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 18: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汴军中亦有一名惯能战斗的骁将,名叫邓季筠,早就不服李存孝的名头,遂请求与李存孝单骑决斗。这种旧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双方主将单打,以定胜负的埸面,在实际战场上是极难发生的,但这次却真的出现了。
" o5 s; A5 |( W1 R2 F* X8 u李存孝果然英雄,当埸生擒邓季筠。汴军士气大丧,葛从周当晚指挥撤退,围攻泽州的汴军也同时撤离。 Z' B& S: Q2 e* r/ v
朱全忠觉得面子上太过意不去,对不起张相公,以军法杀了李谠和李重进两位将军,但对应负有更大责任的主将葛从周、朱崇节却置而不问,也不重新安排进攻。这样,南面意外先结束战斗。 - I3 x4 Y6 |7 P( ~& N- E" v/ W
李克用在北面也取得预期的胜利。
( F( z0 D( G c9 C [: L& o赫连铎本来就被李克用打得四下流窜,这次只想乘李克用四面受敌,好捞点便宜。未料到李克用,周德威亲自出马,一触即溃。幽州李匡威也感到大出所料,龟缩在城中不敢出战。
% n y6 e( X k0 L7 [( q现在,不用李克用再操劳,李存信便对晋州行辕进行大反攻了。从潞州赶来的李存孝也对晋州大寨进行夹击,关中诸镇之兵谁愿与沙陀血战?整营整营的西奔,渡河而逃。张浚收集禁兵回晋州城,不敢出战。 ' ~2 F+ G& J8 o. P$ s& I
李存孝对存进说:“张浚是现职宰相,也不好抓他俘虏,也不宜与天子禁兵对杀,放他们一把吧!”遂自作主张退军三十里扎营。众人都对李存孝的这种态度大惑不解。 + J/ \8 O" O$ E5 K' Q/ v7 T7 L9 U
张浚得报,急急撤军出城,怕受河中王重荣拦截,绕道河阳而逃,果然扔下大批军资,白给了晋人。
1 a6 k% L- A, g0 M% H% l这埸开头热热闹闹的大战就此掩锣息鼓。
9 i9 d. Z. ~/ a7 D+ t8 x( O/ e- e这下晋阳有文章可作了。李克用上章皇帝,大声喊冤。这封奏章在《全唐文》中可以查到,奏章写道:“当朝廷阽危之时,则誉臣为韩、彭、尹、吕;及既安之后,则骂臣为戎、羯、胡、夷”!将朝廷比喻为不讲信誉,反复无常的小人。
4 M$ }: t# N6 [$ ?昭宗果然落了个脸上不好看,但皇帝是永远不会犯根本错误的。皇上无非是受了臣下蒙蔽,一时失误而已。于是皇上立刻正确起来,宣旨将张浚,孔纬贬逐出京,恢复李克用一切官职。 2 [8 t4 G. J) ?
杨复恭的权力更巩固了。
: M' T7 D9 s9 _3 t1 y西川的战事也使昭宗非常伤心。
$ M3 {7 |' Z$ w+ F! r: D% B( w韦昭度行营总计十万兵卒,消耗着朝廷大量财力,而王建祗用心规划他的属郡,对围攻成都不尽力。行营兵额虽多,但有许多是虚名冒领,还有更多的是后勤杂役,实际在战斗的就只剩两万来人,又无猛将替韦昭度尽力,何能成事。
) W1 Y8 s" ^8 K5 j6 T经张浚溃败,损失巨大,大臣们纷纷提出中止成都之役,以纾国力。 : S+ m( `. t. m6 j* ?4 ]9 R
昭宗大叹国事不能如意,只得下诏恢复陈敬瑄西川节度使官职,招韦昭度回京,撤消西川行营,兵将各归本道。只是永平军区不取消,使王建能在成都西边占据一块地皮,让田令孜陈敬瑄不得安逸。这也是杨复恭得意一着。
