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1 19: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彦与毕师铎都是久经战阵的,善于指挥,杨行密兵力并不充足,也只是围而困之,不作强攻,这一困就是半年。扬州城本是贸易之地,平日消耗极大,全靠周边供给,如今交通隔绝,城中能吃的全部吃光,甚至也发生吃人的情形,秦彦严刑威众,紧密防范,坚守不降。 % o1 M* ?5 K, g/ N# s
杨行密虽在外围,但因是客军,粮饷无调运之所,也是困难重重,又怕卢州遭秦宗权侵夺,进退失据,便准备撤军。这时,有人报告吕用之再三求见,杨行密笑道:“几乎忘了此人”传命给吕先生牛肉白酒,新衣侍候。 # Z9 r: F9 Q2 X* [) O8 [, l
当下营中擂起鼓来,营门开处,吕用之端坐车上,牙将张颢参乘,绕城一周。这吕用之好多日不见阳光,今日轩车高马,见众军士对他指指点点,逐伸直腰板,装摸作样,盘算着杨行密在见他之前先请他观看阵地,莫非是要他指挥军事。那知巡罢回营,仍被收进后营看押,杨行密并不与他照面,一头雾水。
) i2 e; O3 e! s+ j 第二天清晨,杨行密传命攻城,督战严急,士兵好久未战,奋力向前,激战至中午,突然东城门大开,有人接应卢州军进城。卢军拥入,城内发生巷战,不一会,秦彦、毕师铎皆率众出逃。杨行密终于赢得了他争霸淮南的第一仗。
' u; Q& \: m" r4 l2 c" t3 H+ \. c 杨行密进城,有人来求赏,果然是吕用之余党打开了城门。杨行密唤出吕用之,喝命与报功者一同斩首,将用之首级祭了高骈灵牌,座衙理事,这才得知城内居民完好者不过数百家,巷陌空空荡荡,生存者皆面无人色。行密忙下令将大营军粮散发市民。
- C `( D' ^, U 毕师铎攻扬州,受祸的多是吕党和富商。 " d& B/ Y2 F8 T- A, F
杨行密攻杨州,历时半年,受害者是全体。玉石不分。
: h* C q7 H: z: S" f( O 杨行密能占领扬州,实在是巧遇机缘。
8 [# @5 t: Y, g' m" I7 a) c1 _ 在毕师铎初进扬州时,高骈部将中有位名叫申及时的,向高骈献策:“毕师铎兵马不多,尚未控制各城门,大帅赶紧派出亲信,分头去各地发兵。大帅抚军数十年,诸将怀大帅恩德,一定会应命前来。毕师铎能拥戴大帅便罢,如欲对抗,必惨败。过此时机,毕师铎势张,就后悔无及了。”高骈认为毕师铎不至于对他无礼,不愿把关系闹僵,只是静待毕师铎来见他,而未作任何举动。 % u3 {$ D/ p8 K1 Q* M- \
高骈治军极严,若无军令,部下擅自行动者,即使有功也要受惩,所以各地按兵不动,无有敢来援者。待秦彦来到,高骈又受囚禁,命令无由下达。如果各地驻军接到高骈指令,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大都会起兵而来。以杨行密的资历和兵力,扬州那有杨行密的份儿。
% ]* H* P7 I0 t, C& W 毕师铎的无谋少断也给了杨行密成功的机会。毕进城后,立即实践前言,摧促秦彦前来主政。有位不知姓名的先生求见毕师铎,进言:“将军因吕用之盗据大权,恣行不义,举义兵除一方之害,正所谓因势而成功者也!吕用之既逃窜在外,旧政瘫痪,将军宜速奉高公为主,号令四方。将军以武勇之姿,驱奸除佞之功,再加上尊奉故主的名声,谁敢不俯首听命?就是朝廷也找不出将军的错来!高公明智,自然要借重将军,安渡晚年。若是高公继行非智,欲不利于将军,将军势力已成,怎么处置还不是由将军之意吗?现在将军置高公于一旁,将权力拱手让人,秦公急功近利,必将不利于高公,到时将军负杀主谋叛之名,祸不可脱矣。” ' o# V5 y: U1 L: r" V5 p2 b
毕师铎胸无大志,又不愿爽朋友之约。不肯听从。郑汉璋知道此事后,说:“这是个高人。”急派人四处查找,再也不见此人。若是毕师铎有志争雄,打出高骈之牌,杨行密还有什么理由攻打扬州呢! ' T" Z$ v e6 W0 s
杨行密正在筹划如何治理扬州,人报蔡州兵众十数万,渡淮杀了过来。前面提到高骈指派毕师铎领兵出城,以防扼秦宗权,因而引发扬州混战,如何扬州城谍血半年,蔡州兵未见动静呢,原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蔡州发兵之际,闻知扬州内斗,便一直冷眼观看。杨行密顷巢出动,卢州未见烽火,也是因秦宗权怕杨行密顾及老巢,散了好戏。现在闻知杨行密刚得扬州,立足未稳,即令孙儒率领大将刘建锋,张佶,马殷等入淮南。孙儒顺道拿下卢州,揣了杨行密老巢,直扑扬州,一举攻占杨行密设在城外的大本营,得到许多军资,顺势包围了扬州。秦彦和毕师铎率残军与孙儒合势,孙儒声势大振。 9 [& ]5 u: @' a _
杨行密自知难敌孙儒,病急乱投医,遣使求朱温相救。朱温亦害怕蔡人夺取淮南,急发兵攻夺蔡地。秦宗权见汴人攻势凌励,檄调征淮大军回蔡,准备与朱温决战。
* S. [4 x- B0 T3 z- M 征淮大军基本上是孙儒嫡系。但孙儒只是行军司马,名义上统帅却是秦宗权之弟宗衡。秦宗衡便逼令孙儒回师,孙儒实权在握,拒不听命。原来孙儒自洛阳撤退后,感到中原残破,有意向南发展,此次南下,便是部属亲党一齐来,所以人数众多。现眼见杨行密力量薄弱,胜利在望,当然不愿回师。 ' _7 h5 t/ R0 h3 a0 i$ ^7 z
秦宗衡频频相逼,孙儒打定主意与秦氏决裂,在酒席上砍了宗衡脑袋,传送到汴州向朱温“报捷”,公然打出官军旗号,招兵买马,同时也不忘四出掠夺军资,战火波及远近。 1 y1 E/ e' ~9 j9 I5 e
朝廷见淮南乱得一锅粥,尤其怕孙儒强不可制,遂任命朱温兼淮南节度使。孙儒不愿与朱温相拼,引兵侵略皖南。朱温正与朱瑄、朱瑾交恶,也无法抽身亲赴淮南。旋即墨制除杨行密为节度付使,同时指派部将李璠为节度留后,遣兵护送李潘上任。李璠束装未行,朱温先遣亲吏张廷范到扬州,以送节度付使官告的名义觇探虚实,抚慰行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