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 1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皇上在此期间正服用金丹。这金石之药本来猛如虎狼,而大慽大悲使肝木大伤。木伤易枯,枯木生火,火盛心瘁,加之药石之毒,皇帝便追随他的女儿去了极乐世界,{注1}死时四十周岁,正当盛年。他死后神位进了宗庙,庙号为懿宗,至此,我们可以称他为懿宗皇帝了。
0 Y$ N8 t6 Z4 i% C' U% ^ 懿宗死了,假哭同昌公主的大臣们真哭了,不过也不是哭死去的皇上,而是哭自己。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登位,难免有升有降,甚至流放杀头。这贬降者固然悲哀,而升迁者也不可高兴过早,谁知新皇帝是什么秉性,说不定今日升官晋爵,明天便大难临头,况且在懿宗皇帝驾崩时,新皇帝是谁还不确定呢! 6 W! Z, y4 v/ z, M4 d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皇位的继承人是明确的。皇帝通常在适当时机册立一位皇太子,这位皇太子如果是皇后亲生的长子,就名正言顺。但若正宫皇后无子,或者皇上不满意这位嫡亲长子,或者皇上不满意皇后而连带不满意皇后之子,事情就要费周折了。如果皇帝有威望,硬性指定一个嫔妃之子为太子,臣下也只得表示拥护。皇上若因某种顾虑而没有在生前册立太子,那么,皇帝弥留之际的遗言便是决定新皇帝的唯一依据。但弥留之际,大臣常常不在皇帝跟前,而后妃又不能直接面对大臣,唯一能向大臣宣传“遗旨”的就只有贴身宦官了。宦官以个人好恶为准,与某个利益相关的后妃或大臣相勾结,宣布某王子被先帝选定为接班人,这种故事早在秦始皇死时就被发明了。 / A" A1 ~5 f+ m
当下,一个名叫李儇的孩子被推上皇帝宝座。懿宗有八个儿子,李儇排行第五,时龄十二周岁。我们提前宣布他的庙号——僖宗。 9 l6 @1 t, x6 D, }: V
某刊物称,世界足球联合会宣布,确认足球发源地在中国。对于足球运动的推进,僖宗功不可没。在当时,长安等都市盛行“蹴鞠”游戏,鞠是一种用皮革包裹软物作成的球,这种球就是当今三大球类的前身。一般的玩法是几人站成一定队形,用脚将球踢给对方,踢时有各种花样,以分高低。现在云南省边境傣、缅族还很盛行此类游戏,不过球的质地不尽相同。又有骑在马上用曲棍击打的玩法,见于古画。这僖宗从小在百孙院,专好玩耍,斗鸡斗鹅,角力摔跤,无不出众,而尤好击球。他即位后,大半时间还是在玩耍,又有左藏库作后盾,随意赏赐技艺高超者,自己的球艺也与时俱进,当然也更容易夺得头筹。他高兴地与玩伴们说:要是开击球科,举行全国大考,朕一定中击球状元。优伶石野猪打诨道:若遇上尧舜作礼部侍郎,陛下难免被驳放。唐朝是科举初起阶段,考试科目五花八门,重大科考常由礼部侍郎充任主考。若尧舜主考,当然是以德行为取舍了,石野猪敢于直刺皇上德行有亏,是料定皇上不会降罪。果然,小皇帝在一阵尴尬之后,哈哈大笑。说明他还是一颗童心。这样一位顽童被宦官挑选出来作皇帝,自然是图他是位不认真的脚色,好糊弄侍候。他即位的头几年,从未认真地过问国家大事。初期代他决定大政的是拥立他的四位宦官,通称四贵。 8 b) c, `; g: f; J# y. M
“四贵”指担任神策军左,右中尉和枢密院的两名枢密使。四职一般由宦官担任 。枢密院不是职权机构,只负责传达皇上对军事问题的重要措置,其职能后来变化很大,以后章节将有较多叙述。左、右中尉则代表皇帝施行直接控制与指挥左、右神策军。中是宫中,禁中之意,不是大中小之中,神策军是唐后期禁卫军体系中最精锐的部队,一枝独秀,左右中尉也就需要由皇上最信任的宦官担任,遂渐养成了干预朝政的权势。