: M+ u2 d! l" B. M8 a! x8 X, R王建倒不高兴了,他反问韦昭度:“就要最后胜利了,为什么罢兵!”坚持围城,不肯撤兵。韦昭度心中叫屈:“你王建推三阻四,心思何尝在攻城上,如今且看你如何努力。” 便呆在行辕,等待分晓。王建只得把话说透:“眼下张浚新败,朝中无人主政,关东诸侯互相攻击,危及社稷。大人应当遵旨速回京师,帮助皇上策划大事。成都这点小事,就交给我吧!” - h" e- Z- {' w( e0 ^
韦昭度这才看出王建用意。要说韦昭度这类大臣,大体还是将自己功名与朝廷利益绑在一起。他想如果甩手走,王建独占行营兵粮,岂非遗患更大!遂一面部署将部队军资渐次撤出,一面向朝廷申奏稽缓原因。 # b9 p( E8 s7 _5 ]
韦昭度刚一动作,行营的两名军需官便被王建士兵捉了,绑在辕门旗杆上。宣称这两名军需官克扣军饷,中饱私襄,而士兵们在饿肚子。士兵们围着,用刀割下一片片肉来,当场生吃。
2 p* Q' B d) d9 A7 E- ^, i韦昭度再也不敢呆下去,当即向王建办了交待,委托王建暂理行营事务,带少数随员匆匆而去。才出鹿头关,王建之兵便封锁关门,不放外面一兵一卒入内。 7 s8 k7 q$ G9 ~* G) o8 A
行营余兵和军资皆为王建所有,留下的属员也大都表示听命王建,王建大犒部众,宣布向成都发动总攻。 ) {2 Q5 {) ?" x) c$ J2 s
成都被围首尾将及三年,外物不能进城,城内食品匮乏,饿死人的事很普遍,但却未出现象扬州那样大范围死亡的惨状。原来是一些米贩用竹筒等作工具,偷偷运米进城贩卖,虽价格惊人,但总可以活人。陈敬瑄是极惨毒的,凡企图逃出城者皆诛及三族,对于真正为贩运而偷出者,却密令有意放纵。 8 k& |( x# i& s, S' f1 n
有人报告王建,言军营中有与城中交易粮食者,说如若不严禁,如何得城破!王建睁眼道:“我受命伐叛,当行王道,成都士民亦是子民,有人能救其死,有何罪!”也不严禁。 A( z: v! U' z- T, w( T
现在韦昭度既走,王建突然严格起来、内外交通完全断绝。城内空气陡然紧张起来。
5 b+ r9 J! {8 c王建又传出两条“消息”:“破城后金帛子女恣尔等所取,大纵三日。”“节度使爷儿们日日轮流作,让孩儿们个个过瘾。”士兵们劲头空前。
/ O% c x5 E5 V7 l, n# s5 T田令孜见攻势严厉,知王建志在必得,怕破城之日死于乱兵,遂向王建接洽“让城”协议。王建拍胸:“攻城只是执行皇上旨意,我王建绝对记得阿父之恩,必将厚报!”二个回合,谈判成功,田令孜亲自出城交出印信节钺。 , H% g/ s( f4 _6 ]% V
王建却没有立即进城,而是派部将张勍先率虞候军进城巡察,王建传令日:“三年血战,尔等皆立有战功,不愁不富贵,但若恃功违纪,落入张勍之手,我也不能救你们了!”有的士兵进城后试着抢劫,被张勍抓住,不问轻重,就被抑面按在地上,用大棒打胸。这种刑法比被杀还令人恐惧,受刑者皆惨号着,内脏脱落而死,尸体陈放街头。人们称张勍为“张打胸”,谈而变色,成都秩序很快稳定下来。
, o7 p- \. l/ `+ t有的将士只是沾沾以功臣自居,酒后轻狂,凌辱主帅,也往往是横死街头,似受“天罚”。轮流做节度使的话头谁还敢提? 3 ?! I ^& X3 }, i7 Z
由于王建有“贼王八”的名头,进川两三年来又未停止抄略,川中人对王建这位外来霸主是不甘屈服的。成都虽下,但以彭州为代表的一些郡州皆守险自固,不愿投诚,所以战争还在继续进行。
' G3 q& z% I& n+ b; }; e朝廷检讨川中形势,只得寄希望于王建能逆取顺守,安定西陲,于是下诏撤消永平军区,将那邛、雅等四州重新归入西川,任命王建为西川节度使。王建终于能名正言顺的经营他的霸业了,虽然彭州等地的平服尚需时日,东川顾家兄弟也还在榻边,但大体上蜀中以王建为主的格局已经成形。这样一来,就只有江东,赣湘等地的势态还未明朗。此时诸多英雄正萃集江东,争夺这块宝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