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6 06: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3、使用航天技术建造经济生态圈
现在很多学者都提倡过太空生活,我们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要尽量少地消耗有限的地球资源。宇航员在太空上过着最节俭的生活,水喝到肚子里,排泄后再净化成水,然后再喝。在避护所的人们,主要是逃碰撞那一秒!逃过之后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地面情况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可以推算,粮食是不成问题的,水也不成问题,主要是空气需要动些脑筋,能不能建立小范围的生态圈,即人工照射,让洞中植物不停释放氧气供人们使用,达到平衡即可。
提醒一下,粮食应该提早存积,目前云南旱灾已显粮食价格上扬,如果地球上本来就闹粮荒,那根本就不可能大规模屯粮了。
再提醒一下,在海外工作或学习的朋友,请在当地建地下避护所,因为不知道小行星撞在哪儿呢?救当地人也是救。
(五)灾难之后遐思
地不震了、洪水退了、火山灭了……
没有什么动静了,该我们出来了。
打开坚固的密封门,使用早已准备好的隧道车,旋转前进,开出一条迈出避护所之路,外面的世界如何先不去管它,先架起通信设施,第一时间与太空宇航员取得联系,然后检测大气中的成分,使用过滤设施制造新鲜空气,就近开辟土地,使用人造太阳,采用大棚技术耕种粮食作物。使用无人驾驶飞机,人工造雷增雨,洗涤空气中的污染尘土,新一轮太阳将在不久的将来普照大地。
(六)风险评估
问:你蒋大旭说建就建啦?建了没用怎么办?损失谁负?
答:文明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急地下避护与太空飞船一样属于精神文明建设。
问:哪有钱干这事,正事还缺钱呢?
答:那就发行“人类生存”彩票,我就不信人们不愿意为后人的生存投入。
问:干吗建在地下,地上不行吗?
答:看电影是这样,灾难是摧毁地面一切。
问:站着好累?
答:大家站着还能玩手机吧。
问:你有好方案没有?
答:我一直在提“加强地球灾难人类生存研究”就是解决方案问题,在我们发展的同时,分出一股科研力量,为人类千秋万代的基业做准备。何时建?何地建?如何建?以科学研究说了算。先对已有的三线工程进行评估,通常大家说的工程是“十年一遇”,“百年一遇”,我们提出“千年一遇”!
(七)结束语
大家知道,我们买的期房要等至少两三年才能搬进去住,何况建这么高档的坚不可摧的地下避护所。时不我待,我们要象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那样保护自己,耽误一天就耽误更多的同胞生存! |
|