( W7 E3 K' r, j/ h 当时的“四贵”是刘行深,韩文约等人,在唐朝著名权宦中,没有他们的名字,原因是他们在职时间都很短。封建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专制,就是独裁,皇上没有能力裁决,必然出一位权臣,朝政才得以运行。这位权臣有可能是皇亲国戚,或三省大员,或太监内侍。僖宗初立,同昌公主的夫婿,原首相韦保衡及其同伙被贬逐出京,权力形成真空,那位前任宰相刘瞻被舆论看好,朝旨下诏招回,京城官民准备举行集会欢迎,预搭彩门。刘瞻惧风头过盛,改变日期绕道进京。刘瞻被恢复相位不久,暴病而死,时人以为是政敌下毒所致,但事无确证,存疑而已。朝廷没有核心人物,之后各派系顷轧,政要频频易位。这些官员的升降敕令都经由小皇帝押敕字,下达执行。特别是小皇帝姐夫,首相韦保衡被贬逐后又被处死,此举决非是一个小孩的意志能完成的,是谁在小皇帝背后提线操纵!一开始有人以为是刘行深和韩文约,不久二人也被解职致仕,由小马坊使田令孜接任左军中尉,成为“四贵”之首
- q' U9 A, X* }& e; q3 ~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是田令孜在后台。
- S$ ^2 R! ~$ S3 j1 j 马坊当然是管理宫中马匹的机构,但小马坊使却不管高头骏马,给皇上驾车的骏马由天骥院等部门管理,小马坊使管理的是一种短腿小马,性格驯善,专供内苑宫壸使役,驾轻便小车,或光背骑乘皆可,是嫔娥和小王小公主的爱物。田令孜与特爱活动的小皇帝早就关系很好,小皇帝进了大内,便把田令孜也带去了。这田令孜虽少年便净身进宫,无缘读书,但进宫后却有书便读,读得书多。又心性聪明,旁通贯会,对事情颇有见地,很得僖宗信服。又善于迎合人意,也无人忌讳他。现在他从后台到前台来亮了相。便开始延见宾客,尊礼大臣,决心保住地位。 5 Z( U; X+ z2 `; R7 @, m
他明白即使权威如仇士良、鱼朝恩,也得与宰相保持好关系,而好关系来自于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在陆续撤换了几名老资格的宰相之后,芦携与郑畋二位被推上了执政宰相的位置。这二人一位是翰林学士承旨,一位是中书舍人,分掌内外廷文翰,都有处理中枢政务的学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二位都因忠直而在前朝受过排挤贬逐,有很好的声誉。还有一条也极妙:二人既是儿女亲家,不容易成为仇敌,相互顷轧;而又政见略有不同,时而相互争吵,避免了成为朋党的嫌疑。真妙。 : @1 S0 M( E: N
田令孜与二人相磨合,宰相份内的事田令孜并不多加干涉,所以三人相处得较好,芦郑二人一直在宰相位置,数年不变,朝中无大风大浪,小皇帝在画敕之余,大部份时间继续游戏,技艺越学越多,水平逾来逾高。
: L* @* d! q# g# N: Z7 C4 G- Z# L深宫中的少年天子并不知道此时发生的一桩惊天大事。
. y0 a6 h9 H$ D( Z O) x唐末政治昏暗,势族大地主趁机兼并土地,贫富差距逾来逾大,隐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咸通末及乾符初,黄河中下游连续数年天灾,水旱交替,连年饥馑,朝廷减税赈灾的敕令到下面成了一纸空文,灾荒面积迅速扩大,饿殍遍野。 # }0 E2 y2 S, l
灾荒使百业萧条,山东私盐贩子们的经营也大受影响,于是便带头起事。他们有自己的私人武装,有对付官兵的经验,灾民们把他们看作救星,纷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