(陆战1团2营,莱基的部队),橙1滩(陆战5团1营),橙2滩(陆战5团3营,尤金的部队),橙3滩(陆战7团3营),每个陆战团各留一个营作为团预备队,陆战7团2营作为师预备队。美军计划20分钟内让5个先头营4500人上岸,85分钟内上岸8000人。( s5 r# l+ A1 ]/ G Z0 b
, i# x5 ]! d: ]7 J4 G
8 A% g( Y6 F4 X
# Q; B, i! I) U: d- Z8 |6、在开展登陆时美军的第一波是提供掩护火力的LVTA,其后是运输登陆部队的LVT,LCVP(希金斯船)将后续登陆部队运输到暗礁附近,再由从滩头返回的LVT送往滩头。在登陆海域日军设置了不少水雷,但不知是保养不利还是安设时有误,绝大多数的水雷并未爆炸,但有不少LVT在暗礁附近被日军的远程火力击中,整个D日中约有26辆LVT被击毁。当日8:32分第一波美军在佩里琉登陆,在登陆中美军在海滩附近遭遇的抵抗主要是来自纵深的日军间接火力攻击,5个营中遭遇最大难题的是白1滩的陆战1团3营,他们的登陆场左边有一个大型的日军工事(美军称为“海角”),这个工事居然在海军轰炸中完好地保留了下来,给整个登陆造成了极大困难。登陆中由于日军的猛烈攻击,导致不少美军部队编制出现混乱,如出现了橙3滩陆战7团3营的士兵闯进了临近的橙2滩陆战5团3营滩头的事(影片里有体现)。在佩里琉的滩头,陆战队员遭遇了自太平洋爆发以来除塔拉瓦之外最惨重的伤亡。
8 D: ~, w2 W0 o
; n$ a) x% W2 L0 G4 J1 L 2 I; o, G. p: q% F, R3 E m
$ r. B3 M& H8 h9 W+ o
7、在滩头站住脚跟后陆战队员开始向内陆推进,其中推进最迅速的是处于中央的陆战5团,他们一路穿过穿过机场南部的灌木丛(影片中有体现),几乎直达岛屿的东海岸。他们的穿插成功地将岛上的日军分割成南北两块,使得处于其右侧的陆战7团能从容地将岛南部的日军肃清。
& m1 m3 h2 x( Q9 A3 K# i' @! A; z) N
1 \# y0 m: e- G. y0 q. y8 R; F
- c2 N" x: R" S4 P" I$ Q8、影片中日军的反击其实是发生于当日下午16:50分左右的一次步坦联合攻击。参战的日军有13-16辆坦克及数百步兵,他们从岛屿中部山区出动,主攻位置是陆战5团的左翼防线,主角尤金所在的部队是陆战5团3营,因此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只有少部分日军在他们左侧向其发起攻击。美军评价此次日军攻击不同于以往日军的简单突击,而是更具有组织和计划性,有部分日军坦克直接从陆战队的防线中杀入冲进了海滩。美军出现了一时的慌乱,每个人都操起手边的武器参与战斗——从手榴弹到M4坦克。毕竟美军人多势众火力猛,最终日军的反击被粉碎,参战的日军坦克除了2辆逃跑外尽数被击毁。而有趣的是,美军可能由于情况混乱,各人都汇报自己的战绩,当时的战报令人咋舌——称共击毁约160辆日军坦克!此次反击被击退后日军还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反击,但都未成功。9 |' a" C7 O7 L) {5 l/ o2 |/ Y
; ~! \7 c+ F3 l5 l2 h, z& ~6 n ?
$ N' a% S2 Q |# X
/ g4 u$ A& R& t# P A Y7 L5 a9、关于那个“地雷原”,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事。当时美军登陆后其实就进入了日军布置的雷场(尤其是陆战5团的登陆区),但奇怪的是没有几枚地雷是爆炸的。后来经过分析,可能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日军判断美军的主攻方向是岛东地区,因此很多埋设在岛西登陆场的地雷其实是匆忙安设,很多地雷的质量很差根本没法引爆,甚至还有很多地雷连保险都没打开(估计日军还指望着岛东一打起来再跑回来把这里的地雷挖出来继续用),而那块“地雷原”的牌子可能也是日军虚张声势,指望美军看到这些标记后改选岛东做登陆场或者即使在这里登陆了也不敢放手进攻;二是美军在先期的轰炸中引爆了该地区的不少地雷;三是登陆前一天晚上涨潮的海水带来了大量泥沙,在原来的地雷埋设地又加盖了一层,因此引爆能力能差。据说后来又下了场雨,雨水冲掉了不少泥沙,反而又暴露了不少地雷,结果让美军工兵轻易探雷成功。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这些安置在登陆场的地雷都引爆的话,那对美军绝对是一场灾难。0 h% b5 t% J: E
$ j( p# b! G" N8 x# K ! l3 j3 y M) [& r9 s( c
0 P5 e: d! U J; T" _6 H8 g& P+ |; u10、在D日当天,陆战1师总计伤亡1100多人,而伤亡最惨重的陆战1团共伤亡约500人,达到该团总兵力的六分之一。但对陆战1师来说,战斗才刚刚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